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ppt课件有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要作用。
营养物质合成
一些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 素K,这些维生素对人类健康至关 重要。
免疫系统调节
细菌可以训练和调节免疫系统,使 其更好地应对外来入侵者和疾病。
细菌感染与疾病
常见细菌感染
包括呼吸道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感染等。
细菌性传染病
如肺炎、肠道感染和败血 症等,可通过空气、水和 接触传播。
细菌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细菌简介 • 细菌的结构与组成 • 细菌的生存与繁殖 •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 细菌的利用与保护 • 细菌研究的前沿与展望
01
细菌简介
细菌的基本信息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和核等基本结构。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在于其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具有维持细 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调节物质交换 等作用。
细胞质
细菌细胞质主要由水、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等组成,具有进行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等作 用。
细菌的遗传物质
DNA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它由四 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 啶和胸腺嘧啶)组成,通过DNA 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细菌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呈球形、杆状 或螺旋状,大小在微米级别。
细菌的发现与历史
细菌最早由荷兰科学 家列文虎克于17世纪 发现。
细菌在医学、农业、 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 广泛,对人类生活和 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的分类与特点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具有 肽聚糖层,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 药性。
细菌学检验ppt课件
2、标本的直接检查: ★ 直接显微镜检查:
革兰阴性小杆菌或多形态杆菌,结合临床 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 抗原检测
荚膜肿胀试验等
★ 核酸检测
3、分离培养与鉴定 (1) 分离培养
★ ★ ★ ★ 营养要求:高,生长中需要X、V因子。 气体环境:生长时需要5%~10%的CO2环境。 温度:35℃ 培养基:兔血或马血最好
方法: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再点种金葡菌,培养后观察。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兔血+X、V因子)
流感粘液型菌落
大菌落为奈瑟菌
小菌落为嗜血杆菌
咽拭子培养(未加万古霉素)
咽拭子培养(加万古霉素)
标本接种后点种金葡菌
卫星现象
琼脂卫星试验(脑心琼脂)
X、V因子需求试验→又称纸片法卫星试验
① 不含血液琼脂平板上密集划线接种待测菌或0.5麦 氏单位菌悬液涂抹接种。 ②将X、V、X+V因子三种纸片贴在接种细菌的平板上 纸片间相距5cm以上,(因为V因子分子量小,扩散 距离远),否则会出现X因子假阳性结果。 ③培养后观察结果 ④ (X+V)因子结果阴性的几种可能原因
一、分类
根据伯杰细菌分类手册,嗜血杆菌属隶属于 巴斯德菌科。本菌属共包括17个菌种,其中与临 床有关的有9种,分别是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 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杜 克雷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 副嗜沫嗜血杆菌和迟缓嗜血杆菌。后三者现划归 “凝聚杆菌属”。
二、临床意义
1、致病因子:细菌结构成分、毒素和酶类。
2、在假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中占70%。 3、可引起机体各个系统的感染。 4、眼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可合成胶原酶,引起角膜 穿孔而失明。
微生物学第07章细菌感染ppt课件
菌血症 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40
临床表现
性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 抗毒素,易 弱、不易产生抗毒素,不
被脱毒形成类毒素
易脱毒形成类毒素
33
二、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细菌感染的来源 ❖ 外源性 ❖ 内源性
传播途径 ❖ 呼吸道:流感 ❖ 消化道:霍乱 ❖ 皮肤粘膜:破伤风 ❖ 血液:艾滋病 ❖ 节肢动物:乙脑 ❖ 性传播:淋病
34
三、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29
Shwautzman反应的机制
❖ 二次注射间隔时间仅十余小时,不是免 疫反应所致。认为与凝血系统、激肽系 统、补体系统的激活等有关。
❖ LSR:第1次局部注射皮肤组织毛细血管 暂时性轻度凝血,第2次静脉注射LPS后可 加剧局部病理变化导致出血、坏死。
❖ GSR:第1次注射后在全身毛细血管及小 静脉内形成广泛的轻度凝血,第2次注射 后加据了此种病理变化,引起DIC。
细菌毒力
致病因素
细菌数量
细菌侵入途径
机体的免疫状况
环境因素
2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二部分
侵袭力 (invasiveness) ❖ 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可在体
内定植、繁殖、扩散蔓延的能力 毒素 (toxin) ❖ 细菌产生的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并
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物质
3
(一) 侵袭力 1、细菌侵袭过程 黏附与定植 ↓ 侵入 ↓ 繁殖与扩散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 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 或半数感染量(ID50) 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
40
临床表现
性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 抗毒素,易 弱、不易产生抗毒素,不
被脱毒形成类毒素
易脱毒形成类毒素
33
二、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细菌感染的来源 ❖ 外源性 ❖ 内源性
传播途径 ❖ 呼吸道:流感 ❖ 消化道:霍乱 ❖ 皮肤粘膜:破伤风 ❖ 血液:艾滋病 ❖ 节肢动物:乙脑 ❖ 性传播:淋病
34
三、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29
Shwautzman反应的机制
❖ 二次注射间隔时间仅十余小时,不是免 疫反应所致。认为与凝血系统、激肽系 统、补体系统的激活等有关。
❖ LSR:第1次局部注射皮肤组织毛细血管 暂时性轻度凝血,第2次静脉注射LPS后可 加剧局部病理变化导致出血、坏死。
❖ GSR:第1次注射后在全身毛细血管及小 静脉内形成广泛的轻度凝血,第2次注射 后加据了此种病理变化,引起DIC。
细菌毒力
致病因素
细菌数量
细菌侵入途径
机体的免疫状况
环境因素
2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二部分
侵袭力 (invasiveness) ❖ 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可在体
内定植、繁殖、扩散蔓延的能力 毒素 (toxin) ❖ 细菌产生的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并
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物质
3
(一) 侵袭力 1、细菌侵袭过程 黏附与定植 ↓ 侵入 ↓ 繁殖与扩散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 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D50) 或半数感染量(ID50) 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死
2.3.2细菌课件(共36张PPT)初中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
答案:D
A.分生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解析: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A错误;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B错误; 有的细菌有鞭毛,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C错误;某些细菌可以形成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芽孢又
课后练习作业
2.下列有关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又小又轻,可随风飘散
C.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一个芽孢可以萌发为许多个细菌
1.今D年.对夏季干,旱盛产、于低东南温亚、、有高着“温水果等补之气王不功”之良效称。环的食榴境用莲的有进榴入很莲采果摘强肉旺主的季要,抵属大于抗量( 进力)入广西市场,榴莲具有强身健体,健脾
多少?
换洗衣服,减少自身携带 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
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100×28=25600(个)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细菌分布非常广泛
➢ 个体微小,易扩散; ➢ 分裂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 ➢ 能形成芽孢,抵抗能力强
。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引起动物和人体患病
结核杆菌——肺结核 链球菌——猩红热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
第二节 细菌
第二单元第三章 微生物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能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并能与植物细胞作比较,掌握细 菌结构的特征。
2
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能说出其中细菌起作用的原理。
3
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学习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探究方法,尝试分析 得出科学结论。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细菌》(课件)(共28张PPT)
情境导入
喜马拉雅旱獭憨态可掬、惹人喜 爱,许多游客想方设法去接近它们。 然 疫而的大,细气旱菌污獭。染身上却可能携带可引起鼠
想一想:接近旱獭的行为有哪些 风险?
无保护性地接触旱獭,旱獭身上携带的细菌可能传播到人 体,引起鼠疫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2.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巴斯德(L.Pasteur)
新课释疑
思维训练 作出假设,验证假设
请推测,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实验能够验证他 的假设吗?
假设: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 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 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 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 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 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颜色。 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_培__养__基__,最常用的制 作材料是_琼__脂__;②高温灭菌,目的是_杀__灭__培__养__皿__和__培__养__基__上__ _原__有__的__细__菌__、__真__菌__,排除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③冷却、接 种(冷却的目的是_防__止__高__温__杀__死__接__种__的__细__菌__或__真__菌_)。④恒温 培养,可在恒温的_恒__温__箱__中培养,也可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_水__分__、__适__宜__的__温__度__、__有__机__物__等____。
新课释疑
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人体的肠道中也生活着很多细菌,大部分属于正常菌群。有些 细菌还能够合成维生素。
生物 第一节 细菌(共17张PPT)
枯草杆菌
寄生 :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自养
:蓝细菌的呼吸类型
好氧性细菌:结核杆菌、根瘤菌
有氧呼吸
厌氧性细菌:乳酸菌、甲烷螺旋菌
无氧呼吸
害
六、细菌与生活
净 化 污 水 , 分 解 动 植 物 遗 体 等
利
生病
食品制作
食品腐烂
产生甲烷照明的路灯
制药
1 细菌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营养 2 细菌可用于食品加工 3 细菌可用于制药
作业布置:
1. 细菌的主要特征
2 画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世界
第一节 细菌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自主学习:
一 、细菌的形态
1.个体:十分微小,一粒小米=10亿个细菌、单细胞生物
2.形态:
球形
肺炎双球菌
杆形
大肠杆菌
螺旋形
甲烷螺旋菌
二、细菌的结构
拟核(DNA)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荚膜的作用( A )
A.保护和营养 C.遗传作用 B.运动作用 D.生殖作用
课堂效果检测
3.细菌的休眠体是( D )
A.荚膜
B.鞭毛
C.拟核
)
D.芽孢
4.细菌的叙述错误是 ( C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对人有害
B.都是单细胞个体
D.分裂繁殖
5.下列各项均为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D )
A 芽孢 细胞核 细胞质 B 荚膜 细胞核 液泡
C 鞭毛 芽孢 细胞质
D芽孢 鞭毛 荚膜
课堂效果检测
5.细菌的生殖方式( D )
寄生 :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自养
:蓝细菌的呼吸类型
好氧性细菌:结核杆菌、根瘤菌
有氧呼吸
厌氧性细菌:乳酸菌、甲烷螺旋菌
无氧呼吸
害
六、细菌与生活
净 化 污 水 , 分 解 动 植 物 遗 体 等
利
生病
食品制作
食品腐烂
产生甲烷照明的路灯
制药
1 细菌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营养 2 细菌可用于食品加工 3 细菌可用于制药
作业布置:
1. 细菌的主要特征
2 画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世界
第一节 细菌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自主学习:
一 、细菌的形态
1.个体:十分微小,一粒小米=10亿个细菌、单细胞生物
2.形态:
球形
肺炎双球菌
杆形
大肠杆菌
螺旋形
甲烷螺旋菌
二、细菌的结构
拟核(DNA)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荚膜的作用( A )
A.保护和营养 C.遗传作用 B.运动作用 D.生殖作用
课堂效果检测
3.细菌的休眠体是( D )
A.荚膜
B.鞭毛
C.拟核
)
D.芽孢
4.细菌的叙述错误是 ( C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对人有害
B.都是单细胞个体
D.分裂繁殖
5.下列各项均为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D )
A 芽孢 细胞核 细胞质 B 荚膜 细胞核 液泡
C 鞭毛 芽孢 细胞质
D芽孢 鞭毛 荚膜
课堂效果检测
5.细菌的生殖方式( D )
细菌学教学第三章细菌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其中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细菌遗传与变异的基础,包括点突变、 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类型。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细菌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方式之一,包 括转化、转导和接合等方式。
04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的毒力因子
毒素
粘附素
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导致机体组织损 伤和功能障碍。
细菌学教学第三章细菌的结构与功 能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 细菌的生理功能 • 细菌的致病性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细菌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细菌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以 及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细菌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对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细菌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总结与展望
细菌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细菌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 一,对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药 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
持。
细菌学对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在食品生产 和加工过程中控制微生物污染等。
未来细菌学的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细菌的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揭示 细菌生命活动的奥秘。
和影像学检查。
诊断意义
03
及时确诊细菌感染,有助于早期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
细菌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根据病菌种类和感染部位,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 治疗。
细菌PPT课件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 或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 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 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 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而且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未成形的细胞核
有遗传物 质DNA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结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鞭毛
运动器官
荚膜
保护和营养
请你列表总结: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呢 ?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 生殖
20~30分钟分裂一次
探究细菌的繁殖速度---技能训练
2、巴斯德实验证明了细菌是由原来存在产生的
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曲 颈瓶实验
“微生物学之 父”——巴斯 德(法国科学 家, 1821~1895)
巴斯德实验
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你已经知道,肉眼看不见细菌,那么细菌到底有多么微小呢 ?
2000-4000个细 菌并排能穿过绣花针 上的小孔
细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外部形态不同可分为3类:
电镜下细菌的芽孢
细菌在遇到恶劣环境时,是否一定会死亡?
芽孢: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 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特别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 。
小而轻的芽孢可随风飘 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 又能萌发成细菌.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 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 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会 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 怎样做呢?
列文·虎克的画像及 其绘制的微生物草图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不同种类的细菌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未成形的细胞核
有遗传物 质DNA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结构,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鞭毛
运动器官
荚膜
保护和营养
请你列表总结: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呢 ?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 生殖
20~30分钟分裂一次
探究细菌的繁殖速度---技能训练
2、巴斯德实验证明了细菌是由原来存在产生的
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曲 颈瓶实验
“微生物学之 父”——巴斯 德(法国科学 家, 1821~1895)
巴斯德实验
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你已经知道,肉眼看不见细菌,那么细菌到底有多么微小呢 ?
2000-4000个细 菌并排能穿过绣花针 上的小孔
细菌的种类很多,根据外部形态不同可分为3类:
电镜下细菌的芽孢
细菌在遇到恶劣环境时,是否一定会死亡?
芽孢: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 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特别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 。
小而轻的芽孢可随风飘 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 又能萌发成细菌.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 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 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会 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 怎样做呢?
列文·虎克的画像及 其绘制的微生物草图
细菌学总论PPT课件
8
形态结构
化学组成:较复杂,应用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
壁的化学组成存在很大差别,其主要化学组成成
分是:
(1)肽聚糖:又称粘肽,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
(2)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除肽聚糖外,还
有大量磷壁酸。
(3)外膜层 :位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
外侧。
9
形态结构
24
细菌的繁殖
3、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或者两者的 DNA,通过噬菌体这种载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 4、细菌接合:一个细 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 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 结构,接合菌毛,转 移到另一个细菌。
25
细菌的繁殖
当细菌处于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等丰富 的环境中时,会快速繁殖,呈指数级增长,可 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例如菌落。
21
细菌的繁殖
细菌以无性方式进行繁殖, 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 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 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裂, 形成两个子代细胞,在分裂 的时候可以产生遗传重组。
22
细菌的繁殖
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 1、突变:细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
23
细菌的繁殖
2、转化:无修饰的 DNA从一个细菌转移 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 中,并成功整合到该 细菌DNA或质粒上, 使之具有新的特征
肉眼可见的菌落
26
细菌的繁殖
27
细菌的繁殖
某些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耗尽营养时, 形成内生孢子,又称芽孢。
有极强的抗逆性,对热、碱、酸、高渗以及 辐射均有强耐受性。
通常使用的杀灭芽孢的方法为高压灭菌。普 通的巴斯德消毒法无法杀灭芽孢。
28
形态结构
化学组成:较复杂,应用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
壁的化学组成存在很大差别,其主要化学组成成
分是:
(1)肽聚糖:又称粘肽,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
(2)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除肽聚糖外,还
有大量磷壁酸。
(3)外膜层 :位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
外侧。
9
形态结构
24
细菌的繁殖
3、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或者两者的 DNA,通过噬菌体这种载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 4、细菌接合:一个细 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 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 结构,接合菌毛,转 移到另一个细菌。
25
细菌的繁殖
当细菌处于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等丰富 的环境中时,会快速繁殖,呈指数级增长,可 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例如菌落。
21
细菌的繁殖
细菌以无性方式进行繁殖, 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 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 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裂, 形成两个子代细胞,在分裂 的时候可以产生遗传重组。
22
细菌的繁殖
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 1、突变:细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
23
细菌的繁殖
2、转化:无修饰的 DNA从一个细菌转移 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 中,并成功整合到该 细菌DNA或质粒上, 使之具有新的特征
肉眼可见的菌落
26
细菌的繁殖
27
细菌的繁殖
某些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耗尽营养时, 形成内生孢子,又称芽孢。
有极强的抗逆性,对热、碱、酸、高渗以及 辐射均有强耐受性。
通常使用的杀灭芽孢的方法为高压灭菌。普 通的巴斯德消毒法无法杀灭芽孢。
28
细菌学ppt课件
3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3.1 营养物质:
水:70-90% 无机盐: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 如:维生素、嘌呤、嘧啶、氨基酸。 流感嗜血杆菌: X因子(高铁血红素);V因子(辅酶Ⅰ或Ⅱ)
3.2 酸碱度(pH):
3.3 温度:
3.4 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
需氧菌(aerobe):
2.1.1.3 外膜 G-细菌在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三层结构
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外膜 脂质双层
类脂A 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无特异性 脂多糖 核心多糖 有属或组的特异性
寡糖重复单位 由3-5个单糖组成, 有种或型的特异性
脂质双层 是G-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占细胞壁干 重的80%,结构类似细胞膜,为液态的脂质双层, 又称外膜。
2.2.4.芽孢(endospore or spore): 定义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 内形成的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 内芽孢。简称芽孢,以别于真菌在菌体外形成的孢 子。 形成条件 缺乏营养物质(尤其是C,N,P元素不足),有 害代谢产物堆积。例外:苏云金杆菌形成芽孢则要 求适宜的生长条件。 性质 休眠状态,不是繁殖方式,不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环状DNA 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传性状 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耐药性质粒 F质粒(fertility plasmid): 致育性质粒 Vi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毒力质粒
2.1.4 核质(nuclear material)
2.2.2 鞭毛(flagellum) 定义:为附着在某些菌体上的细长而 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种类:单毛菌:如霍乱弧菌
微生物-细菌ppt课件
3、VP试验: 4、吲哚试验:
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 产气。
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
5、硫化氢试验: 有些细菌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
2023/12/30
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1.维生素 2.抗生素 3.细菌素 4.毒素 5.热原质 G- 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物质,将其注入人和
2023/12/30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分
(70%-90%)
游离水 结合水
细菌的 化学组成
固形物
(10%-30%)
有机物 无机物
2023/12/30
蛋白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其它有机物
二、细菌的营养类型
自养菌 自养菌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强,
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需 的有机物质。
2023/12/30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人工培养细菌,除需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外,尚需合 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及必要的气体环境。
营养物质
五种营养成分
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37℃
PH 渗透压
最适PH为7.2-7.6 多在等渗条件下
2023/12/30
气体
根据细菌呼吸类型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 1、生长曲线的概念
2023/12/30
第三节 细菌的生化试验
一、概念:
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分解能力不一致,代谢 产物亦不尽相同,据此可以设计特定的生化反应 为,作为鉴定细菌。
2023/12/30
2023/12/30
(3)异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浆中一种特 有的酸性小颗粒,他们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特 别强,用美蓝染色,它们呈红紫色。菌体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解质平衡率乱 21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临床疾病---痢疾样腹泻
主要侵犯较大儿童与成人 脓血便、里急后重 主要致病因素---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侵犯部位---结肠 常见O血清型 --- 28ac,152,144…...
※本菌无动力,易与志贺菌混淆,应注意鉴别!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主要疾病--- 出血性结肠炎 剧烈腹痛及血便
常可造成流行 致病因子--- 菌毛
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LT) SLT1又称 Vero毒素,是主要致 病因子 主要O血清型--- O157:H7
24
▲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如大肠杆菌中K抗原\ 伤寒杆菌中的Vi抗原。
• ④菌毛抗原—化学成分是菌毛蛋白质,也
可干扰0 凝集,加热后即可破坏。
• ⑤肠道菌共同抗原—(enterobacteria common antigen,ECA) 存在于肠道菌表面,
为氨基糖聚合物,所有肠道菌均有ECA,在 肠杆菌鉴定中有一定意义
9
5.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 6.变异性 肠道杆菌易发生变异,尤其
可经基因转移和重组造成耐药性变 异。
10
第一节 埃希菌
• 埃希菌属(Escherichia)包括5个种,众多 型别。
• 其中模式菌种为大肠埃希菌(E.coli) •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一般为肠道内
正常菌群(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少数 血清型有致病性(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
17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腹泻机理
▲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临床表现--- 旅游者腹泻、婴幼儿腹泻 常见O血清型 --- 6,8,148,159…... 致病机理---定居因子、肠毒素
第二篇
细菌学
1
第十一章 肠道感染细菌
是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细菌,主要包括 肠杆菌科 弧菌属 幽门螺杆菌 弯曲菌属
2
肠杆菌科概述
一、概念
是一大群寄居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 生物学性状相近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 部分为正常菌群(如埃希菌属);有些为 肠道致病菌(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致 病性大肠杆菌等)。
•
7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
Structure of Lipopolysaccharide 特异多糖 o 抗原
脂质A (内毒素)
核心多糖
2001-02
14
8
• ②鞭毛抗原—“H”抗原 多数肠道杆菌具有
鞭毛,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特异性强.
• ③包膜抗原— 位于 0 抗原 外侧,常可阻遏 0
11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 短杆状 不规则排列
大肠埃希菌 1000×
12
• 生化反应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菌鉴定中常利用乳糖发酵试验作 为区别大肠埃希菌与肠道致病菌的主 要指标
13
• 其它生化反应 IMViC 试验 (与产气杆菌区别)
IMViC试验结果
肠道杆菌种类繁多,分27属、110个种
3
二、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1.形态与结构 均为G- 中等大小杆菌。各 属细菌在形态、排列上无 区别。
大多菌属有菌毛。多数有鞭 毛(志贺菌属除外)。少数
大肠杆菌×1000
菌属有多糖构成的包膜(如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
4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均能 生长。所有肠道杆菌菌落特点相似, 无鉴别意义。
15
二、 致病性
致病因素
1.黏附素:特异性高,包括
定植因子抗原I、II、III 集聚黏附菌毛I、III 束形成菌毛、P菌毛、Dr菌毛 侵袭质粒抗原
2.外毒素:包 括
志贺毒素I、II 耐热肠毒素a和b 不耐热肠毒素I、II 溶血素A
16
所致疾病
1.肠道处感染:
2.胃肠炎:
败血症 新生儿脑膜炎 泌尿道感染
19
• LT化学结构与 致病机理
• 大肠杆菌LT与霍 乱弧菌肠毒素有 80%同源性
细胞膜 受体GM1
A2
A1 B亚单位
腺苷环化酶
ATP
H2O CI- Na+大量 分泌
cAMP
腹腹腹泻泻泻
20
• ST 组成及作 用机理
• ST与霍乱弧菌肠 毒素间无同源性
STb
STa
毒性中心
鸟苷酸环化酶
cGMP
腹腹泻泻
enteroaggregativeE.coli; EAEC 主要疾病---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集聚粘附上皮细胞,阻止液
22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e; EPEC 所致疾病--- 婴儿腹泻(严重者可致死) 致病因素--- 菌毛粘附(小肠)— 刷状缘破坏、 — 绒毛萎缩— 上皮细胞功能受损— 腹泻 常见O血清型 --- 2,55,111,158…...
23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18
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现认为为菌体表面结构(菌毛)
人类致病性大肠杆菌定居因子分为CFAⅠ、 CFAⅡ二种。抗原性强,其抗体可阻抑细菌 的粘附,因此可作为免疫预防的手段。
2、肠毒素—— 二种
不耐热肠毒素 LT 加热65℃30分钟失活
耐热肠毒素 ST 加热100℃分钟不失活
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十分活泼,是鉴定肠道菌的 重要依据。
5
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肠道致病菌(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等)不发酵乳糖 —
6
• 4. 抗原构造复杂
• 肠道杆菌抗原构造十分复杂
• ①菌体抗原—“0”抗原 细菌细胞壁中脂
多糖,为群特异性抗原。 “0”抗原 特异性由 脂多糖未端重复结构的多糖残基侧链决定.具 有“0”抗原 细菌菌落呈光滑型(S);丢失多糖侧 链的细菌菌落呈粗糙型(R).R型菌的致病性明 显降低.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吲哚试验(I) +
—
甲基P试验(Vi) —
+
枸橼酸利用(C) —
+
IMViC
+ + ——
——++
14
• 抗原性 • 抗原结构: O抗原 > 170多种
H抗原 > 56种 K抗原 > 100种
(分L、A、B)三型
• 鉴定后大肠杆菌血清型命名法:
O:K:H 如 O157:K58(B1):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