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

写在课前的话

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

1.脑沟形成;

2.神经纤维髓鞘化;

3.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

4.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

5.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

6.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

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

一、脑组织正常发育

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CT 和磁共振。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 T1WI 和 T2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fMRI 。T1WI 和 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 fMRI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1.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

2.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

阶段:

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20 周;

②突出发生期:胚胎20 ~ 40 周;

③髓鞘化期:主要在生后至 2岁左右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图示脑发育过程,神经管闭合后头

端增大,首先出现视杯,然后神经管进

一步折叠,出现视神经、颅神经以及脊

髓神经。进一步发育后,出现端脑和小

脑,发生褶皱后出现桥脑、延髓以及大

脑半球。

从神经管开始发生膨大、折叠、变

化,分出前脑、中脑、菱脑和脊髓。前脑进一步分化形成端脑和间脑,端脑构成大脑新皮层、古皮层和胼胝体;间脑构成丘脑、下丘脑、漏斗和松果体。中脑将发育成四叠体、被盖和大脑脚。菱脑又分为后脑和末脑,后脑发育成小脑和桥脑,末脑发育成延髓与脊髓相连。

(一)神经组织的构建

在胚胎第 7-20周,神经上皮细胞从生发中

心内的神经上皮分化成室管膜系膜、神经母细胞

和胶质母细胞。神经母细胞经过移行分化进一步

发展为神经元,神经元在边缘层伸出轴突形成神

经纤维。胶质母细胞发展为星形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系统的支持部分;另外,还可以分化为少突

胶质细胞,伸出树突包绕神经元轴突,完成髓鞘

化过程。

(二)脑组织的构建

从脑室带(神经的生发基质,位于脑室壁)分化的神经母细胞向外移行,将来形成神经元。

在胚胎第 31-32天出现前板,前板在第45 天进一步分化,在前板和脑室带中间形成脑室下带,脑室下带主要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即胶质母细胞。少部分神经元先移行到脑室带,然后再向外移行至皮层板。

在胚胎第 55天可见脑室带、脑室下

带、中间带和皮层板。

在胚胎第 14周时已出现各层脑组织,

此时脑室带分化出的神经元细胞将沿着神

经纤维的放射状神经纤维轴索,向外移行

构成大脑皮层。脑室下带分化出的胶质母

细胞一部分形成星形细胞支持神经元组织,

另外一部分形成少突胶质细胞,供神经纤

维髓鞘化。在中央带即所谓的白质区里主

要是神经纤维和少突胶质细胞,将来会包绕神经纤维形成髓鞘化。

(三)大脑皮层的发生

在胚胎第 6个月时,神经元完成了移行过程。此时,30% ~ 50% 神经元发生凋亡,而绝大多数神经胶质细胞于生后发生,主要来源于脑室下层。从胚胎期到18岁,脑组织不断生长,其重量也不断增加。在高级哺乳类动物中,脑组织增长主要是脑皮层增长。

年龄脑组织重量

20W80g

40W350g

1Y1000g

18Y1400g

(四)大脑沟回形成

除神经元发生、移行,脑组织各层形成外,脑组织发育还表现为脑沟形成。侧裂池是最早形成的原始脑沟,以后逐渐出现中央沟、顶枕沟等,但脑沟的出现在宫内较宫外早,换言之,胎儿在宫内可见脑沟的时间早于早产出生的校正胎龄相同的婴儿。

部位时间

脑内侧表面

胼胝体沟14 周

顶-枕沟16周

矩状沟16周

扣带沟18-24 周

继发扣带沟32-33 周

继发枕沟34 周

腹侧表面

侧副沟23-26 周

枕颞沟30-33 周

外侧表面

额上沟25-29 周

额下沟28-29 周

颞上沟23-27 周

颞下沟30-33 周

顶间沟26-28 周

中央沟20-26 周

中央前沟24-27 周

中央后沟25-28 周

(五)神经纤维髓鞘化

在出生后,脑发育主要体现于髓鞘化。髓鞘化是指神经轴突外包裹髓磷脂构成的包鞘。

1 .髓鞘化特点

( 1 )髓鞘化最早发生于妊娠第4~5个月,

首先出现颅神经髓鞘化,并持续终生。

(2)髓鞘化过程遵循从尾到头、从背侧到腹侧的规律,例如脑干髓鞘化早于小脑

和基底节,小脑和基底节髓鞘化早于大脑半球。

(3)在脑的任何部位,总是后部髓鞘化先开始,包含内侧丘系和内侧纵束的背侧脑干髓鞘化早于包含皮质脊髓束的腹侧脑干。大脑半球的枕叶髓鞘化较早,额叶髓鞘化晚。

2 .髓鞘化的作用

(1)增粗局部神经轴突的直径,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2)与神经轴突有共生关,对神经轴突的生存和营养有支持作用。

3 .髓鞘结构

髓磷脂鞘结构是由双层糖脂蛋白构成,一

侧是疏水,另一侧亲水,可以和水分子相结合,

中间还嵌有大分子糖蛋白,对于髓鞘的完整性

有重要意义。

4. 影响磁共振T1/T2 时间的可能原因

( 1 )同时缩短T1/T2 时间:髓磷脂内

水分子;

(2)同时延长 T1/T2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

(3)主要缩短 T1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半乳糖脑苷酯);

( 4 )主要缩短T2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即髓鞘包绕轴突的紧密性以及多重

不饱和脂肪酸在髓磷脂中的饱和状态。

在不同发育时期,脑的影像学特点分别是什么?

在神经纤维髓鞘化的MRI中,主要缩短T2时间的因素是()

A. 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

B.髓磷脂内水分子

C.髓鞘的化学成熟度

D.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

正确答案:C

解析:髓磷脂内水分子可同时缩短T1/T2时间,轴突和细胞外自由水分子同时延长

T1/T2时间,髓磷脂双层膜上的胆固醇和糖脂主要缩短T1时间,髓鞘的化学成熟度主要缩短T2时间。

二、脑组织正常发育的影像学特点

1 .在孕 24周以前:

(1)仅见外侧裂雏形;

(1)T1WI :皮质>白质; T2WI :皮质<白质;

孕 24 周的胎儿:在 T2WI 上

脑外层皮层呈相对低信号,中间的

白质层呈相对高信号,仅见一个裂

在 T1WI 上外层皮质层呈高信号而

中间白质呈相对低信号。

孕 20 周的胎儿:脑表面非常光滑,仅

在中间可见一浅小凹陷,代表原始侧裂池形

成。最外层低信号是大脑皮层,最内层脑室

旁低信号是生发基质,在两层之间的灰信号

是中间层。灰信号外的白信号是板下层。

孕 23 周的胎儿:皮层仍是低

信号,脑室外的生发层明显变薄,

脑干背侧和丘脑背外侧出现低信号

是髓鞘化。在外侧裂池之外还可见

到中央沟和矩状沟形成。

孕 23-25 周的胎儿:在矢状位可见小

体积的小脑小,脑干背侧出现低信号;在冠

状位可见矩状沟形成;在横断位可见中央沟

形成,表现为浅小凹陷。

2 . 24 ~28周:

(1)发育较浅的脑沟(中央沟、矩状沟);

(2)脑干部分结构髓鞘化(内外侧丘系);

(3)丘脑和基底节髓鞘化;

孕 24 周:皮层仍

是低信号,有侧裂池,

出现早期的矩状沟。在

脑干背侧、丘脑背侧可

见低信号,代表髓鞘化

发生。

孕 26 周:在T1像

可见顶枕沟和中央沟出现

在横断位可见矩状沟出现

在丘脑、颞叶深部和大脑

脚背侧可见低信号区,代

表髓鞘化早期。

孕 28 周:在横断位

T2 像可见中央沟形成,丘

脑出现线状低信号,在 T1

像可见丘脑和基底结的高信

号,表现髓鞘化形成。在矢

状位 T2 像可见桥脑背侧低

信号以及小脑部分低信号。

3 . 30 ~33周:

(1)脑沟回数目进一步增多;

(2)部分岛盖发育;

(3)小脑蚓部和小脑脚出现髓鞘化;

( 4 )背侧桥脑和腹侧桥脑出现髓鞘化;

( 5 )丘脑、苍白球和内囊开始髓鞘化;

( 6 )生发基质大部分消失;

孕 30 周的胎儿:在双侧脑室额角尖端出

现灰质信号强度的点状影,是残存的生发基质

在脑干、小脑蚓部、丘脑和苍白球有短 T1 、

短 T2 信号,代表髓鞘化过程的开始。此外,

大脑沟回进一步增多,在靠近顶部可见中央前

沟和中央后沟。

孕 32 周的胎儿:苍白球髓

鞘化,脑沟增多,导盖开始发育

出现岛叶脑沟,桥脑背侧可以髓

鞘化。

4 . 34 ~37周:

(1)大脑皮层进一步增厚,并形成更多脑沟;

(2)内囊后肢与豆状核相比仍为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

(3)侧裂池稍变窄;

。,

回基本形成,

5 . 38 ~40周:

(1)大脑皮层增厚;

(2)脑沟形态已经接近成人;

(3)脑干腹侧、内囊后肢和放射冠中央部分皮质脊髓束呈现T1 高信号;

( 4 )在T2WI上,脑干背侧呈低信号,内囊后肢可见点状低信号;( 5 )

侧裂池及枕部脑外间隙仍很显著;

髓鞘化( M)

M1脑干、小脑脚、下丘和小脑蚓部

M2下丘脑核、苍白球、丘脑背外侧

M3内囊后肢尾侧(PLIC )

M4全部内囊后肢

M5视放射

M6放射冠

M7内囊前肢

孕 34

~ 35 周的

胎儿:桥

脑背侧、

小脑、小

脑脚、苍

白球、丘

脑都出现

髓鞘化表

现。大脑

表面沟回

进一步增

多,侧裂

池较前变

窄,导盖

导叶脑沟

出现。

发育良好、

孕37

周的患儿:

大脑表面沟

但是仍较前

小。大脑苍

白球、基底

结和丘脑髓

鞘化已经比

较明显。

皮层及脑沟(C)

C1

额枕叶皮层完全光滑;侧裂池宽大;皮层呈T1 高信号薄环;脑白质呈弥漫低信号

C2枕叶出现脑沟;侧裂池内面光滑;

C3

额叶出现脑沟,数量与枕叶相似;侧裂池内面出现曲折;各脑叶脑沟表浅

C4

额枕叶脑沟增深,数量增多;前纵裂内面出现脑沟;白质被脑沟分割;岛叶脑沟增多、增深

C5岛叶脑沟形成;白质呈现 T1 稍低信号

C6白质与灰质在T1WI 上呈现等信号

生发基质分布(GM

GM1侧脑室前后角及尾状核丘脑切迹

GM2侧脑室前角及尾状核丘脑切迹

GM3侧脑室前角

GM4生发基质完全消失

胶质细胞移行带(B

B1宽带+窄带

B2仅见宽带

B3仅见窄带

B4移行带消失

6 .出生 ~生后1个月:

( 1 ) T1加权像高信号区:

①后颅窝: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内纵束、下丘臂和小脑上下脚;

②小脑深部白质信号逐渐增高;

③幕上结构:小脑上脚交叉、丘脑背外侧区、苍白球、内囊后肢后部和半卵圆中心的中间区;

④中央前后回白质信号逐渐增高;

( 2 ) T2加权像:

①评价小脑和脑干成熟度优于T1WI ;

②侧脑室额角顶部可见小灶状灰质信号;

③小脑蚓部和小脑小叶信号减低;

④沿脊髓皮质束路径可见信号减低;

⑤丘脑背外侧信号减低;

病例1:随着年龄的不断变化

小脑髓鞘化不断增加,脑干背侧出现

髓鞘化。在观察新生儿神经纤维髓鞘

化时, T1WI优于T2WI。

病例2:视神经在出生时已开始髓

鞘化,大脑脚背侧也见到髓鞘化。小脑蚓

部髓鞘化过程。

病例3:在双侧脑室外侧、苍

白球和基底节均出现短 T1 、短T2

信号,提示髓鞘化。但内囊髓鞘化还

不明显,只在内囊后肢的后部出现少

许髓鞘化信号。

病例4:半卵圆中心中央区,即中

央沟周围的区域,可见短 T1 、短T2信

号,在 T1图像中更明显,说明已经开始

髓鞘化。

7 . 1 岁以内:

( 1 ) T1加权像

①2 ~ 3 个月时,小脑深部白质、桥脑腹侧信号增高,中央前后回皮层下运动纤维完全变为高信号,内囊前肢呈现高信号;

②3 个月时,围绕矩状回的枕叶白质呈现高信号;

③4 ~ 5 个月时,胼胝体压部呈高信号,6个月时膝部呈现高信号;

①枕叶皮层下白质向外周扩展且信号强度增加,至7个月左右完成,额、颞叶则持续至 8 ~11个月。

( 2 ) T2加权像:

① 2 ~ 3个月,小脑中脚信号逐渐减低,半卵圆中心中央部可见信号减低;

② 4 个月时,大脑脚变为低信号,矩状裂区呈现低信号;

③5 个月时,红核呈现低信号;

④5 ~ 8 个月,小脑小叶皮层下白质信号逐渐减低,内囊后肢前部出现点状或线状低信号;

⑤11 个月时,内囊前肢信号完全变黑;

⑥6 个月时胼胝体压部为低信号, 8 个月时膝部为低信号;

在 10 个月时,脑干腹侧髓鞘化

在 6 个月、4个月时, T1 像上可

见脑干完全髓鞘化。在 6 个月时,内

囊前肢开始髓鞘化,内囊后肢和丘脑

已完全髓鞘化。直至 10 个月时,内

囊前肢才完全髓鞘化。

4 个月时,胼胝体压部出现短T1

、短 T2 信号,而膝部信号没有变化;

在 6 个月时,膝部和压部都出现信号变

化,完成髓鞘化过程。白质纤维深入到

皮层下的部分也逐渐开始髓鞘化。

在 6 个月时,枕叶皮层下纤维完

成髓鞘化,到10个月时,额叶和部

分颞叶的皮层下纤维完成髓鞘化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髓鞘化区域不断

扩大,到 10个月时,顶叶皮层下纤维

已经基本完成髓鞘化过程。

8 . 2 岁以内:

脑组织进一步成熟,至24 个月左右,绝大部分脑组织完成髓鞘化过程。脑表现接近成人。

13 个月18 个月22 个月

基底结、丘脑已经完

成髓鞘化过程。枕叶髓鞘

化已经达到皮层下,额叶

部分髓鞘化,只有部分颞

叶皮层下纤维还没有出现

髓鞘化的低信号。

在 18 个月时,无

论是颞叶、顶叶、额叶

还是枕叶,均已基本完

成白质髓鞘化过程。此

外,脑结构已经基本接

近于成人表现。

22 个月时,脑各部位

发育已经基本达到了成人情

况。

终末区位于侧脑室体部外侧,由于纤维束髓鞘化延迟,血管周围间隙扩张,形成终末

区。主要表现是在发生部位出现长T1/T2 信号,一般与侧脑室间存在髓鞘化白质层,且相

邻侧脑室未见变形,这两个特点是与因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所造成的脑室旁白质软化

鉴别的要点。

在临床上可采用髓鞘化时间表,作为评价出生后脑组织发育的标准,这种方法既简便

又准确,根据不同部位出现髓鞘化的时间来判断患儿髓鞘化过程是否正常。

解剖区域T1加权像T2加权像

小脑上脚胚胎 28 周胚胎 27 周

内侧纵束胚胎 25 周胚胎 29 周

内侧丘系胚胎 27 周胚胎 30 周

外侧丘系胚胎 26 周胚胎 27 周

大脑白质出生时~4个月3~5 个月

小脑中脚出生时出生时~2个月

内囊后肢

前部出生第一个月4-7 个月

后部胚胎 36 周胚胎 40 周

内囊前肢2-3 个月7-11 个月

胼胝体膝部4-6 个月5-8 个月

胼胝体压部3-4 个月4-6 个月

枕叶白质

中央3-5 个月9-14 个月

周边4-7 个月11-15 个月

额叶白质

中央3-6 个月11-16 个月

周边7-11 个月14-18 个月

半卵圆中心2-4 个月7-11 个月

婴幼儿脑部的发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脑部形态学和脑部组织成份变化,前者包括脑体积和重量增加,这些改变主要发生在脑表面,随着神经组织、脑

组织的构建,大脑皮层发生,沟回形成以及神经纤维髓鞘化,脑发育逐步完善。掌握不同时期的脑部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判断脑部发育是否正常,为小儿脑部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准备。

儿童大脑发育过程

儿童大脑发育过程 (一)大脑的发育在解剖学上,出生时小儿已具备了成人脑所具备的沟和回,但比成人的浅,在组织学上也已具备了大脑皮层的六层基本结构。出生后无论在解剖上还是在功能上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具体地讲,自妊娠最后 3 个月至生后 1.5—2 岁是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出生时脑重量350 —400g ,占体重的1/8 一l/9 ,约为成人脑重的25%,1 岁时为出生时的二倍达成人脑重的50%,2 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显然在最初2年内脑发育是快的。 大脑的神经细跑主要于妊娠18 周分裂增生。在出生时神经细胞已与成人相同,但轴突与树突形成不足,尚未形成大脑各区间复杂的交织,对于脑细胞起支持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在生后 3 个月才达高峰,新的神经胶质细跑的形成直到出生后 2 岁,新生儿由于大脑皮质、椎体束发育尚未成熟,而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功能发育较好,一些运动功能是皮质下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因此大脑病变时常不易发生运动机能的改变,甚至有严重的脑疾患也不能被发现。 3 — 6 岁时,脑的发育仍较迅速,脑重已由 1 岁时的900g 增至 6 岁时的1200g 。神经纤维分支加多加长,这有利于神经元联系的形成。 6 岁左右,大脑半球的一切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身体在接受刺激后,可以很快地、准确地由感官沿着神经通路传到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大脑皮质各区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分化作用也大大加强,条件反射的形成比较稳定而巩固。 7—8 岁的儿童大脑半球继续发育,脑重由 6 岁时的1200g 增加到1300g ,接近成人的脑重(1350 —1400g),同时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神经细胞的突起分枝变得更密,出现了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大脑额叶迅速生长,使儿童运动的正确性及协调性得到发展。由于大脑的发育,抑制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加强,工作能力也逐渐增强。儿童的行为变得更有意识。但这一时期,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尚未完善,直观形象模仿能力强,而对抽象概念思维能力差。 9—16 岁儿童,脑重量增加不多,这一时期主要进行着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的复杂比过程。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质细胞结构功能在强烈地发展和形成着,这是联想的、推理的、抽象的和概况的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功能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二)小脑的发育 小脑在l 岁内发育很快,到 3 岁时小脑已基本与成人同,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准 确性。 (三)脊髓发育 出生时脊髓已较成熟,其下端达第三腰椎水平(成人在第一腰椎水平上),4 岁时 1 / 2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算莠耍_面夏面聂否_蘸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晚乳。泪管和咽鼓管:婴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婴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人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婴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F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吉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儿童大脑发育过程

儿童大脑发育过程 (一)大脑的发育 在解剖学上,出生时小儿已具备了成人脑所具备的沟和回,但比成人的浅,在组织学上也已具备了大脑皮层的六层基本结构。出生后无论在解剖上还是在功能上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具体地讲,自妊娠最后3个月至生后1.5—2岁是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出生时脑重量350—400g,占体重的1/8一l/9,约为成人脑重的25%,1岁时为出生时的二倍达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显然在最初2年内脑发育是快的。 大脑的神经细跑主要于妊娠18周分裂增生。在出生时神经细胞已与成人相同,但轴突与树突形成不足,尚未形成大脑各区间复杂的交织,对于脑细胞起支持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在生后3个月才达高峰,新的神经胶质细跑的形成直到出生后2岁,新生儿由于大脑皮质、椎体束发育尚未成熟,而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功能发育较好,一些运动功能是皮质下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因此大脑病变时常不易发生运动机能的改变,甚至有严重的脑疾患也不能被发现。 3 —6岁时,脑的发育仍较迅速,脑重已由1岁时的900g增至6岁时的1200g。神经纤维分支加多加长,这有利于神经元联系的形成。6岁左右,大脑半球的一切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身体在接受刺激后,可以很快地、准确地由感官沿着神经通路传到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大脑皮质各区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分化作用也大大加强,条件反射的形成比较稳定而巩固。 7—8岁的儿童大脑半球继续发育,脑重由6岁时的1200g增加到1300g,接近成人的脑重(1350—1400g),同时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神经细胞的突起分枝变得更密,出现了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大脑额叶迅速生长,使儿童运动的正确性及协调性得到发展。由于大脑的发育,抑制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加强,工作能力也逐渐增强。儿童的行为变得更有意识。但这一时期,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尚未完善,直观形象模仿能力强,而对抽象概念思维能力差。 9—16岁儿童,脑重量增加不多,这一时期主要进行着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比过程。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质细胞结构功能在强烈地发展和形成着,这是联想的、推理的、抽象的和概况的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功能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二)小脑的发育 小脑在l岁内发育很快,到3岁时小脑已基本与成人同,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准确性。 (三)脊髓发育 出生时脊髓已较成熟,其下端达第三腰椎水平(成人在第一腰椎水平上),4岁时达第1—2腰椎水平。

儿童早期生理发育

儿童早期生理发育 一、身体生长 1.身高体重 幼儿期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个儿童在2岁时的身高、体重在同龄人中较高、较重的话,长到6、7岁时仍是同龄人中较高、较重的。这期间儿童的身材与他成年期身高的相关约为0.70。 2.骨骼肌肉 幼儿3岁时的大肌肉群比小肌肉群更加发达,而小肌肉群在5~6岁时才开始发展。由于大肌肉群的发育,幼儿喜欢整天活动不停,做着各种动作,安静不下来。幼儿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因此手腕、手指的精细运动协调能力较差,也容易疲劳。 通常5~6岁儿童开始掉乳牙而长出恒齿,即换牙。换牙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身体成熟度,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些;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长期营养不良可能推迟换牙出现的时间。 3.神经系统的发育 髓鞘化:在2周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已达成人的75%,6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化在两岁前发展很快,两岁后逐步减慢,到青春期才完成(因此,这期间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让他多动脑是有助于神经系统髓鞘化的,儿童会更聪明)。 脑的偏侧优势:对于大多数儿童,在3~6岁之间,左半球表现出发展的加速期,6岁以后发育转向平稳。相比之下,右半球成熟的速度较慢,仅在8~10岁之间略显出速度的增加。这可以解释幼儿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发展:在幼儿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而相对来说空间认知能力从童年期到少年期则呈现逐渐发展的趋势。因为这些不同能力分别是左右两半球的功能。 利手现象:对于绝大多数左利手者来说,他们各方面的发展都跟其他右利手

者一切正常,并且,对于那些左利手儿童由于他们大脑的偏侧优势不那么强烈,他们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有研究表明,某些左利手者或双利手者在他们青少年期比他们的同班同学表现出更杰出的语言或数学能力。强行“纠正”左利手,往往造成儿童口吃。 二、运动能力 儿童身体和动作发展的原则:(1)头尾原则;(2)从中心到外周原则;(3)从整体到分化的原则;(4)从不准确到准确的原则;(5)从单个的动作技能到整合成复杂的动力变化的动作系统。如幼儿从最初的会扔球、接球到逐渐学会使筷子、系鞋带和踩童车等。 4.大运动的发展时间表 2~3岁:走路更有节奏,由疾走转变为跑,但跃起、向前跳跃和做接物动作时上身的动作仍显得僵硬;能边走边推小童车,但还经常把握不住方向。 3~4岁:能用双脚交替地上楼梯,但下楼时却只能用一只脚引导另一只脚下,而不能双脚交替下;做向上、向前跳跃动作时上身已显得较为灵活,但仍需依靠上身做扔球和接球的动作;能双手扶住车把踩三轮小童车。 4~5岁:能用双脚交替地下楼梯;跑能跑得很稳;能用单足飞快地向前跳跃;能依靠躯体的转动和改变双脚的重心去扔一个球;仅依靠双手就能接住一个球;能飞快地踩三轮童车,方向也把握得很稳。 5~6岁: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飞跑时也跑得很稳;能做真正的跳跃运动;表现出成熟的扔物和接物动作模式,能踩带有训练轮子的自行车。 5.精细动作的发展时间表 2~3岁:能做简单的穿衣和脱衣的动作;会拉上或拉开外衣的拉链;会用小匙吃饭。 3~4岁:会扣上或解开外衣的大扣子;已会自己吃饭;会使剪子;会模仿画垂线和圆圈;开始会画人,但画出的是“蝌蚪人”。 4~5岁:会用筷子和叉子吃东西;会用剪子剪一条直线;能模仿画出矩形、

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总结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 写在课前的话 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 1. 脑沟形成; 2. 神经纤维髓鞘化; 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 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 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 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 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 一、脑组织正常发育 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 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T1WI 和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 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 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 20 周; ②突出发生期:胚胎 20 ~ 40 周;

第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章生理基础 一、单项选择: 1.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速度是( ) A.直线上升的B.直线下降的 C.波浪式的D.有时上升有时下降的 2.婴儿萌出乳牙的时间一般是( ) A.4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14个月 3.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这种现象是( ) A.习惯性近视 B.生理性近视 C.习惯性远视 D.生理性远视 4.婴幼儿呼吸频次的特点是( ) A.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B.年龄越小,呼吸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呼吸 5.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生殖系统 D.运动系统 6.某儿童出生时体重是2.4公斤,如果用粗略的评价方法来计算,则该儿童3周岁时体重可达( )

A.9公斤左右 B.10公斤左右 C.11公斤左右 D.12公斤左右 7.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8.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 A.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生殖系统 D.运动系统 9.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用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是() A.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不属于儿童视力异常表现的是() A.对小玩具不感兴趣 B.看东西时喜欢歪头偏脸看 C.看图书过近 D.遇强光瞳孔放大 11.儿童腕骨全部钙化,约在() A.12岁左右 B.10岁左右

C.8岁左右 D.6岁左右 12.婴幼儿生理性远视一般发生在() A.3岁前 B.5岁前 C.7岁前 D.10岁前 13.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 A.30% B.40% C.50% D.60% 14.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的系统是() A.骨骼系统 B.呼吸系统 C.消化系统 D.神经系统 15.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了大脑皮质活动的【】 A.优势原则 B.镶嵌式原则 C.动力定型规律 D.抑制原则 16.人体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利用的能量,只能来自于【】 A.碳水化合物 B.脂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7.按粗略的评价方法计算,一个6岁幼儿的体重约为() A.16公斤 B.18公斤 C.20公斤 D.22公斤 18.人体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 ) A.大脑皮质B.神经元

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

---------------------------------------------------------------最新资料推荐------------------------------------------------------ 1、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写在课前的话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 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 和 MRI 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 1. 脑沟形成; 2. 神经纤维髓鞘化; 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 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 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 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一、脑组织正常发育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 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 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1 / 13

T1WI 和 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 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 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 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 胚胎 5 ~ 20 周;②突出发生期: 胚胎 20 ~ 40 周;③髓鞘化期: 主要在生后至 2 岁左右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 图示脑发育过程,神经管闭合后头端增大,首先出现视杯,然后神经管进一步折叠,出现视神经、颅神经以及脊髓神经。 进一步发育后,出现端脑和小脑,发生褶皱后出现桥脑、延髓以及大脑半球。 从神经管开始发生膨大、折叠、变化,分出前脑、中脑、菱脑和脊髓。 前脑进一步分化形成端脑和间脑,端脑构成大脑新皮层、古皮层和胼胝体;间脑构成丘脑、下丘脑、漏斗和松果体。 中脑将发育成四叠体、被盖和大脑脚。

儿童脑的发育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年龄为产前至 6 岁以内,此阶段对儿童未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千年宣言曾提出“让每个儿童拥有最佳人生开端”。为此必须关注儿童早期,尤其是 3 岁前,因为此时是人类智力、心理、体格发展极为迅速的关键期,对儿童认知、语言、社交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特别重要。大脑的良好发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外研究表明,投资儿童大脑比任何其它投资都更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试想我国数亿儿童,如果每人智商提高几个百分点,将会给国、民带来多大的益处! 一、发育的关键时期 儿童早期脑发育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医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均证实在儿童早期促进智力、人格、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益于一生。脑科学研究认为,脑在基因决定下从受精卵伊始到生后不停地发展,但在不同时期速度不同,不仅有快慢之分,且在特定时期有质的飞跃。一个人的智力50 %在4岁前完成,30 %在4~8岁前完成,20%在8~17岁前完成。大脑的重量 1 岁是出生时的 2 倍,2 岁是出生时的 3 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 ,3 岁时既已接近成人脑重。 图 1 婴儿大脑皮质发育外形 胎儿在母体内平均每分钟生成25 万个神经细胞。因此生前大脑所发生的一切对其一生亦有重大影响。生后的最初几年,神经细胞继续长大,每个都有能力发展出上千个树突。大脑的发展从出生到 3 岁主要集中在脑细胞之间连结的扩张上。在良性刺激下脑的高速发展持续到入小学后明显减慢。提示脑在后天努力过程中存在认知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早期脑发育将奠定其一生的基础,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其命运。 二、早期脑发育 婴幼儿大脑的发育甚至比体格更快。新生儿体重为成人的5%,脑重却已是成人的25%,六个月时增至成人的50% 。围绕着轴突的螺旋形髓鞘在出生时就出现了。大脑髓鞘的隔离状态随后才完成。在大脑中,髓鞘的完成从后到前进行,由于视觉神经中心处在大脑后部,语言中心居中,理智中心靠前。因此婴儿先会看再会说,先会确认简单的东西后学会推理。 谈到儿童早期脑发育引人观注的问题之一是:遗传和环境究竟谁起决定性作用。既往人们认为人的智能是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学习能力呈钟形曲线分布,大多数人学习能力处于中间水平,能力很高和很低的人相对较少。近来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后天环境对脑发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遗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美国和瑞典均有研究表明:对具有相同遗传条件、不同生活环境的孪生儿的语言和空间能力而言,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约各占50% 。即大脑的功能既决定于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间神经纤维相互联系的突触数量,同时后天环境在诱导神经细胞突触形成和神经网络的发育中亦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应用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观察婴儿脑发育,发现脑神经细胞的突触数量在生后仍可出现几百倍的迅猛增长。 可见遗传赋予儿童脑发育的潜力,而后天养育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

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 核心提示:《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成长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大脑的尺寸可以达到成人的一半以上。其中,参与运动的大脑区域发展最快,而那些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发展相对缓慢。 据BBC报道,《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成长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大脑的尺寸可以达到成人的一半以上。 通过使用先进的扫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男婴的大脑发育速度比女婴更快。其中,参与运动的大脑区域发展最快,而那些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发展相对缓慢。科学家说整理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识别孤独症等发育障碍的早期迹象。 几个世纪以来,医生们一般通过用卷尺测量婴儿的头围要估算大脑的增长。任何跟正常模式不同的改变都会被监测到,医生将会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但是由于人类的头型多种多样,这种测量方法并不是十分准确。 在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的指导下,研究人员扫描了87个0-3岁婴儿的大脑。他们发现出生之后大脑的生长速度最快,新生儿的大脑每天以平均1%的速度在增长,到了接近90天的这段时间里速度放缓,以每天以0.4%的速度增长。 研究人员说,记录大脑的各个部分的正常增长轨迹,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早期疾病的病因。 他们发现大脑中控制运动的区域——小脑的增长速度最快,90天内出现翻倍的增长。而大脑中用于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海马体的增长速度最慢。科学家认为,婴儿大脑的这些变化跟它们所对应技能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在头几个月动作技能比读书认字的技能发展更快。 马丁·沃德普拉特博士是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他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他对BBC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发布关于婴儿的大脑成长的精确数据,而且这不是基于死者研究或不太有效的扫描方法,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婴儿在出生时有困难,那么在最初几个月他的成长将会受到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早产儿的大脑比足月儿的大脑小4%,尽管出生以后大脑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发

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

、儿童脑正常发育的磁共振成像

————————————————————————————————作者:————————————————————————————————日期: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袁新宇 写在课前的话 对异常的认识建立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因此了解脑组织的正常发育特点对于诊断儿科断脑部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查脑组织发育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通过这些方法观察脑组织在妊娠及出生后的发育顺序和速度,为进一步了解脑发育相关疾病奠定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必将对脑部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对于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需注意以下方面: 1. 脑沟形成; 2. 神经纤维髓鞘化; 3. 脑组织化学组成变化; 4. 脑组织内水弥散变化; 5. 脑血管血流速度变化; 6. 特定部位的脑组织活动改变; 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包括哪些方面? 一、脑组织正常发育 目前,诊断脑组织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 CT 和磁共振。超声可经前囟可显示脑沟、脑回发育,但不能提供髓鞘化信息; CT 可提供脑沟发育和部分髓鞘发育信息;MRI 是评价髓鞘化和脑沟发育的最佳方法,还可判断脑组织化学成分变化。 在磁共振检查中,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的方法有常规自旋回波 T1WI 和 T2WI 、弥散张量成像( DTI )、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 )以及以 BOLD 技术为基础的 fMRI 。 T1WI 和T2WI 可用于观察脑沟、脑回发育以及髓鞘化过程。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观察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化学成份变化的过程。fMRI 可以观察脑在发育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活动变化。 脑形态变化包括两个方面: 1 .原始胚胎在神经管闭合后,头端膨大,形成脑发育基础; 2 .脑细胞生成并构建脑组织,脑重量和表面形态发生变化,即脑沟形成,可分为三阶段: ①细胞增殖和移行期:胚胎 5 ~ 20 周; ②突出发生期:胚胎 20 ~ 40 周;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

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大脑在出生的时候是370g,到6月的时候增加一倍,到2岁的时候又增加一倍,到3岁的时候就接近成人的范围了。与身体其他发育不一样,大脑的发育是一次完成,是不可逆的,换句话说大脑发育是有时间性的,倘若错过了发育时间,大脑发育不充分,带来的将是终身遗憾。所以,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促进大脑的发育:要使大脑生长发育良好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良好的营养,充足的氧气,这是为大脑发育奠定物质基础。二是良好的信息刺激,合理的环境刺激,这是为大脑功能提供精神粮食。婴幼儿期是神经反射的敏感期,大脑呈一片空白,它将毫无保留地吸收外界信息。信息一旦入脑,即刻印在脑的结构中。(比如,人们常说婴儿的模仿能力强,一个动作多教他几次他就会了,这就是大脑信息的录入和存储)。因此,应尽早地将美好的、正确的知识信息抢先输入,占据大脑这块神奇的土地,使之成为知识的海洋,智能的发源地。 关于智护训练:它以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为基础,智力发育关键期为心理学依据,医学科研成果为支持,指导父母通过智能训练、肢体被动训练、潜能引发训练、情感交流互动训练,达到提高婴幼儿的早期智力与体格发育之目的。儿童智护训练主要包括智能训练(追视训练、寻声训练、交

往训练、触觉训练)、体格训练(肢体被动训练、俯卧抬头、翻身训练、平衡训练)等内容。智护训练分为四期,0~1月,1~3月,4~6月,7~9月。 0~1月智护训练课程安排? (一)体格训练?1、新生儿抚触?2、肢体被动操?3、俯卧抬头? (二)智能训练?1、视觉训练?2、听觉训练?3、视听结合训练 新生儿抚触:它通过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系统的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增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同时能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地成长。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经过触摸后,体重平均增加10%左右,并降低患先天性贫血几率、促进其感官和神经发展,且越早触摸越好。 新生儿抚触与中医经络穴位之间的联系:中医理论指出“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 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

脑磁共振波谱成像

波普是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显示组织生化特征 波普的研究范围:主要中枢神经系统,体部如前列腺,肝脏,乳腺等 不同波谱:1H、31P、13C、19F、23Na 、1H-MRS应用最广泛 MRS对硬件的要求 与MRI不同 高场强,以上(通常或) 高均匀度,B0的不均匀性必须小于 不需要梯度线圈,但需要一些空间定位的辅助装置 不需要成像装置,但需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显示波谱,计算化学位移频率,测定 波峰等 MRS基本原理 利用原子核化学位移和原子核自旋耦合裂分现象 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相同的化合物不同原子核之间,由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周围磁场强度会有轻微的变化,共振频率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 不同化合物的相同原子核之间,相同的化合物不同原子核之间,共振频率的差别就是MRS的理论基础 MRS如何生成 射频脉冲→ 原子核激励→驰豫→信号呈指数衰减(自由感应衰减)→傅立叶变换 →以振幅与频率的函数曲线显示,即磁共振波谱图 纵轴代表信号强度

峰高和峰值下面积反映某种化合物的存在和化合物的量,与共振原子核的数目成正比。 MRS序列选择 1、激励回波法 (the 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ethod, STEAM) 优点:常使用短TE(35ms)检测代谢物种类多,如脂质、谷氨酰胺和肌醇只有在短TE 才能检出 缺点:对运动敏感,信噪比低,对匀场和水抑制要求严格,对T2弛豫不敏感 2、点分辨波谱法 (the 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 PRESS) 优点:信噪比高,是激励回波法的2倍,可以选择长、短TE( 144ms or 35ms ),对T2弛豫敏感,对运动不太敏感 缺点:选择长TE,不易检出短T2物质,如脂质 对于在体的临床评价,PRESS具有高的信噪比且时效性好,最常用()。 2、多体素氢质子(proton multi-voxel spectroscopy imaging,PMVSI)MRS 可以同时获取病变侧和未被病变累及的区域,评价病灶的范围大。 匀场比较困难,由于多个区域同时获得相同的磁场均匀性。对临近颅骨、鼻窦或后颅窝的病灶,由于磁敏感伪影常常一次匀场不能成功 采集时间比较长。 不同TE对波谱的影响(PRESS) o短TE:检测代谢物种类多,如脂质、谷氨酰胺和肌醇只有在短TE才能检出,便于测量短T2的物质。缺点是基线不够稳定。 o长TE:检测代谢物种类少,基线稳定,常用于肿瘤性病变。因为TE=144ms 时易于显示胆碱和乳酸峰,此时乳酸峰反转于基线下。

育儿知识:《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1)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学前儿童脑发育迅速。新生儿脑重为350克左右,1岁达900克左右,3岁增至1100克,是成人脑重量的80%(成人脑重为1400克左右),6岁时儿童脑重量几乎到达成人水平。脑发育主要包括脑细胞数量的增加、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细胞突起增多。通常0~3岁婴幼儿脑发育主要是脑细胞迅述分裂、增生,脑重量增加;3岁后脑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细胞体积增大和神经纤维突起增多、变长;6岁左右神经纤维髓鞘化完成。神经纤维突起增多变长,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有利于大脑迅速传递信息。髓鞘化是指神经元、神经纤维被一层蜡质的磷脂包裹。髓鞘主要起绝缘作用,它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指标。儿童神经纤维一旦完成髓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准确性将大大提高。人体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发育速度不同。通常主管听觉、视觉、运动和感觉的皮质区在出生后第一年发育迅速,如婴幼儿到9个月大时视力就差不多已经发育完全,1岁左右回行走。但分管语言功能的大脑皮质区则要到婴儿晚期至学前期才快速发育,5岁幼儿基本可掌握2000个单词及大量的日常用语;主管思考和意识的大脑皮质前叶区域从2岁左右开始加快发育,并持续到20~30岁。 (2)学前儿童大脑发育卫生保健:婴幼儿大脑的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的良性刺激。正如皮亚杰所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

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性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对婴幼儿而言,外界刺激越多、越丰富,越有利于脑神经纤维的发育,从而有利于大脑皮质建立神经传导网络系统。俗话说:用进废退。人脑越用越聪明。因此,幼儿的每天在园活动应精心安排,活动要丰富多彩,并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要注意科学用脑,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睡眠对保护大脑、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十分重要。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 1月龄宝宝的特征: 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已具备视听刺激,具有看和听的能力,开始和成人交往,母亲对于新生宝宝需求的敏感性将大大有利于宝宝智能的发育。 1、宝宝的运动与感觉能力:宝宝会心不在焉地凝视光亮处。如果在宝宝耳畔响铃,其手足的动作就会减少。即使把哗啷棒伸到宝宝面前,他也不会发觉,但一进入其视野就会对着哗啷棒看一会儿。移动进入宝宝视野内的哗啷棒时,宝宝会用眼睛跟着看并稍稍转头。 2、宝宝的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宝宝会目不转睛地凝视东西和人脸等。听到大的声音和突然的声响会吃惊。看见人时,其动作会减少下来。 可诱导其进行颈部的练习;眼睛追物的练习;听力训练和发喉音的练习。 2月龄宝宝的特征: 两个月的宝宝可以卧床抬头稍离开床面至45度,平卧在床上时眼睛会追随移动的物体,也会转头寻找声源,开始发出“咿呀”声,偶尔可以出声应答,对于成人的逗玩有时会笑。1、2个月的宝宝从外貌上看长大了许多。从动作发育看,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头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后仰了。他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会用小脚蹬跶。 2、语言发育,婴儿在有人逗他时,会对人发笑,并能发出“啊”、“呀”的声音。如发起脾气来,哭声也会比平常大得多。这些特殊的语言是宝宝与大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宝宝意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应对这种表示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3、从感觉发育看,当听到有人与他说话或有声响时,宝宝会认真地听,并能发出“啊啊”的应和声,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如果宝宝满2个月时仍不会笑,目光呆滞,对背后传来的声音没有反应,应该检查一下宝宝的智力、视觉或听觉是否发育正常。笑有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促进宝宝早期认知发展,笑是宝宝与人交往的桥梁,提供了宝宝学习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为以后与人相处,待人友好,及良好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时可进行颈部的练习;双手握物的练习;看玩具的练习;逗引发音和反应能力的练习。 3月龄宝宝的特征: 百天左右的宝宝开始了有目的的行动,学习抬头和翻身,会俯卧抬胸,会笑出声,学习发出元音。 1、宝宝的视力已经能看到1米以内的所有物体。如果父母拿着一个新奇的玩具在宝宝的视力范围内前后移动,他的目光会紧紧跟随着玩具,头也会跟着转动,这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现在宝宝比较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尤其对大红大绿更是偏爱,父母可以在房间里或床的周围悬挂一些彩色的气球,吸引宝宝去注视,刺激宝宝的视力发育。 2、宝宝已经能认识熟悉的面孔,妈妈、爸爸的声音会让宝宝感到亲切和愉快。他开始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兴奋时与人咿呀作答,饥饿和不安时就会啼哭不止。当他安全地置身于妈妈的怀抱中时,他就会好奇地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宝宝对自己的小手好像有浓厚的兴趣,常会把两只小手举在眼前端详,好像在仔细研究,而且两只手也能在胸前相接触,这是现在的宝宝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可对宝宝进行颈部的练习;自己握手、握物的练习;目光追物的练习;逗引发笑的练习,使其能做出反映的各种练习。 4月龄宝宝的特征: 此时的宝宝开始由仰卧到俯卧了,可以自言自语“咿呀”个不停对于成人的话有反应可以自己扶着奶瓶喝奶。

学前教育:儿童大脑发育规律0-7岁

大脑发育与儿童教育 ——苏彦捷教授在《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二十一世纪儿童发展论坛的演讲专家介绍: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苏彦捷: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大脑发育与儿童教育。事先跟大家说明,不是说告诉大家大脑发育有一些什么样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到早期教育当中,更多是希望大家知道,其实很多的知识,关于脑的知识我们了解还是非常有限,很多人比较习惯,因为很多的新的都是说起来比较时髦,深奥,直接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比如说右脑开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种误导,我们是讲一些大脑发育知识,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但是我希望大家有这样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完全可以直接套用到教育当中去,希望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和对孩子的一种了解,慢慢的实践,哪些东西可能对我们的教育有帮助,这是我事先说明的。

百教点读笔、家教机根据儿童大脑发育规律研发,适用于0-7岁学龄前儿童,天猫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8230263.html,/category- 1050289931.htm?spm=a1z10.1-b. w5002-10366297170.3.8kM8Nd&s earch=y&catName=%B6%E0%C3 %BD%CC%E5%BC%D2%BD%CC% BB%FA 我们知道人类发展从三个领域来讨论,一个体能发展,一个认知发展,一个社会性发展。体能发展很大一块是大脑发展,我们知道我们教育可能很多都会提到关于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内容,我们讲很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伴的交往,以及媒体的一些影响。很多都会关注到这种认知发展或者社会性发展对他一些影响,它的可能有限的一些作用。这些影响和作用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应该是脑。 因为我们心理和行为物质基础就是脑,就是我们大脑的这种功能,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心理的能力的实现,帮助我们的行为表现。 我们简单来回顾一下这种发育的过程。我们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在输卵管结合哪一天起,我们脑开始发育,这个过程是非常神奇的,看看这个生命多么不容易,那么小一个东西,慢慢的变成我们现在这么大一个人物,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但是那个过程是非常神奇的,我们看一下。从细胞的分裂成为胚泡,然后各个器官出来,然后开始有一些人形,我们神经系统,大家可以看一下,六十天大概两个月的时候,我们这种脑开始有一些活动了,有一些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1) 幼儿, 生长发育, 婴儿, 规律, 特点 第一节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是指整个身体或某些器官的增长。婴幼儿发育则表示身体机能成熟的程度。二者 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儿童的生长发育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 表现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的规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不同阶段的连 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直 到停止。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内速度变慢,以后速度 再逐渐慢下来,到青春发育期,速度又开始加快。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 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 1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

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 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 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 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 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 当于身长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 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 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 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 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 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 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早期教育大脑早期发育人脑发展有一个时间表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早期教育大脑早期发育人脑发展有一个时间表,最重要的是第一年从新生儿到1岁时会走和叫爸爸、妈妈,经历着巨大的变化遗传和环境新的研究证明:大脑发育和人的能力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与早期环境刺激、教育及亲子关系高度相关每个父母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孩子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早期教育从新生儿开始的重要性脑的重量增加,生后头2年最快。6 个月是出生时的2倍,2 岁是出生时的3倍。大脑约有一千亿个神经元突触数目在生后迅速增多,6个月时为出生时7倍。2 岁突触密度达到顶峰(18000 个/神经元),为成人的1.5 倍。修剪原则用得多的通道保留,不用或少用的通道被修剪掉了。如额叶是控制低级情绪的中枢,是人格形成的大脑基础。7~8个月开始神经细胞快速长大,突触明显增多。2岁突触到最高密度,以后逐渐修剪。如果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脑突触按最优模式连接,为以后健全人格所需。)研究结果显示,不玩耍的或很少被触摸的孩子的脑比正常同龄儿的脑小20 %左右: 饲养在堆满““玩具”笼子里的大鼠比饲养在普通的单调笼子的大鼠,不仅有更多的行为表现,而且单个脑细胞上的突触数目平均多25% 左右学习有关键期学习的关键期是指某种知识或行为经验,在某一特定时期最易获得和形成,过了这时期,就不能获得或达不到最好的水平。学习有关键期20 世纪50 ~60 年代,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劳伦斯发现,小鹅在生后1~2天有追随一个活动着东西的行为,过了这个时刻,就很难再形成这种行为了,他称这种行为为"印刻现象",即生后1~2

天是小鹅形成追随活动东西的关键期。学习有关键期0~3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言优先在大脑左半球发育,如儿童在青春期前没接触到正常语言环境,其左半球语言潜能消失,语言学习过了关键期(5 岁),学习效果和速度明显减低。“野孩”错过语言关键期后语言能力及智力破坏不可逆。发挥大脑潜能的条件1. 在充满爱、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养育。2. 养育和先天气质相适应。3. 父母和孩子直接面对面情感交流。4. 置身于充满语言、游戏、探索、书籍、音乐、适当的玩具和户外活动的多变环境。5. 需要自由和限制的平衡。6. 早期识别发育异常,尽早干预,预防或减轻伤残。0~1岁智能发育规律4个时期:1~3个月4 ~6个月7 ~9个月10 ~12 个月3 个方面:语言认知生活交往情感运动操作发育特征促进大脑发育异常信号1~3个月:语言认知1个月感知语言。能注视人脸和色彩鲜艳的物体和图画,听到成人说话声表现愉快或张嘴,学成人说话的样子。 2 个月区分音素,在逗引时能发声。视觉集中更频繁,喜欢看活动着的物体和人脸,视觉距离加大。能安静听轻快柔和的音乐。1~3个月:语言认知3个月发元音:啊、哦或呜。跟踪鲜明物体转动1800 ,集中看距离较远的带有声音、色彩鲜艳和活动的物体,能转移视线。 3 个月竖抱时听到说话声或玩具声能转头向声源。促进大脑发育在穿衣服、洗澡、喂奶、玩耍、散步时用简单、生动的短语与孩子说话和唱歌并喊孩子的名字。给孩子提供不同形状、大小和构造的彩色物品,在此年龄最爱看人脸。经常播放优美的音乐。1~3个月:生活交往情绪1个月的宝宝会用哭声表示生理需要,如饥饿、尿湿或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