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的生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的生命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顺应了数学教学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因此,在数学改革实验中,教师应该利用激励机制把孩子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都爱学习数学,学得主动、活泼。现在的数学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位名人说过:“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因此,老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意的安排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形式来承载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基础

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学是门永远带有遗憾地艺术。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

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让学生们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老师讲解、问题解释和学生练习、答写只要有约一半的学生明白、完成就尽快变化,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不能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涨地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赶上教学的节奏。

二、“提问——答写”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重要策略

细细品味课堂上的提问和答问,我们不难发现它关注更多地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体验快乐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你再好好想想!”“你怎么连这个问题也不会。”很多学生就在这种循环往复地提问与答问中磨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冲动,选择了消极坐等,课堂上的“听众”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年级升得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越少!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愿“再好好想想”,也不是他们真的“连这个问题都不会”,而是在问与答的过程中,他们得不到仔细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本片段中教师一改以往常用的“提问——答问”,采用“提问——答写”策略,它就是让所有的学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快速写下自己的答案。答写为所有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同时促使所有学生都去认真地思考。当大多数学生写完答案,老师问“有谁愿意朗读自己所写的答案?”时,由于前面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各自的“产品”,举手自然也就踊跃了。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将答写的重点由激活学生思维偏向检查答案的正确与否,避免给反应迟钝的学生过大的压力,造成关注老师脸色比思考问题多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也应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讨论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使之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也不仅仅是习题,而应当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考题,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想象空间,通过探究性习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将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所以,老师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

任务。教学方法应新颖独特,手段灵活多样,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设计问答题、安排学生到黑板前做题、安排学生提问‘组织讨论等,都能够“牵着”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走”,使他们不断地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教师应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