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十大借壳上市案例

合集下载

岩石股份借壳案例

岩石股份借壳案例

岩石股份借壳案例岩石股份借壳案例是指岩石股份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了公司的资本运作和市场扩张。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借用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和资源,实现自身快速上市的目的。

下面将列举十个岩石股份借壳案例。

一、岩石股份借壳华夏银行华夏银行是一家知名的商业银行,岩石股份通过收购华夏银行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金融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二、岩石股份借壳中石油中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石油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石油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三、岩石股份借壳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移动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通信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四、岩石股份借壳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平安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保险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五、岩石股份借壳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银行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金融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六、岩石股份借壳中国石化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石化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石化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七、岩石股份借壳中国联通中国联通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联通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通信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八、岩石股份借壳万科集团万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万科集团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房地产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九、岩石股份借壳中国人寿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人寿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保险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十、岩石股份借壳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工程公司之一,岩石股份通过收购中国建筑的方式,借用其上市地位和建筑行业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快速上市。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

港股借壳上市案例港股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实现自身的上市目标。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 上市方式更为快捷和简便,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公司的关注和采用。

下面将列举10个港股借壳上市的案例,详细介绍它们的背景和运作过程。

1. 小米集团:小米集团是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子公司,以借壳上市的方式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2. 乐视网:乐视网是一家中国互联网视频公司,于2010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乐视控股,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3. 优信集团:优信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于2017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瑞信集团,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4. 易车集团:易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垂直媒体和电商平台,于2010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易车网,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5. 京东健康:京东健康是中国领先的医药电商平台,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同仁堂,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6. 深圳国际:深圳国际是中国领先的物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16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远海运,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7. 中国巨石:中国巨石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于2011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化石油,快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目标。

8. 万科企业:万科企业是中国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于1991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已在香港上市的万科控股,成功实现了自身的上市计划。

9. 美团点评:美团点评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于2018年以港股借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上市事件盘点

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上市事件盘点

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上市事件盘点2009年,中国股市以IPO重启和创业板开板而引起全球关注,而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遗患和进一步提升质量的战略进程,则是以一场场或大或小的借壳战役来体现的。

这一年中,既有积弊甚久、长期停牌的上市公司获得新生,也有处于景气衰退行业的上市公司转身进入更具成长性的行业,还有长期觊觎股市平台的产业资本通过借壳杀入资本市场。

当然,这些借壳事件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今天,本报推出《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事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投资者正确把握新公司的未来。

江西出版借壳鑫新股份身份变化:金属丝绳→出版商重组方: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被重组方:鑫新股份财务顾问:中银国际12月16日晚间,鑫新股份发布《收购报告书》称,江西出版集团将借壳鑫新股份上市。

8月14日,江西出版集团的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刚刚获得江西省政府批准。

根据重组预案,鑫新股份拟以7.54 元/股向江西出版集团增发不超过5亿股,购买其拥有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包括出版、印刷、发行、影视制作、贸易、物流、投资以及文化地产等出版文化传媒类主营业务资产及下属企业股权。

江西出版集团承诺,在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目标资产及相关业务产生的盈利归鑫新股份享有,如亏损则由出版集团以现金补足给鑫新股份。

与出版集团本部租型业务相关的人员,将随租型业务及相关资产进入鑫新股份。

目标资产的收购对价为28.7亿元。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7.56 元/股。

江西出版集团拟通过本次收购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同时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其所持有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整体上市目标,不仅有利于尽快改变鑫新股份的经营困境,恢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切实维护鑫新股份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也为出版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鑫新股份于今年7月17日停牌筹划重组相关事宜,至2009年8月14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发文批准江西出版集团的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简述_091128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简述_091128

LOGO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3、中化集团发起2笔巨额海外并购 ●内容&特点 中化集团在8月12日宣布,以超过63亿人民币(5.32亿英镑)的现金收购 Emerald能源公司,交易溢价约11%;而2009年8月底消息传中化集 团或以最高 约47亿元(4亿英镑)收购Gulfsands Petroleum Plc(下称“Gulfsands”),溢价高 达42%。 Emerald Energy公司是在英国上市的一家独立石油企业,其拥有叙利亚26 区块中东KHURBET油田及YOUSSEFIEH油田50%的份 额;Gulfsands是一家 英国的独立油气开发、生产公司,股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主要集中 于中东地区。此外Gulfsands也是的 Emerald在叙利亚东Khurbet油田的合资伙 伴。如果对Gulfsands的并购成功,中化集团将拥有东Khurbet油田的全部权益 作为国内第四大油气公司,中化集团在国内油气上游业务的竞争中远落后与 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面对已然没有剩余资源空间,只有更多地依靠海 外收购来发展。此此背景下,Emerald、Gulfsands等海外公司进入了中化集团 的收购视野; 中化集团无法分食国内油气资源 无奈海外并购
LOGO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9、双马水泥拟出资28亿元收购都江堰拉法基50%股权 ●内容&特点
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月8日发布公告称,其将以280117.81万元收购拉 法基中国持有的都江堰拉法基50%的股权。 公告显示,上述收购价格是采取收益法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一半 进行定价。都江堰拉法基的总资产账面值为179922万元,总负债为44100万 元 ,净资产为135822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560235.62 万元,评估增值424413.62万元,增值率312.48%。 此前,《财经网》曾报道,*ST双马拟以7.61元/股定向增发4亿股股票收购 拉法基中国持有的都江堰拉法基的股权。拉法基中国为*ST双马的实际控制人, 持有*ST双马56.81%的股权。本次发行完成后,拉法基中国将持有*ST双马 80.82%的股权。 *ST双马当时表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是为支持四川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 满足灾后重建的水泥需求。

09年A股市场ST变身地产股大盘点

09年A股市场ST变身地产股大盘点

09年A股市场ST变身地产股大盘点(1)眼前房地产企业再次掀起借壳上市潮,而第二波的先行者已经在收获中,这一现象使得A股中的ST公司的“壳”尤为“紧俏”。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09年A股市场ST变身房地产企业的每一个股票:一)S*ST万鸿(600681)继续暂停上市中。

原股东:万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方:佛山市顺德佛奥集团有限公司。

二)ST国药(600421)成功未摘帽。

原股东: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方:上海凯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总市值:20亿元左右。

成文当日每股股价:8.9左右。

一年内涨跌7.13(426.95%)。

三)中科合臣(600490)成功未摘帽。

原股东:上海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方: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鹏欣房产。

目前总市值:15亿左右,成文当日每股股价:10.5左右。

一年内涨跌7.49(243.97%)。

四)ST耀华(600716)成功未摘帽。

原股东: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方: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地产,凤凰地产目前总市值50亿左右,成文当日每股股价:8.6左右。

一年内涨跌3.61(75.52%)。

五)ST天桥(600657)成功已摘帽。

原股东: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方: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北京开发商)更名为:信达地产,目前总市值160亿左右成文当日每股股价:10.4左右。

一年内涨跌7.35(257.89%)。

六)SST亚华(000918)成功已摘帽。

原股东:湖南亚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方: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嘉凯城目前总市值250亿左右成文当日每股股价:16.7左右。

一年内涨跌11.27(212.64%)。

在土地市场全面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上市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资金问题。

房地产作为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拥有的资源,将其注入ST公司是T族公司最可行、甚至是唯一的保牌选择,这也是那些国资控制下的ST公司被房地产企业频频借壳的主要原因。

a股历史上借壳上市的纪录

a股历史上借壳上市的纪录

a股历史上借壳上市的纪录自2012年以来,借壳上市概念深入人心,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一批不具备IPO资质的企业成功进入了A股市场。

其中既有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的新兴产业公司,也有过街老鼠品牌,它们无一不借助于借壳上市,成功实现了从小卒到成巨的飞跃。

一、何为借壳上市借壳上市,简单的说就是采取借壳公司的既有股权结构(资产、股票、名誉、声誉等)等条件,使得企业拥有了自己从零开始无法达成的上市条件和规模,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是一种拉升公司市值、补充资金的方法。

二、借壳公司和壳资源的来源1、ST 中富ST中富是最早涉足壳资源盘点的上市公司之一,不过在重组之前已经被证监会责令停止上市。

在多次重组中,ST中富先后壳况升级,从最初的3000万元→2.5亿元→3.5亿元,最后又成为了和信贷的3.5亿元增资对象。

2012年1月的重组收购,ST中富借出的仍是河北建投的壳子,河北建投的壳子在此前也已被多家公司借出过。

2、ST昆机2010年,大族激光与ST昆机完成重组,大族激光借壳上市。

大族激光的身后,是多年来对壳资源的积累。

GMCC、智慧集团、万旭电子都曾借过ST昆机的壳,不过很快就全线出局。

大族激光与ST昆机的交易,是一个新玩家的崛起,标志着大族激光正式走向资本市场。

3、江苏恒瑞江苏恒瑞在2009年上市前,因净资产过低被深交所否决,2011年借贝达药业壳完成上市。

实际上,贝达已是江苏恒瑞多次寄望的壳子,不过当时价格高得吓人,一直没走到最后这个步骤。

三、借壳上市的优势与风险优势:1、简便快捷。

借壳上市不需要修建新的发行平台,也无需经过证监会证券发行审核,这是比较快捷和直接的方法。

2、降低成本。

借壳上市可以省去整个IP0的费用,而且整个流程相对简单。

风险:1、壳公司质量不佳。

由于股权交易系统的一些漏洞,有些公司铤而走险,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将其资产注入一些不怎么值钱的壳公司的手中。

2、公司实力不断下降。

一些被借壳上市的公司热度会不断下滑,本来将壳公司作为垫脚石想打开资本市场的企业会不断遭到市场的抛弃,从而迷失方向、垮掉般的情况也在借壳上市公司当中屡见不鲜。

2009年中国企业境外IPO典型案例分析民生银行

2009年中国企业境外IPO典型案例分析民生银行

2009年中国企业境外IPO典型案例分析——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港交所上市入选理由:1、2009年境外IPO融资额最大事件;2、金融业先A后H的又一代表。

农行上市在近期引起广泛关注,7月15中国农业银行正式登陆A股,最终以每股2.68元的价格发行255.71亿股,募集资金685亿元,成为A股历史最大IPO;紧接与7月16日登陆H股,发行价则为3.20港元/股,按汇率计算,A股相比H股负溢价4.06%。

在四大国有银行股改过程中,农行IPO显得格外艰难。

其困难不但包括大型国企股改共同问题,即:自身的部分政策性角色与公司盈利目标之间的冲突,公司追求利润与管理人员行政定位之间的冲突,政府意志下的发行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冲突。

还具有相对于其他三个国有银行的特殊问题:三农业务和市场期望的矛盾。

国务院对农行股改提出了对其三农业务的要求,作为其“两个都要”,既要商业,也要“三农”。

而三农业务恰是市场对农行最为担忧的业务,这块业务的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资产质量。

农行上市路演过程中,公司高管反复强调其漂亮的利润增长率,但仍未打消市场对其政策性业务,及依靠剥离不良资产获得高利润率做法的顾虑。

农业银行A股7月15日上市首日表现不如预期,收涨0.75%,报人民币2.70元,弱于2.76-3元的首日定位预期,全天波动区间2.69-2.74元;第二日频触发行价,通过资金强力注入,苦撑股价,避免破发。

紧接着16日登陆H股,首日表现高开高走,盘中涨幅超过3%,午后开始震荡,当日收于3.27元,涨幅2.187%,全天波动区间3.25-3.31元,与A股首日死守发行价的表现大相径庭,这与港股近期活跃表现及H股相对于A股发行溢价密切相关。

对农行在两地市场未来股价走向预测上,市场普遍认为A股保发压力较大,从上市两日的股价及成交量来看,保发完全依靠“绿鞋机制”带来的补充资本投入。

据估算,到7月16日,相关机构已投入数十亿元以死守发行价。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全集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全集

借壳上市借壳上市定义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借子壳。

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

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厂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相同与区别之处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具体上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借壳上市企业的会计处理针对部分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反映,对于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交易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存在一些理解差别,财政部会计司日前发布《关于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权实现间接上市会计处理的复函》,明确相关问题。

财政部在复函中明确,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未形成反向购买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执行。

史上最全借壳上市资料整理(含借壳流程、模式与真实案例)

史上最全借壳上市资料整理(含借壳流程、模式与真实案例)

史上最全借壳上市资料整理(含借壳流程、模式与真实案例)展开全文借壳没那么简单,一个借壳项目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汗水,如果单纯的倒卖信息,那你这借壳的成功率真是低的可以。

今天我们详细聊聊借壳上市。

我们都知道资本市场有两种方法上市,第一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即IPO,IPO只要走完流程没什么重大事情基本就可以;第二种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主要是把非上市的企业或者资产置入到已上市的公司中,彻底改变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实际控制人以及名称,上市后在一定条件下再通过增发股份(为何要增发?因为之前的资产是买进来的,上市简单的说就是圈钱,借壳并不能圈到钱,只有通过增发股份,才能达到圈钱的目的)。

借壳过程中基本环节1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有三种方式取得公司的控制权:1、股份转让方式:收购方与壳公司原股东协议转让股份,或者在二级市场收购股份取得控制权;展开剩余93%2、增发新股方式:壳公司向借壳方定向增发新股,并达到一定比例,使收购方取得控制权;3、间接收购方式:收购方通过收购壳公司的母公司,取得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制权。

2对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其中分为两个方面:▍壳公司原有资产负债置出:实施借壳上市,通常需要将借壳对象全部资产、负债及相应的业务、人员置换出去,可以根据资产接受方与借壳对象的关系分为关联置出和非关联置出。

▍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置入:借壳企业将全部(或部分)资产、负债及相应的业务、人员置入借壳对象中,从而使得存续企业即为借壳企业,可以根据借壳企业资产上市的比例分为整体上市和非整体上市。

3借壳时候会考虑到的问题上市的直接成本和潜在成本、审批难易程度、后续融资能力、锁定期、要约收购等共性条件,也要考虑拟上市企业和壳公司的行业特点、财务状况、所有制类别、经营能力、谈判能力等特性条件。

通过以上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再进行选择适合借壳的方式。

借壳的方案方案一股权转让+资产置换1、壳公司原控股股东将所持有的壳公司股份通过股权转让协议方式协议转让给拟借壳上市企业,后者以现金作为对价收购该部分股份;2、借壳方完成对上市壳公司的控股后,与上市壳公司进行资产置换,收购其原有业务及资产,同时将拟上市的业务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作为收购其原有资产的对价;本方案常见的辅助交易:注入资产的评估值高于置出资产,差额部分作为上市公司对大股东的免息债务,无偿使用若干年。

借壳系列案例一:“爱家”借壳“德棉股份”上市

借壳系列案例一:“爱家”借壳“德棉股份”上市
2002年后,爱家全国战略开始显露成果:2002年,爱家首个异地项目武汉“爱家国际华城”开盘销售,2003年开发天津“爱家星河花园”项目;与此同时,爱家在上海本地的精品地产项目亦相继面市,2004年,开发了位于上海虹口最繁华商业区的“爱家豪庭”和“爱家国际大厦”,2005年,在上海浦东开发了“爱家东旅大厦”。三地联动,多点开花,大大提高了爱家的品牌知名度,并驶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伴随着一个个精品项目的拔地而起和公司的不断发展,各种荣誉亦接踵而至。2005年,在上海回顾总结房地产发展历史的重要时刻,爱家再一次以其实力获得了业界的肯定,当年,爱家荣获“上海市房地产18年杰出贡献企业”,董事长李笙安获“上海市房地产18年十大企业家”。
经过多个爱家品牌房地产项目的成功运作,得到市场认可的楼盘不断推出,“爱家地产”品牌已经成为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美誉度的地产品牌,其中2009年其品牌价值就达11.38亿元。
1995-2005年,爱家完成了第一个十年发展目标,公司经历初创立足、快速发展、迈向全国阶段,确立了在地产领域的一席之地。但爱家掌舵人李笙安意识到,作为一家全国性房地产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爱家在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助推力,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李笙安判断,中国房地产业还较为分散,行业整合时代即将来临,身居房企百强的爱家要在这场整合中取得优势地位,进而实现外延式发展,做大做强,亦需要资本平台支撑。此外,资本市场的运作,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品牌,谋求更大发展。因此,在做第二个十年规划里,李笙安将融资上市作为战略规划提上日程。
1998年,爱家成功开发“华安公寓”,两个月销售率即达到100%,确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1999年,参与上海旧城区改造工程,投资开发“鸿安公寓”,获得上海“东方杯”优质工程奖。

a股借壳上市 案例

a股借壳上市 案例

a股借壳上市案例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通过借壳上市来获得A股上市的机会。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曾在A股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或者合并一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从而利用后者的上市资质和渠道,实现自身在A股上市的目的。

以下是几个实际案例:
1.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该公司原为香港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获得了在A股上市的资格。

2. 昆明云投生态集团:该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云南旅游集团,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3. 金证股份:该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长城科技,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虽然能够让公司快速实现在A股市场的上市,但也有其缺点和风险,比如需要支付高额的收购费用、面临合并整合难度以及被壳公司债务问题等。

因此,公司在选择借壳上市前需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 1 -。

2009年IPO败局十大经典案例分析

2009年IPO败局十大经典案例分析

IPO败局之十大经典案例分析日期:2010年7月23内容摘要在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做出的决策中,否决发行上市申请、取消已发行申请的审核、撤销已经通过的核准,这三项对企业来说均属于上市失败。

由于公司上市并不仅仅只为IPO这一次的融资机会,其必将经历多次二次增发再融资,所以上市公司因为作假欺诈、业绩无法满足上市标准被证交所退市,也可视为上市失败。

应该注意到,企业IPO被证监会否决,并不仅仅是某一个重大问题或者单一原因,能够上会的企业基本已经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重新梳理。

在大问题已经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往往因为或多或少的细节问题,导致IPO失败。

IPO失败将对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造成重大打击,延误企业上市进程、打乱企业发展计划和经营管理活动、外界的负面关注甚至会影响公司形象和商誉。

因此对失败教训的借鉴,在企业准备发行上市阶段显得相当重要。

中国股市,一枝独秀;创富神话,此伏彼起。

IPO征途危与机共存,成则步入发展超车道,甩开对手;败则错失新一波财富盛宴,延误发展大计。

资本市场不相信一厢情愿,怎样掌控资本游戏话语权?如何降低上市犯错率?全面反思IPO失败十大经典模式,缜密梳理冲刺上市八大战略扭曲。

IPO 十大典型败因:细节决定成败,纠纷导致出局2009年的国内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尚未走出经济危机的情况下逆势飞扬。

根据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的统计,2009年全球资本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募集股票上市(IPO)的方式实现融资1210亿美元。

虽然这一数字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是构成结构已经出现重大变化,中国公司在IPO数量和融资总额两项指标中异军突起——2009年共有187家中国公司通过IPO融资50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中国建筑、中船重工等内地公司跻身全球IPO十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内地资本盛宴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慷慨赴宴。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借壳上市是一种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然后将自身业务整体注入该公司,从而快速实现上市的方式。

借壳上市具有快速、便捷、省时省力的特点,是一种在中国股市颇为流行的上市方式。

下面将详细解析一些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1.中国平安借壳上市案例: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早期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1991年,中国平安在香港以上市公司中国鲸恩(Whale Next)为壳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购买,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中国平安以较低的成本和相对较短的时间上市,快速获取了大量资金,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融创中国借壳上市案例:融创中国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商。

2024年,融创中国通过收购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香港房地产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融创中国省去了繁琐的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联想集团借壳上市案例:4.海底捞借壳上市案例:海底捞是中国知名的餐饮企业,也曾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2024年,海底捞通过收购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小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海底捞节省了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借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便捷的上市方式,被众多企业所选择。

无论是中国平安、融创中国、联想集团还是海底捞,它们都通过借壳上市成功实现了迅速的上市,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借壳上市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企业在进行借壳上市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并将自身业务顺利注入,实现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出榜

2009年“中国十大并购”出榜

司宣布通过下属子公司与总部位于瑞士 国开行向中信 国安发放首笔并购贷 的 Ad a d x石油公司达 成现 金收购协议 ,
中国 中信 集 团 、 中信 国 安 签 署 中 信集 团 司全部股份。收购总价约为 4 5 9 亿元人
l元 元 人 民 币 ( .8 美元 )的价 格 收 购 埃 款 :2 0 年 1 2 87 亿 09 月 0日,国 家 开 发 银行 与 以每 股 约 3 6 人 民 币的 价格 收 购该 公 气 业 务竞 争 中远 落 后 f 中 石油 、 中石 化 战略投 资白银集 团项 目并购贷款 有关合 民 币 。在 金融 危机 背 景 下 , 中石化 集 团
权 ;l 月 , 朴 基 金 再 出 手 , 下 l 亿 环节,终于在 1 月初 与通用汽车正式签 1 厚 签 0 0
美元 的民生银行股权认购意向书。
订协议 ,获得悍马品牌 、商标和商 品名
蒋洁敏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称的所 有权 ,同时拥有生产悍马 汽车所
公 司董 事 长 ) 0 9 4 , :20 年 月 中石 油 与 合 必须的具体 专利 的使用权。 由于交易受 作伙 伴共 同收 购 哈萨 克 斯坦 曼 格 什 套油 到 了 国 家监 管 部 门和 媒 体 的极 大 关 注 ,
司为核心平 台打造六大业务板块 ,涵盖
李书福 ( 吉利集 团董事长 ) 在2 0 军 品 、民 品 、汽车 新 能 源 等 多个 产 业 , : 09 年世界汽车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元气 通过整合2 家上市公司 ( 1 包括 1 家A 、 8 股
大伤 时,李书福却带领吉利集 团稳健扩 3家香港上市公司 )完成核心平 台公司 张:在 3 月完成 了对全球 第二大 自动变 整 体上 市 ,并 在 未 来 实 现 中航 工 业 集 团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购买或合并一家未上市的公司,然后将后者的业务整合到前者中,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创业企业和新兴行业,因为它比传统的IPO更加快速、简单、廉价。

以下是几个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
1.360借壳上市:2011年,著名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与已经上市的公司奇虎360合并,从而成功上市。

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360上市的成本和时间,也为奇虎360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增长机会。

2.唯品会借壳上市:2012年,唯品会选择与已经上市的百联集
团合并,从而成功上市。

这一合并使唯品会获得了更多的品牌和资源,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和支持。

3.苏宁易购借壳上市:2019年,苏宁易购与已经上市的家电零
售商新宝股份合并,成功上市。

这一合并使苏宁易购能够更好地整合自身电商业务,同时也为新宝股份带来更多的资本和业务机会。

借壳上市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但它仍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上市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实现快速增长和发展。

- 1 -。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 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几点关注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方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金融】【并购】券商借壳上市案例汇总

【金融】【并购】券商借壳上市案例汇总

券商借壳上市案例汇总目录一、安信证券借壳中纺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借壳上市) (1)二、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新增股份吸收合并) (2)三、西南证券借壳ST长运(吸收合并) (3)四、长江证券借壳STS石炼(吸收合并) (3)五、国元证券借壳SST化二 (4)六、东北证券借壳(新增股份吸收合并) (5)七、国金证券借壳S城建投(资产置换) (6)八、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换股吸收合并) (6)九、国海证券借壳SST集琦(吸收合并) (7)十、首创证券借壳S前锋 (8)一、安信证券借壳中纺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借壳上市)时间:2014年11月1、交易方案包括(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二)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上市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14 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股价格为 6.22 元/股,不低于市场参考价即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安信证券100%股份作价1,827,196.09 万元,中纺投资向国投公司等14 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的数量为2,937,614,279 股。

公司同时拟以询价的方式向不超过10 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609,065.36 万元。

本次交易拟募集的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的25%。

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即 6.22 元/股。

2、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本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中纺投资为中国纺织物资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于1997年5月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从中纺投资设立至今,国投贸易一直为中纺投资的控股股东。

中纺投资本次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国投公司、投保基金等安信证券现有股东持有的安信证券100%股份,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国投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50.61%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其全资子公司国投贸易合计控制上市公司55.64%股份;本次重组完成后,国投公司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9.21%的股份,仍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其全资子公司国投贸易合计控制上市公司43.10%股份。

2009年以来在纳斯达克成功IPO的中国公司经验汇总

2009年以来在纳斯达克成功IPO的中国公司经验汇总

2009年以来在纳斯达克成功IPO的典型中国公司经验总结摘要2009年4月2日,搜狐畅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为纳斯达克自2008年金融风暴以后成功上市第一股,融资规模逾1.2亿美元,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近40%。

2009年9月24日,盛大游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为美国IPO市场2009年最大规模IPO,共成功募集资金达10.44亿美元。

这是盛大网络2004年5月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陈天桥又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

2009年10月16日,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共计募集资金约2.48亿美元。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地产科技第一股,同时也创造了两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分拆各自极具成长性的业务后进行合并,并进行二次上市的先河。

2010年3月26日,国内首家多品牌经济型酒店汉庭连锁酒店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此次IPO共计募集资金约1.27亿美元。

汉庭是继如家、7天之后,第三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

公司上市成功的因素很多,在IPO这个环节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定价、承销商实力、上市时机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和资产重组等等因素。

目录一、搜狐畅游(代码:CYOU) (4)二、盛大游戏(代码:GAME) (8)三、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代码:CRIC) (12)四、汉庭连锁酒店(代码:HTHT) (16)五、综合经验总结 (21)附件一:四公司上市相关信息汇总 (23)附件二:阿里巴巴香港上市 (24)附件三:华友世纪剥离音乐无线业务酷6网实现借壳上市 (28)附件四:新浪MBO(管理层收购或增持) (31)一、搜狐畅游(代码:CYOU)上市概况:2009年4月2日,搜狐畅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为纳市2009年第一股。

搜狐畅游发行价16美元,融资规模逾1.2亿美元,获得19倍的超额认购,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近40%。

畅游此次IPO规模为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其中一半为新发股,另一半则是搜狐出售的现有股权。

国企借壳上市成功案例

国企借壳上市成功案例

国企借壳上市成功案例
以下是一些国企借壳上市成功的案例: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主体,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央企借壳上市案例。

2.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珠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以央企借壳上市的航空企业。

3.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以央企借壳上市的电信企业。

4.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中冶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中国铁路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是中国首个以央企借壳上市的铁路工程企业。

以上案例展示了国企借壳上市的成功实践,通过借壳上市,国企能够更好地融入资本市场,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事件盘点2009年,中国股市以IPO重启和创业板开板而引起全球关注,而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遗患和进一步提升质量的战略进程,则是以一场场或大或小的借壳战役来体现的。

这一年中,既有积弊甚久、长期停牌的上市公司获得新生,也有处于景气衰退行业的上市公司转身进入更具成长性的行业,还有长期觊觎股市平台的产业资本通过借壳杀入资本市场。

当然,这些借壳事件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今天,本报推出《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借壳事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帮助投资者正确把握新公司的未来。

江西出版借壳鑫新股份身份变化:金属丝绳→出版商重组方: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被重组方:鑫新股份财务顾问:中银国际12月16日晚间,鑫新股份发布《收购报告书》称,江西出版集团将借壳鑫新股份上市。

8月14日,江西出版集团的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刚刚获得江西省政府批准。

根据重组预案,鑫新股份拟以7.54 元/股向江西出版集团增发不超过5亿股,购买其拥有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包括出版、印刷、发行、影视制作、贸易、物流、投资以及文化地产等出版文化传媒类主营业务资产及下属企业股权。

江西出版集团承诺,在基准日至交割日期间,目标资产及相关业务产生的盈利归鑫新股份享有,如亏损则由出版集团以现金补足给鑫新股份。

与出版集团本部租型业务相关的人员,将随租型业务及相关资产进入鑫新股份。

目标资产的收购对价为28.7亿元。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7.56 元/股。

江西出版集团拟通过本次收购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同时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其所持有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整体上市目标,不仅有利于尽快改变鑫新股份的经营困境,恢复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切实维护鑫新股份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也为出版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鑫新股份于今年7月17日停牌筹划重组相关事宜,至2009年8月14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发文批准江西出版集团的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

该计划目前已获得董事会批准,还有待于股东大会和证监会的批准。

最新进展:目前,拟注入资产范围内的全民所有制和改制不彻底企业的改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将于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前完成相关工商登记手续,从而完成改制工作。

这应该是沪深两市中第一家边改制边重组的大型国企借壳案。

爱家控股借壳德棉股份身份变化:纺织厂→地产商重组方:上海爱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被重组方:德棉股份财务顾问:国海证券在德棉集团的撮合下,遭遇困境的德棉股份遇上了毫无感情基础的地产商——上海爱家控股公司。

这场“联姻”在外界看来有点匆忙,也难掩一些瑕疵。

重组方爱家控股的突击增资、自身开发资质“待升”等等让投资者有些担忧。

上市后的第二年,德棉股份在金融危机笼罩下的纺织业寒冬里愈加积弱。

2009年德棉股份营业收入连续下滑,每况愈下。

2008年5320万元的亏损就将前两年的盈利一扫而光,2009年前三季度更是爆出7793万元的亏损。

作为“父母”的德棉集团更是不堪一击。

据媒体报道,德棉集团不仅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财务情况亦堪忧。

部分工人的工资都需靠借款维持。

如此交困情景,德棉集团只好抄近道赶紧寻郎卖壳。

于是先上车后补票的一幕就发生了。

根据德棉股份的公告,8月12日,在德棉集团的首肯下,德棉股份董事会同意与爱家控股的资产重组。

既然如此,德棉股份为何迟至8月27日才公布大股东征集股权受让方的信息以及公布获得管理层的批准?显然,德棉集团“内在属意”爱家控股是这次重组的重要推动力量。

11月21日,重组方案得以最终落定。

按照重组计划,德棉股份将其全部资产、负债以约3.5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德棉集团,前者以3.51亿元的现金加3.28亿股的新增股份向爱家控股购买其所持的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公司100%股权。

爱家控股同时还将协议受让德棉集团持有的5270万股(29.4%)股份,支付5.2亿元。

在一番你来我往的交易中,爱家控股仅以1.7亿元的现金便获得了德棉股份75.52%的控股权,成功将其房地产资产注入德棉股份并借壳上市,而德棉集团得以融资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爱家控股此次急迫的重组还在其突击增资的过程中有所体现。

在德棉股份8月停牌重组期间,爱家控股在8月14日至26日期间,分三次对拟注入资产爱家豪庭进行1.86亿元、2亿元、2亿元的突击增资。

这使得爱家豪庭注册资本火速从3180万元猛增至6.17亿元,资本实力的快速攀升却令人惊诧:规模上去了,受让条件也就达标了。

此外,爱家控股声称已有49.51万平米取得土地使用权,其中29.14万平米是拟近三年开工的项目,但爱家豪庭仅有4家公司已达到办理二级资质的条件,还在申请办理过程中。

爱家控股入主后,德棉股份也将从纺织公司变身上海滩上的房地产公司,而且净利润2.04亿元的预期已经浮出水面。

根据重组预案,爱家控股承诺2009-2012年间实现的四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8.12亿元;若达不到这一盈利预期,将以送股而非现金补偿的方式对投资者进行补偿。

对于这不同寻常不用自掏“真金白银”的做法,爱家控股认为是“与其他重组案例比有明显优势”,但“送股”的优势毕竟取决于将来的股价,投资者感到不踏实在情理之中。

爱家控股也给出了拟注入资产爱家豪庭的过往业绩表现。

2007年、2008年、2009年1~8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10.78亿元和9.74亿元,实现净利润达9474万元、2.03亿元和1.81亿元。

最新进展:2009年11月26日,德棉股份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该重组议案。

德棉股份是2006年10月18日上市交易的,也就3年时间就被重大资产重组了,也可谓开创了国内中小板被借壳的先例。

冀东集团置换*ST唐陶资产身份变化:陶瓷厂→水泥机械商重组方:河北省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重组方:*ST唐陶重组推动方:唐山市国资委财务顾问:民族证券*ST唐陶全称为*ST唐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墙地砖、工业理化陶瓷、特种陶瓷、耐火材料、建筑陶瓷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

重组后主营业务将变更为通过控股盾石机械、盾石建筑、盾石筑炉和盾石电气的形式经营水泥机械装备和电气设备制造、水泥生产线总承包、安装和维修等业务。

2009年6月18日,*ST唐陶表示,唐山市国资委正筹划对该公司进行重大重组事宜。

*ST 唐陶重组分为二步走:第一步由唐山市国资委出面“理顺”相关产权关系。

唐山市国资委将唐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唐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将持有的*ST唐陶44,113,040股国有股份、23,765,381股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给冀东集团。

冀东集团将由此持有*ST唐陶67,878,421股国有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9%,成为*ST唐陶控股股东,同时由冀东集团制定方案对*ST 唐陶进行资产重组。

第二步由冀东集团制定方案来推动重组。

将上市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冀东集团合法拥有的唐山盾石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唐山盾石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唐山盾石筑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和唐山盾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进行置换。

*ST唐陶原实际控制人为唐山市国资委,重组后实际控制人不变,仍是唐山市国资委。

此次交易不涉及募集资金。

拟注入资产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较好。

*ST唐陶近年来因产品销售不畅,存货净额大幅上升,占流动资产比例由2006年末的51.36%上升至2008年末的71.71%。

公司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较差,流动性风险较高。

而且因经营困难,2007、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到期银行借款一直未能偿还,导致应付利息逐年增加,同时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职工薪酬逐年增加,公司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今年前三季度,*ST唐陶股东权益只有1.58亿元。

根据现有的财务资料和业务资料,在假设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司经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按重组完成后的上市公司构架,预计上市公司2009年和2010年可实现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约为4249.26万元和6046.00万元,置入资产将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使具有良好的资产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上市的经营业绩。

在*ST唐陶此次重大重组中却曝出重组方冀东集团董事长配偶、总经理配偶、副总经理三人的股票账户中皆有买卖*ST唐陶的股票情况,还有一位唐山国资委副主任配偶、一位唐山国资委产权处处长配偶的账户中也有买卖,还有一位负责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审计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部门经理的配偶。

上述相关人士尽管皆称自己没有利用内幕消息,也不知道重组的相关情况,属于“误买卖”。

但一次性地出现6位“重量级人物”也的确令市场感到震憾。

最新进展:2009年12月10日,中国证监会通知*ST唐陶,受理了其重大资产置换核准行政许可申请材料。

台企中华映管借壳闽闽东身份变化:机电产品商→显像管供应商重组方: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被重组方:闽闽东财务顾问:广发证券中国台湾中华映管公司将成为首家借壳登陆A股的台企。

今年9月,闽闽东公告称,证监会批复该公司与中华映管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根据重组方案,闽闽东将全部资产以6820万元出售给信息集团,同时向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福日电子以4.36元/股发行5.56亿股,以购买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合计持有的4家公司各75%的股权以及福日电子拥有的相关工业房地产及机器设备。

中华映管是全球第六大液晶面板厂,在控股闽闽东后,闽闽东的主营业务替换为液晶模组业务。

闽闽东原名闽东电机,总部位于福建福州,主营业务为机电产品生产、销售,金属材料的经营等。

1993年上市以来,曾一度引领闽东一带电机行业的发展,但自上世纪末以来,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的状态,甚至一度暂停上市。

7月31日,证监会有条件核准台湾中华映管公司重组借壳闽闽东的方案。

目前,仅有7家规模较小的台企实现在大陆A股上市。

闽闽东的新东家——中华映管成立于1972年,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显像管供应厂商。

如果资产重组方案通过,台湾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将正式入主闽闽东,并向闽闽东注入福建华显、深圳华显、华冠光电、华映视讯等4家子公司各75%的股权,相应的,闽闽东的主营业务也将从电机的生产销售转为液晶模组加工。

根据重组方案,闽闽东将把全部资产、负债以及现有业务和员工一并转给原大股东福建电子信息集团,该集团旗下的福日电子将以206基地资产置换闽闽东的其余股份。

此番重组后,中华映管(百慕大)和中华映管(纳闽),共同承诺明后两年闽闽东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3.46亿元,若无法达标,当年中华映管(百慕大)将以现金补足差额部分。

2009年4月1日,闽东电机、信息集团与收购人、福日电子共同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