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学、探、测”模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昝岗二中王哲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研讨的题目是:《践行“学、探、测”模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我的发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简要谈谈自己对“学、探、测”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和语文学科的各位老师探讨一下“学、探、测”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要领。肤浅、谬误之处,请各位同仁斧正。
“学、探、测”模式是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首先,这种模式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探、测”模式的三个环节中,“学”和“测”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是学生合作学习。学是基础,探是升华,测是反馈。教师的导则贯穿三个环节始终,课堂的全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完全吻合。
其次,这种模式也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等教学原则。在“学”的环节,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可能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看懂、做错了;那么在“探”的环节,“兵教兵”,“兵帮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又实现了“培优”。
再者,同其他模式相比,“学、探、测”模式也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学、探、测”模式的精髓,它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八个字,使之变为方便教师操作的基本方法,这个变化意义重大。
对照“学、探、测”模式的要求,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感觉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问题一是在课堂上讲得还是太多,少讲呢又不放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每个班都有一批学困生,自己对这部分学生束手无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学习,我充分的认识到课改既为学生减负,又解放了老师,还能改善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实在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质疑,而是尽快的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接下来结合近期六、七、八年级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和各位语文老师探讨一下“学、探、测”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首先,一些课时间不够用,课堂上不能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这固然与课改初期,学生还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积极性不够有一定关系,但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面面俱到、学习任务过于沉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节课学习目标的确立应着眼整个单元甚至整册教材,有所取舍。根据课文的特色,每一课选取一、两个切入点,精处理,深挖掘,学生有切实的收获即可。但常规目标比如字词音形义、文学常识、内容、写作思路、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每一课都不可或缺的。其次,导学案的编写体例比较混乱,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应该是“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结构体例应该包括“预习·导学——学习·研讨——巩固·拓展”三个版块与“学、探、测”三个环节一一呼应。“预习·导学”版块主要是让学生自查字词典、工具书或其它资料读准、读熟课文,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夯实双基;同时提出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等;另外,留出空白,鼓励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积累,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字词等,要做到会认、会写、能理解会运用;对于作品内容,要做到基本上能复述进而概括;此外,对于作品的特色和作者的情感等要有自己一定的思考和理解。“学习·研讨”版块主要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以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此版块要围绕知识点设计具体而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加以思考。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只是自己思考不与他人交流仍然不行。“巩固·拓展”版块重在培养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可以设计课内重点语段的阅读训练,但最好是选取内容、体裁、写法与课文大体一致的课外文段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迁移练习。第三,不少语文导学案的欠缺学法指导,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支持,应该结合课文特色和学习重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比如小说教学要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文言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怎样翻译文言语句,诗歌教学要指导学生如何读出诗人的情感,古诗词教学要指导学生如何品味意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应该形成文字,贯穿于导学案的始终。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形式大多以讨论口答为主,过于单调,堂堂如此,学生会产生新的学习疲劳感,课堂气氛也会日益沉闷。可以结合课文特色采用读、听、写、背、辨、演等多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小说教学可以设计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学可以设计朗诵比赛,议论文教学可以设计辩论会等,古诗词教学可以设计比较阅读等。
以上是我发言的全部内容,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最后把近日上网,看到的一些幽默诙谐而又不失精辟的课改言论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第一则----教师要在备课中奉行“钓鱼哲学”:想钓更多的鱼,必须研究鱼喜欢吃什么,而不是研究自己喜欢怎么做;要设饵钓鱼,不要撒网捕鱼,虽然两种方法都得到了鱼,但后者靠的的是体力和暴力,前者靠的是则是导引和激趣。第二则-----教师转换角色的五个评判标准①要做永远的“周伯通”(朋友式导师)②不做张飞做孔明(做军师“稳坐中军帐”)。③不做子怡做艺谋(舞台留给学生,自己做幕后导演)。④不做体能型教师,要做高智能教师。⑤你的话越多,你的课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