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图像的艺术处理
初中信息技术_记忆美好瞬间 不留遗憾——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图像的表现艺术微项目二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常用拍摄技巧,体会色彩、光线、三分法等构图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2.学会利用裁切、滤镜、字幕等基本的图片编辑方法提高图片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2.提升学生的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1.学生能通过探索练习拍摄出品质比较高的图片。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掌握裁切、滤镜、字幕等图片基本编辑方法提升图片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导入:大家观察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他们在做什么?不论我们的设备有多先进,拍摄技巧有多高超,拍摄的作品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摄影又叫做遗憾的艺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品更有美感,更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感染力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吧!探究活动(一):用平板或手机进行拍摄练习,并在拍摄的过程中感受总结拍摄技巧。
(1)确定本组的选题(2)每组选取2-3张作品上传。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同学们体验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并把总结的技巧在拍摄中加以实践应用。
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展示:每组推选2-3张好的作品,代表本组参与展示。
并在展示的过程中交流拍摄的技巧和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推选,参与展示,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鉴赏美的能力、竞争意识。
小结:主题是是摄影的灵魂,首先确定主题才能拍摄出有灵魂的作品;构图的好坏决定了一幅作品的品质,在构图过程中注意三分法等原则的应用;注意光线、画面要简洁、色彩要搭配等等探究活动(二):选一幅照片或喜欢的一张图片利用设备将我们的图片进行处理,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感染力。
要求: 1.请同学们选择一副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处理;2.每组推选一幅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第二单元 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11课 路径的应用(二) 一、 艺术相框效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艺术相框效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应用Photoshop软件制作艺术相框效果的基本方法。
2. 能够独立制作出具有创意的艺术相框作品。
3. 培养对数字艺术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种工具和面板在艺术相框制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照片,灵活运用不同的相框效果,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教学PPT、相关素材和案例。
2. 安装好Photoshop软件的计算机教室。
3. 准备若干张需要制作艺术相框效果的图片。
4. 准备好教室讲解和互动学习的语言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艺术相框的含义及作用。
2. 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基础教学1. 讲解相框的基本构成因素,包括边框、背景、装饰物等。
2. 介绍相框的分类,如方形、圆形、心形等。
3. 介绍相框的材料,如木质、金属、玻璃等。
4.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相框尺寸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相片。
(三)艺术相框效果教学1. 讲解艺术相框的几种常见效果,如边框线条、背景图案、装饰物等。
2. 介绍如何应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艺术相框,如手工雕刻、镶嵌、拼贴等。
3. 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相框作品,分析其特点及制作技巧。
4. 邀请学生尝试制作一个小型的艺术相框,以稳固所学知识。
(四)实践操作1. 给学生发放一些素材和材料,如不同材质的边框、背景纸、装饰物等,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艺术相框。
2. 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
3. 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评判和反馈。
(五)教室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强调艺术相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途景。
3.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相框作品。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艺术相框效果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2. 理解色彩搭配和构图在艺术相框效果中的重要性。
图像处理基础课程设计

图像处理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如图像采样、量化、图像增强、滤波等;(3)熟悉图像处理的主要算法,如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重建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参数;(3)能够编写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图像采样、量化、图像增强、滤波等;2.图像处理的主要算法: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重建等;3.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熟悉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编程方法,编写简单的图像处理程序。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图像处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熟悉图像处理软件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图像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编程环境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python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python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Python语言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功能,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运用Python语言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如图像读取、显示、转换、滤波、边缘检测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Python图像处理库(如PIL、OpenCV)的使用。
–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实现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技术和方法。
–能够分析图像处理结果,评估处理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认识。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图像处理领域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ython图像处理基础:介绍Python语言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讲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Python图像处理库的使用:学习并掌握PIL、OpenCV等图像处理库的使用,实现图像的基本操作,如读取、显示、转换等。
3.图像滤波:讲解图像滤波的基本原理,学习使用Python语言实现滤波操作,如高斯滤波、中值滤波等。
4.边缘检测:介绍边缘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学习使用Python语言实现边缘检测操作,如Sobel算子、Canny算子等。
5.实践项目: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像处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

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发布时间:2021-03-17T10:19:41.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韦燕红1 覃妮妮2[导读] 摘要:在我国教育中,高职教育非常重要,明确要求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1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 2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616摘要:在我国教育中,高职教育非常重要,明确要求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而在高职教育中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主要是针对艺术相关专业以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有效提升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对此,主要就提升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效果引言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行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育基础的课程,其建设、改革是一项必要且长期的工作。
本文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匹配、考核方案的调整给出了建议。
1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概述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原是来源于工科专业,在早期主要以工程图学、计算数学为基础,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后,在各高校的发展中逐渐应用了计算机辅助展开设计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
就现阶段而言,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对计算机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之一。
随着近年来图像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在各大高职院校中涌现了一大批与图形图形处理相关的课程,例如PhotoShop、Flash等多种图像处理软件课程,都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在图形图形处理课程中,参与课堂学习的往往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面对这一情况时,课程的开展往往缺乏普适性,未能合理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对此,在现阶段开展图形图形处理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究改进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与策略。
浅析电脑艺术设计《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电脑艺术设计《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是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软件基础课程,其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本文通过笔者任教电脑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6年多的实践,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贯彻实例导引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用创新意识学习软件的能力,并建立合理的教学考核办法,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教学改革方法的全面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能应用;任务驱动;实例教学;创新一、引言《图像处理photoshop》作为我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一门融知识性、技能性、操作性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
但由于传统的软件教授方法难以调动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并取得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电脑艺术设计《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依附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略实践应用能力我院电脑艺术设计在之初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呈现的是本科教学的“压缩”版,强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以专业系统知识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和知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而其中的《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同样偏重于理论上的系统性,导致实践课时严重不足。
2.传统的软件教学方式注重老师“讲”的效率而不注重学生“学”的效率。
无法调动设计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是设计类的软件课程,但图像处理photoshop课堂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解photoshop时,讲授软件的用法,详细讲解每个命令、每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举一些经典实例让学生模仿,这种“被动式”的学习造成学生的作业大多抄袭或者模仿完成,形式味重,设计感不强,创新意识较差。
关于ps的教学课程设计

关于ps的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与界面布局,掌握常用的工具和菜单操作;2. 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如图层、选区、通道、路径等;3. 掌握基本的图像编辑技巧,如调整色彩、亮度、对比度,以及图片裁剪、缩放等。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Photoshop进行图片修复、修饰和创意设计;2. 能够独立完成图片合成、版面设计等任务;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Photoshop软件的操作熟练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图像艺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2. 引导学生认识到图像处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视觉传达的认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借鉴和评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软件入门- 界面与工具箱介绍- 图像文件的基本操作(打开、保存、关闭)- 图像分辨率和画布大小调整2.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图层概念与操作- 选区工具的使用(矩形选框、套索、魔术棒等)- 通道与蒙版的应用- 路径的创建与编辑3. 图像编辑技巧- 色彩调整(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等)- 图像裁剪与缩放- 图像修饰(克隆、修复、涂抹等工具)4. 图片合成与创意设计- 图层混合模式的应用- 文字工具的使用与排版- 效果滤镜的使用(如模糊、锐化、艺术效果等)5.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图片修复与美化- 创意海报设计- 图像合成与版面设计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图像处理技能。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2019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高专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2019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高专)1.前言1.1课程性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CorelDraw图形设计软件。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印刷设计、照片后期处理、室内效果图后期制作等领域,利用Photoshop软件可以进行各种平面图像处理,图像格式和颜色模式的转换,绘制图形等,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的技术。
CorelDraw矢量图绘制软件主要引导学生掌握矢量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用运用 CorelDraw软件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于技能,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1.2设计思路1.2.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将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并不追求形式上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或案例教学,而是重点体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本课程将图形图像处理视为一个整体项目过程,打破传统图像处理教学的条块界限,按照图片处理到广告制作的实际项目过程作为课程的教学主线;1.2.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1.2.3坚持从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因素,追求教学效果的系统最优,将各个教学环节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一个部分来对待,将本课程的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来对待,处理好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1.2.4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为主,根据课程中的知识点选择合理的示例讲解,通过布置实例让学生思考,通过启迪和帮助让学生完成实例的创作,从而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教案

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设计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手工艺术作为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样受到人们的热爱与追捧。
如何将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有效结合并应用于教育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是现代教育领域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探讨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色彩。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究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其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兴趣,以及对手工艺术活动的兴趣。
4、在课程中注重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像设计的概念和特征图像设计是一种创意思维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旨在通过图像的表达形式,引起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件或情感的共鸣和认知。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视觉冲击力强:图像设计的重点在于视觉效果的表现,旨在将所表达的信息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2)传达信息明确:图像设计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必须确保其所表达的信息能够被受众清晰地接受和理解。
(3)创意独特:图像设计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创意活动,不仅要表达信息,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手工艺术的概念和特征手工艺术是一种将图像设计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侧重于人文情感和文化传承。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手工制作:手工艺术注重亲手制作,强调人在制作过程中对艺术品的亲身体验和鉴赏力。
(2)独特性:手工艺术有一定的独特性,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品的精致创作和细节处理。
(3)文化传承:手工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体现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
3、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结合将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带来艺术表现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也可以体现出创作者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创新。
《数字图像分析与艺术化处理》课程开发初探

像增强、 图像复原、 彩色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 、 形态学处理 、 图像分 割和对象 在设计 图像处理实践环节时, ~方面 , 要保 留有代表性的经典内容 , 同 表 示 与描 述 为基 本 教 学 内容 的一 门信 息 类 专业 课 程 。而 且 , 着 新 技 术 在 时考 虑 到近 年来 彩 色 图像 已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加 彩 色 图 像 处 理 的 内 容 , 随 增 以 图像处理 中的广泛使用 。 诸如小波变换 、 遗传算法 、 神经 网络 等新内容不断 满足社会发展 的需 求; 另一方面 , 对图像 的艺术化处理 , 针 设计相应的实验 增加到课程体系 中。但涉及艺术化处 理的 内容 较少 , 目前, 讲述 图像艺术 内容 , 实验结果的直观艺术效果 中能有效 弥补理论 的枯燥 乏味, 提高学生
理” 课程 的必要性; 然后就“ 数字图像分析与艺术化处理” 课程的课程 内容、 澳、 内容 不断丰 富等特点。对这样~ 门涉及技 术与艺术 , 既强调处 理方法 实 践 教 学 、 学 方 法 与 手段 、 教 师资 队 伍 建 设 进 行 了讨 论 ; 对 目前 存 在 的 问 的 理论 性 , 也 又强 调 实 践 结 果 的 艺 术 性 的课 程 。仅 凭 教 师 的课 堂 讲 述 是 远 远 题进行了分析 ; 最后总结我们 的经验与不足。 二、 开设“ 数字图像分析与艺术化处理 ” 课程的必要性 不够的 , 必须辅 以足够的实践锻炼, 学生巩固所学理论 , 让 锻炼实际动手能 力, 激发 学 习兴 趣, 提高综 合利用所 学理论 , 进行设计 开发和研 究创新 的
数 字 图 像 分 析 与 艺 术 化 处 理 课 程 开 发 初 探
◆ 孙树森 马文娟 宋瑾钰 陈 峰
后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后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后期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工具,如色彩调整、图层运用、滤镜效果等。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图像处理技术的适用场景,并能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图像处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图像艺术创作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后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修复和创意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图像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图片进行艺术加工,提升作品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后期图像处理的兴趣,激发其创作欲望和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图像处理技术在传播正能量、美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图像处理任务,并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的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图像处理基础理论:包括图像格式、色彩模式、图像分辨率等基本概念,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图像处理基础- 内容列举:图像格式、色彩模式、分辨率、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2. 色彩调整与校正:学习如何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掌握色彩平衡、渐变映射等高级调色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色彩调整与校正- 内容列举:亮度/对比度调整、饱和度调整、色彩平衡、渐变映射3. 图层与蒙版:学习图层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掌握蒙版的创建和使用,进行图像合成和创意设计。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图层与蒙版- 内容列举:图层概念、图层类型、蒙版创建与使用、图像合成4. 滤镜与特效:学习各种滤镜效果及其应用,掌握特效制作技巧,为图像添加艺术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以“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为例

新视 觉艺术
2 0 1 3 . 5
艺术设计专业基 于典 型工作过程 的项 目化课程设计
— —
以 “ p h o t o s h o p  ̄ 江 苏 南京 2 i 0 0 3 6 )
[ 摘 要] 项 目化课程 设计 成为 高职 院校 课程 改革和 人才 培养 实 践 的基 本做 法 , 而 高职 艺术 设计 专业 更需要 借助 项 目化 教 学来培
并 把达 些知 识 点封 装到 相关 的项 目中 , 系指南. 第三版. 卢 有杰 等译 . 北京 : 电子 工 业 出版 社 , 具 体 的知识 点 , 2 0 0 5 : 8 8 ] 凡是人 类为创造独 特产 品或服务 的活动都属 于 完 成 整 个 课 程 的体 系 设 计 。 第二, 按照“ 完整行动” 原理 , 进行课程内容的项目化设计
通过 实践活 动掌握 相对分 散的知识 , 最终 内化 为设计 表 现能 力, 因此 , 该课程非 常适合实施项 目化教学 。
三、 项 目化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 1 . 课程设计理念
项 目化 课 程整 体设 计 理念 的科 学性 和先 进性 是 保
要懂 管理 , 会沟 通 , 更 需要 能综 合 应用 各种 知识 解 决设
养 目标服务 。 [ 关键词] 项 目; 项 目课程 ; 课程设 计
一
引言
施和管 理以 实现知识 传授 和能 力培 养 目标 的教学 活动 P h o t o s h o p 图像 处理课程 是艺术设 计类专业 较为通 用的
基础 性课 程 , 是 实践 性 很强 的理 实一 体课 程 , 需要 学 生
养创 新型 、 高 素质和 高技 能 的艺 术设计 人才 。 项 目化 课程 设计 需要在 深入 研 究和分 析项 目的基 础 上 , 从 设计理 念 、 知识 组织 、 能
第三课 图像的艺术处理(教案)

第三课 图像的艺术处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第三课 图像的艺术处理 单元第一单元 学科信息技术 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学会调整图像的色彩改善图像品质、创作不同的图像效果。
2、学会运用仿制图章工具复制图像、修复图像污损。
3、学会运用滤镜为图像添加特效。
重点 学会通过调整图像色彩、仿制图章工具、滤镜等手段美化图像、修复图像,为图像添加特殊效果。
难点 面对具体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工具美化和修复图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提问:如果拍摄的图片效果不好,该怎么办呢?2、给一幅拍摄光线不足的图片。
同学参考课本15页进行自主学习,并将下图进行调整。
3、请一位同学展示自己作品,并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该同学主要利用曲线进行调整图像色彩)。
除了调整曲线外,还可以进行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
下面我们来进行学习今天的第一部分内容:教师问,学生回答。
通过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的方法,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如何去处理、调整图像的过程,引出今天学习主题。
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调整图像色彩●1、简介打开图像,单击菜单【图像(I)】→【调整(A)】,可以调整图像的色阶、色彩平衡、亮度与对比度、曲线等,从而改变图像的效果。
●2、实例操作例1调整数码照片,弥补拍摄的不足。
方法一: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
方法二:调整图像曲线。
通过自主练习调整图像色彩,学生大体了解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
教师讲解操作演示,学生听,了解除了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之外,还可以进行调整色阶、色彩平衡、曲线。
学生先学,后教师讲解。
更进一步掌握调整图像色彩的方法。
操作步骤:第一步:打开图像。
第二步:单击图像【I】-调整【A】-亮度/对比度。
第三步:单击图像【I】-调整【A】-曲线。
练一练:调整图像色彩平衡,使原图变化出各种效果。
操作步骤:单击图像【I】-调整【J】-色彩平衡【B】二、使用仿制图章学生通过练习操作使用色彩平衡,来变化出各种效果。
《第7课添加艺术效果》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7课添加艺术效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艺术效果在图片中的应用?”比如,我们在看杂志、海报或是网上分享的美图时,那些吸引我们的图片往往都应用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艺术效果的奥秘。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操作软件添加艺术效果时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应该在课堂上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解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同时,可以准备一些操作指南或视频教程,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现得不够充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可以在下一次课堂中设置一些具体的讨论主题和提纲,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讨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和成果展示中来。
(4)团队协作与分享:学生需在小组讨论与实践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添加艺术效果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共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图像处理技巧,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流程
《第7课添加艺术效果》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7课添加艺术效果》教案,本节课我们将依据教材第七章《图像处理与艺术效果》的内容,进行以下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1.了解艺术效果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学习如何利用软件为图片添加艺术效果,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等;
3.掌握调整艺术效果的参数,以达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