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3D眼镜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3d眼原理

3d眼原理

3d眼原理
3D眼镜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光路设计,使得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这种立体感是通过视觉系统中的深度感应机制实现的,即当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有一定的差异时,大脑会将它们合成为一个立体的图像。

具体来说,3D眼镜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极化光技术,另一种是红绿/红蓝滤光片技术。

在使用极化光技术的3D眼镜中,屏幕上的图像会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极化,其中一只眼睛的镜片只允许通过垂直极化的光线,另一只眼睛的镜片只允许通过水平极化的光线。

这样,每只眼睛只能看到属于它们的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感。

而在使用红绿/红蓝滤光片技术的3D眼镜中,屏幕上的图像分别用红色和绿色(或红色和蓝色)滤光片过滤,其中一只眼睛只能看到红色(或蓝色),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绿色。

这样,我们的两只眼睛感知到的颜色有所不同,从而产生立体感。

无论是哪种技术,关键在于通过改变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刺激视觉系统中的深度感应机制,让大脑产生立体感。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佩戴3D眼镜才能真正体验到立体影像。

简易3D红蓝眼镜的制作方法

简易3D红蓝眼镜的制作方法

简易3D红蓝眼镜的制作方法最近几天迷上了3D技术,从网上下了好多3D图片和3D 高清电影,还买了几副3D红蓝眼镜,因为这是看3D电影必不可少的工具。

不过3D技术其实并不神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立体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小段距离,看东西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像事实上是不一样的,而正是这种不同造成我们视觉中的立体感。

3D 红蓝眼镜的原理与其相似,就是用左边的红色镜片滤掉特制的3D电影或图片的蓝色部分,用右边的蓝色镜片滤掉其红色部分,这样两只眼睛就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就有了立体的感觉。

明白了3D眼镜的原理,我们就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红蓝眼镜了。

只要牢牢记住一点就可以:左边的镜片用红色,右边的镜片用蓝色。

至于用什么制作镜片,你可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

镜片可以用玻璃片、硬塑料纸、饮料瓶等等,最好是本身带有红蓝颜色的,如果是透明的不带颜色的,我们可以想办法自己上色,比如可以用红蓝两色的油性记号笔涂抹等等。

今天早上闲来无事,自己用家里的材料制作了一对简易的红蓝镜片,试了试效果还不错,现将具体方法拿来与各位共飨之。

首先,我把在上大学时用过的考试证外面的两层塑料硬膜给揭了下来(嘿嘿,废物利用,低碳环保~~),用剪刀剪成两个眼镜片。

之所以用考试证上的塑料硬膜,是因为家里没有别的合适的材料,塑料纸太软,饮料瓶太不平整,玻璃片还在窗户上装着呢,舍不得毁掉。

其次,我用家里的油性记号笔(本人喜欢画画,这些东西少不了)在两个塑料眼镜片上分别涂上红蓝两色,待其晾干以后,用双面胶粘在我的近视镜上,便大功告成了。

这一歩要注意的是:找颜色时尽量找那种深红色和正蓝色;涂的时候着色尽量均匀,不要出现一道一道的痕迹。

我是近视眼,可以把镜片贴在我的近视镜外面,不需要做镜框。

各位要是不近视的话,可以用硬纸片自己制作一个简易镜框,方法简单,恕不赘述。

当然,你要只是试验的话,不要镜框手拿着镜片看一会儿也无妨。

当然,这只是一副简易红蓝眼镜,其透光性、色正度、匀度与专业的红蓝眼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效果肯定也不如专业眼镜理想。

3D立体眼镜成像原理

3D立体眼镜成像原理

3D立体眼镜成像原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差效应。

视差是指当我们通过两只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它们所看到的画面有微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物体在我们的视觉中产生了深度感。

这个差异被我们的大脑所解释为物体的距离和位置。

3D立体眼镜利用了视差效应来创建逼真的3D图像。

它通过同时向左眼和右眼显示两个不同的图像,以模拟我们通过两只眼睛看到的画面的差异。

这样,当我们戴上3D立体眼镜观看影像时,我们的大脑会将这两个不同的图像合并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我们带来真实感的观看体验。

具体而言,常见的3D立体眼镜有红蓝立体眼镜和偏振立体眼镜两种。

红蓝立体眼镜采用了颜色滤光原理。

其中一只镜片是蓝色的,另一只镜片是红色的。

当我们观看3D影像时,影像中的红色和蓝色图像分别通过对应的镜片进入我们的眼睛。

因为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波长,它们会被镜片的颜色滤网吸收。

这样,我们的大脑就接收到了不同的图像,从而产生了深度感。

偏振立体眼镜则利用偏振光原理。

其中一只镜片是水平偏振的,而另一只镜片是垂直偏振的。

3D影像被以不同的偏振方式显示,例如左眼看到的是水平偏振的图像,右眼看到的是垂直偏振的图像。

戴上偏振立体眼镜后,我们的左眼只会接收到左眼的图像,右眼只会接收到右眼的图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大脑能够把两个不同的图像组合成一个立体的画面。

总的来说,3D立体眼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给我们的两只眼睛,利用视差效应和我们大脑的处理能力,让我们看到逼真的立体画面。

除了红蓝立体眼镜和偏振立体眼镜外,还有其他一些成像原理,如活动屏3D眼镜和自动立体眼镜等。

每种成像原理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但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享受到更真实的3D观影体验。

总结一下,3D立体眼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同时向人的两只眼睛显示不同的图像,利用视差效应和大脑的处理能力,让我们看到逼真的立体画面。

不同的3D立体眼镜采用不同的原理,如红蓝立体眼镜利用颜色滤光原理,偏振立体眼镜利用偏振光原理。

3D电视眼镜简介

3D电视眼镜简介

3D电视眼镜全攻略目前,在使用的3D眼镜主要分为被动立体和主动立体两大类。

主动式立体眼一般被称为快门眼镜,被动立体眼镜又分为红蓝、线性偏振和圆偏振等几种。

被动式1. 红蓝眼镜红蓝3D眼镜利用色纸过滤色光的原理,每一边把红或蓝的偏色过滤掉剩下本眼应该看到的画面。

采用的是滤色(滤光)的方式来分开图片,因此也被称为“分色”或“滤色”技术。

这种方式影片色彩损失严重,眼晴很容易疲劳,所以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但是这种形式简单方便,从普通显示器上即可使用,而且现存影片数量最多,从网上可以很容易下载,比较受电脑显示器上看3D电影的朋友欢迎。

2.线性偏光眼镜线性偏光3D眼镜线偏光方向有90度角垂直与180度水平,亦可为135分之45度角交叉,但投影机或液晶与眼镜之间一定要一致,否则就无效了,要使用2台投影机同步输出左右眼影像才能有三维效果,偏振光立体电影必须使用高增益金属银幕。

而且眼晴必须正视银幕才能出来立体效果,不能倾斜和摇动。

这种方式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成本较低,被普遍运用于4D影院和3D 影院。

3.圆偏光眼镜圆偏振3D眼镜圆偏振镜或称环型偏振镜,它的镜片偏振方式是圆形旋转的,一个向左旋转,一个向右旋转,这样两个不同方向的图像就会被区分开。

这种方式同样是需要双投影系统配合圆偏振滤镜使用,这种偏振方式使它基本上可以达到全方位感受3D效果,而且眼镜相对液晶快门眼镜轻便,相对线偏振3D眼镜更实用,比红蓝眼镜效果好很多,而且眼晴不容易疲劳,价格也同样实惠,是新型3D电影院和4D电影院的理想选择。

因为主要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偏转,因此也被称为:“分光”技术。

主动式1.液晶快门眼镜主动液晶快门3D眼镜主动式的快门眼镜是利用液晶片通电断电可透明或黑暗的原理来制作左右可高速切换的眼镜,影片则用一台投影机投影单枪头影机120Hz或液晶电视120Hz以高速切换左右眼画面方式放映。

全场需设无线感应来控制观众的眼镜切换速率需与投影机的切换速率同步。

立体眼镜原理

立体眼镜原理

立体眼镜原理
立体眼镜是一种特殊的眼镜,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光学原理,使得我们可以在观看电影、照片或者其他图像时,感受到真实的立体效果。

立体眼镜的原理主要包括红蓝分色和左右图像分离。

首先,立体眼镜采用了红蓝分色的原理。

其中一个镜片是红色滤光片,另一个是蓝色滤光片。

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线通过,蓝色滤光片只允许蓝色光线通过。

这样可以将图像中的红色和蓝色分离出来,使得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接收到不同的颜色信息。

其次,立体眼镜利用左右图像分离的原理。

在观看立体图像时,通常会有两个图像,一个是左眼视角的图像,另一个是右眼视角的图像。

立体眼镜通过将左眼视角的图像只传递给左眼,右眼视角的图像只传递给右眼,实现了左右眼的分离。

当我们戴上立体眼镜观看图像时,左眼只能看到通过蓝色滤光片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通过红色滤光片的图像。

由于左右眼的图像不同,我们的大脑会将这两个图像进行整合,从而感受到图像的立体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立体眼镜的效果更好,图像中的红色和蓝色应该相对较纯,减少彩色信息的混杂。

此外,制作图像的人也需要注意左右图像的对称性和一致性,以确保左右眼观看时的平衡感。

总而言之,立体眼镜利用红蓝分色和左右图像分离的原理,让
我们的两只眼睛接收到不同的颜色和图像信息,从而实现了立体效果的感受。

这种原理在电影、游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立体眼镜-红蓝3D眼镜

立体眼镜-红蓝3D眼镜

精选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3
立体眼镜的科学原理
1、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
2、如果把同一景象,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 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 以使大脑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这种3D效果给人的最 直接感受就是画面中的物体仿佛从屏幕中出来了一样。
3、红蓝眼镜是互补式,又称色差式的3D眼镜。电影播放的是两个
一个偏红一个偏蓝的重叠画面,因为红蓝是互补色,通过红色镜片
看会把蓝色的画面过滤掉,同样蓝色镜片会过滤掉红色画面,这样
就实现了左右眼的不同画面实现立体效果。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精选课件
8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
立体眼镜—红蓝3D眼镜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历史起源
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 首次出现,为了把观众从电视 夺回来,好莱坞推出一种新玩 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 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 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 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 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 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看3d眼镜的物理原理

看3d眼镜的物理原理

看3d眼镜的物理原理
3D眼镜的物理原理主要基于人眼的视差效应和立体感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3D 眼镜的原理:
1. 偏振片原理:这种原理利用两个偏振光过滤器,分别对应人眼的左右眼。

在观看3D内容时,显示屏或投影机会同时显示两种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

左眼和右眼分别通过镜头或眼镜上的偏振片观看相应方向的图像,从而使得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产生立体感。

2. 红蓝(青)原理:这种原理利用一种颜色滤光片,通常使用红色和蓝色(或者青色)来分别过滤左右眼的图像。

显示屏或投影机会同时显示两幅不同颜色的图像,左眼通过着色眼镜上的红色滤光片看到红色图像,右眼通过着色眼镜上的蓝色(或者青色)滤光片看到蓝色(或者青色)图像。

由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处理方式不同,这种原理能够让人眼产生立体感。

3. 有源快门原理:这种原理需要使用特殊的眼镜,眼镜内置了液晶快门。

显示屏或投影机会在左右眼的图像之间快速切换,同时通过与眼镜同步的信号控制眼镜的液晶快门开启和闭合。

当左眼的图像被显示时,右眼的快门关闭,反之亦然。

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使得左右眼的图像在脑中融合,产生立体感。

这些原理都是通过让人眼分别看到两个不同的图像,再通过视觉系统的处理,使得脑中产生立体感觉。

不同的3D眼镜使用不同的原理,但目的都是让观众能够
体验到真实的立体感。

左右3d眼镜原理

左右3d眼镜原理

左右3d眼镜原理
1左右3D眼镜的概述
左右3D眼镜是指一种可以让观众通过佩戴该眼镜来观看3D影片或图片的装备。

这种眼镜的原理是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利用左右眼分别接收不同视差的方式来营造出立体感。

2左右3D眼镜的分类
左右3D眼镜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红蓝(红绿)3D眼镜,一种是偏振光3D眼镜。

红蓝3D眼镜是将图像分为蓝色和红色两个颜色,左眼看到的是蓝色图像,右眼看到的是红色图像;而偏振光3D眼镜则是通过将图像分为两个横向或纵向偏振光方向,左右眼观看时则分别接收不同方向的偏振光。

偏振光3D眼镜相对于红蓝3D眼镜的优点在于色彩更真实,观感更舒适。

3左右3D眼镜的原理
左右3D眼镜是利用左右眼的视差差异来创造真实的立体效果。

观众佩戴左右3D眼镜后,首先是通过将显示屏幕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分别显示左眼和右眼需要接收到的不同画面。

在接收到这些画面后,左眼和右眼将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接受到微妙地不同的视觉刺激,从而呈现出立体效果。

4左右3D眼镜的应用
左右3D眼镜通常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院、游乐园、展览馆等娱乐场所,以创造真实的沉浸式视觉效果。

此外,左右3D眼镜还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科学研究领域等,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帮助科学家进行实验等。

左右3D眼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d眼镜的成像原理

3d眼镜的成像原理

3d眼镜的成像原理
3D眼镜实现立体视觉效果的原理是基于人眼的双眼视差。


眼的左右眼观察同一物体时,由于眼睛之间的距离有差异,物体在两个眼睛之间的位置会有微小的差异。

3D眼镜中常见的一种是红蓝(红绿、红青)滤光片眼镜。

它们
的原理是将成像的画面分别以红色和蓝色的形式投影到屏幕上。

眼镜中的红色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线通过,蓝色滤光片则只允许蓝色光线通过。

因此,当观看屏幕时,左眼只能看到红色光线反射出的画面,而右眼只能看到蓝色光线反射出的画面。

在屏幕上显示的画面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两个稍微不同的图像。

这些图像采用一种称为“安哥斯特共生”(Anaglyph)的方法制
作而成,其中一个图像是红色过滤的,而另一个图像是蓝色过滤的。

当左右眼观看这两个图像时,由于双眼的视差,人脑会将这两个图像合成为一个立体图像。

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立体效果。

除了红蓝(红绿、红青)滤光片眼镜,还有其他形式的3D眼镜。

例如,偏振光3D眼镜利用偏振光的原理,将两个偏振方向不
同的图像分别投影到屏幕上,然后通过眼镜中的偏振片使得每只眼睛只能观看到对应的图像。

类似地,左右分别投影不同光线的3D眼镜也能实现立体视觉的效果。

总的来说,3D眼镜通过在屏幕上投射两个稍微不同的图像,
利用人眼的双眼视差原理,使得左右眼只能观察到对应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视觉效果。

3d眼镜原理

3d眼镜原理

3d眼镜原理为了解3D眼睛原理,有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人双眼接收到的景象略有不同,大脑把两个景象结合在一起处理,才能看到立体的映像。

3D眼镜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两台摄影机依照人的双眼像差同步拍摄,再通过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使透过左右镜片看到的不同映像经大脑的结合后产生立体视觉。

3D映像的实现,需要相同制式的三个要素:片源、播放设备、3D眼镜,同时具备。

早期的3D电影使用红绿(蓝)眼镜,不同颜色的镜片过滤掉对应的颜色,从而让我们看到不同的映像,这种技术会因过滤不完全而影响画面效果,长时间佩戴,眼睛容易酸胀。

而最新的3D眼镜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制式:1、IMAX制式:线偏振镜片,左眼水平偏光,右眼垂直偏光。

偏振眼镜是利用光的特性,在电影放映时,特殊放射器放映出呈90°偏振角度的画面。

两个画面向不同方向偏振,而眼镜只接受各自方向的映像,经大脑的结合产生立体视觉。

不戴眼镜看的话画面是重叠的映像,有些模糊。

2、X-PanD分时制式:也叫电子快门制式这种技术就是左右双眼的画面交替播放,通过电子信号同步,使得眼镜对应的左眼或右眼一个透光,一个不透光,交替进行,播放的映像与眼镜的频率控制一样,就能看到立体的映像。

3、RealD分光制式:圆偏振镜片,目前已经是3D电视的主流制式,也是目前电影院占比最大的制式。

4、MasterImage分光制式:圆偏振镜片,已被RealD收购,已不再采用这种制式。

5、杜比分色制式:即红绿(蓝)镜片的新技术改良,杜比3D的原理跟上一代的红蓝3D一样是分光制式的,但是效果要好许多。

在普通数字放映机上加装滤光轮和同步控制器就可以实现,成本比较低,而且滤光轮很容易拆卸,但眼镜的成本较高,目前采用的影院已经很少了。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

3D眼镜应用的光学原理
1. 什么是3D眼镜
3D眼镜是一种用于观看3D影像或播放3D游戏的设备,它通过特殊的光学原理,将特定的图像或视频呈现给每只眼睛,以创造出3D效果。

2. 3D眼镜的分类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3D眼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红蓝(绿)3D眼镜
这种眼镜通过给左眼和右眼投射红色和蓝色(或绿色)的滤光片来实现3D效果。

其中一个颜色的滤光片会屏蔽住一只眼睛的视觉信息,使得每只眼睛只能看到特定的影像。

2.偏振3D眼镜
偏振3D眼镜使用偏振滤光片来实现3D效果。

屏幕上的图像通过偏振器分别以不同的方向振动,在眼镜上的偏振滤光片将只允许相应方向的光通过,使得每只眼睛只能接收到特定方向的光线。

3.活动快门3D眼镜
活动快门3D眼镜是通过将眼镜和显示设备进行同步,以快速切换左眼和右眼的图像来实现3D效果。

具体而言,左眼的镜片在显示左眼图像时变暗,右眼的镜片在显示右眼图像时变暗,通过快速切换可以让眼睛感知到连续的3D效果。

3. 3D眼镜的光学原理
3D眼镜的光学原理是通过左右眼的光线分别呈现不同的图像给眼睛,创造出3D效果。

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3D眼镜的光学原理进行介绍:
•红蓝(绿)3D眼镜的光学原理
红蓝(绿)3D眼镜使用了一种被称为。

文档2红蓝3D

文档2红蓝3D

图片欣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观看时请戴眼镜
谢谢观赏
红蓝3D眼镜工作原理
说一下3D的原理:人的眼睛为左右两个,平时看某样东西时,两个眼睛有 一个角度差,正是由于这个角度差才能形成的3D,而电视是在一个平面上,所 以看任何的画面,除了假想的3D外,感受不到任何的3D效果,而如果拍出来的 画面是双画面,这两个画面完全模拟人的眼睛,看的时候再让每只眼睛只看到 那一个画面,那么画面就会骗过大脑,以为看到的就是立体的画面,这是任何 一种立体方式的原理。 那么立体画面是模拟人的双眼拍摄或者制作出来的双画面知道了,下一步 是怎么让左画面只让左眼看到而不让右眼看到,右画面只让右眼看到而不让左 眼看到。那么就是这种的显示方式了。(注:上下格式或者左右格式只是在拍 摄或者制作资源的时候的机位不同,但是双画面的原理是不边的。3D输出方式 只分偏色,偏光 和快门三种) 红蓝 红绿可称为是偏色方式,主要是通过红 蓝 绿三种颜色来滤掉其他的颜 色,比如红蓝眼镜,输出的时候,双画面不同的地方有红蓝的重影。红色镜片 可以滤掉蓝色的地方,而蓝色镜片就可以滤掉红色的地方,这样两只眼睛看到 的画面就不同,因而形成3D。但是滤色由于不完整,而且看到的资源颜色会有 偏差,所以效果,清晰度都很差。长时间观看这种3D对眼睛有直接的伤害。

3d显示原理

3d显示原理

3d显示原理
3D显示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来实现立体显示的技术。

它利用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不同的图像,让观察者看到的图像具有立体感。

目前,3D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使用特殊的眼镜来实现,另一种是利用裸眼技术来呈现3D效果。

使用眼镜的3D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蓝眼镜,它通过将红色和蓝色滤镜分别覆盖在左右眼镜片上,然后在屏幕上显示红色和蓝色的图像,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另一种是偏振眼镜,它通过将左右眼镜片上的偏振方向不同,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偏振方向的图像,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裸眼3D显示技术则不需要使用任何眼镜或者其他特殊的设备。

它主要是通过在显示屏上采用自适应光栅或者透镜,将左右眼所看到的图像分别投射到不同的位置,让观察者在不经过任何镜片或者过滤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感受到立体效果。

总的来说,3D显示技术是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效果来实现立体显示的技术,目前主要有眼镜方式和裸眼方式两种实现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先进的3D显示技术出现。

- 1 -。

红蓝立体原理解析

红蓝立体原理解析

红蓝立体原理解析
红蓝立体原理是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的立体成像技术,也被称为“红蓝3D”或“红蓝眼镜3D”。

它的原理是利用红色和蓝色滤镜分别过滤左右两个图像,使得左右眼分别只能看到其中一个图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具体来说,红蓝立体原理是通过将左右两个图像分别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红色和蓝色滤镜分别过滤左右两个图像,使得左眼只能看到红色滤镜下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蓝色滤镜下的图像。

由于左右眼看到的图像不同,因此产生了立体效果。

红蓝立体原理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只需要一副红蓝眼镜就可以观看立体影像。

同时,它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立体成像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发明。

因此,它在一些老电影、漫画等领域仍然被广泛应用。

然而,红蓝立体原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红色和蓝色滤镜的颜色不同,因此会导致图像的色彩失真。

其次,由于左右两个图像是印在同一张纸上的,因此分辨率较低,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

最后,由于左右眼看到的图像不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头晕等不适感。

总的来说,红蓝立体原理是一种简单而古老的立体成像技术,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在一些特定领域仍然被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立体成像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未来的立体影像世界将会更加多样化和精彩。

制作立体图像(上):红蓝眼镜原理

制作立体图像(上):红蓝眼镜原理

制作⽴体图像(上):红蓝眼镜原理⽴体眼镜分为⾊差式、偏光式等⼏种其中⾊差式还可以再分为红-蓝、红-绿、红-青等,是最简单,但也是效果最差的⼀种这⾥仅介绍常见的红蓝⽴体图像这种⽅式仅需要⼀块红蓝眼镜,淘宝上买个很便宜的就可以了,⼤概10块钱左右常见的红蓝眼镜也可以叫红青眼镜,即左眼红⾊、右眼青⾊(绿⾊和蓝⾊的组合)实现办法是让左眼仅看到图⽚中的红⾊部分,过滤掉绿⾊和蓝⾊右眼仅看到图⽚中的青⾊(绿⾊+蓝⾊)部分,过滤掉红⾊⽴体图⽚是通过将左眼看到的红⾊图像和右眼看到绿⾊、蓝⾊合成到⼀副图⽚的结果实际上红⾊在通过红⾊镜⽚时会显⽰为对应亮度的⽩⾊,相当于仅看到⼀幅灰度图绿⾊和蓝⾊通过蓝⾊镜⽚时可以显⽰为对应的绿⾊和蓝⾊因为⼯艺问题,绿⾊和青⾊通过红⾊眼镜因为过滤不全,并不会完全显⽰为⿊⾊同样,红⾊透过蓝⾊眼镜也不会完全显⽰为⿊⾊,从⽽影响成像质量另因为左眼、右眼都没有看到完整的⾊彩,所以这种⽅式实现的⽴体效果会丧失原图像中的部分信息不过我们的⼤脑仍然会在这些残缺的信息欺骗下合成出⼀幅⽴体效果的图像效果图:(a)为⼀个⽩⾊背景下的⿊⾊边框⽴⽅体合成效果图(b)为(a)图中的红⾊部分,模拟左眼看到的视图红⾊镜⽚下显⽰为⽩⾊背景下的⿊⾊边框⽴⽅体(c)为(a)图中的绿⾊、蓝⾊部分蓝⾊镜⽚下也显⽰为⽩⾊背景下的⿊⾊边框⽴⽅体(位置稍有不同)其中可以看到b、c中的最近的上下⿊线因为视⾓不同,存在较⼤的左右偏差最后还有⼀个问题需要考虑,这⾥姑且称之为视⾓偏差原因在于我们虽然做出了⽴体图,但那毕竟是2维平⾯图为了更好的⽴体效果我们考虑将看到的这个⽴体视图放在⼀个合适的地⽅⼀般来说我们应该把它放在屏幕后⾯(也就是说看起来像是在屏幕后边)因此就需要将左眼看到的图稍微向左移动,如下图:这样当两只眼聚焦在虚拟位置时可以看到最好的⽴体效果当然你也可以做相反的偏移,将左眼看到的视图向右偏移,使看到的⽴体效果仿佛显⽰在屏幕前⽅但这样两眼焦距太近,感觉上会很不舒服通过左右移动两份合成图⽚的相对位置可改变视觉上的物体的远近同样的⽴体图⽚所产⽣视觉效果与焦距和两眼间距之间的⽐值相关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法制作⼀幅⽴体图⽚:1、⽤相机拍摄⼀副照⽚a,模拟左眼2、再⽔平右移后并旋转⼀定⾓度,拍摄照⽚b,模拟右眼3、⽤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将a中的红⾊部分和b中的绿⾊、蓝⾊合成到⼀副图即可当然⽤普通的相机做1、2两步是⽐较⿇烦的但买个专门的3D相机还是⽐较太奢侈了,毕竟做这个⼤多只是满⾜好奇⼼对开发⼈员这个就不是问题了可以通过3D引擎⽣成想要的效果,甚⾄渲染⼀段⽴体动画下⼀篇将介绍如果⽤ogre渲染简单的⽴体动画。

红蓝3D成像原理

红蓝3D成像原理

红蓝3D成像原理人类是通过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获得立体感的,要从一幅平面的图像中获得立体感,那么这幅平面的图像中就必须包含具有一定视差的两幅图像的信息,再通过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分别传送到我们的左右眼睛。

图像中的任何一个象素的颜色都可以由一组RGB值来记录和表达,图像上所有的颜色,都是由这些红绿蓝三种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红色绿色蓝色又称为三原色,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RGB的所谓“多少”就是指亮度,通常情况下,RGB 各有256级亮度,用数字从0、1、2...直到255来表示。

按照计算,256级的RGB色彩总共能组合出约1678万种色彩,即256×256×256=16777216。

通常简称为24位色。

纯黑的RGB值0,0,0;纯白的RGB 值是255,255,255;纯红的RGB值是255,0,0。

纯绿的RGB值是0,255,0;纯蓝的RGB值是0,0,255。

纯黄的RGB数值是255,255,0,可以看出:纯黄色=纯红色+纯绿色,根据互补色原理,补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红和绿混合成黄色,因为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就是蓝色的补色。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任意一个颜色的互补色:首先取得这个颜色的RGB数值,再用255分别减去现有的RGB值即可。

比如黄色的RGB值是255,255,0,那么通过计算:r(255-255),g(255-255),b(255-0),互补色为:0,0,255。

正是蓝色。

红色的互补色为青色,红色的RGB值是(0--255),0,0;而青色的RGB值是0,(0--255),(0--255),由于它们不含有对方的颜色,利用这个特点,用红色来保存一幅图像的信息,而用青色来保存另一幅图像的信息,这样就完全可以用一幅图像来包含两幅图像的信息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第一幅图像RGB1=R1,G1,B1;第二幅图像RGB2=R2,G2,B2,合成后的立体图像RGB12=R1,G2,B2或RGB21=R2,G1,B1。

红蓝3d眼镜的原理

红蓝3d眼镜的原理

红蓝3d眼镜的原理
红蓝3D眼镜使用的原理是颜色滤光片立体成像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了人眼对于红色和蓝色的颜色感知分辨能力不同的特点。

这种眼镜有两个镜片,一个是红色滤光片,另一个是蓝色滤光片。

它们通过滤光效果使得左眼只能看到某种特定颜色(通常是红色),右眼只能看到另一种特定颜色(通常是蓝色)。

在观看3D影像的时候,电影或电视屏幕上会显示两个相似但稍有差别的图像。

其中一个图像通过红色滤光片透过,只有红色光线可以进入左眼,而蓝色光线会被滤掉。

另一个图像则通过蓝色滤光片透过,只有蓝色光线可以进入右眼,红色光线则会被滤掉。

由于人眼对于不同颜色的光线感知的差异,左右眼看到的图像有微小差别。

这种差别正是立体效果的来源,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红蓝3D眼镜只能提供较为简单的3D效果,通常用于观看一些简单的3D图片或电影。

现在,其他更先进的3D技术已经取代了红蓝3D眼镜,例如极化光3D技术和活动式3D眼镜。

红蓝眼镜原理

红蓝眼镜原理

红蓝眼镜原理
红蓝眼镜是一种特殊的眼镜,它采用了红色和蓝色的滤光片,能够产生立体效果。

这种眼镜原理的实现其实并不复杂,但却能为人们带来非常特别的视觉体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蓝眼镜的原理。

红蓝眼镜利用了人眼对颜色的感知特性。

人眼能够感知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而红蓝眼镜中的红色滤光片和蓝色滤光片正好对应了人眼的这一特性。

红蓝眼镜在观看特定类型的图像或视频时,通过滤光片的作用,使得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像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了立体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红蓝眼镜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3D电影中。

在3D电影中,电影制作人会利用红蓝眼镜的原理,制作出左右眼各不相同的图像,通过红蓝眼镜的滤光效果,让观众可以在平面屏幕上看到立体的效果。

除了在电影领域,红蓝眼镜还可以应用在教育、医学等领域,用于制作立体图片或视频,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另外,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下红蓝眼镜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立体效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红蓝眼
镜虽然能够实现立体效果,但也存在着色彩失真、视觉疲劳等问题。

因此,未来红蓝眼镜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材料、技术,来提升立体效果的观看体验,以及解决现有红蓝眼镜存在的
问题。

总的来说,红蓝眼镜原理虽然简单,但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上的新体验,还可以在教育、医学等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红蓝眼镜的应用会越来
越广泛,观看立体影像也会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

3D眼镜技术详解

3D眼镜技术详解

3D眼镜技术详解首先开头还是要简要说明一下现在立体电影的原理:立体电影在放映的时候使用的是两张图像,而所有的3D电影技术的效果展现方式都是基于人眼视差原理,让人的两只眼通过眼镜设备分别看到屏幕上重叠在一起的两张图片中的一个。

下面是详解。

1、红蓝红青3D眼镜这种眼镜分很多颜色类型,比较多见的是红蓝和红青的,这种颜色区别必须用于相对应颜色的3D图像,否则会效果很差乃至看不到效果。

工作原理是采用光在相对应颜色和不同颜色下的通过性,来达到让两只眼睛只看到3D图像2张图中的一张。

这种眼镜历史悠久,早期3D电影多用这种模式。

特点是廉价、实惠、几乎不存在维护费用,适用性好,一些爱好者的3D作品或者3D网络电影多用此种方式。

但缺点更多,如光通量不足,画面昏暗、图像颜色变异等等。

现在在专业放映领域基本已经淘汰多年。

因为采用的是滤色(滤光)的方式来分开图片,因此也被称为“分色”或“滤色”技术。

此类眼镜统称为色差式3D显示,也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

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色差式3D的不足是显示效果有限,3D效果体验不足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却使很多财力有限的3D影片爱好者选择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2、偏振3D立体眼镜偏光式3D技术目前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

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电影院中常见的一种3D电影解决方案,所谓偏振,基本原理其实和一些偏光的相机镜头或者太阳镜差不多。

目前分为线偏振和圆偏振两种类型。

线偏振比较简单,使用XY两个偏转方向,也就是通过眼镜上两个不同偏转方向的偏振镜片,让两只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屏幕上叠加的纵向、横向图像中的一个,从而观看到立体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城
VisionBefore 3D眼镜就可以解释了如何创建一个错觉第三个维度,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眼在正常的环境中工作。每只眼睛看到本质上是相同的景象,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一个人失去一只眼睛,他们仍然可以看到。然而,大脑需要从每只眼睛的每幅图像,并将它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什么创造了第三个维度,使我们能够感知的深度,是一个事实,即每眼有一个稍微不同的角度。创建这个角度差异鼻子两眼之间创建一个gap.Red和BlueRed的和蓝色的3D眼镜,试图模仿正常视力,并发挥对大脑的一个把戏。这是通过创建两个非常相似的图像在平坦的纸,重叠片。所述第一图像是红色的,和所述第二图像是蓝色。塑料板,用于在3D眼镜中,使镜片用正确的通常是红色,留下通常是蓝色的。这意味着右眼拿起的第一图像,和左眼拿起略有不同的图像。的角度略有差异,而事实上,每只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图像看起来是同一个,创建一个的的实际3D.DefinitionThe字用来形容3D效果是“立体图像的错觉。”它是一个立体动议或仍然图片中,一个复合图像(通常为红色)的正确的成分的叠加比的左复合图像(通常是在蓝色,对比鲜明的颜色),以便产生三维效果时通过正确的颜色过滤器。虽然3D眼镜再次在电影越来越受欢迎,他们已经使用多年的漫画书,拼图和儿童玩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