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2认识厘米》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的认识|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的认识|冀教版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认识厘米,建立 1厘米的长度概念;这节课的前置基础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这节课的后续地位是: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尺子有一些粗浅的了解,极少数孩子会测量长度,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印象,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尺、纸条、图钉、小棒、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情境导入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好看的动画片,想看吗?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片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多媒体播放:《阿福做新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有趣的动画片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让学生思考衣服做小的原因,为学习新知设置了悬念,吸引了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师:阿福的新衣为什么做小了?谁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

认识厘米并测量教课目的:1.经过察看、丈量活动,使学生领会成立一致的长度单位的必需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成立 1 厘米的长度观点。

3.会用计量工具丈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着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成立 1 厘米的长度观点,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课难点在成立 1 厘米长度观点的基础上,较正确、灵巧地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长度单位(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出示课件)画外音: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有一天,一阵暴风把小桥的一个扶手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

同学们,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师:扶手究竟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相同长的小棒,请四人小组合作,采用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学生操作:采用橡皮、大小回形针、硬币等量出“扶手”的长度)师:谁愿意高声告诉大家你量得“扶手”有多长?生:我量得“扶手”有三张纸条那么长。

生:我量得“扶手”有四个 1 角硬币那么长。

生:我量得“扶手”比两个大回形针短一点儿。

生:我量得“扶手”比三个小回形针长一点。

师:奇异了,相同长的“扶手”,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相同呢?生:由于我们采用的工拥有的长,有的短,因此结果不相同。

(二)怀疑师:假如我们要获得一个一致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

二、认识厘米(一)认识尺子师:下边我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大家取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察看后报告,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认识尺子的构造。

)生:在尺子上有好多半。

(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 等数)师:对,有数。

你们按次序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你们看,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生:是 0。

师: 0 我们从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 表示什么?(课件闪耀“ 0”)生:尺子上的 0 表示起点。

2021年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1.2 认识厘米 课件

2021年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1.2 认识厘米 课件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用手 比一比。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3厘米
3厘米
3厘米里面有__3__个1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用直尺测量橡皮的长。下面谁做的对呢?
√ 和0刻度对齐
和最左端对齐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拿出一支新铅笔,先估测一下它的长度,再 用直尺量一量。
和0刻度对齐
在末端读刻度
铅笔长8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厘米字母表示为:cm 1厘米 记作:1cm 测量物体长度要和0刻度线对齐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课堂练习 哪种测量方法是对的?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有多长?
( 5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 6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5-1=4
( 4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6-3=3
( 3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厘米字母表示为:cm 1厘米 记作:1cm 测量物体长度要和0刻度线对齐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课后作业
课本: 第4页第1、2、3题
返回
厘冀米教、版分米数、学米二认年识级厘米下册
1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来自课后作业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的认识|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厘米的认识|冀教版

课题:厘米的认识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直观的一些物体进行了比较。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

显得重中之重。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使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

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

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

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学生分析: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习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对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他长度单位产生积极地正迁移。

同时,低年级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主要是借助表象记忆的,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长度表象,并提供起亲身经历或列举自己身边的物体,建立起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六、教学反思课题:测量长度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直观的一些物体进行了比较。

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

显得重中之重。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使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认识厘米-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认识厘米-冀教版

第2课时认识厘米【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记一记、找一找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用不同的物体测量了很多物品的长度,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什么结论?生: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来测量。

师:当我们选择用铅笔去测量物品长度时,对于测量的结果,我们会说5铅笔、6铅笔,这时候,铅笔就成了长度单位。

但5铅笔、6铅笔到底又是多长呢?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但其他的人却并不知道,所以你对他们说这个物品长5铅笔时,他们会一头迷雾,还是不清楚物品实际上到底有多长。

那么,怎样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根据测量的结果知道一个物品的实际长度呢?这就需要制定全世界统一的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

(1)出示一把直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师:“0”表示起点,就像我们赛跑时都要从起点开始跑,那我们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也要从“0”开始量。

直尺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所以数字是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直尺长些,数字就多些;直尺短些,数字就少些。

(2)认识、感受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的宽度吗?请你们把自己的食指、田字格、图钉放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出1厘米)师:请同学们找找,自己尺子上,还有哪些是1厘米的。

生:从刻度2到3,或者刻度3到4……都是1厘米。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尺子上每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2)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厘米并测量_冀教版(2)

认识厘米并测量教课目的:知识和技术:让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逐渐成立对 1 厘米的印象。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丈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共同合作的优秀态度,并在实际察看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仔细、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课重难点:要点:认识厘米,领会厘米的实质含义。

难点:让学生成立 1 厘米的表象。

教课过程:【导入】复习旧知师提出问题:说一说我们的课桌面有多长?启迪学生用身旁的东西铅笔和文具盒量一量比一比同桌合作达成,全班沟通后报告。

师总结:同学们的答案多种多样,全都正确,但为何数都不同样呢?师:所以,要正确表示物件的长度,就要使用一致的长度单位丈量。

方才有同学用直尺来丈量课桌的长,直尺上的“厘米” 就是国际上一致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师板书课题:认识【解说】认识直尺播放 flash 文件 ---认识直尺,指引学生察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口答。

刻度数字厘米师:这一条一条的线呢,我们就叫刻度线,刻度线很齐整,摆列得很平均。

师板书:刻度线师:还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读出来!此中,最小的数是哪个?生口答。

师总结:这些数可多可少,尺子短一点就少一些,尺子很长就多一些。

但无论长仍是短,数多仍是少,此中有一个数不可以没有,也就是这些数中最小的那个---0。

师:我们对 0 有了必定的认识, 0 能够表示什么都没有 ,0 还可以够占位, 0 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今日这个0,表示哪一种意思呢?生齐答。

师重申 0 在尺子上很重要,表示起点。

(设计企图:经过对话引出尺子上的重要要素——刻度线和数,而且侧重强调 0 这个“开始的数”,从而复习 0 的意义,突出 0 在尺子上的作用——起点,为后边的丈量确立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指引学生持续察看手中的直尺,你还看到了什么?师:表示一个小小的,很实用的长度单位,就是“厘米”(板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认识厘米并测量2-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认识厘米并测量2-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认识厘米并测量2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认识厘米并测量2”。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厘米,并学会了如何使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

本节课将继续深化对厘米的认识,并教授学生如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厘米的概念,并能准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厘米的概念。

2.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1. 直尺。

2.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橡皮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厘米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新课讲解:讲解厘米的概念,并展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测量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认识厘米并测量2冀教版2.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直尺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在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并测量2”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这个难点包括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厘米的概念,以及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这两个难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1. 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厘米的概念:在讲解厘米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具,如带有厘米刻度的直尺,来展示厘米的长度。

同时,可以通过比较厘米和其他长度单位(如米、毫米)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长度的直观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指的宽度、铅笔的长度等,来让学生感受厘米的实际意义。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本节课所在教材位置:二年级数学下册3~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直尺测量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估计熟悉物品的长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厘米的认识,会以厘米为单位,用厘米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活动建立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请将,设疑激趣小蚂蚁家门口的小桥栏杆断了,它想修建一个新的,但不知道它有多长,你们能为它想个办法吗?生1:……生2:……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1、观察厘米尺,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全班交流。

0刻度表示起点单位:cm 长度单位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比划一下。

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为1厘米?3、用尺子量①手中的数学书的长?该怎么做?②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如何测量的?③举几个物品测量长度。

例如:这种测量方法对吗?长()厘米想一想,测量时应注意什么?测量物体的左端要和0刻度线对齐,右边所指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三、巩固训练,应用拓展1、考眼力(出示书上4页练一练1、2小题)2、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

3、量一量你手的一拃有多长?走一步有多远?4、老师想量一量手腕,能用直尺测量吗?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工具,来帮助老师好吗?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你学会了什么?2、测量物体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厘米的认识单位:厘米:cm 长度单位0刻度表示起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认识厘米并测量-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认识厘米并测量-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认识厘米并测量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认识厘米并测量”。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进行长度比较和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厘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 长度比较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直尺。

2.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橡皮等。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长度。

2. 讲解厘米概念:介绍厘米的定义,展示1厘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 直尺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测量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不同的物品,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5. 长度比较: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加减计算。

板书设计:1. 认识厘米并测量2. 厘米的定义和实际长度。

3. 直尺的使用方法。

4. 测量练习的示例。

5. 长度比较的示例。

作业设计:1. 测量家中的一些物品,记录下它们的长度。

2. 比较两根铅笔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加减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厘米的概念,并学会了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测量时容易出错,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对于长度比较的部分,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际操作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厘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长度比较的准确性”。

厘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1. 直观展示:使用标准的直尺,向学生展示1厘米的实际长度。

可以让学生触摸直尺上的刻度,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长度进行比较,如手指宽度、铅笔长度等。

二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一)

二年级数学冀教版-【教案】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一)

第2课时厘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有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过程。

3、在估测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教师继续上次谈话引出直尺。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

掌握测量的方法。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教师继续上次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

(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

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

请大家找到1厘米,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

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

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分析:“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一些直观的物体进行了比较。

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显得重中之重。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

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

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

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测量活动。

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

教学难点:建立厘米的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教法上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

3、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寻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物体进行测量。

让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手段,相互探究,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并测量 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并测量 冀教版
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小学数学
教材版本
章节
第一单元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计,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师:谢谢你教会了大家测量的方法,怎么样,大家想不想亲自量一量,试一试。
师: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测量方法?(生上台,指生说说他测量得怎样)
4、认识线段
测量线段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交流
四、实践应用,拓展思维。
1、课本第3题,谁是冠军?课件出示
2、我会量,课本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指导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大家想看吗?(出示课件 《 阿福的新衣》)
师:谁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生说: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有道理,怎样才能使师傅和徒弟量的衣服一样大呢?(生说:师傅裁,徒弟量,用尺子)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小徒弟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非常感激你们的。
4、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长度概念的建立。
学情分析
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习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是借助表象记忆的,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长度表象,并提供起亲身经历或列举自己身边的物体,建立起1厘米的空间观念。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厘米、分米、米课题名称: 认识厘米课时安排: 2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体会厘米的含义, 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交流活动中, 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厘米的含义, 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法】: 直观讲解、讲练结合【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画到数字几, 就是几厘米长。

【教学反思】:课题名称: 米的认识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米的含义, 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 认识长度单位“米”。

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 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教法】: 讲练结合、实物演示【板书设计】: 米的认识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 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或 1m=100cm【教学反思】:课题名称: 分米的认识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知道1分米有多长。

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知道1米=10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厘米(教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厘米(教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厘米(教案)冀教版(2014秋)-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情感目标:了解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并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能在直尺上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学习用具,大家想知道吗?学生:想。

课件出示:买的时候是平的,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用一会就变成了秃头。

(打一文具)七彩小伙排排站,用它绘图却不难。

(打一文具)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猜猜:是铅笔和蜡笔。

师:铅笔不仅可以写字,还可以画画,蜡笔可以帮我们的绘画穿上美丽的衣服。

一个长一个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身高好吗?二、探究新知1.统一长度单位师:估计一下,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课件出示:师:请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根蜡笔量一量。

学生独自测量,然后反馈: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3根蜡笔的长度。

师:真好!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课桌的长度呢?学生:想。

师: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先用手比划一下,课桌面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然后比动作,回答:有这么长。

师:选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测量一下。

(1)我们用铅笔量。

(2)我们用文具盒量。

(3)还可以用手拃量。

……师:大家想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一量,然后分组交流一下测量结果。

学生尝试测量课桌的长度,然后集体交流:课桌的长大约有6支铅笔的长。

课桌的长大约有5个文具盒的长。

课桌的长大约有10拃长。

……师:听了大家的测量结果,你们有什么想问老师的吗?学生: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师: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有谁知道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用的文具盒长,他们用的铅笔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冀教版
2.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
3.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4.测量一块橡皮和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三、学生自学,师友互助,小组交流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
1.重点发现尺子上的“数“、”线”、字母“cm”。
2.尺子最左端的数,表示什么?
3.尺子上的每1大格就是1厘米
4.帮助学生测量。
四、展示点评,师生互动
1.认识尺子
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大家拿出尺子,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生:在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请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尺子上的数。(学友读,师傅听。)
师: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4: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厘米,然后汇报)
师: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是多长呢? (学生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
其它组做补充。
4.量一量(板书“量法”)
(1)估计。师:请你们把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学生自由估计)
(2)实际测量。 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一起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可相互交流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前面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教学重
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前
准备
课件、学生尺、纸条、可度量长度的物体若干。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厘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厘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精品】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一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1厘米的观念,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把直尺。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学生:cm
教师:板书cm,字母cm表示厘米,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厘米。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学生比划
教师:我们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有多长。
教师:从0刻度到1刻度,这两个长的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吗?
212厘米的认识教案课题12厘米的认识课型新授主备人成员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2厘米的认识教案
课 题
1.2厘米的认识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成 员
二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月5日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听故事导入(阿福的新衣)
播放动画
教师:同学们,阿福的新衣服为什么变生: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教师:那怎样做衣服才不会变小呢?
学生: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就好了。
学生2:用尺子去量一量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件)下面是分享的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课件),供大家参阅。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1测量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用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3.在测量、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每人三张纸条、新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课桌面有多长?同学们可能不知所措,无从回答,教师提示,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学生可能用铅笔、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学会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结果时,有的同学可能说3支铅笔那么长,8根小棒那么长,有的同学用尺子量,也不知怎么说明长度。

叙述:你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数都不一样啊?(使学生体会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表达的就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

)这样说起来就很不方便。

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

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叙述: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请同学们用尺子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教师将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请学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看看你的尺子,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到哪儿是3厘米长?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观察尺子,让学生亲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冀教版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的长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请同学们分别在尺子上找到3厘米,并交流各种找的方法。

4、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4页例题主题图。

请同学们量一下橡皮的长度,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归纳:直尺上的0与物体一端对齐,另一端落在直尺上的位置数字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5、巩固练习。

测量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三、实践应用
组织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组织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自己找后班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方法,比划3厘米
的长度。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汇报时可能说出:直尺上
的0刻度与物体一端对齐,看
直尺另一端对着数字几,这个
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学生独立测量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主汇报收获。

可以让学生多
指一指4厘米、
5厘米、6厘米
等。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厘米 cm。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 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认识厘米 冀教版

认识厘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口算5930= 69-32= 4738= 73-28=5×9= 8×4= 36÷9= 49÷7=二、新课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2、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引出直尺)预设:直尺、米尺、卷尺……三、探究新知1、认识直尺: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直尺。

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看到尺子上有0、厘米、数字……师:“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认识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2、认识、感受1厘米师:找到刻度“0”,从“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1厘米记作1cm。

说一说: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找一找:找出几种长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师:大约是什么意思?(就是差不多)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时,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比一比: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3、认识几厘米师: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你能再找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用手比一比吗?同桌边比边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厘米”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节课“认识厘米”是在上一节“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中要借助直尺和实际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组直尺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几厘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钉学生准备:直尺、橡皮、铅笔、图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2.观察直尺,你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引入这节课的统一的长度单位,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对直尺产生初步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尺子: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1厘米=1cm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认识厘米)3、认识1厘米的长度: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1厘米有多长,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图钉的长是1厘米,我的拇指宽是1厘米等,帮助学生对1厘米形成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4、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现,让学生找到测量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测量中有效的规避这种错误的做法。

4、认识几厘米①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3、0—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③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

(真是一个好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观的讲授,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牢固的认识,并对厘米这个概念印象深刻,然后拓展延伸,教会学生找到2、3、4厘米,用手比一比,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长度有一个自我的感受和体会,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厘米。

三、展示点拨如果给你一个物品,你能准确的量出它的长度吗?试一试。

学生测量自己的橡皮有多长师巡视有多长,你是怎么量的?(投影演示)反馈:你们看她量的好吗?好在哪?你们量的这么准,这么快,是因为你们找到了一个好的测量起点。

小结:看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首先都要找到一个便于我们测量的起点。

看来你们已经能运用尺子准确的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了,学生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汇报结果,并展示自己是怎么测量的。

(三)巩固新知教材4页,练一练1、2、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四)达标反馈习题:1.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测量。

2.生活中有很多长度为1厘米的物体,比如()、()。

3.1厘米1厘米的数,数()次是5厘米。

4.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

5.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直尺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厘米。

答案:1.长度单位2.橡皮的厚度、图钉的长度。

(答案不唯一)3. 54. 1厘米5. 7(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1厘米是多长?那么2厘米,3厘米,4厘米呢?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布置作业1. 计算13厘米-9厘米=()厘米38厘米-7厘米=()厘米20厘米+9厘米=()厘米15厘米+8厘米=( )厘米2.先估算,再测量数学书厚约()厘米,实际厚是()厘米。

你的手掌宽约()厘米,实际宽是()厘米。

3.判断一块橡皮的厚度是10厘米。

()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6厘米()4.解决问题一条彩带长26厘米,第一次用去4厘米,第二次用去14厘米,一共用去多少厘米?答案:1.4、31、29、232.答案不唯一3.错、错4.4+14=18(厘米)◆板书设计认识厘米1厘米 1cm◆教学资料包长度单位的由来本来我国采用市制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用丈、尺、寸,重量单位用斤、两、钱,面积单位用亩等,这些单位在1990年已废除。

现在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便于国际交流。

我国已经统一使用米制作为长度单位.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埃及著名的胡夫的前臂作为腕尺建造的,塔高为280腕尺.公元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寸”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

到了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由于人的高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

我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于1709-1710年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测量.由于当时的长度单位不统一,康熙皇帝规定去地球子午线1度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海谢茵进行实地测量,得出1米等于0.512074督亚士(法国古尺).米尺采用十进制,长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1875年,17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确定米尺为国际公用尺,并用铂金做成长1020毫米,宽和高各为20毫米的X型标准尺,在尺的中间面的两端各刻三条线,在0摄氏度时,其中两条线的距离恰好为1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在变化,因此米尺也不够准确;另外,国际米尺原型在刻画上也存在着缺陷,影响了米尺的准确性.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大会上,决议废除1889年以来所沿用的国际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气体放电时产生的一种橙色光谱波长的1650763.73倍作为米.这种光米.尺精确度很高,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二,如果用它来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误差不超过1。

很早以前,人们以人体作为标准确定度量长度的单位。

三千多年前,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

公元前6世纪将一个人向两侧伸展手臂,两个中指尖的距离定为长度单位1呎。

古罗马凯撒大帝时代规定,把罗马士兵行军时的1000双步定为1哩。

公元8世纪末,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把他一只脚长定为1呎。

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

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呎。

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

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的一节定为1寸。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感到这种用人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终于想到了地球。

我国清朝康熙皇帝规定取地球子午线1度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

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梅谢茵通过实地测量,得出1米等于0.513074督亚士(法国古尺)。

1875年,17个国家的外交代表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确定米尺为国际通用尺。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议废除1889年以来所沿用的国际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氪86气体放电时产生的一种橙色光谱波长的1650763.73倍作为1米。

这种光尺精确度很高,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二。

最初是以具体实物测量,如国王的手跨长、脚长等,所以英寸叫foot。

在19世纪法国人制作了一把标准米尺,铂铱合金制成,以子午线长度的4千万分之一订为一米,但标准尺会有热胀冷缩现象,也会被腐蚀。

故现在采用激光测距,科学上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较精确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