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合集下载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Triode Thyristor,简称BTT)是一种特殊的可控硅器件,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在电力电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并提供相应的原理图。

一、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四层PNPN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两个PN结组成,每一个PN结都有一个控制极和一个主极。

其工作原理如下:1. 静态工作原理:当双向可控硅两个主极之间的电压为正向时,即正向工作状态,两个PN结之间的结电容会妨碍电流的流动,双向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

当双向可控硅两个主极之间的电压为反向时,即反向工作状态,两个PN结之间的结电容充电,当电压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双向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

2. 动态工作原理:当双向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时,惟独当两个主极之间的电流方向与PN结的导通方向一致时,双向可控硅才干正常导通。

当双向可控硅导通后,惟独当两个主极之间的电流方向与PN结的导通方向相反时,双向可控硅才干正常关断。

二、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用于说明其电路连接方式和控制方式。

```+----|>|----|>|----+| || || |+----|<|----|<|----+```在上述原理图中,两个箭头表示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极,箭头方向表示电流的流动方向。

两个箭头之间的线段表示PN结。

三、双向可控硅的应用领域双向可控硅由于其双向导通的特性,在电力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交流电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交流电的控制,例如交流电的调光、机电的调速等。

2. 电力系统: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控制,例如电力调度、电力传输等。

3. 电力电子变换器: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中的电流控制,例如直流-交流变换器、交流-直流变换器等。

4. 光伏发电系统: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流控制,例如光伏逆变器、光伏充电控制器等。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得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得工作原理1、可控硅就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瞧作由一个PNP管与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与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得集电极直接与BG1得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就是BG1得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得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得结果,两个管子得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与导通.由于BG1与BG2所构成得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得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就是不可关断得。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与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得条件才能转化2,触发导通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得空穴时入N2区,N2区得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

在可控硅得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得基础上,加上IGT得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得伏安特性OA 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TRIAC得特性ﻫ什么就是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AC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与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得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因为它就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 ,T2得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T2间有极高得阻抗。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可实现电流的双向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之中。

在实际应用中,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非常关键,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一、双向可控硅的结构双向可控硅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双向可控硅包括四个外接引脚:主极(Anode,A)、发射极1(Gate 1,G1)、发射极2(Gate 2,G2)和阴极(Cathode,K)。

主极和阴极是整个器件的两个主要节点,G1和G2用于控制两个 PN 结的导通,从而实现电流的正反向控制。

二、双向可控硅的电路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以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在等效电路模型中,主极和阴极之间用电阻 R 代表器件的一些固有电阻,PN1 和PN2 分别表示两个 PN 结。

G1 和 G2 分别与 PN1 和 PN2 相连,用电流源 ig1 和 ig2代表控制电流。

Ia 表示主极和阴极之间的电流,控制电流 ig1 和 ig2 经过一定逻辑运算得到电流 iPN1 和 iPN2,分别控制 PN1 和 PN2 的导通与截止。

三、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当双向可控硅的主极为正极,阴极为负极,此时 PN1 和 PN2 的结电压为零,即二极管电压低于正向导通电压。

在控制引脚 G1 和 G2 中,如果同时施加正脉冲信号,就可以使 iPN1 和 iPN2 都大于零,从而使 PN1 和 PN2 同步导通,实现电流的流动。

此时,主极和阴极间的电流按这个方向通过整个器件,双向可控硅处于正向导通状态。

2. 双向可控硅的截止在正向导通状态下,只需要阻断 G1 或 G2 中的任意一个 PN 结即可实现截止状态。

在正向导通状态下,如果断开 G1 电压源,电流将重新从 G2 流入 PN2,PN2 将继续导通。

PN1 会立即截止,导致电流被阻断。

同样,如果断开 G2 电压源,电流将重新从 G1 流入PN1,PN1 将继续导通,但是 PN2 变为截止状态,导致电流被阻断。

双向可控硅BTA12

双向可控硅BTA12

双向可控硅BTA12-600B温控电路图
在严寒冬天,红外取暖器成为家庭的取暖设备,其发热管大多为三到四支组成,每支发热管由一开关控制,通过选择开关来控温,控温极不均匀,本电路可使用所有发热管同时使用,可实现无级调节。

工作原理:电路如上图所示,IC(555)接成低频振荡器,调节RP可改变C3的充放电时间常数,IC的③脚输出脉冲占空比随之改变,即改变了可控硅的导通与关闭时间比,从而控制了发热管RL上得到的平均功率,达到温控目的。

当RP调到最上端时,IC输出脉冲占空比约为“0”,RL上得到的功率最小;当RP调到最下端时,IC输出脉冲占空比约为“1”,RL上得到最大功率。

因此,调节RP可使IC输出脉冲占空比在“0”和“1”之间连续变化,RL上得到的便是在最大和最小之间连续变化的平均功率,LED亮度相应变化作为平均功率大小指示。

此温控器还可用于其他阻性发热器具作为功率调节器,且不会产生电磁场干扰。

可控硅功率大小选择视发热管功率而定,一般1KW~1.5KW的取暖器可选用
BTA12-600B的双向可控硅,加一片散热片为好。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 2,触发导通 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

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的伏安特性OA 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TRIAC的特性什么是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 AC 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和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因为它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 ,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也称为反向可控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

它可以在电路中控制电流方向,并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导电。

本文将探讨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由四个层结构组成,其结构如下: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双向可控硅有两个PN结,每个PN结中有一个P层和一个N层。

双向可控硅中的三个引脚分别是Anode、Cathode 和Gate。

Anode 和Cathode 被用于控制电流的方向,而Gate 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

当Gate 电压为0V,双向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不允许电流通过。

当Gate 上升到一定电压(通常是0.5V到1.5V)时,由于Gate 与Anode 之间存在一种物理现象,即PN 结反向击穿,Gate 电流开始流动并执行电路中的功能。

此时,双向可控硅的阻抗变得非常小,允许电流从Anode 流向Cathode。

当Gate 电压再次降低到0V时,双向可控硅仍然保持导通状态,直到Anode-Cathode 电压降至其维持电压(通常为5V)以下并持续几个毫秒。

当Anode-Cathode电压降至零时,双向可控硅恢复到阻断状态。

双向可控硅最常用于交流电路中,因为它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导电。

它允许电流从Anode 流入Cathode 以及从Cathode 流入Anode。

这意味着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作交流电控制器。

例如,在灯光控制中,双向可控硅可用于调节灯光的亮度。

二、原理图下面是一个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在上图中,交流电源连接到电路中的双向可控硅。

一个变压器被用来将AC电源分成两半,每半AC 电压的峰值与其他半波相同但相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波电压。

每个半波电压都通过一个双向可控硅,从而在两个方向上控制电流。

Gate 引脚连接到一个变阻器(不显示在图中),它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

由于交流电源的极性不是定量的,因此交流电源的一半被连接到电路中的第一个双向可控硅,另一半被连接到电路中的第二个双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全)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全)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2,触发导通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TRIAC的特性什么是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 AC 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 (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和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原理及应用大全

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原理及应用大全

可控硅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1、工作原理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图1所示图1 可控硅等效图解图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 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此条件见表1表1 可控硅导通和关断条件状态条件说明从关断到导通1、阳极电位高于是阴极电位2、控制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和电流两者缺一不可维持导通1、阳极电位高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大于维持电流两者缺一不可从导通到关断1、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2、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任一条件即可2、基本伏安特性可控硅的基本伏安特性见图2图2 可控硅基本伏安特性(1)反向特性当控制极开路,阳极加上反向电压时(见图3),J2结正偏,但J1、J2结反偏。

此时只能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当电压进一步提高到J1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接差J3结也击穿,电流迅速增加,图3的特性开始弯曲,如特性OR段所示,弯曲处的电压URO叫“反向转折电压”。

此时,可控硅会发生永久性反向击穿。

图3 阳极加反向电压(2)正向特性当控制极开路,阳极上加上正向电压时(见图4),J1、J3结正偏,但J2结反偏,这与普通PN结的反向特性相似,也只能流过很小电流,这叫正向阻断状态,当电压增加,图3的特性发生了弯曲,如特性OA段所示,弯曲处的是UBO叫:正向转折电压图4 阳极加正向电压由于电压升高到J2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后,J2结发生雪崩倍增效应,在结区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电子时入N1区,空穴时入P2区。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上图为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图,其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220V经过灯泡VR4 R19对C23充电...由于电容二端电压是不能突变的...充电需要一定时间的...充电时间由VR4和R19大小决定...越小充电越快...越大充电越慢...当C23上电压充到约为33V左右的时候...DB1导通..可控硅也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灯泡中有电流流过...灯泡就亮了... 随着DB1导通...C23上电压被完全放掉...DB1又截止...可控硅也随之截止...灯泡熄灭...C23上又进行刚开始一样的循环...因为时间短人眼有暂留的现象,所以灯泡看起来是一直亮的,充放电时间越短...灯泡就越亮,反之...R20 C24能保护可控硅...如果用在阻性负载上可以省掉.如果是用在感性负载,比如说电动机上就要加上去,这个电路也可以用于电动机调速上.简易混合调光电路图调光电路图如附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学原理可知,电容器接入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最大值在相位上相差90°。

根据这一原理,把C1 和C2串联联接,并从中间取出该差为我所用,这比电阻与电容串联更稳定。

电路中,D1和D2分别对电源的正半波及负半波进行整流,并加到A触发和C1或 C2充电。

进一步用W来改变触发时间进行移相,只要调整W的阻值,就可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

D1和D2还起限制触发极的反相电压保护双向可控硅的作用。

常用调光方法的工作原理核心提示: 1、脉冲宽度调制( PWM )调光法这种调光控制法是利用调节高频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脉冲占空比,从而实现灯输出功率的调节。

半桥逆变器的最大占空比为 0.5 ,以确保半桥逆变器中的两个功率开关管之间有一个死时间,以避免两个功率开关管由于共态导通1、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光法这种调光控制法是利用调节高频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脉冲占空比,从而实现灯输出功率的调节。

半桥逆变器的最大占空比为0.5,以确保半桥逆变器中的两个功率开关管之间有一个死时间,以避免两个功率开关管由于共态导通而损坏。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可控硅就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瞧作由一个PNP管与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与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 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 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就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与导通。

由于BG1与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就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与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2,触发导通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

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TRIAC的特性什么就是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 AC 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 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与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因为它就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 ,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硅中的PN结,通过控制门极电压和正向或反向的触发脉冲,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断开。

双向可控硅由四个层组成,中间是一个PNPN的结构。

首先是“P”区,它是一个P型的半导体材料,它与“P”区连接的叫做“N”区,是一个N型的半导体材料。

双向可控硅的另一侧有一个N型区域,这个N型区域也被称为门极区,它是由P型材料连接的。

最后,位于门极区域之外的是一个P型的区域,称为辅助区或附加区。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与普通的可控硅相似,但具有双向导通特性。

当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电压超过它的触发电压时,它会进入导通状态。

在导通状态下,电流可以从一个端口流入另一个端口。

当控制电压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时,双向可控硅会恢复到关断状态。

这是双向可控硅的一个基本工作原理。

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双向可控硅的原理以及其应用,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它的电路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 +---------+ || Anode -----| P2-N1 |------ Cathode || Cathode ----| N2-P1 |------ Anode || Gate -----| P2-N1 | | | Aux------| P2 - N2| | |```将上面的电路原理图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PNPN结构和一个PN结组成。

左右两个部分在结构和原理上是相同的。

在左侧的部分,当触发脉冲施加在门极上时,N2电极与P1电极之间的PN结会启动导通,电流可以从阳极流入阴极。

而右侧的部分同样适用,只是电流的方向相反。

在实际应用中,双向可控硅常用于交流电源的控制,如变频调速、电流和电压的调整等。

它也广泛应用于照明、电动机控制、电力调度等领域。

总结起来,双向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硅中的PN结,通过控制门极电压和触发脉冲来控制导通和断开。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控制和开关。

它具有双向导通性,可以控制交流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和调节。

本文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一、双向可控硅的基本结构1.1 门极: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用于控制器件的导通和关断。

1.2 主极:主极是双向可控硅的两个极性端,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电源和负载。

1.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对门极施加控制信号,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

二、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2.1 导通状态:当双向可控硅的门极接收到正向触发脉冲时,器件将进入导通状态,电流可以从主极1流向主极2。

2.2 关断状态:当双向可控硅的门极接收到负向触发脉冲时,器件将进入关断状态,电流无法通过器件。

2.3 双向导通性: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性,可以控制交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三、双向可控硅的应用3.1 交流电源控制:双向可控硅常用于交流电源控制中,可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调节和开关控制。

3.2 电动机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速度调节,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3.3 灯光调节: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调节灯光的亮度,实现灯光的调光功能。

四、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4.1 主极1:连接电源的正极。

4.2 主极2:连接电路中的负载。

4.3 门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五、双向可控硅的优点5.1 高效率:双向可控硅具有低导通压降和高导通能力,能够实现高效的电路控制。

5.2 可靠性:双向可控硅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长寿命。

5.3 灵活性: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适用于各种功率控制和开关应用。

总结:双向可控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双向导通性和精确控制能力,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功率控制和开关。

掌握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对于电路设计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 BCR)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它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可以控制交流电的正、反向导通和截止,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原理图。

一、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由两个PNPN结构的晶体管组成,分别为正向PNPN结构和反向PNPN结构。

当双向可控硅的两个极端施加正向电压时,正向PNPN结构的PN结会导通,电流会从正向PNPN结的P区注入到N区,然后再通过反向PNPN结的N区注入到P区,最终形成P区的电流输出。

反之,当施加反向电压时,反向PNPN结的PN结会导通,电流则从反向PNPN结的P区注入到N区,再通过正向PNPN结的N区注入到P区,实现P区的电流输出。

因此,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正、反向电流的导通和截止。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需要通过控制电流注入或截止来实现。

通常使用一个触发脉冲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

当触发脉冲的幅值高于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会导通。

在导通状态下,双向可控硅的电压降低,形成一个低电阻通路,电流可以通过。

当触发脉冲的幅值低于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会截止,形成一个高电阻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二、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BCR |+--------|<|--------+```在原理图中,BCR代表双向可控硅。

箭头表示PNPN结的正向或反向导通方向。

双向可控硅的两个极端分别连接到电路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控制输入电路中的触发脉冲,可以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控制。

三、双向可控硅的应用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特别是交流电调制控制和电力控制系统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交流电调制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交流电的调制控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调制,改变电流的波形和幅值。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图解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图解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图解一、引言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Switch Diode,简称BSD)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

它可以在正向和反向电压下都能够可控导通,具有可靠的开关性能和较大的耐压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解析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向读者展示其内部结构及关键组成部分,并详细说明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二、双向可控硅的结构与特性2.1 结构双向可控硅由四个半导体元件组成:两个PNP型晶体管和两个NPN型晶体管。

这四个晶体管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双向可控硅的结构。

双向可控硅的结构概览如下图所示:-> NPN|-> PNP|-> NPN|-> PNP2.2 特性双向可控硅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双向导通:双向可控硅能够在正向和反向电压下都能够可控导通,可以用于交流电路中的开关控制。

2.双向触发:双向可控硅在正向和反向触发电压下都可以工作,触发脉冲的极性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选取。

3.可靠性高:双向可控硅具有较高的耐压能力和可靠的开关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

4.响应速度快:双向可控硅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可以迅速实现导通或截止状态的切换。

三、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3.1 正向电压下的工作原理当正向电压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主电极之间时,两个PNP型晶体管之间的base-emitter结区会被偏置,使得P区中的少数载流子开始注入到N区,形成PN结。

此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导通状态。

3.2 反向电压下的工作原理当反向电压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主电极之间时,两个NPN型晶体管之间的base-emitter结区会被偏置,使得N区中的少数载流子开始注入到P区,形成PN结。

此时,双向可控硅也处于导通状态。

3.3 触发与导通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状态由触发电压控制。

通过施加一个触发电压脉冲来激活双向可控硅,使其从截止状态切换到导通状态。

触发脉冲的极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四、双向可控硅的应用4.1 交流电路的开关控制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路的开关控制领域。

双向可控硅原理讲解

双向可控硅原理讲解

双向可控硅原理讲解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多功能的半导体器件,它既有整流的功能,又有逆变的功能,因而在电子线路中被广泛地应用。

双向可控硅的特点是当正向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导通能力增强,反向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关断能力增强。

在半导体器件中,双向可控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使用最多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它是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当给N型半导体施加正向电压时,P型半导体中的自由载流子(即载流子)就会向外运动。

由于它具有反向击穿电压高、耐过电压能力强等特点,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整流、逆变、变频等电路中。

双向可控硅结构示意图
双向可控硅是由N型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PN结(或称施
主和受主结)。

它主要由两个PN结构成,其中一个为反向击穿
电极,另一个为正向导通电极。

在可控硅两端加正向电压时,两个PN结中的载流子发生定向移动(即扩散)而形成电流;在可控硅两端加负向电压时,两个PN结中的载流子发生反向移动(即扩散)而形成电流。

—— 1 —1 —。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Switch)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也被称为双向可控整流二极管(Bilateral Controlled Rectifier)。

它具有双向导电特性,可以在正向和反向电压下进行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如下:1. 结构组成:双向可控硅由两个PN结组成,其中一个是正向PN结,另一个是反向PN结。

这两个PN结构成为了一个四层结构,形成为了双向导电的特性。

2. 正向工作状态:当正向电压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正向PN结上时,正向PN结处于导通状态。

此时,双向可控硅的正向电流可以通过,相当于一个正向导通的二极管。

3. 反向工作状态:当反向电压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反向PN结上时,反向PN结处于导通状态。

此时,双向可控硅的反向电流可以通过,相当于一个反向导通的二极管。

4. 触发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控制是通过施加一个脉冲信号来实现的。

当触发脉冲信号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时,会使得正向PN结和反向PN结之间的耐压被突破,导致双向可控硅从关断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

5. 工作特性:双向可控硅在导通状态下的电压降较小,具有低压降特性;在关断状态下具有较高的阻抗,能够有效地隔离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如下:```__________| |---| Anode 1 |---|__________|| |-----| P |-----| N |-----| 1 |-----| |---| P |-----| N |---| 2 |---| |-----| Cathode |-----|__________|```在原理图中,Anode 1和Cathode是正向PN结的两个端口,Anode 2和Cathode是反向PN结的两个端口。

P和N分别代表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

总结: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器件,能够在正向和反向电压下进行控制。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正向和反向PN结之间的导通特性,通过触发脉冲信号来实现从关断到导通的转变。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它可以实现正、反向导通,具有精准的调光功能。

而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则是基于双向可控硅元件设计的调光电路,具有多种特点。

一、双向可控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双向可控硅的结构双向可控硅的结构与双向三极管类似,它由四个区域组成,分别是P-N-P-N结构,中心是n型层,周围则是p型和n型区域。

两端分别为主极和控制极。

2.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正向值区:当主极为正的时候,两端p-n结的整体结构呈现出正向偏置。

在该偏压下,n型区周围的电子会向两端流动,从而让该区域形成一个导电通路,使得主极和控制极之间出现通流现象。

(2)反向值区:当主极为负的时候,电子会从两端p-n结中央流向中心n型区。

由于n型区周围的电子和空穴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导通状态,所以主极和控制极之间不存在电流。

二、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的原理1.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的结构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电源部分、调光触发电路和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

2.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工作流程(1)电源部分:将交流电输入到整流电路中,将电流转换成直流电。

随后,将转换后的直流电连接到调光触发电路和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中。

(2)调光触发电路:将调光电位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到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会根据调光电位信号的强弱控制功率的大小。

(3)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根据调光触发电路控制出发信号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灯光亮度的大小。

三、优点和应用1. 优点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有以下优点:(1)有极高的功率控制精度,精度可达到1%。

(2)由于控制电压较低,所以没有使用特定的调光开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调光方案。

(3)调光调速响应较快,自身加热小,冷却方式灵活。

2. 应用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可以用于家庭照明、舞台照明、公共场所照明、广告牌照明等场合。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一、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简称BRT)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四个PN结组成,结构与普通可控硅相似,但具有额外的控制极,使其能够实现双向导通。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如下:1. 正向导通:当控制极施加正向电压时,控制极和阳极之间的PN结正向偏置,导通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

2. 反向导通:当控制极施加反向电压时,控制极和阴极之间的PN结反向偏置,导通电流从阴极流向阳极。

3. 关断状态:当控制极未施加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不导通电流。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状态是通过控制极的电压来控制的。

当控制极施加正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当控制极施加反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反向导通状态;当控制极未施加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关断状态。

二、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如下:```+---------+| |A1 ----| |---- A2| |G ----| |---- K| |K ----| |---- G| |A2 ----| |---- A1| |+---------+```其中,A1和A2是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主电极,G是控制极,K是附加极。

三、双向可控硅的应用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控制领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1. 双向导通:双向可控硅能够实现双向导通,可以控制交流电的正向和反向导通,适合于双向开关和控制电路。

2. 高可靠性:双向可控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高的电压和电流,适合于高功率应用。

3. 快速响应:双向可控硅的开关速度较快,响应时间短,适合于需要快速控制的应用场景。

4. 低功耗: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电流较小,功耗较低,适合于需要节能的应用。

双向可控硅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力电子、电动机控制、照明控制、电炉控制等。

例如,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调光控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和导通时间,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节;双向可控硅还可以用于交流机电的启动和速度控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导通角度,实现对机电的启停和调速。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Silicon, BCR)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源控制、机电驱动、电磁炉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其原理图。

一、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的导通特性。

1. PN结的正向导通特性当双向可控硅的正向电压(阳极其正,阴极其负)超过其正向阈值电压时,PN结会浮现正向偏置,进而导致电流的流动。

这时,双向可控硅处于正向导通状态,电流可以从阳极流向阴极。

2. PN结的反向导通特性当双向可控硅的反向电压(阳极其负,阴极其正)超过其反向阈值电压时,PN结会浮现反向偏置,阻挠电流的流动。

这时,双向可控硅处于反向截止状态,电流无法从阳极流向阴极。

3. 触发控制特性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控制是通过施加脉冲信号来实现的。

当施加一个触发脉冲信号时,双向可控硅会从正向导通状态转变为反向截止状态,即从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

同样地,施加一个相反的触发脉冲信号,双向可控硅会从反向截止状态转变为正向导通状态。

二、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双向可控硅的原理图示例:```+------+| |A+----| |----+C| |G+----| |----+K| |K+----| |----+G| |C+----| |----+A| |+------+```在上述原理图中,A、K、C、G分别表示双向可控硅的阳极、阴极、控制端和网格端。

三、双向可控硅的应用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特性,因此在电源控制、机电驱动以及电磁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交流电源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交流电源的控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源的调节和控制。

例如,可以利用双向可控硅实现交流电源的开关控制、调光控制等功能。

2. 机电驱动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机电驱动,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状态,可以实现对机电的启动、住手、调速等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1、可控硅就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瞧作由一个PNP管与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与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 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

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 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

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就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

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与导通。

由于BG1与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就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与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2,触发导通在控制极G上加入正向电压时(见图5)因J3正偏,P2区的空穴时入N2区,N2区的电子进入P2区,形成触发电流IGT。

在可控硅的内部正反馈作用(见图2)的基础上,加上IGT的作用,使可控硅提前导通,导致图3的伏安特性OA段左移,IGT越大,特性左移越快。

TRIAC的特性
什么就是双向可控硅:IAC(TRI-ELECTRODE AC SWITCH)为三极交流开关,亦称为双向晶闸管或双向可控硅。

TRI AC为三端元件,其三端分别为T1(第二端子或第二阳极),T 2(第一端子或第一阳极)与G(控制极)亦为一闸极控制开关,与SCR最大的不同点在于TRIAC无论于正向或反向电压时皆可导通,其符号构造及外型,如图1所示。

因为它就是双向元件,所以不管T1 ,T2的电压极性如何,若闸极有信号加入时,则T1 ,T2间呈导通状态;反之,加闸极触发信号,则T1 ,T2间有极高的阻抗。

(a)符号(b)构造
图1 TRIAC
二、TRIAC的触发特性:
由于TRIAC为控制极控制的双向可控硅,控制极电压VG极性与阳极间之电压VT1T2四种组合分别如下:
(1)、VT1T2为正, VG为正。

(2)、VT1T2为正,VG为负。

(3)、VT1T2为负, VG为正。

(4)、VT1T2为负, VG为负。

一般最好使用在对称情况下(1与4或2与3),以使正负半周能得到对称的结果,最方便的控制方法则为1与4之控制状态,因为控制极信号与VT1T2同极性。

图2 TRIAC之V-I特性曲线
如图2所示为TRIAC之V-I特性曲线,将此图与SCR之VI特性曲线比较,可瞧出TRIAC的特性曲线与SCR类似,只就是TRIAC正负电压均能导通,所以第三象限之曲线与第一象限之曲线类似,故TRIAC可视为两个SCR反相并联TRIAC之T1-T2的崩溃电压亦不同,亦可瞧出正负半周的电压皆可以使TRIAC导通,一般使TRIAC截止的方法与SCR相同,即设法
降低两阳极间之电流到保持电流以下TRIAC即截止。

三、TRIAC之触发:
TRIAC的相位控制与SCR很类似,可用直流信号,交流相位信号与脉波信号来触发,所不同者就是V T1-T2负电压时,仍可触发TRIAC。

四、TRIAC的相位控制:
TRIAC的相位控制与SCR很类似,但因TRIAC能双向导通之故,在正负半周均能触发、可作为全波功率控制之用,因此TRIAC除具有SCR的优点,更方便于交流功率控制,图3(a)为TRIAC相位控制电路,只适当的调整RC时间常数即可改变它的激发角,图3(b),(c)分别就是激发角为30度时的VT1-T2及负载的电压波形,一般TRIAC所能控制的负载远比SCR小,大体上而言约在600V,40A以下。

(A)
(B)AC两端电压波形(C)两端电压波形
五、触发装置:
TRIAC之触发电路与SCR类似,可以用RC电路配合UJT、PUT、DIAC等元件组成的触发电路来触发,这些元件的触发延迟角。

都可由改变电路所使用的电阻值来调整,其变化范围在0°~180°之间,正负半周均能导通,而在工业电力控制上,常以电压回授来调整触发延迟角,用以代表负载实际情况的电压回授,启动系统做良好的闭回路控制。

这种由回授来控制触发延迟角,常由UJT或TCA785来完成。

实验:
应用电路说明
如图所示,利用TCA785所组成之TRIAC相位控制电路,其动作原理与SCR之TCA785相位控制电路相似,由于TRIA C在电源正负半周均能导通,所以第14脚(控制正半周之激发角)与第15脚(控制负半周之激发角),均必须使用。

由VR1之改变以改变第11脚之控制电压值,则可调整激发角以控制灯泡之亮度。

利用TCA785做TRIAC之相位控制
利用TCA785及脉冲变压器触发TRI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