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电离辐射吗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预防标准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有效控制各类损害员工身心健康事故发生,并依照GB/T28001原则,按照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规定,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状况,制定公司职业危害与防止办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组长:副组长:组员:一、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来源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作业环境中、危害劳动者健康因素。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因素。
涉及原料、半成品、产品、机械设备等产生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污染性等因素等。
(2)劳动组织中有害因素。
涉及作业时间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处在不良体位、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使用不合理工具等。
(3)与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设施不良关于有害因素。
涉及生产场合设计不符合卫生原则和规定,如露天作业不良气候条件、厂房狭小、作业场合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缺少有效卫生技术设施或设施不完备,以及个体防护存在缺陷等。
2、职业病定义和分类从广义讲,职业病是指作业组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疾病。
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病是有一定范畴,仅指由政府部门或立法机构所规定法定职业病。
卫生部颁发职业病目录规定法定职业病为十大类115种。
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二、职业中毒及其防止1、生产性毒物如何进入人体生产性毒物重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构成,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气(如苯蒸气等)和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毒物可经呼吸道是毒物进入人体最常用最重要途径。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涉及毛发、指(趾)甲等。
毒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经皮肤吸取,引起局部损害或全身性中毒症状。
[物理]第一章电离辐射领域中常用的量及其单位
9
辐射分类
按与物质的作用方式,辐射又分为两类:
1、电离辐射:能够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 *从一个原子中释放出一个价电子需要的能量:4~25eV ; *能量>10eV的光子
2、非电离辐射:<10eV光子,波长>100mm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线和射频辐射。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慢化过程:能量损失和角度偏转。 (a) 电离损失(电子阻止)-带电粒子与靶物质原子中核外电子的 非弹性碰撞过程。 (b) 辐射损失-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c) 核阻止—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弹性碰撞
(d)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弹性碰撞
从微观上看:
碰撞机制: 与核外电子、原子核碰撞;弹性、非弹性碰撞。
33
3.角分布和辐射度 角分布:描述粒子入射方向的分布。
d / d d 2 N / dad
d sin d d
4
2
d sin d d
0
0 0
辐射度:注量率的角分布 粒子辐射度p:
p= d / d d 3 N / dadtd
单位:m-2.sr-1.s-1
4
2
Pd Psin d d
中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
时间:1930~1960年代 特点:
医学界把辐射看作是时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却缺乏 对辐射远期效应的认识,病人由于接受高累积剂量而 诱发过多的白血病、骨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 损伤对象:
接受超剂量辐射照射的病人,较突出的例子有: (1) 1935—1954年,在英国应用X射线局部照射治疗
(2)1896年,Edison和助手Morton自身试验,眼部受照 数小时后,眼痛,结膜炎;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三篇)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激光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激光辐射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进行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激光辐射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安全防护。
1. 激光辐射的危害激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包括热伤害、色素沉着、光化学反应和眼部损伤等。
激光辐射的危害与辐射剂量和波长有关,因此了解激光的分类是十分重要的。
激光根据波长可以分为紫外线激光、可见光激光和红外线激光。
紫外线激光波长短,能量高,对眼睛尤其是黄斑部位的损伤较大。
可见光激光对角膜的损伤较大。
红外线激光波长长,透过眼结构进入眼底,对视网膜造成损伤。
根据辐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不同,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也有所不同。
激光在较短时间内照射人体可能引发皮肤烧伤,眼部病变甚至失明。
2. 激光辐射的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人员免受激光辐射的伤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工作环境的安全控制必须建立和维护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确保激光设备和操作区域都有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激光设备周围设置明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警示灯,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此外,应为激光设备设置专门的操作空间,防止非操作员进入。
在激光设备附近应设置适当的紧急停机按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切断激光的辐射。
2.2 个人防护措施对于直接参与激光操作的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设备。
这其中包括激光护目镜、激光护目镜和防护面具等。
激光护目镜应按照对应的激光波长选择,以确保激光辐射无法穿透护目镜进入眼睛。
此外,还应设立相关的操作规范,规定激光操作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3 激光辐射防护屏障对于一些强激光设备,应在设备周围设置适当的防护屏障,以限制激光辐射的传播。
防护屏障应具有辐射防护指标,并能满足对应的国家标准。
此外,还应定期维护和检测防护屏障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防护屏障存在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3. 培训和意识教育除了采取上述安全防护措施之外,还需要进行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人员对激光辐射安全防护的认识和意识。
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放射物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它们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放射线。
放射物具有高能量和穿透力,可以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分析放射物的危害,并提供预防措施。
放射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放射物进入人体后,放射线会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破坏基因和细胞结构。
长期接触放射物会导致辐射病,如放射病、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另外,放射物还会对人体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育能力下降和遗传突变。
2. 对环境的危害:放射物在环境中的积累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放射物污染土壤和水源,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核辐射事故中,大量的放射物释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的生物和土地造成长期的影响。
为了预防放射物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使用放射物:尽量减少使用放射物,或者选择替代品。
在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放射物,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接触。
2. 优化设计和工艺:对于必须使用放射物的设备和工艺,应优化其设计,减少辐射泄露的风险。
例如,在核电站的设计中,采用多重屏蔽和安全控制装置来减少辐射泄露的可能性。
3. 个人防护措施:对于需要接触放射物的工作者,应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器具等,减少辐射接触。
4. 监测和控制:对于可能受到放射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在核电站、医疗机构和放射物运输过程中,要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5. 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放射物的认知和了解,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公众要学会正确处理放射物,避免误操作造成辐射事故。
综上所述,放射物具有严重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稳定造成长期影响。
为了预防和减少放射物的危害,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放射物,优化设计和工艺,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监测和控制辐射水平,并加强公众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放射物的危害,并保障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圣乔治沙漠疑案被解开了。它告诫
人们,在发展高科技、为人类造福的同
时,千万别忘了在这些高科技背后还隐 藏着无形的杀手,别忘了这些危险因素 对我们生活环境污染污染,否则将酿成 一幕幕可怕的悲剧。
非电离辐射 nonionizing radiation
温故而知新: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10m~
1cm~
10cm~ 1cm~1mm
3GHz~ 30-300GHz
30kHz~ 300kHz 3MHz~ ~
30MHz~ 300MHz~
一、射频辐射(radiofrenquency radiation)
电磁波谱
一、射频辐射(radiofrenquency radiation)
感应近场区: 电场和磁场强度不成一定比例关系。 电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V/m) 磁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立方成反比(A/m)
100m)。
多为2450MHz 和915MHz固定频率。 雷达导航、探测、通讯和科
学研究。也可用于食品加工, 干燥粮食、木材等。
1、接触机会
高频介质加热
高频 感应 加热
1、接触机会
雷达系统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2、对健康的影响
(1)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类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如头痛、乏力、嗜睡、失眠、多梦、记忆力 减退。情绪不稳,手足多汗,脱发等。
3、防护措施
b合理的工作位置: 微波作业点应设置于辐射强度最小的部位, 尽量避免在辐射流的正前方工作。装置必要的 活动屏蔽吸收挡板,以降低操作点的辐射强度。
3、防护措施
c个人防护: 微波屏蔽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 d健康检查: 可 1-2 年进行一次,重点检查眼晶状体, 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外周血象及生殖系统功能。
辐射有哪些种类如何做好辐射防护
辐射有哪些种类如何做好辐射防护辐射有哪些种类如何做好辐射防护1、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
(1)射频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接触射频辐射的作业有: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等,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是一个主要辐射源;食品、皮革、茶叶等用微波加热炉进行热处理,操作人员有可能接触微波辐射。
生产过程中,通常为低强度慢性辐射,对神经系统、眼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接触高强度微波的工人,可加速眼晶状体老化过程,引起视网膜病变;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2)红外线辐射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界的红外线辐射源以太阳为最强,基建工地、搬运等露天作业,夏季红外线辐射强度很大;生产中接触红外线辐射源的作业有金属加热、熔融玻璃等,炼钢工、轧钢工、铸造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等可受到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眼睛和皮肤。
长期受炉火或加热红外线辐射,可引起白内障。
白内障造成视力下降,一般两眼同时发生。
职业性白内障己列入职业病名单,如玻璃工的白内障,多发生在工龄较长的工人中。
皮肤受红外线长期照射,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
(3)激光对健康的影响激光也是电磁波,目前使用的各种激光属于非电离辐射。
激光波广泛应用主要是它具有辐射能量集中的特点,生产中主要用于金属和塑料部件的切割、打孔、微焊等。
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眼部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出现眩光感,视力模糊,或出现固定黑影,甚至视觉丧失。
激光还可对皮肤造成损伤,轻度损伤表现为红斑反应和色素沉着,照射剂量大时,可出现水疤,皮肤溃疡。
2、电离辐射及其引起的职业病凡能直接或间接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其中α、β等带电粒子能直接引起物质电离,称为直接电离辐射;γ光子、中子等非带电粒子,不能直接使物质电离,称为非直接电离辐射。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核原料的勘探、开采、冶炼,核燃料及反应堆的生产、使用,放射性核元素在工业、农业、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也日益增多。
电离辐射的点滴知识
1)事故照射:是指在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以及公众非自愿接受的超过剂量限值的照射。其有效剂量超过0.1Sv者,应及时给予医学检查和必须的处理,并根据所受剂量,参照健康情况、年龄以及专门技能,对其今后能否从事放射工作及从事放射工作的水平,提出建议。
2).应急照射:是指核设施或核企业发生事故,为了制止事故扩大或进行抢修、抢救等,工作人员接受超剂量限值的照射。1次应急事故中全身照射不超过0.25Sv。并将当量剂量和医学观察结果记入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
5、辐射防护措施
(1)外照射辐射防护。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1)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
缩短受照时间是简易而有效的防护措施,为此,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在辐射场逗留,即使工作需要,也尽量缩短在辐射场逗留时间。例如,工作前应周密计划、充分准备、熟练快速操作。必须在强辐射内工作时,应采用轮流、替换等方法,控制个人的受照射时间。
1)、照射(剂)量,指X射线、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作用的能力大小。以前的或者说人们习惯的专用单位是伦琴,简称伦,符号为R。
2)、照射(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里的照射(剂)量,常常以伦/小时、微伦/秒表示,符号分别为R/h与μR/S,或者写作Rh-1与μRS-1。
现在现场使用的测量"照射量率"的仪表,其单位是μGy h-1读作"微戈瑞每小时"。
(1)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确定性效应是一种具有剂量阈值的效应,从理论上讲,只要将受照射剂量控制在阈值以下,就不会发生确定性效应。因此,必须确保人员在其一生中或全部工龄期间,任何一个组织,器官所受到的电离辐射的累积当量剂量,均应低于发生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各类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可以根据所积累的放射生物学资料来确定。对于肺、肝、肾、小肠、骨、皮肤等大多数器官的慢性长期照射,其阈值剂量均在20~30Gy以上。而对电离辐射敏感性腺、骨髓和眼晶状体的阈值剂量则很低。
关于核辐射的几个单位名词
外,戴夜光表每年有 0.02 毫希沃特;乘飞机旅行 2000 公里约 0.01 毫希沃特;每天抽 20 支烟,一年有 0.5 至 1 毫希沃特;一次 X 光检查 0.1 毫希沃特;而根据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 数据,一次全身 CT 扫描(电子计算机 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辐射量约为 10 毫希沃特。顺 便指出,CT 产生的辐射量比较大,除非迫不得已,尽量不要随意做这种检查,即使是临床 意义上的检查,最好也要间隔半年以上进行,并且一年中不能超过两次。
延伸:吸收剂量与当量剂量
吸收剂量与当量剂量均是用于表示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 单位质量的物 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当量剂量(H):单位 Sv(希沃特)=1J/kg,辅助单位 rem(雷姆)=0.01Sv。 吸收剂量(D):单位 Gy(戈瑞)=1J/kg,辅助单位 rad(拉德)=0.01Gy。
关于核辐射
辐射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平常我们所说的电脑辐射,包括紫外线、 红外线、激光、微波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而核辐射则属电离辐射。 核辐射是指一些元素(放射性元素),携带有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 电子、光子等等,这些粒子可能脱离这些元素而射出去。 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 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 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 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 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当量剂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当量剂量等于辐射权重因子乘以吸收剂量,即 H=Wr ×D,不同射线辐射权重因子不同,例如这次事件的射线是γ射线,其辐射权重因子是 1; 如果是低能中子就是 5;如果是高能中子,其辐射权重因子是 20。 有效剂量(E):剂量当量乘以人这个有机体身上不同部位的组织权重因子,即 E= ∑t Wt×Ht(Wt 为 T 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组织权重因子,Ht 为 T 人体器官或组织所受辐射的 当量剂量),单位仍然是 1Sv(希沃特)=1J/kg。不同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组织权重因子不同, 比如:结肠为 0.12;乳腺为 0.05;骨表面为 0.01。 此外,剂量率的意思就是剂量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可以是吸收剂量率,当量剂量率 或有效剂量率。剂量率等于剂量除以时间,单位就是剂量单位/s。
辐射的定义是指什么_总共分为几种
辐射的定义是指什么_总共分为几种辐射的定义是指什么辐射(Radiation)指的是由发射源(电磁波等)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而后不再返回场源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约-273.15摄氏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热辐射。
辐射的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辐射按伦琴 /小时(R)计算。
辐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
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
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
辐射本身是中性词,但某些物质的辐射可能会带来危害。
辐射总共分为几种辐射分为两类。
一类是电离辐射,这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
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
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
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
辐射的种类有哪些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和中子等属于电离辐射,而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激光则属于非电离辐射。
通常将电离辐射简称为辐射或辐射照射。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时释放出三种类型的辐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另外还有中子辐射,它不是由衰变产生的,而主要是由核反应产生的。
α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通常也称α粒子。
放射性核素α衰变时,大多数α粒子具有4~9MeV的能量。
因α粒子质量重,电离本领大,射程短,一般用普通纸张即可屏蔽住。
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正负电子之分。
负电子是稳定的,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正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卫生学-教案之-电离辐射2019.12.15
22
略 2019年4月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
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19 108号文)中的法定职业病包括10
α、β射线和中子(n),其主要特征见下两页表。
17
略
表3-19 电离辐射的某些特征
辐射 类型
质量(u)
电荷(e)
能量(MeV)
空气射 程(cm)
来源举例
α
4
2+
100
100 239钚(Pu, bù),212钋(Po,pō)
β 5.5×10-4 1-,1+,0 0~100(max)
100 90锶(Sr,sī),氚(T,chuān)
⒍除非特异性作用外,还表现出特异性作用。 ⒎多为功能性改变,严重者可致永久性不可逆损害。
10
⒏有些物理因素,如高频电磁场、微波、电离辐 射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听不到(噪声、振 动除外)、觉不到(除振动外),对机体影响无警示作 用(须悬挂警示牌)。
⒐人体对某些物理因素(如高、低气温,噪声等) 可产生适应现象,可利用此适应现象保护职业人群, 但适应现象具有一定限度,不可忽视积极的预防措施。
9
⒋职业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不是均匀的,多以发 生源为中心向四周传播。若无阻挡,其强度一般随距离↑呈 指数关系衰减。进行现场评价时需注意这一特点,采取防护 措施时也应利用这一特点(如距离防护)。
⒌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有连续波和脉冲波 两种传播形式,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其卫生标准需分 别考虑。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系指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而言。
它们都属于电磁辐射谱中的特定波段。
电磁辐射的波谱很宽,按其生物学作用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向四周传播,具有波和粒子的特性。
波长短,频率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
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可致电离作用而使机体受到严重损害,这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红外线量子的能量水平仅为1.55eV,不能使生物组织发生电离。
这类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辐射线称为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除取决于量子能量水平外,束(流)的强度(功率密度)、辐射能在组织中的吸收程度、单一波长(单色)或宽频谱;相干光或非相干光、光束或场源是扩散的或是点源等因素,都可影响其对机体作用的强弱。
一、高频电磁场与微波高频电磁场与微波统称射频辐射或无线电波,是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的频段,波长范围为1mm-3km.高频电路周围发生的交变电磁场可相对地划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
离开辐射源2D2/λ(D指辐射源门径,λ指波长)的距离作为两区域的分界。
近区场又可分为感应近区场与辐射近区场,以离开辐射源λ/2π(近似看成λ/6)为分界距离,小于λ/2π的区域为感应近区场,大于λ/2π小于2D2/λ的区域为辐射近区场。
在感应近区场内电场与磁场强度不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故电场强度(伏/米,V /m)和磁场强度(安/米;A/m)要分别测量。
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高达300MHz以上时,作业人员处在远区场内工作,人们受到的是辐射波能的影响。
通常把波长1m-1mm的电磁波称作微波,其强度以功率密度来表示,单位为毫瓦/平方厘米(mW/cm2)或微瓦/平方厘米(Μw/cm2)。
在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高频作业场所,金属物体的存在及配置情况会影响电磁场的强度和分布。
金属是良导体,在电磁场中感应生成高频电流后又在其周围空间形成二次辐射的高频电磁场。
生活中哪些是电离辐射
生活中哪些是电离辐射
生活中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
1. X射线:常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如X射线检查和放射治疗。
2. 放射性同位素:某些物质具有放射性,如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同位素钴-60(用于癌症治疗)等。
3. 核电站:核电站使用核链反应产生能量,其中释放的辐射包括电离辐射。
4. 化学实验室:某些化学物质在一些化学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电离辐射。
5. 喷气机高空飞行:当飞机飞越大气层时,会受到宇宙辐射的影响,宇宙辐射可导致电离辐射。
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通常是低剂量的,因此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对于长期高剂量的电离辐射暴露,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遵守安全规定。
激光会辐射
激光会辐射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其特点是具有高能量、高单色性和高方向性。
由于其特殊性质,激光在现代科技中有广泛应用,如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
然而,激光也存在辐射的问题。
首先,激光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激光器工作时产生的激光束能量较大。
在激光束直接照射到人体表面时,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热物理反应,甚至可能灼伤皮肤。
因此,使用激光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照射人体。
其次,激光具有高单色性和高方向性,这意味着激光在传输过程中会几乎不发生衍射和散射,而是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
如果激光不加以控制,可能会成为一种有害的辐射源。
例如,一些工业激光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强光辐射,造成工作人员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因此,在使用激光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穿戴防护服等,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伤害。
此外,激光产生的光束在大气中的传播也会引起辐射问题。
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会与大气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导致光强度的衰减。
如果激光束的功率过大,则可能会在传输过程中产生高能量粒子,如氮氧化物、臭氧等,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激光器时,应尽量减小功率,提高能量效率,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辐射影响。
综上所述,激光确实存在辐射问题。
在使用激光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照射人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减小对人体的辐射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减小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减少对
环境的辐射污染。
只有合理使用激光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辐射带来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是电离辐射吗
众所周知,激光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它对人体有多种危害,那么激光是电离辐射吗?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不同光束特性的激光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
激光是电离辐射吗
答案是否定的。
激光,即“因受激辐射而产生的放大光”。
它是由处于激发状态下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光子作用下,形成受激辐射而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方向性、单色性和极大亮度与高能量或高功率密度的光束。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光源,是一种人造的、特殊类型的非电离辐射。
通常激光波长在200nm~1mm,根据波长不同,激光可分为紫外线(200~400nm)、可见光(400~700nm)、红外线(700~1400nm)及远红外线(1400~1×106nm)。
激光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和科研等领域。
(1)工业。
用于激光打孔、切割、焊接、激光打印等。
(2)军事和航天。
用于激光雷达、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瞄准、激光致盲武器等。
(3)医学。
用于眼科、外科、皮肤科、肿瘤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
(4)环境科学。
应用激光探测环境中污染物。
(5)其他。
激光雕刻、激光排字、激光唱片、娱乐激光灯、高能量激光笔、低能量激光玩具等技术已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
激光对人体的危害
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眼睛,其次是皮肤。
(1)对眼睛和视觉的伤害
激光能烧伤生物组织,尤其对视网膜的灼伤最多见。
因为激光束能通过眼自身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光斑,使光能高度集中而导致灼伤。
处在红外区或微波区的激光辐射可被虹膜或晶体吸收造成热损伤,导致虹膜炎和白内障。
激光对眼睛的伤害语气波长、脉冲宽度、间隙时间、光束的能量、入射角度、受照组织特性等因素有关。
眼镜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有眩光感,出现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固定黑影,甚至视力丧失。
激光辐射对视网膜的损害是无痛的,易被人们忽视。
长期经常接触小剂量和漫反射激光的照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发现自己视力的损伤,有时有一般神经衰弱,工作后视力疲劳、眼痛等,无特意症状。
激光对眼睛的意外伤害,除个别人发生永久性视力丧失外,多数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所以激光并不属于电离辐射,它是属于非电离辐射,大家今后不要将它弄混了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常见的电离辐射有哪些的相关辐射污染小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