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概念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概念的变化

摘要:

本文试着从后进生的形成的特点分析形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并通过后进生的心理、性格、表现和学习进一步分析,来探讨其形成来全面客观认识和看待后进生,以此来帮助后进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转化,试着从后进生的心理、学习等方面形成一种对后进生帮教的合力。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转化

正文:

一、后进生的概念和定义

所谓后进学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高考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 Kirk)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不应局限于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学生后进与否。“后进生”既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个体,也指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体,转化后进生工作面临的不仅是个别人,还可能是一部分人。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基础不好,学习困难大,听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这样的学生不需要一味的责怪和批评,而是需要辅导和关心。另一种是基础还好,但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做事态度不够认真,遵守纪律的意志不够坚强,他们的作业一般有能力完成,但可能出现未完成或完成不认真的现象,他们的作业往往令人不能放心,这些学生如果学习用心,就会有比较好的成绩。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完全是学生自身造成的,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后进生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

1、学校方面

学生进学校的第一天老师会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高中、大学,这才算有出息!”,有的甚至说:“学习不好,让你们降级,或者就是让你们回家反省,要不放你们的长假。”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首先会致使后进生的产生。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出了后进生。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侮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班主任工作失误,导致产生了更多的后进生。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无视友谊与“小团体”的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学校管理抓道德建设和教学不力,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法虽涉及到的学生不多,但涉及到几个便有几个成为后进生,“命中率”极高。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教学分数,把教书放在第一位,育人只为教书服务,忽视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方法简单生硬、对学生诱导少,压服多;教育少,告状多,使后进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并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过频地调换教师。

2、家庭方面

错误的教育和学习母的,比如,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家长娇生惯养思想严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对子女百依百顺,使学生在上学前就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家中的“小皇帝”到了学校就成了校园中的“小霸王”。有的家长自身不完善,当着孩子面吵架,大打出手;或者整天吃喝玩乐,打牌赌博;或者生活行为不检点。家长的这些行为导致孩子性格孤僻暴躁,不思进取,甚至直接不想上学。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父母系个体营业者,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攒钱,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父母外出打工,自身文化不高、父母外出打工,为顺应当前的形势和生活所迫,年轻的父母们多数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挪下的子女不是爷爷、奶奶照顾,就是外公、外婆照料,或是亲戚邻朋代管。而这些人总是担心没带好后不好向其父母交待,所以在照顾过程中,一般不会严加管教;加之自身文化水平低,想辅导也没这个能力。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哭,能学多少学多少的“太平”观念过日子。

3、社会原因

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当前的报刊、广播有关教育工作的报道,时常可以发现错误的导向。社会风气不正,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成为后进生的,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黄色文化毒害,灰色文化熏陶、黄色文化毒害,黄色录相、书刊对少年儿童的毒害已多为人知,灰色文化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警觉;连学生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有的也渗进了情爱色彩,这样使许多学生恢心丧气,不思进取。社会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小学生渴望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但鉴于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较低,一经与社会上有劣迹的人搭上手臂,很快就会成为后进生。

4、自身原因

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主要因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学生留下了做不完的作业而丧失学习积极性,从而成为后进生。意志品格低下由此而成为学习后进生的。抑制力品格低下,这是绝大多数后进生的共同弱点。有的表现为对外来刺激的抗干扰能力较低,有的表现为对主观不良情绪的抑制能力较低。学习动机不端正、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升大学而学,一类为将来赚大钱而学。于是,有的当感到将来升学无望时便急转直下而后成为学习后进生,有的当很难使学习与挣钱挂起钩时便淡漠学业,不仅成为学习后进生,而且由于因“钱”的支使,又极易成为品德后进生。自身的个性急躁,好动、好斗,自制力差等。

三、后进生特点分析

1、心理特点

1.1自尊心强但缺乏自爱他们自尊心强,害怕批评,尤其忌讳老师当众伤自己的脸面,但又不善于约束自己,经常犯错误、挨批评,乃至于“破罐子破摔”。

1.2渴望成功但经受不住挫折他们渴望成功,好表现,但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物质上的“丰富”,精神上的“馈乏”,加之心理上没设防,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全线崩溃”,缺乏应对之策甚至产生绝望。

1.3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差他们好奇心强,但难以驾驭感情控制情绪,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遇到有害健康的行为引诱很难控制自己,甚至发展到吸烟、喝酒、上网、打架。

1.4独立意识强但缺乏自信他们要求独立的意识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凡事喜自作主张,不善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常表现出“哥们义气”,碰到困难时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1.5求胜心切但意志薄弱他们常有搞好学习的冲动和遵守纪律的愿望,但又意志薄弱,妄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想靠短时间的努力就提高成绩,往往是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学习积极性忽高忽低,遵守纪律也时好时坏。

2、表现特点

2.1思想品德不高。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同学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

2.2心理健康不全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