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知识点总结(精)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人的起源和生殖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4.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5.受精场所为输卵管。
6.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
7.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8.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9.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发育成熟。
10.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
6.维生素种类: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
7.缺乏时的症状:夜盲症、皮肤干燥、神经炎、脚气病、坏血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甲状腺肿、味觉障碍。
8.食物来源:肝、乳制品、胡萝卜等、糙米、花生、瘦肉等、水果、蔬菜等、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
4.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下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的由来1.性成熟的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周期。
2.男孩遗精和女孩来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4.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它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5.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6.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这个过程叫受精。
7.胎儿在子宫发育。
8.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9.青春期是人的黄金期。
10.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d)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这个过程称为妊娠(怀孕)。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1.人体发育的分期:体内发育——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
体外发育——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
12.人的体外发育可分为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13.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
14.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
15.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通过脐带输送物质。
16.羊水的作用是缓冲胎儿所受的压力和震荡。
17.人和猿分界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18.现代类人猿有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19.输精卵的作用输送精子,输卵管的作用输送卵细胞和受精场所。
20.胎儿在子宫发育。
21.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的场所。
22.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3.青春期特点有:①身高和体重突增(身高突增是主要是下肢骨增长,体重是骨骼、肌肉、内脏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②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大脑重量及神经细胞数目不再增加);③性发育和性成熟(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
女性表现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
24.类人猿和人类有相似特征,表现在:形态、结构、表情、行为等方面,原因是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人的由来1、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2、 四种现代类人猿: 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3、 男性生殖系统 *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广卵巢:产生卵细胞 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女性生殖系统 V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也是通过 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卵细胞 精子-在子宫中歩盲、约经过38周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 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 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1、 六类营养物质:①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 质)2、 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遑、肉。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约占体重的60%--70%4、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 能量,但作用大。
5、 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4、 5、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休炭肓的起点)营养物质,氧气彗二氧化碳、屈素等废物胎盘婴儿胎"儿 分笔脈胎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神经炎、脚气病8、胰液、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
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
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 WL ,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密里,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3、生殖过程:输卵管一,细胞分裂 「 精子和卵细胞Q 十受精卵处上胚泡 in 口段隹一胎儿工“舞儿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卵黄;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 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 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 并出现第二性征。
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会来 月经。
(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 身体的 重要原料。
也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
2、无机盐和维生素4、“第七类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人体无法消化,但其能促进胃肠蠕动。
)二、消化和吸收1、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 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精美版)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复习提纲*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进化现代人类森林古猿进化现代类人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脐带。
3、怀孕40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
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青春期的卫生保健(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3)树立伟大的理想,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2、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二、人类的进化过程:1、进化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2、直接依据:化石;3、进化过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使用火→产生语言→现代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一、生殖系统★、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
二、生殖过程:1、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2、胚胎发育:受精卵→胚胞---胚胎→胎儿→婴儿;3、胚胎营养:#、早期:来自卵细胞卵黄;#、后期: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分娩:从受精到胎儿成熟一般是38周时。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地过程叫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一、青春期身体变化:1、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2、功能特点:肺、大脑、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1、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保持心理平衡;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3、开展正常交往,自尊自爱。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供能物质: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2、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3、脂肪: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二、非供能物质:1、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3、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开展,都有亲密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点总结,欢送查阅!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1.排泄(1)概念:人体将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途径: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②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等。
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3)区分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短暂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1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根本单位。
肾单位的构造与功能: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聚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局部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1)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汲取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局部水、全部葡萄糖和局部无机盐被重汲取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进入血液循环),剩下的形成尿液。
(3)尿路和血路:血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肾静脉(静脉血)尿路: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汲取)→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4.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5.排尿的意义:(1)排出代谢废物。
(2)调整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调整体温。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一、人的由来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2)铁:贫血(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78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
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1112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三、人体的呼吸1、呼吸系统的组成:(1(2(3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濮阳市第一中学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黑猩猩。
3、化石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50万—20万年前。
4、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5、促使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
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2.男性的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粘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
女性的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
4.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胚泡继续分裂发育成胚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38周后(266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新生儿。
第三节青春期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此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肺和性器官等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2.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区别越来越明显,这和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性会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人体内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2章2.卵细胞:球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3.受精: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4.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5.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胎儿经过40周的发育成胎儿(出现人形)。
6.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
输精管输送。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7.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排精、排尿。
8.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9.肺功能。
10.卵巢卵细胞结合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继续发育。
3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8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41) 1859年世界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___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52)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精场所:输卵管。
63)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74)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85)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9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生活性10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112、人的生殖小幅度改写每段话: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2章2.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球形,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3.受精是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
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生殖器: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
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
第一单元:生命的奇迹
- 生物的特征和生命体的等级
-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
第二单元:动物的喜怒哀乐
- 动物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
- 动物的感觉器官和运动方式
- 动物的协调和对抗能力
第三单元:动物的繁殖与发育
-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
- 动物的生殖与生长的关系
- 动物的发育和身体变化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存竞争
- 植物的特征和种类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的吸收作用- 植物的生殖和种子的传播
- 植物的适应环境和生存竞争策略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 生活中的常见疾病和卫生常识
-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 心理健康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生活
- 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 物质的存在状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可以帮助到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生物知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人的由来。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 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这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 人的生殖。
- 生殖系统。
-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排出精液和尿液)等器官组成。
-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等器官组成。
- 生殖过程。
- 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 怀孕: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 胚胎发育: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 分娩:一般来说,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 青春期。
-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又不能摆脱依赖等。
要正确对待这些心理矛盾,可以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等方式来处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2)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33、小肠的结构特点:3、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壁最厚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流向:心房心室动脉2、心脏工作情况:①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②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经动脉流向全身;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英语:Organism,又称生命体、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第1-2章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1859年世界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 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起源森林古猿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2、人的生殖)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
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睾丸精子输卵管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分娩+ 受精卵胚乳胚胎胎儿婴儿卵巢卵细胞结合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5)胚胎的营养: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要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要点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和类人猿的主要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即直立行走;(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会使用火,脑的发育程度不同;(4)产生语言,并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合作。
2、人的生殖:(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见右图)。
记住右图四种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2)★生殖过程。
P10//图4-9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体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完;(3)性器官的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家长签字和等级: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1、三大供能物质:糖类(主要功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脂肪(备用能源)、蛋白质(可以供能,但主要用于建造和修复身体,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2、其它成分:水,无机盐(缺钙:儿童得佝偻病,中老年得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缺碘:成人造成甲状腺肿大,儿童呆小症。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 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患神经炎;缺乏维生素C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患佝偻病。
(注:食物来源也需要记忆)3、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P25)二、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图P29消化道是由口腔开始经过的顺序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以及消化液发挥作用的场所:1、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流入口腔对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之变成麦芽糖。
2、胃中有胃腺能够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3、小肠腺分泌的肠液(可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胰腺分泌的胰液(可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以及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发挥作用的场所都在小肠,对三类营养物质进行彻底消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钙D齐补,同治佝偻.磷磷厌食,无力骨痛。
买锅用铁,医治贫血。
甲状腺肿,一碘见效。
味觉障碍,星锌相伴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①按时进餐;②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③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3、早餐、午餐、晚餐的营养比:早餐:午餐:晚餐30%:40%:30%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肺结构:肺泡数量大,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吸气呼气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径增大膈肌舒张→顶部回升→胸廓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呼气肋间肌舒张————-———→胸廓前后径缩小体内气体的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氧气氧气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液红细胞:运载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凝血和止血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七年级生物下知识点总结(精)第一章 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必考]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常考]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环境发生变化 生活在草地 现代人类森林古猿 生活在森林 现代类人猿3. [常考]人、猿的区别: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程度不同 二、人的生殖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1)[常考]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2)[必考]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内生殖器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最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球形,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3.[必考]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盘是物质交换的器官 三、青春期1.[常考]青春期身体发育: 神经系统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 (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必考]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迅速增长; [常考]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人、猿分界的标志进化进化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2)有了强烈的 独立意识增强 (3)遇到挫折有依赖性,渴望家长老师关怀 (4)性意识萌动 3、[常考]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集中精力,努力学习(3)心理卫生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很师长密切交流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水二、消化和吸收1、[常考]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必考]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作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和消化腺 (作用:分泌消化液)有机物无机物: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消化道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肛门:粪便由此排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必考]小肠的结构特点:(考题:三种物质消化曲线图P31)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必考]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考题:三种物质消化曲线图P31)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5、[常考]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①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早中晚比例:30%-40%-30%) 1、[常考]合理营养 ②不偏食、不挑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③不暴饮暴食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2、[必考]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常考]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
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位于消化道内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2、[常考]呼吸系统肺:气体交换的场所3、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二、[必考]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高浓度低浓度)2、[常考]呼吸的实质: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吸气: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部呼气:呼吸肌舒张(膈肌上升)胸廓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部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常考]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血浆成分:水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含铁):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必考]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
种类形态特点体积细胞核功能病症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状小无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低贫血白细胞圆球形最大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高发炎血小板形态不规则很小无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过多:易形成脑血栓红细胞数量最多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必考]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其他血流方向动脉厚大快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静脉薄小慢把血液从身体各处输送会心脏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最薄最小最慢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有利于物质交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2、[必考]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常考]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心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房心室动脉)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必考]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 [必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联系和区别: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 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四 输血与血量1、血型的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2、血量:占体重的7~8%3、血型:A 型、B 型、AB 型、O 型[常考]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4、法定献血年龄18—55周岁。
5、人体失血1200ml-1500ml 时可危及生命人体失血800ml-1000ml 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
人体失血400ml 以下,2-3周可以得到补充而恢复。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2)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排泄不同于排遗:排遗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常考]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 形成尿的场所:左右各一,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 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排尿的通道四个腔瓣膜 心脏三、[必考]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四种液体成分的比较: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水、无机盐、尿素四、[常考]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第六章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的视觉和听觉1.[常考]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外膜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白眼珠)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黑眼珠)中膜脉络膜:有血管、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容物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1)[必考]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形成视觉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视觉神经2)[常考]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2.[常考]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1)中耳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将震动转化为神经冲动(2)[常考]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产生振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二、[常考]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反射: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传导: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