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教案
图像的加工与合成
《图像的加工与合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数字化图像合成的过程,学会使用移动、选择、魔棒等工具;理解图层的概念,并实现简单的抠图。
b.能够使用橡皮擦工具实现抠图精细化。
c.调整图层的前后关系,合理排列图像位置。
d.利用裁剪工具,调整图像结构。
(2)过程与方法:a.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工具完成图像作品,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b.能对采集的图像素材进行加工编辑,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成图像中,体验不同图层信息相互补充,共同增强主题表达的优势,并且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冲突的时代特点;同时增强合成图像中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的意识。
(4)教学重点:图像合成的意义(5)教学难点:图像合成2.教学策略本节以演示典型作品和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
3.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室、PhotoshopCS6中文版、典型图像作品、图像素材。
4.过程与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通过合成图像中,体验不同层次信息相互补充、共同增强主题表达的优势,并且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冲突的时代特点,同时增强合成图像中遵守到的与法律规范的意识。
(2).利用任务驱动,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和协作探究精神,解决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使问题在学习中产生,在学生中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3).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大胆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悟后自己再总结说出体会。
整节课中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教学难点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化解难点,使重点得到巩固、难点得以化解,从而顺利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使教师角色由以往的主体地位变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图像加工与合成》微课程设计方案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 拍摄 录屏 □动画 □其他 (可多选)
预计时长 20 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至少包含导课、主 体内容和小结三部分)
设计意图
(从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案例选取、内容编排呈现、互 动设计、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八年级学生
结合合成图像的多种方法,选取合适的素材,创作出类似“儿童艺术照”的简单合成 图像。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教学 □课后巩固 □其他
示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规范操作,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结合合成图像的多种方法,选取合适的素材,创作出类似“儿童艺术照”的简单合成 图像。
4、选择工具栏中的移动工具,将小孩移动到背 景图中。
5、大小不合适可以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菜单 中的“自由变换”,进行调整直到大小、位置合适。
保存源文件(.psd),便于以后修改。保存作品,完 成制作了。(重点讲解:psd 源文件的作用)
问题预案 自评等级
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
《图像加工与合成》微课程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能力维度 所属环境 微能力点 教学环境 课题名称 选题意图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县□学业评价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学科 信息技术
多媒体教室
图像加工与合成
了解 photoshop 合成图像的步骤与途径
欣赏作品 让学生感受 photoshop 神奇力量,把这种遥不可
《Photoshop图像的合成与加工》教学设计
(Photoshop图像的合成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根底)高一年级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加工)中的第三节(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第二课时,该节内容是学生学习Photoshop图像合成与加工的开端。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像信息的采集,对图像信息有了肯定的理解,因此确定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用Photoshop合成与加工图像,及对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和一些常用工具的学习。
通过对如何把人物PS到景点图片中的了解,让学生排除对PS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Photoshop图像合成与加工的求知欲,为后续的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肯定的信息素养,对Photoshop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习本课前已经对Photoshop的窗口界面有所了解,但对图像合成、图层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有待于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的理解与掌握。
据了解,洋浦中学的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应该较遥远山区学校的学生要好,但多少也存在肯定的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授课过程中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开展。
我采纳了任务驱动、分层次教学,不同的任务供根底不一的同学选择。
其它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用所学技术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矩形选框工具、魔棒工具、磁性套索工具及文字工具;2〕学会合成图像,理解图层概念,了解Photoshop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3〕能够依据不同的素材选择适宜的工具,选取需要的图像,完成一个较好的Photoshop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把自己的照片PS到景点图片上,对图像合成的一般步骤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加深对图层的理解;通过任务驱动,利用微视频、任务卡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仿学习、小组比赛等方法稳固学习和反应学习情况。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教学设计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3节5学时数:45 分钟(网络机房)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图像的获取方式和图像加工工具的方法,体会图像加工的作用。
b、掌握图像加工的一般过程和经典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构建生动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跟随教师积极学习。
b、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吸收和掌握知识。
c、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b、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
c、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和版权意识。
2、内容分析:我们采用的教材是上海科教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本节课为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章节,是对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深化和拓展。
它能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同时,本节内容操作性强,容易上手,学好本节内容,能够使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节内容设计安排为一个课时,由于图像获取的途径和图像加工工具的选择等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将这一节理论部分知识进行略讲,而将重点放在图像的加工方法上面。
为了更好的学习,我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把理论部分几个知识点串成一个简单逻辑关系,通过依次提出问题,引出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和实践,以便体会如何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来处理图片。
3、学情分析:a、高二年级学生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对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以有所掌握, 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现在需要的是更高一点的知识让他们能满足对知识的需要。
图像的加工与合成
《图像的加工与合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科版)第五章5.3节《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尊重教科书内容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加工。
本节课主要介绍图像的简单加工合成,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因此我试图从学生更感兴趣的生活元素—日历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加工,让生活增添艺术的色彩,让学生珍惜时间。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是对于图像加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大部分还是第一次接触图像加工软件,比较感兴趣,但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的学生经常接触网络,清晰地感受到网络上ps图的热潮,平时也经常使用手机等拍照或自拍,对于学习图像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有很大的需求和热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图层的概念、常用工具的选择;2.能够利用photoshop软件,根据设计主题合理选择图像进行简单加工与合成;【方法过程目标】1、moodle教学平台自主教程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2、作品展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不同的月份感受不同的生活色彩,最终强调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利用photoshop软件简单加工、合成图像。
【教学难点】1、工具的选取和使用。
2、利用photoshop处理图像的具体操作步骤的实现。
四、教法学法:范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引导讲解法。
五、教学媒体:安装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网络教室计算机中安装有Photoshop 、ACDsee 等加工软件六、教学过程(一)知识引入提到图像处理,大家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报、美颜照片、恶搞图片等,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个教师展示实物(图二),现实生活中大家见到的台历或日历多半是(图一)中的样子,充满了广告宣传等,领略一下个性日历(图二)独特的魅力吧。
初中信息技术_图像的合成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像的合成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单元《探究图像的表现艺术》中的微项目3《探究图像的合成艺术》中的内容,根据教学需要有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整合。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等,学生掌握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对图像进行创造性合成,做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本节课在掌握合成技能的同时,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和道德意识进行了培养。
二、学生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作品的创造热情较高,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图像的合成及修饰来表达一个主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
同时在发挥学生长处的基础上注重技能和道德规范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利用Photoshop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编辑图层,能根据表达和创作的需要调整图层的前后关系进而合成图像,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创造性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成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2、理解合成图像的现实运用价值,规范使用他人的图片,遵守道德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Photoshop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合成图像。
难点:使学生理解合成图像的现实运用价值。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中展示两张合成的图片,如:校园里的老虎、小猫和大老鼠,使学生怀疑:“好像不是一张图片”“有移花接木的感觉”……继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图像的合成艺术。
2、图像合成可能让人觉得惊讶、怀疑,但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比如:展示两张合成的公益广告图片,如: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提出任务:本节课以“节约用水”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广告图片。
(二)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要表达的主题设计场景或者合成场景用文字图层辅助设计图像(三)新授:活动1 绘制场景: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绘图文档--为图层填充颜色)学生根据导学案或教师展示的步骤自主完成场景的绘制,然后小组长检查并辅导学生操作,学生之间交流协作。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学习内容为第四章《图形与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第三节《图形图像的加工》,这一节内容学习§4.3.1《构图的设计》和§4.3.2《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中背景和文字的制作。
图像信息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内容包括一些常用工具的学习以及对图层等概念形成认知,计划分两课时完成。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必修课的学习中,已经对图形图像的处理略有了解,对于PHOTOSHOP软件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对于PHOTOSHOP的工具还不熟悉,对图层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操作不熟练,所以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主题作品的背景和文字素材,了解渐变工具、文字工具和滤镜的使用,并关注操作过程中Photoshop图层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图层的概念;➢了解Photoshop渐变工具和文字工具;➢认识构图及色彩在作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图层进行基本操作;➢能够利用渐变工具进行填充;➢能够正确使用文字工具设计不同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构图设计与颜色搭配方面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健康环保、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图层的概念;认识渐变工具与文字工具;教学难点:理解图层的概念。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随机进入教学,让学生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对图层概念的理解。
教师只对一些常规知识进行提示与强调,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当学生自主学习感觉比较困难时,才由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学习。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实践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价,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师生共同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和纠正。
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教案
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设计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手工艺术作为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样受到人们的热爱与追捧。
如何将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有效结合并应用于教育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意义,是现代教育领域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探讨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色彩。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究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其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兴趣,以及对手工艺术活动的兴趣。
4、在课程中注重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像设计的概念和特征图像设计是一种创意思维与具体技术的结合,旨在通过图像的表达形式,引起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件或情感的共鸣和认知。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视觉冲击力强:图像设计的重点在于视觉效果的表现,旨在将所表达的信息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2)传达信息明确:图像设计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它必须确保其所表达的信息能够被受众清晰地接受和理解。
(3)创意独特:图像设计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创意活动,不仅要表达信息,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手工艺术的概念和特征手工艺术是一种将图像设计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侧重于人文情感和文化传承。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手工制作:手工艺术注重亲手制作,强调人在制作过程中对艺术品的亲身体验和鉴赏力。
(2)独特性:手工艺术有一定的独特性,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品的精致创作和细节处理。
(3)文化传承:手工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体现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
3、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的结合将图像设计与手工艺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带来艺术表现的新思维和新思路,也可以体现出创作者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创新。
图像的加工教案
图像的加工教案教案标题:图像的加工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像加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和工具。
3. 学生能够应用图像加工技术,改善和增强图像质量。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图像加工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如摄影、广告设计等。
2. 展示一些经过图像加工处理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图像加工的效果和可能性。
知识讲解:1. 解释图像加工的基本概念,包括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
2. 介绍常用的图像加工软件和工具,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
3. 讲解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如裁剪、调整曲线、添加滤镜等。
实践操作:1. 分发一些原始图片给学生,要求他们使用图像加工软件进行处理。
2. 指导学生如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以改善图片的质量。
3.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图像加工技巧,如添加特效、修复瑕疵等。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他们处理后的图片,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评价。
2. 教师和同学们对学生的图像加工效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图像加工技巧。
总结:1. 总结图像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强调图像加工在摄影、设计等领域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图像加工技术,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图像加工软件和工具,比较它们的功能和效果。
2. 引导学生研究和学习专业的图像加工技术,如HDR合成、图片修复等。
3. 组织学生参与图像加工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创造性的发挥。
2. 评估学生对图像加工概念和技巧的理解程度,通过口头或书面测试。
3. 评估学生展示的图像加工作品,包括对图像质量改善的程度和创意的发挥。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
2. 鼓励学生合作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技巧。
图像的加工处理教案
图像的加工处理教案教案标题:图像的加工处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图像的加工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图像的调整、滤镜和特效等加工处理技术。
3. 能够运用图像加工处理技术,改善和优化图像效果。
教学内容:1. 图像的加工处理概述a. 图像加工处理的定义和作用b. 图像加工处理的基本流程2. 图像的调整处理技术a. 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的调整b. 色阶、色调和饱和度的调整c. 曲线和色彩平衡的调整3. 图像的滤镜处理技术a. 常见滤镜效果的介绍和应用b. 滤镜的叠加和调整4. 图像的特效处理技术a. 增加光晕和模糊效果b. 添加纹理和图案c. 制作特殊效果,如黑白、老照片等教学步骤:1. 导入a. 引入图像加工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b. 展示一些经过加工处理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a. 介绍图像的调整处理技术,包括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的调整等。
b. 介绍图像的滤镜处理技术,包括常见滤镜效果的应用和调整。
c. 介绍图像的特效处理技术,包括增加光晕、模糊效果和添加纹理等。
3. 操作演示a. 演示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调整处理。
b. 演示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滤镜处理。
c. 演示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特效处理。
4. 练习与实践a.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调整处理练习。
b.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滤镜处理练习。
c.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特效处理练习。
5. 总结与评价a. 学生展示他们处理后的图像,并分享他们的体会和经验。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1.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2. 图像编辑软件,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3. 教师准备的示例图像和教学演示材料评估方法:1. 学生的练习作品,包括图像的调整、滤镜和特效处理结果。
2. 学生的口头表达,包括对图像加工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图像的加工教案
《图像的加工》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张艳枣阳市高级中学教学内容: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五章第三节图像的加工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这一节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
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部分学生已经学过处理图像简单操作,但是在这一节的学习,要接触新的更专业的软件,还需要一段时间入手,所以要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大部分生是到高中以后才从零开始接触电脑,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象制作工具,具备了一定的图象编辑能力,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三节“图形图像的加工”的学习中,Photoshop打开图象、选择图象、移动图象,文字输入及编辑等操作知识,从功能层面了解Photoshop的这些知识点,对整体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设计制作出一幅艺术作品还缺乏感性认识.在技术层面也需更进一步的新的探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掌握图象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2024图像合成说课稿范文
2024图像合成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图像合成》,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图像合成》是高中美术选修二教材中的一个单元。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图形构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美术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图像合成在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绘画技巧和美感培养,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图像合成的意义,掌握图像合成的方法和技巧。
②能力目标:在图像合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图像合成的实践中,让学生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和价值。
二、说教法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教学法;学法是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示例图片和实际案例,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
我还准备了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图像合成的实践。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基于这个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我将通过展示一些图像合成的作品或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兴趣。
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这些作品有什么感觉?你们认为这些作品是如何合成的?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入今天的课题:图像合成。
环节二、示范和演练在学生了解图像合成的意义和方法后,我将进行一次图像合成的示范。
我会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像素材,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和工具进行合成。
同时,我会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完成示范后,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尝试合成不同的图像。
环节三、创作实践和批判性思维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图像合成方法和技巧后,我将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创作实践。
5.3.2图像的加工合成教学设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b.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c.创设情境: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3.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4.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一幅图像的加工合成作品。要求如下:
a.作品需包含至少两种图像合成技巧,如图层、蒙版、图像拼接等。
b.创作主题自选,可以是风景、人物、动漫等,体现个人风格和创意。
c.作品要求清晰、美观,具有视觉冲击力。
2.结合自己的作品,撰写一篇创作心得,内容包括:
a.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b.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c.对图像加工合成的认识和体会。
3.小组内互相评价作品,每人至少评价两位同学的作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评价内容包括:
e.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拓展学习,如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途径,提高自己的图像加工合成技能。
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图像加工合成,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图像的合成与加工 》教学设计
5.1.3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莆田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林梓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合理有效地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gif图像加工,体验利用gif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初步掌握对图像信息的一些基本处理技能。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gif图像的加工和简单合成的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对PHOTOSHOP和IMAGEREADY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使用PHOTOSHOP和IMAGEREADY工具对图像的基本加工处理。
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设计和制作gif图像,表达信息。
教材分析:在对“gif图像加工”中,主要是通过对Photoshop和imageready的一些应用来尝试图像加工的过程。
知识点繁多,教学过程中宜单刀直入,以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对于其他知识,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学情分析:其一,知识点繁多而学时相对太少;其二,学生起点不同。
如果只是操作演示,并让学生跟练,就会消磨了学生的兴趣,程度好的学生失去了高层次能力的锻炼机会,程度差的学生又可能跟不上进度。
所以适当保留一部分操作不作讲解,以学习过程记录卡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既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教学媒体:1. 硬件:多媒体网络机房。
2. 软件:Photoshop和imageready、大屏幕,课件,微课,学习过程记录卡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上机实践教学过程:。
图像的加工合成教学设计
《图像信息的加工合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的第5单元第3小节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图像信息的采集之后所需要掌握的图像信息的加工与合成能力,它属于制作多媒体作品中的一个环节,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后面的制作多媒体作品做好准备,同时图像的加工也体现了前面信息加工的内容,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保存又联系到前面文件的类型,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也联系了前后的内容,我以后面要学到的制作多媒体作品为任务驱动来贯穿整个教学,同时联系到前面的知识点,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我这节课是第三节图像的采集与加工中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像加工合成的具体方法,重点是掌握图像的合成。
【学情分析】学生对Photoshop界面及工具的使用,不太熟悉,尤其是磁性套索工具,有的学生可能只找到了套索工具,而找不到多边形套索工具及磁性套索工具。
学生对对象的选取也可能没有直接的目的性,不知道选取好后该干什么。
学生不了解磁性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的优缺点和使用场合,大多数学生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再加上对该工具不熟悉,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小失误不会“取消选择”,可能会浪费了不少时间。
另外,学生对选择目标图层有可能不熟悉,也有的学生会将图层锁定,导致无法对图层进行操作。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图像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了解数字化图像合成的过程,学会使用选择、魔棒等工具;理解图层的概念。
过程方法体会数字化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对采集的图像素材进行加工编辑,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情感态度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像信息;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像信息。
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协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树立合法使用图像资源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图像合成的一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教案课标要求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零起点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程》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图像处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图像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方法和特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和处理”。
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把图像处理作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工具;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分层式教学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既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图像处理素养;依据新课程标准全面科学地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Photoshop中各种选区工具的使用及选区反选的操作方法;掌握选区羽化的操作方法;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能力目标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3、情感目标(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图像处理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2、教学难点:巧用选区工具、选区的羽化和多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教学手段1、教法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先展示两个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再提出明确、可行的任务,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网络探究教学法】利用在线帮助学习网站(网址:ftp://192.168.0.1),给学生提供网络信息平台,根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在线帮助学习网站的使用,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分层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分“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两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基本任务”部分的制作,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再继续完成“拓展任务”中内容的制作,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学法分析【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他们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只有学会自学,善于自学,才能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需求。
【协作式学习】在进行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创作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协商完成一幅具有多种艺术效果的艺术作品,组织学生在相互评价和讨论中进行协作式学习。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是在讲授完《零起点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二章第二节“图像的加工与处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选区工具、选区操作、选区变换、羽化操作、图层操作等知识点,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应用不当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通过设计一个图像的加工处理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实例,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Photoshop中的框形、套索、魔棒、抽出等多种选区工具的操作,以及选区操作、选区变换、羽化操作、图层操作、图像变换操作和文字工具的使用等知识。
但是大多数学生是从功能层面了解Photoshop的这些知识点,而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设计制作出一幅艺术作品还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一、展示任务通过展示教师制作的几组图像加工与艺术合成的图片(如图1、图2、图3所示)。
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展示任务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完成该任务时应用到哪些已学过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图1 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图2 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作品二图3 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作品三作品一二、细化任务分解制作过程,把“任务”细化为两个子任务:基本任务(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和拓展任务(添加选区边沿发光、艺术边框和特效文字)。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明确的、可行的任务,以此驱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全体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基本任务: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师:图像的艺术合成,就是把几幅图像素材经过加工处理合成为一幅艺术图像,把几幅图像融入到一幅图像中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教师先用一个图像加工与合成的实例来演示图像合成的过程(见图4、图5、图6),然后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所选的几幅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再合成一幅艺术照片,看是不是很简单?(鼓励学生去尝试,学生只有通过尝试,才会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二)拓展任务:添加选区边沿发光、艺术边框和文字效果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布置较深难度的拓展任务:利用Photoshop的其他功能对图片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利用在线帮助网站中Flash动画来学习添加选区边沿发光、艺术边框和文字的制作方法。
图4 背景照片图5 人物照片图6 艺术合成效果1、拓展任务一:在合成图片上人物选区周围添加彩色边框,增强艺术照片的感染力,见图7。
2、拓展任务二:几幅图像经过加工与艺术合成后,在合成图片的边缘上添加一个虚边框,使制作的图片更加完善、更加美观,增加图片的艺术效果,见图8。
3、拓展任务三:在合成图片上添加特效文字,突出制作艺术照片的主题,见图9。
图7 选区边沿发光效果图8 艺术边框效果图9 特效文字三、完成任务一个班级分为四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下载图像素材(下载地址ftp://192.168.0.1,用户名:SERVER,无密码)。
各小组的图像素材所采用的选区工具和加工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点完成作品的制作。
学生在实践两个子任务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
首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尝试完成上述任务,同时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还有疑难可能通过请求周围同学、或找老师等多种渠道帮助解决问题,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团结协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堂巡视,找出学生制作时普遍遇到的问题,并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让学生发现问题后,师生共同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作品。
同学们在制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主要有:合成不合理,出现“空中楼阁”;图像合成后比例失调,出现“超人”;选区边缘很清晰,没有羽化;在制作特效文字和艺术边框时,对多图层操作学生容易忽略“选区清除只对当前层有效”这一知识点,造成无法清除选区和无法制作特效文字,解决办法是先将图层合并,再完成其它操作。
另外,也要提示学生技术是为了应用而服务,而不能是完全单纯的展示、炫耀技术,技术的使用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四、任务提交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完成本次作品的制作,保存的文件时分别以名为“学号后两位+姓名.JPG和“学号后两位+姓名.PSD两种格式的文件来保存(为什么要保存为这两种图片格式?为什么不保存为BMP格式文件?),然后把这两个文件通过FTP(ftp: //192.168.0.1 用户名:SERVER,无密码)上传到服务器每个小组的文件夹中。
五、展示成果,组织评价:教师利用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肯定,培养学生“成就感”,保持学生探究活动的动力。
此环节教师既充分展示了学生成果(任务完成情况、闪光点、创新点),又特别关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因素,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教训。
同时,也指出学生的不足,为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保证学生持久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创新作品,创新点肯定学生成绩,学生在“成就感”中结束任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任务拓展,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妙在培养学生成就意识,保持永久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信心。
评价时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分别讲述制作过程所应用的知识点及创新点,并总结出通过该作品的艺术创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悟出什么样的哲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客观地评价,然后挑选本组同学对该作品进行评价,教师最后做总结点评,指出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标准见表1。
本节课只作部分作品进行评价,下一节课将对全班学生所做的作品分别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学分认定依据。
表1 数字化图像的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作品的评价表六、教学总结通过利用图像的加工处理技术来合成一幅艺术作品实例的制作,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对图像信息加工的技术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处理图像的软件有多种,如CorelDRAW、Freehand、Flash等,其中Photoshop处理的图像为点阵图(让学生了解点阵图与矢量图的区别),保存图片的格式也有多种,且每种格式图像文件的属性、大小和使用方法等都不相同。
同时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图像处理来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图像处理素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根据学生情况应做到如下几点:1、课堂的导入要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最好能从学生的内心深处着想。
2、任务要明确、可行、并且分不同层次,以便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3、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要建立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教师要设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足够的情境,避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特点有三个:1、充分展示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
2、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3、网络成为学生辅助学习的主要认知工具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