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专题12第1节Ⅰ.补-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轮浙江语文教案:专题12第1节Ⅰ.补-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含解析

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1.

(1)试题保持在5题,分值20分,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2)设题比较稳定。“稳定”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纵观这些年的高考,对散文文本考查的能力点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结构、语言、形象和探究为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2.考情分析

(1)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3.命题预测

(1)高考对散文的考查仍将与小说间隔进行,因此,一轮对于散文的复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2)命题仍将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探究,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节整体感知真题剖析

——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Ⅰ.补——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散文的特点

散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本篇所讲的就是狭义的散文。

散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也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这些都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化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人生经验;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但却饱含哲理,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不是凭空而发,它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作者也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绝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散文的分类

1.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

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2.写人叙事散文

写人叙事散文就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着饱满的感情。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生活,并非虚构。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3.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散文就是既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与一般的写景状物等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这类散文也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阅读这类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交融的特点。重视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

三、散文的线索

1.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以事物为线索,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3.以人物为线索,如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

4.以事件为线索,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5.以时间为线索,如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6.以地点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选文最常见的线索:一是感情的发展变化;二是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三是文中的“我”。

四、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1.象征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特点在于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似之处,使一定的思想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象征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托物言志

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这种表现手法叫作托物言志。其特点是用某一事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3.衬托

衬托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更突出的表现手法。衬托会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异性来衬托是反衬。

4.渲染

渲染即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以此营造气氛、刻画人物、突出主题。

5.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的表现手法。对比能够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6.借景抒情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即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7.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有鲜明对照,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8.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即通过平凡细微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文章常常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但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9.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则是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