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教育培养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是为了挑选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超前培养,然后直接进入博士阶段。

这个培养方案的意义在于加快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帮助我们国家的发展。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为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服务的。

这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常显著的优势,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表现出色。

这样的学生经过国家的严格筛选和考核后,才会被推荐进入这个培养方案。

这样的筛选机制可以保证,进入这个计划的学生具有非常出色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潜力。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学生可以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加速完成培养。

其中硕士阶段通常会缩短至2年左右,而博士阶段通常会缩短到3年左右。

这种加速的培养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同时,由于这个培养方案是在中科院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可以得到更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更多的研究机会。

这样的协作环境可以创造更加良好的学术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科研能力。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拥有非常显著的优点。

首先,这个方案可以更好地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

由于中科院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好的科研设备,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更好的研究资源和掌握更多的优秀学术知识。

其次,这个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由于这个培养方案强调带有科研工作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因此学生可以更加密切地接触研究生涯中的真实问题和挑战,并且了解底层科研工作。

最后,通过这个方案,可以创造更加优秀的学术环境。

众所周知,中科院是全国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这个既有学术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扩展科研领域的学习。

当然,在这个培养方案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点。

首先,由于培养速度较快,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学术水平。

其次,由于这个培养方案的准入要求非常高,许多优秀的学生可能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无法进入这个方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12月修订)开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培养博士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各培养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

金属所1988年正式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使博士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保证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根据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目录,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目标予以修订。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材料学科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结合金属所研究生培养条件和优势,再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热爱祖国,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或工程实践要求,身体健康,致力于科技、产业和教育事业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社会,理解自然;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立志为人民服务。

2、业务方面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了解相关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必要知识。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选题能力,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在科学技术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或创造性地完成有经济或社会价值的工程项目。

第一外国语能听说读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第二外国语可以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1优秀者应当全面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或具有很强的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第一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成为材料科研、教学及产业等领域的将帅型领衔人才的潜力和素质。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康的体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doc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doc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一、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最低应当修满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必修环节为5学分。

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应当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计选修课学分。

凡欠缺本学科专业硕士阶段专业基础的博士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

1.公共学位课 5学分(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学分(2)博士学位英语 3学分2.专业学位课 4学分(1)基础理论课 2学分(2)专业课 2学分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由各研究部统一教学,具体课程名称、学习内容、教学要求和开课时间等正在筹备中,待确定后选课。

3.必修环节 5学分(1)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学分要求听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不包括“材料研究进展讲座”和“系列人文讲座”);作4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至少1次为全国性的学术会议,2次为全所性的学术会议。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3)论文中期检查 2学分二、硕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最低应当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7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应当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计公共选修课学分。

凡欠缺本学科专业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的硕士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

1.公共学位课 8学分(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 2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3)硕士学位英语 4学分2.专业学位课要求≥11学分(1)合金热力学 2学分(2)材料的结构 2学分(3)材料的力学性质 2学分(4)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一) 5学分(5)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2学分(6)材料科学的化学基础 5学分(7)凝固理论及技术 2学分(8)数值分析 2学分3.必修环节 5学分(1)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学分要求听8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不包括“材料研究进展讲座”和“系列人文讲座”);作2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1次为全所性的学术会议。

A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A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A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A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的应用型博士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
社会机构等国家机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落实这一目标和任务,A研究所的博士培养将以培养技术性和技能性
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健全思想、丰富经验、注重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主
要内容,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发展技术实践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注重培
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德智体素质的应用型博士研究生,并且他们能够够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等国家机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充
分发挥作用。

2、培养方式
(1)学分制
A研究所采用学分制管理博士生培养,坚持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师生自觉遵守学分制管理规定,完成相应课程学习任务。

(2)导师制
A研究所非常重视导师制,要求学习生不仅要完成指定的课程,而且
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任务。

(3)课程构成
A研究所的博士生培养将以培养技术性和技能性高素质的人才为宗旨,健全思想、丰富经验、注重创新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内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一、博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最低应当修满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必修环节为5学分。

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应当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计选修课学分。

凡欠缺本学科专业硕士阶段专业基础的博士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

1.公共学位课5学分(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2)博士学位英语3学分2.专业学位课4学分(1)基础理论课2学分(2)专业课2学分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由各研究部统一教学,具体课程名称、学习内容、教学要求和开课时间等正在筹备中,待确定后选课。

3.必修环节5学分(1)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要求听10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不包括“材料研究进展讲座”和“系列人文讲座”);作4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至少1次为全国性的学术会议,2次为全所性的学术会议。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3)论文中期检查2学分二、硕士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最低应当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8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7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应当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计公共选修课学分。

凡欠缺本学科专业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的硕士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相应课程。

1.公共学位课8学分(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2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硕士学位英语4学分2.专业学位课要求≥11学分(1)合金热力学2学分(2)材料的结构2学分(3)材料的力学性质2学分(4)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一)5学分(5)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2学分(6)材料科学的化学基础5学分(7)凝固理论及技术2学分(8)数值分析2学分3.必修环节5学分(1)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要求听8次以上的学术报告(不包括“材料研究进展讲座”和“系列人文讲座”);作2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1次为全所性的学术会议。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3)论文中期检查2学分4.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要求≥7学分)(1)电子衍射与衍衬分析 1.5学分(2)晶体学对称群2学分(3)衍射物理2学分(4)铁磁学2学分(5)材料的磁性与磁性测量2学分(6)腐蚀电化学原理 1.5学分(7)高温氧化理论 1.5学分(8)材料摩擦学与耐磨性2学分(9)复合材料及其力学 1.5学分(10)相图理论及应用2学分(11)高温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 1.5学分(12)塑性加工力学2学分(13)材料制备与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1.5学分(14)现代焊接与连接工程学2学分(15)计算材料学 1.5学分(16)断裂力学2学分(17)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二)2学分公共选修课:(要求≥4学分)(1)X射线晶体学2学分(2)弹塑性力学2学分(3)数学物理方程2学分(4)现代材料研究方法1学分(5)材料的力学实验技术1学分(6)材料科学进展讲座1学分(7)系列人文讲座1学分(8)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1学分(9)材料学科文献资源获取与检索1学分(10)管理经济学2学分(11)知识产权法2学分其中,(9)、(10)、(11)课程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必选课程。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

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

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

(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

(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

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 中国科学院金属 ...

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 中国科学院金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博士生:本学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材料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了解相关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必要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选题能力,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在科学技术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或创造性地完成有经济或社会价值的工程项目。

优秀者应当全面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或具有很强的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第一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成为材料科研、教学及产业等领域的将帅型领衔人才的潜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硕士生:掌握本门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了解相关学科和人文科学的必要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解决工程项目中局部课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在科学技术上做出有新意的成果,或完成有价值的工程项目中的子课题,能熟练地应用第一外国语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初步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学院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学位,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全部三个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腐蚀科学与防护,材料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缺陷(2)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3)磁学与磁性材料(4)计算材料学(5)材料力学行为基础(6)高温合金及凝固过程(7)钛合金(8)能源材料(9)催化材料1(10)微电子材料(11)纳米材料(12)陶瓷及其复合材料(13)炭材料及其复合材料(14)生物医用材料(15)镁、铝等轻金属材料(16)钢合金的制备、加工及计算机模拟(17)焊接与连接技术(18)金属塑性加工技术(19)非金属材料特种制备技术(20)材料表面工程及薄膜技术(21)特种合金及部件制备(22)腐蚀电化学(23)高温氧化(24)材料力学与化学的交互作用(25)材料环境腐蚀行为(26)材料腐蚀检测技术三、学制及学分硕士生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暂行办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暂行办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暂行办法为适应我所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加强和规范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暂行办法》(科发人教字[1999]0523号)的精神,结合我所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暂行办法:一、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条件1、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申请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应着眼于国家和我所急需发展,且目前我所还比较薄弱的符合我所重点发展方向的学科、专业。

对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应用学科、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领域将优先予以支持。

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科、专业,中外双方应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和合作研究的基础,且外方在该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较好的实验设备和条件。

2、导师申请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应有一定数量的在学博士生,在国内只有一名在学博士生的,不能派出联合培养。

3、博士生申请中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派出之前,必须完成该学科内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考试成绩优良,且通过了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博连读生除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外,在通过博士生资格认定和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后,才能派出。

4、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政治、外语和身体条件,均与国家对出国人员的要求相同。

二、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选派、经费及出国年限1.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派出需纳入我所出国留学人员的年度派遣计划。

出国手续的办理按院出国留学人员派遣工作的要求进行。

2.每年派出的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数不超过我所当年在学博士生总数的15%。

3.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外的学习期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4.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国际旅费及国外生活费原则上由对方负担, 不从我所经费支付。

5.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派出(申请护照)前,必须提交按期回国答辩保证书并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

保证书应就回国答辩时间、交纳保证金数量及违约赔偿培养费等做出明确说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3版)(2013年4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院发学位字[2013]22号),为保证攻读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一章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第一条学位申请人资格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必修环节、科学研究成果和学位论文答辩等几个方面。

第二条思想政治表现应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学精神。

具体审核办法由本人鉴定、导师鉴定、基层单位鉴定、研究生部鉴定等组成。

第三条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学位申请者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内容,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硕士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9学分。

博士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9学分。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39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

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合计为5学分。

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

第四条硕士学位申请人要求达到下列学术水平:(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二)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申请人要求达到下列学术水平:(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五条科学研究成果申请硕士学位者应完成撰写研究论文的训练环节,鼓励硕士学位申请者向本学科专业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投稿并公开发表(含已接受)。

如尚未发表,需提交研究论文初稿并由导师签署意见表明已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修改环节。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doc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doc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作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承担着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的任务。

近年来,我所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吸引了部分高校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多的外单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申请来我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我所的科研教育资源,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规范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 金属所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以下简称合培生)指金属所研究生导师和外校研究生导师由于共同科研合作的需要联合指导(以下简称合培)的具有外校学籍的在学研究生。

二.合培申请、审批程序为,由我所导师向研究生部提出合培申请,填写合培申请表,经研究生部会同科技处审批后,由双方导师、主管部门共同签署合培协议。

合培生的审批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进行。

三.申请合培需满足如下条件:1.招收合培生的导师必须具有所内上岗招生资格;2.原则上双方导师有合作研究项目;3.合作项目课题组中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或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需要引进合培生来所工作;4.在所工作的合培生总数控制在30名以下,每位导师正在指导的合培生至多1人;5.合培生在金属所的拟工作时间累计一个学年以上。

四.我所导师对合培生的培养质量负有责任。

合培协议中应附详细的合培方案,应明确合培生参与的课题名称、经费情况、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

指导合培生的我所导师可按所内标准享受导师津贴。

五.合培生在金属所工作期间应遵守下列规则:1. 持合培协议到研究生部报到,办理工作卡及在所内工作的相关手续;2.应严格按照合培方案的内容进行科研及撰写论文工作;3.遵守金属所的各项规章制度;4.对涉密课题负有保密责任,与科技处和所在课题组签署保密协议;5.不得侵犯金属所的知识产权。

合培生以合培期间工作内容发表的文章、成果、专利应署名双方合培导师,知识产权归属金属所。

学位论文应同时署名注册学校和金属所。

合培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一周内应向金属所提交学位论文两份;6. 合培生在结束合培离所前应向研究生部提交合培工作总结。

金属研究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管理规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金属研究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管理规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优秀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申请人姓名
攻读学位、班级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所在研究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研究生部2008年制
一、简表
学位论文题目
申请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A.基础研究B.应用基础研究C.应用止年月
年月至年月
申请人
姓名
性别
开题报告时间
入学时间
预计毕业时间
中期检查结果
已取得的学位、获学位
时间、单位、学科专业
研究内容和意义
摘要
(150字以内)
二、立项依据
该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参考文献(800字以内)
三、研究方案
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3.学位论文完成情况、本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已有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成果
四、经费预算
支出项目
金额
依据及理由
合计
注:支出项目按资料费、差旅费、版面费、实验材料费、测试费、其它等顺序填写。
五、申请者承诺及推荐意见
我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资助,我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切实保证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并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导师签字:
年月日
研究部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六、评审意见
评审意见:
资助金额: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位授予细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位授予细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二ΟΟ九年六月八日审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院发学位字[2009]59号),为保证攻读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结合我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一章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第一条学位申请人资格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科学研究和论文质量及格式等几个方面。

第二条思想政治表现应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具体审核办法由本人鉴定、导师鉴定、基层单位鉴定、研究生部鉴定等组成。

第三条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学位申请者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内容,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硕士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30学分。

博士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9学分。

硕博连读生至少修满课程学习39学分。

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1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合计为5学分。

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

第四条硕士学位申请人要求达到下列学术水平:(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申请人要求达到下列学术水平:(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五条科学研究成果申请硕士学位者一般应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公开发表一篇(含已接受)研究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者一般应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公开发表两篇(含已接受)研究论文,其中应有一篇发表在国际检索(SCI或EI)刊物收录的期刊上。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是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机构之一,其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方
案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方案之一。

根据中科院的规定,硕博连读的培
养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前期教育阶段
硕博连读的学生应该在本科阶段选择与其未来研究领域相关的
专业,掌握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科研技能。

同时,他们应该积
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增强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学科选定和选题阶段
硕博连读的学生应该在本硕期间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

他们应
该积极寻找科研导师,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范围,制定相应的研究
计划和设计方案。

3. 研究生培养阶段
硕博连读的学生应该遵循中科院规定,进行一定的研究生教育。

在此期间,学生应该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和科研实践。

此外,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与讲座等活动,增
强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

4. 博士学位授予阶段
硕博连读的学生在完成博士基本学术要求和论文答辩后,应该
通过学校学位办公室的审核和中科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查,最终获得
博士学位。

硕博连读的培养方案,相对于单纯的硕士和博士培养,具有更加紧密的科研和学术联系,使得学生能够从更早的时间点开始研究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加快研究进展和成果转化。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中国科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旨在培养能够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科学家和技术领袖。

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是指:学生在完成硕士学位课程的同时,通过科学实验室和导师提供的充足支持和资金,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

具体来说,该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招生范围和条件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的招生对象为考试和拟招生的符合条件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招生条件包括:符合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且已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取得硕士学位后,有进行博士学位研究计划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导师考核通过。

二、培养时间和学科设置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的培养时间一般为3至5年。

学科设置涵盖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高技术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

三、培养制度和方案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的培养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实验室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学术活动。

具体来说,课程学习是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理论知识,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实验室研究是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途径,导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指导。

学位论文撰写是学生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结果,是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学术活动是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和学习机会,包括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等。

四、评定标准和要求中科院硕博连读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实验室研究、学位论文撰写和学术活动等方面均具备出色表现,并需要达到一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评定标准。

具体来说,硕士学位评定标准包括:课程考试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评定标准包括:开展独立研究思考、创新和发展前沿科学和技术的能力,具有系统分析和解决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质量应该具有具有学术价值、创造性和贡献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毕业研究生就业管理办法(2013年9月修订)一、就业工作原则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要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采取国家宏观调控、培养单位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落实就业方案。

加强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毕业研究生充分就业。

要重点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以及重点科研、教学单位的需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也支持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择业。

二、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1、要做好毕业班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要对毕业生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教育和求职技能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毕业生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引导他们到既适合自身条件又满足国家需要的单位就业。

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保证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根据毕业研究生德、智、体的表现,听取导师及研究室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认真做好毕业鉴定工作。

3、国家计划内的非定向毕业研究生要在国家有关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4、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的毕业研究生,按招生时所签协议就业,原则上不予调整。

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就业去向的,须报省毕业生就业部门批准,其中中央部委属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定向研究生须报教育部批准后执行。

5、对于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应由培养单位出具同意其提前毕业的相关文件,经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纳入就业方案派遣,硕士毕业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博士毕业生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6、毕业研究生在进行就业派遣前必须签订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由毕业研究生本人、用人单位及培养单位在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三方各执一份协议,另上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份。

7、为维护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研究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基础上,原则上不再变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12月修订)开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培养博士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各培养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

金属所1988年正式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使博士生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保证培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根据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目录,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培养目标予以修订。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材料学科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结合金属所研究生培养条件和优势,再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一、培养目标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热爱祖国,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或工程实践要求,身体健康,致力于科技、产业和教育事业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社会,理解自然;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立志为人民服务。

2、业务方面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了解相关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必要知识。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选题能力,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在科学技术上做出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或创造性地完成有经济或社会价值的工程项目。

第一外国语能听说读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第二外国语可以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1优秀者应当全面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或具有很强的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第一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成为材料科研、教学及产业等领域的将帅型领衔人才的潜力和素质。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类型及学习年限博士生按照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两种类型。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最长修读年限不得超过六年。

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至六年,最长修读年限不得超过八年。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金属所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全部三个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并备案自主增设腐蚀科学与防护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1)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缺陷(2)材料疲劳与断裂机制(3)磁学与磁性材料(4)计算材料学(5)材料力学行为基础2、材料学专业(1)高温合金及凝固过程(2)钛合金(3)能源材料(4)催化材料(5)微电子材料(6)纳米材料(7)陶瓷及其复合材料2(8)炭材料及其复合材料(9)生物医用材料(10)镁、铝等轻金属材料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1)钢合金的制备、加工及计算机模拟(2)焊接与连接技术(3)金属塑性加工技术(4)非金属材料特种制备技术(5)材料表面工程及薄膜技术(6)特种合金及部件制备4、腐蚀科学与防护(1)腐蚀电化学(2)高温氧化(3)材料力学与化学的交互作用(4)材料环境腐蚀行为(5)材料腐蚀检测技术上述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划分仅具相对性质。

各专业中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调整。

四、培养方式金属所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两个阶段的培养模式,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

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课程学习阶段是指博士生通过集中授课、导师指导研讨等方式完成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

科研实践阶段是指博士生依托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金属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进行科研实践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根据学科领域和培养重点不同,包括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博士生两种类型。

3学术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重点培养实验(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其能力表现在论文工作中。

为此,除课程学习外,要通过科研实践学会进行创造性工作所必须的科学工作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鼓励导师为研究生创造到企业参观、实习及合作研究的条件,培养学术研究型博士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鼓励优秀研究生在完成原定学位论文工作基础上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开展创新型项目研究,重点培养其选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参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优秀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工程应用型博士生的培养尚在探索中,一般应在金属所或合作单位联合承担的有工程化目标的项目中,确定培养工程应用型博士生的子项目,成立导师小组。

由博士生参与该项目从立项到取得实用化效果的全过程工作,并对项目中某一关键生产工艺、技术难题或重要设备进行深入研究和研制。

由于工程项目带有强烈的跨学科、综合性、实用性特点,工程应用型博士生需根据项目要求,选修相关学科课程,在解决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中,培养其综合能力,最终表现在设计、设备研制、新工艺、新产品、获得专利以及实用化效果上(包括市场开拓),在工程中提炼出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博士生具备撰写论文及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

鼓励成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小组负责培养工作,其中工程应用型博士生的培养必须成立跨学科专家的指导小组,以完成对博士生的综合性培养。

上述两种类型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原则,充分调动导师、导师小组和博士生的积极性,鼓励博士生提出独创性的工作设想,发扬学术民主,提倡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思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学术表达能力。

金属所和导师共同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参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资助研究生出席国际会议管理办法》。

培养博士生立足国内,鼓励根据需要,与国外合作培养。

需要与国外合作培养的博士生,在入学一年后派出为宜,在国外工作时间一般为一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延期。

具体执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

五、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导师或导师小组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特点,制订博士生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论文或工程项目工作、是否与国外联合培养等做出安排。

培养4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查,其中工程应用型博士生培养计划报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实施。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博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

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博士生最低应当修满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硕博连读生最低应当修满4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3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7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公共学位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外国语;专业学位课按学科专业设置;选修课主要包括:相关学科专业课、学科前沿讲座、工程技术讲座、跨专业或本专业需要补学的硕士课程、人文学科讲座。

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应当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计选修课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时间实行弹性制,应当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

详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规定》。

七、必修环节及要求博士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总学分数不少于5学分。

1、开题报告博士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由所在研究部组织、公开进行,并将书面开题报告交研究生部登记学分。

开题报告应在博士生入学一年内完成,且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

2、中期考核金属所每年秋季学期统一组织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对博士生的论文工作进展、工作态度、学风情况、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查,实行相对标准考核。

中期考核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5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国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鼓励和支持博士生广泛参加学术活动,吸取新的学术见解和方法,要求至少在所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做口头学术报告一次。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

八、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鼓励各研究部、导师小组开展博士生资格考核试点工作,重点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学科基础和专门知识;是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可单独进行,也可与开题报告相结合。

可采取笔试、专业综合知识口试、答辩等方式。

待条件成熟后,再组织全所性博士生资格考核。

九、学位论文工作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学博士生培养的重要阶段。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大体上分为选题、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撰写三个环节。

在进行论文工作中,应定期在学术会议上做论文阶段报告,以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等环节中,邀请不同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多方听取专家意见,充实学位论文的内容。

导师根据博士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确定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博士生在学期间独立完成的工作。

必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能反映出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或工程实践能力。

学位论文的格式、内容和应避免的问题,具体执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暂行规定》。

十、学位论文答辩凡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博士生,可以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由导师所在研究部组织,学位办公室管理,具体执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暂行工作细则》。

6十一、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审定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把好授予博士学位质量关。

对通过论文答辩的博士生,逐个进行审核,确认其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标准,审核后做出上报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或暂缓上报或不予上报的决定。

未通过论文答辩的,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做出是否上报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的决定时,必须召开会议,出席会议委员不得少于全体委员数的三分之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不能采取通讯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决定方有效。

具体执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