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底线思维
五种思维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2017年/第13期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何让它活得更好、更长久,并永续滋润我们的后人,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面向世界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做出的重大战略之一,这些战略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区域布局中非常重要。
从地理上看,作为拥有6300公里长度、连接11个省市的长江,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儿女,长江经济带是否可持续发展和长江可否永续利用具有特别的战略价值。
在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实现重大思路的调整。
长江经济带要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不同于以往的要速度、要规模、只要GDP ,而是要生态、要环境、要永续发展,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还有整个流域所有的企业、政府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实现战略思路的调整,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用新的发展方式来创造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奇迹。
用更多的创意创造创新的发展方式,替代高消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那种只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方式、粗放的发展方式。
中国正高举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现在离这个目标这么近。
这一伟大复兴的实现也体现在母亲河以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风貌展现在全人类面前。
因此,在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主题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五种思维。
底线思维这是保证长江能够更加持久,而不仅仅是造福当代的关键。
保证长江是原味的、多彩的、保持活力的长江。
底线思维需要坚持三个要点,包括整个长江的人口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我曾在2002年去三江源调研,到了三江源源头玛多县的时候发现,这里原来是4000多个湖泊,当时变成2000多个,减少了一半,雪线也在下降。
长江从源头到下游已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材料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材料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重大风险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1. 守住底线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
底线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明确底线是国家安全的基石。
2. 底线思维是破解复杂问题的关键。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时,底线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准确把握重点,从而迅速作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3. 底线思维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
底线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洞察风险的本质和潜在威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风险,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三、着力防范重大风险的措施1.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
加强情报收集和信息共享,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3.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重大风险。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四、加强底线思维的培养和推广1. 加强底线思维的教育与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确底线,增强底线思维的能力。
2. 建立底线思维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奖励制度,鼓励和表彰那些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3. 加强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
利用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广泛宣传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和支持底线思维的推广。
五、结语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只有坚定不移地守住底线,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研讨发言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研讨发言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底线思维,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牢记底线、守住底线、防范风险。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防控,做到事事有底线、事事有底气。
无论是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在解决突出问题中,都要严守法治底线,坚决遵守法律、规章和道德规范,不做违背法律法规的事情,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同时,我们要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法治意识是指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
要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有规定就必须遵守,做到自觉守法、尊法、用法、护法。
我们要提高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守法经营、守法生产、守法消费,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了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们需要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
这其中,政府在优化服务、精简行政审批、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效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此外,优先推动创新发展也是我们抓紧抓实工作的重要方向。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创新环境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最后,我们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人才。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为各项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坚定信心,始终站在法治和创新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努力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环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谢谢大家!(以上为较为正式的发言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体会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体会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体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加。
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从个体到国家,都需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在我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我悟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下面将和大家分享。
首先,坚持底线思维是保护企业和组织利益的基本要求。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如市场竞争、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内部管理等。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清晰的底线思维,不能因为暂时的利益而违背法律法规、道德底线。
只有通过合法经营、遵守规章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对爆发性风险的防范,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各环节的监管和控制,使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风险挑战,保护企业和组织的长期利益。
其次,坚持底线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的行为对整个社会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个体的行为超过了底线,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风险。
比如,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法违规,造成环境污染,不仅会损害当地居民的健康,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又比如,如果一个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仅会侵犯公民的权益,也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因此,个体要时刻保持底线思维,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次,坚持底线思维是保护个人形象和尊严的重要保障。
个人的形象和尊严是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维护的。
如果一个人违反法律法规,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拒斥。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生活中,只有保持底线思维,做一个遵纪守法、守信用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对于个人而言,保持底线思维也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
只有时刻坚守底线,克制自己的贪欲和私心,才能培养出纯洁的心灵,使自己在不断的成长中获得更高的境界。
坚持底线坚守“红线”夯实巩固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且 越来越 多地渗 透到 经济 、 政治、 文化、
社 会 的方 方 面 面 , 成为发 展 、 稳定、 民 生
的 交 汇 点 和 社 会 利 益 冲 突 的 触 发 点 。 党 的十八大把生态文 明建设与经济 、 政治 、
地 区未 来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因 此 , 我 们 绝 不
坚 持 底 线 思 维 ,对 于地 方 党 委 、政 府 来 说。 就是要坚持谋 定而后动 , 在 推 进 经 济
转型、 社会转轨 、 政 府 职 能 转 变 的 新 形 势 新 任 务 面 前 ,妥 善 处 理 好 当前 与 长 远 的
和生态功能得到原真性 、 完 整 性 的保 护 。
勇气和智慧 、 更有力 的措施和办 法推进 .
不能谨小慎微 、 裹 足不 前 . 也 不 能 急 于求
成、 盲 目冒进 , 胆子要大 , 步子更要稳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指 出 .要 善 于 运 用 底
线 思 维 的方 法 , 凡 事从坏处准备 , 努 力 争 取 最 好 的结 果 ,做 到 有 备无 患 、遇 事 不 慌 ,牢 牢 把 握 主 动 权 。 我们 的 事 业 越 前
能再走粗放 发展 . 先 污 染 再 治 理 的老 路 . 建设 与 发 展 要 统 筹 考 虑 资 源环 境 承 载 能
场广泛性 、 深刻性 、 艰 巨性 前 所 未 有 的
力, 切实保护好青 山绿水黑土地 , 为 子 孙
后 代留下可持续发展 的“ 绿色银行 ” 。要 珍 惜 黑 土地 , 集 约 节 约用 地 。哈尔 滨 是 优 质农 产 品 和 商 品 粮 生 产 基 地 ,粮 食 产 量 约 占全 国 的 2 %. 要 以 维护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为己任 . 科学规 划城乡空间布局 , 在 保 护
经济基本面
政府工作报告
1、下调经济目标,更具弹性(目标区间,底线思维),重视增长质量,首次将调查失业率作
为预期指标
2、供给侧改革力度减弱(去产能成绩较好,去库存基本完成,去杠杆转入稳杠杆),防控财
政金融风险,三去弱化,强调降补
3、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不搞大水漫灌(畅通宽货币向宽信用渠道,支持民企小微融资,双
降可期【政策性利率】),积极财政政策(大幅度减税降负【增值税税率下调、抵扣增加、起征点上调相结合,下调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温和上调赤字率,扩大专项债【不计入赤字】支持基建)
4、全球经济见顶回落,国内市场重要,稳定内需,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仍存(稳消费【最终
消费贡献76.2%】,稳投资)
5、国企民营关系(国企混改,保护民企),财税体制改革(地方债、地方税),金融体制改
革(金融供给侧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比重提高,科创板,注册制,金融业开放)
6、三大都市圈国家战略(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市→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一季度政治局会议
1、经济触底(6.4%):一季度数据总体平稳,
风险犹存:全球经济回落,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改革进展不达预期
2、政策见顶:短期稳增长让位长期改革开放,逆周期调节减弱,不搞大水漫灌
3、货币政策:进入松紧适度的观察期,结构性去杠杆(控制国企、地方政府、房地产杠杆,
支持民企、中小企业、高端制造业),金融供给侧改革(科创板,注册制,资本市场改革),房地产“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房住不炒,长效机制”
4、对外开放:贸易摩擦以及自身发展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底线思维方式核心的8个字
底线思维方式核心的8个字“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这一思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底线思维具有系统性、功能性,着眼于整体目标和全局利益的实现。
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离不开对各种风险的防控与化解。
我们坚持底线思维,防控各种风险,最重要的是防控有可能迟滞、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系统性风险。
不仅要注意补齐短板、提升功能,而且要注意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不仅要防范系统本身运行中的矛盾、问题和风险,而且要防范外部环境给系统带来的风险;不仅要认清国内形势,而且要把握国际形势,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互动中趋利避害、防控风险,更好发展自己。
底线思维具有目的性、价值性,以实现和维护一定利益和价值为旨归。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的总体价值目标。
这一总体价值目标,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建设来体现和实现的。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和美好生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
任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风险都要坚决防范化解。
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犹豫和彷徨。
底线思维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着眼于防患未然、化危为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预先看到前途和趋向,及时察知萌芽中的危险,事先做好计划准备,才能驾驭事物发展进程,减少风险、化解危机。
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一样,均具有未来导向。
但在特定情境下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未来之事有许多是难以预知的,随时都可能出现偶然的、意外的事件。
这就要求我们常存戒慎之心,绝不能盲目乐观。
对于要实现的伟大目标要作深谋远虑的思考,以寻求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之策。
金融业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心得体会
金融业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心得体会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金融业在运作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为了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确保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底线思维是金融业防范化解风险的核心。
金融业的底线思维是指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坚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风险底线和国家利益底线,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拒绝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底线思维是金融业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也是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基础。
其次,金融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内控建设是金融机构规范运行和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等方面。
通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严格的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第三,金融机构要加强合规管理和法律意识。
合规管理是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保障,包括合规体系建设、合规监管、合规测试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机制,可以确保金融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运作,规范业务行为,减少风险发生。
金融机构还要加强法律意识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遵守法律底线,避免违法行为。
第四,金融机构要加强信息管理和技术创新。
信息管理是金融机构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通过及时获取和准确分析大量的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风险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和防范风险。
另外,金融机构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操作风险和人为错误。
第五,金融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发言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受邀在此发言,谈谈我对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认识和思考。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求。
然而,任何时候,风险都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时代,风险不仅更加复杂多变,而且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要求使得风险问题的爆发可能带来的后果更加严重,这样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底线思维是指在面对不确定、复杂、带有风险的问题时,始终保持清醒、深思、谨慎的思维方式。
在经济领域,坚持底线思维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底线思维可以对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为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其次,底线思维可以提醒我们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防止在风险问题发生时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最后,底线思维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谨慎、稳健的态度,将企业、机构和经济体系置于安全、健康的发展轨道上。
二、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策略在切实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坚定理念。
底线思维的实践需要深入人心,如果没有清晰的理念支持,即使底线思维看似可行,也难以得到长期持续的贯彻。
我们应该始终明确风险防范化解的重要性,并将其列入日常工作、决策的优先要义中。
第二,强化监管。
监管是化解风险的关键环节,必须通过健全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监管中,要加强检查、重视通报和奖惩机制的落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第三,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对于企业和机构来说,防范风险的关键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应该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督等环节,从而在经济增长平稳有序的同时,能努力做到风险防范的最大化。
三、结语在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也使中西方世界之间、各类制度之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研讨发言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研讨发言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研讨发言。
我将对如何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并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探讨。
首先,筑牢底线思维在我们的工作中至关重要。
底线思维是指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要有清晰的底线,不轻易放松对目标的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但只有建立起底线思维,才能保持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敬畏之心。
在底线思维的指引下,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化解危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强化法治意识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法治是一国治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只有通过依法办事,我们才能确保公平公正地分配资源,保护企业和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以个人的利益为重,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工作。
最后,我们必须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
只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并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们还需要深入发展各项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制度建设。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团队合作,鼓励各级领导和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并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谢谢大家!近年来,全球形势的快速变化以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筑牢底线思维变得尤为重要。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心得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心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
对于一个组织、企业或个人来说,底线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和防范重大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保障合法权益和可持续发展。
底线思维是指在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时刻牢记底线,确保自己不越过底线而做出错误和违法行为。
底线是一个组织、企业或个人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等方面的约束和边界。
坚持底线思维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合法合规、守正创新、廉洁奉公、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等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秩序和民众的利益。
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底线思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底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风险并及时做出反应。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种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只有保持底线思维,从制度和道德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察觉和识别潜在的风险。
其次,底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风险的产生。
通过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制度,加强内部管控,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力。
再次,底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已经发生的风险。
当风险无法避免时,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化解风险,减少损失并恢复正常运营。
底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冷静、客观和理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需要认识到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首先,我们要建立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只有尊重和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在行为上保持底线思维。
其次,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再次,我们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
风险管理是底线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习和积累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
最后,我们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制度和机制。
底线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行为上,组织和社会层面也需要它来推动相关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底线思维解读
底线管理与危机管理既明确区分又相辅相成。底线管理 有点像危机管理,都是注重负面因素和各种变故。底线思 维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人为因素,更加注重避免因政策、 措施、管理的疏忽等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更加注重人力 可以做到的防范措施和系统建设。
4、发展:生态红线与耕地红线
决定有关生态论述: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 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 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 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 任终身追究制。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真研究、综合评估,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发 扬’钉钉子’的精神,进一步把八项规定精神落 到实处。特别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令 行禁止、不搞例外,坚决整治对中央规定变着 法子进行规避的各种行为,绝不允许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打擦边球。中央政治局 的同志要带头严格遵守,各地、各部门要自觉 执行有关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查 处违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 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
六大方面体制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 会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运用底线思维的例子
我国经济运用底线思维的例子
底线思维是指在决策和行动中,将最低限度的要求和底线纳入考虑范畴,以保
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制度健全。
在我国经济中,底线思维得到广泛应用,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实际保障。
下面为您举例说明我国经济运用底线思维的一些具体例子。
1. 金融风险底线思维:我国金融系统积极采取底线思维来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举例来说,在过去的中国股灾和债务危机中,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强监管等,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维护经济的正常发展。
这种底线思维的运用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保护了国家经济的安全。
2. 环境保护底线思维: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底线思维也得到了广泛
应用。
为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污染治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等。
这种底线思维的运用,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担当。
3. 扶贫底线思维:我国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底线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
了关键作用。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贫困线标准,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
底线思维的运用使得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确保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
总之,底线思维在我国经济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在决策和行动
中时刻关注底线要求,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环境保护和民生福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底线思维的运用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发言材料范文
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发言材料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我将就“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个主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一、坚持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底线思维是指在决策和行动中,始终牢记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防范风险,保护核心利益。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坚持底线思维至关重要。
1. 防范重大风险:底线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预防和化解重大风险,防止重大风险对经济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2. 保护核心利益:底线思维能够确保核心利益不受侵害,维护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3. 提高决策质量:底线思维能够使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更加谨慎、周全,减少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
二、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特点1. 经济风险: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金融市场风险加大。
2. 社会风险:社会矛盾与压力增大,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威胁不断蔓延,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3. 生态环境风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不容忽视。
三、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路和举措1. 坚守基本底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济制度等,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底线。
2.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社会各个领域的秩序和规范。
3. 加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各个领域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防止风险外溢。
4. 加强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降低经济风险。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落实,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
6. 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加强风险防范教育,推动构建风险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推动底线思维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1. 加强党的领导。
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研讨发言材料
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看法和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是我们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因为只有底线牢固才能高枕无忧,只有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才能无惧风雨。
因此,我们要加强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安全。
其次,我们要加大法治建设力度,提升法治意识。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我们要在法律的规范下推进各项工作,让法治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从而保障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
再次,我们要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在当前经济不稳定、就业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把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投资的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人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
在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大局,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法治意识,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谢谢大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意识,全力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措施加以实现。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机制上落实进一步强化筑牢底线思维的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工作氛围,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普遍倡导保持警惕性、防范先行思想,提升“底线意识”,构建以预防为主的风险防控机制。
其次,对于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特别是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环境污染这类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面,需要加强分类治理,切实做好重点领域的风险管理。
最后,加强普法宣传,通过普及基本法律知识的形式,增强人们对法治的意识,提高公民法制意识。
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存在的差
距和不足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和
掌握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
在现代化建设中,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
保障国家安全,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
但现实中,由于种
种原因导致发展和安全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加
强底线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要注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因
为急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发展的安全和环保。
特别是在资源环境越发
紧张的今天,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不能忽视环保和资源
保护方面的问题。
同时,劳动力和社会保障也应是发展过程中需要优
先考虑的问题,不能牺牲社会公正和人民福利来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次,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和安全检测工作。
国家安全是整个国家发展重要的基础,但在安全保障方面的不足也会带来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因此,要采取
有效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安全和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各项利益。
同时,
不得以任何方式违反公共利益,破坏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总之,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
和掌握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遵循底线思维,关注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2024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体会
2024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体会在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
为了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重大风险的存在和威胁。
重大风险可能来自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它们可能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的损害。
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分析可能的风险,预防和避免其发生。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底线思维,即明确底线、严守底线、不触底线。
底线是国家和社会的生命线,是我们发展的基石。
只有坚守底线,才能确保国家和社会的长期安全和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底线,针对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并坚决贯彻执行。
在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制度可以规范行为、防范风险,减少意外和失误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单打独斗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协作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防范化解风险的团队。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和应变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贡献力量。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科技创新是解决重大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我们的预警能力、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及时获取和交流重大风险信息,做到快速反应和应对。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共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为全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心得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类风险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日益凸显,一些重大风险事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将从加强底线思维、落实底线要求和完善制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心得体会。
二、加强底线思维加强底线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清现实,深刻理解风险的本质和根源,才能找准立足点,采取有力措施。
具体而言,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 人民群众利益至上。
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处理风险问题时,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大局意识。
2. 风险识别与评估。
通过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全面掌握潜在的风险状况,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 分析风险的成因和影响。
深入研究风险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影响机制,剖析风险事件的本质和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
4. 加强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
提高各级干部和公民的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警觉,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落实底线要求落实底线要求是坚持底线思维的具体体现。
通过制定明确的底线要求,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底线工作的顺利实施。
1. 加强领导层的责任担当。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设立底线意识教育培训,确保领导干部对底线工作有全面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
2. 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底线工作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做好信息共享,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应对重大风险事件。
3. 制定明确的底线要求和标准。
根据各类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底线要求和标准,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底线工作有章可循、有人可寻。
坚持底线思维,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底线思维,推进高质量发展作者:李伟来源:《新经济导刊》 2018年第11期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
从国际看,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呈升级之势,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加重,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分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从国内看,短期总需求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部分地区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经济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错综复杂、稳中有变的形势,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局,必须认识到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去杠杆、控债务、严监管、控房价、强环保等战略政策,充分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灵活高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做好政策协调,我国就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变化是当前时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变化、驾驭变化,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从总体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正在逐步化解,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调适,发展方式转变和动能转换已经进入承上启下、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
从动力结构看,重化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动能增速放缓,新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但所占份额还比较低,与此相关联的中高级生产要素也需要进一步培育。
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今年上半年已达到54.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在优化,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显著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从供需结构看,居民需求层次持续提升,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倒逼供给体系快速调整,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经济领域坚持底线思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经济领域坚持底线思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经济领域中,底线思维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营哲学。
底线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不允许做任何违反道德、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事情。
在一定程度上,底线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声誉和更长久的成功。
然而,尽管经济领域中的底线思维被广泛认可,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第一,有些企业经营的底线思维非常狭隘。
他们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利润,而忽略了对员工和消费者的责任。
这种思维狭隘的企业面临着时间和形势变化的威胁。
只有一个公司愿意满足它的价值观,在信任同业竞争意识的情况下,才能赢得长期成功。
第二,底线思维在企业中存在缺乏一致性的问题。
有些企业领导者深信底线思维,但他们的员工却缺乏这种道德感,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相同的培训和洗礼。
这种情况下,公司缺乏统一的價值观,使其难以维持成功并为其打造品牌。
第三,底线思维的培训不够。
尽管底线思维被广泛认可,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为员工提供严格的底线教育。
他们缺乏对底线思维的关注和理解,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员工的道德和诚信。
很多企业只是为了名义性地遵守道德原则,而没有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导致其缺乏实效而难以为继。
尽管底线思维的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被取消了。
相反,这些问题表明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底线思维,积极投资于培养员工的信仰和行动,塑造企业形象和价值观,从而在更广泛的社会、行业和工作环境中赢得信任和尊重。
最后,底线思维的实践应该从企业内部开始,逐步向外扩展。
尽管底线思维有助于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并在各个层面上取得成功,但只有如果企业内部实行了底线思维,才能更好地扩展到外面。
这样,企业才能以更加准确的方式开展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底线思维”
李克强“下限论”是一种“底线思维”: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于潜在增长率,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底线,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
用“底线思维”去解读中国经济政策大的走向会给我们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近日,李克强总理最新讲话进一步释放政策信号:既稳增长又调结构避免经济大起大落;GDP增长不滑出下限、CPI 不涨超上限。
这是“底线思维”,即在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于潜在增长率,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底线,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用“底线思维”去解读中国经济政策大的走向会给我们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底线思维”是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
十八大开局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伊始,到随后种种政策举措的出台都体现了“底线思维”。
所谓的“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因此,“底线思维”体现新一轮改革的全局观。
毋庸臵疑,经济结构转型攻坚克难,要善用“底线思维”。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对处于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与结构性震荡时期的中国而言,“底线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学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
“底线思维”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底线思维”必须要“摸底”。
改革开放头30年,中国的确创造了令人世界瞩目的增长奇迹。
1978-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速达到9.9%。
2003年以来有6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总量跃升全球第二位,占世界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中国政府也成为全球第二富政府……
然而,进一步探究这些奇迹的背后,经济增长代价可谓高昂: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贸易增加值率低下、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国民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不断上升、主权财富受到严重侵蚀。
可见,中国经济真实的增长情况远远不能通过GDP这个尺子反映出来。
中国经济的“家底”到底有多厚,风险有多大;资产有多少,负债有多少;到底有多少隐性资产,又到底有多少隐性负债,都是一笔“糊涂账”。
新一届政府上台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摸清“家底”,给中国经济“挤水分”,还中国经济一个真实的面目。
从监管层打击债市黑幕到,推动政府“三
公”公开,再到推进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试编都凸显了这一逻辑。
当然,推动改革绝不可能没有风险,因此“底线思维”的第二个特征要守住风险“底线”,以不至于爆发系统性的危机为底线。
而这一点我们能够从6月份以来,围绕“去杠杆”而展开的流动性博弈窥见一斑。
随着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同步收紧,中国货币市场出现了短期的流动性危机。
6月20日,中国Shibor利率罕见“爆表”,隔夜Shibor飙升578.40个基点至13.44%的历史新高,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一时间对于中国可能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急剧上升。
事实上,在高利率水平下,“去杠杆”很难实现。
“去杠杆化”过猛势必给实体经济带来新的伤害。
因为在高利率环境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回报率下降,而高杠杆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则倾向于囤积现金或投向,不仅可能减少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也将进一步降低货币周转速度和货币乘数,使实体经济能够获得的资金进一步紧缩。
因此,利率风波后央行也通过公开市场上的逆回购等做法对银行以及货币市场注入相应流动性,并利用多种政策工具使银行间利率恢复正常水平,激活货币存量。
从这一点而言,管理层也不断摸索经济所能承受风险的临界点。
“底线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从全局出发、突出主要矛
盾。
这一点在后续国务院推出的“金十条”进一步体现。
当前,中国存量资产并不少,但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闲臵资产和沉淀资产,这是中国经济低效率、金融低效率,而财政金融高风险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除了“盘活存量”之外,几乎别无选择。
比如,“金十条”中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支持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转让,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就是针对不良资产和过剩产能的。
而积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其目的就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中国庞大外汇储备错配到美国国债而导致的国家财富流失。
也许,许多人会问新一届政府的“底线思维”会兜住中国经济的“底”吗?这个答案并不肯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必须懂得承受痛苦,面对未来中国改革之路的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底线思维”凸显了中国争取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