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眼科护理措施

眼科护理措施1. 简介眼科护理是指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包括眼部检查、护眼、术后护理等。
眼科护理措施的正确执行对于患者恢复视力和眼部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科护理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眼科护理工作。
2. 眼部检查护理眼部检查是对患者眼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步骤,常见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检查等。
以下是眼部检查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检查室的光线适中,噪音较小,温度适宜,让患者感到舒适。
•协助患者配合检查: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引导患者正确配合检查要求。
•眼部准备:清洁患者的眼部,如去除眼睛上的隐形眼镜、眼线、眼睫毛膏等。
•使用无菌眼睛接触工具:使用消毒透明眼罩、无菌眼罩、眼球固定器等器械进行检查,确保眼部检查的无菌操作。
•防止眼部感染:使用洁净的纱布或棉签擦拭患者眼部时,避免交叉感染。
3. 护眼措施护眼是指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保护和护理,防止眼部因外界刺激或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损伤。
以下是常见的护眼措施:•提供眼睛保湿:对于长时间用眼或眼睛疲劳的患者,可以建议他们使用眼药水或人工泪液进行眼睛保湿,保持眼部湿润。
•避免眼睛疲劳:对于长时间用眼的患者,应提醒他们定期休息,远离电子屏幕,并通过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防止眼部受伤:如果患者从事具有眼部伤害风险的工作,应引导其正确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减少眼部受伤的可能性。
•提供适当的光线:对于一些光敏感的患者,应提供柔和的光线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到患者眼睛。
•避免过度摩擦眼部:患者要避免用力揉眼睛,以免引起眼部刺激或感染。
4. 手术后护理眼科手术是眼科护理的重要环节,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眼科手术后护理措施:•监测术后状况: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状况,包括术后眼部出血、感染、眼压升高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给予术后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术后眼药水、眼膏、口服药物等治疗,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院眼科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医院眼科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眼科内眼手术是指在眼科手术室内进行的对眼球内部结构进行治疗的
手术。
眼科手术的种类很多,包括白内障手术、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手术等。
对于眼科内眼手术护理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术前准备
首先,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告知手术的整体流程、目的、风
险及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手术。
在术前,要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眼部状况、过敏史、疾病史等,
以便安全地进行手术。
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准备、手术的仪器和物品准备、患者位置调整等。
护士要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整洁,为手术人员提供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并确保手术仪器的完好、洁净,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中,护士要
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妥善处理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出血、感染等。
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要做好术后观察,包括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眼部情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护士要患者进行术后指导,包括患者眼部护理、饮食、活动等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恢复眼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宣教指导
术后,护士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术后宣教指导。
包括术后可能出
现的症状、注意事项、用药情况等。
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
的治疗,及时复诊,做好生活护理等。
总之,眼科内眼手术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护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术后,护士还要积极宣教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进行术后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医院眼科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医院眼科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交代手术的有关事宜及配合的注意事项,使病人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2.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以清洁局部,泪囊手术应冲洗泪道。
3.眼部矫正、成形、美容、斜视及眶肿瘤等手术,应在手术前及术后照相。
4.眼眶手术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有无较重的全身疾病,必要时备血。
5.儿童、老年人及较大手术应按全麻手术做准备。
6.手术日护理,参照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二、术后护理
1.休息与饮食:术后应适当休息,眼眶手术者应卧床,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护理观察:注意敷料及绷带松紧、是否移位、有无出血、发热及疼痛等。
4.换药:一般隔日换药,结膜囊成形术则每日换药,并注意分离结膜囊以免粘连。
眼睑整形术则术后4天首次换药。
换药时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炎症反应并注意无菌操作。
三、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注意做好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
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需求并予以满足,以取得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交代注意事项,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诊。
做好出院指导。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入院护理】1、接诊病人并进行入院介绍。
2、做好卫生处置。
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
3、观察病人眼部疾病情况及生命体征。
4、做好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适宜饮食。
【心理护理】1、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焦虑,减轻恐惧感,保持良好心态。
2、鼓励病人站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及治疗。
【手术前护理】1、术后遵医嘱用药及做好术前准备。
2、全麻病人按全麻护理要点。
3、指导病人行术前训练,注意饮食、保证休息。
【手术后护理】1、术后遵医嘱用药。
2、观察病人术后情况及眼部变化。
3、发现病人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置。
【生活护理】保持病室内安静、整洁、舒适。
【对症护理】遵医嘱给予治疗用药。
【健康指导】1、注意眼睛休息,睡眠充足,合理饮食。
2、介绍眼科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监控,尽早发现疾病的变化,及时就诊。
3、示范使用眼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4、根据情况定期来院复诊。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生活班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准备床位,必要时准备好吸氧装置、吸痰装置、监护仪等抢救用物。
2、眼科危重病人入院,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及时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及手术前必要的检查,做好手术前准备,协助医生组织相关科室会诊。
3、责任护士将病人带到床前,协助病重者安排卧位,交接皮肤、输液及用药,观察生命体征,特殊问题做好交接班。
4、遵医嘱急查床头心电、急查肾功、用药。
5、观察用药后反应,减轻病人痛苦,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6、需要手术者急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
7、立即通知手术室值班人员,做好手术准备。
8、遵医嘱输液及应用术前用药。
9、术后按眼科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10、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加强生活护理。
11、危重病人加强床头交班,密切注意观察眼部情况及全身情况并做好记录。
翼状胬肉护理【概念】翼状胬肉是常见的变性性结膜病,为睑裂部球结及结膜下组织增殖而侵袭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状。
眼部术后护理要点

眼部术后护理要点眼部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迅速恢复视力和预防并发症。
以下是眼部术后护理的要点:1.术后保持休息:手术后的眼睛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用眼过度或者长时间看电子屏幕等。
建议多睡觉、闭目休息,并且遵循医生的休息时间要求。
2.视觉保护:术后眼部需要保护,避免受到外界的刺激和伤害。
可以配戴医生推荐的遮光眼镜或者眼罩,以降低刺激和保护眼睛。
同时,避免揉眼、擦眼和挖耳勿用力等行为,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3.使用眼药水: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使用配方眼药水进行滴眼或者涂抹,以保持眼部湿润和防止感染。
在使用眼药水前,请先洗净双手,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4.清洁护理:手术后眼部需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清水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周围区域。
避免用力擦拭眼睛,以免刺激手术部位。
5.饮食调理:术后眼部的恢复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
建议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和坚果等。
6.遵循医生的用药和复诊计划:术后请遵循医生的开药和复诊计划,及时服用药物和前往复诊,以便及时监测恢复情况和处理任何并发症。
7.避免沾水和化妆:手术后的眼部需要避免与水接触,如洗脸时尽量避免水进入眼部。
同时,在医生允许之前,不要使用化妆品,以免引起感染或者刺激手术部位。
8.避免揉眼和睡觉时的压力:术后请避免揉眼或者施加任何过多的压力在眼部上,以免影响手术结果或引发并发症。
严禁平躺睡觉,可以使用额外的枕头抬高上半身以减轻睡觉时对眼部的压力。
9.避免阳光直射:术后眼部对阳光的刺激更敏感,请避免长时间在强阳光下活动,尤其是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
眼科术后感染护理措施

一、引言眼科手术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眼科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术后感染是眼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因此,加强眼科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术后感染的预防1. 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感染史等,确保手术安全。
(2)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视力、眼底、角膜等,确保手术适应症。
(3)做好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 术后预防(1)术后及时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预防感染。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3)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触摸眼部。
(4)告知患者避免进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三、术后感染的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1)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如红、肿、热、痛等。
(2)定期测量体温,了解患者有无发热。
(3)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避免污染。
(2)对于有脓液的伤口,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清除脓液。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控制感染。
3. 抗生素治疗(1)根据病原菌种类,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2)注意观察患者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及时调整剂量。
(3)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
4. 生活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患者免疫力。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
(2)讲解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术后感染。
2.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产生。
4. 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手术室管理、患者安全管理、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等,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
质和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各种眼科手术的护理技能和注意事
项,降低护理风险。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眼科手术中,无菌操作非常重要,护理
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卫生和安
全。
4.强化患者安全管理:加强患者身份识别、手术部位标识等管
理,确保手术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正确。
同时,在手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规范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建立规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管理制
度,确保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安全,防止在手术中出现故障或错误。
6.强化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定期对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进
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7.加强沟通协作: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手术过程
中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8.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
其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眼部护理、饮食调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加强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眼科手术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医疗行为,它需要非常严格的术前准备操作和术后护理。
本文主要介绍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
一、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眼科手术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术前准备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介绍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
1.1 眼科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眼科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姓名、性别、身高、体重等。
医务人员应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耐受眼科手术。
1.2 术前检查术前检查是眼科手术非常重要的环节。
患者应进行完整的眼睛检查,包括验光、眼底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眼科手术。
1.3 术前用药术前用药是眼科手术另一个重要环节。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用药。
常见的用药包括:•强效消毒液,用于患者眼部的消毒杀菌。
•抗生素,用于预防术后感染。
•镇静剂,用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瞳孔扩张剂,用于扩张瞳孔,以方便手术操作。
1.4 术前禁食术前禁食是眼科手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患者一般需要在手术前几个小时内禁食,以避免手术时的呕吐反应。
具体禁食时间和要求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执行。
二、眼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眼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包括镜前、术后第一天和术后数日的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执行医生的要求,以促进眼部恢复和避免并发症。
下面介绍眼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
2.1 镜前护理镜前护理是指手术后的第一天内的护理。
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应尽量避免揉眼、眨眼、摩擦眼部和强光照射等刺激性行为,以避免手术失败和感染。
•患者应注意保持室温适宜,保持清洁、通风,如果条件允许,应打开窗户通风。
•患者应注意用眼规范,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免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
2.2 术后第一天护理术后第一天的护理是眼科手术的一个重要阶段。
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眼部按摩,促进术后恢复。
眼科手术后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眼科手术后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眼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而手术后的护理操作是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和迅速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眼科手术后护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讨论评分标准。
一、术后护理操作流程1. 接患者在手术后,护士需要亲自接待患者,并核对其身份和手术类型。
同时,要跟患者简要交流,确保其了解术后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察与监测患者被转到恢复室后,护士应及时进行观察与监测。
这包括:- 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监测患者视力、瞳孔大小和反应,以及眼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3. 给药与止痛根据医嘱,护士应为患者正确给药,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得到有效的止痛和消炎的治疗。
此外,还需告知患者关于给药的注意事项,如剂量、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4. 护理眼部对于眼科手术患者,眼部护理至关重要。
具体操作包括:- 给予眼压缓解药物,帮助减轻眼压;- 按医嘱进行点眼,并教患者正确点眼方法;- 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 定期检查眼部状况,观察术后愈合情况。
5. 病情评估在术后恢复期间,护士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
这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瞳孔反应、视力测试等来进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宣教与指导术后护理还包括宣教和指导工作。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的相关资料,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如何保持眼部清洁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同时,还应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提供心理支持。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术后护理操作的质量和一致性,可以使用评分标准来评估护理水平。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评分指标:1. 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评估:护士需要按规定的频率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指标,并评估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2. 眼部护理操作的执行:护士需要正确地执行给药、点眼等护理操作,并记录操作的时间和方法。
眼科护理常规

4、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2) 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 (3) 观察术眼疼痛的程度、有无眼内出血及恶心、呕吐等眼压增高的 表现,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检查并协助处理。 (4) 注意加压包扎敷料有无松动、移位、渗血,必要时更换。 5、术后1—2日出现眼部疼痛多与手术切割有关,眼内有异物感多与 结膜缝线有关,拆线后就会好转。 6、瞩病人勿移动敷料,勿用手揉眼。术后术眼遮盖,有利于休息。 五、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的方法,告知患者应坚持点眼药,预 防感染。 2、出院后数日内不宜作剧烈运动,避免高空作业,搬运重物,勿用 力大便。 3、定期复查,如出现视力下降和恶心呕吐,应随时来医院就诊。 4、术后一周内勿洗头,揉碰术眼,以防引起刺激症状房积血系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的结果。临床上前房 积血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出血系伤后立即发生 的出血,继发性出血伤后一周内均可发生。后者不仅 出血量多,而且可发生反复出血,可延续数周,预后 较差。 【护理常规】 一、按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双眼包扎5-7日,半坐卧位,适当限制活动,酌情 使用镇静剂,防止产生继发性出血。随时注意眼压变 化。 三、告诉患者一些避免眼压升高的诱因如减少活动、 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衣领不宜过紧、勿一次性大量 饮水、勿用力排便等。
五、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病人休息。 六、按时督促病人服用激素类药物,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反 应。 七、用眼罩及有色眼镜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八、进行球结膜或筋结膜下注射时,应充分麻醉后进行,避 免加重病人疼痛。 九、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嘱病人出现眼胀、眼痛等眼压升 高的症状立即告诉医 务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十、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遵医嘱使用散瞳剂,维持瞳孔 的药物性散大状态。避免一些引起眼压升高的诱因,如便 秘、一次性大量饮水,衣领过紧,长时间低头等。 十一、局部湿热敷,每天3次,每次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
眼科术后护理常规内容

眼科术后护理常规内容
1. 用药指导: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眼药水或眼膏。
遵循医嘱的用药频率和剂量,不要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
2. 保持眼部清洁:用温水轻轻清洗眼睛周围的区域,避免直接接触手术部位。
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眼睛周围的水分。
3. 避免揉搓眼睛:术后的眼睛可能会感到痒或不适,但要避免揉搓眼睛,以免引起感染或损伤手术区域。
4.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弯腰、提重物等活动,以免增加眼压或引起手术部位的不适。
5. 避免接触水和污染物: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接触水、游泳池、热水浴缸等可能引起感染的环境。
同时,避免眼睛接触灰尘、烟雾等污染物。
6. 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7.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眼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眼内手术护理常规眼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按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2.全麻者,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
3.了解病情,注意是否有发热、咳嗽、月经来潮及局部炎症等全身情况;眼部是否有眼红及分泌物。
4.做好术前各项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及其他慢性疾病。
5.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合作。
6、术前晚及术晨观察T、P、R、BP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术日遵医嘱做好抗生素皮试,协助患者做好全身卫生处置。
8.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9.手术当天按医嘱执行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1.按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2.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3.迎接安置患者,双眼包扎者,协助日常生活。
4.嘱患者安静休息、头部少活动、勿大声叫喊、用手揉眼、咳嗽和用力大便。
5.注意观察T、P、R、BP,排尿及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观察术眼伤口疼痛、敷料有无松脱、避免潮湿,观察视力情况,并注意非手术眼视力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注意眼心反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
8.取下敷料后,嘱患者勿压眼球,滴眼药时动作轻柔。
9.告知患者术后术眼会出现轻度眼干、异物感等是术后常见反应,不必惊慌。
术后1月内术眼勿进水,避免风沙、烟的刺激。
10.在使用激素类眼药时,应严格遵医嘱执行,并注意用药时间及频次。
11.观察非手术眼的情况,如出现眼红、视力下降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青光眼手术术前护理1.按眼内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情绪激动,以利于术中良好的配合。
4.观察患者有无高眼压症状如眼痛、眼胀、恶心、呕吐等,如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尽量避免在光线过暗的地方久留如看电视时宜开灯,避免长时间低头,衣领不宜过紧。
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使用噻吗心胺类药物时,嘱患者压迫泪囊区2-3分钟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如小于50次/分,要及时通知医生停药。
眼科手术护理常规指引新版

眼科手术护理常规指引新版引言本指引旨在提供对眼科手术护理的常规指导,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所有护理人员应仔细阅读并遵守本指引。
术前准备1. 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干净度。
2. 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眼部消毒,并确保消毒剂符合标准。
3. 准备必要的药物和麻醉用品,并进行正确的标记和记录。
4. 患者的手术床位和环境应清洁整齐,并保持温度适宜。
5. 确保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器械。
手术过程1. 插管和麻醉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师或医生负责。
2.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信息。
3. 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和无菌状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4.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和液体。
5. 如果有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更换和调整。
术后护理1.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继续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和护理。
3. 鼓励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或感染性物质的接触。
4. 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和眼部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5. 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教育,包括眼部护理、用药方法等。
预防并发症1. 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监测患者的眼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3. 提供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4.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确保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护理。
总结通过遵守本指引的内容,我们可以确保眼科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护理人员应牢记本指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护理的方法。
方法:观察135例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调整措施。
结果: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关键词眼科手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指导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35例,男75例,女60例,年龄45~89岁,白内障患者40%,青光眼患者35%,余为其他各类眼科手术。
护理方法:术前护理:⑴心理护理:根据病情及拟行的手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及预后的一般情况,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支持,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有顾虑和紧张的患者要耐心解释和开导。
⑵饮食护理:①给予患者进食奶类、瘦肉、禽类、蛋类、水产类以及干果类含蛋白高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水果、蔬菜,保持营养,注意饮食结构合理,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组织的修复力。
适当饮水,保持尿便通畅。
②手术当天早晨,可让只需表面麻醉、局部麻醉的患者进食适量的清淡的早餐以防术中出现低血糖或呕吐等意外发生。
③全麻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水。
防止术中食物反流进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⑶呼吸道的准备:指导患者戒烟,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
避免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如有咳嗽的患者应通知医生给
予抗炎、化痰、镇咳治疗,至患者咳嗽治愈后方可手术。
严防因咳嗽造成术眼内容物流出及器械刺伤眼睛等意外发生。
并指导患者用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向上腭来控制咳嗽。
⑷眼部准备:术前3天起每天用抗生素眼药水滴术眼4次,预防手术感染;术前3天内练习眼球转动,以便提高术中及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
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宜转动眼球,以免脱离范围扩大。
内眼手术术前剪去术眼睫毛,但对穿孔伤患者为避免对眼球施压加大,一般不剪睫毛。
剪去睫毛后嘱患者不要用手揉眼,以免睫毛根部擦伤角、结膜上皮,术日晨冲洗结膜囊(角膜穿孔者严禁冲洗);内泪及泪囊手术患者术前常规冲洗泪道。
⑸并发症的预防:对需全麻的患者术前3天起要训练床上小便,避免因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不会小便引起尿储留。
由于术中患者绝大部分是清醒的,而眼科手术又多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视野较肉眼下相对小得多,因此指导患者术中不能随意移动头部,要保持头部水平位,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时,可向医生反映,不要在手术台上大喊大叫,以免引起眼压突然增高,眼球内容物脱出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⑹全身准备:根据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要求,协助患者完成必要的检查、检验。
术前1~2天做好全身清洁,包括洗头、理发、洗澡、剪指甲等。
术后护理:⑴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迫切希望能取得靓号的效果、视力能够显著提高,但有一些手术本身并不能提高视力或不能立即提高视力,此时患者多会有不同程度的悲伤、失落。
需要护士抓住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帮助患者调
整心理状态。
⑵饮食护理:术后当天进半流质饮食,以后无特殊可以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食物,多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避免过硬和咀嚼费力的食品。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眼压增高的患者饮水不宜过多,每次饮水量不宜>200ml,可分次饮用,每天总量不>1500ml。
⑶体位指导: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4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床上活动或下床上厕所。
嘱患者手术当天尽量多卧床休息。
术后可平卧也可侧卧,以舒适、不压迫眼部为宜。
眼科术后可根据病情给予的卧位有:①白内障超乳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及角膜移植的患者无特殊情况者给予平
卧位。
②青光眼窦小梁切除术患者取头稍高平卧位,同时应避免支撑前额/低头弯腰等不利于降低眼压体位。
③俯卧位:常用于视网膜下方脱离患者、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眼科病患伴有慢支、肺气肿、心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应给予半卧位。
前房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半卧位,防止血液沉积于瞳孔区,导致角膜血染或瞳孔粘连。
一般术后半卧位24小时。
④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腔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及玻璃体切除的患者给予俯卧位。
利用比水轻的硅油或气体向上顶压的作用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这些气体有从预期的位置上移开的可能,会阻塞房水外流的通道,引起眼压升高。
而采用俯卧位可使空气或其他气体挪离外流通道,以缓解眼压的增高,防止术后并发青光眼。
此外,俯卧位可使气泡远离晶状体后囊,以免引起白内障的发生或加重。
⑤视网膜脱离裂孔位于鼻侧时应采取相应的侧卧位。
眼科感染性的疾病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通常采取侧
卧位。
⑷眼部护理指导: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不要揉眼,避免用力咳嗽及用力大小便,以免眼部切口裂开及术眼出血;观察术眼疼痛情况,若出现术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松脱、移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嘱患者不要污染或自行拆下敷料;术后滴眼药时避免压迫眼球,教会患者正确滴眼药及保存眼药的方法。
结果
良好的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临床上疗效显著。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使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就医率得以显著提高。
在眼科工作了近10年,发现眼科手术的患者近两年明显增多,尤以老年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