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急救抢救工作制度
简述抢救工作制度新版
抢救工作制度新版一、总则抢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抢救工作。
二、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抢救组织,由院长或者分管负责人负责,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急诊科等部门共同参与。
2. 抢救组织应当制定抢救工作预案,明确抢救流程、责任分工、抢救药品和设备配置等内容,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
3.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抢救工作需要时能够及时使用。
三、抢救流程1. 医疗机构接到紧急就诊患者时,应当立即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抢救。
2. 需要抢救的患者,应当立即启动抢救预案,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3.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抢救流程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需要继续治疗或转科治疗。
四、抢救药品和设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抢救药品和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药品和设备的种类、数量、存放位置、使用范围等内容。
2. 抢救药品和设备应当保持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医护人员应当熟悉抢救药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五、抢救记录1.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记录抢救经过,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使用的药品和设备、抢救措施及效果等。
2. 抢救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销毁。
3. 抢救记录应当及时归档,便于查阅和分析。
六、培训和演练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2.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抢救演练,检验抢救预案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抢救演练应当模拟真实场景,注重实际操作和应急反应能力的培养。
七、质量控制与评价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抢救质量控制制度,对抢救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
急诊救护工作制度范本
急诊救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1.1 急诊救护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地救治和护理。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急诊救护工作,包括急诊科的设置、人员配备、设备设施、抢救流程等方面。
1.3 急诊救护工作应遵循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原则,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急诊科设置与人员配备2.1 急诊科应设立在医院便于患者及时就诊的区域,具备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
2.2 急诊科应配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应急能力的医护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护理人员、医生、技师等岗位。
2.3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抢救意识和水平。
三、设备与设施3.1 急诊科应配备完善的抢救设备和设施,包括急救车、抢救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药品和器械等。
3.2 抢救设备和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维护和消毒。
3.3 急诊科应设有急救药品和器械的专用储存柜,并严格执行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
四、急诊救护流程4.1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诊医师和护士应立即进行接诊,询问病史、查体,并根据患者病情作出初步判断。
4.2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进行紧急救治。
4.3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做好护理记录。
4.4 急诊科应与相关科室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转科治疗。
五、抢救工作规范5.1 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重大抢救需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立即呈报院领导。
5.2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5.3 抢救物品应保持齐全、完好,班班交接,帐物相符。
无菌物品应注明消毒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
5.4 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5.5 抢救结束后,应做好抢救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抢救措施、药物使用等。
六、护理工作规范6.1 急诊科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生。
急诊救护工作制度内容
急诊救护工作制度内容一、急诊救护工作的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原则,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 坚持快速反应,及时救护的原则,尽快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
3. 坚持科学施救,规范操作的原则,确保救护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4. 坚持团队合作,协调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优势,共同完成救护任务。
二、急诊救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 急诊救护工作由医院急诊科负责,设立急诊救护领导小组,负责急诊救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 急诊救护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急诊救护工作制度,监督实施情况,解决急诊救护工作中的问题。
3. 急诊科设立救护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明确各岗位职责,协同开展工作。
4. 急诊科救护团队按照医院急诊救护工作制度的要求,开展急诊救护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急诊救护工作的流程与操作规范1. 急诊救护工作流程包括接诊、评估、救治、转科或住院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衔接,确保患者得到快速救治。
2. 接诊: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接诊,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决定救治措施。
3. 评估: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和严重性,确定救治优先级,制定救治方案。
4. 救治:急诊科医护人员按照救治方案,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止血、输液、用药等。
5. 转科或住院: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将其转至相关科室继续治疗或住院观察。
四、急诊救护工作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 急诊科建立急诊救护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对急诊救护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急诊救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 急诊科定期对急诊救护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持续改进急诊救护工作。
3. 急诊科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诊救护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急诊救护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4. 急诊科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急诊救护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五、急诊救护工作的考核与评价1. 急诊科对急诊救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包括救护流程的完整性、救治措施的准确性、患者满意度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卫生院医疗救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为规范本院在诊疗过程中,遇到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化学中毒、农药中毒、突发猝死或者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时,医疗抢救能快速,有序,高效,严密的组织实施,预防不必要医疗纠纷,特制定本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组长由院长兼任,副组长由副院长或者主要医生兼任,成员由医疗组、药房、注射室、后勤组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1、规范值班制度。
2、如值班医生不在值班室,应将接诊电话转至手机。
当班医生、护士电话要在明显固定位置发布。
3、在院内显要位置设急诊蓝牌、急诊门铃及急诊联系方式。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许任意挪用或者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份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周核对一次物品、检查药品有效期、氧气瓶的氧气量。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9、室内挂相应的抢救常规操作图表1、手推式抢救车、2、氧气瓶、3、洗胃机、4、洗胃管及水壶(停电应急使用)5、抢救箱、6、抢救床、7、简易呼吸气囊、8、口咽通气管、9 手电筒、10、担架、11、小器械台、12 、药品器械柜、13、体温计、14、血压计、15 、听诊器、16、心电监护仪、17 、电动吸引器、18、氧气袋1、西地兰、2、东莨菪碱、3、654-2、4、阿拉明、5、安定、6、鲁米那、7、氯丙嗪、8、可拉明、9、洛贝林、10、利多卡因、11、氟美松、12、速尿、13、非那根、14、正肾素、15、阿托品、16、肾上腺素、17、多巴胺、18 、氨茶碱。
19、解磷定、20、葡萄糖酸钙、21、纳洛酮、22、止血药医疗抢救小组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熟练操作各种设备,熟练心肺复苏术、除颤术、洗胃、气管插管等。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Click to Edit Title
1、抢救室要求设备先进、齐全,功能格 局合理,制度严格,要求各种常见急症 的抢救程序。
2、医护人员要有过硬的抢救基本功,做到 能随时熟练投入抢救工作
3、抢救过程中,需要各科支持或会诊时,有关科室必 须在10分钟内到达并积极给予支持。疑难、危重患者 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诊会诊。对不宜搬动的重患 者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判定其是 否需要转入有关科室病区,如需转入,各病区应及时 收治,严禁推诿。 4、一切抢救物品实行六固定(定数量、定位置、定管 理人、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期维修)。各类抢救 设备要保持性能良好,防止抢救时出现故障。抢救室 物品一律不外借。值班护士要做好物品交接班,并做 好签名记录。
急诊范围
凡患者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及异物侵入体内,身 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的状态时,医院必须进行 急症抢救。 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心悸、紫绀、呼吸困难、哮喘等。 头痛、头晕、高血压。 高热 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腹泻、严重脱水、 休克等。 抽搐或昏迷。 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 急性腹痛
LOGO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
高都镇中心卫生院
Contents
一、院前急救 二、院外急救 三、急诊范围 四、急救流程
院内抢救
Sub Title Sub Title 医院内急救是指对外接诊来我院 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急诊 医生的职责是抢救和维持患者的 基础生命指针,为后续治疗创造 条件。待允许转送时,应将患者 收入相应专科病房或监护室进一 步治疗。
急救工作流程
内科 相关科室 护理 相关科主任 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 相关护士
抢救与急救措施制度
抢救与急救措施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院在抢救和急救过程中能够高效、科学地进行操作,供应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患生命和健康的损失。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3. 抢救与急救组织3.1 抢救组织1.医院设立特地的抢救组织,由院长、副院长和相关医疗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订立抢救工作计划和紧急处理措施。
2.抢救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抢救问题并提出改进看法。
3.2 急救组织1.医院设立特地的急救组织,由专业急救人员构成,负责执行急救任务。
2.急救组织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本领。
4. 急救设施与器材4.1 急救设施1.医院在合适的位置布置急救设施,包含急救室、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等,确保及时救治。
2.急救设施应保持干净、乾净,设立醒目的急救指示标志。
4.2 急救器材1.医院应配备基本的急救器材,包含呼吸道通畅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氧气供应设备等。
2.急救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完好可靠;有损坏或失效的器材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医院应订立急救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制度,确保器材的有效利用和保管。
5. 抢救与急救培训5.1 培训内容1.医院应定期组织抢救与急救知识的培训,包含基础急救知识和专业抢救技能的学习。
2.培训内容如下:–基础急救知识:包含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
–专业抢救技能:针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抢救技能培训,包含抢救溺水、窒息、中毒、电击等紧急情况。
5.2 培训对象医院全部工作人员均应参加抢救与急救培训,其中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应具备更高的培训要求。
5.3 培训评估医院应定期对参加抢救与急救培训的人员进行评估,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6. 抢救与急救流程6.1 抢救流程1.发现病患需要抢救时,立刻呼叫抢救人员,并报告抢救组织。
2.抢救人员立刻前往现场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依照抢救工作计划进行操作。
病抢救工作制度
医院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医院抢救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紧急情况下的患者抢救工作。
三、抢救组织管理1. 医院设立抢救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抢救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等相关人员组成。
2. 各临床科室设立抢救小组,负责本科室抢救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抢救小组成员由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3. 抢救工作应当严格执行抢救预案和抢救程序,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四、抢救工作流程1. 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时,立即启动抢救程序。
医生、护士立即到位,分工合作,进行紧急处理。
2. 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护士负责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 抢救过程中,医生应当立即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抢救措施,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4.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当向患者家属解释抢救结果和后续治疗方案,护士负责整理抢救记录。
5. 抢救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报告,并由科室负责人向抢救领导小组汇报。
五、抢救药品和设备管理1. 抢救药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定品种、定位置、定管理人、定使用期限。
抢救药品不得随意更换或挪用,确保抢救时能迅速取用。
2. 抢救设备应保持功能完好,定期检查、维护、消毒。
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保证下次使用时处于良好状态。
3. 抢救器械应定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消毒,保证器械处于良好状态。
六、抢救记录1. 抢救过程中,护士应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包括患者病情、使用药物、剂量、效果等,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 抢救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
3. 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当及时补写医嘱,护士应当及时记录执行情况。
七、培训和演练1. 医院定期组织抢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抢救意识和能力。
2018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抢救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急诊科、抢救室等涉及抢救工作的部门。
三、抢救组织管理1. 成立抢救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等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抢救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抢救工作的管理和协调。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 各临床科室、急诊科、抢救室应设立抢救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组长,医生、护士担任成员。
抢救小组负责本科室抢救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抢救工作流程1. 病情观察(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值班医生。
(2)对疑似急性发作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抢救准备。
2. 紧急处置(1)医生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抢救措施,并通知护士。
(2)护士立即准备抢救药品、设备和器械,并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到位。
3. 抢救实施(1)医护人员按照抢救预案和医嘱,迅速、准确地执行抢救措施。
(2)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到分工明确、动作协调。
(3)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做好用药、输液、吸氧、心电监护等各项记录。
4. 病情评估(1)抢救结束后,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继续观察或转科治疗。
(2)护士对抢救过程中使用的药品、设备和器械进行清点和交接。
5. 抢救记录(1)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好抢救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及时整理抢救记录,交护理部存档。
五、抢救药品、设备和器械管理1. 抢救药品(1)抢救药品应定点放置,标识清楚,保证供应。
(2)抢救药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药品质量。
卫生院应急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卫生院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部门、各科室及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应急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卫生院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第五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各部门、各科室设立应急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科室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一)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三)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四)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五)总结应急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各科室应急工作小组职责:(一)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和部署;(二)组织本部门、本科室应急培训和演练;(三)负责本部门、本科室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四)组织开展本部门、本科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五)及时向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工作情况。
第三章应急预案与物资储备第九条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
第十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二)应急处置程序;(三)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四)应急培训及演练;(五)信息报告及联络渠道。
第十一条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信息报告第十二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第十三条应急处置程序:(一)启动应急预案;(二)组织应急队伍;(三)开展应急处置;(四)信息报告;(五)总结评估。
第十四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立即向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要求上报相关部门。
急救有什么工作制度
急救工作制度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规范急救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急救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1.2 急救中心的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紧急救治、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
1.3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二、急救设备与药品管理2.1 急救中心应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包括心脏去颤仪、呼吸机、急救车、急救箱等。
2.2 急救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3 急救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配置,并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2.4 急救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严格遵守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管理。
三、急救流程与操作规范3.1 接诊3.1.1 急救中心应设有一定数量的接诊窗口,确保患者能迅速接受救治。
3.1.2 接诊人员应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判断,并立即进行救治。
3.2 初步评估与分类3.2.1 急救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快速的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3.2.2 急救医护人员应按照分类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救治措施,确保急重症患者得到优先处理。
3.3 救治3.3.1 急救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救治方案,并严格执行。
3.3.2 急救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3.4 转诊3.4.1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急救医护人员应做好病情交接,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救治。
3.4.2 急救中心应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转诊。
四、人员培训与质量管理4.1 急救中心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的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4.2 急救中心应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急救工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急救服务质量。
4.3 急救中心应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持续改进急救工作。
五、服务态度与患者满意度5.1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卫生院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卫生院急救与抢救工作制度
1、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值班接诊。
对急诊病人,要立即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不得拖延。
2、对抢救和急诊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24小时值班,随时观察和掌握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和交接班工作。
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病人,或者延误病人救治。
3、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抢救情况,对一时诊断不清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会诊,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速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得延误时间,转院时要有1名医生带上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在路途发生事故。
4、平时要准备完善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等,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5、如遇重大抢救病人,需立即报告院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医院日常急救工作制度范本
医院日常急救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急救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及时、准确、高效、安全”的原则,全面提高急救服务水平。
第三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院急救工作,确保急救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医院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加强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急救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急救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急救工作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病房和急救床位,确保急救资源充足,满足患者急救需求。
第七条医院应加强急救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急救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设备和管理制度,保证急救设备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急救设备随时可以使用。
三、急救服务流程第九条医院应设立急救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
第十条急救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急救方案,并立即执行。
第十一条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急救病历管理制度,要求急救人员在急救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措施和用药情况。
四、急救质量控制第十三条医院急救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急救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质量评估体系,对急救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不断提高急救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五、急救培训与演练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医院应开展急救演练,检验急救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提高急救团队的应对能力。
第十八条医院应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急救培训和竞赛,提高急救水平。
六、急救考核与奖惩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急救考核制度,对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
《医疗抢救工作制度》
医疗抢救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三、工作原则1. 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争分夺秒救治患者。
2. 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 严格执行抢救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4.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抢救方案。
5. 注重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具体措施1. 抢救组织与管理(1)各临床科室设立抢救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管理。
(2)抢救小组成员包括医师、护士、技师等,具备相应的抢救能力和资质。
(3)抢救小组成员定期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抢救意识和水平。
2. 抢救设备与药品(1)各科室确保抢救设备齐全、功能正常,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抢救药品实行“五定”管理(定数量、定品种、定位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
(3)抢救药品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确保抢救时药品充足、有效。
3. 抢救操作与技术(1)抢救时,医护人员应迅速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
(2)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操作规程。
(3)在医师到来之前,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如给氧、吸痰、测量血压、输液、配血、止血、心肺复苏等。
4. 病情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2)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应完整、客观、真实。
(3)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抢救过程,以便分析抢救效果和总结经验。
5. 抢救协作与沟通(1)各部门之间要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完成抢救任务。
(3)抢救结束后,组织总结会议,分析抢救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抢救质量与安全(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2)抢救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抢救工作制度讲义
抢救工作制度讲义一、抢救工作的重要性抢救工作是医疗机构面临突发事件、急性病发作、意外伤害等情况时,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抢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建立健全的抢救工作制度,提高抢救水平和效率,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
二、抢救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1. 组织管理:医疗机构应设立抢救组织,明确抢救工作的领导责任,指定抢救工作负责人,负责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人员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抢救流程、抢救药物、抢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3. 抢救流程:明确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抢救流程应包括病情评估、紧急救治措施、药物使用、设备使用、病情监测等环节。
4. 药品和设备管理:抢救药品和设备应定点放置,专人管理,保证随时可用。
药品应定期检查、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设备应定期维护、故障设备应及时修复。
5. 病情观察: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措施。
病情观察应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药物效果等。
6. 医嘱执行: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救治措施及时、准确实施。
口头医嘱应复述确认,抢救记录应详细、准确填写。
7. 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救治措施、药物使用等情况,以便分析抢救效果和总结经验。
8. 后期处理:抢救结束后,应做好后期处理工作,包括清理抢救现场、整理抢救药品和设备、整理抢救记录等。
三、抢救工作制度的实施与监督1. 制定抢救工作制度: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抢救工作制度。
2. 培训与宣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其熟悉抢救工作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3. 落实与执行:各级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抢救工作制度执行,确保抢救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4. 监督与检查: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抢救工作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抢救工作制度的落实。
5. 持续改进:根据抢救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抢救工作制度,提高抢救水平。
镇卫生院应急管理制度
镇卫生院应急管理制度一、建立院长负责制应急指挥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小组,急救医疗小组,并配备兼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人员。
二、人员配备方面:有从事传染病防治;有从事各种检测化验,能够通过科学的手段第一时间知道各种疾病的分类的检验科;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内、外、妇、感染科医疗专家;在物资方面:有医疗设备及检验仪器;我院药品种类齐全, 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应急医疗用药。
三、各小组成员组成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2、院内应急医疗急救小组:外科组:妇产科组:内科组:儿科组:医技组:药械组:3、院外应急队成员名单队长:成员:四、应急职责:院长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总责。
副院长负责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通道的通畅、医院安全保卫及日常急救物资(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工作。
副院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急救指挥工作。
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工作。
护理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医疗物资的消毒处理及有关护理协调工作。
院办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畅通工作。
外科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骨伤、外科方面的急救工作及手术麻醉工作。
妇产科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妇产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内科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内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儿科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儿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医技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查设备、化验仪器的准确完备工作,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五、预防和应急准备1、定期对本院医务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2、定期查看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和调度。
六、应急响应1、开设24小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值班电话:白班:夜班:2、调度医疗急救小组火速奔赴现场应急抢救。
3、准备急救的药品、器械。
4、铺备突发事件专用病房。
5、向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汇报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
6、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信息及时在全医院通报。
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制度抢救工作制度 11、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对重大抢救需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立即呈报院领导,凡涉及法律规定,要报告有关部门。
2、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情景一般不得占用。
3、一切抢救xx品、物品、器械、敷料力求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储存,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4、xx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5、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6、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
7、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8、抢救时对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抢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xx要准确。
9、对危急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10、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及各种用xx等要详细交代,所有使用后的xx品安全,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加以复核。
11、要及时与病人家庭及单位联系。
12、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工作制度 2一、目的及时、迅速、有效抢救病人的生命,使重危病人转危为安,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适用范围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三、要求1、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
对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汇报。
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众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工作制度。
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部门。
2、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及时给予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配血、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3、根据病情可设异常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抢救效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详细交接,记录要及时详实。
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述。
所有药品的空安全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工作制度
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工作制度背景乡镇卫生院是乡镇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急诊室是为病患提供迅速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急诊室需要依照一定的工作制度,保障病患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目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乡镇卫生院急诊室的工作制度,规范急诊室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急诊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工作制度急诊室开放时间急诊室必须每天24小时开放,保障病患随时能够得到急诊服务。
急诊室内设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
急诊室的管理急诊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由专人负责管理。
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医护知识,具体职责包括:协调医护人员工作,安排急诊室日常工作,收集病患意见和建议等。
急诊医护人员急诊室需要招聘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
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熟练运用急救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类急危重症。
急诊室的流程1.病患到达急诊室后,先进入接诊区域,由护士或技师检查患者基本情况,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就诊意愿。
2.接着由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局部处理或随身携带的药物等。
3.如果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医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4.治疗过程中,医生要随时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并与护士或技师进行交流。
5.患者病情缓解后,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告知和指导,并出具相应的医疗证明。
急诊室的设备和药品急诊室应配备常用的诊疗设备和药品,以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病患进行诊治。
设备包括心电图机、血压计、血糖仪、血氧监测仪等;药品包括常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制定急诊室的工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病患的安全和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急诊室需要具有完善的管理模式、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完备的设备和药品,并且需要合理配置医护人员。
各个乡镇卫生院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急诊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制度(6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如遇需处理的急、危、重症病人,因病情涉及及其他专科范围,急诊各值班医师对诊断及处理均有困难时,首诊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
应首先请本科正(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会诊,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交接班记录,书写抢救记录。
(二)紧急情况下,急诊科人员可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在岗医师须于____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不在岗被邀会诊医师须在____分钟内到达会诊科室,同时要带上本专科所必须的抢救治疗及检查器械设备。
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多发伤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
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在会诊单上补写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三)不超过____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本上注明"已请____科急会诊"字样,并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
超过____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会诊单,由观察室值班护士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会诊科室应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及时到达急诊科。
(四)会诊时,急诊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
(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病情,急诊科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
并及时汇报医务处,必要时由主管部门组织全院范围内会诊及抢救。
(五)如会诊后需入院治疗者,接诊或会诊医师开出入院证,值班护士电话联系住院床位。
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入院。
(六)应邀参加急诊会诊的医师,应在安排好本科室工作后前去参加会诊;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急诊会诊时,应及时委派相应专科资质的医师及时参加。
(七)会诊结束后,认真填写会诊记录本急诊抢救制度(2)是医疗机构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建立的一套流程和制度。
该制度旨在保障患者在急诊情况下能够及时接受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风险和病情恶化。
急诊抢救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紧急呼叫系统:医疗机构设立紧急呼叫系统,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响应急诊情况,并迅速组织抢救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院急救抢救工作制度
篇一: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需注明灭菌日期,经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病人要迅速,及时的为抢救病人生命争得时间。
在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指挥下,认真执行抢救制度。
1、抢救器材及药品力求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
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2、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
坚守岗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医师未到前护士应根据情况及时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3、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等病情稳定后才能移动。
4、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人抢救经过及用药要详细交待,抢救药品的安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复合。
5、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
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需注明灭菌日期,经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篇二: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被抢救者一旦允许搬运,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抢救人员相对固定。
抢救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抢救器械、仪器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定期学习抢救器械的使用。
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好抢救登记和记录,急诊抢救医疗文书书写要规范、及时、完整。
并要作好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有机磷中毒的抢救程序
一、观察要点意识、瞳孔、肌震颤、皮肤、心率、血压呼吸及气味
催吐、洗胃、导泻
静注、阿托品、解磷定、解磷注射液
阿托品化指标阿托品给维持量留置导尿吸02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呼吸衰竭-呼吸(:卫生院急救抢救工作制度)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