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1 资 源 型城 市 内涵及研 究 目的
11 对 资源 型城 市 的界定 .
目前 对于 资源 型 城市 的界 定有许 多 不 同 的观点 : ( )0 2 , 国家计 委 宏 观经 济 研究 院课 题 组在 《 12 0 年 原 我 国资 源型 城市 经济 结 构转 型研究 》 目中指 出 : 兴 起和 发展 壮大 ,并 且资 源 型产 业 占有
发展 迅猛 的新 型矿 业城 市 、统计 数据 明显 漏列 大数 的矿业 城市 , 其数 据可 能低 于前 3 项标 准 , 也予 以特别保 留。 () 建珍[ 用定量指标 , 产值依存度 、 7齐 7 j 等 如 就业 依存 度、 财政收 入 依存度、 城市产 业集中化系数等定义资源型城市。
Ke y wo d R s u c - a e i ; T a so mai n I s i t n rs e o r e b s d ct y rnfr t ; n pr i o ao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 很大 , 造成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 , 城市功能不全 。当城市赖 以生存的资源耗尽时, 城市转型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 如何
宁夏 农 林 科 技 。Nn x ora o gi ad F rs Si T c . 0 2 30 )9 — 7 igi Junl fA r n oe. c& eh 2 1 ,5 ( 3 :5 9 a . .
9 5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韩科峰
山东枣庄学院经济 与管理 学院, 山东 枣庄 2 7 6 7 10 摘 要: 阐述 目前 学术界 对资 源型城 市的不 同界定, 分析 了国内外 对资源型城 市的研 究动态以及 国外资 源性城 市研 究对我
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经济转型对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经济转型对策研究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要产业,通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集中逐渐形成的城市。
由于受资源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制约,城市规模一般不大,多为中小城市。
这些城市近些年来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成本递增,产业结构畸形,城市与企业功能倒置,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也大大削弱了资源型城市的原有地位,加速了资源型城市的衰退。
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的城市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地发展,经历了由兴到衰的过程。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浪费与枯竭同时并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这就刺激了加工工业大量利用自然资源,并且不注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不论后备资源勘探进展多大和开发时间多久,资源持续性利用最终是有限的。
矿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源于矿业。
如果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的问题。
(二)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产业的经济活动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型产业,特别是煤炭开采、石油化工炼制与加工、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开采与加工等,对城市自然景观的破坏,对大气、水体、生物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都十分严重。
不仅将威胁着城市既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将遗害于后代。
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加剧了这种危害。
(三)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开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矿山原有的环境,矿山开采耗费了过量的土地资源,开采后破坏的土地,丧失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高度依赖资源的特性,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枯竭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必须进行转型。
然而,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往往以某一资源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性过强,一旦资源枯竭,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
2. 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开采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资源型城市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给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3.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发展滞后,资源型城市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这导致城市缺乏创新动力和活力,制约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4. 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这使得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对策研究1. 优化产业结构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资源型城市应加大其他产业的发展力度,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这包括发展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
同时,应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型城市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这包括加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绿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应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3. 吸引和培养人才为了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资源型城市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这包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外来人才;同时,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
4. 加强政策支持为了解决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资源型城市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目录一、引言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路径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风险与挑战六、案例分析七、结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经济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升级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其发展已经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是指以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经济结构。
与其他城市经济结构不同的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加工,这意味着其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与资源开发和加工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行业集中度高。
由于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加工,其产业结构通常比较单一,往往是以采矿、冶金、能源等行业为主要产业,而其他行业发展较为滞后。
2. 生产要素外部依赖性强。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这些资源必须从城市外部引进。
同时,由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比其他城市要高,例如人才、技术、资本等。
3. 系统优势与隐患并存。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的优势,如资源丰富、环境条件好等,其经济规模和财富积累可能非常大,但是,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市场波动较大,随之带来的风险可能也非常高。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经济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和全球资源市场的完善,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优势逐渐被侵蚀,市场竞争和内部矛盾不断增加。
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可能会陷入困境。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资源型城市通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而形成,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其现状及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路径。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主要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开发而形成。
这些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型城市亟需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与策略(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源型城市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附加值。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型城市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恢复生态环境功能,提高生态承载力。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资源型城市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其主要经济支柱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
然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遇到了瓶颈,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依赖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过于严重,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因此,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资源型城市阶段性特征及其瓶颈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城市类型,具有自然资源禀赋较高、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显著等特征。
但是,由于资源型经济往往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低附加值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阶段性特征及其瓶颈。
1.初级加工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初期,由于开发技术不够成熟,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形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
在此阶段,资源产出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
2.资源环境利用低效,企业增长慢资源型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此时,资源开采的速度快于增值的速度,资源资源开采量逐渐减少,使得企业发展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
3.资源价格波动影响财政收入资源产业价格波动大,这会对城市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鄂尔多斯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1. 鄂尔多斯市资源逐渐枯竭,经济增长下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开采的不断加深,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变得越来越显得稀缺。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量和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使得资源型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需要寻找其他的增长点。
2. 环境污染加剧,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一般面临着环境问题,而鄂尔多斯市应对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环境污染导致城市形象变得越来越糟糕,同时也影响到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治理和更新。
3. 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导致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脆弱性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依赖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过于严重。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文献分析;研究综述19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工业革命和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主义活动的影响,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了以各类资源采掘和加工为目的资源型城镇或社区,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新兴国家和地区。
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煤、铁等各种矿产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镇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随着西方各国经济重建与腾飞,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更加突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来自其他资源产地的竞争,以及新型能源的出现,西方各经济大国的煤炭经济面临价格下降、产量锐减、市场缩小等一系列问题,一些资源型地区和城市陆续开始转型过程,如德国鲁尔、法国洛林、日本北九州等地区。
伴随着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发展,并成为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但是目前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认识还缺乏全面的考察,表现为大量相关论述都源于对部分文献的重复引用,而缺乏进一步的探索。
此外,随着国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新的总结与归纳。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与目的,本文对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进行系统的考察,以期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分阶段研究综述1.1第一阶段:理论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JonesStephen对加拿大落基山脉一带的矿业城市坎莫尔(Canmore)和旅游城市班夫(Banff)进行了对比分析,但还停留在描述性研究的阶段[6]。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RobinsonIra选择了基蒂马特(Kitimat)、德雷顿谷(DraytonValley)、埃利奥特湖(ElliotLake)和谢弗维尔(Schefferville)四个资源型城镇(社区),分别从自然地理、发展历程、行政管理、规划建设、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这些新兴的资源型城镇与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随着资源开发兴起的公司城镇有所不同;并重点分析了这些城市中的规划建设经验和对未来的启示[7]。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某种或某类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往往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技术的进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 经济结构单一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通常依赖单一或少数几类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因此当资源耗尽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面临严重的困境。
另外,新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经济来源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2. 人才流失与引才难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撑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但因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等历史原因,使得人才在资源配置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日益显著,进一步导致人才的流失。
同时,引才和留才工作困难也增加了城市的压力。
3.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长期的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较弱,对污染的处理效率不高,使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持续存在。
4. 社会稳定与矛盾处理由于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收入差距等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三、对策研究1. 调整经济结构(1) 促进产业多元化: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新的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城市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等,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3) 强化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
2. 优化人才政策(1) 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吸引人才。
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这类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的暴露,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1. 资源枯竭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往往依赖于某种或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当这些资源逐渐枯竭时,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会大幅减弱。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2.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往往属于重工业领域,不仅能耗高、污染重,而且附加值低。
通过经济转型,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提高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3.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转型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软实力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1. 资金与技术瓶颈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然而,资源型城市往往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不足等问题,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
同时,由于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
2. 人才短缺与流失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
然而,资源型城市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人才短缺。
同时,由于缺乏吸引力,优秀人才可能流向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
3. 生态环境压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解决策略1. 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支持和引导。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资源城市。
这些城市以一个或多个天然资源的开采和开发为基础,如油气、矿山等。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这些城市需要改变以新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这也是国际和国内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的目的。
一、资源型城市的优缺点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于天然资源,在经济上,它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们有很多机会,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其次它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人们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和挣钱。
这有助于城市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和公共设施的质量。
此外,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持发展,所以通常会有更高的生产和利润。
然而,资源型城市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当地的生产公司和政府不一定满足于一个物品的生产和出售。
当地的经济结构可能受到天然资源利用的成本、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限制。
由于特定的资源和市场环境,城市的生产和出口可能会受到压力和影响。
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这些城市更具有适应性,以便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力。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主要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挖掘城市的优势。
城市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扩大产业链等多种方式,发挥本质的优势。
提高城市文化、能源、环境、科研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2.经济转型。
通过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等来逐步减少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以避免其生命周期末期所产生的问题。
3.资源再利用。
在资源城市中,资源的损失常常因为处理方式不当而得不到充分利用。
因此,对于老化、过时、无用或低回收价值的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和设备,开发新的利用价值,促进当地生态稳定、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4.联合开发。
将资源城市联合起来,来实现共同利益。
通过产业协调、经济合作和政府间的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和互补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三、经验和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问题突出等挑战。
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1. 应对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的主要产业为资源开采,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改善生态环境:资源开采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转型,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促进社会和谐:资源型城市往往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突出。
转型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及问题1. 转型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困境,转型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
2. 存在问题:(1) 产业升级困难:传统产业占比过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2) 资金短缺: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资源型城市往往财力有限。
(3) 人才流失: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4) 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开采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亟待解决。
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扶持力度,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
2. 促进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3. 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为城市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综述
上 很多依赖资源 而建立 的城 市正在 市如何 布局和 选址 、建设规模 、建 的 ( (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较 走 向衰退 ,为 了寻求新 的经济增长 设 时序 等问题展开 ,但理论研 究只 点进而带动经济 可持 续发展 ,各国
)
产业
1 j}
、l 0 d r( r
四
依托 关系两个维度对我 国资源型城 要表现 :原 有机器设备 的闲置和再 基本特 征、面临的 问题 以及如何进
市进行特征分类 ,基 于S O W T分析 利用 问题 ;原有劳动者 的再 就业 问
行产业 结构调 整与优化等方 面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 。
环经济、创新问题和 “ 资源诅咒”研究等 ,这 些内容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未来有关研究要将定性和定量研 究、个案和共性研究、宏观和微观研 究、理论和 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 ;综述
中图分 类号 :F 0 .; 2 . 4 7 1F14 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952 1)9 02 - 4 6 2 69 ( 1 - 08 0 0 0
1研究 阶段划分
源型城 市生命 周期以及产业结构转 资源型城市转型学 。姜舂海和于立
我 国学者对 资源型 城市经济转 型 的基 本规律 ,认为煤 矿城市单一
(0 7 2 0 )将产业转型的基本方式划
小转型”和 “ 大转型” ,将 型与发展 的研究 ,是伴 随着宏 观经 的产业结 构是造成经济效益差的主 分为 “
▲ 作者 简介 :赵 西三 (9 6 ) , 男,河 南省 郸城县 人 ,河 南社 会科 学 院工业 经 济研 究所助 理研 究 员,经 济 学学 士 ,研 究方 向 :产 17 一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经济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资源型城市主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这些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
资源枯竭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使得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而生态环境恶化则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面对上述挑战,资源型城市必须进行转型。
转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枯竭导致的经济衰退;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策略1. 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
应逐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发展多元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而言,可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替产业和新兴产业。
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
2. 生态治理生态治理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环节。
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降低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3.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保障。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支持。
具体而言,可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产业升级和生态治理;实施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参与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五、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开始了成功的转型实践。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长期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与必要性1. 背景:随着资源逐渐消耗,传统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要求城市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2. 必要性: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转型,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2. 人才流失:由于产业单一,缺乏其他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3. 环境问题:长期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4.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与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对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6. 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些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挑战。
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策略和建议。
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这些资源型城市在过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压力。
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城市的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
此外,长期以来的资源开采活动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面对上述挑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转型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使城市经济更加多元化,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
其次,转型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最后,转型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感。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更加多元化。
2. 生态环保: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技能水平,同时吸引外部人才来支持城市的转型和发展。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5. 区域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实施路径与案例分析以某资源型城市为例,该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其次,加强生态环保,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治理和绿化建设。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资源开发成本的增加,资源型城市面临诸多转型难题。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这类城市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过于依赖某种资源产业,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支撑产业。
2. 就业压力突出:资源的逐渐枯竭使得从事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面临岗位减少或企业停产的困境。
虽然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产生了新的岗位,但吸收速度相对滞后,给就业带来了压力。
3. 环境治理挑战:长时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且一旦环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治理难度和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4.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
但部分资源型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限制,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5. 人才流失与短缺: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难度较大。
同时,随着老旧产业的衰退,大量的人才被挤出市场,新的产业体系又无法快速吸收这些人才。
三、对策研究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 促进就业与培训: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与指导服务。
同时,鼓励创业创新,为新兴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 加强环境治理: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推进环境修复工程。
鼓励采用环保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社会资本引入、企业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利用好国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扶持政策。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一)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一)摘要:我国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衰退,亟待科学转型。
本文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及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入手。
提出以加大政策扶植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
关键字: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措施资源型城市是指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的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和巨额利税,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资源的深度开采,造成资源萎缩和枯竭,而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从而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这与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当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起步阶段的发展优势时,要摆脱困扰,转变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我国资源型城市遍布全国,涉及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众多领域。
426座资源型城镇当中超过80%的需要经济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相对下滑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增大。
即使是GDP和人均GDP水平均居于资源型城市首位的大庆市,其发展地位也在不断下降。
1990年大庆市GDP仅次于深圳市居全国第二位,2002年滑落到第十三位,2006年继续滑落到第三十七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因矿而建。
城市经济发展表现为如下特点: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
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缺少自我发展能力。
资源型城市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城市发展高度依赖企业,企业功能与城市功能高度同构和混合。
在资源面临萎缩时,如替代产业没有跟上,地区经济就会随之衰退。
仅仅在煤炭资源型城市中,全国93个煤炭矿务局,煤炭资源条件趋向衰竭,接近报废的矿务局就有36个,比重高达38.7%,其中只有极少数城市如抚顺、唐山、焦作等在产业结构转换中起步较早,而其他仍未摆脱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主导产业断档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作者:王青云提交日期:2004-09-02 2002年7月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 在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
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
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参见周德群、龙如银:“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970091)),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001年9月)。
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那些建国前就进行较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城市在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有一些共性的问题,这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的有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归纳起来,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就单个特定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如大庆市、大同市、山西省等)进行了经济结构转型研究。
如《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收集了原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同志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所发表的讲话;原山西省阳泉市市委书记田霍卿同志所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为背景,结合阳泉市、晋城市两个城市的实际,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加速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山西古交市市长王燕阳同志所著:《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策研究》(2001),对古交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经济转型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郭海荣、白明英著:《资源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研究》(2001),针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完善地方性城镇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另一类是就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方面的著作有:赵天石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2001)。
该书从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环境与生态的危机入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探讨了实现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张以诚主编:《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
该书是在1997年的一次研讨会的基础上编著的,较全面地收集了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有关理论问题、全国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思路以及世界主要矿业国家的有关情况。
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著:《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
此书对专业性工矿城市进行了全面地、分门别类地分析与研究,并介绍了北美、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的有关情况。
下面,就与本课题研究比较密切的几个问题作详细论述。
一、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问题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能为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资源型城市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参见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暗示: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品,另一类为矿产品的初加工品。
2、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参见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此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转型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这个定义也暗示其主导产业包括两类,一类为矿产品,另一类为矿产品的初加工品。
2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3、资源型城市就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广义的资源型城市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狭义的资源型城市仅包括自然资源。
作者使用资源型城市这一概念时作狭义理解,即天赋资源群聚集并以自然资源型产品为产业支柱的城市。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强调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自然资源,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区参见郑伯红:“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载《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11卷第1期,1999年3月;。
4、有学者把单一产业性城市(一般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或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型城市,如大庆(石油)、大同(煤炭)、铜陵(铜矿);一是产品型城市,如十堰(汽车)、攀枝花(钢铁)、仪征(化纤)等参见王元:“重视单一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11日第9版;。
我们认为,此处的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的含义非常接近。
5、有学者把专业性工矿城市分为两类,其主体是矿业城市,也包括矿产品加工工业,如钢铁工业城市和有色工业金属工业城市等参见鲍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著:《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我们认为,此处专业性工矿城市的内涵与第1、2种概念接近。
6、矿业城市是与资源型城市非常接近的一个概念。
有学者认为,矿业城市是以矿产资源为开发对象的资源产业(资源生产和资源初加工)及其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所形成的城市,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参见关凤峻等:“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载《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第8期;。
7、张以诚认为,矿业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
质的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占的地位;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参见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1999年10月。
二、关于确定资源型城市的数量标准 资源型产业究竟占多大比重才算得上资源型城市?这个数量标准,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认识也很不一致。
1、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的宏观经济结构中,以资源(石油、煤炭、木材等)初级开发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且工业产值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矿产资源采掘业及初加工业产值总和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则该城市可定义为资源型城市参见俞滨洋、赵景海:“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载《城市规划》,1999年第6期;。
2、樊杰在定义煤炭资源型城市时,以煤炭采选业在本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于或等于10%作为煤城的划分标准,若以此类推,以矿产资源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业等)在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或等于10%为资源型城市,这可以认为是资源型城市划分的又一量化标准参见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载《地理学报》,1993年第5期;。
3、周长庆也认为,凡属采掘(采伐)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中比重达到10%,即被认定为资源型城市参见周长庆:“浅论资源型城市属性、结构及成长中的协调发展”,载《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5期。
4、陈耀在确定煤炭资源型城市时,选取的标准是煤炭采选业产值超过1亿元,且其占城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在7%以上参见陈耀负责的课题报告:《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01年第2期;。
5、有学者则从劳动力人口比例角度出发来定义资源型城市,认为有40%以上人口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可称为资源型城市,即劳动就业人口在资源及初加工业中就业比例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40%以上,该城市可定性为资源型城市参见王元:《重视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载《人民日报》,2000年1月11日;。
作者: whsyz 2005-11-23 14:20 回复此发言3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6、矿业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主体。
一些学者对矿业城市提出了界定标准。
如赵宇空将矿业主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于20%定为资源型城市。
参见赵宇空:“中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载《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7、国外学者哈里斯(C.D.Harris)认为,主导矿业职工占全部从业职工的比重大于15%时则为矿业城市参见沈镭:“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转换战略”,载《中国矿业》1998年第7卷3期…… 8、胡魁对矿业城市的界定提出了标准,即满足下述之一者就可称为矿业城市。
(1)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和地区、盟、州等——本文作者注)矿业产值大于1亿元,县级(包括县、县级市、县级区、自治县、旗等——本文作者注)和镇级(包括县城所在的镇及其他各类建制镇——本文作者注)矿业产值大于4500万元;(2)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大于5%;(3)矿业从业人员大于6000人;(4)著名的老矿业城市、发展态势迅猛的新型矿业城市、统计数据明显漏列大数的矿业城市,其数据虽然低于前三项指标,也予以特别保留。
参见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载《资源产业性城市可持续发展》2001年第5期;。
三、关于资源型城市的数量 由于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数量标准掌握不一,因而不同学者所界定的资源型城市或矿业城市的数量也相差悬殊。
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县、市级资源型城市100多座周海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载《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9卷第1期,2000年3月;。
2、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我国截至1996年共有建制市666座,其中资源型城市126座。
参见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01年第6期;3、周长庆认为,我国有资源型城市约170个参见周长庆:“浅论资源型城市属性、结构及成长中的协调发展”,载《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第5期;。
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县、市级资源型城市200余个参见王六芳等:“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6期;。
5、按国土资源部的指标统计,我国资源性城镇约有300多个岳颂家,1999;。
6、我国有矿业城镇426个参见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载《资源产业性城市可持续发展》2001年第5期;。
目前,全国在大谈“四矿”问题时,很多人都将426个看作是矿业城市,事实上这426个中相当一部分是地区、盟、州、县,甚至是一个矿区。
7、张以诚将矿业城市界定为80个参见张以诚:“我国矿业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号1999年10月…… 四、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一般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特殊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