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技师学院迁扩建工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技师学院迁扩建工程
摘要: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显赫、盛大、尊贵的象征意义正是本案诉求。

“鼎盛中华”是本项目的立意。

我们将鼎的内涵、寓意、形象应用到规划与单体设计中。

关键词:鼎;院落体系
abstract: ding is a symbol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ts illustrious grand the distinguished symbolism is the case demands. “splendid china”is the conception of the project. we will ding connotation, meaning the image is applied to the planning and monomer design.key words: ding; courtyard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44.3
第1章项目概况
1.1工程建设的规模
技师学院总建筑面积14.17万m2;按办学规模10000人,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设计;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单体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及学术交流中心、校行政楼、实习实训楼、学生宿舍、后勤服务及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看台及风雨操场、零星附属建筑及局部地下设备用房。

1.2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2.1规划设计理念:
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其显赫、盛大、尊贵的象征意义正是本案诉求。

“鼎盛中华”是项目的立意。

我们将鼎的内涵、寓意、形象应用到规划与单体设计中,结合传统的院落体系,来建设“工厂式的学校、学校式的工厂”。

1.2.2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综合优化,把“以人为本、体现技师学院办学特色”作为指导思想,使新校区达到功能合理、实用方便的目标,使校区的发展具有科学性、现代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反映出新时代技师学院独特的人文精神和面向就业、重视技能训练的工厂式学校氛围。

第2章总平面设计
2.1主校门的确定
南面50米宽的太双路是连接郫县到成都最快捷的沙西线的主干道,既是4条道路中最宽的,也是较早建成的。

并且南向开门一直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做法,在建筑布局、日照、环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被确定为主校门,为学校的礼仪性主入口。

2.2 “二轴、二带、六区”的规划骨架
通过对校园总体格局的分析与调整,形成了“二轴二带六区”的规划骨架,将校园有机地分成:校前区、教学区、实习实训区、体育运动区、后勤生活区及中心集中景观区六大部分。

校前区:该区主要由校门、对外招生就业接待大厅、校行政楼,
生态停车场、隔离绿化带组成。

它是学校对外联系最频繁的部分。

教学区:教学区包括学校的综合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位于正对校门主广场的两侧,是学校礼仪性的展示中心。

实习实训区:由实习实训楼组成,位于学校中心广场以北的部分,实习实训楼是技师学院最为重要的建筑,也是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同时也体现了学校以技术为主的教学特色。

由于其噪音较大,用水系景观带和绿化隔离带与教学区和后勤生活区分隔开来。

其中2号实习实训楼由于对外生产加工的需要,为了避免对学院的干扰,特别放在用地东北角,并通过北校门入口广场单独对外,不进入校园。

后勤生活区:位于用地的西北侧,整个生活区采用院落式布局,由四个宿舍小院落和一个后勤服务中心构成。

宿舍和后勤中心共同围合一个大型的文化交流广场与集中绿化区,形成十字形的学生文化长廊和学生生活街。

学生文化长廊利用院落、小广场、小街、小品、小商店等来营造温馨的生活气息,并有效地降低了建筑密度,且易于分期建设。

后勤服务中心位于北校门附近,根据成都北北东的主导风向,对周边建筑都不产生污染。

体育运动区:紧临后勤生活区与教学区,并靠近西校门,方便学生使用,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对外的社会服务的功能要求。

西南角为商业用地和主干道十字路口,对学院无论空间还是噪音都有一定干扰,适合安排为体育运动区。

风雨操场、体育场看台与标准400米田径场采用了场馆结合的设计方法综合利用,节省了用地。

中心景观区:为各大分区的中间部分,是各大分区间的绿化屏障。

二轴为“人文学术轴”和“文化交流轴”。

人文学术轴:由主校门开始,贯穿整个行政区、教学区和实习实训区,成为整个学校的形象礼仪性空间,为校园的主体部分。

文化交流轴:由西校门开始,贯穿整个后勤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和实习实训区,为整个学校的文化交流空间。

这条轴线上以步行为主,以人行尺度为基准,提供学生文体活动、交流学习的自由线性空间,体现校园理性与浪漫的结合、庄重科学精神与自由人文精神的结合。

二带分别为“中心隔离绿化带”和“水体景观生态带”。

中心隔离绿化带:将教学区与体育运动区、实习实训区与后勤生活区分隔开来,并且形成中心景观带,成为各个分区的视觉中心。

水体景观生态带:将实习实训区与教学区、体育运动区与后勤生活区分隔开来,利用基地原有灌溉沟渠形成连贯的水面,并以学校雨水作为水源补充。

和两侧的绿地共同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生态景观带。

两条景观带贯穿整个校园,分隔各个功能区,成功的将景观空间渗透进各区域。

除了美化校园,还可以改善校园局部空间环境和小气候。

2.3 交通流线设计
校园道路系统充分考虑交通和景观的双重要求。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设置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行车交通在校园内形成环路,环路内布置步行系统,尽可能做到人、车合理分流,以实现高
效便捷,安全的道路网络。

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线型走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依靠道路组织各种景观,使之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展现丰富的空间层次。

货运流线通过外围环路联系,南北校门的货运流线可以不进入大校门,从入口广场的车行入口进入。

后勤流线从北校门进入,体育运动区对外流线从西校门进入,简便快捷,不深入校内。

机动车停车场设在三个校门附近,以避免机动车进入校内;学生自行车的停放集中在生活区入口位置。

校园步行系统包括步行广场、入口广场、濒水步道、步行小道等,方便丰富多样的学生生活和教学需求,采用铺地、小品和驻留空间与绿地、雕塑有机结合,构成校园内丰富的景观层次。

2.4 景观设计
学校的景观设计采用景观广场、中心隔离绿化带、水体景观生态带、城市公共绿化带、中心景观节点、生活区景观节点、体育景观节点和分散区域绿地相结合的方式组成生态校园。

在校前区设置礼仪性广场,结合水体、树阵、铺地、草坪等元素形成宏大而宜人的广场,是学校的标志性场所。

中心隔离绿化带与水体景观生态带贯穿整个校园,分隔各区,将校园各区相互隔离开来,并成功的将景观空间渗透进各区。

其交叉部分形成中心景观节点,是整个校园的视觉中心。

生活区景观节点由文化交流广场与集中绿化区组成,形成十字形
的学生文化长廊和学生生活街,利用院落、小广场、小街、小品、小商店等来营造温馨的生活气息,
教学区采用组团式布局,中间设置多个庭院绿化区域,紧凑合理,体现校园的现代性。

体育景观节点以一种火热的动感来体现校园的独有活力和氛围,是校园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整个校园的景观设计除了美化校园外,还可以改善校园局部空间环境和小气候,形成园林式空间,体现整个校园与自然的有机和谐。

第3章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致力于多层次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与塑造,通过大尺度的集约化体量,运用“连廊、巨构”等方法,形成特色鲜明、机器般高度整体化的建筑群体。

实习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校行政楼共同围合组成校园的教学区,在总平面上类似一个“鼎”字,形成严谨,庄严、理性的校前区。

鼎的造型庄重、大气,威严,对鼎的形象的抽象与概括,也形成了标志性建筑—实习实训楼的外观形象,它处于两条主轴线的汇聚点上,是学校的人文焦点、形象焦点。

希望这简洁、纯粹的形体既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展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标志。

主体建筑均呈南北向布置,在各建筑之间,用共享空间和连廊连结,形成多个大小不同的围合、半围合空间。

成都技师学院项目以“鼎盛中华”作为立意。

将鼎的内涵、寓意、
形象充分应用到了总体规划与单体设计中,在建筑群内部空间组织上体现院落的空间精髓,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形成了大气,方正,雄壮的校园格局。

(作者简介:佘龙(1976-),男,四川成都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