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原理与实务1、2章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定额概论
1、定额: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规定完成单位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标准。
产量定额T z=与单位劳动消耗相对应的产量Z∕单位劳动消耗量H O(例如:每一工日、每一机械台班等)
时间定额T
h =与产品相对的劳动消耗量H∕单位产品数量Z
o
(例如:每13混凝土、
每1m2灰、没1t钢筋等)
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在数值上互为倒数。
2、工程建设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和合理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和各建设产品所必须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产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指工程建设的最终产品——建设项目;也可以是独立发挥功能和作用的某些完整产品——工程项目;也可以是完整产品中能单独组织施工的部分——单位工程;还可以是单位工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
3、定额水平:是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标准的高低程度。是在一定施工组织条件下和生产技术下规定的施工生产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水平
定额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关,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有关。
定额水平高:是指单位产量提高,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降低,反映为单位产品的造价低。
定额水平低:是指单位产量降低,消耗提高,反映为单位产品的造价高。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一)按照定额构成的生产要素分类
1、人工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是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因其大多采用工作时间消耗来计算劳动消耗的数量。
2、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的数量标准。
3、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简称机械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其表现形式有机械时间定额和机械产量定额。
(二)按照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分为五种)
1、施工定额:(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人、材、机;根据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编制。)它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为编制对象,规定某种建筑产品的劳动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其项目划分很细,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最基础定额,也
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根据社会平均水平编制。)它是以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为编制对象,规定某种建筑产品的劳动消耗量、材料消耗两盒机械台班消耗量。
3、概算定额:它是以扩大结构构件为编制对象,规定某种建筑产品的劳动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并列有工程费用,也属于计价性定额。(它是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
4、概算指标:它是以整个房屋或构筑物为编制对象,规定每100m2建筑面积(或
每座构筑物体积)为计量单位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标准。
5、投资估算指标:它是以独立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它是在项目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定额。其是以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为基础编制的。
(从编制程序看:施工定额是预算定额的编制基础,而预算定额则是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或投资指标的编制基础)。
(三)按照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不同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五种。
(四)按专业分类: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定额、装饰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铁路工程定额、井巷工程定额、水利工程定额等。(五)按照投资费用分类:直接工程费定额、措施费定额、利润和税金定额、间接费定额、设备及工器具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三、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
科学性、系统性、统一性、指导性、相对稳定性和时效性
第二章
一、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指在建筑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
建筑安装施工过程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三大要素组成。
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施工过程是由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建筑安装工人完成的;(2)必须有一定的劳动对象——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3)必须有一定的劳动工具——手动工具、小型机具和机械等。
二、施工过程的分类
1、按施工过程完成方法分类:手工操作过程(手动工程)、机械化操作工程(机动工程)、机手并动过程(半机械化过程)。
2、按劳动分工的特点分类:个人完成的过程、工人班组完成的过程、施工队完成的过程。
3、按施工过程组织的复杂程度分类:(1)工序:是指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其特征为:工人班组、工作地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如有一个工序发生变化,就意味着从一个工序转入另一个工序。工序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由班组或施工队的几名工人协作完成:可以由手动完成,也可以由机械完成。(2)工作过程:是指有同一工人或同一工人班
组所完成的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程总合体。其特点是:人员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可以变换。(3)综合工作过程:是指由几个在工艺上、操作上直接相关,最终为共同完成同一产品而进行的几个工作过程的综合。
4、按是否循环分类:循环的施工过程、非循环的施工过程。
三、影响施工过程的主要因素
(1)技术因素;(2)组织因素;(3)自然因素。
四、工人工作的时间的分类
(一)、工作时间:是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国家现行制度规定为8h工作制,即日工作时间为8h。
其按照消耗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必须消耗的时间(定额时间);2、损失时间(非定额时间)。
(二)、必须消耗的时间(定额时间):指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某一建筑产品(或工作任务)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用T表示。由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三部分组成。
1、有效工作时间: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
(1)基本工作时间:指工人直接完成一定的产品的施工工艺过程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其长短与工作的大小成正比。
(2)辅助工作时间:指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工序,为了保证基本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做的辅助性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其不直接导致产品的形态、性质、结构或位置发生变化。
(3)准备与结束时间:指执行任务前或任务完成后所消耗的时间。一般分班内准备与结束时间和任务内准备与结束时间两种。(班内准备与结束时间的长短与所提供的工作量大小无关,但往往和工作内容有关)。
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指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所消耗的时间。
3、休息时间:指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消耗。(休息时间的长短与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工作性质等有关)。(三)、损失时间(非定额时间):是指与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的时间、停工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时间三部分。
1、多余、偶然工作的时间
①多余的工作时间:指工人进行了任务意外而又不能增加产品的数量工作。其不是必须消耗的时间,不应计入定额时间内。
②偶然工作的时间:是工人在任务外进行的,但能获得一定产品的工作。但由于其能获得一定产品,拟定定额时要考虑它的影响。
2、停工时间:指工作班内停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分为两种:
①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指由于施工组织不合理、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没有做好、劳动力安排不当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这类停工时间在拟定定额时不应考虑。
②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指气候条件以及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这类时间在拟定定额时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3、违反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指违反劳动纪律的规定造成工作的时间损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