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压强压轴题-从甲乙丙中选择放入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内计算最大压强

合集下载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0液体的抽取倒入(含解析)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0液体的抽取倒入(含解析)

专题10 液体的抽取与倒入选择题一、常见题目类型1.分别从两柱形容器中抽出液体,抽出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图1)。

注意抽出的厚度(体积或质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分别向两容器中倒入液体,倒入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图2)。

注意倒入的深度(体积或质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向甲容器中倒入液体,从乙容器抽取液体(图3)。

二、分析此类题目常用到的知识:①液体的压强:p=F/S=G/S=mg/S P =ρg h变化的压强△P=△F / S △P =ρg△h②密度:ρ=m/V③柱形液体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大小。

即:F =G = mg④柱体的体积:V= sh(长方体) V= h3(立方体)柱体的底面积:S= ab S= h2三、例题【例题1】A、B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内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1所示。

若再向两容器内分别注入体积相同的各自原有液体后(都没有液体溢出)。

关于甲、乙的密度和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的正确判断的是()A.ρ甲>ρ乙,Δp甲>Δp乙。

B.ρ甲<ρ乙,Δp甲>Δp乙。

C.ρ甲<ρ乙,Δp甲<Δp乙。

D.ρ甲>ρ乙,Δp甲<Δp乙。

【答案】A【解析】第一步:先比较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根据m甲=m乙ρ甲V甲=ρ乙V乙因为V甲<V乙,所以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

第二步:比较液体增加的深度的大小关系。

向两容器内分别注入体积相同的各自原有液体后,因为ΔV甲=ΔV乙S甲<S乙,所以液体升高的高度为Δh甲>Δh乙。

第三步:比较增加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根据△P=ρg△h可以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因为ρ甲>ρ乙,Δh甲>Δh乙,所以Δp甲>Δp乙。

故答案为A。

【例题2】如图2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S A>S 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①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②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③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④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A.①B.②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第一步,先比较甲与乙密度大小的关系:因为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p甲=p乙根据p=ρgh可知:ρ甲gh甲=ρ乙gh乙。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4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无液体溢出(含解析)

(备战2020)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4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无液体溢出(含解析)

专题04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无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把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图1)。

2.把实心均匀的小球(或物体)浸没在柱形容器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图2)。

3.把实心均匀的小球(或物体)浸没在两柱形容器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图3)。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圆柱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

甲的重力为10牛,底面积为5×10-3米2。

① 求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

②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后(无水溢出),若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是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2.7倍,则求甲的密度甲。

【答案】①2×103帕;②2.7×103千克/米3【解析】① p 甲=F 甲/S 甲=G 甲/S 甲 =10牛/5×10-3米2=2×103帕②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后,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Δp 容=ΔF 容/S 容=G 甲/S 容 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 Δp 水=ρ水g Δh =ρ水g V 甲/S 容 因为Δp 容=2.7Δp 水乙图1甲图2 乙图1甲 图3G 甲/S 容=2.7ρ水g V 甲/S 容G 甲=ρ水g V 甲 ρ甲g V 甲=2.7ρ水g V 甲所以 ρ甲=2.7ρ水 =2.7×103千克/米3【例题2】如图2所示,有一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装有水。

现将一只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分别测出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小球浸入前和浸没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地,如下表所示。

求:① 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 水。

② 容器中水的重力G 水。

③ 实心球的密度ρ球。

【答案】①0.2米;②39.2牛;③2.5×103千克/米3。

【解析】① 由p 水=ρ水gh 水可求小球浸入前,容器中水的深度h 水:h 水=p 水/(ρ水g )=1960帕/(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② 容器对水平地面增大的压强为Δp 地=p’地-p 地=3430帕-2450帕=980帕 容器的底面积为S 容=△F 地/ △P 地= m 地g /△P 地=(2千克×9.8牛/千克)/980帕=2×10-2米2∵容器是柱形∴G 水=F 水=p 水S =1960帕×2×10-2米2=39.2牛 ③ 水对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强Δp 水=p ´水-p 水=2352帕-1960帕=392帕 根据Δp 水=ρ水g Δh 可求升高的高度Δh 水△h 水=△p 水/(ρ水g )=392帕/(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4米 ∵小球浸没∴实心球的体积V 球=ΔV 水=S 容Δh 水=2×10-2米2×0.04米=8×10-4米3实心球的密度ρ球=m 球/V 球 = 2.千克/8×10-4米3=2.5×103千克/米3【例题3】如图3(a )所示,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压强p 甲、p 乙比较,正确的是( )A .可能是p 甲> p 乙B .一定是p 甲> p 乙C .可能是p 甲= p 乙D .一定是p 甲< p 乙【答案】B 【解析】 【详解】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3G a 甲甲=3G a 乙乙,设a 甲=5cm ,a 乙=10cm ,截去厚度为2cm , 则G 甲=18G 乙,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后的压强p 甲=33251035G G a +甲乙甲=3G a 甲甲+313G a ⨯乙甲=3G a 甲甲+13×38G a 甲甲=3113G a ⨯甲甲 p 乙=382105810G G a +乙甲乙=3G a 乙乙+312G a ⨯甲乙=3G a 乙乙+12×318G a 乙乙=1716×3G a 乙乙 故p 甲> p 乙。

故选B 。

2.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在两个正方体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 ′甲一定大于m ′乙 B . m ′甲一定小于m ′乙 C . m ′甲一定等于m ′乙 D . m ′甲可能等于m ′乙【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最初压强相等有:ρ甲gh 甲=ρ乙gh 乙,ρ甲h甲=ρ乙h乙ρ甲<ρ乙,故:h甲>h乙。

甲的横截面积:S甲=h2甲,乙的横截面积:S乙=h2乙.设切去的高度为△h,要比较切去部分的质量,切去部分的质量=密度×切去部分的体积:m′甲=ρ甲S甲∆h=ρ甲h2甲∆h=ρ甲h甲h甲∆hm′乙=ρ乙S乙∆h=ρ乙h2乙∆h=ρ乙h乙h乙∆h则:m′甲>m′乙。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F′浮,则F 浮>F′浮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同一只鸡蛋无论漂浮或悬浮,其浮力都等于排开盐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时,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小的;(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3)粗细均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漂浮(或悬浮)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p S =判断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

【详解】 AB .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 排大,则ρ甲小于ρ乙,故AB 错误;C .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 mg =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 错误;D .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因两烧杯底面积S 相同,根据Fp S=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 .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C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D .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所以,P 甲>P 乙,而F G m g ==甲甲甲,F G m g 乙乙乙==,所以,m g m gS S =甲乙甲乙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绵的凹陷程度相同,则甲乙对海绵压强相等,P 甲剩=P 乙剩,即:m g m gm g m g S S --=乙甲乙剩甲切甲乙所以,m 甲切>m 乙切,故AB 错误;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的压强可用P ρgh =求解. 因为P 甲剩=P 乙剩,所以,gh gh ρρ=甲乙甲剩乙剩, 由图可知,h h 甲剩乙剩>,所以ρρ<甲乙. 因为m 甲切>m 乙切,V Sh =,m V ρ=所以:m m g g S S >甲切乙切甲乙,即:S h g S h g S S ρρ>甲甲乙乙甲切乙切甲乙所以,h 甲切>h 乙切,C 正确,D 错误. 故选C.3.如图,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至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将他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p '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 ∆甲、p ∆乙。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 、B 、C 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 A <S B <S c ),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ρ甲>ρ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液,则( )A .甲放入B 中p 液最小 B .甲放入C 中p 液最小 C .乙放入A 中p 液最大D .乙放入B 中p 液最大【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意在比较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由压强的计算公式Fp S=、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 gh ρ=液液、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综合进行分析判断,合理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会对液体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1F F =压浮①对杯中液体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液体受容器底部的支持力F 支;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受重力G 液和物体对其的压力1F 压,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1F G F =+压支液②容器底部对液体的支持力F 支,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F 压为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2F F =压支③由①②③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F F G V g G ρ=+=+压浮液液物液若容器底面积为S ,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2m gF V gG V gG G p SSSSSSρρρρ+===+=+物液压液物液液物液液物上式也可写成m g Gp SSρρ=+液物液物由于三容器中液体质量相等、物体质量也相等,由上式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取决于ρ液、ρ物和容器底面积S 的大小关系;AB .ρ液最小、ρ物最大、S 最大时,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所以将甲放入C 中时容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故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D .ρ液最大、ρ物最小、S 最小时,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但由图形不能判断出A 、B 中液体密度谁大谁小,故CD 不符合题意。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a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密度为ρ甲和ρ乙。

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b )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从图(a)可以看到,h h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那么可得''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p p gh gh g h h ρρρ∆=-=-=-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p p p gh gh g h h ρρρ∆=-=-=-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还可以知道甲液体、乙液体在大底面积1S 和小底面积2S 的容器中时的体积关系式是''12V V S h S h ===甲甲甲甲 ''21V V S h S h ===乙乙乙乙式子变换可以得到'21S h h S =⋅甲甲,'12S h h S =⋅乙乙,代入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21211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甲甲甲甲甲甲'''11222S S S p g h h gh S S ρρ⎛⎫-∆=-=⋅ ⎪⎝⎭乙乙乙乙乙乙两式相减可得到()''''211212121212-----h S h S S S S S p p gh gh g S S S S S S ρρρρ-∆∆=⋅⋅=⋅甲甲乙乙甲乙甲甲乙乙因为p p =甲乙,12S S >,那么12p S p S >甲乙即在(a)图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可知G G >甲乙因为'2G h S ρ=甲甲甲、'1G h S ρ=乙乙乙,可知''21-0h S h S ρρ>甲甲乙乙所以-0p p ∆∆>甲乙即p p ∆>∆甲乙;故选A 。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1 柱体切割、液体抽取(倒入)(解析版)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1 柱体切割、液体抽取(倒入)(解析版)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 专题01 柱体切割、液体抽取(倒入)一、常见题目类型1.在柱形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切割: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图1)。

2.在柱形容器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图2)。

3.在柱形固体切去一部分,同时在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图3)。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G 均为90牛,甲的边长a 为0.3米,乙的边长b 为0.2米。

求:① 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② 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Δh 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和 p 乙′相等,请计算截去的厚度Δh 。

【答案】①1000帕;②0.16米。

【解析】① p 甲=F 甲/s 甲=G /a 2==90牛/9×10-2米2=1000帕② 先比较原来两个立方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它们的重力G 均为90牛,对地面的压力均为90牛,因为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根据p =F /S =G /S 所以原来两个立方体的压强 p 甲´ <p 乙´。

可以先求出甲乙两立方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它们的重力G 均为90牛,所以m 甲=m 乙 ρ甲V 甲=ρ乙V 乙 ρ甲(0.3米)3 = ρ乙(0.2米)3图2B图3图1图1甲乙两立方体密度的大小关系ρ甲︰ρ乙=8︰:27设截去的厚度Δh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ρ甲g(a−Δh)=ρ乙g(b−Δh)8 ×(0.3米−Δh)= 27 ×(0.2米−Δh)Δh=0.16米【例题2】(2019上海中考题)如图7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米,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含解析)

上海市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含解析)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浸没在柱形容器乙的液体中(图1)。

2.将物块丙放入容器甲的液体中、叠放在柱体乙的上方(图2)。

3.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先后分别放入容器中(图3). 4.在柱形物体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浸没或不浸没)(图4).二、例题【例题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如图1所示,甲图4图3 乙图1甲乙甲乙图2丙内盛0。

2米深度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② 现将一块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

求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答案】①1960帕;②2940帕。

【解析】 ①p 水=ρ水g h=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3=1960帕②物体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可求现在水的深度h ':p '水=ρ水g h ' h '= p '/ρ水gh '=2450帕/1×103千克/米3×9。

8牛/千克=0。

25米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为V 剩余水= S h '-V 物=0。

25米×1×10—2米2-1×10-3米3=1。

5×10-3米3现在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图1F 容=G 容=(m 剩余水+m 物)g=(1。

5×10—3米3×1×103千克/米3+1.5千克)×9.8牛/千克=29.4牛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F 容/S =29。

4牛/ 1×10-2米2=2940帕(注意:此题不计算溢出水的质量,更简单。

也可用其他方法求解) 【例题2】如图2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p 甲、p 乙如下表所示。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2 【压轴选择题】在液体中放入物体(解析版)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12 【压轴选择题】在液体中放入物体(解析版)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选择题专项大剖析专题12 在柱形的液体中放入物体一、常见题目类型1.把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且浸没(图1)。

2.把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且浸没(或从液体中取出)(图2)。

3.将小球从液体A 中取出并浸没在液体B 中(图3)。

二、分析此类题目常用到的知识与方法:① 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 p =F /S P =ρg h变化(增大或减小)的压强: △P =△F / S △P =ρg △h②把物体放入柱形液体中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PS =ρg hS+ρg △h S =G 液+ G 排(F 浮)等于原来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增大的压力△F :就是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浮力)。

即△F =F 浮=ρ液gV 排三、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S A <S B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若在容器A 中浸没金属球甲,在容器B 中浸没金属球乙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金属球相比,不可能存在的是( )A .甲的质量大B .甲的密度大C .乙的体积小D .乙的密度小【答案】C A B 图1 甲 乙图2 图3A B图1【解析】①原来甲、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 A=F B,质量相等,m A=m B,即ρA V A=ρB V B。

因为V A<V B 所以A、B液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

②根据P=F/S,因为F A =F B,S A<S B,所以原来A、B液体的压强P A>P B。

③在容器A中浸没金属球甲,在容器B中浸没金属球乙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P'A=P'B。

增大的压强△P= P原来− P剩余,因为原来P A>P B,现在P'A=P'B,所以△P A<△ P B。

④根据△P A<△ P B可得:ρA g△h A<ρB g△h B,因为ρA>ρB,所以△h A<△h B,又因为S A<S B,所以△V A<△V B,即A液体升高的体积小于B液体升高的体积,也就是金属球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选择题):压强(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选择题):压强(含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之挑战压轴题(选择题):压强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1秋•青浦区期末)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乙,如图所示。

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甲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p乙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甲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p乙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2.(2021秋•闵行区期末)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n。

甲按相同比例n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的上方,此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

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2021•闵行区二模)实心均匀柱体甲、圆台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高度相同、底面积S甲>S乙,如图所示。

若在甲、乙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将切下部分竖放在对方剩余部分正上方后,甲、乙上方受到的压强p甲′<p乙′。

则截去前甲、乙对地的压力F甲、F乙,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2018•陕西二模)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

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物体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量容器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p甲与p乙的大小无法确定B.M、N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为ρM>ρNC.放入M、N两物体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为△p甲<△p乙D.放入M、N两物体后,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F甲=△F乙5.(2021秋•普陀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相同宽度,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关于甲、乙正方体切去部分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m甲'一定大于m乙'B.m甲'一定等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可能不等于m乙'6.(2021秋•鹿城区期末)在图所示装置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上端塞有橡皮塞,管内一段水银柱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玻璃管内。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问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F′浮,则F 浮>F′浮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1)同一只鸡蛋无论漂浮或悬浮,其浮力都等于排开盐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时,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小的;(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3)粗细均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漂浮(或悬浮)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p S =判断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

【详解】 AB .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 排大,则ρ甲小于ρ乙,故AB 错误;C .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 mg =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 错误;D .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因两烧杯底面积S 相同,根据Fp S=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自重相等的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A、B(S A<S 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1)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1)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 的薄壁圆筒形容器,内盛某种液体,将质量分别为A m 、B m 、C m ,密度分别为A ρ、B ρ、C ρ的均匀实心小球A 、B 、C 放入液体中,A 球漂浮、B球悬浮、C 球下沉,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 、F B 、F C 。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若ABC m m m ==,则A B C F F F =< B .将C 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可能上浮 C .只取出A 球,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了AB m Sρ D .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A B C g m m m S++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小球A 漂浮,小球B 悬浮,小球C 沉底;(1)当A B C m m m ==时三小球的重力相等,物体悬浮或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判断三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2)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沉底,将C 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据此判断剩余部分在液体中的状态;(3)由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相等时悬浮可知液体的密度,小球A 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小球A 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V Sh =求出只取出A 球时容器中液面的高度降低的高度;(4)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mVρ=求出B 球和C 球排开液体的体积,进一步求出三球放入液体后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利用V Sh =求出容器内液体上升的高度,利用p gh ρ=求出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

【详解】由图可知,小球A 漂浮,小球B 悬浮,小球C 沉底;A .若ABC m m m ==,则三个小球的重力相同,因物体悬浮或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小球A 和B 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C 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则A B C F F F =>,故A 错误;B .因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沉底,则将C 球截去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剩余部分一定仍沉底,故B 错误;C .由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相等时悬浮可知,液体的密度为B ρ,小球A 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即A A A F G m g ==浮由浮排F gV ρ=可得,小球A 排开液体的体积A A AA B BF m g m V g g ρρρ===浮排液 只取出A 球,容器中液面降低的高度AA B A B m V m h S S Sρρ∆===排故C 正确;D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mVρ=可得,B 球和C 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为BB B Bm V V ρ==排,CC C Cm V V ρ==排三球放入液体后,排开液体的总体积CABA B C BBCm m m V V V V ρρρ=++=++排排排排容器内液体上升的高度CABBBC m m m h V S Sρρρ++∆'==排三球放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CABBBCC B A B C ()B m m m m g p g h gm m SSρρρρρρρ++∆=∆'==++液故D 错误。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其中V 甲大于V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小于p 乙。

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等于V 乙′B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C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大于V 乙′D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m m =乙甲,V V >甲乙,那么可知ρρ<甲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 gh ρ=甲甲甲、''p gh ρ=乙乙乙;AB .若p 甲′小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可知道'h 甲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h 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V 甲可能等于'V 乙,也可能'V 甲大于'V 乙,A 、B 错误;CD .若p 甲′大于p 乙′,又因ρρ<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可知''h h >甲乙,由于S S >甲乙,那么'V 甲一定大于'V 乙,C 正确,D 错误。

2.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1 和p 2 ,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A . p 1+ p 2B . p 12+ p 22C.33 1221p pp+D.331222p pp+【答案】D【解析】【详解】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F mg Vg Shgp ghS S S Sρρρ====甲正方体的边长1=PLgρ甲乙正方体的边长2=PLgρ乙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力:33=(+)g=(+)g=(+)gF G m m V V L Lρρρ=甲乙甲乙甲乙总乙对桌面的压强:331233333333122222222(+)(+)g==p pgL L p pF g gppS L pgρρρρρ+==甲乙乙乙故选D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轻质容器,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压强计算)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压强计算)

2021-2023上海市中考物理压轴题分类汇编03-压强计算(一)2021一模1、(2021嘉定一模)如图10所示,棱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立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8千克。

求:①物体A 的密度ρA 。

②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小明设想在A 、B 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Δm ,并将截取部分Δm 置于对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p B ´。

上述做法是否都可行?请说明理由。

请写出满足p A ´=p B ´时的截取和放置方式,并计算出Δm 。

2、(2021宝山一模)如图9,质量均为m 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 、B 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A 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4ρ和5h ,B 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5ρ和8h 。

①试求A 、B 对地面压强之比p A :p B ?②为了使A 、B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___________(选填“质量”、“高度”、“体积”或“无法实现”),并通过计算简述你的理由。

AB图103、(2021普陀一模)将实心均匀圆柱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1960帕和1176帕,已知圆柱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①求圆柱体A 的高度h A 。

②若圆柱体A 、B 的底面积、高度关系如右表所示。

(a )求圆柱体B 的密度ρB 。

(b )现将圆柱体A 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高度叠放在圆柱体B 的中央,则A 、B 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 A 和∆p B ,求∆p A 与∆p B 的比值。

4、(2021崇明一模)某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20千克、体积为33810-⨯米、底面积为22410-⨯米.①求圆柱体的密度ρ;②求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③水平面上还有A 、B 两个圆柱体(相关数据如图7所示),请将其中(选填“A”或“B”)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求出此最大压强P 最大.圆柱体底面积高度A S 5h B3S3h图7圆柱体底面积质量A S 5m B5Sm5、(2021浦东一模)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压轴题10 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0 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0 压强与浮力选填压轴题综合近几年中考对于压强与浮力的考察形式,可以看出浮力压强的问题所占比例较高,试题分值也很高,作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此类题目结合实际,还经常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和物体沉浮相结合,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浮力应用与计算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压强和浮力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高,也是考查重点、难点。

1.利用公式直接进行解答在选择题、填空题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直接利用浮力与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类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计算能力,只要具备牢记公式并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力,此类考题一般不难解答。

2.利用压力差进行解答主要出现在浮力有关计算中。

是指要使物体完全浸没液体中需要外加一定压力,浮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存在压力差。

此类题目在有关浮力计算时出现几率较大,也是常考题型。

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能利用好平衡力的概念即可解答。

3.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解答物体在液体内处于平衡状态,无论上浮、悬浮还是下沉,都必须遵循力的平衡条件,利用平衡条件,建立等量关系即可。

解答此类问题时,除了下沉外,上浮和悬浮都必须满足重力等于浮力;此类题型舰船类较多。

一、单选题1.(2021·重庆渝北·统考模拟预测)一个带瓶盖质量为10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用瓶盖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瓶底的面积为100cm2B.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5g/cm3C.玻璃瓶在水中漂浮时瓶内外水对瓶盖的压强相等D.玻璃瓶在未知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700cm32.(2022·江苏徐州·统考模拟预测)将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水杯中溢出10g的酒精。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装有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A 、B 、C 三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水中(水没有溢出);发现放入A 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小;放入C 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大,则A 、B 、C 三物体密度满足的条件是() A .ρA >ρB ,ρA >ρC B .ρA <ρB ,ρA <ρC C .ρA >ρB ,ρA <ρC D .ρA <ρB ,ρA >ρC【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1F mgp S S∆∆==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2V p hg Sg Sρρ=∆∆=物水水由题知21p p V V ρρρρ∆∆==水物物物水物:::由于水的密度是确定的,物体的密度越大,比值越小,所以可知A 的密度最大,C 的密度最小。

故选A 。

2.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已知它们的边长l 甲>l 乙,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则( ) A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 B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一定小于∆h 乙 D .若切去相等质量,∆h 甲可能小于∆h 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h ,且边长l 甲>l 乙,利用极限思想,乙被切没了,甲还有剩余,所以剩下的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所以AB 错误; CD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gL gL ρρ=甲甲乙乙根据上式可得L L ρρ=甲甲乙乙因为切去相等的质量,所以22L h L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结合上式可得L h L h ∆=∆甲甲乙乙又因为l 甲>l 乙,所以∆h 甲一定小于∆h 乙,所以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压强计算题(压轴)

压强计算题(压轴)

压强计算题(压轴)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完全相同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高0.12米、底面积0.05米2,它们分别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和4.4千克的盐水(已知ρ盐水=1.1×103千克/米3)。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容器中盐水的体积;(3)现有实心物体A 、B ,A 的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0.001米3,B 的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0.002米3。

请从A 、B 中选择一个物体浸没在合适的容器中,使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最小,并求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的最小值。

2.如图所示,厚底圆柱形容器A 、B 置于水平桌面中间。

A 底厚为2h ,B 底厚为h ,容器中液面到水平桌面的高度为6h ,A 容器中液体甲的体积为5×10-3米3。

(ρ甲=1.0×103千克/米3) ①求液体甲的质量m 甲。

②若容器A 重4牛,底面积为2×10-3米2,求容器A 对水平桌面压强。

③若容器A 、B 底部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且B 容器底面积为2.1×10-3米2。

现向两容器中分别_____高为△h 的甲、乙液体后(容器足够高)(选填“倒入”或“抽出”),容器A 、B 底部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力相等。

请通过计算求△h 的取值。

A B3.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A 、B 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

A 中盛有深度为3h 的液体甲,B 中盛有深度为4h 、质量为4千克,体积为5×10-3米3的液体乙。

求:①液体乙的密度ρ乙。

②在图示水平面MN 处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求两液体密度之比ρ甲∶ρ乙。

③若A 容器底面积为2S ,B 容器底面积为S ,现将体积为V 的金属球浸没在两液体中(没有液体溢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请通过计算比较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V 的取值范围。

4.如图所示,正方体甲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5×103千克/米3,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米,质量为24千克。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甲h ,乙抽出部分高度∆乙h ,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甲m '、乙m ',则( )A .∆甲h >∆乙h ,甲m '<乙m ' B .∆甲h >∆乙h ,甲m '>乙m ' C .∆甲h <∆乙h ,甲m '>乙m ' D .∆甲h <∆乙h ,甲m '<乙m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ρ甲gh 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ρ乙gh 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p 甲=p 乙即ρ甲gh 甲=ρ乙gh 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m m ∆∆甲乙即h S h S ρρ∆∆甲甲甲乙乙乙=由图可知:底面积S 甲>S 乙,所以h h ∆∆甲乙<由Fp S=得,对地面的压力F 甲=p 甲S 甲 F 乙=p 乙S 乙因为p 甲=p 乙 S 甲>S 乙所以F 甲>F 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则由G =mg 知m 甲>m 乙因为m m m '=-∆而且m m ∆∆甲乙=所以m m ''甲乙>故选C 。

2.如图甲,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容器内装有适量水,底面积为100m 2,上端开口面积为60cm 2。

用细线吊着底面积为50cm 2的长方体,使其缓慢浸没于水中,直至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松开细线,物体上表面距水面4cm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了41N(容器外壁保持干燥)。

图乙是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 的图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为41NB .物体的密度为5.5×103kg/m 3C .图乙中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1h 为2cmD .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p 为2100Pa 【答案】B 【解析】 【分析】【详解】由图乙知,当浸入深度为0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为01300Pa p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得,容器内液体的深度00331300Pa0.13m 13cm 1.010kg m 10N kgp h g ρ====⨯⨯液 当浸入深度为1h 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为11500Pa p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得此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1331500Pa0.15m 15cm 1.010kg m 10N kgp h g ρ'====⨯⨯液 由图乙知,当10cm h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为2p ,此时物体浸入水的体积为2350cm 10cm 500cm V S h ==⨯=浸物此时水的高度为()()3202500cm 100cm 15cm 13cm 15cm 20cm 60cmV S h h h h S '---⨯-'''=+=+=下上 物体的高度为20cm 4cm 16cm h =-=物当10cm h >水已溢出; A .物体的重力为()G F G F gS h h ρ=∆+∆=∆+-压压物水水物物即()3342241N 1.010kg m 10N kg 5010m 161010m 44N G --=+⨯⨯⨯⨯⨯-⨯=物故A 错误; B .由mVρ=可得,物体的密度 3342244N 5.510kg m 10N kg 5010m 1610mm G V gS h ρ--====⨯⨯⨯⨯⨯物物物物物 故B 正确;C .当物体浸入深度为1h 时,根据题意可得V V V =+水物即01S h S h S h '=+下下物即()2012100cm 15cm 13cm 4cm 50cmS h S h h S '--===下下物 故C 错误;D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得2p3322 1.010kg m 10N kg 2010m 2000Pa p gh ρ-''==⨯⨯⨯⨯=水故D 错误。

中考压强压轴计算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压强压轴计算题带答案解析

压强计算题〔教师版〕1〔崇明〕、如图12所示薄壁容器A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0.5M ,底面积为0.12米,装有0.3M深的水,求: 〔1〕容器水的质量m 水; 〔2〕容器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3〕假设将体积为3810-⨯3米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器中,此时:容器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1P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2P ∆.请通过计算比拟1P ∆和的2P ∆大小关系及对应的正方体B 的密度.〔本小题可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解题过程〕解.〔1〕m 水=ρ水 V=1000千克/M 3×0.03M 3=30千克 3分 〔2〕p 水=ρ水gh =1.0×103千克/M 3×9.8牛/千克×0.3M =2940帕 3分 〔3〕ρB 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或1000千克/M 3〕时,△P 1等于△P 2 1分 ρB 大于水的密度〔或1000千克/M 3〕时,△P 1小于△P 22.〔虹口〕如图12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假设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M 3,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假设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局部甲,如图13〔a 〕所示,然后将切去局部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局部乙的上外表的中央,如图13〔b 〕、〔c 〕、〔d 〕所示。

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围。

〔图12〕解①ρ=m/V=2千克/1×10-3M3=2×103千克/M3p=F/S=G/S=2千克×9.8牛/千克/1×10-2M2=1.96×103帕②p甲=F甲/S甲=〔∆l/ l〕G/ S叠=〔∆l/ l〕G/[∆l〔l-∆l〕]=G/[ l〔l-∆l〕]p乙=F乙/S乙=G/[ l〔l-∆l〕]p甲︰p乙=1︰1,即p甲=p乙0<∆l<l3.〔嘉定〕如图14所示,高度一样的轻质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9S和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