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相关内容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
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医疗质量的问题。
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近日,我院感染管理科组织了一次全面的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二、培训内容1. 医院感染概述:介绍了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危害等基本知识。
2. 医院感染防控制度:讲解了我国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南,以及我院的感染防控制度。
3. 感染防控基本措施: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隔离措施等。
4. 常见感染性疾病:对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统等常见感染性疾病进行了讲解。
5. 感染病例报告与监测:介绍了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流程、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6. 感染控制策略:分享了国内外感染控制的先进理念、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7. 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结合实际工作,讲解了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邀请了感染管理科专家进行精彩讲解,同时安排了实际操作演练,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效果1. 提高了感染防控意识:通过培训,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感染防控意识不断增强。
2. 掌握了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使医务人员掌握了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强化了团队协作:培训过程中,医务人员相互学习、交流,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加强。
4. 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培训,我院感染发生率逐步下降,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五、总结本次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能力,也为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感染管理,提高感染防控水平,确保患者安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2024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与现状•微生物学与消毒灭菌技术•手卫生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目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及职业安全防护•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与01现状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医院感染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来源、传播途径等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
国内外医院感染现状国内医院感染现状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院感防控措施的加强,医院感染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国外医院感染现状发达国家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加强了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管和督导,推动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微生物学与消毒灭菌02技术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可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及食物中毒等。
细菌病毒真菌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性感染。
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可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感染。
030201常见病原菌及其特点包括热力消毒(如煮沸、高压蒸汽等)、紫外线消毒、电离辐射消毒等。
物理方法包括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醇等。
化学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如使用噬菌体等。
生物方法消毒与灭菌方法选择包装与存储将干燥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存储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以备再次使用。
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干燥处理,避免再次污染。
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达到无菌状态。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概述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为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医院感染的分类(1)根据感染途径分类:1) 内源性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等。
2) 外源性感染:指患者从外部环境获得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3)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3.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1)患者因素:1) 免疫功能低下: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
2) 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肝硬化等。
3) 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感染风险。
(2)医疗行为因素:1) 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2) 手术操作:如手术切口感染、器官移植等。
3)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如滥用、过量使用等。
(3)医院环境因素:1) 空气污染: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空气质量不良。
2) 水源污染:如医院供水系统、储水设备等。
3) 设备污染: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未及时清洁、消毒。
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政策、措施和操作规范。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
(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2)配备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流动水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等。
(3)定期开展手卫生监测: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六篇关键知识点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六篇关键知识点
1.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 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
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 了解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2. 感染传播途径
- 了解感染传播的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感染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如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如
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以及间接传播(如接触污
染物)。
3. 感染控制策略
- 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感染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器械的正
确使用与灭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4. 感染监测与报告
- 感染监测与报告是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 包括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类型和感染病原体等,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5.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 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用药原则和禁忌症,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抗生素。
6. 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
- 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规范等。
以上是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的六篇关键知识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感谢阅读本文档。
医院科室感染知识学习和培训记录
医院科室感染知识学习和培训记录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本记录详细介绍了医院科室感染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内容。
一、培训内容
1.1 感染基础知识
- 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 感染链的构成及传播途径
- 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 感染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2 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害
-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 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害性
-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
1.3 感染控制与质量管理
- 感染控制的组织架构与职责
- 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 感染监测、报告与反馈机制
- 质量管理工具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1.4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
- 手卫生的重要性及其正确方法
-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 医疗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
1.5 消毒灭菌与无菌操作
- 消毒灭菌的方法与适用范围
- 无菌操作技术要点与误区
- 医疗设备与器械的清洁、消毒与维护
二、培训方式与时间
- 培训方式:线上理论学习 + 线下实践操作 + 研讨交流
- 培训时间:共计 24 学时,其中线上理论学习 12 学时,线下实践操作与研讨交流 12 学时
三、培训对象
-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
- 临床医护人员
- 卫生保健人员
四、培训效果评估
- 理论知识考核
- 实践操作考核
- 学术交流与分享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能够掌握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每个医疗机构都十分重视医院感染(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因为院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还可能导致医院声誉受损。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应对能力,我院设立了每月的院感知识培训课程,旨在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促进院感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院感概述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新发生或加重的感染。
院感主要包括各种类型感染,如医院内部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院感的危害不可小觑,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院感防控。
二、院感防控措施1.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等,有效阻断院感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 环境清洁:医院的环境清洁卫生是院感防控的关键。
定期对医疗器械、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减少院感病原体的存在。
3.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需要进行有效隔离措施,防止院感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
4. 医疗器械使用: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必须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减少院感感染的风险。
三、院感知识培训内容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水平,我院每月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院感病原体及感染途径:介绍常见的院感病原体种类、传播途径及感染机制,让医务人员了解院感感染的基本知识。
2. 院感预防措施:详细介绍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患者隔离、医疗器械使用等院感防控的具体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3. 院感防控政策法规:解读相关院感防控政策法规,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规定,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4. 院感应急处理:介绍院感感染的应急处理措施,帮助医务人员在院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通过每月的院感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感感染。
我院将继续加强院感防控工作,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感谢各位医务人员的努力和付出,让我们共同为院感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1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1篇)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20xx年6月15日发布,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2、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100张以上。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哪些?⑴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⑵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⑶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⑷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⑸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⑹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⑺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⑻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⑽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⑾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⑿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6、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其职责是什么?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室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主要职责是:⑴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⑵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及造成严重后果,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⑶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⑷监督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情况;⑸组织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⑹做好对保洁员、配膳员、陪住及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⑺完成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本医疗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 主讲人:XXX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二、感染源三、传播途径四、医院感染的控制五、标准预防六、医疗废物七、职业暴露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
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一)外源性感染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
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感染源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手术室或产房的环境或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化脓菌,接受手术的病人、分娩的产妇及婴儿可能会受到感染而发病就属此类。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六篇重点内容
医院感染防控培训六篇重点内容1. 感染防控基本概念- 定义感染:解释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并繁殖,导致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过程。
- 医院感染的危害:介绍医院感染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危害,包括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增加死亡风险等。
- 感染传播途径:介绍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
- 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强调感染防控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2. 个人卫生与手卫生- 洗手原则:详细介绍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包括使用洗手液、正确揉搓双手、清洗时间等。
- 使用消毒剂: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包括选择正确的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手套的正确使用:介绍手套的选择、穿戴和脱除方法,以及手套的更换时机和注意事项。
-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强调医护人员个人卫生对于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包括保持清洁、穿戴整洁工作服、勤洗头发等。
3. 预防交叉感染- 感染预防措施:介绍医院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包括正确使用一次性器械、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妥善处理污染物等。
- 隔离措施: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隔离措施,包括标准预防、呼吸道隔离、接触性隔离等。
- 感染监测与报告:介绍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在发现感染时应采取的措施。
- 病房环境清洁:指导病房清洁人员正确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证病房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4. 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作用和分类:介绍抗生素的基本作用原理和常见的分类,包括广谱抗生素、狭谱抗生素等。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强调医护人员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指南和临床实践进行,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
- 防止耐药性产生:介绍抗生素耐药性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评估疗效等。
-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介绍医院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医护人员应如何配合相关工作。
5. 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与灭菌-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解释消毒和灭菌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在医院中应用的场景和方法。
医院科室感染知识培训的详细记录
医院科室感染知识培训的详细记录一、培训背景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医院决定开展科室感染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涵盖了各个科室,旨在提升全院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感染防控基础知识- 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感染链及感染传播途径- 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与措施2. 医院感染管理法规与政策-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感染事件的报告与处理3. 感染病原体检测与鉴定- 常见感染病原体的特征及检测方法- 病原体耐药性监测与控制- 感染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4. 感染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原则与指南- 感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5. 感染防控实践操作-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医疗废弃物处理与消毒灭菌技术- 隔离措施与通风管理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感染管理专家进行授课,针对各个科室的感染防控需求进行针对性讲解。
2. 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由感染管理科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感染防控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感染案例,使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感染防控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按照各个科室的工作安排,分批次进行培训。
2. 培训地点:医院多功能会议室或各科室会议室。
六、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
2. 考核成绩分析:对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的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培训效果。
3. 实践应用评估:通过实际工作反馈,了解医务人员将培训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情况。
院感科培训内容
院感科培训内容引言概述:院感科(医院感染科)是医疗机构中负责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专业科室。
院感科培训内容是培养和提升院感科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确保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院感科培训内容。
正文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1.1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以便准确识别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1.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等,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感染监测与报告2.1 感染监测指标和方法:培训人员需要学习感染监测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离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2.2 感染报告系统的使用:培训人员需要熟悉感染报告系统的使用,包括如何填写感染报告表格、如何上报感染病例等,以确保感染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3 感染数据分析与应用:培训人员需要学习感染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包括利用感染数据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制定感染控制策略等,以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
3. 感染预防与控制3.1 手卫生培训:培训人员需要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等,以确保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符合规范。
3.2 环境清洁与消毒灭菌: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灭菌方法,包括表面清洁、器械消毒灭菌等,以保证医疗环境的洁净度。
3.3 隔离措施的实施:培训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隔离措施,包括标准预防、空气隔离、滴播隔离等,以便根据感染病例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感染控制策略评估与改进4.1 感染控制策略的评估指标:培训人员需要了解感染控制策略的评估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手卫生合规率、环境清洁合格率等,以便评估感染控制策略的效果。
院感科培训内容
院感科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院感科培训旨在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医院感染控制基础知识- 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 掌握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和调查方法。
- 熟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器械使用与管理等。
2.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学习手卫生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洗手、擦手和消毒。
- 掌握各类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包括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
- 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法,确保医疗废物不会成为感染源。
- 学习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病房、手术室、器械室等区域的清洁和消毒要求。
3. 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 掌握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学习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等。
- 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的组织和职责。
4. 医院感染应急处理- 学习医院感染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急性感染病例的报告、隔离措施的实施等。
- 掌握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方法,包括病例追踪、流行病学调查等。
5. 医院感染科研与教育- 了解医院感染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
- 学习医院感染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理论培训。
- 由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 实践操作- 在感染控制科、病房、手术室等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 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培训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和技巧。
3. 病例讨论- 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培训人员可以学习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专家指导,帮助培训人员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培训评估1. 知识测试-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以评估培训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4版年度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内容
2024/2/2
21
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制度
2024/2/2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报告制度
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对药物安全性进行 评估和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预防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皮试、定期 检查肝肾功能等,确保用药安全。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病原体传播、宿主易感性增加、医疗操作及环境因素等。其中,病原 体传播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医疗因素和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 低下等;医疗因素如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等;环境因素如医院卫生 条件差、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等。
2024/2/2
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效 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
隔离措施落实
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实施隔离措施,有效防止 了传染病的传播。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未来医院感染监测将更加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新型消毒技术的研发
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 的机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混入其 他废物中。
24
运输、贮存、处置设施建设标准
贮存设施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密集区 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 措施。
医疗废物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并确保车辆密闭、防渗 漏、防遗撒。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是确保医院临床科室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水平,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内容。
一、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手卫生是院感防控的基础,也是医务人员最重要的个人防护措施之一。
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第一部分通常是关于手卫生及个人防护的培训。
包括以下内容:1.1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洗手的七个步骤,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搓揉双手、清洗掌心、清洗背手、清洗指缝、清洗指尖、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1.2消毒手的方法:除了正确洗手外,医务人员还需了解使用酒精消毒液或其他消毒剂的正确方法,包括使用适量消毒液、在双手上擦拭至干燥等。
1.3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介绍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帽子、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方法,以及佩戴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不触摸面部、正确取戴等。
二、消毒灭菌知识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第二部分通常是关于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
消毒灭菌在院感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内容:2.1区分清洁、消毒和灭菌的概念:详细介绍清洁、消毒和灭菌的定义、目的和方法,让医务人员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
2.2消毒灭菌的种类和方法:介绍物理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化学消毒方法(如酒精消毒、过氧乙酸灭菌)、气体灭菌方法(如乙烯氧化灭菌)等消毒灭菌的种类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2.3消毒灭菌操作流程:讲解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清洗和预处理、消毒和灭菌过程、包装和储存等环节。
三、环境清洁与消毒科室每月院感知识培训的第三部分通常是关于环境清洁与消毒的培训。
以下是环境清洁与消毒的培训内容:3.1院感防控的关键环节:介绍院感防控中环境清洁与消毒的重要性,以及关键环节是哪些,如手术室、病房、门诊等。
3.2清洁和消毒的方法与原则:讲解环境清洁和消毒的方法,如物理清洁、化学清洁等,以及相关的操作原则,如避免交叉感染、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等。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最新)1000字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院感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为提高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院感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院感基本知识院感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中影响患者的医疗过程、医护人员及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消耗医疗资源的感染病的集合体。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既是医疗卫生质量及安全监护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控制和降低医疗卫生质量和安全风险的重要目标。
要防控院内感染,除了关注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操作工作,还需要医务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二、手卫生知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超过50%的医务工作者不遵守手卫生正确操作程序,这引起了人们关注。
医疗机构中瞒报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多有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有手卫生不当行为的手术室。
手卫生是医务工作者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要保持手的洁净并使其不能成为感染源,医务工作者必须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如何选用和操作消毒剂,如何检查操作流程,并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
三、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控院内感染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如果设备没有得到清洗和消毒,表面可能携带着病原体,是传播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源。
医务工作者应该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医疗设备并且遵循设备清洁与消毒的正确操作程序。
此外,使用过的医疗设备应妥善清洗和消毒,以便可在下一次使用之前摆放好。
四、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疗卫生机构要对负责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清洁消毒操作流程,物品消毒浓度的选择和掌握,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垃圾分开、分类、集中处理的方法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环境对院内感染的贡献。
五、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是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治疗工具,但是滥用抗生素会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院感知识培训完整版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
2024/7/27
2024/7/27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 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 混合感染)的感染
2024/7/27
6、手卫生
(1)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 总称.
(2)洗手定义: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3) 卫生手消毒定义: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 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 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当用洗手液在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024/7/27
5、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 象?
(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 者;
(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 (3) 接受各种损伤及介入性检查、诊断、
治疗者; (4)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 (5) 住院时间长者。
2024/7/27
一、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标准预防的定义:是指认 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 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针对病原菌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 定最佳治疗方案。
06 医院感染的治疗 与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针对病原体的治疗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 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 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感染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发热、咳嗽、咳痰 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综合治疗
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如年 龄、病情等,制定综合的 治疗方案。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强化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 进行手部清洁。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手术、侵入性检查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加强营养,提高 自身免疫力。
病原体隔离
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控制
总结词
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特点及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中, 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同种病原体感染病 例的现象。医院感染暴发具有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易造成严重后果等特点。控制 医院感染暴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 病例发现与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2023-11-10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预防 •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医院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对感染病原体进行隔离,防止传播给其他患 者。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一、临床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一)、基本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例并上报。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动中能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本院或本科室的主要目标菌耐药率情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并能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抗感染治疗新进展,要求外科医生掌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使用药物的管理.5.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管、导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6.重点部门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化室、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7.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发现,了解处理流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全院护理人员包括正式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一)、基本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
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各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相关内容一月份:1、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5、什么是斯伯尔丁分类法?6、什么是高度危险性物品?答: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7、什么是中度危险性物品?答: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理、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8、什么是低度危险性物品?答: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二月份:1、什么是高水平消毒?答: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2、什么是中水平消毒?答: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你能区分清洁剂、消毒剂和灭菌剂吗?答: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如洗手液、洗衣粉、洗衣液、多酶洗液等。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低水平消毒剂。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4、高、中、低度危险性物品分别适合何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答: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5、物品受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污染时,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消毒或灭菌方法?答: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6、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消毒或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但不适用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三月份1、使用碘伏进行皮肤或创面消毒时,需要注意什么?答:用于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至少2 min;用于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 mg/L~2000 mg/L的碘伏擦拭,作用3 min~5 min。
2、临床常用的消毒液、药液、溶媒等开启后使用期限是多久?答: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答: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1)紫外线消毒,(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4)化学消毒法,(5)熏蒸法。
4、医疗机构感染高风险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需要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吗?答:需要。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
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5、手工清洗消毒保洁用抹布和地巾的要求是什么,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答:首先需要清洗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抹布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地巾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最后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四月份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五月份1、洗手六步法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2、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答: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卫生手消毒?答: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4、手卫生采样方法是什么?答: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建议采用采样拭子与帽盖接合在一起的运送培养基管),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六月份: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由国务院颁布,于2003年6月16 日实施。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适用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
4、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5、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6、医疗废物共分5 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7、《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于2003 年11 月20 日发布实施。
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所称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七月份1、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答: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答: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3、1多重耐药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答:主要是接触传播方式,如通过:①污染的手②污染的医疗用品③污染的医疗器械4、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哪些?如何实施?答:①临床科室根据耐药菌检出结果,必须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防控措施,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监督病区内的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
②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MDRO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③接触隔离标识为蓝色标识,可在病房、床旁或病人腕带等处使用隔离标识。
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
④应尽量减少与MDRO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⑤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有可能与患者大面积接触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加穿隔离衣及佩戴防护面罩。
⑥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