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
教育投资的效益分析与研究
教育投资的效益分析与研究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因此,各国政府都将教育事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
教育投资的效益分析和研究是对教育投资的科学评估,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教育投资策略和规划,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教育投资的概念教育投资是指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经济支出,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投资,以及对教育科研、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投资。
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的投资,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教育投资的效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教育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规模越大、品质越好,产生的效益就越大。
其次,教育投资的合理配置是影响效益的关键,越合理的配置、越精准的投资,产生的效益就越大。
另外,教育投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也会对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能够促进教育投资的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效益。
三、教育投资的效益评价指标教育投资的效益评价指标是对教育投资效果的定量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GDP贡献率:投入一定量的教育资金,能够使国民经济获得的增长效应,即再生产与新创产值。
2. 教育成本回报率:指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教育投入的成本之间的比率,反映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3. 人力资本增长率:指通过教育投资所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快速推动作用。
4. 社会福利提高水平:指教育投资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如人口素质的提高、就业水平的提高、社会治安的稳定等。
四、教育投资的效益研究教育投资的效益研究是对教育投资的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和研究,为教育投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教育投资的效益研究一般采用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时间序列回归等方法进行研究,其中以回归分析最为常见。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就需要对教育成本和效益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种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还能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一)教育成本的构成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教学设施的购置与维护、教师的薪酬、教材的采购等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费用。
间接成本则相对较为隐蔽,例如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潜在收入、家庭为支持学生学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等。
(二)教育效益的类型教育效益可以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个人效益主要体现在个人未来收入的增加、职业发展机会的提升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社会效益则更为广泛,如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成本效益比法等。
净现值法通过将未来的收益和成本折算为现值,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内部收益率法则是计算使净现值为零的收益率,以此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成本效益比法则是比较项目的总成本和总效益,以确定其性价比。
(四)影响教育成本效益的因素教育质量、教育规模、教育政策等都会对教育成本效益产生影响。
高质量的教育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但也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益。
适度的教育规模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
而合理的教育政策能够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应用(一)教育政策制定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需要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不同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例如,在决定是否扩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资源分配时,通过分析成本和预期效益,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学校管理与决策学校在进行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师资招聘等方面的决策时,也可以运用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成本与效益研究
际 成效与 质量如何, 都是关系到评估实施的成败关键, 是评 的 分析, 使得国家能够采纳评估成效与质量较好的 评估活动
t rso h ota db n f fhg e u a ine au t n n h n,b sdont em aa e n e ei p icpe,s n aie h rn ilso n lz u e fteC s n e e io ih re c t v lai ;a d te t d o o ae h n g me tb n f rn il u marzstep icpe fa ay . t
Ke y wor s: g e uai E a ai C s B nf d Hihr ct n vl t n ot eei d e o u o t
作者简介 : 罗慧( 7 1 7 )女, 济大学 9一 , 同 研究 黄新斌( 7一 )男, 生; 14 9 ,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湖南广播电 视大
ee e ft ee au t n a h ha cm ̄ to h tiainef inc ftee au t n  ̄ in yo h v lai ndt ee n e o n fteu iz t fi e yo h v lai l o c o uc s re .Thsp p re po e h ei t n。s rsa d sr c i a e x lrsted f i nio o t n tu .
维普资讯
aAaOa B朋 oyUU们
高等教1论坛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 的成本与效益研究
Ont eC s n e e i o h g e u ainEv la in i U u ty h o ta d B n f ft eHih rEd c t au t O rC n r t o o n o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评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以期为教育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一)教育成本的概念与分类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而发生的各种资源的耗费。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教育成本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成本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费用,如教师工资、教学设备购置费用等;间接成本则是指与教育教学活动间接相关的费用,如学校的行政管理费用、校园设施的维护费用等。
2、按照成本的承担主体,可分为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个人成本是指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教育费用,如学费、书本费、生活费等;社会成本则是指由社会承担的教育费用,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企业对教育的捐赠等。
3、按照成本的发生时间,可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短期内发生的教育费用,如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费用;长期成本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发生的教育费用,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的费用。
(二)教育效益的概念与分类教育效益是指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各种收益和效果。
同样,教育效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效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收益,如个人因受教育而获得更高的收入、社会因劳动力素质提高而促进经济增长等;社会效益则是指教育对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凝聚力等。
2、按照效益的受益主体,可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个人效益是指教育对个人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如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职业发展能力等;社会效益则是指教育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收益,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等。
高校教育成本及效益思考
成本与效益非线性关系
边际效益递减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边际效益可能会递减。即当教育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投入所带来的效益增长会 逐渐减少。
不同阶段成本与效益关系不同
在高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在初创期,由于需要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师资引进等,成本较高,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效益逐渐显现。而在成熟期,由于规模效应 和资源优化配置,成本可能会降低,但效益增长也会放缓。
02
高校教育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直接成本
01
02
03
人员经费
包括教职工工资、津贴、 离退休金、社会保障费、 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 等。
业务费
包括教学维持费、教学业 务费、学术活动费、学生 事务费等。
公务费
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 电气暖费等。
间接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
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 书馆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用。
目的
通过深入思考高校教育成本及效 益,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提供 参考。
高校教育成本及效益概述
高校教育成本
指高校为提供教育服务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 力等方面的支出。
高校教育效益
指高校教育服务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 化效益等方面。
高校教育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在高校教育中,成本与效益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合理的投入可以获 得更好的效益,而效益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成本的优化。
更新教育观念
0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02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
教育工作成本效益评估
教育工作成本效益评估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教育工作所需的资源和投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对教育工作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教育投资的回报和效果,从而优化资源分配和提升教育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教育工作的成本效益评估。
一、教育工作成本评估教育工作的成本评估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成本主要是指直接投入到教育活动中的资源,如教师人力成本、学生的学费及教材费用等;间接成本是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其他开支,如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等。
直接成本的评估可以通过计算各项支出的金额进行,通过比较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来评估教育工作的经济效益。
间接成本的评估则需要考虑到设备使用寿命、建筑物价值等因素,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二、教育工作效益评估教育工作的效益评估主要是通过考察教育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来进行。
这些结果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获得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等。
而影响则可以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率、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
在进行效益评估时,需要将教育工作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投入的成本相互对比,以此来评估教育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教育工作的投资回报率评估教育工作的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教育工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投资回报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投资回报率 = (教育工作带来的效益 - 教育工作的成本)/ 教育工作的成本 × 100%通过计算投资回报率,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回报相对于成本的比例,从而判断教育工作的经济效益是否高效。
四、教育工作成本效益评估的作用教育工作成本效益评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评估教育工作的成本效益,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分析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评估教育工作的效益,可以了解到不同教育活动的质量差异,从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教育培训的成本和效益分析
优化教育培训内容与方式
定制化培训内容
01
根据学员需求和行业特点,定制培训课程和教材,提高培训内
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教学方式
02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
学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入实践环节
03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入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环节,提
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
加强教育培训后的跟踪评估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公民的 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推 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人才
教育培训为国家和社会培 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经 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 保障。
经济效益
01
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教育培训,个人能够更好地 适应工作需求,提高其劳动生产 率。
02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03
推动经济增长
教育培训催生更多的行业和岗位 ,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建立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学员的学 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跟踪反馈
定期对学员进行回访和跟踪评估,了解学员在 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培训效果。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 益。
05 教育培训成本和效益的实际案例
CHAPTER
国外教育培训成本和效益案例
国内教育培训成本和效益案例
新东方
作为中国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英语培训、出国留学等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新东方的 教育培训成本包括教师工资、场地租金、教材费等,但通过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和考试成绩,为学员 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成本效益分析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多样化,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关键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的决策工具,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在资源投入上的效果,明确每个方案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进而帮助决策者优选方案。
在职业教育中,这一工具能够帮助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及学校领导更加理性地评估项目或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与布局。
在职业教育中,成本效益分析通常涉及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教职人员薪资、课程开发费用、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影响成本效益分析的首要因素是教育投入。
一方面,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这意味着教职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将占据相当一部分预算。
此外,课程内容和教材的开发亦需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重要,比如实验室、实训基地等都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详细记录和量化各项投入,以便进行合理的后续评估。
收益方面同样复杂。
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技能掌握程度、工作适应能力等)通常是衡量职业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
高级技能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高需求意味着他们能获得更好的薪资水平,这也可以视为职业教育的一种间接收益。
此外,社会经济发展对更多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使得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分析收益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就业率,还需要考虑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对于实施成本效益分析,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采用回报率(ROI)等财务指标来进行量化评估。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论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论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论文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地位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学人数的大幅增加,对于教育经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相对于稀缺的教育经费资源,如何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是一个十分艰巨的系统任务。
在此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更好地筹集教育资金。
从投资角度来看,尽管教育具有较强的外溢作用,特别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教育依然无法通过市场行为来实现均衡,教育注定是一项消耗性工程。
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或国家而言,是一种公共物品,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为满足公共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这一机制只有由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来提供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和效率。
从各国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
政府在教育投资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整个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保障作用。
因此,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发挥教育财务管理在筹集资金方而的积极作用,用真实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来向国家财政部门筹集预算内的教育资金。
有助于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资源合理配置是将各种具有价值的人、财、物,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组合,使得经过重新组合后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大效用。
资源相比较于人的需求而言,总是有限的和稀缺的,当社会需要不停扩张时,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满足需要这一社会普遍问题。
因此,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是对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要求。
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各个部门和机构中去,以便能发挥教育资源更大的作用。
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如何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之间,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基本建设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如何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然而,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十分复杂、困难的工作。
要使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应,教育资源的配置就要做到既符合需要,又体现公平效率,否则就会出现教育浪费现象。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应用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对于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权衡,即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却往往被忽视或未得到充分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教育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教育投资价值的方法,它综合考虑了教育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
从理论上讲,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涵盖了学费、教材费、教学设备购置等与教育直接相关的费用;间接成本则包含学生因接受教育而放弃的收入、交通与住宿费用等。
教育效益也可分为经济和非经济两个方面。
经济方面的效益表现为个人因受教育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非经济效益则体现在个人素质的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公平的促进等方面。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有成本效益比、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成本效益比是将教育的总效益与总成本进行对比,比值大于 1 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效益的投资。
净现值则是将未来的效益和成本折算到当前的价值,若净现值为正,说明投资可行。
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较高的内部收益率意味着投资更具吸引力。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应用1、个人教育决策对于个人而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在选择教育路径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例如,一名学生在考虑是否攻读研究生时,可以通过分析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学费、生活成本以及预期毕业后的薪资增长,来评估这一决策的经济效益。
假设一名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工作,起薪为每年 6 万元。
如果选择攻读研究生,需要支付学费 3 万元/年,生活费用 2 万元/年,共 2 年。
研究生毕业后,预计起薪为每年 10 万元。
通过简单计算,攻读研究生的总成本为 10 万元,而毕业后多获得的收入(每年 4 万元)在一定工作年限内的现值可能会超过 10 万元,从而显示出攻读研究生在经济上是有益的。
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
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在当今社会,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决策和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结构和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成本效益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分析养育孩子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以及孩子可能带来的收益。
成本方面,包括物质上的投入,如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费用,还有精神和时间上的付出,如照顾孩子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对个人职业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而收益,则可能体现在孩子长大后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支持、情感陪伴,以及传承家族血脉、延续家庭文化等方面。
过去,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时期,孩子往往被视为劳动力的补充,能够为家庭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比如在农村,孩子可以帮助干农活,分担家庭的劳动负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教育成本的不断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孩子的养育成本大幅增加。
同时,孩子长大后能否为家庭带来足够的经济回报变得不再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在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时,会更加谨慎地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从社会层面来看,人口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大、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
相反,如果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也会引发一系列的挑战,如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等。
在孩子成本效益理论的影响下,人们的生育意愿可能会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长。
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养育孩子的高成本使得许多家庭选择少生甚至不生孩子。
这可能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养育孩子的负担,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孩子的价值不能仅仅用经济成本和效益来衡量。
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情感满足、精神寄托等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探讨
20 0 9年第 2期
高校教育成本核 算和成本效益 分析 方法探讨
谢 蕾
铜陵 24 0 ) 4 00
( 陵 职业技 术 学 院, 铜 安徽
摘
要: 高校教 育成本 管理是对高校教 育活动 中所发生 的各 项教 育耗费 , 组织 、 目的地进行 预测 、 有 有 计划、 算、 核 控制 与分析 的
计年度里 , 都有 从刚进校 门的一年级学生到 即将毕业 的学生 。
提高办学效 益和教育质量 , 2 是 1世纪我国高校面临 的重
大课题 。 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 , 就要着
眼于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提高 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 响 力 。在 国家教育 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 完善 高校 财务 管理 , 建立科学合理 的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制度 ,对促进高校加强教 育成本管理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能起 到积极 的作用 , 以满足社 会对教育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
别 、 同专 业 、 同年 级 的学 生 提供 的教 育服 务 的成 本 是 不 同 不 不
本, 是学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 费的, 以用货币计量 的教育资 可
源 的价值 ;广义 的教 育成本还包括学生个人上学时丧失 的机 会成本 。 不同的教 育成 本界定有不 同的使用范围。 我们在研究
高校教育成本时 , 它适用于狭义 的教育成本。
、
高校 教 育成 本 的概 念
高等学校是实施 高等教育的事业单 位 ,其主要任务是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 文化 ,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 的主 体, 高校 的一切工作都要 围绕教学培养学生 服务 。 完成教学 要
果。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 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 高等学校教
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探讨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和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探讨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和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探讨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正式进入小学之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供给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然而,在一些地区,学前教育的成本问题成为了父母和政府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成本效益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1.学前教育的成本学前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师资、场地和设备、教材和教具、管理及运营成本等方面。
特别是在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推行的地区,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的发展。
同时,家长也需要支付孩子参与学前教育的费用,如幼儿园的学费、校车费等。
学前教育的成本无论对家庭还是对政府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学前教育的效益学前教育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的提升,还包括了社会、心理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1)学习能力的提升学前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基础的语言和数学知识,提前掌握了一些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如字母、数字和简单的计算等。
这些先前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社交能力的提高在学前教育机构,孩子们能够接触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通过互动和合作,他们学会了与他人相处、分享和解决冲突等社交技能。
这对孩子在小学和以后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与他人合作。
(3)心理发展的促进学前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素养。
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特征。
(4)减少学习差距学前教育有助于减少不同家庭背景和地区之间在学习机会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
对于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学前教育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打破贫困的循环,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研究
采用新的管理理念、 手段和模式 ,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
的 内在规 律 。然 而 , 目前 我 国高 校仍 然 以财 政 拨 款
要正确评价取得的效益 , 就必须对投人 的教育成本 进行分析 , 包括有形成本 和无形成本。我 国高校 目 前仍多以社会效益为优先考 虑因素 , 不重视教育成
[ 中图分类号 ]4 — 5 G 0 04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编号】09 05 (000 — 07 0 10 — 672 1 6 03 — 4 J
目前 , 国的 高 等 教 育 正 处 于 跳 跃 式 发 展 时 中
校 内部经 济责任 制 度 没有 完 善 和 实 际 执行 , 育 成 教 本核 算意识 淡 薄 , 育资源 有 效利用 率 不高 , 教 浪费 现
金 的经济效 益 。
合理 利用 , 导致 高 校教 育 资 源 的严 重 浪 费 和分 配 不 均 。成 本是 高校 一 项 综合 性 的经 济 指标 , 过 高 等 通 教育成 本核 算 , 以促 使 高 校建 立 责 权 制相 结 合 的 可
实行教育成本核算 , 能够加强资金的管理 , 提高
象较 为严重 。 高 校实 行教育 成本 核算 , 用效 益优 先战 略 , 采 即
期 , 等学校 管 理体 制 的 改革 也 处 在关 键 时期 。高 高 校虽 非盈利性 机构 , 办 教育需 要消耗 资 源 , 场 经 但 市 济和 中 国高等 教育可 持续 发展要 求高校 考 察投 人 与
的客 观要 求
水 平的 必要条 件 在市 场经 济运行 中 , 管产 业不 同 , 作为 资 源 尽 但
教育经费效益考核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育经费效益考核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经费的效益是指在考核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它是反映教育投入与产出关系、教育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我们将其分为投资回报、人力资本、公共物品三个部分,并相应制定了评价体系。
从公共财政学的视角看,教育经费的效益就是对公共教育进行适当配置的结果,是保证和提高全体国民受教育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条件。
教育投资回报是指用一定的教育投入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得到的满意的产出数量或者服务质量;人力资本是指以知识为载体,通过运用来形成生产力的人口质量和规模;公共物品是指为消费而由生产者分配的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
这三种效益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前两者可以理解为后者的支付(或取得)。
教育经费的效益不仅体现在投入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上,还反映在人力资本、公共物品的数量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经费效益应该是一个可计算的概念。
经济学家认为,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即边际投资利润率( MRR)的大小,取决于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率和社会最优的教育投资水平之间的差异。
社会最优的教育投资水平是指在此状态下,教育投资具有最低的成本收益率,而且使各年的教育投资收益率都达到最大值,因此教育经费的效益是最大的。
1.教育产出的界定在国民收入中,有四种主要的产出:第一种是初级产出,也称自然产出;第二种是次级产出,又称劳动力产出;第三种是三次产出,也称资本产出;第四种是最终产出,又称资源产出。
根据教育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如教育产业化程度的高低、教育投资比例等,教育产出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产出。
2.教育投资的界定对教育的投资一般包括两部分,即硬投资和软投资。
硬投资是指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软投资则包括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者的培训、教育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开发等。
3.教育效益的界定教育的投资回报与其所带来的产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可以从直接的或间接的两个方面来衡量教育的投资回报,即对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和人力资本积累率。
教学设计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案例分析方法
01 成本分析方法
详细阐述成本分析的步骤和计算方式
02 效益评估方法
介绍如何评估教学设计的效益,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 估方法
03 案例分析步骤
列举案例分析的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结论归纳等
案例分析结果
1
2
3
4
成本与效益数据展 示
分析结果解读
案例分析结论
详细展示案例中的成 本和效益数据,分析 数据之间的关系
解读成本效益分析结 果,总结案例的具体 影响和启示
总结案例分析的主要 结论和教训,为教学 设计提供指导
案例启示
案例经验总结
案例对成本效益分 析的启示
总结案例中得到 的经验教训,为 未来的教学设计
提供借鉴
探讨案例对成本 效益分析方法和 策略的启示,提 高效益分析水平
案例对教学设计的 影响
分析案例对教学 设计的实际影响 和启示,指导教
教学目标与方法 的有机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的 科学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评估投入与产出 的关系
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
成本效益评估模型
收集真实教学数 据
量化评估教学效 果
数据分析
分析成本与效益 指标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教学设计 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探讨 不同教学方法对效益的影响, 以及寻求成本效益最优化的 策略。通过深入研究教学设 计中的成本效益关系,可以 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总结
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 回顾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 助教育机构更好地分配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 研究为教学设计领域做出了贡献,为未来的研究和实 践提供了参考。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问题研究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问题研究随着不断发展的时代和技术,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
教育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水平,也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教育培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成本收益评估方面。
教育培训成本评估的问题教育培训的成本评估是衡量一个企业教育培训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但是,教育培训成本评估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难以确定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本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指培训班费、培训材料费、培训人员酬金等;间接成本则主要指参训人员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交通费用等。
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成本经常难以确定,这也给教育培训成本的评估带来了困难。
教育培训的成果评估难度大教育培训的成果评估往往需要通过员工的考核来实现。
但是,考核的设置以及考核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经常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意见。
因此,教育培训成果的评估也就难以定性化。
教育培训的收益评估具有滞后性教育培训的收益评估和成果评估是不同的,收益评估通常需要更长时间。
因此,教育培训的收益评估往往存在着滞后性,这给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教育培训成本评估的方法要想解决教育培训成本评估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评估方法。
目前,主要的评估方法常用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求得教育培训实际成本的最简单的方法。
这个方法将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本完全算入教育培训的收益中。
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难以确定实际成本,这也就导致了非常大的误差。
时间成本法时间成本法是通过对员工工作时间的要求来确定实际成本的方法,也就是通过计算参训人员在培训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来计算。
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员工本身的工作内容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误差。
效益法效益法是基于培训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来计算教育培训的收益。
这个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教育培训所实现的目标和效果。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问题研究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日益增长。
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但教育培训所需的成本也不低,如何评估教育培训的成本收益,成为了组织需要面临的问题。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的概念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是指对教育培训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和绩效评估。
成本分析是对教育培训所需的资源和成本进行核算和比较;效益分析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教育培训的收益和效果;绩效评估是对教育培训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育培训项目,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能够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绩效。
教育培训成本分析的方法教育培训成本分析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与教育培训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本,如人工费用、培训课程的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指教育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如水电费、场地费、差旅费等。
教育培训成本分析的方法可以采用收入法、支出法和折现率法。
其中,收入法是以所得收益作为评估教育培训成本效益的标准,支出法是采用教育培训项目成本的总和与教育培训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总和的比值,折现率法是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确定教育培训项目的投资价值。
效益分析的方法教育培训效益分析主要有经验法、成本法和比较法三种方法。
经验法是根据从教育培训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得到教育培训项目产生的效益的估计值。
经验法的局限性在于,很难定量分析教育培训效益。
成本法是指通过对教育培训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教育培训项目产生的效益。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估计效益产生的具体数值。
比较法是将不同的教育培训项目进行比较。
比较法的主要缺点是,在教育培训项目比较时,很难确定和比较项目的差异。
绩效评估的方法教育培训绩效评估主要采用价值链分析、战略规划和平衡计分卡等方法。
其中,价值链分析是以价值链为基础,分析教育培训的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战略规划是为教育培训项目设定目标和战略,并确定实施方案;平衡计分卡是利用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和学习与成长)来评估教育培训的绩效。
教育通论的成本效益分析
教育通论的成本效益分析在当今社会中,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的代表性标志。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在职场上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同时,教育也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繁荣。
但是,教育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它需要设计、实施和维护一系列的投资,从而获得实际的成果。
因此,进行一次教育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就至关重要。
1. 建立教育项目的目标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任何一项教育项目都不会是有意义、切实可行的。
因此,在开始一项教育计划之前,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这项计划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制定的?它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教育目标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效益?掌握这些目标,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跟踪教育计划的实际成本、效益以及其所带来的价值。
2. 明确教育计划的总体目标模糊的总体目标往往会导致极度不确定的结果。
一个好的教育计划应该能够确保教育目标能够确切地能够根据全体教育从业者和参与者所能接受的参照准确划分出来,同时应该制定出能够展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指标。
3. 分析教育项目的成本将教育计划的成本拆分为不同的部分并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每项教育计划应该包括培训、教材以及硬件设备等部分的成本。
教育经费源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获得,例如政府拨款、通过筹款活动获得或者通过一些私人机构来获得。
确定成本来源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教育计划成本并确保合理的分配使用。
4. 评估教育计划的效益在成本分析之后,应该开始评估教育计划所带来的效益和成效。
花费大量的钱去实施一项教育计划并不能保证其成功。
评估教育计划的效果需要基于其达到的目标和指标。
效益评估的操作方式可能因计划而异,可以是提供个人参与者的表现、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是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等等。
5. 结论成本效益分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对于设计和实施每一个教育计划来说都是基础和先决条件,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才有可能创造出贡献到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实际价值。
尽管这样的分析可能会花费学校或组织大量时间和资源,但它必须是教育计划所要实现的目标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当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才能帮助组织建立一个长期发展的可持续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成本效益分析较多地运用于对工程项目可能方案的选择,主要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剔除成本后的净效益,进而判断备选方案的经济性。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理解为“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决策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通过它可以确定哪种是实现特定教育目标最为有效的方式。
随着教育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开始逐渐成为教育成本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地位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学人数的大幅增加,对于教育经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相对于稀缺的教育经费资源,如何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是一个十分艰巨的系统任务。
在此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更好地筹集教育资金。
从投资角度来看,尽管教育具有较强的外溢作用,特别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教育依然无法通过市场行为来实现均衡,教育注定是一项消耗性工程。
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或国家而言,是一种公共物品,从根本上说教育是为满足公共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这一机制只有由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来提供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和效率。
从各国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
政府在教育投资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整个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保障作用。
因此,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发挥教育财务管理在筹集资金方而的积极作用,用真实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来向国家财政部门筹集预算内的教育资金。
有助于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资源合理配置是将各种具有价值的人、财、物,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组合,使得经过重新组合后的资源能够发挥更大效用。
资源相比较于人的需求而言,总是有限的和稀缺的,当社会需要不停扩张时,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满足需要这一社会普遍问题。
因此,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是对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要求。
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各个部门和机构中去,以便能发挥教育资源更大的作用。
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如何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之间,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基本建设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如何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然而,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十分复杂、困难的工作。
要使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应,教育资源的配置就要做到既符合需要,又体现公平效率,否则就会出现教育浪费现象。
因此,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既要考虑我国教育投入的现实状况,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教育、不同类别教育和不同层次教育等的要求,坚持将教育资源投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既促进教育发展,也体现教育公平。
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教育资金。
加强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但也应该看到,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现实中,教育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教育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因素又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因此,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多变的客观现实。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更要从实际出发,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具有针对性,更富有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基本确立了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社会运行机制,作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基地的教育系统,也必然参与这个新型循环。
但是,由于教育系统自身所固有的公益性和非排他性等特点,一方而需要计划机制进行宏观上的供需调节,另一方而也必须引入市场调节手段和方式。
因此,利用成本效益分析将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调节教育资金的配置和流向,使教育投资更贴近实际,更趋于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资金调节作用。
二、影响教育成本效益提高的因素分析提高教育成本效益的关键在于进行准确的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帮助进行教育决策的工具,成本效益分析并非十全十关、无所不能。
和其他分析方法一样,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效取决于对这些因素是否有全而的认识,以及能否对其做出恰当的处理。
一般而言,影响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目标约束。
任何决策都必须首先明确其活动目标,目标既是决策的出发点,又是决策的归宿点。
没有相应的决策目标,决策者无法拟定具体的备选方案,更不要说为了选择优化方案而进行评估和比较。
那么,如何确定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呢?某项行为方案是否可取,要看该行为方案的效益是否超过成本,或者至少相等。
只有这样,教育决策者才会认为值得,行为本身所需资源也才能得以保障。
利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评估行为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方案的整体效益,既要实现重点目标,也应兼顾其他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决策者而对许多复杂问题时,并不能够保证从一开始就有十分清晰的决策目标,问题的紧迫性也不允许决策者等到总目标都完全弄清了再选择决策方案。
因此,需要他们根据已掌握的部分信息,确定短期的、局域胜的小目标,先从解决紧迫的、局部的问题入手,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解决问题,逐渐明确总体的决策目标。
物质约束。
决策是为了实施,要实施就得具备实施的现实条件。
决策是否可行,取决于主观、客观的许多因素,要认真分析比较,使人力、物力、时间、技术等各方而都得到保证。
超出现实条件,片而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这样的决策只能是欲速不达,非但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反而会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造成教育成本不必要的增长。
因此,在成本分析过程中要考虑客观物质条件的约束。
人员约束。
很明显,所有教育成本效益分析都将受到决策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理查士和格林罗曾指出“行政决策的达成,很多时候是受个人原因和情绪因素影响”。
他们认为,最常用来选择适当行动方向的方法,是依赖于个人的知识、直觉、判断和经验。
台湾学者吴清基也提出“有关决策之个人因素探讨,可从四角度去加以分析:个人价值观念、个人知识背景、个人直觉习惯、个人人格特质”。
组织环境约束。
只有当决策者全而了解了相关信息,并能较好地控制周围环境中可变因素的影响之后,决策才能成功。
所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除了要对个人的因素进行考察外,还要对组织环境因素加以研究。
一般而言,影响成本效益分析的组织环境因素主要有三方而,即组织内的信息处理与沟通、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以及组织所承受的外部压力。
三、提高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有效性的策略成本效益分析必须是一种“教育理性”行为。
“理性”曾被理解为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是在特定条件约束下的,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进而选择出让大部分人满意方案的一种行为方式。
由此可知,理性行为方式就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思维和行动。
因此,也就决定了凡是理性的行为方式必定是有着稳定的评价标准。
强调“教育理性”行为,是因为个人的理性行为无法排除主观因素。
所以,不能因为决策者的价值体系或评价标准不符合决策者以外其他人的或其他集团的价值观,就否定其行为的理胜。
为了更科学、更严谨地讨论相关问题,我们有必要选择“教育”作为限定词来对成本效益分析中的理性加以限制,以此表明正确的教育投资价值观。
这里所说的成本效益分析必须是一种“教育理性”行为,是指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与判断时,都要按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
对方案的评估判断必须独立进行。
对于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而言,要想充分发挥每一位决策组织成员的潜在能力,不仅要给决策组织创造出一种自由抉择的环境,为决策组织成员营造一种自由思考的氛围,还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做出的决定可能会给项目实施效果造成的影响,更要让他们在整个方案评估判断过程中负起一定的责任,承担起相应的风险。
决策组织成员的构成必须强调互补。
决策组织成员不能过多,但要尽可能多地集中智慧,这是一对矛盾。
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强调组织成员构成的互补。
首先,在专业结构上的互补。
在一个决策组织中,应尽可能地包括来自不同学科的专门人才。
不同学科的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互补,不仅使得对问题的认识盲区大为减少,而且也促使决策组织中的成员相互启发,激发出更多创造性的新思想。
其次,是在性格、气质和决策风格上的互补。
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决策风格,在某些方而可能非常出色,但在别的方而又会稍稍逊色。
不同的成员组合在一起,相互弥补不足,往往会在整体上表现得更加优秀。
再次,是年龄结构上的互补。
决策需要经验,但更需要创新。
一般来说,老年人阅历丰富,善于分析,年轻人没有框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中年人则兼具二者之长。
所以,在决策组织中,老、中、青咨询人员应兼容并收,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决策组织始终保持活力。
此外,在主体结构上的互补。
也就是说,决策组织中高、中、初级决策人员应有一个合理比例。
如果决策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自然无法胜任工作;如果决策组织成员水平都很高,又可能造成智力浪费。
决策组织中应当有能进行战略指导的高级决策人员,也要有能进行战役指导的中级决策人员,还应有能冲锋陷阵的初级决策人员。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式必须合理有效。
对不同教育活动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方式选择上应有所区别。
简单的活动,或紧迫问题的分析决策,应强调迅速集中意见,果断做出抉择,立即采取行动,不主张在讨论活动方案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比如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对被毁校舍重建、学生上课临时场地的安排等亟待解决问题的决策,就应强调快速高效。
对那些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活动,则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要广泛地征询决策组织成员的意见,尽可能地启发每一个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组织领导者不能急于对某种观点表态,要确信已了解所有成员的观点之后,再对这些观点的适用性、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总结评价,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当然,小组成员之间的辩论应讲效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过程本身也需要耗费成本。
这些成本既包括付给专家的酬金、活动方案验证经费等直接成本,还包括参与分析判断的决策小组成员的机会成本。
所以,要想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益,就要从降低成本效益分析过程自身的成本开始。
方案选择必须确定正确的选优标准。
在教育决策中“优”是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往往只能要求对决策目标中主要目标的满足达到相对“优”,以满意为准则。
决策者要有战略眼光,衡量取舍其利弊,在利中取其大者、弊中取其小者,综合考察备选方案,选出相对满意的方案。
对于成本效益分析而言,效益有时并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效益高的方案并不一定就会被选中。
有专家指出,效益率相差10%-20%的方案,并不足以说明它们之间的优劣,原因是目前的条件无法完全保证信息资料的质量,加之估算方法和技术并不能确保结论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精确度,效益率的估算存在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