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因素

合集下载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摘要】汉语干扰是影响英语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从词汇、句法、语法、语篇和语气五个方面进行干扰因素的分析。

在词汇方面,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可能导致词汇选择不当;在句法和语法方面,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及语法结构不同也容易产生干扰。

汉语的话题发展方式和逻辑顺序也会影响到语篇的连贯性。

在语气方面,汉语的客观表达方式与英语的较为主观表达方式也会造成干扰。

针对这些干扰因素,应采取一些方法来减轻其影响,比如增加英语写作训练的时间和频率,积极参与英语写作讨论等。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汉语干扰对英语写作的具体影响及更有效的减轻方法。

通过减轻汉语干扰,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汉语干扰、词汇、句法、语法、语篇、语气、影响、减轻、方法、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英语写作时,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常常会受到汉语的干扰,导致写作质量不佳。

对于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语和英语在词汇、句法、语法、语篇和语气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学习者在英语写作时的表达和组织。

汉语干扰不仅会影响学习者的词汇选择和句子结构,还会影响其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深入分析汉语干扰因素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汉语干扰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写作技巧。

也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对于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1.2 研究目的Specifically, this study will examine 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contribute to the occurrence of interference in writing. By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areas wher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are most likely to encounter difficulties, we hope to offer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Chinese interference on English writing.1.3 研究意义汉语干扰因素分析有助于增进对汉语与英语之间语言差异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结构。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英语写作无论是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

《英语课程标准》对九级语言技能目标——写作能力的描述如下:1.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2.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情感;3.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4.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5.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6.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7.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

由此可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英语学习最终也归结体现在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上。

而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因此英语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然而,在我们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深受母语——汉语的影响,在思维方式、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及用词、语序等方面出现一些错误,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达。

既然汉语干扰因素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认真分析查出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汉语干扰导致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背景的差异认识不足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又决定了表达方式的不同。

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者只是一知半解,片面理解,必然不会考虑到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

特别是一些语言功底不很扎实的学生,写作时往往是先打好汉语的腹稿,然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

由于不能换用和英语相符合的思维方式,不会顾及英美文化的背景,在写作中就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完全不顾及意义、语序,只是机械对译,导致用词、表达错误,甚至闹出笑话。

二、忽视英语中的词形变化英语和汉语作为两个民族的语言,显然会有很多共同之处。

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汉语中,名词本身是没有单数、复数之分的,也没有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英语写作中常常出现汉语干扰因素,这给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从语法、词汇和句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语法是汉语干扰因素的主要来源之一。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学习者容易犯一些语法错误。

汉语中的谓语动词一般不变,而英语中的谓语动词需要根据主语的单复数变化。

英语的时态系统也与汉语不同,学习者容易在使用时态时犯错。

面对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积累和强化语法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改善。

老师和同学的纠正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保持常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

词汇是另一个常见的汉语干扰因素。

汉语和英语词汇的差异很大,学习者经常会误用或错误理解词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好”,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形容词,而在英语中它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副词。

在写作中,学习者需要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直译或死板的翻译。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积累大量的词汇,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学习者还可以使用英语词典或在线工具来帮助理解和使用词汇。

句式对汉语写作的干扰也比较明显。

汉语的句式结构多样,而英语则注重主谓宾的结构。

学习者容易在句子的结构和用法上出现错误。

学习者容易在使用非谓语动词时出错,或者在使用从句时出现语序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积累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句式运用能力。

多练习和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渐掌握正确的句式用法。

汉语干扰因素在英语写作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克服这些困难。

除了加强语法、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外,多读多写也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断地加强练习和积累,相信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英语写作中取得进步。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因此,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对于很多中文母语者来说,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常常会遭遇汉语干扰的问题。

本文将从汉语干扰因素入手,探讨如何应对英语写作中的这一问题。

1. 语法:在英语写作中,很多中文母语者常常会因为汉语中的语法结构和英语不同而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例如,在汉语中,形容词常常是放在名词前面的,而在英语中,形容词一般要放在名词后面。

因此,中文母语者在英语写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a beautiful flower red’,而正确表达应该是‘a beautiful red flower’。

应对策略:学习英语语法结构的不同,加强语法学习,尤其是对于英语中一些基础、常见的语法规则要加强掌握,以便能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自如。

2. 词汇:中文和英语的词汇往往是互不相通的,而英语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以及搭配也经常和汉语不同,这使得中文母语者在英语写作中更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

应对策略:要学习和记忆英语常用词汇和短语。

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英文文章、英语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此外,多联系英语写作,通过老师或同学的指导来纠正自己的语言表达错误,逐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3. 语言习惯:随着语言的使用习惯的不同,中文母语者往往容易出现语言习惯上的错误。

例如,在汉语习惯中,有的表达方式可能在英语中并不恰当或不常用,比如说,“有时候我打算……”,在英语中应为“Sometimes I plan to…”;另外,在英语写作中,中文母语者常常喜欢使用很多修辞手法,但这往往显得文不对题。

应对策略:要熟悉英语的语言习惯,学会用英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

此外,多练习写作,逐渐掌握英语写作的良好表达方式。

4. 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里,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这也会给英语写作带来一些困难。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汉语干扰是指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受到汉语语言特点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或不流利的写作现象。

这些干扰因素主要包括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句型习惯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语法结构方面是汉语干扰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把英语的语法结构套用到汉语上,从而导致句子结构错误。

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经常被汉语学生错误地转换为主谓状结构,使得句子结构松散、语言表达不准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时应注重语法训练,熟悉英语的句子结构,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法运用能力。

词汇选择也是造成汉语干扰的一个重要因素。

汉语和英语在词汇的选择上有许多不同之处,词义、搭配等方面。

汉语学生常常会用汉语的表达习惯来选择词汇,从而导致词义不准确或不符合语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积极扩大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学会正确运用词典和翻译工具,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正确的词汇用法和搭配习惯。

句型习惯也是汉语干扰的一个重要方面。

汉语和英语在句型结构方面有很大不同,汉语学生常常会将汉语的句型结构带入英语写作中,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学生应多进行语言对比,熟悉汉语和英语的句型差异,并通过模仿、仿写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句型运用能力。

汉语干扰是影响汉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注重语法训练,扩大词汇量,加强句型练习,并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也应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汉语干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教育论坛
英语写作中汉语千扰因素分析
河北 罗建伟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来越 多的人 意识到 英语 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 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 工作中都 越
暇轺一

十 分重要 。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 能体现 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英语 写作 日 重要 。然而它却是英语教 学中的薄弱 趋 环 节。由于中英 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写作角度 、 法、 方 用词等 的不同 , 中国学生在写英 使
的干扰有关 。 首先 , 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 , 同一现 象认识 方 面有差异。其次 , 同一现象 , 对 同一意 义语言表达方 面有 差 异 。例如 , 汉语 认为“ 阵大雨 ”英语写成“ ev i” 不 一 , ahay a , rn 能 写 成 “ i i 汉 语 说 “ 不 知 道 这 是 对 还 是 错 ” 果 abgan” r 我 如 写成“ o ‘ k o ’ t eo nt 则是 错句 。因 为在英 语 I n t nwi sr r o. d t u ” 中, 如果 “n w 之后跟疑 问, , ko ” 口 则用 “ h te” “ ” J w ehr或 i 引导 从 f
使用混乱现象。有 的学生在该用过去时态动词 时, 却用 了现 在时态 ,特别是 在复合 句中常出现时态不一致的现象 。例 如 ,f e、rs ad h ol as h xn.ol Ih 、 k r, e udps eea1cud改为 cn) o h c t ( a 。 2词 性 错 误 . 有时学生 只注意所选词 的词义 , 而忽视了该词的词性 , 常造成句 子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用词错误 。例如 :
语 作 文 时 出现 了许 多错 误 。本 文 对 此 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 : 语 干 扰 ; 误 ; 析 汉 错 分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

浅析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及应对之策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因为母语的影响,汉语干扰因素常常影响到英语写作的质量。

本文将从词汇、语法、句式和篇章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汉语干扰因素,提出应对之策。

一、词汇层面1.1 直译翻译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不同,很多时候直接翻译会出现歧义或使用不当的词汇。

如“大衣”在英语中应该用“overcoat”而不是“big clothes”,“汽水”应该用“soda”而不是“steam water”。

应对之策:注重翻译准确性,积累英语语境下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使用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直接翻译汉字造成的奇怪、不合适乃至滑稽的英语表达方式,如“开会”翻译成“开个会”,“发邮件”翻译成“发信件”。

应对之策:避免使用过度悉熟的汉语熟语,在写作中尽可能使用英语表达方式。

1.3 词汇搭配不当由于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惯用词汇不同,造成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词汇搭配不当的情况。

如“好的商业理念”应该用“sound business concept”而不是“go od business idea”。

应对之策:增强对英语词汇搭配的理解和积累,尝试多使用英语搭配词汇以提高英语思维质量。

二、语法层面2.1 词类转换不当英语中名称、动词、形容词等每种词类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语法规则,而在汉语思考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词类转换的错误用法,如“完成”和“完成了”的差别,在英语中应该使用不同的形式。

应对之策:培养对英语词类的敏感性和理解度,注意多练习并注意词语语法规则。

2.2 句型语法不当英语和中文句子结构不同,例如,英语句子主语+谓语+宾语,而中文句子的语序相对比较宽松。

另外,在英语中有特别的语态和时态,应对之策:熟悉英语语法规则以及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过多使用汉语思考的句型,注意语法错误。

三、句式层面3.1 中式长句由于中文长句特别常见,很容易被译成英语的长句,造成英语写作难以理解。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英语写作中的汉语干扰因素摘要英语写作因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原因和汉语写作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容易遇到汉语写作带来的干扰因素,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式英语,造成了英语作文不地道且生硬的现象,本文就汉语对英语写作带来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写作汉语干扰因素英语课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英语写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及写作角度、用词、语法等不同,中国学生的英文表述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普遍的问题汉语干扰,即将英语句子完全按汉语语序表达出来,全然不顾英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习惯,出现大量的汉语式英语。

一、汉语干扰英语写作的因素1.语言措辞英语和汉语中的词语各有自己的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汉语中,名词没有单数、复数,以及有可数、不可数之分,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动词没有第三人称单数、时态、语态之分,因此,汉语中不存在主谓一致,谓语部分不需要作出时态和语态的相应变化,也不需要根据主语的单复数形式作出调整。

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将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直接对等起来,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时,往往凭借自己已有的汉语和英语构词感觉造词,展开一些不正确的联想或假设。

2.习惯表达方式在写作中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次序及句子的连接手段有各自的特征,英语将重要的部分放在句首,不表示强调的状语以地点、时间的顺序排在句尾,地点短语状语一般放在时间状语之前或地点短语状语之间的排列一般也是由小到大。

汉语则不同,它是先偏后正的造句原则,先交代时间地点等,时间或地点短语状语自身之间的排列顺序是由大到小,然后再进入事情本身。

3.文化背景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必然造成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造成表达方式的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或是一知半解,在写作中就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完全不顾及语序、意义,只是机械对译,造成用词、表达错误,甚至闹笑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8期)Total No .296收稿日期:2012—10—25作者简介:刘艳(1978—),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TESOL 。

浅谈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因素刘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摘要: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词汇、句子的使用以及语篇布局四大方面差异分析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因素,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有意识找出并逐步避免这类干扰,减少错误的发生率,最终提高其英语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汉语;英语写作;干扰因素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114—03二语习得理论指出母语通常是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的,因而人们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在失去了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受到母语干扰,往往会在运用语言时觉得困难并频繁发生错误。

因此,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失去了自然学习英语的环境后,其英语写作能力必然会受到汉语思维、句法、词法以及语篇布局等方面的干扰,使其在表达方式及语篇结构上不符合英语的表达及思维习惯,按照“中式表达及思维+英语字形”的方式组成文章,在写作中出现大量的错误。

一、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差异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许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必须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去找(许钧,1994)。

因此,思维的差异对人类的语言表达活动“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英两国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傅雷(1984)指出: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述惟恐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观感性为主,而英国人则以逻辑分析为主。

显而易见,基于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文字和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连淑能,1993)。

相反,英语用词倾向于虚,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词语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张严,2006)。

如:汉语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英语中的表达为“No pains ,no gains.”正是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他们喜欢通过直接翻译中文的字面意思来构建句子,而忽视文化背景等其他差异。

如在表达“你是我的掌上明珠”时,有人直接译成“You are a pearl on my hand ”,这很直观,但是英语的表达则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觉很困惑,为什么“明珠变成了苹果,掌上成了眼中”。

这就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如果学习者能够了解短语“the apple ofone ’s eye ”(掌上明珠)是来自于《圣经》中的典故:“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

)这个疑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可见,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必须要有意识地了解并尽可能掌握英汉两民族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才能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文章。

二、词汇使用的差异从词汇层面上来讲,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英语学习者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写文章而造成的用词错误。

这些错误主要表现在词性、词形和语义的错误使用三个方面。

1.词性的错误使用虽然汉语和英语都有词性之分,但两者在词性划分上及标记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的。

如:汉411语“家”是名词,在英语中的表达为“home”是副词。

再如:在“这个房子很高”、“风筝飞得很高”、“他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相同字形“高”,但在英语中则不能用同一个英语单词“high”来表示,在英语中“high”可以充当形容词和副词,意思为高的(地),但当要表达“高度地”的时候,则需用“highly”来表示。

由此可见,英语在词性的标记及用法上比汉语更为繁琐,英语学习者忽略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性上的差别,在英语写作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由汉语影响而产生的错误。

2.词形的错误使用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可数不可数之分;而英语名词则有数的变化,放于名词前的代词和冠词等也常常要发生一些变化,这使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难以把握,容易出错。

笔者列举了3种典型的英汉名词词形变化的差异。

(1)在汉语中我们说“一张桌子”、“两张桌子”……表示桌子复数时不用变形,但在英语中“desk”后要加“s”。

(2)当表达“一张桌子”时,英语要用“a desk”;而当表达“一个苹果”时,英语要用“an apple”,名词是否是元音音素开头决定了单数可数名词前使用“a”还是“an”。

(3)以上的例子还属于规则性的变化,在英语中还存在着一些名词既可以做可数名词,也可以做不可数名词,如experience这一词,做经验讲时是不可数名词,做经历讲时则为可数名词。

此外,英语的动词也是变化多样的,在汉语中动词没有及物不及物、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之分,没有时态、语态的变化,主语与谓语间也不存在单复数的关系。

如此之多的不同使英语学习者在写作时常常出现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使用混乱和主谓不一致等现象。

以下是常见的错误:例(1)He like listen music.(他喜欢听音乐。

)例(2)Where do you go just now?I looked for you everywhere.(你刚才去哪里了?我到处找你呢。

)在例句(1)中,按照直译的原则句子被逐一地翻译,但作者却忽视了以下几方面英语与汉语的不同:在一般现在时的情况下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要加“s”;当动词like表示一直喜欢做某事时后要加“doing sth.”;“listen”为不及物动词。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该是“He likes listening to music.”例句(2)则是一个典型的时态使用混乱的句子,“just now”是“刚才”的意思,因此第一个问句要用一般过去时。

而随后表达的“我到处找你呢”,则应该用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的是我从过去开始找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该是“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I have been looking for you every-where.”3.语义的错误使用在汉语中一个字或词往往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而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汉语字词语义的影响,混淆概念,不能够完全正确地理解英语相应词的含义及用法,继而产生用词错误。

如:在汉语中“看”字可以用在“看黑板”、“看电视”、“看书”等短语中,但在英语写作时,这三个短语不能仅仅用“look”一个词,而应分别用“look at”、“watch”和“read”来表达“看”的意思。

因此在英语写作时要避免由于不了解语义而产生的错误,学习者必须理解并掌握与汉语语义对应的英语单词的含义及用法。

三、句子的使用差异从句子结构特点来看,汉语注重意合,重语义,英语注重形合,重结构;汉语多用简单句,英语多用复合句;汉语使用主动句多,英语被动句多。

首先,汉语在文法上是极为自由的,没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态的区分,没有主动与被动的语气,也没有单数与复数的区分,而且对一些连词如前置词、接续词、关系代词等都不加重视,因此在组成一句话时,主语、述语与宾语以及形容词或副词等都可以互相颠倒或竟而完全省略(叶嘉莹,1997)。

英语句式重形式,要求主谓齐全,并需要依靠连词、介词等手段达到句子结构的完整性,特别强调句子成分的从属、并列等关系。

例:我渴了,想喝水。

I want to have a drink,because I am thirsty.(增加连词)显然以上的例句用汉语进行表达时可以省略连词“因为……所以……”,可以省略第二句话的主语“我”,而在英语中的because和I则均不能省去。

因为英语强调的是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它必须要靠because来表达原因状语从句这一复杂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表达的语意则是按自然关系排列,要求意合,其因果的逻辑关系已经隐含在句中了。

其次,由于英语是注重句式结构完整的语言,因此在结构正确的基础上英语文章中多用复合句来表达多重意思;相反,汉语注重意合,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因此多重的意思必须要通过多个分句来表达。

例如:有个年轻人名叫陈标,家里很穷,缺吃少穿,住的房子,又小又破。

There was a young man named Chen Biao,whose511family was very poor.They lived in small,dilapidated houses,and never had enough to eat or wear.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用了4个分句表达了4重含义,而英语则使用了一个复合句和一个并列句完整清楚地表达了所有的意思。

此外,由于汉语没有明显的主动与被动之区分,因此,在汉语中多用主动的结构,而在英语写作中如果主语为动词的承受者时必须要用被动语态。

如:这栋楼是1996年建成的。

(主动)This building was built in1996.(被动)四、语篇结构布局的差异受汉语民族非逻辑的曲线思维方式和英语民族受逻辑性的直线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汉写作的语篇结构的布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英语民族非常注重逻辑性,因此英语文章在语篇开始就直接点题,明确态度及观点,在段落的开头设立主题句,突出主题,随后内容沿主题直线展开,层层论证,通过大量的事实数据证明文章的客观性,最终给出结论或是让读者得出结论。

例如:在《商务英语精读》书中的课文Kissing the Books Goodbye 中是这样开头的:Around400years ago,Shakespeare wrote about children“creeping unwillingly to school”.Since then,many other writers have commented on the experience of school.Most agree that it was not enjoy-able.第一句话是主题句,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明上学是枯燥无味的,摆明观点。

随后列举出大量的事实及数据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So Shake-speare’s schoolboy won’t be running to school just yet.But he may decide to creep a little faster.”汉语民族曲线型的思维模式使得汉语语篇往往开始于与主题相关的外围问题,然后逐步向主题靠拢,迂回称述最终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