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精品课件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 神秘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 人们的赞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 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的一篇游记。今 天,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 秘的溶洞吧。
我会认
zh cù tún qī wā yá è浙 簇 臀 漆 n 蜿 n 蜒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 新绿,眼前一片艳丽。
“眼前一片艳丽”总体概括了金华山区生机盎然的春 色。之所以感觉“艳丽”,是因为有“粉红色的山”,有 “各色的映山红”,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真是令人 赏心悦目!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本来从靠左边的石 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介绍泉水的来路。
理解感悟-孔隙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乘船方式的特殊性,凸显孔隙 的特点。
孔隙
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哪几方面可以看 出来?
(1)对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2.比一比,再组词。 蜿(蜿蜒 ) 杜(杜鹃 ) 臀(臀部 ) 豌(豌豆) 肚(大肚) 臂(臂膀 )
映山红开得鲜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ppt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金华的双 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奇妙的孔 隙,奇特造型的石钟乳和石笋,真不愧为 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而且,我们还 掌握了游记的写作方法。
山路
记金华的双龙洞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一片 宽 明艳
大 窄、险 黑、奇、 大
按游览顺序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原句的短短两句话用了4个“小”字, 就是为了突出小船的小。
你还从哪儿感觉到小船的小?
并排仰卧
再没法容
小结
作者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写孔隙的窄小, 而是用小船的小表现出了孔隙的窄小。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 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 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 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找 找看是哪些词。
•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 龙,一条青龙。
• 其他那些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这样写,文章的条理就清楚了。
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 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双龙洞呢?请你 根据游览示意图,用小导游的语气,把 金华双龙洞的景色特点介绍给大家吧。
记金华的双龙洞完整版 PPT
小练笔
1、文中写洞中双龙得句子有哪些? (这就是“双龙洞”名称得由来)
2、作者就是按怎样得顺序游览双龙洞得? (游览顺序)
3、她就是按照怎样得顺序游览双龙洞得呢? 理清线索: 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 —孔隙——内洞——出洞
学 习 写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用 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 严谨。
理解词意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 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 原指蛇瞧爬行得样子,这里用 来形容洞顶得双龙弯弯曲曲得姿态。 变化多端—— 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 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用“——”画出提示作 者游览顺序得有关词句。
孔隙
窄小
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得
工人先进内洞,在
里边拉绳子,船就
进去。在外洞得
拉
拉
工人拉另一头得
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得心情)独个儿仰卧
在小船里,(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t ú n)部,到脚跟,(
没有一
处 )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
( 可就 )还能感觉左右与上方得山石
记金华的双龙洞完整版
•课题中得“记”就是什么意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共39张PPT)
字词解释
蜿蜒
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 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 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字词解释
突兀森郁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 繁茂。用在文中,突 出了洞口的气势。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 游双龙洞的游览路线是怎样 的?找出文中表示作者行踪 的语句。
小组讨论
过渡
引导
线索一
路
洞
外
上
口
洞
出
内
孔
洞
洞
隙
游览路线图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外洞的对比,写出了 内洞空间之大。作者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写泉 水的声音“轻轻的”,从侧面突出了内洞空间之大。
主题概括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 过程,按 游览 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 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 、 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喜爱与赞美 之情。
整体感知
景物的特点
2、3
公路
映山红
油 桐
粉红色的山ຫໍສະໝຸດ 溪流宽窄缓
急
宽敞的外洞
整体感知
读课文第5—7自然段,想 一想:作者游览了哪里?这 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设问句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 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 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 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 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通过写船小,衬托 孔隙的狭小。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找出泉水流经 的景点,将泉水流经的来路 与作者的游览路线对照,说 说你的发现。
线索二
洞口,溪水从洞 里流出来
内洞,泉水 靠着右边流
外洞,泉水从 孔隙流出
一路迎着溪流
发现:每一处景点,作者都写到了泉水的来路。作者 的游览顺序正好与泉水流出的方向相反。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文电子课件
参考答案: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 —内洞——出洞
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 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思路点拨:这篇课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述 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游览的过程是:路 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其中第5自然段写外洞——孔隙——内洞。
参考答案: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 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 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 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 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 使人对孔隙的矮和窄有了切身的体会。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 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 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 时的感觉,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课后作业
1. 把课文中描写内洞的句子抄下来。
2. 回忆自己游览过的某处景点,按合理 的顺序写出来。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 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 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 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 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 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 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
z
浙 簇兀 臀
cù wù
漆蜿 蜒
qī wān yán
会写字
浙 罗杜 鹃 窄郁肩 臀 移额 陆 乳 笋端源
多音字
_z_____( 转动 )
转 —z——( 转弯 )
他围着院子走了一转( z ),终于在 转( z )弯处找到了丢失的钥匙。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33张PPT)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记金华的 双龙洞?
“记” 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 游览胜地,固而本文是一篇游记。
认识作者,理解课题
游记:记述游览经历 的文章或著作,一般是按 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 也叫移步换景。
2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 脚步前往金华双龙洞,一路上欣赏着 明艳的春景,聆听着溪流欢快的调 子,想必很多同学都有想到溶洞里 去看看的冲动,那么下节课老师将 带大家继续前行,一睹双龙洞的风采。
31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积累摘抄本节课学到的好词好句。
感谢观看
juān yù tún
鹃郁臀
注意观察“月” 的位置和书写
jiān
肩
zhè
浙
我会写
笔顺 组词 浙江 浙江潮 造句 浙江卫视有很多好看的电视节目。 写法 左窄右宽,“斤”末笔竖长且直。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思考: 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快速默读文章找出相应的句子
首先当然是蜿蜒 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 青龙。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双龙洞。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 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 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高的朝真洞。双 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 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 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子,可容千人 品茶避暑。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学习字词,了解洞名
我会认
zhè
浙江
qī
漆黑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23张PPT)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叶圣陶
整体感知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 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 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 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一部分写出了作者入山看到 的景色,要用亲切、明快的语调读 出作者踏上旅途的兴奋、愉快之情。
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 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 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孔 隙的窄小。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表达 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设问,具体说明了小船之小。“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以船的小来突出表现孔隙的小。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 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写小船是靠工人来回拉进出 溶洞的。这种特殊的出入方式, 一方面说明了孔隙的狭小,一方 面也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
一个“迎”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
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 也时时变换调子。
两对反义词突出了溪流的样子和声音的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 而产生的,运用排比句式,具体描写溪流蜿蜒曲折的特点。
3记金华的双龙洞ppt(完美版)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 物〕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内看洞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
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教导洞内的景物。首先固然是曲折 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教导看,有 点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 据外形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 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 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五彩图 小桥流水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外形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欣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 洞大得多,或许有十来进房子那 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声音轻轻的。
金华城→罗甸→双龙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石洞 至 内洞 至 孔隙 至 外洞 至 洞口 至 山下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新绿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 ,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 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 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 的新绿,眼前一片鲜艳。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Βιβλιοθήκη 金华双龙洞简介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 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 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 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 。外洞宽阔,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 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 ,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 •课程介绍与背景•双龙洞地理位置及特色•游览路线与景点介绍•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解析•植被分布与生物多样性展示•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课程介绍与背景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理解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和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品味、积累等方式,学习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景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双龙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游记,按照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特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和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共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进行课文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段落的学习,第二课时进行全文的深入理解和写作方法的探讨。
时间分配每个课时40分钟,其中导入新课5分钟,阅读课文10分钟,讲解分析15分钟,学生活动10分钟。
02双龙洞地理位置及特色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浙江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金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金华市是浙江省的经济强市之一,以制造业、商贸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030201金华市概况双龙洞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双龙洞位于金华市东北部,距离市区约15公里。
交通指南游客可以通过自驾、公交或出租车等方式前往双龙洞。
双龙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经过长期溶蚀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溶洞群。
地质构造景区内植被茂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植物种类繁多。
植被覆盖双龙洞内有溪流穿过,水质清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
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特色文化遗迹景区内保存有古代寺庙、碑刻等文化遗迹,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最完整PPT课件
你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选一处仿照 本文的写作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
写一写。
. 请任选其一完成 65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恰当
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
结构严谨。
2、分清主次,抓住景物特
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
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 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 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 洞里。
.
60
想一想 介绍游览内洞的经过
这段主要写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
61
特 点
.
62
这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 容?赞扬了什么?
Zhè tóng cù nóng tún 浙江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臀部
Shāo é
cā
wān yán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 蜒
rǔ jù yuán 石钟乳 依据 上 源
.
5
zhè
浙江
diàn
罗甸
cù
一簇
wù
tún
juān
突兀森郁 臀部 杜鹃
tóng
油桐
sǔn
石笋
.
6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7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
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
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
来的。
拟人
句中有两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2024/1/1
宽
窄
缓
急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由于溪流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 不同,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 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 多浓,对涓涓细流发出如此的赞叹!
左右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2024/1/1
识字方法
加一加: 户+月=肩 客+页=额 比一比: 杠—杜 逝—浙 婉—蜿
图片识字:
蜿蜒
2024/1/1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sǔn 这一笔要出头
笋 竹笋
2024/1/1
duān
端
这一笔要出头
巧记:左侧是个“立”, 右侧“山”下压“而”。
2024/1/1
岩层层面节理或裂缝进行溶 蚀,坍陷扩大而成的洞穴。 洞体大小不一,形态多样。 洞内有钟乳石、石笋、石柱, 并常有地下河通过,洞内温 度变化小,冬暖夏凉。
2024/1/1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zhè
cù
浙 江 一簇
tún
臀部
qī
漆黑
wān yán
蜿蜒
2024/1/1
多音字
zhuàn
转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 得多。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2024/1/1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 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 化教育界的巨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共26张PPT)
我怀着( 好奇的心情 )独个儿仰卧 在小船里,(自以为 )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t ú n)部,到脚跟,( 没有一 处 )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
( 可是 )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好像都在朝我( 挤压 )过来。我又感
觉要是把头( 稍微 )抬起一点儿,(准 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仿佛置身在水晶龙宫。
石状变化多端,而且颜色各异。 看,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主主
课文中除了这一显性线索(由外到 内),还有一隐性线索:
泉水流经的路线:
从深黑的石洞流进内洞,再经过 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随着山势,流下 山去。
孔 窄 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隙 的 矮 须仰卧船中 特 点 险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挤压过来
内洞有怎样的特点呢?
石 笋
石 钟 乳
用自己的语言形容
形状变化多端 颜色各异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众多,造
型奇特,布局奇妙,有“黄龙吐 水”、“倒挂金钟”、“彩云遮 月”、“天马行空”、“海龟探 海”、“避水金针”“寿星捧仙 桃”……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
通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路线
• 金华→ 罗甸→ 入山→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如下图:
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再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是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 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 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 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洞口外的风景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读一读,说一说。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叶圣陶(1894—1988)
生平介绍: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 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
膜》《火灾》,长篇小说《倪(ní)焕之》等。
双龙洞
双龙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位于浙江 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lù)。这 里林海莽(mǎng)莽,水流潺(chán)潺,是一 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以地下悬河、岩溶 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
第一课时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有谁见过溶洞?
在浙江金华的双龙景区,有一个著名 的天然溶洞——双龙洞。双龙洞是钟乳石 和石笋的溶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家 叶圣陶的脚步,一起去游览美丽神奇的双 龙洞吧。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 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 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 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 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 异景观的溶洞。
双龙洞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 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 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 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孔隙:狭小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 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 破额角,擦伤鼻子。
举世闻名 名山大川 巧夺天工 气壮山 河 风景如画 美妙绝伦 蔚为壮观 美不胜 收
提示:可以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来呈现, 也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记金华的双龙洞完美版PPT课件
默读1-3段,思考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 见了 什么景色?(请用:“﹏ ” 画出 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 者会感 到“眼前一片明艳”? (3)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这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15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 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奇、美)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 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
(大)
作比较
98
过渡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 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 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
65
石笋、石钟乳
66
67
68
69
70
内 洞
71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 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 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 “海龟探海”、“避水金针”“寿星捧仙 桃”……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
置身在水晶龙宫。
──摘自新浪网
72
彩云遮月
73
寿星捧仙桃
102
拓展
阳光旅行社招聘双龙洞景 区的小导游条件:熟悉各处景 点,普通话标准,举止文明,
待人热情大方。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 每人介绍一处景点,介绍时可以 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充实进来。各 小组要选出最优秀的一名同学参 加竞聘。
103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
金华双龙洞 的经过。课文按照 游览顺序 ,依次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
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20
“我”是怎样穿过孔隙的呢?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
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
1
⑴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 览的经过情形。本文
我们的课本中出现过的叶圣 陶先生的作品有《爬山虎的 脚》《荷花》。
怀念他的文章有肖复兴的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 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调
tiáo (调节)
8
读准下面的字词:
浙江 油桐 一簇 浓淡 臀部 稍微 额头 擦伤 蜿蜒 石钟乳 源头 盘曲而上 突兀森郁 颜色各异 走了一转
9
浙江 油桐 明艳 聚集 杜鹃 孔隙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石笋 突兀森郁 或浓或淡 盘曲而上 变化多端
10
罗店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时而 突兀森郁 聚集 拥挤 孔隙 并排仰卧 臀部 稍微 撞破 一团漆黑 额角 蜿蜒 变化多端 石笋 石钟乳
11
1、文中写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 (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游览顺序)
3、他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理清线索:
12
你能不能为大家画一张游览示意呢?
游览的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13
思考题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
原来金华北山是一座石灰岩构成的山体, 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经过几万几十万年 的山顶渗透下来的水的侵蚀溶解,形成了 现在的溶洞。
5
作者的游 览线路是怎样 的? 请你认真 读课文,画一 画线路简图。
金
华
6
多音字
zhuǎn(转折) 转
zhuàn(一转)
7
qū(弯曲) 曲
qǔ(歌曲)
diào(调子)
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21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 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石离“我” 很近,突出了孔隙低矮与狭窄的特点。
什么景色?(请用:“ ” 画出
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作者会感
到“眼前一片明艳”?
(3) 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这里写溪水
实际上是写什么?这溪水是从哪里 流
出来的?
14
在路上,“我”看到了什么?
15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 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 眼前一片明艳。
16
一路是怎样的情景?找出相关词句。
22
“我”是怎样穿过孔隙的呢?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
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
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
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
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
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
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
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
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
这就到了内洞。
23
卧在到处小臀)船(我不里t怀贴ú,着着n()(船好 自部底奇 以,了的 为到,心)脚从才情跟后说),脑一独(到声没个肩“有儿背行一仰, 了(似觉会可” 乎 要是)撞, 都 是破船在把)还额就朝头能角慢 我( 感稍,慢(擦觉挤微移伤左压动)鼻抬右)。过子起和眼来。一上前。点方昏我儿的暗又,山了感(石准2,4
其次是些石钟乳
和石笋,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大都依据
形状想象成神仙、动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 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25
你能当小导游, 向游客们介绍怎样 通过双龙洞的孔隙 吗?
26
内洞有什么好看的呢?请你结合课 文,再展开想像,来介绍一下。
首先当然
是蜿蜒在洞顶
的双龙,一条
黄龙,一条青
龙。
27
内洞有什么好看的呢?请你结合课 文,再展开想像,来介绍一下。
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
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
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
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
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
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7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 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8
双龙洞口是怎样的情景? 找出相关词句。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19
“我”是怎样穿过孔隙的呢?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
3
【作家卡片】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现代作家、 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 发表了许多反映叶人圣民陶 痛苦生活和悲 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 膜》、《火灾》等。
4
金华双龙洞简介
双龙洞在浙江省金华市,距市区约15公里, 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洞穴分 列三层,以朝真洞最高,冰壶洞居中,底 层的双龙洞这最有名。双龙洞分内外两洞。
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
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
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
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
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
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