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易错点
九年级化学易错点整理供初三的同学快速提升化学成绩
九年级化学易错点整理供初三的同学快速提升化学成绩一、空气1. 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3. 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4. 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5. 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 不可助燃但可燃6. 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7. 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都有利于健康8.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9. 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10.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二、水1. 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2. 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3. 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4. 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融化体积减小三、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 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 02. 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3.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 1,而是比 1 稍大4. 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是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5. CO2、SO2、TiO2 中均没有O2 分子6. 食品标签中标有 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 X 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7. 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体,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8. 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10. 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 8个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 原子,也可能是 O2-、F-、Na+、Mg2+等等11.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
九年级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点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常出现的易错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九年级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一、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分在九年级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是基础的概念。
然而,很多学生在区分这些概念时容易出错。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并且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如空气、石油等。
掌握好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和实验操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在判断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时,首先要注意其是否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如果物质只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则属于单质,如金属铁(Fe);如果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则属于化合物,如水(H₂O)。
此外,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表现来判断,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三、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九年级学生也常常容易将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混淆。
碱性氧化物通常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氢氧化钠(NaOH),常用来中和酸;而酸性氧化物则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SO₂),可以与碱反应。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或者案例来巩固这些概念,提高辨识能力。
四、金属活动性的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是九年级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容易出错。
活泼金属通常是指容易与非金属以及酸类等物质反应,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释放出电子形成离子的金属。
而不活泼金属则相对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金属与酸类反应的现象和结果,结合了解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提高判别能力。
五、离子的命名和化学式离子的命名和化学式也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考易错知识点之一。
初三化学常见易错知识点
初三化学常见易错知识点一、原子与元素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的定义: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称为元素,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用化学符号O表示。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正电荷离子和负电荷离子通过吸引力结合。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达到各自的稳定电子层。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形成电子云,共享电子形成金属键。
4.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是指通过原子轨道的重组形成的新轨道。
杂化轨道用于形成化学键。
三、化学方程式1.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
2. 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反应等不同的类型。
3. 平衡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应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条件。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并伴随着氧化态的改变。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3. 氧化态的判断:氧化态的判断需要根据元素的电负性和已知氧化态的元素进行推测。
五、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具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具有腐蚀性。
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显示颜色,如酚酞和甲基橙等。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六、离子反应和沉淀反应1. 离子反应:在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离子组合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可溶性盐溶液相互反应,生成难溶性盐沉淀的反应。
七、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 纯物质和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物质,由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易错点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易错点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较难掌握的科目。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有一些易错点需要注意。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中的易错点进行简要介绍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分在化学学习的初期,学生常常会混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而混合物则是由不同类型的物质物理性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在进行实验或题目分析时,学生需要准确地辨别物质的性质,避免混淆。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可以揭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
然而,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时常常犯错。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意元素符号的正确使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的原子平衡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多加练习,熟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并掌握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技巧。
三、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区分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是描述离子反应的表达方式,但很多学生常常混淆二者的概念。
离子方程式一般用于气体之间的反应,在方程式中只显示生成物和消耗物的离子状态;而电离方程式则适用于溶液之间的反应,需要显示溶液中的离子。
因此,学生在学习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区分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四、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反应的速度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在学习反应速率时,学生需要了解每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实验技能,能够使用实验数据进行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分析。
五、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布局,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周期性趋势,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元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运用。
九年级化学易错点
九年级化学易错点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些易错点:
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2. 错误地认为氧化剂一定是向着反应物方向的。
例如,氧气可以将血红蛋白解体,但不是氧化剂,因为血红蛋白不是金属。
3. 错误地认为催化剂一定能加速反应速率。
例如,铜离子不能做催化剂加速硫酸铜的制备。
4. 错误地认为饱和溶液不能再进行溶解。
例如,饱和食盐水可以继续溶解碘化钾。
5. 错误地认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一定是金属。
例如,氢是元素,但不是金属。
6. 错误地认为物质的颜色一定能表示其化学性质。
例如,氧气是无色气体,但它的化学性质是无色无味的。
7. 错误地认为酸碱中和生成的产物一定是中性物质。
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硫酸钠和水。
8. 错误地认为物质的性质与分子构成有关。
例如,氢气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分子构成无关,因为它是一种单质。
9. 错误地认为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所有化学反应。
例如,铜和氧气的反应不是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的,因为它涉及到电子转移。
10大中考化学易错点,不经意就失分的题,一定要仔细!
10大中考化学易错点,不经意就失分的题,一定要仔细!中考化学易错点1. 走进化学实验滴管的使用、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与加热,同学们在操作时往往顾及不全,导致操作时失误较多。
例1 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他应该()A.减少药品B.添加砝码C.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错因会诊: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是学生的易错题。
对天平有两个主要操作,一是称量末知质量的药品,一般是调节平衡后,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一般是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右盘加上所需的砝码,将游码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加减药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解析:本题是要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所称的质量就不是10.5g了,所以B、D是错误的;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在称量前调节的,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故D 错。
中考化学易错点2. 质量守恒定律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1)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3)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2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答案:B中考化学易错点3.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初三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
期末常考的易错知识点(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氧气(或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3.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有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典型的放热反应有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等。
4.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对煤进行干馏,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对石油进行分馏,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 CO2 +2H2O (条件:点燃)。
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属于可再生能源,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 2CO2 +3H2O (条件:点燃) 。
6.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ZnSO4 +H2↑,H2作为燃料的优点为:①燃烧热值高;②产物是水无污染。
H2未广泛使用的原因: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困难。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3.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这句话的含义是60℃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5.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这句话的含义是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
6.温度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大而增大,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大而减小。
7.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
8.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的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晶体,如氯化钠。
九年级化学期中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期中易错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
在九年级化学学科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几个易错知识点,并加以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搭配错误。
元素是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名称。
在化学学科中,常常会出现同学们将元素的符号和名称搭配错误的情况。
例如,错误地将Na的符号写作"Nl",错误地将Cu的符号写作"Cu"等等。
这类错误通常是由于不熟悉各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而造成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加练习,多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可以通过制作记忆卡片、默写等方式帮助记忆,并且要注意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经常查阅相关的资料,加深对元素符号和名称的理解和记忆。
2. 配对电子的概念混淆。
在化学学科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配对电子的概念。
配对电子是指处于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
然而,由于对轨道和能级的概念不够清晰,同学们容易将配对电子与轨道电子混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多看教材中的图解或者实验,加深对轨道和能级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通过模型或者实验的方式观察电子在不同轨道和能级中的排布情况,进一步理解和区分配对电子和轨道电子。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常常会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判断方程式是否平衡以及如何平衡方程式。
判断方程式是否平衡的方法是通过检查方程式中的原子种类和数量是否相等。
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判断方程式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以通过增加系数的方式平衡方程式,但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量相等。
同学们在平衡方程式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量。
同时,要理解方程式平衡的物理意义,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
4. 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判断。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知识点化学这门学科广泛涉及到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们在九年级上学期学习的一门科目。
然而,由于其涵盖的范围较广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读,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元素、化合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在化学中,元素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基本物质单元。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则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易错知识点: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混淆。
一些学生容易将化合物误认为是混合物,或者将混合物误认为是化合物。
为弄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方法一:将氢气和氧气以2:1的体积比混合,然后用火花引爆。
结果是氧气与氢气发生剧烈燃烧,形成水。
这个实验说明了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水,故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并非化合物。
实验方法二:将纯净水倒入容器中,然后加入一些盐搅拌均匀。
通过加热水分子的运动,使盐溶于水,最终得到的是盐溶液。
在这个实验中,盐溶液是由盐和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并非化合物。
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与写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易错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许多学生往往只关注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而忽略了方程式的平衡。
事实上,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法则,并且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必须正确。
因此,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通过调整系数来使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平衡。
另外一个易错知识点是化学方程式的状态标记。
化学方程式中的每个物质都应该标明其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
这对于理解和描述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特点和区别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百度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百度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化学学科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们感到困惑。
本文将针对这些易错知识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帮助九年级的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符号在学习化学时,化学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能够代表元素的名称,并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
但是,有些学生容易混淆某些元素符号。
例如,银的符号是Ag,而不是Au;氧的符号是O,而不是0。
因此,务必记住化学符号的正确对应关系,以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与误解。
二、酸碱中和在九年级化学中,学习酸碱中和是非常重要的。
酸碱中和是指酸与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然而,有些学生容易混淆酸和碱的性质,导致对酸碱中和的理解不准确。
酸具有酸性,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而碱具有碱性,具有腐蚀性。
因此,在学习酸碱中和时,要理清酸碱的性质及其在反应中的转化。
三、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反应中离子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它是反应过程中离子所组成的式子。
在学习化学时,很多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存在一定的困惑。
例如,在用离子方程式描述氯化银与亚硝酸钠反应时,应该写成Ag+(aq) + Cl-(aq) + Na+(aq) + NO2-(aq) → AgCl↓(s) + Na+(aq) + NO3-(aq)。
因此,在学习离子方程式时,要熟悉各种离子的符号及其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
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是不能导电的物质。
在九年级化学中,学生们容易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混淆。
例如,醋酸是一种电解质,而蜂蜜则是一种非电解质。
因此,在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要能够准确区分它们的导电性质,并了解其在溶液中的行为。
五、态符号和相符号态符号和相符号是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反应时,学生们容易混淆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之间的态符号和相符号。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许多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九年级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在化学中,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经常容易混淆这三个概念,导致对物质的分类理解不清晰。
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组成。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容易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忽略反应条件的标记,导致方程式的完整性不足。
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而成的表格。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在定位元素位置时,常常会出现混淆元素周期、元素族和周期表分组的情况,影响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4. 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氧气的支持燃烧性质、氯气的漂白性质等。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容易混淆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导致对元素的认知不准确。
5.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对于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理解不充分,容易混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酸和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判定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不熟悉,导致理解不准确。
7.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个数与实际反应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在于学生们容易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忽略了平衡状态的标记,导致方程式的不平衡。
8.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是不能电离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选择题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科,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容易犯错的题型。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化学选择题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论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元素符号错误在化学中,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符号表示。
然而,一些学生容易混淆一些元素的符号,导致选择题答错。
例如,将氮元素的符号写成"N2",而实际上氮的符号应该是"N"。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记忆和区分每个元素的符号,避免犯此类错误。
2. 单位换算错误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常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单位的换算。
例如,从千克到克的换算,或者从升到毫升的换算。
在选择题中,一些题目可能会出现单位换算的问题,学生们需要灵活运用换算公式进行计算。
在做题时,可以先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转换为一个统一的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避免单位换算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3. 题目理解错误选择题中的问题往往比较简洁,但有时候学生们在匆忙解题时容易理解错误。
例如,一道题目问"在哪个温度下水会沸腾?"而学生理解为"在哪个温度下水会冰冻?"这样就会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解题时务必要认真阅读题目,确保自己理解清楚题目所问的是什么。
4. 配平化学方程式错误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简洁描述,正确的方程式可以准确表达反应过程。
在选择题中,有时会要求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一些学生在配平方程式时容易出错。
配平方程式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和离子数量。
学生们需要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离子式,以便正确地平衡方程式。
5. 摩尔计算错误摩尔是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数量。
在摩尔计算中,学生们常常会涉及到物质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容易搞混摩尔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导致计算错误。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汇总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汇总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 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盐酸氢氯酸HCl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 NaCl 生石灰氧化钙CaO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 NaOH 水银汞 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初三化学复习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
初三化学复习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掌握好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很多初三学生容易犯一些常见的错误,影响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就初三化学复习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混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容易混淆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概念。
化学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简写形式,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氧元素;而化学式则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符号组合,如H2O表示水分子。
解决办法:要充分理解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题进行实践和巩固。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画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图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准确理解。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在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很多学生存在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反、系数不平衡等问题。
这些错误的书写不仅会影响到最终的计算结果,还会导致对化学反应的理解产生偏差。
解决办法: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认真、细致,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顺序、系数的平衡。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准确性。
三、不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中,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该概念与其他化学反应混淆,从而导致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产生错误。
解决办法:加强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和实践,理解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熟悉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四、化学计算错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化学计算问题,如摩尔质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但一些学生常常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容易出现单位换算错误、计算公式应用错误等问题,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解决办法: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学生需要掌握常见计算公式,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最新初三化学易错知识点和错题归纳
初三化学易错知识点和错题归纳主要分五个方面:基础概念与理论、实验题、图像题、计算题和错别字。
一、基础概念与理论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学生不知道)2.哪些物质是有机物?哪些物质不是有机物?(学生不知道)除了C、CO、CO2、H2CO3、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是无机物以外的所有含C、H或者O等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乙醇、甲醇、乙酸、蔗糖、蛋白质、纤维脂肪等。
3.常见物质化学式、颜色、溶解性等掌握不牢固。
如:不会判断有机酸是几元酸。
尿素、乙酸的化学式不会写。
CO(NH2)2、CH3COOH。
除此之外,常见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问题,如纯碱、烧碱、胆矾等。
再如氯酸钾的颜色是白色等,如此造成描述现象以及推断题丢分。
4.合金的定义及特点不熟悉。
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特点(通性):(1)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中任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2)硬度一般大于其组分中任一金属;5.焰色反应:研究对象与操作时使用的仪器。
(对该知识点了解,但是应用不熟练。
初中阶段只需要掌握Na和K元素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使用仪器是铂丝不是玻璃棒。
)6.哪些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掌握的不全面)复分解反应只包括四种反应:酸碱中和;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
(误区: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7.溶液的定义理解不到位:例如,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可能是溶液,也可能是H2O。
8.稀溶液、浓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四者的关系,学生并不是特别清楚。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画图与举例相结合。
例如:饱和Ca(OH)2溶液质量分数很小,属于稀溶液。
10.一摩尔的某物质是约含有6.02×102311.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硫酸铜粉末变成硫酸铜晶体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结晶水合物失水过程也是化学变化。
二、实验方面1.装置气密性检验中,对U型管的检验学生不理解;2.对启普发生器的原理不够明了,固液不能分离的原因回答不全面。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科学学科。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有一些知识点相对较难,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和错误。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易错知识点,并尝试以有趣的方式解释和说明。
一、化学符号与化合价化学符号是化学元素的字母缩写,它们用于表示化学元素的身份。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符号并了解元素的化合价。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学生常常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记忆,我们可以使用关联记忆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记忆氧元素的符号为O,其化合价为-2。
我们可以把氧元素的符号O与“氧气”(Oxygen)这个单词进行联想,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氧气很重,因此它是向下滑的(下滑的形状有些像字母"O")。
而负号"-2"可以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
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记忆氧元素的符号和化合价。
二、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习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这是化学反应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然而,许多学生经常混淆它们的概念,导致错误的书写和理解。
离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离子的组合。
比如氯离子的离子式是Cl-,钠离子的离子式是Na+。
而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组合。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学生应当注意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目。
为了帮助理解和记忆离子式与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图像和模型。
通过使用颜色代表不同的离子,并模拟其中的化学反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学生可能会对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操作产生困惑。
他们常常混淆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进行说明。
比如,我们可以模拟一种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醋与小苏打的反应。
将一些稀释的醋溶液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观察到气泡的释放和反应产物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酸和碱在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科学学科,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知识点可能会容易出错或造成困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易错知识点,我将对其中几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物质的分类在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同学们常常会混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是指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化学性质和相对确定的物理性质,如金属、非金属等。
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物理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如沙、水的混合物。
易错点:混合物是不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离的。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工具。
同学们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常常会忘记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的对应关系。
易错点: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应相互对应,并且要能够正确拼写元素符号。
三、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表示方法。
同学们在写离子式和化学方程式时,经常会搞混元素的价态和配位数的概念。
易错点:离子式中的价态代表着某个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而配位数则代表配位化合物中一个中心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四、化学键化学键是描述化学物质中原子之间连接的方式。
同学们在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时,常常会搞混它们的区别。
易错点: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而离子键则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转移形成的。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重点内容。
同学们在理解中和反应时,容易忽视酸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生成过程。
易错点:酸碱中和反应中,酸会释放出氢离子(H+),碱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它们结合生成水分子(H2O)。
总结: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些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和解析。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重点关注和理解,加深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多做实验,加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初三化学易错题20道
初三化学易错题20道一、冰和水混合了,说它是纯净物;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只含一种元素,说它是混合物;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三、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核不含中子;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二、明明说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非说钠离子也属钠元素。
四、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
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五、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六、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七、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八、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 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九、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中文名字,与金属铅不搭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易错点归纳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二、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时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三、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4.大部分物质融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融化体积减小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而卤素单质不是(Br2、I2、At2)16.白磷的化学式为P4,硫的化学式为S8,但初中不要求五、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或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六、碳及其氧化物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七、燃烧与热量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八、金属1.合金是混合物,形成合金是物理变化,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合金中各元素都以单质存在,合金一定有金属性2.紫铜是纯铜,青铜和黄铜都是铜的合金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常况下的,高温下金属的活动性不一定服从此顺序,比如高温下钠可以置换钾4.钾不是最活泼的金属,金不是最不活泼的金属5.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溶液反应越剧烈(钾钙钠除外)6.钾钙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金属的氢氧化物和氢气,将这些金属与酸溶液混合,金属先与水反应7.铜不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8.所谓的“置换酸中的氢”是指非氧化性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9.非金属也有与金属类似的置换规律,活泼性顺序F>Cl>Br>I>S,但氟与水的反应过于激烈,一般不参与置换10.氢气不可以置换硫酸铜中的铜11.食盐水可以加快铁的生锈,但植物油可以减缓此过程九、溶液1.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2.溶液都是混合物3.汽油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于汽油,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可以乳化油污4.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作为溶质,不溶于水的固体也可能可以溶解于其它液体,比如碘可以溶解于酒精5.说溶解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温度,单位,饱和6.溶质在溶剂中可以以原子、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8.同一溶剂中可以溶解多种溶质:比如饱和的食盐水中仍然可以溶解蔗糖十、酸和碱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8.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
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十一、盐和化肥1.铵根离子在初中可以认为是金属离子,但氨不能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2.盐和盐之间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3.氯化钠在农业上的主要作用是选种4.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溶液5.碳酸氢钠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如其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钠和水十二、化学与生活1.淀粉没有甜味,但是经过酶催化水解后可生成有甜味的糖类,因此米饭馒头长时间咀嚼后有甜味2.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类不等于糖,不等于淀粉,不等于葡萄糖,蛋白质不等于氨基酸,油脂不等于脂肪,油脂分两种,液体的叫做油,固体叫做脂3.重金属中毒时,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来解毒,因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与蛋白质作用,使得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4.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用硫酸钡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可溶于酸产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胃酸即盐酸,注意不是硫酸)5.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6.钠、钾、钙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7.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的原因是菠菜里的草酸和草酸盐能和豆腐中的钙离子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8.加碘盐中加入的不是单质碘(碘单质有毒),而是碘酸钾,碘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碘化钾和氧气9.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症,但是碘过量会导致人体不适,因此,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摄入量的问题,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10.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它是由乙烯在高温催化剂下断开双键形成的,由于聚乙烯的碳链长度和形状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十三、实验专题1.一般原则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无误后装药品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性药品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2.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位置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滴管:滴瓶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3.实验室制取气体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较为纯净,缺点是不够干燥排空气法:收集可溶于水,又不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优点是干燥,但不够纯净另外,若制取一种气体有多种方法,尽量选择不需加热的,这样既操作简单,又符合节约能源的实验原则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均放在瓶口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均为化学变化4.验证空气的组成(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应生成了气体不使用铁的原因:铁在空气中不燃烧误差分析:偏小: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较差、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偏大:点燃红磷后没有及时将胶塞塞住,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或燃烧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5.溶液的配置1.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2.称量氯化钠时两张盘中均要垫纸(大小相同),称量氢氧化钠则要在烧杯中进行3.量筒的使用:如要量取40ml水,先倒水至35ml,再逐滴滴加至40ml,量筒要放在桌子上,不得手拿,要平视凹液面(水银为凸液面)读数4.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将水从量筒中倒至烧杯中时有溅出,读量筒示数时俯视读数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晶体不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置溶液、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时左码右物另外,搅拌或转移时有液体溅出不影响质量分数6.粗盐提纯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2.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防止液体飞溅、转移氯化钠晶体3.计算产率不应为1,若大于等于1或非常接近1则是计算错误或没有提纯完全4.导致产率偏小的原因:溶解或过滤不完全,蒸发时没有将固体完全移出蒸发皿,溶解或蒸发时溶液大量飞溅等导致产率偏大的原因:穿滤(滤纸破损)7.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除杂除杂的一般原则:不引入其它杂质以下凡是加入XX离子,均视为加入含有该离子的物质,加入的另一种离子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硫酸根:取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杂方法:加入钡离子碳酸根: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除杂方法:加入钙离子氢氧根: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再加入硫酸沉淀溶解,没有气泡生成,或将沉淀加热,生成黑色固体除杂:加入氢离子(酸)氯离子:取样品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杂方法:加入银离子钙离子: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而加入稀硫酸则不产生沉淀(或很少)除杂:加入碳酸根钡离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杂:加入硫酸根或碳酸根镁离子: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酸除杂:加入氢氧根8.气体的除杂和干燥水蒸气:取样品冷却后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硫酸铜变蓝除杂:生石灰、浓硫酸、固态的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需要具体分析除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除去氢气则还要进行干燥除二氧化碳:通过浓氢氧化钠干燥剂:固态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9.化肥的检验:看颜色:磷矿粉为灰色或褐色加水溶解:磷酸三钙不溶于水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则为铵态氮肥10.化纤的鉴别羊毛是蛋白质的一种,其织物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燃烧毛发的焦臭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缩就会成粉末;而化纤织物,如锦纶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结焦,不易破碎11.鉴别黄铜和黄金: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实验部分可能不是太全,欢迎各位指出不足十四:计算专题1.电子数和中子数的计算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若带负电荷则是减去电荷数的绝对值)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质量数标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质子数标在左下角2.化合价的计算:先记住常见的单一化合价元素(如氢、钠、氧等)的化合价,再依次推算其它元素的化合价,注意在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不为03.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若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相同原子要乘上这个分子中该原子的的数量,公式中要带上×100%4.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原则:1.根据方程式计算时,一定是已经配平的方程式,否则不能正确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2.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量,应该是纯净物的质量,若含有杂质则应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3.应以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进行计算,多余的、过量的物质质量要减去;4.计算时格式应该严格规范,必要时写上文字说明注意事项:1.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上化学计量数才能计算;2.若题中所给的(或要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则要相对应地乘(或除)这种气体的密度;3.设和答要写完整,设未知数时x本身带单位,不能写成x克或x吨,而应该是“质量为x”;4.分清题中给的是溶液质量还是溶质质量,有时它会成为干扰项巧算: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溶液中离子所带正负电荷守恒,利用元素质量守恒法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达到在考场上节约时间的目的,但要注意格式的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