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8 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一)——生字词归类复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2、正确使用生字词,能准确判断正误复习方法:熟读、识记、练习巩固字词归类:quan chong jing bi mei sha诠释憧憬裨益半明半昧霎眼die tuan sangcu zhao折叠湍急推搡猝然肇祸duo du sui luning ju qi自度其足持度遂不得履宁遽契ji qi chang yangmiao e折戟蕲水徜徉浩淼素娥chan lou juanzhi miao婵娟雕镂镌刻童稚藐小jiang ao tu li hepang项为之强凹凸鹤唳壑庞然大物ju xi mo zan qiang tian白驹过隙蓦然积攒樯橹安恬chou chang huo xu mao hui cui惆怅豁达自诩铆荟萃ji ku lou chizha hun跻身骷髅白痴查(姓)溷que shou xing chan hang阕绶带归省潺潺行辈dan cuo duo fu yun juan惮撺掇凫水蕴藻家眷xiang cuo jiu xiang zhao旺相撮桕树向午棹dong shen zhuo jiu zi茶峒糁儿涿州鬏渍he que ning yunniang yun阖家宫阙佞臣酝酿黄晕suo li zhang xi xiang蓑笠嶂曦月襄陵su yan shu zhu cheng沿溯绝飞漱属引澄清qian pang bo hua pufu beng芊芊磅礴春华秋实匍匐迸发dan su zhao juanzhi di澹澹酥春朝卷帙根深蒂固ya yan孜孜不倦汲取锲而不舍茫无涯际心不在焉zhuo hui rang fan yi灼热喙大穰梵天寺贻qu qie lun yueyun wang箧论语说愠罔dai hui ru zhifei yu殆诲女默而识之不悱不发举一隅jiong shan chidan shao窘苫蔽成丘弛眈眈少时mei xia瞑暇尻尾假寐黠gou xu zhi chen bi篝火和煦咫尺称职陛下hai jue yu pin zhuo zhu骇人听闻爵士御聘擢机杼mo脉脉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二)——四字词语复习内容:1—6单元的四字词语。

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文言文复习内容:《赵普》《短文两篇》《黔之驴》复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

3、正确熟练地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句子。

复习时数:三课时《赵普》一、课文再现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二、信息积累1、本文选自。

2、赵普,(朝代)家。

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的说法。

三、词义识记(一)实词1、普少习.吏事()2、寡.()学术,及.()为相3、晚年手不释.()卷.()4、每归私第.()5、阖.( )户.( )启.( )箧.()取书,读之竟日..()6、及次日..()..(),处决如流..()临政7、既.()薨.(),家人发.( )箧视之8、普性深沉有岸谷..()9、虽.()多忌克..()循默..()..()10、在相位者多龌龊11、尝.()奏荐某人为某官12、普明日..()复.()奏其人13、碎裂..()不变..()奏牍掷.()地,普颜色14、他日补缀..()旧纸15、卒.()用其人(二)虚词1、以①太祖常劝以.读书()②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③普又以.其人奏()④跪而拾之以.归()2、之①读之.竟日()②家人发箧视之.()③跪而拾之.以归()3、其①未有其.比()②普明日复奏其.人()③普又以其.人奏()④卒用其.人()4、乃太祖乃.悟()5、则则.《论语》二十篇也()6、为①及为.相()②尝奏荐某人为.某官()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7、而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四、句子翻译1、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复习【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案孙权劝学一、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揣摩语言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三、课文分析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2.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4.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

__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一、重点句子翻译(特别注意括号内的字词)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到达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前置作业: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确实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三、小组讨论1、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助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2、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四、交流展示:生汇报讨论所得。

五、拓展延伸: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六、课堂小结:真快乐!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课内得法课外活用繁星春水(2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冰心的资料,对及其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的写作背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中考语文 七下 古文复习学案 苏教版

中考语文 七下 古文复习学案 苏教版

中考复习之七下古文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而且为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奏章修补缀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知识归纳:(一)人物简介:赵普,北宋大臣。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

宋初任枢秘史,后任宰相。

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

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

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 "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

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二)重点字词(古今异义):1.龌龊: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形容人过分谨慎)这乞丐衣衫褴褛,很龌龊。

(形容不干净、肮脏)2.颜色: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面容颜色)这幅画的颜色很鲜。

(色彩)3.处决: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处理决断)这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今天被处决了。

(枪毙)4.明日:明日,普又以其人奏(第二天)我明日去。

(明天)(三)课文分析:1、课文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

读书勤奋,奏荐人才2、你认为赵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天下事为己任,读书刻苦,学以致用,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默写B)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默写B)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3)(默写B)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古诗(1),禅房花木深。

(2),潭影空人心。

(3),但余钟磬音。

(4),乾坤日夜浮。

(5),凭轩涕泗流。

(6),流响出疏桐。

(7)居高身自远,(8),飞鸣声念群。

(9)望尽似犹见,(10),鸣噪自纷纷。

(11)暖戏烟芜锦翼齐,(12),佳人才唱翠眉低。

(13)相呼相应湘江阔,(14),归雁入胡天。

(15)大漠孤烟直,(16),都护在燕然。

(17)晴川历历汉阳树,(18),烟波江上使人愁。

(19)晨兴理荒秽,(20),但使愿无违。

(21) 荷叶罗裙一色裁,(22),倚槛风摆柄柄香。

(23),雨中留得盖鸳鸯。

(24),花入金盆叶作尘。

(25),卷舒开合任天真。

(26)此花此叶长相映,。

(27)素花多蒙别艳欺,。

(28)无情有恨何人觉,。

(29)旋折荷花剥莲子,。

(30)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31)予独爱莲。

(32),关山度若飞。

(33),寒光照铁衣。

(34),赏赐百千强。

(35)当窗理云鬓,。

(36)妇姑荷箪食,。

(37)足蒸暑土气,。

(39)右手秉遗穗,。

(40)了却君王天下事,。

(41)马作的卢飞快,。

(42),五十弦翻塞外声。

二、文言文(1)晚年手不释卷,,,读之竟日。

(2)普性深沉有岸谷,,。

(3)宋初,在相位者多,,。

(4)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

(5)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6)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7)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8)虎见之,,。

蔽林间窥之,,,莫相知。

(9)他日,驴一鸣,,,,甚恐。

(10)稍近益狎,,,,蹄之。

(11)虎因喜,计之曰:“!”,,,乃去。

三、现代诗(1)北国风光,,。

(2)望长城内外,;,。

,,。

(3)须晴日,,。

(4)江山,。

(5),,还看今朝。

(6),飞雪迎春到。

,。

(7),。

,她在丛中笑。

(8),亲山亲水有亲人。

(9),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10)轻轻的我走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导学案(四)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导学案(四)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蔽林间窥之()(2)稍出近之()
(3)以为且噬己也()(4)益习其声()
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
5.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1、自学、预习《黔之驴》有关知识点。
2、自学、预习《爱莲说》有关知识点。
3、自学、预习《观刈麦》有关知识点。
考点:
一、文言文重点字词的解释、识记。
二、重点语句的翻译。
三、考查学生独立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典型例题:
一、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学案课内文言文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学案课内文言文知识点

期末复习教学案(7)(内容:文言文课内基础知识分类梳理)班级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目标:1、熟记文中重要字词句的意思。

2、对文中重要文言现象进行归类整理。

3、理解文章内容,识记写法,了解情感。

课前准备:1、熟记书中六篇文言文重要字词句的翻译2、了解书中六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写法、情感。

课中梳理检测:一、字词积累1、解释加点字普少习吏事()()及为相( ) 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读之竟日()阖户启箧取书()() 处决如流()既薨(). 发箧()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 ( )虽多忌克()( )多龌龊循默.()尝奏荐() 普明日复奏其人() 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问其故()日初出沧沧凉凉(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西南隅(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耸构巍峨()() 巃嵸(上倚河汉()四闼霞敞()遂以名楼()坐窥井邑()()形胜之最()所园也()卧房槛外(以空奇()主人处处款.之()灌木蒙丛()俱以假山显() 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至于园可无憾矢()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慭慭然()莫相知()( )( ) 且噬己也()( )益习其声() ()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驴不胜怒()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乃去()()可爱者甚蕃()独爱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可亵玩焉()予谓菊()陶后鲜有闻()冋予者何人()宜乎众矣()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家人发箧视之( ) 寡学术()普颜色不变( )处决如流( )多龌龊循默()普明日复奏其人()如探汤( )去人近( )3、一词多义⑴之:⑵其:未有其比( ) 问其故()普明日复奏其人( 及其日中如探汤() 普又以其人奏( )观其耸构巍峨() 卒用其人( )坐其中(断其喉,尽其肉( )⑶以:⑹于: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⑺植:缘坡植牡丹( )亭亭净植(⑻上:上倚河汉( ) 人不得上( )⑼者:有黄鹤楼者(好事者()觉无异能者()(10)显:非显者刺( ) 俱 以假山显.((11)以为: 以为神( ) 以为且噬己也()(12)因:事列《神仙》之传(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主人处处款之( )放之山下,虎见之( )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读之竟日()家人发箧视之( )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 ) 跪而拾之以归(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又以其人奏( ) 遂以名楼() )以实奇()俱以假山显(船载以入()⑷而: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跪而拾之以归( ) 而日中时远也(远者小而近者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⑸为: 及为相( )以天下事为己任()奏荐某人为某官(虎因喜()因跳踉大?()4、词类活用孔子东游()遂以名楼()重檐翼馆()形胜之最也()非显者刺()蹄之()断其喉,尽其肉()「)(4)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教案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  教案

专题08 文言文阅读本要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包括三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语句翻译题成为常考、必考内容,其分值也在逐年上升,因此,我们必须“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

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诵读文言文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近几年许多省份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由此看来,文言文断句在今后的高考中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将有许多省份步入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文言文断句不可忽视。

一、粗读,明白文章大意针对文言文阅读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考生在第一遍整体阅读原文的时候,要找出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相关的地方圈点出来:①人有几位,如何称呼;②主角是谁,与他人有什么关系,有怎样的性格、怎样的品质,行为有哪些特征;③事有几件,由谁所为;④事与事有何关联,有什么思想意义。

粗读时,对其中的某些细节,此时只要能“以意会之”,看懂七八成就可以了。

二、细读,突破关键语句分析关键词句,对文章做进一步解读。

在这里重点强调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解答问题,这是解答所有阅读理解性试题的关键。

在文言文中,对所有问题的解答,最终都要落脚到对关键词的理解上,而古汉语中的词,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绝大部分都不止一个,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的还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意义和用法,倘若脱离了上下文,要对这些词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判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应当注意的是细读并不代表每个词的意思都要弄明白,特别是对一些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词语,只要知其所指即可,不必深究。

同理,对于一些不在设题区间,不影响理解文意的一些难懂的晦涩词句也不要过于纠缠。

三比对,分析综合信息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其次,要理解所给选项文句的含意;最后,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的所指是否契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文言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文言文

初一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五-1)——文言文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复习内容:《古代寓言二则》、《幼时记趣》《三峡》、《梦溪笔谈》二则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2、正确熟练地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复习安排:第一阶段: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的意思第二阶段:归类复习、语段阅读、整体把握复习方法:课堂讲解、理解识记、反复检查、强化练习、纠错巩固、语段测试《古代寓言二则》一、解释加点的实词郑人有欲.买履者()()自度.其足()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试之以.足()宁.信度.()()涉.江()遽契..()()是.吾剑之所从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解释加点的虚词自度其.足()置之.其坐()其:置之其.坐()至之.市()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而忘操之.()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之:反归取之.()自.度其足()试之.以足()自:无自.信也()是吾剑之.所从坠()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三、翻译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学案(11)散文阅读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学案(11)散文阅读

期末复习教学案(11)(复习内容:散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等第【知识梳理】散文常见考点:1、整体感知把握文意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理清脉络把握顺序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线索常常是人、物、事、情、活动。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

3、品味语言形象评价(1)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2)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4、表达技巧作用分析(1)内容方面:托物言志、对比反衬、铺垫烘托、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借景抒情。

(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承上启下、首尾照应……5、综合发展探究创新(1)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

(2)“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3)“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语言要流畅且有一定新意,不能出病句.【复习检测】紫罗兰①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

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

她生活在女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②一天早晨,她抬起顶着用露珠缀成的桂冠的头,环顾四周,她发现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挺,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托着鲜红的小火舌。

③紫罗兰张开天蓝色的小嘴,叹了一口气,说:“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

造化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

我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花那样仰望蓝色的苍穹、转向灿烂的骄阳。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精编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精编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教学案例简称教案,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

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1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2.请学生翻译。

(一人译一句)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完成目标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设计(一)作家作品(略)(二)背诵默写(略)(三)课文思路:《伤仲永》仲永5岁时天资过人十二、三岁时资质平平叙事20岁时,泯然众人了最后文章展开议论:一个神童的消失是因为后天努力才是成材的关键。

指出才能衰退的原因,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木兰诗》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沙场——十年征战——凯旋归来——辞官还乡——欢聚一堂——高度赞美《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学有所成——结友而别《口技》一、表演前: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二、表演中: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四个场景:梦中惊醒,复又入睡,失火,救火)(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三、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狼》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议狼(四)中心思想:《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恃,惟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层楼,才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和爱国精神。

木兰是一个女英雄,文章既体现她的英雄气概,还体现她的儿女情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由机灵活泼,热爱亲人、孝顺父母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孙权劝学》本文采用对话的形式,简练而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启发我们要重视学习。

《口技》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两小儿辩日》记叙一场不能解决的辩斗,告诉人们:学无止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穷尽知识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狼》记叙了狼和人的一场较量,揭示了狼贪婪、狡诈、凶狠、阴险的本性,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和勇敢,告诉人们:对狼一样的坏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七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案苏教版 精

七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教学案苏教版 精

期末复习教学案(8)(复习内容:课外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一)《赵普坚请》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

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灵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5.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①太祖素.恶其人()②朕固.不为迁官()③岂得以.喜怒专之()④久之不去.()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久之不去()A.读之竟日 B.至之市C.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D.久之,目似暝6.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灵通道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⑴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短文,试说说文中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2 分)(二)(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猩猩,兽之好酒者也。

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①,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

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

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

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不②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

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

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③而忘其醉。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

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④,无一得免焉。

其后来者亦然。

注释:①醴尊:装满甜酒的酒壶。

②不:同“毋”,不要③大爵:大酒杯。

④就絷:被拘囚。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学情分析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能力一般,需要夯实基础。

课题文言实词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

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并且灵活应用。

考点及考试题型中考文言实词4分,一般题型是解词。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

教学内容一、上次失分点再回顾第一次上课。

二、知识点梳理文言实词有下列特殊情况,一般是考这些内容。

1、通假字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4一次多义三、典型例题剖析例文一: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①虚所卖之②.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③,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④.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8分)行:_________ 囊: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 虚:___________易:_________ 为:__________ 微: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2、解释文中四个“之”的意思.(4分)①之:_________ ②之:__________ ③之:_________ ④之:________3、“贼易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从上述文字找出最能表现区寄智和勇的两个句子.(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例文二: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文言文复习《爱莲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爱莲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爱莲说》(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爱莲说》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步骤:一、赏析课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描写莲的文字。

(大屏幕出示板书)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可以想到与莲的特质相似的人,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度翩翩的雅士,洁身自好的君子。

引入品美:作者爱莲,仅仅是爱她的貌美吗?不是,更主要的是赞美她的精神和品质。

分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溢清”(美名远扬)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受人尊重。

作者分别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来描绘莲的美,把莲的特质与君子的品格结成一体,名曰写物,实是写人。

从中可看到作者的情节和节操。

2.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采用骈散结合的方法,长短句相间,错落有致,读来有一种节奏感,韵味无穷。

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使文章活泼生动。

找出这些句子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骈散句分男女生读。

着重欣赏以下句子:“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通过比喻,赞美了莲的君子品格——不慕富贵,洁身自好。

“隐士”抗霜。

表现人的孤傲;“牡丹”:“富贵人”:浓艳,表现人的庸俗;莲喻为“君子”,清逸,表现人的清高。

处处扣“君子”的性格特征。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教学案(8)
(复习内容:课外文言文阅读)
班级姓名学号
(一)《赵普坚请》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

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灵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5.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①太祖素.恶其人()②朕固.不为迁官()
③岂得以.喜怒专之()④久之不去.()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久之不去()
A.读之竟日 B.至之市C.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D.久之,目似暝6.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灵通道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⑴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短文,试说说文中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

(2 分)
(二)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猩猩,兽之好酒者也。

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①,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

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

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

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不②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

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

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③而忘其醉。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

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④,无一得免焉。

其后来者亦然。

注释:①醴尊:装满甜酒的酒壶。

②不:同“毋”,不要③大爵:大酒杯。

④就絷:被拘囚。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驴不胜怒,蹄.之()(2)益.习其声()(3)陈.之饮器()(4)如是.者四()1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往来视之 B.盍少尝之 C.麓人追之 D.大麓之人设以醴尊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2)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3)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

14.读了甲、乙文,你分别得到哪些启示?(4分
(三)《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③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

”乃共克⑤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告:告假。

④过:拜访。

⑤克:约定。

⑥白:告诉。

⑦馔(zhuàn):饭食。

⑧升堂:登上大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式谓元伯曰:至其
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
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答:
(四)王氏门风
王中书①子明,大名莘人。

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

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②,但不食而已。

尝试以少埃墨③投羹中,子明惟啖饭。

问何不啜④羹,则曰:“我偶⑤不喜肉。

”后又墨其饭,则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

”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

”子明疾甚,戒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⑥,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选自《宋史》有删节)【注释】①中书:中书舍人,官名。

②精洁:干净。

③埃墨:尘土,灰尘。

④啜:食,饮。

⑤偶:偶然,恰巧。

⑥泰侈:奢侈。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①事寡嫂有礼()②子明疾甚()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

译文:
16.“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

”王氏家族“盛名清德”,门风不群,与他治家有方密不可分。

选文体现了他怎样的持家之道?请结合内容回答。

(2分)
参考答案
14.①服事或“侍奉”或“服侍”或“照顾”或“待”②病或“疾病”或“生病”(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子孙应当各自考虑(想到)自立,为什么一定要置办田产宅院,(那样做)只是(白白地;徒然)让子孙们因争夺财产而做出不义之事罢了。

(共2分,语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16.持家宽容(饮食有不洁之处从不挑剔);教子严格或“有远见”或“深明大义”或“持家节俭”(不置办田产,使子孙相争;病重时告诫子弟不厚葬自己,不可奢华;告诫子弟保持节俭朴素之风);懂礼数(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宽严有度。

(共2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赵普》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5(1)①向来,一向②本来③因为④离开(4分)
(2)D(2分)
6(2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灵通道也
7(1)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

(2)略
8不畏权势,执着,坚定。

《范式守信》
12.谓:对……说;告诉至:到评分标准:没词解释正确1分
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评分标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评分标准:准确完成2分。

15.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

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

评分标准:做人启示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

译文:范式字巨卿,少年时在太学游学,与汝南的张劭成为好友。

张劭字元伯。

二人一起告假回乡里。

范式对元伯说:“我之后二年应当回太学读书,将拜访你的父母。

”于是共同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母亲说:“离别了二年,千里之外定下的约定,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诚意呢?”元伯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说:“如果这样,应该为你酿酒。

”到了那个日子,巨卿果然到了,登上大厅拜访喝酒,十分尽兴地告别。

11.(1)用蹄子踢(2)逐渐(3)陈列(4)这样 12.D
13.(1)(2)略
(3)(它们)一同拿起小杯来喝,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

14.甲:写出1点即可。

乙:不要因为贪图物质享受,追逐蝇头小利而铸成大错,人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