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的体育行业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新兴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和体育经纪人等3个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总共十六类体育场所国家标准,已从2003年开始陆续实施,其中有十四类场所对执业人员做出了执业准入限制,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004年6月,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启动了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国家认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制定的《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也自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因此,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满足社会和体育行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化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的巨大变革,造成了人才需要结构上的新变化,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不仅要面临专门技能的挑战,而且还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就业渠道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这就要求体育职业教育必需从传统单一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向多样的市场型转变。鉴于上述情况,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育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参考设置专业和进行培训,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综合化
谈到体育职业教育人们往往会与体育的项目、技术和技能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的职业教育往往被局限在体育本身的技能教学、训练与指导的范围内。其实这仅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方面,最具有前瞻性的在于与体育相关的体育环境、资源、管理、服务和利用与开发方面。为了发展经济,拓展体育的就业渠道,我国体育的职业教育应围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构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还应围绕着体育的第二产业,如体育保健、医疗、旅游、咨询、营养等制定一整套体育职业服务教育体系。
(三)时代化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体育职业教育内容和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面临国际化体育全方位竞争形势的加剧,要想强化体育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组织的变化及时调整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体育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体育职业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以超前的意识立足于科技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沿阵
地,培养人才在体育、文化、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对体育职业人才创业意识的培养,培养有时代特色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拓宽职业教育培训渠道,提高人才素质
目前,体育职业教育的途径基本限制在高等学校体育院系、中等体育学校的范围内,要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拓宽体育职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在培养体育人才的途径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在他们毕业后,还要采取送“学”促“业”的办法,使他们的知识不断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尽快找到适合的岗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迅速,还应对将要或正在从事体育经营、服务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培训在业务上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提高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大多是参照普通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不突出。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推进体能训练、运动康复、运动营养、运动保健、运动心理等专业的建设,开展体能师、康复师、营养师、按摩师、科研监测人员等社会急需的短缺型高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对特殊职业人才的需要;社会体育经营性俱乐部日益丰富,高尔夫、健身操、瑜伽、保龄球、游泳等;体育用品市场也日益成熟,创造了品牌效应和市场价值。要根据这一特点,设置面向新兴产业和职业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具有体育特色、适应能力较强的有用人才。
(三)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体育职业教育不能盲目地模仿普通高等学校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突出“体”和“职”的特点。这就要重视实践部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要在使受教育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融入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尽量适用于较大空间和较广的范围,与职业岗位的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应在突出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换,体现职业性、服务性特征,构建跨专业思想、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四)加强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和培训
要加强体育职业教育中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以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院校为基地,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各类体育职业资格鉴定和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网络。体育职业院校要紧紧抓住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契机,加强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和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鼓励学生和运动员刻苦学习,争取在校期间获得多种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提供保障。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无证人员强制培训,考试合
格后进行认证,确保体育从业人员的质量。
(五)应从供求需要出发
体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要求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职业教育院校,根据社会对技能型、知识型、服务管理型和高层次、高能力人才需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体育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体现与社会供求关系相适应的产销理念,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与从业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不断促进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有创造性的为学生培育就业实习基地,大力加强从业情景性体验,不断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尽快地溶入到为社会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