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完整课件(精品课件).ppt
刑法完整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0b3f709b6648d7c1c746ea.png)
三、罪责刑相均衡原则 1、罪责刑相均衡原则的含义: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 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1)报应刑的观念 (2)功利主义的观念 (3)罪刑个别化的观念
3、我国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 (1)“刑罚的轻重” (2)“应当” (3)“刑事责任” (4)“相适应”
一、刑法的概念 criminal law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的规范特点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2、调整方式的特殊性 3、刑法调整手段的特殊性 三、刑法的渊源 1.刑法渊源的概念 (1)刑法渊源的含义
(2)刑法渊源的分类
2.刑法的直接渊源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刑法典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其他全国性基本法律 中有关刑法适用范围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刑法规范
B.重要的问题:补充性;国际犯罪; 引渡或起诉 (三)空间效力的两个特别规则: 1、冲突解决规则:外国裁判消极 承认原则 2、外交人员特别规则:享有外交 特权和豁免权的人外交途径解决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一)含义: 刑法对人的行为或裁判约束力的时间范围 (二)约束力发挥的时间范围: 原则上始于刑法的生效止于刑法的失效 (三)新旧法交替产生的特别问题: 触犯旧法的行为,新法生效期间审判的情形 应“从旧兼从轻”。 但已经裁判的案件,继续有效。
一、刑法的效力的含义和范畴 (一)含义: 是指刑法对人的约束力,具体而言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行为规范, 是指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其二,作为裁 判规范,是指对裁判者适用法律的约束 力。 (二)范畴: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含义: 是指一国(地区)的刑法对什么地域的什么人具 有约束力 (二)空间效力规则: 1、国内犯:属地管辖 (1)含义: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发生的犯罪进行管 辖 (2)重要的问题:领域的范围;领域内发生的犯罪 的理解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724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8.png)
刑罚的适用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刑罚个别化原则
根据犯罪人的个人特点、罪行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犯罪人判处适当的刑罚。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执行
指将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活动。
定罪分析
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可以认定该官员构成 贪污受贿罪。
量刑考虑因素
受贿金额、手段狡猾程度、对社会的危害程 度等。
案例三:非法拘禁罪的定罪与量刑
01 02 03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非法剥夺 他人人身自由。
案例描述:某男子因债务纠纷,强 行扣留他人,限制其人身自由。
定罪分析: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 可以认定该男子构成非法拘禁罪。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刑法ppt课件
目录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刑法分则各罪详解 • 刑法中的特殊制度与规定 • 刑法实践案例分析
01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与性质
刑法的定义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法的性质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 利益的重要法律,具有强制性和 惩罚性。
。
犯罪预备
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 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
行犯罪的形态。
犯罪既遂
指已经完成犯罪并达到 既遂标准的形态。
03 刑罚论
刑罚的概念与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 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刑法教学课件ppt
![刑法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f25f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0.png)
案例二:盗窃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通过对一起盗窃罪案例的深入剖析,讲解盗 窃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以及在辩护过程 中应注意的要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盗窃罪 的法律适用和辩护技巧。
案例三:贪污罪案例分析
总结词
探讨贪污罪的犯罪构成、量刑标准及辩护要 点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
总结词
量刑制度是指审判机关在审理案件时 ,根据犯罪人的罪行、犯罪情节、悔 罪表现等因素,依法决定对犯罪人适 用的刑罚幅度的制度。
详细描述
量刑制度需要考虑犯罪人的罪行、犯 罪情节、悔罪表现、前科情况、自首 立功等因素,以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的 刑罚幅度。量刑制度还包括从轻、减 轻、免除刑罚等规定。
02 犯罪论
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犯罪的定义
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 行为。
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 责任的人。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所 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刑法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刑法的立法目的、司 法目的和社会目的等。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等;而刑法的任务 则是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等方式来实现这些目的。
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核心 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等。
刑法ppt课件36页PPT
![刑法ppt课件3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5664f965ce050876321378.png)
犯罪的特征
1、严重危害性:犯罪是一种行为、行为具有 社会危害性、这种社会危害性必须达到一定 程度--严重。
。
—
奥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古
斯 丁
D、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
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这类常见的犯罪
很多,如故意杀人罪
思想构成犯罪吗?
犯罪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思想,因此,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要看这人是否 实施了触犯《刑法》的行为,而不是是否有 犯罪的思想。我国没有“思想犯罪”。
惩
明文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罚
是
不得定罪处刑。
对
正 义
2、罪刑相适应: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行
பைடு நூலகம்的 伸
相当,罪当其行。
张 。
3、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任何人犯罪都
—
奥 古
应当受到刑法追究,任何人不得例外;具有同样情节
斯 丁
的犯罪人在定罪量刑时应该平等对待;任何人不得有
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因犯罪人的身份、地位或其
一、刑法的概念
1.概念:
惩
罚 是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
对
正 义
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
的 伸 张
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
—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7e36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d.png)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 程中的减刑和假释等程序,以及执行 完毕后的释放和安置帮教等后续措施 。
04
罪刑各论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和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包括叛变、叛乱、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以及间谍、资敌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 为。
危害结果等因素。
共同犯罪
01
02
03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 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简单 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组织性共同犯罪和任意 性共同犯罪等。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 和帮助犯等。
单位犯罪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 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 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
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的行为。
包括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 危险物质等行为,破坏公共设施 、交通工具等行为,以及恐怖活
动等行为。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罪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犯罪行为等。
处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的相关规定,处罚的轻重取决于犯罪行
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贪污、受贿行为,侵犯国家财产所有 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
包括贪污罪、受贿罪等。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
常见的单位犯罪类型包括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环境污染罪等。
刑法pptPPT课件
![刑法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89e4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4.png)
0102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
刑法的定义刑法的作用刑法的定义与作用01总则规定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等。
02分则规定各种具体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规范体系。
03附则规定刑法生效时间、解释权等附属事项。
刑法的体系结构03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概念与特征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或者社会利益。
犯罪客体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对犯罪客体进行侵害的。
犯罪客观方面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体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形态与分类犯罪形态包括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犯罪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犯与法定犯、亲告罪与非亲告罪、基本犯与加重犯等。
刑罚的概念与目的刑罚的概念刑罚是国家为了防止犯罪行为对法益的侵犯,由法院根据刑事立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础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一般预防是指预防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走上犯罪道路。
刑罚的种类与适用刑罚的种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刑罚的适用刑罚的适用必须遵循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课件ppt模板
![刑法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454c2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8.png)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总结词
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是刑法课件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助于学生明确刑法的基本价 值和功能。
详细描述
刑法的目的是预防和打击犯罪,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刑法的任务 是通过刑罚的适用,惩罚犯罪、改造罪犯、预防犯罪,同时保障无罪的人不受 刑事追究。
刑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法适用的重要 准则,是刑法课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贪污贿赂罪
总结词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的行为;以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 益的行为。
贪污罪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的行为。
受贿罪
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01
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02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 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
03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犯罪。
04
故意犯罪的处罚比过失犯罪更重,因为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更 大。
04 非法拘禁罪
05 绑架罪
指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 主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 关的其他权利的犯罪行为 。
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的行为。
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 为。
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 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 自由的行为。
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 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 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 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 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 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 人的行为。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770dec7c1cfad6195fa7bf.png)
第二节 刑法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 成文法 2. 行为时有效的法律:从旧兼从轻,第12条 3. 规定明确、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 定期刑 4. 合法解释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 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 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 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 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 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 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 第四种观点二者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两种危险的 差异在于对事实的抽象化程度存在差异,即具体的危险犯要求 在具体范围内考察有无危险,抽象的危险犯要求在更广范围内 考察有无危险。 第五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紧迫的、高度的危险, 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比较缓和的、低度的危险。
二、按照解释结论或技巧所作的分类 1.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通常用法进行解释,不缩小 不扩大。 2. 缩小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缩小,也称限制解释。 3. 扩大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扩张。 4. 类推解释:把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扩大解释道包含相类 似的事物。 与扩大解释的区别:禁止类推,扩大解释没有脱离字 面含义。 5. 反对解释:根据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 释方法。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476a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c.png)
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 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所谓疏 忽大意,就是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不认真负责。 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负有预见 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责任和义务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
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 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 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 的年龄。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刑事责任年龄
第一,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 刑事责任。 第二,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刑法的概念和特点
1刑法的概念: 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规
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其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 刑罚。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刑法的概念和特点
2刑法的特点:
1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在所以的部门法中,刑法调
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是最为广泛,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
(三)刑罚的裁量
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 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 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5)限度条件。限度条件,是指防卫行为不能超 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防卫行为必 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否则便 是防卫过当。其中的“必要限度”,应以制止不 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为标准。同时要求 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 不存在过于悬殊的差异。是否“必需”,则应通 过案情全面事实来判断。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7b5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0.png)
诈骗罪
抢夺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 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 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聚众斗殴罪:是指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是指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 印章的行为。
犯罪客观方面
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 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结果等 要素。
犯罪客体
指刑法所保护的、犯罪行为所 侵害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利益。
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 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 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 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
未完成形态
犯罪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 止。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的分类
按照共同故意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按照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 同,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03
刑罚论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刑罚的概念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是指故意破坏燃气或者其他易 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 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
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是指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 售金额较大的行为。
走私罪
《刑法》完整课件
![《刑法》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ba72a4b14e852458fb57dd.png)
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注意:①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之便,3种情形;
②主观方面不以占有为目的,以归个人
使用为目的
公物。
③客体只是公款+特定款物,客体不包括
五、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的,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
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
第三节 刑罚
二、刑罚的裁量
缓刑
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
条 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件
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犯罪分子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
刑法第73条对缓刑考验期作了规定:“拘役的缓刑考 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 不能少于一年。”
判处死刑?
分析: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
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 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肖某无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 人不适用死刑,也包括不能适用死缓,因为死缓 是死刑执行的一种制度,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2、刑罚的裁量
刑罚的裁量指审判人员在裁量决定对犯罪人应处的刑罚时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人适用的制度。
四、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 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 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情节严 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
《刑 法》课件
![《刑 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7b1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5.png)
盗窃罪: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秘 密窃取公私财物
的行为。
诈骗罪: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用 虚构事实或者隐 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 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对 财物的所有人、 保管人当场使用 暴力、胁迫或其 他方法,强行将 公私财物抢走的
行为。
抢夺罪: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乘 人不备,公开夺 取数额较大的公 私财物的行为。
• 意义:保障人权、维护法治秩序、提高司法效率
• 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罪刑相适应 原则是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
罪刑相适应原则
含义: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目的:实现刑罚的目的,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 体现:刑罚的种类、量刑、行刑等各个方面 意义: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07
刑法实践中的问题 与对策
刑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实践中的问题:司法适用不统一、法律空白、法 律漏洞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践中的问题:定罪量刑标准不统一、案件处理 效率低下、冤假错案时有发生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践中的问题:犯罪行为认定困难、证据收集不 充分、案件审理周期长等
《刑法》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罚种类与制度 刑法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刑法概述 犯罪构成要件 常见罪名解析与案例分析 总结与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
• 刑法的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 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强制性规范。
刑法ppt课件
![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cfa5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0.png)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 序和利益,对犯罪人施加的剥夺 或限制其权益的法律制裁。
刑罚的种类
包括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 资格刑等,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 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刑罚种 类进行处罚情节、后果等因素 ,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人身 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依法确定适当 的刑罚。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 私财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公务罪
01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行为。
聚众斗殴罪
02
是指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03
是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
贪污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量刑情节
包括从轻、减轻、从重、不减轻等情 节,量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 。
执行制度
执行机关
刑罚的执行机关包括人民法院、监狱、社区矫正机构等。
执行程序
包括判决生效后的交付执行、执行过程中的减刑、假释等程序,确保刑罚的正 确执行。
04 刑法分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01
02
03
故意杀人罪
按照是否具有特定目的分类
可以将犯罪分为目的犯和非目的犯。
犯罪形态
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了完整的犯 罪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危害结
果。
未完成形态
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 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完成全部犯罪行 为。
共同犯罪形态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 等。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2260f677232f60ddcca1f6.png)
《刑法》
2018.5.30
《刑法》完整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第五节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刑法》完整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念
罚的法律。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特
更加广泛
点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刑法》完整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特
刑事违法性。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 律的特权。”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公民,不论其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何不同,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 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包括:定罪上平等、量刑上平 等、行刑上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刑法教案ppt课件
![刑法教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7951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8.png)
04
刑罚论
刑罚的概念与种类
刑罚的概念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 序和利益,对犯罪人适用的最为 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刑罚的种类
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和死刑五种主刑,以及罚 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三种附 加刑。
量刑供述 自己罪行的行为。自首可以从轻或减 轻处罚。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不 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该原则要求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 、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有何差别,都要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
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现 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犯罪的构成要件
总结词
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依据,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四个 方面。
详细描述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包括 故意和过失两种。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要素。犯罪客体是 指被侵害的法益,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标准。
刑法教案ppt课件
目录
• 刑法概述 •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犯罪论 • 刑罚论 • 刑法分论
01
刑法概述
刑法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明确刑法的定义和性质对于理解其目的、任务和体系至关重 要。
详细描述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惩罚 、保护法益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权利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 责任
饭中。邓某吃饭后在午睡时毒发身亡。经查, 何某在作案时正好是14岁生日这一天。
年龄 问题:14周岁生日当天投毒杀人的该不该定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人主
体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阶段,对于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 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刑事责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不仅不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
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罪过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问题:李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吗?
分析: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体
犯 是刑法所
罪 保护的而
客 体
为犯罪行 为所侵害 的社会主
概 义社会关
念 系。
犯罪客体是刑法 所保护的那一部 分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犯罪 行为所侵害的社 会关系。
正正 确确 定量 罪刑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客观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2018.5.30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犯罪及其处罚 第五节 几种常见职务犯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基本原
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
围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某乙来到其家,并在她家吃中午饭。某甲在做饭时, 误将砒霜当作白糖放入场中。某乙吃过饭后,顿觉 肚痛难忍,一会儿便倒地身亡。事后查明,某乙是 因食用砒霜而致死亡的。
问题:误将砒霜当作白糖放入菜中,致使客
人死亡,是不是犯罪?
罪过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分析:本案中某甲显然不是有意想害死其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二、犯罪构成 三、排除犯罪的事由 四、故意犯罪形态 五、共同犯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 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 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 权利和其它权利,以及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 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罪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过 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
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
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这种结果的,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
犯 罪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 社会危害性。
的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
特
刑事违法性。
征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案例:某甲是一个瘦削脸庞的男青年,23
岁,精神正常,在元旦的晚上,隐藏在僻静 的胡同里,当他发觉一个妇女,手提黑色皮 包,匆匆从胡同口走过来,他就迎上去,一 拳把那妇女打倒,抢得皮包后撒腿就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概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
念
罚的法律。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特
更加广泛
点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系某县机械厂职工,与女工乙在同一车
间上班。两人有不正当的关系,但两人都已结婚,也 不想离婚。两人的奸情后来被乙的丈夫发现,并向该 县法院告发。经该县法院审理,以通奸罪判处甲有期 徒刑一年。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案例:甲和乙到丙家行窃,共窃取了价值规律万
元的财物,经销赃后,赃款由二人平分。但甲在行窃 中,瞒着乙偷偷地把一个价值5千元的戒指装入口袋, 据为己有。案子最后被公安机关侦破,一审法院判决 甲有期徒刑5年,而判处乙有期徒刑3年。
问题:法院的判决正确与否? 分析:正确,因为甲的盗窃数额明显比乙大,根据
舅舅,故可以排除其故意犯罪的嫌疑。某甲 应该能预见到自己可能会拿错东西,但由于 缺乏必要的警惕,误把砒霜当作白糖放入食 物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应负一定的 刑事责任。某甲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犯罪。
罪过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案例:甲系农民,一日携喷雾器到责任田喷
体
刑事 责任 能力
我国刑法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 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
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
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
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
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
问题:通奸是不是犯罪?
分析:甲的行为不是犯罪,因为我国刑法并未将通
奸作为犯罪行为加以规定。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 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所谓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 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即所谓 “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者不处罚”。
念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
自然人主体
单位主体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案例: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
人主 体
母亲与邓某相爱,并商定在春节时结婚。何某 因怀念其亲生父亲,因而对邓某怀恨在心。一 天,在其母留邓某在家吃饭时,何某假装给邓
某盛饭,将其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剧毒农药拌入
问题:甲应否负刑事责任?
分析:本案中,甲已经想到自己喷农药的
行为可能造成幼童中毒的结果,但他轻信风 势已弱,危险不大,最终造成了幼童死亡的 结果。甲的行为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罪过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故意
罪 过
过失
犯罪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任年龄应当是以实足年龄即周岁来计算;具体
刑事 责任 年龄
计算方式应是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 计算;每满12个月即满1周岁应以日计算,而且 是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零点起,才认为已满周岁。 因此,本案中何某的投毒行为不构成犯罪。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法院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充
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徐建平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2003年4月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徐建平不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12月 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 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授权, 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之后几日对徐建平以 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应比乙大。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 应”。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又称罪刑均衡原则或罪刑等 价主义。其含义是,根据罪行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 当,罚当其罪。
明知其通过加速行车并急刹车的方式将贾某
摔下,可能造成贾某脑部损伤而死亡,但为
了摆脱贾某开车出大门,对可能造成贾某死
亡这一结果予以放任。所以说李某对贾某的
死亡结果持一种放任的心理态度。因而,李
某的主观特征是间接故意。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罪过
第二节 犯罪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案例:某甲是某县某乡农民。一天,某甲的舅舅
精品ppt课件,下载后可编辑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