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PPT教学课件图文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PPT教学课件图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 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 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 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 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的
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的
是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三、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常识; 2、知道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类型; 3、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4、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说明文常识
• 一、什么是说明文? • 二、说明文的类型 • 三、说明顺序 •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五、说明文语言特征 • 六、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什么是说明文?
逻辑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变化等词语)
由整体到局部、 由因到果、 由主到次、 由概括到具体、 由特征到作用、 由现象到本质等
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列数字
特征
有具体的数字
作用(结合原文作答)
具体准确地
作比较 两个事物之间的对比 突出强调地
近年来中考对说明文的考查内容:
2008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题目作用 2、说明思路和信息概括 3、说明方法及其 作用 4、知识拓展运用:材料探究 2009 《速冻食品也新鲜》 1、拟题 (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语言准确性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中运用 2012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1、段落作用(首段) 2、说明思路和概括内容 3、说明 方法及其作用 4、说明文语言特色:准确性和生动形象性 2013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1、概括内容 2、分析说明顺序 3、段落作用(尾段) 4、知识拓展运用:生活运用和口语交际 2016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1、概括内容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说明顺序和思路 4、段落内容还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专题讲解》(共2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专题讲解》(共22张ppt)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常常用较形象 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 性和形象性。
3.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①总—分:先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②总—分—总:先总概括,再分说,最后再总结 ③分—总:先分说,最后再总结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⑤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⑥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⑦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加以说明,从而更科学地概括和揭示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⑧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⑨引用:是说明更具有说服力或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⑩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3.对说明顺 序的考察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①空间顺序:本文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条 理性。 ②时间顺序:本文使用了时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使读者一目了然。 ③逻辑顺序: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说明更具条理 性。
⑩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说明。引用资料的范围很 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PART.02
答题要领支招
1.对说明对 象的考察
类型: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 理说明文找准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初中说明文专题ppt课件

初中说明文专题ppt课件
❖ 如:四扇,八扇,十二扇,数字具体的说明 门和窗的图案美。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列图表
❖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 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小试身手
❖ 11、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 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
颜色 种数
白色 1193
黄色 951
红色 923
蓝色 59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说明方法——引用
❖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
说明文——作比较
❖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 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 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 然美,给人感受到游在画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PPT课件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PPT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 可编辑
思路: (1)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读全文,分出层次。找出文章介绍了说 明对象的哪些方面; 第二,对于外形、大小、色泽等方面可归为特征 一点; 第三,用“说明了……”或“介绍了……”的句 式表述。 易错点:说明的几个方面找得不全,对文章阅读 不细致,要特别注意开头结尾段,尽量在原文找 答案。
三、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常见考题: 1、文章从哪几方面进行说明的。此题考查 的是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把握。第一,找 各段中心句;第二,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 找过渡句或开头的总说句、结尾的总结句。 易错点:①不用完整的句子表述,只挑句 中的几个词语
②找得不全,特别要注意文章最后的 “此外”“还有”之类的词
重视重视给概念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的作用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文中没有明显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ppt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子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方式进行表述
如何分清说明的对象
(1)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 就是说明对象,对象往往可以从题目中找出来。 事理说明文中,它的对象不能仅看题目上,只有 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事理说明 文的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其次,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值得注 意的是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局部段 落有局部段落的说明对象,千万不要把局部说明 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章说明对象。
概括→具体 一般→个别 特点→用途 原因→结果(结果→原因)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35页)说课材料

说明文阅读指导ppt课件(35页)说课材料

文学性标题的作用
描述性、抒情性语言常用修辞 方法提示: 1分析语言修辞特点 2说明作用:
A吸引读者引起思考 B引出全文内容
大自然的现象——风 [叶冰]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 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 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 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 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 空气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 个空气流动系统,即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 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 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 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等。
明 打比方
方 画图表

下定义 作诠释
分类别 摹状貌
•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 •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 • •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
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 代,郑和7次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2000多吨重,足以 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巨大作用。近代,由 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由于现代 的"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 逐渐回升了。日本曾提出造5万吨的风帆货轮的方案, 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新型的帆船会乘 风破浪地驰骋在辽阔的海洋上。

说明文阅读PPT_课件

说明文阅读PPT_课件
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 •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
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 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24
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 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 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 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 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 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格式: 介绍了_____的____.) 如:《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 海不死的原因在于 \" 海水的咸度很 高 \" 。
•3
说明对象的特征:
• 1、找原词原句。 • 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 说明特征: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2.注意段意、中心句。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 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 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1
说明对象:
• 1、看标题: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 2、看首尾段 :事理说明文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 总结句。 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 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2
• 5、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对象。
3、逻辑顺序。
•13
1.时间顺序。
•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 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 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 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 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 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 “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 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 的。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四)提取文段要点 概括说明内容
方法引导:
❖ 1、充分利用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关
键句子
❖ 2、大概找出答案所在的自然段或句子,在自然
段或句中理解挖掘隐含信息。
❖ 3、找出主要意思的句子和词语。
❖ 4、删减、整合、概括,准确表达。
(五)提升认识 探究创新
❖ 解题方法:
❖ 1、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与内容相 关的部分,紧扣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中考说明文复习
——中考阅读复习之二
学习目标:
❖ 1、认识说明文阅读中考命题走向,了 解考点分布;
❖ 2、典型考题解读,归纳解题方法,明 晰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
中考常见题型:
❖1、指出说明方法 分析表达作用 ❖2、品味说明语言 体会科学准确 ❖3、理解词语内涵 分析句子作用 ❖4、提取文段要点 概括说明内容 ❖5、提升认识 探究创新(发展性考题)
❖ 3、答题要规范。(切题、完整、分点、 分行)
❖ 4、要有答题机智。(注意比分、提示语)
祝各位同学
笑迎中考 笑傲考场
谢谢!
❖ 题目命制: 1、“XX”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2、“XX”词能不能换成“XX”词?为什么? 3、“XX”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试作分析。
❖ 思路点拨:判识(舍取)+分析(力求具体, 尽可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用之强调,去掉 后则如何)+语言特征(准确性)。
归纳答题点
1、先做出否定的回答 2、结合语境找出矛盾点,
即: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删掉后与以前有何不同
3、结论
(三)分析句子作用
设问句
引人思考
诗文
增强文学性
故事或神话传说 增强可读性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说明文阅读专题 ppt课件

说明文阅读专题 ppt课件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
3.若删去,原来……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表 意太绝对,不符合实际。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常见修饰限制性词语有:
•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最、更……
•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
•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
ppt课件
10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 一片片常绿红树林。”“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不能。(2)“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 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3)删去 后就变成全部都能生长,不符合实际,(4)“部分”一词表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比如一座山石,大约有城里的一座高楼那么大,侧面看它却 薄得像一本书,或者干脆是一张纸”“大约”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不能。(2)“大约”一词表估计,(3)删去后意思就从 大概有城里一座楼那么大变成了刚好有城里的一座高楼那么大, 表意太绝对,不符合实际,(4)“大约”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 的准确性。
③荆州民歌的曲种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
歌、风俗歌等数十种,荆州民歌曲调也十分丰富,仅江陵
民歌五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荆嘚州调民、歌叮”当的调特。点有是些:曲牌
后来发展为荆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脍炙人口,流传全
国。
1、 历史悠久
④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2反、映曲农种业繁生多产,的曲,调有丰反富映 爱情生活的,还有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结合起来的,也 有劳动之余打趣逗乐的。 ppt课件3、(2内01容7黄广冈泛市中考卷) 5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PPT优秀课件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PPT优秀课件

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的顺序 说明的结构
说明方法
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 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 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 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说明 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
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先具 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更明 确、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辅助运用其它表达 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 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 接的、集中的。
① 说明内容:针对不同范围作出相应的解
答。
② 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
理。
③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
说明文两大类型。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首先要注意区别问题的范围是全文还是段落, 然后针对不同的范围作出相应的解答。 事物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等于说明对象加
பைடு நூலகம்
上其特征。
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则需要从现象的起因、 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 交换位置,意义不变;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
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 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
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a.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 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说明文阅读ppt课件(经典)

说明文阅读ppt课件(经典)

学习重点:
1、准确把握说明文类型,正确辨别说明对象与说 明内容; 2、把握说明顺序与说明结构; 3、正确辨别常见说明方法并赏析其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难点:
1、正确辨别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 2、准确把握说明顺序与说明结构;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赏析;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掌握一般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
作比较。通过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比较,突出苏 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2、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死海海水的特征是咸度高、浮力大)《死海不死》
列数字。具体说明了死海海水咸度高、浮力大的特征。 (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3、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
铜仁市近四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回顾
年度 题目
类型
题分 数值
考点
2010年
故宫博物 院
事内容理解 说明顺序及作用、词语赏析
2011年 苏州园林
事物说明文
4
17
说明对象及特征、方法及作用 修辞手法及作用、词语赏析
2012年
大自然的 语言
事理说明文
4 18
说明对象及顺序、内容理解 题目赏析、词语赏析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洁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 特征); 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说明的语言及信息的筛选概括
1.说明文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性、严密性 和科学性。
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 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 都要求准确无误。
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括 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共27张幻灯片)
“生动”的答题格式:(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 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 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 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考点五:标题 题型13:说明文题目有什么妙处/作用/好处? 答题技能: (1)点明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2)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4)吸引读者。
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像、好像、有如、犹
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 如
易懂。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 通过描摹……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说明
辞,有的像……有的 了事物(事理)……的特征,使文章生动
像……
活泼。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数字、步骤等加以
表格、柱状图、箭头 对照说明,非常直观、简明、形象地
第二,抓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如中心句和过渡句)。不少文章有 集中陈说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即中心句),或者提示文章层次 内容的句子(过渡句)。阅读时必须将它抓住。如《中国石拱桥 》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句“这种桥不但情势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句子都概括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标志
作用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 例如、比如、据说、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 譬如等
更有说服力。
数词、确数、约数、 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
小数、分数、百分数、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
度数、倍数
更有说服力。
比、而、相对于、 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

《说明文阅读入门知识》 课件(45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说明文阅读入门知识》   课件(45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示例:①医院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到 单位或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技术宣传与培训; ②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电击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
此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题目要求, 提出恰当的建议即可。注意:建议采取的措施 应该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强化训练
题目展示: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主 要”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⑪心搏骤停病人早期85%~90%的病因是室 颤,医院外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AED。(乙)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 低7%~10%。
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AED的早期有效 配合使用,是抢救心搏骤停病人最有效的手 段。
⑬猝死是救不活的,能救过来的是当发生 呼吸、心搏骤停10分钟之内身边有人对他进 行了心肺复苏,因为2/3的呼吸、心搏骤停患 者身边没有医生,所以真正能救他们的是作 为第一目击者的你。 (《读者》2021.6,有删
1.阅读全文,说一说对心搏骤停患者,可 以使用的现代心肺复苏技术有哪些?
2.从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选择一句,分析 其说明方法及作用。
3.下面加点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总人数估计达54.4 万,为世界之首。
4.本文介绍了心肺复苏技术,以及非专业 人员的救治过程,为了让更多心肺病人在生 命关键时刻得到救治,请你开动脑筋,对心 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相关公共设施的完善提
携带着的氧,运送到全身当心跳停止4分钟 后,脑细胞开始出现不可逆的缺氧坏死。
⑥心搏骤停患者需要做心肺复苏。什么时候 可判断患者心搏骤停,需要做心肺复苏呢? 首先拍打患者并大声呼唤,患者没有眨眼、 做眉、中哈等反应其次患者胸部无起伏5~ 10秒,两者同时具备即可判断患者心将骤 停,应进行心肺复苏。
⑦如何做心肺复苏呢?发现有人倒地,可参 考如下步骤施救:第一步,判断现场的环境 是否安全;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课件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
一、抓住显著的语言标志:
通过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 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 印象。
4、凡是来自一个祖先, 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 隆
说明方法:_下_定__义__.作用_________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 “克隆”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 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平实,生动
××(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加严密、科学。
2、作诠释:介绍或解说事物、事理的性质与特 点。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 于理解。
答题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 ××(什么事物)
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读 者对×××(它的特性 ) 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3、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 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 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 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
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 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 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 象)的××××特点。”起 到… …的作用。
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 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 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被发 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 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 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 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 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 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 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 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 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 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 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 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 格式:①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 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 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 “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 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 了……
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 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 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 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 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 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 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 主要有两种题型: 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 句子来分析。 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 分总式.
(三)、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分类别: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 “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2.举例子: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 “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 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 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 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 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 (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 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 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
把握 说明 对象
A
理清说明顺 序,分析文 章结构
常见的 说明方 法及作 用
体味说明 语言,概 括语言特 点
B
C
D
一、基本知识
(一)、把握说明对象 •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
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二、答题技法
(一)、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需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
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 题,也可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 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例:《看云识天 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二)、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 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 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知识回顾 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 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 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 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 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 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 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