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标要求本框教学内容就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6规定的“列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述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的建议。

教材分析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三大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从地位来看,努力学习本框不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住庶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同时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在全书中处在关键的地位。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高中政治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政治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政治现象、政治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政治思维能力。

但辩证能力还比较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鼓腮课堂教学的含义、课堂教学的形成要素、课堂教学的特点,认知:课堂教学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课堂教学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根据所学科学知识,融合有关原理,分析表明课堂教学就是人们改建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依据有关原理,表明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1、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2、课堂教学就是重新认识的来源教学策略方法:运用故事等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走进故事、参与故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在讨论、探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引入:呈现出《斗牛图》你能够辨认出这幅名画中存有什么错误吗?来到生活合作探究:播出视频《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不是实践活动?为什么?你能举出其他的实践活动吗?一、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生:愚公移山就是课堂教学活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3.分析题:给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2.认识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认识发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发展过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把握。
2.掌握认识的发展阶段,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
6.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如研究性学习、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掌握,还包括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
8.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解答,确保教学效果。
3.学会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了解认识的发展受何种因素制约。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问题进行剖析,提高认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的发展过程,提高认识水平。
2.论述题: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它们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论述。
3.案例分析:请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具体表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以小问题作为思考讨论的切入点一一展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一、课程标准2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框的主要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第四模块《哲学与文化》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中的第一框。

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认识的内涵和阶段入手,引入实践内涵,引出实践的三大特点;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可见,生活与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途径,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因此,学好本框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对学生学好整本书意义重大。

三、学生学情分析这门学科比较抽象,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知识具体化,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和时政知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政,将哲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

四、核心素养目标(一)政治认同:通过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学习,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认识的特点和局限性。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认识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设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分析、理解新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分析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认识的特点和局限性。
3.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认识过程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讨论话题,如“如何看待现代科技对人类认识的影响?”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交流、共享。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自主总结认识的发展过程和实践的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给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通过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认识世界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改造世界的信念。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5.作业小结巩固知识:教师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学习做好准备。这种作业小结的方式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以及作业小结等方面。这些亮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反思今天,带着一颗敬畏与感恩之心上完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框题的新课。

做如下反思与总结:(一)本课的亮点:1、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一个灵魂。

本课充分挖掘家乡材料,由家乡——到家乡名胜三岔湖:修建历史——建成现状——发展曲折——新机遇、新发展,层层推进,让学生从家乡故事中理解教材知识,步步升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2、师生互动、平等对话,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3、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实现:共唱家乡主题曲、讴歌先辈们修筑三岔湖的艰辛历史、建立生态价值观意识、多躬行投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4、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材料、提炼归纳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本课的不足之处1、部分结论的生成显得生硬,未做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2、个别学生的结论,老师应灵活多样的进行点评、拓展。

3、对学生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评价显得单一。

4、给学生上课应做到熟能生巧、信手拈来;备课应更加充分,让自己驾驭课堂更游刃有余。

5、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运用没有达到从容自如。

6、教态应更加自然、大方。

7、教学基本功应进一步强化:普通话的标准、流畅,粉笔字规范、简洁、大方。

(三)以后努力方向1、反复锤炼教学基本功:把标准普通话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而且要多修正自己的发音,多模仿,多训练;把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习常抓不懈,和自己的学生一起约定每天用固定时间练字、练好字。

2、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多看、多思、多悟、多运用。

3、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多积累古诗词、多阅读大师作品,让自己更有文化素养。

4、上课前,多了解学生需求,不定期做学情调查、学情分析;让自己的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

5、多听师傅的课、同行的课、大师们的课,从中学习、借鉴,让自己成长、成熟。

这堂课通过挖掘家乡素材,让自己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更多的敬畏与感动;通过与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的真诚互动,升华了师生情感,真挚的谢谢你们!今年是我的教育生涯的第十年,我愿意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继续在教育路上奔跑。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领会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和课件网一起看看有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

缺缺圆圆,变幻摇曳。

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XX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__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__年,XX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3.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实践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培养学生热爱实践、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对认识过程的尊重,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认识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章第一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制定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设计具有思考性的讨论题目,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何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首先,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我会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认识。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与实践与认识相关的作业,如案例分析、论文撰写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总结反思,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本案例紧扣教材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生动展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认识的重要性,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6: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16: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

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

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

『教学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

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该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能否说这个认识不科学。

另外,学习实践标准也不仅限于懂得认识如何被检验证明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破除思想束缚,不断打破陈腐的、过时的框框、条条,更新认识,树立新的思想,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构成要素、特点。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视频进行导入,并提出问题:预防甲流方法的认识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引出本课的课题。

(授新课)多媒体出示:展示自主学习目标,感知教材让学生的快速阅读和解决问题。

师:现在检验一下大家自主学习成果,我列几个例子,大家来判断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并阐明理由。

多媒体出示:1、农民种田2、教师讲课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4、学生认真学习5、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6、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学生讨论,相互探讨。

由结论得出:展示课件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活动:利用改动过的愚公移山事例来探究实践的特点。

材料中构成实践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具有什么共性?由此得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它们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教师活动: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相互探讨。

(方便出行)得出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二、教学分析1.地位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

所以学好该框题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2.重点分析: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难点分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第四课与第五课讲的是唯物论,从今天开始学习认识论【课程内容】学生探究问题一,然后展示交流,老师学生一起点评探究一实践的含义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4、修建三峡电站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税务体制改革6 蛟龙号深潜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小结:实践的含义与形式学生探究问题二,然后展示交流,老师学生一起点评探究二:第一: “嫦娥二号”的发射作为实践活动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由此可见,实践有何特点?第二: 我国发射“嫦娥二号”的意图何在? 这与蜜蜂采蜜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又具有什么特点?第三:“嫦娥二号”的发射靠某一个人的力量能成功吗?我们祖先就有嫦娥奔月的梦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还具有什么特点?小结:实践的特点要求学生站立,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展示交流探究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镜头一:走进医学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_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_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勇于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理性精神: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是其他个人的认识
3、法治意识:注重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4、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协作意识,提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三、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勇于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理性精神: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是其他个人的认识3、法治意识:注重实践的客观物质性4、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协作意识,提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三、教学构思(一)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活动内活动目学生活播放视频:《三峡工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1. 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事活动?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观看视频,这些活动对象是什2.导入新课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合作探究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

但这改造世界?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3. 这些活动是不是认识活动以外的活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探究一: 1 工人建筑楼房是实践活动?探索实践客观物质性的两个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表现: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过建筑楼房要受到规律小组合作?程和结果么的制约吗?讨论2 .探究二:体合工人造房子和燕子筑引导学生说出人的实践活动作验与动物本能的区别,导出实践是一窝有什么区别?与与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9: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9: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前系统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框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的过程》之第一框,与第五课所反映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二框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作了知识准备。

所以这节的内容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大部分基本内容。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亲历知识的生成的历程,切身感受哲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求索真理的思维方法,从而渗透探索知识过程和方法的教育。

2.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2.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框教材重点介绍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在这一知识生成的体验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实践第一性观点的理解和认可,而且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及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和展示自我价值的的乐趣,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因此本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可定为:2.1.1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2.1.2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2.2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逻辑顺序为实践含义—->实践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中以学生合作探究得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重点,让学生们从知识生成过程中体验哲学追问、思辨的思维方法。

因此本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可定为:在探究中学习求索真理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追问、思辨等能力。

2.3 知识与技能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可定为:2.3.1 理解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3.2 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何特点?2.如何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表现?4.如何全面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何关系?生:答略导入新课投影材料: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

”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设问: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答略师: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知识的指导,但是仅仅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们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改造世界,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怎么做,更要去做。

投影展示图片:思考:1.上述材料中是谁在从事活动?2.这些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生:讨论作答略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能否归纳出实践的含义?生:答略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图片和视频,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高铁技术、5G通信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2.创设相关情境,如模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能力。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这些成果背后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发表讨论成果: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表讨论成果,分享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2.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如认识的内涵与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等。
3.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认识的内涵与特征,掌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本质等基本概念。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实践的产物。
3.了解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并理解其背后的认识过程。
4.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3.分析认识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分析认识的本质,让学生理解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新人教必修4)

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新人教必修4)

人的理解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理解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2、水平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比较分析水平和理解水平(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和概括综合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理解的基础这个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理解的决定作用。

教学重点: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理解的基础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理解的基础的相关内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

”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说明了我们不单要有理解,更重要的是把理解应用于实践中。

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要了解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就得从下面的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指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

——也就是说,作为实践,它必定是人的活动,其主体只能是人,像牛耕地、蜜蜂建巢都不是实践。

二是指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能够把观点存有变为现实存有。

——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活动,不同于观点活动,另外,实践还能把我们脑中的观点意识转化为现实中的东西。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教师讲课3、学生认真学习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争论克隆人”6、克隆羊“多利”问世——属于实践活动的有4、6(过渡)我们了解了实践的含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为实践,它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有客观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程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并已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但是哲学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

因此,课堂教学应创设情景,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能力目标:具有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归纳文字及图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类实践的伟大,明白实践要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理解实践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参加实践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师:今天早饭大家吃了什么?PPT1:(呈现四种不同的面包图片)师:你觉得哪一种面包是甜的?面包是客观的事物,甜不甜是主观的判断。

你想要知道面包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新课的兴趣。

师:面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小麦作为当今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小麦的视频并思考问题。

PPT2:(视频内容:麦子是如何生长的)(1)种植小麦的主体是谁?需要什么手段(工具)?种植改变的对象是什么?(2)主体、手段、对象有什么共同点呢?从整体上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学生回答略)师:种植小麦的主体、手段、对象都是客观的,种植活动的过程也是客观的,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过程与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

现在,请你从哲学高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项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3)实践的特点◇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从哪里来?一、人的认识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

但这里提前告诉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

实践中的“改造”是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它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性。

①实践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记,这也是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所不同的。

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讨论:盲目的实践是否存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例题1】(单项)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的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 C )A、思想不重要,实践才是最重要的B、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思想C、思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实践D、思想联系实践才能真正变为人的现实【例题2】(单项)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人造或人为的世界”的事实说明(A)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人类实践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例题3】(单项)从“神一”到“神六”载人航天试验的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近200个,涉及到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

这说明(A )A、实践具有社会性特点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实践的形式更加复杂。

第二,“基本”不是“全部”,人们难以穷尽实践的所有形式,这里只研究实践的“基本”形式,即上述三种。

这三种基本形式只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三,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所以,不能把三种基本形式并列起来。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课堂探究:(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提示:(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讨论:老者和农夫的对话。

老者“不会耕地,怎样下田”。

农夫:“不让下田,怎会耕田”讨论:“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说明认识的来源可以多样。

【哲理故事】唐代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

他有一幅斗牛图,画得十分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

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那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

藏主问他何故,他说:“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

这幅画的牛尾巴翘得象根竖起来的棍,叫人不由得发笑。

”还中国画作者,到船厂去体验生活。

他画了几幅有位当代的草图,征求工人意见,在其中的一幅画面上,一位工人正在冒雨焊接钢板,另一位工人为他打着雨伞。

工人看后提出意见说:“雨伞的位置不对。

应该一到前面,遮住电焊。

我们打伞是要保证焊接质量,不是为了自己躲雨。

你画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不一样。

”这两位画家的失误说明,实践在认识的过程中何等重要,任何人的认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例题4】(单项)“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D)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题5】(单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A )A、认识来源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材中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名言.以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认识来源于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例题6】(单项)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

这一观点( B )①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③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实践④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栏目告诉我们两点: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例题7】(单项)温家宝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意思是(D)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书本知识比社会实践更重要C、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例题8】(单项)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这告诉我。

们( A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课堂探究: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想一一想,古代的天文学、力学和数学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探究提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农业发展需要知“农时”,力学的发展是由于制作生产工具的需要(如水车),数学的发展则是计数的需要,如丈量土地促进了几何学的产生和发展,此方面的古籍如《周髀算经》和明代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例题9】(单项)“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例题10】(不定项)50年前,毛主席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1995年5月,江泽民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明了( AB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例题11】(单项)随着信息技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

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C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例题12】(单项)“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