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50例临床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赵义辉;胡亚男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脾脏是人体的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清除血液中
出现的病菌、抗原、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等,对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疾病,脾切除术是其治疗的
主要手段。

然而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术后发热、感染、腹腔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等[2]。

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作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51-152)
【作者】赵义辉;胡亚男
【作者单位】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3;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31例巨大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J], 时瑗
2.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J], 潘定宇;毛晓雯;熊良昆;李
昌盛;孔雕雕;刘志苏
3.脾切除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J], 王琦
4.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J], 张燕;曾义;周英华;竭淑菊
5.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19例临床护理 [J], 田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防治的探讨

关于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防治的探讨

关于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防治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止疗法。

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412例。

回顾性分析,探讨脾切除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疗法。

结论:脾切除围手术期的规范操作是防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脾切除;并发症;并发症防治【中图分类号】R6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294-01脾切除术用于治疗血液病,脾损伤,脾破裂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1]。

但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部分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2]。

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膈下脓肿、胃出血、不明原因的高热、胸腔积液等。

弄清发病机制和病因是脾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防治的关键[4]。

为此选取2004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4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和研究脾切除后近期并发症的防治办法。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的患者412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256例,年龄在37~70岁,女性患者有156例,年龄在43~68岁,因外伤行脾切除272例,门静脉高压脾切除93例,脾肿瘤行脾切除6例。

全胃切除行脾切除26例,其他原因行脾切除15例。

在412例患者中发生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共有48例,发生率12.3%,其中膈下脓肿14例,发生率3.4%。

胃出血7例,发生率1.7%。

高热10例,发生率2.4%。

胸腔积液肺炎肺不张等9例,发生率2.2%,胰瘘5例,发生率1.2%,胃破裂3例,发生率0.7%。

经及时处理和治疗所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及结果:对412例患者进行术后2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生率。

对术后并发膈下脓肿的14例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通畅引流,多下床活动。

对术后并发胃出血的7例患者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和止血药物,并适当禁食同时加强静脉营养等。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探讨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探讨
4 8 6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1 3 卷第 1 2 期

护凤 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旗人 民医 院,内蒙古 呼伦 贝尔 0 2 1 0 0 0 )

摘要 :目的 讨论脾切除术后 常见 并发症 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脾切 除患者进行 临床 护理 ,在 对患者进行护理 的过程 中 对护理措施进行讨 论、研 究。结论 任何 手术都存在 其并发症 ,而脾切除手术也不例外 ,其 常见 并发症如 出血 、感 染、 血栓 形成、肺 不张、 胃瘘等 ,我们 应 了解这些并发症 ,并提 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期预 防或减 少并发症 的发 生。 关键 词 :脾切 除 ;并发 症 ;护理 中图分类 7 3 文献标识码 :B DO I : 1 引 言 号 :R4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2 . 3 9 0 2 . 2 . 5 必 要时 辅 以有 效抗 生素治疗 ,以控制感 染 。 2 . 2 . 6 B超 及 C T检查 以 明确定位诊 断 。 脾 脏是 人体 内最大 的免疫 淋 巴器 官 ,脾 切除术 是外 伤性
因此重在 预 防 。
1 出血
多发 生于手术 后早期 ,常 由于 脾脏血 管及侧 支循 环血管 的损 伤 ,血 管 的结 扎线 不 紧 或 滑脱 、后 腹 膜创 面渗 血 等所 引起 。一旦 发 生 出 血 ,常需 要 再 次 开腹 止 血 ,术 中对 于手 术 野 应反 复 检查 、并彻 底 止 血 。对 于肝 硬 化 患者 或 者 血 液 病患 者 ,可以有 针对性 地纠正 凝血功 能 。
1 . 1 护 理 目标
患者 未 出现活动 性 出血 或活动 性 出血 得到 控制 。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 W orl d Hea lth D ig e stM edica l Peri odica l医学论坛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冷红艳(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摘要】外科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有效的手术方式[1]。

由于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手术损伤大,对护理要求高,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护理【中图分类号】R322.2+1 【文献标识码】B外科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有效的手术方式[1],我院外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85例,其中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现对其原因、预防及护理做一探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85例,男58例,女27例;年龄29~75岁,平均42.8岁;Child A级35例,Child B级38例,Child C级12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65例,手术方式为单纯脾切除2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63例,52例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其他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

2 结果85例断流脾切除术,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16/85),死亡2例,死亡率2%(2/85),具体情况分别为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内大量渗血4例,术后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脾热4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2例。

3 讨论3.1 术前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均病程反复,患者常有多次求诊的经历,其中1例肝硬化患者先后出现5次消化道出血,而且需手术治疗,致使患者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失去生活信心,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情绪。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脾切除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资料。

结果我们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综合健康教育,认真进行术前预备,术后护理和观察记录,使患者能平稳度过脾切除术围手术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结论脾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脾亢或外伤性脾破裂的常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有益于患者恢复。

还要重视术后随访,警惕粘连性肠梗阻的出现。

【关键词】脾切除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0-02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0年1月——2012年12月行脾切除术52例,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为5-65岁,平均为45岁;其中肝硬化脾亢15例,外伤性脾破裂37例,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1例,脾热1例(以上2例均为肝硬化脾亢患者),切口裂开9例,胰漏4例,炎性肠梗阻并发dic1例(死亡),后期粘连性肠梗阻4例(其中再次手术1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肝硬化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而外伤性脾破裂因急诊就诊,造成精神压力大,表现为忧郁、恐惧、焦虑等,要向患者或家属针对性地讲解手术目的、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病例的成功患者现身说法,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积极备血。

术前留置鼻胃管。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晚给予温生理盐水灌肠。

急诊手术需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

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1],去枕平卧6h,低流量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向医生及麻醉师了解术中病情,制定术后护理计划。

2.2.2 饮食患者肛门通气后指导饮水。

排大便后可进流食。

应指导患者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应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损伤性脾破裂术后护理论文

损伤性脾破裂术后护理论文

损伤性脾破裂术后护理心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61-01【摘要】探讨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

方法:回顾分析外伤性脾切除术的护理过程。

结果?手术治愈14例,死亡1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

结论:患者入院后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是脾破裂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护理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从临床诊治的角度来看,闭合性腹部损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闭合性腹部损伤时,由于体表无伤口,确定是否伴有内脏损伤,有时很难。

损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突然,出血凶猛,病情变化快。

同的病因,脾破裂分成两大类:①外伤性破裂,占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外伤史。

②自发性破裂,极少见,且主要发生在病理性肿大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破损在脾实质周边部分。

真性破裂:临床上85%属于此类,破损累及被膜,破裂部位多见于脾上极和膈面,有时在裂口对应部位有下位肋骨骨折存在。

破裂如发生在脏面,尤其是邻近脾者,有撕裂脾蒂的可能。

这种类型的脾破裂,出血量大,病人可迅速发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已致死亡。

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

1、出血量大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细弱、脉压变小,严重时血压不稳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

2、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衩起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表现出腹膜刺激征。

3、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当时的条件,尽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脏。

?适用于脾包膜裂伤或线形脾实质裂伤。

?适用于单纯修补难以止血或受损的脾组织已失去活力,部分脾切除后有半数以上的脾实质能保留者。

?适用于脾脏严重破碎或脾蒂断裂而不适于修补或部分脾切除者。

有重要意义。

输入适量的血或液体可提高伤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降低脾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能力。

方法回顾45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经过。

结果 45例脾切除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12例,但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于术后的并发症。

结论术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发现、治疗并发症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脾切除并发症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237-01脾切除术是很多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式,如:外伤性脾破裂、巨脾、脾功能亢进、脾脏肿瘤等,另外血液系统的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红蛋白H症等,也被认为是脾切除的良好适应证。

但是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常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对并发症的观察是脾切除术后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1.一般资料1.1基本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我科室脾部分切除或全脾切除的病人共4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45.6岁。

术前诊断:巨脾、脾功能亢进12例,外伤性脾破裂16例,脾挫裂伤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脾脏肿瘤5例,门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2例。

1.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并发症的有1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

其中:腹腔内出血1人,术后发热8人,膈下感染1人,血小板升高至500×109/L以上2人。

2.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2.1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是脾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

多发生于术后24至48小时,常见原因胰尾血管、脾蒂血管、胃短血管的出血及膈面、脾床的创面渗血[1]。

术后的患者除要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外,还要注意患者引流液的颜色、量、切口敷料的情况、神智、尿量、皮肤颜色温湿度等,这些都能提示患者有无发生术后腹腔内的出血,帮助估计出血量,一旦确定患者存在出血的并发症要配合医生用药或者准备再次手术止血。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摘要:自从Leonardo于1549年行首次脾脏切除术以来[1],临床医生亦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 但术后仍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 (1 5% ~ 61%)和手术死亡率(6% ~ 13%)[2]。

主要并发症有:①腹腔内出血,②门静脉系统血栓栓塞③膈下感染④胸腔积液⑤胃穿孔⑥胰漏⑦发热。

下面就其常见原因,预防措施予以综述。

同时指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脾脏切除术治疗效果,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负担。

关键词:脾切除;并发症;常见原因;预防[Abstract] Since Leonardo performed the first spleen resection in 1549 ,the splenectomy has a long 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Clinicians have also accumulateda wealth of clinical experience.But the complications of splenectomy contain a high of level of mobidity (1 5% ~ 61%)and mortality (6% ~ 13%). The main complication to clinically with the following: ①Abdominal cavity hemorrhage, ②The portal vein thrombosis③subphrenic infection④ pleural effusion⑤gastricperforation⑥pancreatic leakage⑦fever. This review aims to summary thecauses ,prevention and trent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Perfec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Strict operation and Ac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spleen resection Utmost reduce the burden of patients.[Keywords] Splenectomy complications causes prevention1 腹腔内出血1.1常见原因:①胃短血管及脾动静脉处理不当。

中医毕业论文 中医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中医毕业论文 中医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中医毕业论文中医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展中医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展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在对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一、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常见类型脾切除术是指将脾脏完全或部分切除的外科手术,常见于脾脏肿瘤、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1. 消化系统并发症:如腹泻、肠道疾病等。

2. 免疫相关并发症:脾脏在机体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脾切除后容易出现感染等免疫相关问题。

3. 血液系统并发症:脾脏对血液的调节功能很重要,切除后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等问题。

4. 肝脏相关并发症:脾切除后,肝脏在血液代谢方面的负担增加,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二、中医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方法和效果中医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和其效果: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脾切除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脾胃、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和抗菌消炎等。

中药常用的药物有黄连、人参、党参、陈皮等,这些药物具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腹泻等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脾切除术后的消化系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脾切除术后免疫相关并发症和血液系统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力和血液功能。

例如,可选择针刺脾经相关的穴位,如脾俞、关元、足三里等,以起到调理机体功能的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对脾切除术后的免疫相关并发症和血液系统并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在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优势和不足中医在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整体调理:中医注重人体整体平衡,针对脾切除术后的机体机能变化进行全面调理,调整体液代谢和免疫功能等,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6例脾切除的临床护理

56例脾切除的临床护理

56例脾切除的临床护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由于脾门血管护张迂曲,周围侧支循环形式广泛,传统的脾切除方法往往较为困难,且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1]。

2006年1月一2009年6月,我们对56例脾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脾切除术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12-69岁,平均41岁。

其中外伤性脾破裂34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11例,单纯性脾肿大11例。

伴发糖尿病16例,高血压病13例。

1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热1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炎症性肠梗阻6例,腹腔出血2例,静脉血栓和发热合并发生4例。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临床护理2.1出血观察多发生术后当日或48h内,最常见的原因为膈面或后腹膜区渗血,或脾蒂结扎线脱落[2]。

(1)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监护2天,持续吸氧2天,以提高肝细胞的氧供。

本组2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压偏低,收缩压在82~96mmHg,舒张压在45~60mmHg,心率在68-90次/min,但患者的面色及四肢末梢色泽均正常,腹腔引流管无活动性出血,考虑为硬膜外镇痛泵引起的低血压.48h拔除镇痛泵后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

(2)严密现察膈下引流管引流出液体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果术后3h内出血>200ml/h,或>100ml/d,表示有活动性出血。

同时应重视患者的主诉,观察腹部有无压痛。

本组患者第一天引流量为100-300ml,术后第二天为50—100ml,术后第三天<40ml或无,颜色由鲜红逐渐转为淡红,无渗血时拔除引流管,本组无腹腔出血。

(3)为了防止应激性溃疡出血应观察胃肠减压的颜色和性质,术后当天开始静脉滴注洛赛克40mg bid.共5天。

2.2预防感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3],很容易继发术后感染,所以必须预防感染的发生,主要措施:(1)尽量把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病室内空气保持畅通,温湿度适宜,严格控制陪护人员。

单纯脾切除术后并发症37例分析

单纯脾切除术后并发症37例分析
6 胃 出血
1 5例( 4 0 . 5 %) , 术 后发 热持 续 2周 以上 ,经多方 面检
查仍找不到原 因。笔者认 为 , 所谓不 明原 因发热不没有被发现而 已, 如脾静脉血栓 、
炎症 、脾床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 、免疫功能改变等 。 如处理 不 当 ,均可引起不 同程度 的发热。本组 1 5例均为肝硬化 门
后引流不 畅、周 围组织损伤( 如胰尾损 伤) 、细菌对抗生 素不 敏感 、患者 抵抗力差等 。处理 :一旦诊 断明确应立 即引流 ,
包括 穿刺抽 脓 、置管 引流和切 开 引流 。本组 3例穿刺 抽脓 等 治疗后痊 愈 。
4 切 口 裂 开
3例( 8 . 1 %) ,腹壁切 口裂开常见原因有营养不 良、 糖尿 病、低蛋白血症等基础疾病, 切 口缝合不 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本组 3 例均为腹直肌切口, 患有糖 尿病或低蛋 白血症 。 处理:
弛 ,术后加强营养 , 及 时处理腹胀 、咳嗽 、尿潴留等情 况。 5 胰漏 3例 ( 8 . 1 %) ,为术 中漏诊胰 腺损伤 或术 中胰尾损伤 所 致 ,常于术后 3 ~4 d从腹腔 引流管 中流 出清亮或混浊 的液 体 ,引流液淀粉 酶明显升高 。处理措施 :①保持 引流通 畅 , 必要时负压 引流冲洗 ;②酌情应用抗 生素 ;③使 用制酸药及 胰腺分泌抑制药;④注意饮食 ,减少胰腺分泌 。本组 3例胰 漏患者 经上 述处理 7~l 3 d后痊 愈 。
麻醉下重新缝合切 口, 并行减张缝合。 对估计切 口 裂开可能性
大的患者 , 取肋缘下切 口并行减张缝合 , 缝合切 口时腹壁要松
后 关腹 ,注 意低血压 时血 凝块处 有无 出血 点 。
1 0 胃破 裂 1例( 2. 7 %) ,为术后 胃穿 孔患者 ,经再次 手术修 补后 痊愈 。需 要强调 的是 ,胃壁损 伤时需浆 肌层缝 合包埋 。

56例脾脏破裂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56例脾脏破裂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56例脾脏破裂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脾脏破裂行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与要点,优化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脾脏切除术患者护理记录,术后对所有患者行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病情观察、围导管护理、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①5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13例(23.2%),死亡4例(7.1%)。

②13例并发症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出院。

结论脾脏切除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观察,并针对性实施预见性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脾破裂监测并发症护理预防Clinical Nursing and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on Patients undergoing Spleen Rupture Resection-56 cases Study【Abstract】Objective:To have an discussion and summary on nursing measureson patients of spleen rupture resection due to spleen rupt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nursing documents of 56 admitted patients 2011, vital-sign surveillance,illness observation,conduit nursing, nutritional support, basic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and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given to patients. Results: ①Post-operativ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was 23.2%, and mortalityrate was 7.1%.②13 cases occurred complicatio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Strengthening vital-sign surveillance and conducting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are key points for securing successful rat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spleen rupture resection.【Key Words】 spleen rupture surveillance complication nursing prevention 在腹部外伤中,脾破裂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1],脾脏切除术是外伤性脾破裂、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脾原发性疾病及某些造血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2]。

脾切除患者护理分析论文

脾切除患者护理分析论文

脾切除患者护理分析论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54.8±9.8)岁。

其中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伴脾亢8例,药物性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各1例,术前B超脾脏大小(肋下斜径)(17.2±4.0)cm。

1.2治疗方法本给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原位脾切除,手术的关键在于保持脾脏在原位状态下断离胃短血管和脾门血管,然后分离周围组织,最后完整地切除脾脏。

其中1例合并胆囊结石同期行胆囊切除术,2例食管静脉曲张严重行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Hassb术,1例Sugiura术)。

1.3结果本组10例,无术中和术后死亡,术中平均出血(581.2±683.4)ml,共2例输血,平均输血(100±213.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6±9.0)天,1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给予支持、输注白蛋白等内科治疗后痊愈。

未有出血、静脉血栓、胰瘘、胃瘘等严重并发症。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病程反复,患者常有多次求诊的经历,其中1例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先后出现6次消化道出血,而且需手术治疗,致使患者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失云生活信心,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情绪。

给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原位脾切除的优势和护理经验,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营养支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是围手术期预后不良的一项重要指标[2],有报道,低蛋白症患者的感染明显增加。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以维持机体蛋白质、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的需要。

我们针对患者的条件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多种氨基酸、白蛋白等输注补充营养。

2.3出血和感染的防治本组患者血白细胞均低于正常值[(1.20~3.72)×109L]。

血小板减少[(40-90)×109L],故患者极易出血和感染,护理上做好观察和健康教育,也是护理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定期测体温、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变化,嘱患者忌食带刺带骨的食物、防碰撞、外伤,刷牙要轻柔,注射部位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以上,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90例临床护理论文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90例临床护理论文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90例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脾切除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在脾切除术后出现膈下脓肿、炎症性肠梗阻、发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腹腔出血的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

结果:90例并发症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

结论:正确认知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妥善护理可作为患者康复的保障。

【关键词】脾切除术;并发症;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40- 02随即抽取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在脾切除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调差研究,选取有效的护理方案,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脾切除术患者,男69例,女 3l例;年龄 l2~72岁,平均53岁。

其中外伤性脾破裂60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15例,单纯性脾肿大10例,脾囊肿5例。

伴发糖尿病15例,高血压病9例。

2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热7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炎症性肠梗阻5例,腹腔出血3例,静脉血栓和发热合并发生2例。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1]。

2 并发症护理2.1 膈下脓肿脾切除术由于组织创面大,术后免疫力低下,极易并发膈下脓肿。

体位护理需取高半坐卧位,以保持膈下位置抬高,最大限度地预防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现象的出现。

术后 6h摇起床头20度至30度,足跟部置两只软枕加以固定,防止身体下滑。

待24h后患者可主动要求较舒适的体位时,可帮助患者摇起床头40度至50度,在患者下腰部、骶尾部各置一软枕,胭窝部放两软枕,脚根部放两软枕,使下腰部、骶尾部舒适,并防止身体下滑。

注意保证长时间正确的体位,并每隔4h给予20arin休息体位。

在进行引流管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作为预防膈下脓肿的基本方法。

需及时检测引流液的性质做好记录;按时挤压引流管,避免扭曲及堵塞,及时更换引流袋,避免逆行感染[2]。

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的探讨于海英;赵海峰;戈清凤;孙凤;夏士艳;侯士华【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脾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只有1例(2.5%)患者发生了并发症,而对照组有7例(17.5%)发生了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0,P=0.0253).2组患者的并发症经过正确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最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康复出院.结论正确的认识脾切除后的常见并发症,并给予预防性的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意义.【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13【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脾切除手术;并发症;护理措施【作者】于海英;赵海峰;戈清凤;孙凤;夏士艳;侯士华【作者单位】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在人体内,脾脏是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脾切除手术是一种外科治疗方式,在许多疾病中都会用用到脾切除手术,例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外伤性脾破裂、门静脉高血压以及皮囊肿等[1]。

脾切除手术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栓形成、出血、胃瘘、感染以及肺不张等[2]。

本文主要阐述了脾切除手术后对这些常见的并发症状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脾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34±9.07)岁。

外伤后全脾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外伤后全脾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 . 1 腹部并发症 1 )出血 : 术 中游离脾周 韧带 , 充 分暴露术 野直视 下切牌 。切忌 动 作粗 暴 损 伤和 撕 裂周 边 器 官 组织 。 脾 蒂血管 、 胰尾血管 、 胃短血管 结扎不牢 或松脱 、 损伤 膈肌及脾床 创面 渗血 是常 见出血 原 因。所 以处 理脾 蒂血管应尽量 靠 近脾脏分 离 出脾动 脉并 予 以双重结
1 . 1 临床资料
2 0 1 4年收治的外伤性 脾破 裂行脾 切 除术病 例 6 4例 。
其 中男 4 1 例, 女2 3例 , 年龄 1 6~ 5 4 ( 平均 3 3 . 2± 5 . 3 ) 岁; 车祸伤 3 3 例, 坠 落伤 1 5例 , 刀 刺伤 1 1 例, 挤 压伤 5 例 。6 4例患者人 院时皆有腹膜炎体征 , 伴 失血性休
迅速甚至 来不 及 抢 救 , 或 者 合并 多 器 官损 伤 处理 棘 手 。基层医院转送途中风险极 大 , 可就近 医院手术治
疗 。但 急 诊 脾 切 除 术 仍 然 具 有 一 定 风 险 , 常 见 并 发 症
如 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脏两极 患者可酌 情行部 分 脾切 除术 。吸除 腹 腔 内积 血, 牵开 胃及横结肠 , 将 胃脾 韧带无血 管区剪开 , 进入

3 5 6 ・
医学 跖 知 杂 志 2 0 1 5年 第 2 5卷 第 5期
外伤 后 全 脾 切 除 术 的 并发 症 及其 防治
程改超 沈 雄 山
【 关键词 】 全脾切除术 ; 并发症 ; 防治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 6 5 7 . 6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5 1 1 ( 2 0 1 5 ) 0 5 - 0 3 5 6 - 0 2 尿管 、 膀胱 , 无 明显异 常后 , 温盐 水 冲洗腹 盆 腔 , 清点 器械敷料无误后 , 放置粗硅胶管 , 依次关腹 。

50例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

50例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护理
后3 d血 小板 计 数 恢 复 正 常,并 进行 性 上 升 ,术 后
意患 者症 状 及血 小板 的变化 ,及 时落 实 各项 治 疗性 护理 措施 。 及早 提供 预 防血栓 形成 的健 康 教育 。 现将 我科 2 0 0 9年 9月 一2 O 1 2年 8月 收 治 的 5 0例 脾 脏 切 除术后 血小 板增 多症 患者 的护 理体 会报 道 如下 。
少 数 血小板 ≥1 O 0 0 x 1 0 9 / L , 称极 度血 小 板增 多症 。根
发 现 出血 、 栓塞 并 术后 3 d内 , 护 理重 点 在于 预 防 、 观 察腹 腔 内出 血【 。1 2例 肝硬 化脾亢 患 者 、 9例 免疫 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术前血小 板计数均在 5 0 x
者术 前 2 h输 注血 小板 5 ~ 1 O U 。2 l 例 患 者术 后 3 d 内血 小板 仍 低 于正 常 . 1 2例 肝硬 化脾 亢 者凝 血 酶 原 时 间延 长, 最长 者达 1 倍, 且脾 脏 切除 时手 术创 面 大 。
早 期 护理 要点 : ( 1 ) 密切 监 测 血 压 、 脉搏 、 呼吸 、 尿 量
1 0 9 / L以下 , 最 低者 血 小板 计数 达 l O x l O g / L 。1 4例 患
据 病 因,血 小板 增 多症 分 为克 隆性 血 小 板增 多症 和
反 应 性血 小板 增 多症 2类 …。脾脏 切 除 术后 血 小板
增 多症 属反 应性 血小 板增 多症 。 依据邓 家 栋 主编《 临 床血液学》 的反 应 性 血 小 板增 多症 诊 断 标 准 l 2 ] 为血 小 板计数  ̄ >5 0 0 x l O g / L 。血小板在血 液凝 固 、 血栓形成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作者:王美容张艳沈小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对我院100例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100例脾切除术后临床护理患者。

结果经过检查分析得知我院100例脾切除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20例患者,经过我院医生全面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并无出现术后并发症危险症状。

结论经过我院对脾切除患者术后分析得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并发症最主要的方法。

本文是笔者对100例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分析。

[关键词]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方法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62-011 临床资料1.1 基本资料本组100例脾切除术患者当中: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5岁,40-50岁之间45例,51岁-60岁之间44例,61岁-70岁之间11例,患者多为中年人。

手术之前诊断得知:脾功能亢进35例,外伤性脾破裂25例,脾挫裂伤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脾脏肿瘤15例,门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5例,经过我院积极治疗和护理已全部康复出院。

1.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并发症的有2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

其中:腹腔内出血4例,术后发热6例,膈下感染2例,血栓形成3例,肺不张3例,胃瘘2例。

2 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措施2.1 出血多发生于手术后早期,常由于脾脏血管及侧支循环血管的损伤,血管的结扎线不紧或滑脱、后腹膜创面渗血等所引起[1]。

一旦发生出血,常需要再次开腹止血,术中对于手术也应反复检查、并彻底止血。

对于肝硬化患者或者血液病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凝血功能。

护理措施: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若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对已发生休克者应迅速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及时输液,必要时输血。

②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③观察腹部体征的情况,注意有无腹腔内出血症状,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50例临床护理【摘要】目的:分析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抽取在我院2008年到2011年间进行脾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5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感染、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都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

结论:及时对相关的情况作出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脾切除术;并发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83- 01
1 前言
脾切除术后出现发热等的情况在临床方面是很常见的,此类情况的发生率比普通的腹部切除术要高,所以对于此类问题要处理起来是相当棘手的,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方面和机体方面的痛楚,同时也拖延了住院的时间,进而加大了患者在经济上的负担。

现在抽取我院50例进行脾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情况做以下报告。

2 一般资料
抽取在我院2008年到2011年间进行脾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5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23例,年龄在16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

当中有22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有15
例患者出现炎症性肠梗塞阻,有9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5例患者出现发热及静脉血栓并发。

3 护理方法
3.1 术后出现疼痛时的相应护理方法
在进行完手术之后,出现疼痛是很正常的,在手术后三天切口位置出现疼痛会变得明显,所以医务人员及家属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尽可能保持病房的安静,给患者一个舒适的调养环境,且需要帮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

指导患者从精神上进行意会,尽量去缓解疼痛。

听从医生的嘱咐,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便于患者更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在手术后两到三天,如果患者咳痰也会引起切口疼痛,医务人员及家属可以指导让患者采用深呼吸的方法,且协助患者扣击其背部,与此同时应加大雾化吸入的氧气温度及湿度。

在抽取观察的患者当中,有10例在术后24小时内注射了50mg哌替啶和8例使用了麻醉镇痛泵,患者的疼痛情况都得到了缓解。

3.2 术后出现发热时的相应护理方法
患者在进行完脾切除术之后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发热情况,不过出现一般发热的患者大都在一周左右体温会逐渐正常。

但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长期发热,这可能是脾静脉血栓形成、脾床周围血栓充血水肿、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对症治理。

如果是皮下感染发热,这会很快被检查出来,但是如果是肌肉层内被感染,患者的症状表现比较缓慢,所以必需每天对其伤口进行检查,对切口感染做尽早的排除。

对于脾热问题,在脾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会在短时间里引起发热。

加上脾切除手术会给机体带来较大的损伤,因此,在术后也常常会引起吸收
热。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在白细胞计数及精神状态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异常。

发热护理的具体方法为,对患者的体温需要做密切的观察,了解其发热的特点。

如果是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当体温高于38.5℃时需及时处理。

如果是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可以采用支持疗法,使用清热解毒液等中成药,必要时可采用消除炎痛的方法来降低患者体温。

3.3 术后回复阶段的饮食护理
术后一周左右,如果患者的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在营养管中注入100ml的温盐水,注入速度约每分钟30到40滴,间隔2到3个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恶心、腹胀、呕吐现象,2到3个小时后可以在营养管中注入100ml的面汤或米汤,滴注完成后使用约50ml的温热水进行冲洗,防止有残留食物在营养管内发酵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问题。

当天可以进行三至四次滴注,患者在接受滴注过程中,可以采用半坐卧的姿势,但需要对患者腹部进行严密的观察,滴注的速度不能过快。

第二天,可滴注米汤、鱼汤及肉汤,滴量可逐渐由100ml增至150到200ml且浓度也可渐增。

如果在灌注3到4天后,患者没有出现腹痛等现象,可以考虑拔去营养管,正确指导患者用口进食,进食方法可由流食和半流食开始随后可逐渐改用软食,且让患者需细嚼慢咽,切不可食用过快,可分多餐食用,需要注意,进食完成之后不应立即平躺,避免食物应反流而引起恶心等问题出现。

4 治疗结果
对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法和抗凝治疗法,对脾热患者适当的使用激素治疗和使用中药治疗,对切口感染及膈下脓肿的患者采用充分引流治疗方法,及对胸膜炎和肺炎的患者采用加强抗感染及雾化的治疗方法,50例进行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出现疼痛、发热情况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护理后可痊愈出院。

5 讨论
进行脾切除术后的患者,护理重点在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且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如一般护理、窗口护理、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和饮食护理等,为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对于出血、胸腔积液、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医务人员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秀珍,柴素英,曲雅丽.骨盆骨折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30).
[2] 张娟,孙海燕.复杂性脾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36).
[3] 林玮斌,苏晓萍,李毅宁.7例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08)
[4] 韩静,王美花.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包头医
学.2010(01).
[5] 李士静.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