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项四《边塞诗》精讲及考题演练卷

合集下载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参考答案(7页)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参考答案(7页)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备考古诗鉴赏精选试题设计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9.银川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①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②。

【注】①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②长生: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题(3分)()A.诗题“行经华阴”,必有所往。

所往之地,便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太华、三峰、武帝祠等即为京都附近名胜。

B.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

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

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C.首联写远景,颔联摄近景。

远近相间,景色沁脾,自然美妙,令人移情,为尾联“何如此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铺垫。

D.颈联浮想联翩,写意雄宏。

诗人在华山下,看到黄河与秦关,驰骋想象,虚实相生,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

1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6分)(2019.湖南师大附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4.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

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15.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2019.眉山一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12~13小题。

【精品文档】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精品文档】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全国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全国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做简 要分析。
• 两诗都表达了行军将士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 神。岑诗还蕴含淡淡的思乡之情。
• (2)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作简 要分析。
• 岑诗融情于景,以事显情。“欲到天”写出了天 高路远、不畏艰险的气概。“两回圆”暗含月圆人 未归的思乡之情。三、四句写夜宿广袤无垠、沉 寂荒凉的大 托和借代手法。一、二句描写恶劣 环境衬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横笛”“红旗” 指代行军队伍,“直上”溢出一往无前的精神。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塞下曲六首(其三) • 李白
•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 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 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 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 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 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 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 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 (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 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 有感于其中欤”。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 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
• 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 “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边塞征战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边塞征战诗》

②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
意象 蓟北等。③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④乐
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
城曲》等。⑤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选项
突出特点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
情感
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 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⑤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边塞征战诗》
高考语文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 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 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选项
突出特点
标题旅有关的字词。
①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
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互文、用典等。
技法
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等手法。
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链接 《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
教材 行》(高适)、《使至塞上》(王维)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i、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而谷5)浑出的)、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

”语义双关又埋怨杨柳尚未返青]、《落梅花》、《关山月》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三、【边塞诗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2019高考边塞征诗(精练版)

2019高考边塞征诗(精练版)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 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 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 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 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 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5、2011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点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一、边塞诗的产生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 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 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 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 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2)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 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 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 》,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 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③双关。 “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 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 飘摇的晚唐。④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 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 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
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 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 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6 边塞战争诗四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6 边塞战争诗四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6 边塞战争诗四首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仪仗队,展示着盛唐的国威。

这群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河西走廊是一个诗意的名称。

走廊本是院落、公园、府第、皇宫中具有廊柱、廊檐、配以小憩坐具、能避风挡雨的精致走道。

把背靠大漠、南依祁连山,绵延上千公里的河西称作走廊,就带有一点诗意。

在这个走廊中,祁连山是廊檐,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廊柱,汉长城是栏杆,点缀其间的县城是小憩的亭台楼阁。

每个廊柱和亭台年代前后,古城墙被农民当肥料运进了庄稼地,东西南北城门上的三叠的漂亮的古高适题诗改字留佳句唐代的大诗人高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作”,虽然学诗起步晚,但由于他作诗时观察细致入微,总是能写出生动真切的好诗,而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有一次,高适到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时,触景生情,想出四句诗。

正好旁边是一座寺庙。

过去的文人都有题诗的嗜好,无论在道旁、石壁上、墙上,都爱随处留下墨宝。

因此高适让随从拿来笔墨,在寺庙的墙上写下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写完,便领着随从告辞。

路上,高适反复吟咏着刚才的诗句,又细细地观察钱塘江水,发现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水,并不像自己诗中写的“前村月落一江水”。

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应该把诗中的“一”字改为“半”字。

巡察完以后,高适特地回到寺院,把墙上的诗改了,于是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前村月落半江水。

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以东42公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而考古工作者在506号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岑参留下的一纸账单。

岑参的这张账单,糊在一个独特的罩在尸体上的纸棺上。

纸棺大小如木棺,只是没有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夸张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烘托、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手法四、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③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④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⑤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⑥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⑦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⑧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五、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一“望”一“惊”,是全诗结构的关节所在,望到的是眼中景,惊异的是心中情,写景抒情都由这一望一惊所生发,铸词之妙颇见功夫。

B.首联用视听结合的笔法,“燕台一去”是“一去燕台”的倒装,这既是律诗音韵的要求,同时以“燕台”起笔,增加了诗歌的气势。

“笳鼓喧喧”则从听觉侧写汉营军纪严整军威凛凛。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它起源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初唐时期,边塞诗繁荣兴盛,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许多文人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XXX是XXX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XXX、XXX、XXX等人也创作了边塞诗。

盛唐时期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XXX、XXX、XXX、XXX等。

XXX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XXX、XXX也写过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边塞诗的常见术语包括意象、用品、地名和民族名、乐器或古曲、景物以及景物特点。

意象常见的有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用品包括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XXX、矛、剑、戟、斧、钺、刀、铩等;地名和民族名有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谷浑、胡、羌、羯、夷、楼兰、安西等;乐器或古曲有羌笛、XXX、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景物包括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XXX、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景物的特点则是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等。

总的来说,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它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艺术性,展现了中国古代边疆地区的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唐代边塞诗流传至今,其中有两个显著特点:浓郁的汉代情结和鲜明的边地风貌。

边塞诗常用汉代称谓,如将领、军队、月亮等都称为“汉”,以回归英雄精神。

同时,边塞诗中的自然景观、地理区域、异域风物和人物都具有鲜明的边地特色。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特点包括表现英勇作战、XXX的豪迈、艰苦生活和残酷的连年征战,对腐败无能的将帅和统治者的厌恶,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4边塞征战诗含解析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4边塞征战诗含解析

专题04 边塞征战诗一.边塞征战诗概说1.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到南宋时期,一些爱国诗人也写下了不少战争、杀敌之类的作品,是战争类诗歌多产的另一个时期。

2. 边塞征战诗的特点:①.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②. 边塞诗有明显的盛行朝代与代表诗人,特征明显。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唐开始,唐王朝的国势日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一些悲壮和惋伤。

中晚唐的边塞征战诗歌多表达思乡闺怨之情,或者是对战士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痛。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③. 代表诗人:唐代: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南宋:南宋:辛弃疾、陆游、陈与义、张孝祥、张元干等3. 边塞征战诗常见内容及意象:常见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地名:胡、羌、羯、狄、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角、鼓常见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4. 边塞征战诗常见典故①. 投笔:班超幼年家境贫寒,长期抄书养家,一次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他乡立大功而封侯,后其出任兰台令史。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边塞诗解读高考复习(高三)一、边塞诗概况(一)概念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三)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边塞诗》基本常识及训练含答案一、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二、边塞诗的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边塞诗常见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2、借事言志:例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3、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用典、对比、虚实结合……四、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诗的鉴赏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

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

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A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例1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2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项四《边塞诗》精讲及考题演练卷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宋人范仲淹的《渔家傲》和《苏幕遮》也表达了因长期戍边又毫无结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些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诗句。

5、思想情感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类: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统治者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二、诗歌的主要风格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1、汉魏南北朝时期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

汉族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

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

语言素朴,构思独特。

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边塞诗风格。

2、隋代的边塞诗边塞题材较为普遍,甚至出现多位诗人同题唱和边塞诗的盛况。

诗歌体裁既有歌行体又有近体绝句。

虽数量不多,但促进了边塞诗的发展。

代表作品有:隋炀帝《饮马长城窟行》、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出塞》等。

3、唐代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基调,艺术感极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4、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三、分析鉴赏诗歌方法1、知人论世由于这类诗歌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就边塞诗来说,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时,首先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推敲诗歌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李贺的诗歌为例,说说对诗人诗歌内容的了解。

就李贺来说,诗歌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个人发愤抒情。

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其诗歌究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

写神仙鬼魅的题材。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咏物等其他题材。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借助咏物等来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3)诗歌分析下面分析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歌如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歌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首先,诗人用十四字一气呵成,不但节奏明快,而且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我们从这里可读出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国的复杂感情。

接着写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面对如此情况,也不禁要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运用了祈使句和设问句,其中的“牢骚”的意味显得更浓郁。

其实,这是诗人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2、情感基础在诗词鉴赏者,情感基础往往可以通过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来获得。

审美意象,也许就是一个词语,或者就是一个短语,甚至也可以是一句诗。

以此,鉴赏这类边塞行役诗词,在注重明确的边塞征战的题材下,抓住诗词中的审美意象,感受不同诗歌各自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王翰的《凉州词》。

全诗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另一种观点以清人施补华为代表,他评论后两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诗歌首先描写了欢宴场面:耳听欢快、激越的琵琶声,战士们神采飞扬,畅饮正酣,一阵痛饮后,便醉态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松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死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见三四两句是席间的劝酒之语,而并不是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简析,这首诗歌的情感基础就是乐观与豪迈,积极与奋进的唐代精神。

3、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多样的,但就一首诗歌来说,其方法就是那么几种,这主要取决于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

这就需要鉴赏者去把握。

如,杜甫的《前出塞》诗人就用了前后对比,先扬后抑的手法。

诗歌如下: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

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要做到“智”和“勇”结合。

前四句总结战斗经验,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的本旨。

前后对比,先扬后抑,表现了诗人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的思想观点。

总的来说,这类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有助于把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专项训练一、【2019届贵州省遵义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月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9分)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②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亭名,在南郑(南宋抗金前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的金占领区长安南山。

此时陆淳游在南郑担任军务。

②灞桥:与后文“曲江”同在长安境内,为唐代长安名胜。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开篇两句分别描写了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凸显了边地雄浑、悲壮的景致特征。

B. “悲歌击筑”一句,以荆轲刺秦,易水送别的典故表达了收复中原无望,国家前路茫然,悲观失望的情绪。

C. “应待人来”中“应”字特别强调了肯定的语气,全句虽未直接点明战争战事,但词人坚定的信念却溢于言表。

D. 词人月夜登高望远,内心的激情奔腾激荡,借所见所闻写出心中的忧思,突显了陆游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B (B中项,“悲观失望的情绪”错误,从“此兴悠哉”可以知道。

悲歌 : ①悲壮地歌唱:慷慨~ㄧ~当哭。

②指悲壮的或哀痛的歌:一曲~。

击筑 : 1.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

)2、1下片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②拟人。

词人付以南山月、灞桥柳、曲江馆人的心态与情感,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③想象。

诗人于南宋亭上,放眼远望,想象长安城外灞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试题解读】《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

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二、【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