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介绍
欧阳修刚正不阿的事例
欧阳修刚正不阿的事例话说北宋年间,有个大文豪名叫欧阳修,此人不仅文章写得好,人品也是杠杠的,刚正不阿,是个响当当的汉子。
那时候,官场风气不太好,很多人喜欢搞小圈子,拉帮结派。
可欧阳修呢,偏偏不吃这一套。
1.1 有一次,朝廷里有个大官,想拉拢欧阳修,给他送了好多好东西,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欧阳修一看,眉头一皱,说:“哎呀,你这是干啥呢?我欧阳修可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
”1.2 他把礼物统统退了回去,还写了一封信,大意就是:咱为官一任,就得清清白白,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丢了原则和底线。
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对欧阳修竖起了大拇指,说他真是个硬骨头。
欧阳修不仅对自己要求严,对身边的人也是一样。
2.1 他有个好朋友,叫范仲淹,也是个正直的人。
范仲淹因为上书言事,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了外地。
欧阳修知道了,二话不说,也跟着上书,为范仲淹说话。
他说:“范仲淹是个忠臣,他说的话都是为朝廷好,你们怎么能这么对他呢?”2.2 这下子,可把那些权贵们惹毛了,他们也想找欧阳修的茬儿。
可欧阳修呢,根本就不怕,他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欧阳修行的正坐得端,你们能把我怎么样?”2.3 后来,欧阳修还当上了大官,掌管了朝廷的考试。
他更是严格把关,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作弊的人。
他说:“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大事,怎么能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来呢?”欧阳修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正气歌。
3.1 他不仅文章写得好,人品更是没得说。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君子。
3.2 有人说,欧阳修是个书呆子,不懂得变通。
可欧阳修听了,只是笑笑,说:“变通?变通也要有底线,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就忘了国家大义。
”如今,欧阳修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了,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像一盏明灯,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习欧阳修那种刚正不阿、坚守原则的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欧阳修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欧阳修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一生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散文和詩詞。
他的詩文之所以寫得精妙,與他嚴謹認真的寫作態度和精於煉字修辭有密切的關係。
他每寫完一篇文章,常貼在臥室裡,反復修改,直到稱心如意為止。
有一次,他寫了一篇《晝錦堂記》,派人送給韓琦。
文章送出後,他忽然發現文章開頭兩句「仕宦至相將,富貴歸故鄉」語氣不夠完美,於是他又把這兩句改為「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又派人快馬將改後的文章送去。
改後雖然只是加了兩個「而」字,但文意更加突出,語氣更加通暢,更加富有韻味。
他寫著名散文《醉翁亭記》時,開頭描寫滁州四面的山都描寫了,用了幾十個字。
後來經過反復斟酌,最後只用了「環滁皆山也」五個字,便把滁州被山圍繞的地理特點精煉地概括出來了。
到晚年,歐陽修寫文作詩更是反復修改,精益求精,有時忙得廢寢忘食。
他的妻子勸阻他說:「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你又不是小學生,難道還怕老師批評嗎?」歐陽修笑著說:「我哪裡是怕先生批評,而是怕後生們笑話啊!」妻子聽了,對丈夫這種認真的寫作態度極為敬佩。
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介绍
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介绍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关于欧阳修的故事有很多,那你知道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欧阳修,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欢喝酒,因此自号醉翁。
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坛巅峰。
他为人正直,学生众多,其中不乏王安石这种文坛政坛都非常了得的人。
鉴于他在文学上突出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上关于欧阳修的故事不少,其中还是关于文学方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出名。
有故事说他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
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
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
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
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
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
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欧阳修对文学的态度,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求教,写作上严谨认真,积极向上。
欧阳修范仲淹的故事欧阳修参与范仲淹变法,受到牵连,被贬成为县令,在此期间广游名山,写下不少文章,也是北宋文学史上最早开创新一代文风的领袖,他所作散文语言简洁凝练,却又不失风骨,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此基础上革新,新的一种散文体应运而生。
后人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成就不仅仅在文学上,他通晓史书,主持修撰《新唐书》,欧阳修用易懂的词语,一改当时宋代文坛生僻难懂,空话满篇的文风,使得大家都能读懂这本书;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招考了苏轼兄弟,曾巩等人,对北宋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欧阳修努力读书的故事
欧阳修努力读书的故事欧阳修学习异常勤奋且专注,众多书籍他阅读之后便能熟记于心。
家中藏书有限,很快便被他阅尽,于是他便转而向邻里借阅。
每当碰到至关重要的书籍,他更是会亲自动手抄写一份以作珍藏。
得益于母亲的悉心教导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他在年少之时便已奠定了坚实的学问根基。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京城去参加进士考试,获得第一名,被派往西京(今河南洛阳)做留守推官(地方行政长官的助手),当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僚。
钱惟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
他手下的许多幕僚大都很会写文章。
有一次,钱惟演在西京修建了一所驿舍,叫尹师鲁、谢希深和欧阳修三个幕僚各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情。
三个人把文章写好了,拿出来互相观看,谢希深的文章七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只有尹师鲁的文章三百多字。
尹师鲁的文章短小,文字却十分精炼,叙事清晰,而且结构严谨。
欧阳修看了,很是钦佩,就带了酒去拜访他,向他讨教。
两人讨论文章的写法,整整一夜没有睡。
欧阳修知道了自己文章的缺点,就认认真真地重写了一篇。
重写的文章比尹师鲁的还要少二十几个字,内容却更加完整。
尹师鲁看了以后,不由得对人称赞欧阳修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欧阳修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说:“写文章要有三多,看得多,做得多,还要跟别人商量多。
”欧阳修写文章,非常严肃认真。
每当他写好一篇文章,就贴在墙壁上,不管是坐着还是躺下来,随时可以看到并加以修改。
他要一直改到自己满意,才肯拿出来给别人看。
据说,他写的着名散文《醉翁亭记》,原稿开头写滁州(今安徽滁州)四面有山,东面有什么山,西面又有什么山,南面是什么山,北面又是什么山,就写了几十个字。
他写好一看,觉得太啰嗦,就反复修改,最后只剩了“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这样开头,字数极少,语言精炼,意思却都表达出来了。
而文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流传至今,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着名成语。
古代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古代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导读:古代诚实守信的小故事篇一:郭汲不失信于孩子郭汲,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为官清廉信义为先,一心为百姓谋福祉。
他做并州太守时,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整顿吏治,平反许多冤假错案,有功于民,因此百姓一直感念他的恩义,敬仰他的为人。
郭汲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都夹道欢迎。
一次,郭汲至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况,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
还没有进城,就看到有几百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
郭汲问道:“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非常高兴,所以前来欢迎。
”郭汲闻言赶忙下马,辞让致谢,在众小孩的簇拥之下进了县城。
郭汲在美稷县衙,详细阅读了近年所积案卷,有错判疑案的就马上调出重新审理,又查访民情,慰问贫苦,所致之处,百姓欢欣,多有馈赠礼物者,然则一律不取。
事办完了,又要到下一个县考察。
刚到城门口,没想到众孩童骑着竹马又来相送,一直送到了城郊外,问他:“使君哪一天返回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
”郭汲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
郭汲巡视在下一个县非常顺利,比原定日期早一天回来。
他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露宿了一夜,等到第二天才入城……郭汲以太守之尊,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更何况于重大的事情呢!回来早了一天,宁可夜宿山野小亭也要信守自己说出的归期,因此而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
光武帝称赞他的德行说“信之至矣”。
后以“郭汲待期”为重守约信之典实。
古代诚实守信的小故事篇二:李勉诚实无欺李勉,唐代中期名臣。
他幼通经史,生性耿直,一生崇尚道学,为官做人更是正直无私,为民所信服。
李勉年少时很贫困,一次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借宿在河南商丘的一家旅店中。
不到十天,这个书生忽然得了重病,一病不起,李勉对他竭力照顾,他在临死前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
请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
欧阳修的严谨
欧阳修是在宋代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批进士,范对滕数次提携力助,可谓同僚好友。
1046年
6月,滕向范约稿,滕随之与《岳阳楼记》一同闻名天下。
然而,在史料中,滕子京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于是有人认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对滕的盛赞实是一大败笔。
近读欧阳修《与滕待制》文得知,滕子京在修好岳阳南湖紫荆堤等堤坝后,也同时向欧阳修约稿以树碑文,而欧阳修却借故推托,其严谨确非一般。
《宋史》载,滕子京在泾洲任职期间,费公用钱十六万,除去分给“诸部属羌”
及“馈遗游士故人”外,仍有巨额资金下落不明,遭到官僚御史的数次弹劾,被追查、贬职,闹得满城风雨。
此前滕子京早有所备,为防牵连众人,便将账簿名册烧毁。
此事成为滕子京一生最有争议的焦点(以下简称“滕案”),范仲淹与欧阳修都参与了
进来。
范仲淹两次上疏,他坚信滕子京没有贪墨,并以人格担保。
但他认为滕子京性格“疏散、好荣进,豪迈自负、罕受人言”(与《宋史》评价基本一致),所以为众忌嫉,招人谤议。
他特别奏明,滕子京在泾州守边抚民深得人心,现在既无真凭实据,就不应对滕夺权治罪,而应让滕继守边关。
以论事切事著称的欧阳修更三次上疏,他认为“滕案”不宜闹得满城风雨、军民
不安,当此西夏掠边夺境、国家多事之秋,皇上应早结案,否则边境还怎么安定、边境还有谁愿意去守卫?。
欧阳修虚心求教,文风严谨,画获教子传佳话三则故事的启示
欧阳修虚心求教,文风严谨,画获教子传佳话三则故事
的启示
一则启示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是我们的老师。
不以不懂为耻,不耻下问,是一个人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都能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我们又有什么不可。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
不耻下问,能让我们从无知变成有知,从有知变得博学。
不论是不懂装懂,还是耻于下问,都是虚荣心在作怪,绝对要不得。
不懂不问,便永远不会懂。
二则启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他每写完一篇文章,常贴在卧室里反复修改,直到称心如意为止。
晚年的欧阳修写文作诗更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有时忙得废寝忘食。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思想,从而是自己成为越来越好的人。
三责启示
从“画荻教子”故事可以看出来,面对家庭贫困,郑氏没有抱怨,没有埋怨,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唠唠叨叨,而是教育欧阳修一起做家务劳动,一起引领孩子学习。
以伟大的母爱为孩子支撑起一个艰苦奋斗、刻苦学习、贡献社会的家庭教育氛围;而且用欧阳观的清正廉洁的品德教育孩子,要求孩子走正道,做好人,不贪财,不贪恋物质享
受,要立志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事,从这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对待困难,不折不挠、刻苦学习、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价值思想。
欧阳修事迹作文素材
欧阳修事迹作文素材《欧阳修勤奋读书》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古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读。
但是他特别喜欢读书,怎么办呢?他就去别人家借书来抄。
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他的手都冻僵了,可还是坚持抄书。
抄完了书,他就认真地读,一遍又一遍,直到把书里的内容都记住。
有一次,欧阳修在一个有钱人家的书房外面,看到很多书,他特别羡慕。
他就跟那家的主人商量,能不能让他进去读一会儿书。
主人被他的好学感动了,就让他进去读。
欧阳修高兴极了,一头扎进书里,忘记了时间。
正是因为欧阳修这么勤奋努力地读书,他后来才能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写出好多好多有名的文章呢!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欧阳修一样爱读书,不怕困难,这样才能学到很多知识哦!《欧阳修知错能改》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欧阳修的另一个故事。
欧阳修年轻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特别得意。
他拿给一个朋友看,朋友看了后,指出了文章里的一些问题,还说有些地方写得不太好。
欧阳修一开始可不高兴了,觉得朋友不懂欣赏。
但是后来,欧阳修仔细想了想朋友的话,发现朋友说得有道理。
于是,他马上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重新认真地修改文章。
从那以后,欧阳修再也不骄傲自满了,每次写完文章都会虚心地请别人提意见,让自己的文章越来越好。
小朋友们,我们做错了事也要像欧阳修一样,勇敢承认错误,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哟!《欧阳修助人为乐》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来讲欧阳修的故事。
有一天,欧阳修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愁眉苦脸的,欧阳修就问他怎么了。
年轻人说他想读书,可是家里穷,没钱买书。
欧阳修听了,马上从自己的书箱里拿出几本书送给了他,还鼓励他好好学习。
年轻人特别感动,接过书就认真读了起来。
后来,这个年轻人通过努力读书,也有了很大的出息。
他一直记得欧阳修的帮助,心里特别感激。
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哦,这样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欧阳修坚持不懈》小朋友们,今天再给你们讲讲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整肃文风名人故事
欧阳修整肃文风名人故事
欧阳修整肃文风名人故事
没有伯乐,只能怀才不遇。
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
因他文章中诡谲险怪的文句迭出,学子们纷纷仿效,一时形成了怪异浮华的风气。
欧阳修很讨厌这种文风,总想整肃一下。
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
有个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生长,伟人方问世。
欧阳修想:“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
”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
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
考场文风因此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过了几年,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发现刘几又来参加考试。
欧阳修说:“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以便铲除文坛祸患。
”他发现一个考生写的《尧舜性仁赋》,其中一句:“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
”意思是: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可以比五帝还高寿;如果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
欧阳修便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
等到张榜公布时,发现考生叫刘辉。
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就是刘几,
为了彻底改变文风,他连名字也改了。
欧阳修很感动。
欧阳修通过大力改革文风,发现了许多人才,经过他的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
读欧阳修虚心求教、欧阳修文风严谨和画荻教子传佳话的启示示
读欧阳修虚心求教、欧阳修文风严谨和画荻教子传佳话的启示示欧阳修出生在一个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名叫欧阳观,是一个小吏。
父亲在欧阳修四岁时离开了人世,于是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一肩挑起了这个家庭。
为生计故,母亲不得不带着刚四岁的欧阳修从庐陵辗转到随州,以期在随州的欧阳修的叔父能够给予一些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身贫寒,只读过几天书,略识得几个字,但却是一位能够吃苦耐劳,有坚韧的毅力以及远见卓识的妇女。
在欧阳修年幼之时,郑氏常常给他讲一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她都会作一下总结,让欧阳修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她教导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有见地,有想法,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等欧阳修年纪稍大之后,快要到了上学的年龄,郑氏就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并一心想让孩子读书,但是家徒四壁,无钱买纸笔,因此郑氏为此一筹莫展。
有一次她在屋子前面的池塘边徘徊,看到池塘上长满了荻草,忽然灵机一动,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正合适吗?于是她以荻草秆为笔,铺沙为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在母亲的精心指导下,欧阳修在地上一丝不苟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直到字迹工整为止。
后来这个故事被人称做“画荻教子”,用来赞美欧阳修的母亲,并传为千古佳话。
经过母亲苦心孤诣的教育,欧阳修很快就喜欢上了诗书。
每天不停地读写,就这样,胸中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过目成诵。
后来,在他母亲的帮助下,加上他天生勤奋,勤学好问,欧阳修最终成了一代大家,在他出仕以后,仍不忘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时刻记挂着为了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
仁宗皇祐四年,欧阳修的母亲病逝于南京,享年72岁,欧阳修万分悲痛地将母亲的遗体护送至故乡安葬。
为了缅怀母亲,他写下《泷冈阡表》,字字锥心泣血,无不透出对母亲的绵绵深情。
我国古代有很多言传身教的例子。
“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教子”都是很好的典范。
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己。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你想要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那么你自己就要具备这种品质,然后用无形的力量去感染孩子。
欧阳修苦读的故事
欧阳修苦读的故事
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所托,撰写了一篇名为《昼锦堂记》的文章。
他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直至文章满意后,便派遣一名差官骑马将文章送给友人。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命令一个仆人道:“你赶快骑快马去追那送文章的差官,让他把文章带回来!”
“老爷,那差官已到百里之外了,现在又是晚上,哪能追得上呀!”那仆人说道。
“无论如何你也要追上他,即使我那文章已经送到,也得设法取回来!”
看见主人态度如此坚决,仆人就急忙骑上马,走捷径,抄小道,拼命追赶,最后总算追上差官,把文章带了回来。
欧阳修为何一定要把文章追回呢?原来是为了添上两个“而”字。
《昼锦堂记》开头有这样两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原稿中没有这两个“而”字,欧阳修将文章追回,就是为了把它添上去。
欧阳修百里追文为了添两个字,竟如此劳神费力,是小题大作吗?不是。
虽然不添这两个字,文章开头也并无语病,但添上后,文章的语气便与原文大有区别,即由直而曲,由急而缓,表现出欧阳修文章曲折舒缓的艺术风格。
欧阳修严谨的创作态度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文学家尚能如此,作为小学生,我们更要从小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努力达到“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佳境。
欧阳修治学严谨
• •
欧阳修治学严谨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官至副宰相,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 “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德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难 而自至”。他的诗词和文章在当时就被称为“极品”,受到文人学士的广泛赞誉,这源于他的治学 严谨,做文章务求精益求精。他每写文章,草稿出来后,即贴在室内墙壁上,反复推敲修改,有的 文章甚至改得不留原稿一字,直到称心如意为止。 例如他写完《醉翁亭记》后,诚心向人征求意见,他读给一位樵夫听,当读到“环滁四面皆山,东 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时,樵夫说:“您文章的字好象多了点。我打柴 上山,站在南天门,放眼一望,四周都是山……”顿时,欧阳修明白了,于是提笔将前边一串文字 划掉,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醉翁亭记》言简意赅的开头,只这一 句便总括了滁州胜状,也总领了全文气势。 欧阳修不仅严谨治学,也严谨做人、做事。他待人真诚坦荡,始终注重提携奖掖后俊,苏轼、苏洵、 苏辙、曾巩等人皆出于他的提拔,使北宋文坛出现了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欧阳修与宋祁同修《新 唐书》,书成后,按惯例修史在书前只署官位最高者一人的名字。当时欧阳修比宋祁的官位高,因 此,御史决定《新唐书》只署欧阳修一人的姓名。但欧阳修却说:“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 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宋祁知道后很受感动,说:“此事从所未闻也!” 欧阳修晚年时,仍常将自己平生所写的文章,清理出来进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复推敲,甚是认真, 有时忙的废寝忘食。他的夫人道:“你已年迈致仕(退休),难道还怕先生责难生气吗?又何必费 心去一一修改呢?”欧阳修认真地说:“我既然发现了错误的地方,那当然要去修正。要不就会误 导后人啊!”(《宋史》)
/.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自幼聪慧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词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2、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3、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当主考官的历史典故
欧阳修当主考官的历史典故欧阳修,北宋文坛巨擘,才情出众,政绩斐然。
他在文学创作之余,还兼任过主考官一职,主持科举考试。
这段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欧阳修的博学多才,更体现了他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选拔的重要性的肯定。
当时,欧阳修担任主考官的时候,科举考试是北宋时期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欧阳修以严谨和公正著称,从不偏袒任何人。
他让考生们紧张而充满期望地进入考场,等待着开启自己未来的大门。
一次,考试当天,欧阳修在考场上看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一个考生把书本打开后,一只蜜蜂飞了进来。
蜜蜂在考生头上嗡嗡飞舞,时而停驻在试卷上。
其他考生纷纷低头工作,试图驱赶这只蜜蜂,只有这位考生镇定自若,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表现如此出色的这位考生,最终在欧阳修的眼里脱颖而出。
欧阳修对于这位考生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这种心态和应对能力是一个官员所必备的优秀品质。
他认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能保持冷静、镇定和机智的人才能真正胜任这份工作。
并在后来的宴会上,向考生颁发了锦衣玉带,号令四方,受人景仰。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一个优秀的官员,只有拥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镇定,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公正无私地为人民谋福祉。
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但我们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们。
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机遇和试金石,只有坚持并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渐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
综上所述,欧阳修当主考官的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在求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有务实、专注的学习态度,保持冷静、从容的心态,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作出贡献,并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50字
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50字好的,那我开始讲熟能生巧的名人故事啦。
一、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学,但是他特别热爱读书。
他妈妈就用芦苇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
欧阳修就这样天天写呀写,写得可认真了。
一开始他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是他从不放弃,写了一遍又一遍。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写的字越来越好看,而且写文章也是越来越棒。
后来他成为了文学大家,他写文章的速度那叫一个快,而且质量还特别高,这都是他小时候刻苦练习,熟能生巧的结果呢。
二、卖油翁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啦。
有个神箭手叫陈尧咨,他射箭的技术超级厉害,能射中十之八九。
他就有点骄傲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在旁边看。
陈尧咨就问老头:“你看我射箭厉害不?”老头就淡淡地说:“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听了很生气。
这时候,老头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放了一枚铜钱,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油,高高地倒下去。
那油就像一条线一样穿过铜钱的小孔,一滴都没有沾到铜钱。
老头就说:“我这也是熟能生巧呀,和你射箭一样的道理。
”陈尧咨听了之后,就很惭愧,他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熟练了就能做好,不能太骄傲。
三、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大家都知道,他是个超级厉害的画家。
他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呢,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
达芬奇就觉得很奇怪,为啥老是画鸡蛋呢?这鸡蛋有啥好画的呀。
他就有点不耐烦了。
他老师就告诉他,别看鸡蛋简单,但是每个鸡蛋都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光影都有区别。
达芬奇听了之后,就开始认真地画鸡蛋。
他画了一个又一个,画了好多好多鸡蛋。
慢慢地,他就掌握了画画的技巧,能够准确地把握物体的形状、光影和色彩。
后来他才能画出那么多伟大的作品,像蒙娜丽莎之类的。
要是没有当初画鸡蛋的练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这么伟大的画家呀。
这就是熟能生巧的力量。
这些名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练习,就会变得熟练,就能把事情做好。
欧阳修为人的故事
欧阳修为人的故事欧阳修呀,那可是个超级有趣又超有才华的人呢。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但是他特别爱学习。
他妈妈就用芦苇在沙地上教他写字,你想啊,这得多不容易呀,可小欧阳修就这么跟着妈妈学,一点也不抱怨,还学得特别认真。
这就说明他从小就有那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劲儿。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出去游玩。
到了一个特别美的地方,青山绿水的。
欧阳修一高兴,就提议大家来个作诗比赛。
他自己呢,那是灵感源源不断,出口成章。
他作的诗不仅词句优美,还特别有意境。
他的朋友们也都不甘示弱,大家你一首我一首的,那可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在这个过程中,欧阳修可没有一点架子,就算别人的诗比他的好,他也会大声称赞,还会虚心请教呢。
欧阳修对待后辈也是特别好。
他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关心着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
他会耐心地看他们的作品,给他们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
要是发现哪个年轻人特别有潜力,他就会大力推荐。
有个小年轻写了篇文章,自己觉得不怎么样,就拿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看了之后,发现这文章里有不少闪光点,就鼓励这个年轻人继续努力,还帮他修改文章。
后来这个年轻人真的在文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都离不开欧阳修的帮助呀。
而且欧阳修这个人很乐观呢。
他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过不少挫折。
有时候被人冤枉,有时候被贬到偏远的地方。
但是他从来没有灰心丧气过。
在偏远的地方,他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他会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把这些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
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在生活中,欧阳修也很有生活情趣。
他喜欢种花种草,他家的小院子里总是充满了生机。
他会在花开的时候,邀请朋友们来赏花。
大家坐在花丛中,喝着小酒,谈论着天下大事或者诗词歌赋,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他还特别喜欢小动物,有时候会逗逗小猫小狗,那模样就像个孩子一样。
欧阳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呢。
他的为人处世,他的才华和他乐观积极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永远照亮着我们这些后人前行的道路。
宋朝诗人欧阳修的故事介绍
宋朝诗人欧阳修的故事介绍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人物,著名的诗人,那么关于欧阳修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宋朝诗人欧阳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欧阳修勤学的故事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自己开创了一代文风,对宋朝整体的文学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他还写了一本《欧阳修全集附录》,其中《欧阳修勤学》就是一段关于欧阳修年少时认真、刻苦学习的故事,这段文言文的大意如下:在欧阳修刚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而由于他们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一定要让他学点知识,于是就用芦苇杆之类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欧阳修小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字、写字的。
他母亲还让他背诵了很多古人写的文章,好让他能够学习怎么作诗。
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家里因为实在是没有钱让他继续看书了,他就去同村相对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的时候还会趁机把书里的内容抄写下来,好让自己能够随时再看。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可以将这本书背下来了。
甚至还会因为沉迷于读书,连饭都会忘了吃,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
因为有了这样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时候作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字,就已经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虽然欧阳修小的时候没有钱上学,识字也是通过母亲在地上写字才会的,但是凭借着他的刻苦、努力,和在学习上的勤奋态度,终于成为了宋朝的一代文学家。
欧阳修苏轼的故事欧阳修和苏轼是很好的朋友。
因为俩人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建树,所以后人将欧阳修和苏轼并称为“欧苏”。
说起欧阳修和苏轼的情分,还得从苏轼小时候说起。
苏轼从小受父亲苏洵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苏轼十来岁时,欧阳修已经四十多岁了,并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在世间广为流传。
苏轼读了欧阳修的作品后,对欧阳修的才情和思想十分推崇,视欧阳修为偶像。
公元1057年,苏轼时年21岁,同年进京参加考试,当时主考官之一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正直的事例
欧阳修正直的事例说起欧阳修啊,那可老多正直的事儿了。
欧阳修在当官的时候,那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
他参加科举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当时的科举考试啊,有很多弯弯绕绕,有些人就想通过走后门啥的来获取功名。
但是欧阳修可不干这种事儿,他就一门心思读书,把自己的学问都写在答卷上。
他的文章那是写得超级棒,思想也很深刻,最后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中了。
这就可以看出来他为人正直,不想走歪路。
欧阳修做考官的时候也是很正直的。
他选拔人才,只看才华,不看别的。
不管这个考生是穷是富,有没有后台,只要文章写得好,有见解,他就给机会。
有一些权贵想把自己没什么本事的亲戚塞进来,欧阳修就坚决抵制。
他觉得科举是为国家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的地方,不能被这些歪风邪气给污染了。
在朝堂上呢,欧阳修也是敢于直言的。
他看到一些政策不合理或者官员贪污腐败之类的事情,他就会直接说出来。
哪怕对方是很有权势的人,他也不怕得罪。
比如说当时有个官员滥用职权,大家都不敢吭声,欧阳修就写奏章弹劾这个官员。
他把这个官员的恶行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避讳。
他觉得作为一个臣子,就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百姓的生活,去揭露这些不好的事情。
而且欧阳修对待朋友也是很正直的。
他的朋友要是做了错事,他不会包庇。
他会很诚恳地指出来,并且帮助朋友改正。
他觉得真正的朋友不是互相包庇错误,而是互相监督,一起进步。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在文章里有一些错误的观点,欧阳修就和他私下里讨论,耐心地给他解释为什么这些观点是错的,让朋友心服口服。
反正就是说,欧阳修的正直体现在他生活、为官、交友等各个方面,他真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人呢。
欧阳修的历史故事
欧阳修的历史故事一、少年才俊,文采飞扬咱们得聊聊北宋那位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那可是个少年就露出尖尖角的才子。
话说欧阳修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人家有个好妈妈,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愣是用芦苇秆在地上教他写字。
欧阳修也是争气,一点就通,那字写得跟印刷出来似的,文章更是出口成章,让人不得不服。
1.1 刻苦学习,不负韶华欧阳修白天帮着家里干活,晚上就点着油灯,埋头苦读。
那时候可没有电灯、手机这些玩意儿,但他那份专注劲儿,比咱们现在熬夜刷剧还上头。
他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话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感觉特别有分量。
1.2 文采初露,惊艳四座没多久,欧阳修的文章就在乡里传开了,大伙儿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成大器。
有次他参加乡试,那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妙,考官看了都连连点头,直夸他是“后生可畏”。
从此,欧阳修的名字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大江南北。
二、仕途坎坷,不改初心虽然文采出众,但欧阳修的仕途却没那么一帆风顺。
他当官那会儿,朝廷里乌烟瘴气的,各种派系斗得跟啥似的。
欧阳修呢,就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得罪了不少人。
2.1 直言敢谏,不畏强权有回皇帝想提拔个奸臣当大官,欧阳修一听就火了,直接上书痛陈利弊,把那奸臣批得体无完肤。
皇帝一看,嘿,这小子胆子挺肥啊!不过呢,他也知道欧阳修说的是真话,只好作罢。
2.2 屡遭贬谪,不改文风因为老是得罪人,欧阳修没少被贬官。
但他不在乎,到哪儿都照样写诗作文,还越写越好。
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人一样,有骨气、有情感,读起来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2.3 提拔后辈,桃李满天下欧阳修不光自己厉害,还特别爱提携后辈。
他就像个老园丁似的,整天忙着给那些年轻才子浇水施肥。
像苏轼、苏辙这些大文豪,都是他的学生呢。
三、晚年生活,悠然自得到了晚年,欧阳修终于看开了官场上的那些破事儿,开始享受起退休生活来。
他在家里养养花、种种草,偶尔还约上几个老友喝喝茶、聊聊天。
3.1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还写了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励志小故事
欧阳修的励志小故事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其一、虚心求教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
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
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
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罗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
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其二、行文求简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
”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
”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其三、文风严谨据《宋稗类钞》记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
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严谨认真的故事介绍
欧阳修,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欢喝酒,因此自号醉翁。
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坛巅峰。
他为人正直,学生众多,其中不乏王
安石这种文坛政坛都非常了得的人。
鉴于他在文学上突出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上关于欧阳修的故事不少,其中还是关于文学方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出名。
有故
事说他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
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
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
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
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
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
他平易近人的品性。
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
说到对文字
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
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
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
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欧阳修对文学的态度,学
习上孜孜不倦、虚心求教,写作上严谨认真,积极向上。
欧阳修参与范仲淹变法,受到牵连,被贬成为县令,在此期间广游名山,写下不少文章,也是北宋文学史上最早开创新一代文风的领袖,他所作散文语言简洁凝练,却又不失
风骨,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在此基础上革新,新的一种散文体应运而生。
后人
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的成就不仅仅在文学上,他通晓史书,主持修撰《新唐书》,欧阳修用易懂的词语,一改当时宋代文坛生僻难懂,空话满篇的文风,使得大家都能读懂这本书;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招考了苏轼兄弟,曾巩等人,对北宋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范仲淹也是北宋时期人,曾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
官清廉,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人所害,数次被贬。
64岁时病逝于滁州,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虽然比欧阳修大18岁,但二人却是忘年之交,他们政见一致,兴趣相投,彼此欣赏,范仲淹仕途坎坷,几次被贬之时,受到排挤压迫的时候,欧阳
修几次仗义直言,为其抱打不平。
两人交情深厚,才情豪迈,同一时间写下《岳阳楼记》
和《醉翁亭记》两篇著名散文,范仲淹病逝后,欧阳修悲痛难当,失去这一知己好友后,
欧阳修的思想趋于保守。
可见欧阳修与范仲淹的关系非同一般。
欧阳修与庆历新政的关系不如范仲淹那样紧密,因为范仲淹是整个庆历新政的主导者,是激进的改革派,而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算是参与者、推进者,他不是庆历新政的中心人物,因为欧阳修当时的身份是谏官,而不是当权者。
但是即便如此,当庆历新政失败后,
保守派反攻清算,欧阳修依然遭到贬谪的命运,被驱逐出中央政府。
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最早倡导者,正是因为他亲眼目睹北宋与西夏作战的惨败,导致
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作为有改革决心的政治家,欧阳修深感忧虑,于是在西夏求和
之际,欧阳修便首先上书提出改革,因为欧阳修当时身为文坛领袖,威望很大,他这一上
书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在沉闷的朝局上掀起巨大的波澜,于是一场关于改革的呼声也
应声而起。
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实施过程中,他身为谏官,多次替范仲淹等改革派辩护,有力支持
了范仲淹等人的改革,欧阳修虽然不算坚定的改革派,甚至对改革派的一些主张表示反对,但是看到庆历新政的确给朝局带来了清新的政治空气,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也就没有利
用职务反对改革。
不久庆历新政在各种反对声中失败了,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改革派纷纷
被罢官贬职,而欧阳修也受到牵连,被贬滁州。
他虽不是庆历新政的中心人物,但是也成
为改革的牺牲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