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受到了更高的要求。

本科专业的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需要明确专业目标和定位。

在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时,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明确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只有明确了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需要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结合专业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另外,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高校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还需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学术人才,提升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支持。

最后,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高校需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推动专业的发展和壮大。

综上所述,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方案需要全面考虑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与社会的联系合作等因素。

只有全面推进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建设一流专业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旨在为高校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背景一流专业的建设对于高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一流专业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其次,一流专业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以保证一流专业的成功建设。

目标制定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

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具有战略性、可行性和可量化性。

在制定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目标的具体性和可实现性。

策略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一流专业的策略是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1.整合资源:高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各类资源,为一流专业提供有力支持。

这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资源等。

2.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一流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合理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一流专业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评估机制应该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估。

4.加强合作交流:与企业、其他高校及各界人士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实习实训和职业规划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实施计划制定好策略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明确时间节点:制定一流专业建设的时间节点,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以确保进度合理。

2.分工合作:制定具体的工作分工,明确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3.资源投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资源投入,包括经费、师资、设施等方面的投入。

4.监督和评估:在实施过程中,设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调整。

大学学院优秀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

大学学院优秀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

大学学院优秀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背景本方案旨在促进大学学院本科专业的优秀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本方案将针对当前和未来的行业趋势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标1. 提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 推动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素质培养,在本科专业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3. 加强行业对接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 推进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实施策略1. 定期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和调研,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学生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专业设置和优化。

2. 鼓励教师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

3. 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4. 开展专业实践和实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 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开展校企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6. 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国高校的教育合作和学生交流项目。

实施计划本计划将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逐步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23年)1. 完成本科专业调研和需求分析。

2. 根据调研结果,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和调整。

3. 开展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学改革工作。

第二阶段(2024年)1. 推进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素质培养。

2. 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和实机会。

3. 开展国际教育项目,拓展国际交流平台。

第三阶段(2025年)1. 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和质量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

2. 深化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资源。

3. 推动本科专业国际认证,提升国际竞争力。

预期成果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 提升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2. 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 实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高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特色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校特色建设是指通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办学特色,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制定和实施高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确定特色定位,明确高校特色定位,找准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确定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提升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群。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4. 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5. 加强科研创新,鼓励科研团队开展前沿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特色建设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线图,确保特色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强化学科建设,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提高学科建设的投入和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 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 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改革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科研创新支持,加大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鼓励科研团队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项目。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特色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为特色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学校的特色建设成果,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特色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

中国特色 高水平 专业 建设方案

中国特色 高水平 专业 建设方案

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近年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的重要性、特点和实施路径。

一、重要性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专业建设,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特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国家导向: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对各个领域的专业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2. 产学研结合: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师资队伍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专业建设的深入发展。

4. 学科交叉融合: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路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需求调研:通过对各个产业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 专业设置优化:根据产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和调整,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更新和改进现有专业。

3. 教学内容创新: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重点专业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重点专业是指一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医学、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包括目标、策略、实施计划以及预期效果。

2. 目标2.1 提高专业水平首要目标是提高重点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引进优秀师资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2 推动学科发展重点专业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具有某个专业技能的人才,还要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开展前沿科研项目、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 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3.1 资金支持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

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设施和实验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参与到教学和科研中。

3.2 师资引进引进具有国内外知名度和经验丰富的师资,增强重点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并促进学科的发展。

3.3 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前沿内容和应用实践。

结合行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提供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3.4 建立合作机制与国内外优秀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合作交流。

这样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开展共同项目,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实施计划4.1 第一阶段(2022-2023年):筹备阶段 - 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组,制定详细实施计划。

-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师资报考。

4.2 第二阶段(2023-2025年):师资引进与培训阶段 - 引进优秀师资,完善教师队伍。

- 举办教师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3 第三阶段(2025-2027年):课程改革和合作交流阶段 - 进行课程改革,更新内容和教学方法。

- 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健全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规划(一)总体规划通过启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一流专业建设。

积极引导各专业明确定位、强化特色、提升质量、争创一流,实现一流专业建设目标。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三年规划,力争到2022年建设20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形成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

(二)分年度规划1.2020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

2.2021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

3. 2022年: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

三、建设原则L坚持育人导向。

一流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对焦社会需求。

一流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产出为导向,遵循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原则,对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注重内涵建设。

一流专业建设应围绕专业内涵建设,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整合学科专业资源, 深化专业改革内容,全方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4.突出示范引领。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

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前言:作为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一部分,XXXX专业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和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XXXX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方案,力求为该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建议。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卓越的沟通技能、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企业和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课程体系根据XXXX专业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具有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将在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进行以下调整,以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一致,同时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1.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优化强调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实现知识转化的能力。

建议将基础理论课程重点放在实验室实践、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实际应用。

2.拓宽专业学科领域,加强交叉学科的整合在现代商业管理和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加强金融、会计、营销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开阔学科视野。

同时,针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将商业趋势与技术变革模式纳入课程设置。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养方法将XXX实验室纳入课程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

此外,还将引进XXX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和实习来深入了解相关商业领域。

提供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包括模拟市场策略、商业竞争实践和数字营销实践,在帮助学生实战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1.建立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我们将关注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增加优秀新教师的比例,组建具有国际化水平和跨学科背景的团队,保证教学内容与最新的金融、营销、管理等知识内容相对应。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构建一流的高等学府,专业建设是关键性的组成部分。

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必须更好地支撑起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

为了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实现一流专业建设,现就专业建设方案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组织机构的改革与建设。

加强组织机构的改革与建设,以适应专业建设的发展。

要统筹整合学校内外多方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立完善的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完善专业建设相关的政策、标准、考核机制和督查机制,形成合理而健全的专业建设体系。

二、重视专业规划与建设。

为实现专业建设目标,要根据学校和市场的发展需要,科学完善专业规划,积极推动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在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要有效实施专业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优化教职员队伍,改善专业环境,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注重专业管理与运用。

为了实现一流专业建设,要加强专业管理,拓展专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制定各种政策,鼓励专业向市场经济应用,以实际行动支持高等学府专业建设。

同时,要加强专业的经营管理,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合理的教学管理,开展有效的教育实践,提高专业的综合实力。

四、实施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要充分利用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有效整合学校内外多方资源,更好地发挥学科和专业的整体性功能。

有效整合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促进专业间的联合培养,构建学科与专业的联动发展机制。

五、重视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提升。

要重视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提升,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课程立项和方案的实施水平,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科研水平和学科地位,促进专业优势的更好发挥,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一流专业建设方案,是构建一流的高等学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学校要加强组织机构的改革与建设,重视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注重专业管理与运用,实施学科与专业的交叉融合,重视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的提升。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专业建设质量,逐步建设和打造特色专业,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学院决定实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培育与建设工作,为了保证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

2.贯彻落实学院“科学、规范、适应”的专业建设原则和“311”人才培养规格,以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院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4.示范带动,整体推进。

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要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的积累和有效经验的总结,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建设目标1.提升全院所有专业的整体水平。

通过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全院所有专业的的规范建设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2.建成一批高质量的院级重点专业。

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的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一批我院的重点专业,2009、2010、2011年每年确立5个左右院级重点专业立项建设,三年内确立共15个左右院级重点专业立项进行建设。

通过建设,使这些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

3.建成几个高水平的院级和省级特色专业。

三年内在院级重点专业的基础上,确立3-5个特色鲜明的专业立项建设,成为院级特色专业;在院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争取1-2个专业达到全省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社会公认的省级特色专业。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四)集成我校26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5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

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方案

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方案

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方案一、前言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一份详细的工作方案,以保障专业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总体目标通过本次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旨在达到以下目标:•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

三、工作重点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应当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 课程体系的优化针对专业教学不足的情况,应当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合理引入和调整相关课程,打造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水平教学资源。

3. 教材建设与更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支撑,应当通过建设教材编写机构、科研课题申报等途径加强教材建设与更新,保证教材内容先进和符合实际需求。

4. 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升级高校应当不断完善和升级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前沿知识和实践技能。

5. 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获取教学质量信息化反馈,持续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6. 专业认证和评审工作积极申请相应的专业认证和评审工作,提高学校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与知名度,打造具有专业品牌效应的高水平专业。

四、工作方案实施为了实现高校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和重点,应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1. 成立专业建设小组高校应当成立专业建设小组,确定专业建设工作重点和实施计划,凝聚针对性,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确定专业建设工作责任人应当明确专业建设工作责任人的职责与要求,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3. 建立信息化专业管理系统高校应当建立信息化专业管理系统,实现专业教学中的信息化管理、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测等功能,提高专业建设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应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绩效评估、人才引进等方式,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措施一、建设目标1、明确两个面向。

根据安徽省“率先中部崛起”、“东向发展”的开放战略和合肥成为全国交通枢纽背景下的物流中心的现实发展要求,安徽省以及合肥市的物流业已经呈现加快发展势头。

为满足物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坚持面向“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加强物流系统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流通技术与方法、连锁经营与配送等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从基层和一线做起并得到发展。

2、建设两个基地。

充分利用我校多年来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方向”的基础和经验,依托现有学科和物流专业平台,发挥我校长期以来与德国多所应用科技大学全方位合作的优势,以及双方商定合作共建“国际物流管理”专业为契机,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和中外、特别是中德合作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示范基地”。

并通过这两个基地的建设,推动物流管理理论的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增强对社会的综合服务能力,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尽快达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地位的先进水平。

3、打造两个特色。

按照合肥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与各级物流协会、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着力培养在企业关键岗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能力型”特色人才。

同时,利用我校与德国合作共建国际物流管理专业(双方已签订协议,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德方承担50%专业课教学,30%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双方共同管理发给本科文凭)以及与韩国、日本、美国的合作交流,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特色人才。

二、建设方案1、准确把握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物流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素。

(1)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和能力。

物流管理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和外经外贸理论知识以及物流运行管理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3篇)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3篇)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一、背景简介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是为了迎接未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制定的一项工作计划。

本方案将聚焦学校特色发展,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及学生培养等方面为重点展开。

二、学科建设1. 加强学科研究力量,提供研究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开展学科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建立学科交流合作平台,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师生与外界的学术交流。

3. 延伸学科辅助设施,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图书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三、师资队伍建设1. 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

2. 聘请高水平教育专家担任学校顾问,为学校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3. 加强招聘与选拔工作,通过公开竞聘聘用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教育教学改革1. 推行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3. 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践教学1. 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各界加强联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3. 推行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六、学生培养1.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德素养的培养。

2. 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爱好。

3. 加强班级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自律和团结合作意识。

七、工作推进1. 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负责方案的实施和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 组织定期工作会议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作为一项关键的产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我校计划在物流工程专业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概况1. 专业名称:物流工程2. 专业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在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物流规划、设计、运作、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3. 专业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物流信息化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现状分析目前,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与社会物流需求的巨大差距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急需对物流工程专业进行改革与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物流人才。

四、建设目标1. 建设目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构建符合现代信息化物流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开放、活跃、多元的学科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2. 建设重点:提高师资力量,配备更多物流领域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开设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实习和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与运营方面的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设内容1. 师资力量:招聘更多的物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建设专业发展领军人才团队,引入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2. 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物流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

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势学科培育方案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势学科培育方案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势学科培育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及优势学科培育方案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科创新的重要措施。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

本文将系统性地探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势学科培育的方案。

二、市场需求与学科发展学科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只有明确需求,学校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案。

通过调查研究和市场分析,分析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进行学科专业的选择。

三、学科结构与纵横交叉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平衡全校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纵横交叉的程度。

学科结构的平衡既涉及各个学科的数量和比例,也包括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学校还要发展交叉学科,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学科人才队伍。

学校应该聚焦核心学科,集中资源培养有影响力的梯队师资。

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年轻教师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科团队的整体实力。

同时,要注重教学科研并重,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五、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积极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开展学科交流与合作项目,共享人才、设备、实验室等资源。

这样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并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六、行业合作与实践平台建设学科专业的建设需要与相关行业进行紧密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的参与机会,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国际化与国际交流学科建设要具备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学校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办学、师生互访等方式,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摘要:本文旨在提出一份重点专业建设方案,以便确保高校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本计划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执行这些方案,我们将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与培养方案。

一、专业设置与调整1. 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增设有前景的新兴专业。

2.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需要,具备实践能力。

3. 建立专业的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和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1. 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人才的支持政策,吸引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加入高校教职。

2.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激励优秀教师继续提升自身素质。

3. 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学术发展和科研资源。

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1.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团队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提倡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增强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与实践基地建设1. 加强与行业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2. 建设实践基地,提供适宜的场地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结论:通过以上重点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高校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实践能力和适应性的教育。

希望各高校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监测和调整,以确保高校专业建设能够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建设一流的本科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明确专业定位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首先要明确专业定位。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在确定专业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化的需求。

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教学,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完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招聘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注重教师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注重实验室的建设,根据专业需要和实际情况,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

实验室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要。

五、强化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情况,不断优化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重质量管理和实践教学,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专业建设方案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的要求酒店管理学院计划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力求对全省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立足,面向全国,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宗旨,依托我校商科大学的学科优势,紧密结合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3-5年的建设期,努力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如下4个发展目标:(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四)集成我校26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二、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与方案为在本专业建设期末能够实现上述5个目标,我们计划采取如下发展思路与方案: (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立足本科生专业研究、应用能力,对于旅游实践教学,我们增设旅游规划制图实验室、旅游资源展览展示实验室、旅游电子商务与咨询实验室等,努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五年规划,依托实训实习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践的同时,开展双向科研经营活动,为教师提供科研场所,取得一批产学研成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建立新的满足教学要求、合作紧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一方面,每年围绕一定主题,组织我院学生参加旅游实践基本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实行“走出去”战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业余时间,去不同的旅游行业部门,进行岗前实习,切实提高旅游实践能力。

(二)形成本学科人才培养与旅游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积极探索和构建与旅游实践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思路。

主要从课程体系构建和旅游实践教学两方面来展开。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两环节并重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关注旅游理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旅游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出与旅游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只有坚持“两手抓”,我们才可能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又提高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1.理论环节建设有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

鉴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发展不足30年的新兴专业,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目前其理论体系尚不健全,其学科建设仍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

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经过近30年的办学经验的积累,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这些不足之处仍然会影响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因而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发挥我院教师自身积累的学术优势,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正视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理论缺陷和当前我院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在建设期内,课程总体设置上,围绕两个专业方向,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厚基础、强专业,提理论、重实践,精必修、丰选修,既要做到不同课程在内容上互相不重复和知识结构合理化,又要达到特色突出和优质课程明显。

2.实践环节建设突出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鉴于旅游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部门,我们要完善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广泛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设好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就业渠道。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巩固已经建立的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

同时,对于我院自身,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教学体系,使实验室建设系列化,另一方面,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鼓励教师带领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强学生旅游实践能力。

在具体发展措施上,依托我院课程体系基础,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将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和四大群组。

两大模块为: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

四大组群是:旅游经营管理综合类、旅行社管理类、饭店管理类、旅游开发策划类。

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集中优势重点办好与我院两个专业方向相一致的专业组群课程建设,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2门课程建设成校级优质课程,将《旅游学概论》、课程建设成院级双语课程;另一方面,根据两个专业方向的培养需要,增设一些关键课程,如开设《地理信息系统》、《国际旅游发展前沿》等。

此外,加强双语课程的建设力度。

在调整、补充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大纲、教材、教案、课件、题库等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适当推广网络教学,全面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

(三)建成一支应用技能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教学质量突出的师资团队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旅游相关行业和领域进行一线学习交流、旅游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

建立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在具体做法上,推行年青教师导师制,根据每位外聘教师的主攻方向,配备校内年青教师做助课,以课程对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每个教师带一门主干课,另带一门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的基本情况。

继续改善和优化师资结构,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通过有计划培训、对外交流、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引进学科建设急需的人才,包括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实现校企合作。

此外,围绕学科建设,每年设立1-2个主题,聘请2-4名国内有影响的旅游专家,来我校举办学术讲座,开拓师生的学术视野。

最终塑造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能力强、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

(四)探索、总结办学经验集成我校26年来办学的有效经验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上,通过建设期的努力,形成全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示范点。

(五)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环节。

其发展思路围绕旅游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教学改革论文的发表等方面而展开。

在旅游教学改革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上,其选题从两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是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来展开,围绕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与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则是结合我院优质课程的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改革、不同的理论教学方式与实践教学形式的尝试与探索等方面来展开。

教学改革论文的发表和教学改革成果奖的申报,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来进行。

始终把申报和研究教学改革方面的课题作为我们教学改革论文和成果奖发表与申报的一个有效的推动器,以该方面的课题来统领我们的论文和奖项。

三、预期成果通过3-5年的建设期,我们将有望获得一批标志性的旅游教学实践成果,形成一套财经特色突出、且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批切实有效的能增强学生旅游实践能力的实验和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优秀的旅游教学团队,从而把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具有明显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培养基地。

在教学成果上,争取申请立项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在省级以上的期刊上,发表2-5篇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

申请1项校级教学改革成果。

争取参编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组织编写1-2部具有我院学术特色的教材。

在人才培养上,构建一套与旅游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将《酒店管理》和《旅游规划与开发》2门课程建设成优质课程,建设1门双语课程,开设2-4门与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关键课程,争取申请立项1-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建1个实验室和3个实训基地,每年举办1场大学生旅游实践技能大赛,改革教学手段与方式,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尤其是旅游实验和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建立我院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吸引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来我校讲学。

围绕教学建设,每年举办2-4场学术讲座。

四、建设进度第一阶段(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外出调研、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起草实训基地与培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启动第一批子项目立项、教材编写计划等;举办青年教师示范教学系列活动和课程体系建设研讨系列活动等。

第二阶段(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前期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精品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对第一批教改立项的子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筛选、启动《酒店管理》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精品课程的建设。

第三阶段(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完善前两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包括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实践平台建设。

落实实习、实践与培训基地;加强实验室、资料室、网络平台建设。

对第一批教改子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对第二批子项目进行中期筛选检查。

第四阶段(2015年6月-2016年2月):按照对本项目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紧密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总结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酒店管理学院2012.5.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