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高祖本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探微之《高祖本纪》

刘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对这个人物越是深入的了解,就越加觉得这个人是那么的神奇。

1、吕公择婿

沛县县令请大家吃饭,顺便收点红包,他的贵客——单父人吕公是个很会看相的人。话说这吕公,可真不是一般人,不仅看相很准,而且四个小孩长大后也不简单,单那吕雉就能力非凡,吕泽、吕释之个个都非等闲之辈,连另一个女儿吕媭也极有远见。这次沛县县令大宴宾客,刘邦也去了,萧何是沛县县令的管账先生,定下了一条规矩:礼钱一千以下的人坐在露天用餐。这是明目张胆的索钱,让大家多出点礼钱。对于这样的规定,在我们乡下,是要被人说闲话的,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不能说出来。刘邦是个穷光蛋,连喝酒的钱都要欠着,他是没有什么礼钱的。但刘邦不仅去了,而且还令传令的人说拿了一万钱来了,实际上刘邦一分钱都没有出。这么高的礼钱把吕公也吓了一跳,他赶紧站起来亲自迎接刘邦,这一看更不得了,根据他的相人理论,发现刘邦真是个贵人!结果酒席之上,吕公当场说出了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邦的话!

这段话看来至少有这么几个信息:吕公是一个很不一般的人,不仅会看相,而且在搬到沛县来之前,一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一是他的四个小孩长大后都很厉害,二是从沛县县令的待客规格可以看出来,礼钱一千以上的人才能坐在大堂之上,可见客人地位是很高的。

第二个信息是刘邦是个人际关系非常好的人,传令的人能冒着自己贴钱的风险乱传礼钱数,可见和刘邦的交情很不简单;酒馆里的人经常赊酒给刘邦喝,而且很多时候都不要还,这种生意的做法也是相当少见;还有史记记载刘邦经常狎辱那些朝廷中的办事人员,这说明他不仅和他们关系好,而且大家还很服他,被他欺负了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有人说刘邦是个无赖,地痞,流氓,此话大错特错。无赖和地痞流氓大家一般都会讨厌他,不会和他去结交;要么是怕他,但按照刘邦的个性,他不是一个很凶恶的人,长相也和善,身边也没有一帮小兄弟,所以,大家没有怕他的理由,那么刘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邦是一个相貌很和善的人,“隆准而龙颜”,看起来应该很慈祥,很和善,而且还留着一把漂亮的小胡子,看起来像邻家哥哥,但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如果刘邦仅仅是看起来像一个邻家哥哥的话,还不至于有这么好的人缘,他的秘诀在哪里?他身上有一种非常自信的气质,一贯不把所谓的权贵放在眼里,这次吃霸王餐就是明证,所以“龙颜”二字应该是眼神里有一种威严,这一点也是地痞流氓不能比的。他最大的秘诀是他有良好的口才,项羽抓住他父亲——刘老太公的时候,说如果他再不投降,就把刘老太公给煮了的时候,刘邦居然说,我们曾是兄弟,我的爸爸也是你的爸爸,所以你煮的也是你自己的爸爸,到时候别忘了给我分一杯羹,这话把项羽给气得!刘邦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口才?“刘项原来不读书”,但不读书不意味着没有好的口才,不读书而口才极佳的人多着呢。而且刘邦虽然不怎么读书,但语言组织能力还是不错的,沛县起兵的时候,他把招降书一箭射到城上,这招降书的语言可真不赖。刘邦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好酒,好酒的人都比较豪爽,估计很多酒局都是刘邦请客的,所以最后欠酒馆很多钱;口才好,意味着你说不过他,只有被他欺负;豪爽,意味着你会心甘情愿的被他欺负,因为你知道他没有恶意;而这个人长得又像你大哥,大哥开小弟的几个玩笑,又怎么啦?这就是刘邦在那些政府办事员当中吃香的原因。

这样的刘邦,可能大家觉得是老少通吃,没有一个不服他的,那就错了,即使这个人的优点再多,这世界上总有几个不服的。雍齿就是其中一个,雍齿本来跟着刘邦起兵的,刘邦对他也非常器重,后来刘邦外出征战的时候,让雍齿来守丰邑,结果雍齿居然背叛了刘邦,降了魏,刘邦那个恨啊,到处借兵,就是不灭秦朝也要先灭了雍齿,雍齿为什么叛汉?书上

讲是雍齿“雅不欲属刘邦”,就是早就不想跟着刘邦了,为什么?在《留侯世家》里可以找到答案,刘邦说雍齿“数辱于我”,就是说雍齿看不起刘邦,为什么?刘邦没有显赫的身世!

其实萧何最开始也是不看好刘邦的,当吕公问刘邦是何方神圣的时候,萧何居然说这个人一贯喜欢说大话,你不要管他。

可见,每一个人,不可能大家都说他好,反过来,也不会都说他坏。

2、被忽悠的县令

刘邦成了吕公的乘龙快婿,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不禁对刘邦另眼相看,这很多人里面就包括萧何。

前面说了,当初刘邦到沛县县令家里吃霸王餐的时候,吕公很是惊诧刘邦到底是何方神圣,萧何在旁边说了这么一句话:“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就是说,这个刘老幺,平常经常说大话,很少能真正干成什么大事,言外之意就是不太看起里他。可是当我们看《萧相国世家》的时候发现当刘邦去服徭役的时候,那些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政府办事人员只给了三钱的路费,独留侯给了五钱,从原来的看不起到后来的看好他,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刘邦攀上了高枝,做了吕公的女婿。

之后,陈胜起兵于蕲,很多地方都把当地的县令杀了来应和陈胜,沛县县令非常惊恐,想主动起兵来逃过一死,于是问计于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您要是起兵的话,怕有人不服,身边有没几个兄弟照应,这样,您把在外面的那些无业游民全给召回来,这些人反正不怕死,让这些人跟着您干,大家就不敢不服了。县令一听有理,于是下令把外面的人给召回来。

没想到,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樊哙把刘季给弄回来了,而且还有他身边的百十来号人。这时候的刘季,号召力可不一般,连县令身边的心腹萧何他们都成了刘季的死党,他要回来了,自己沛县最高领导人的位置还能保住吗?于是沛县县令开始后悔了,把刘季他们关在了城门外面。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召回刘季是不是县令的意思?史书这样记载:前面是曹参说了一段话,后面是这样记载的,“乃令樊哙召刘季。”问题是谁令?沛县县令吗?那为什么召回来了又后悔了?看到刘邦人太多吗?不对啊,因为曹参已经给县令说过了,如果把这些人召回来的话,有“数百人”呢。唯一的解释是萧何说服县令召回外面的人,但县令之所以答应是因为他不知道这里面有刘季,因为刘季已经被征发去服徭役了,虽然后来把刑徒给半路解散了,但县令估计是不知道的。但以萧何和刘季的关系,应该是知道刘季的去向的,所以萧何和曹参才打着县令的旗号,瞒着县令召回了刘季以及他们这伙人,目的很清楚,就是请刘季回来主持大局,至于眼前的这个县令,如果听话,则可活,但最高领导人肯定是做不了了;如果不听话,则杀了他,正好祭旗。

3、丰邑之战

刘邦沛县起兵,更多的像是萧何的一个阴谋。上面已经分析过了,把刘邦从外面召回来很可能就是萧何的主意,城里的人杀了沛县县令以后,把刘邦迎回城里,大家都公推刘邦做领导人,刘邦再三推辞,但在父老乡亲的恳求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刘邦最初的人马有二三千人,兵器估计只有沛县县尉那里去抢一点过来,由于武器实在不够用,看着都寒碜,刘邦又带着大家打下了胡陵、方与两地,估计暂时解决了武器不足的问题。要实在没武器的,家里的劳动工具什么菜刀、杀猪刀等都可以暂时拿来用的。

刘邦可不是志向高远的人,这一点和项羽有很大区别,刘邦很现实,他最初的打算可不是什么去推翻秦朝、建立一个什么新的王朝。这从他最先的军事行动就可以看出来。

打了几次胜仗,队伍也壮大了,刘邦把自己的据点定在了丰邑,有人曾经考证过,丰邑是刘邦真正的故乡,反正刘邦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包围丰邑的秦军很快就被刘邦的乌合之众打败了,刘邦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后来令他非常后悔的决定:让雍齿来帮他守丰邑,自己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