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概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共19页文档
土地市场和物业税改革
打破地方政府在城镇土地供应领域的垄断 将有助于增加土地和房地产供应,并降低
其价格。 征收物业税,将有助
关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而言对建筑 业以及消费品相关行业应有支持作用。
财政和税收改革
划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并把政府 开支引向公共物品,这将有助于减少经济 中的地区性和行业性扭曲.
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整体来说这些 政策应有利于服务业和私营企业。
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措施
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具体措施:放 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改进土地和信贷 供应、放松市场准入。
这些政策将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因而有 利于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
金融业改革
包括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发展国内债券市 场,鼓励私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放开资 本账户。
十二五规划将像十一五规划一样, 提出解决所有重要的结构性问题
─ 改变增长模式: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 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推动 产业升级,加快西部和内陆区域的发展
─ 提高能效,减少污染
─ 促进农村发展,继续推动城镇化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调GDP增长目标
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可能从十一五 规划的7.5%调降至7%
END
多新机器设备来提高生产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今年9月发布公告确定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 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重要历史意义——决定中国调结构成败的改革
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调整资源和能源价 格以体现其相对稀缺性并减少对工业的隐 性补贴。这虽然会提高下游生产商的成本, 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劳动密 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帮助提高能源使用效 率并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国内上游的原材 料、能源行业可能成为这项改革的主要受 益者。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前言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将重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村综合经济发展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将得到完善。
农村振兴
农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将加强乡村治理和基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农业农村生态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同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全面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二个五年计划
十二个五年计划导言自1953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实行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这些计划被称为“五年计划”,旨在指导国家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重点介绍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背景、目标和措施。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背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覆盖了2011年至2015年的时期。
在该计划实施期间,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目标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经济增长:在五年内实现年均经济增长率不低于7.5%。
2.结构优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农村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
5.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6.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7.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
•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土地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环境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十二个五年计划
十二个五年计划引言十二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53年起,中国政府每隔五年制定一次国家发展规划,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取得的成就。
第一阶段(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的第一个经济建设规划。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着重发展工业,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重点包括金属工业、化工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1958-1962)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中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尝试。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重要措施,旨在促进农业生产的集体化,以加快农业发展。
然而,由于一系列因素的不利影响,这个阶段的成绩并不理想。
第三阶段(1966-1970)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实施的,因此计划的执行受到了严重干扰。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主要关注政治运动和社会改革,而经济发展的重点则被削弱。
第四阶段(1971-1975)第四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政府在恢复正常社会秩序之后制定的首个计划。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面临着恢复经济秩序和发展经济的巨大任务。
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并促进农业现代化。
第五阶段(1976-1980)第五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政府在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后推出的继续发展经济的计划。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化的力度,着重发展重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计划目标还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建设等。
第六阶段(1981-1985)第六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政府在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计划。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计划还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第七阶段(1986-1990)第七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阶段制定的计划。
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开放合作上。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间跨度为2011年至2015年,其目标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转型,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十二五规划的简要介绍。
首先,"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和完善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其次,规划强调了创新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第三,规划提出了加强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规划强调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规划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规划提出了加强对外开放的目标。
规划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外市场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水平,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人才引进,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结来说,"十二五规划"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的一份全面规划,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升的目标。
这一规划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我国“十二五规划”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规划。
该规划涵盖了2011年至2015年五年期间,旨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并对其取得的成就作简要介绍。
一、背景我国“十二五规划”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提案报告。
该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充满活力、创新型、与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发展方向,为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全面的规划。
二、目标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增强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内外需的协调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措施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战略,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内外需协调增长战略,促进内需的增长,扩大对外开放。
四、成就我国“十二五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主要创新型国家之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城乡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果;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主导理念;内外需协调增长明显,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
总结起来,我国“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民生福祉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6日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二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指导思想第四章基本原则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强力推进城镇与垦区发展打造跨越式发展平台第六章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第七章发挥各垦区比较优势第四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跨越式发展实力第八章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第九章做大做强建筑业第十章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第十一章强化大企业大集团支撑带动作用第五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跨越式发展基础第十二章建设农业“三大基地”第十三章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第十四章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第十五章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六篇积极发展服务业提升跨越式发展质量第十六章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七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八章营造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政策和环境第七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跨越式发展强大支撑第十九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十章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十一章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十二章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八篇着力改善民生共享跨越式发展成果第二十三章促进人口事业发展第二十四章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十五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十六章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第二十七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第二十八章加强民族团结第二十九章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第三十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第九篇实施科技和人才强兵团战略增强跨越式发展动力第三十一章推进科技创新第三十二章推进人才强兵团战略实施第十篇促进改革开放和兵地共同发展激发跨越式发展活力第三十三章深化体制改革第三十四章建设开放型经济第三十五章促进兵地共同发展第三十六章发挥兵团集团化优势第十一篇改善资源环境推进跨越式发展可持续第三十七章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第三十八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三十九章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第十二篇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第四十章加强民兵应急能力建设第四十一章加强政法力量建设第四十二章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第四十三章维护兵团内部稳定第十三篇凝心聚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宏伟蓝图第四十四章健全规划保障机制第四十五章实行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第四十六章强化政策保障第四十七章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第四十八章加强投资和项目管理第四十九章完善规划评估机制“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兵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 六篇 绿 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 约型 、 环境友 好型社会 第 四十 加快 财税 体制 改革 第 四十八章 深化 金融 体制改 革 第 四十九章 深化 资源性 产 品价格 和环保 收费改 革 第十 二篇 互 利 共赢 提 高对外 开放 水平
第 五 十章 完 善 区域 开放 格局
第 四十 五章 坚 持和完 善基 本经 济制度
第 十八 章 实施 区域 发展 总体 战略 第 十九 章 实施 主体 功能 区战 略 第 二 十章 积极 稳妥 推进城 镇化 第 二十一 章 积极 应对 全球 气候 变化 第 二十二 章 加 强资 源节约 和管 理 第二 十三章 大力 发展 循环经 济 第二 十 四章 加 大环境保 护力 度 第 二 十五章 促进 生态保 护和 修复
第五 章 加快 发展 现代农 业
第六 章 拓宽 农 民增 收渠 道
第 七章 改善农 村生 产生 活条件 第 八章 完善 农村发 展体 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 升级 提高产 业核 心竞 争力 第 九章 改造 提升制 造业 第 十章 培育 发展 战略性新 兴产 业
第 十一章 推动 能源生 产 和利用方 式变 革
第 三十三 章 健 全覆盖 城 乡居 民的社会保 障体 系
第 三十 四章 完 善基本 医疗 卫生制 度 第 三十 五章 提 高住房 保 障水 平
第三 十六 章 全 面做好 人 口工作 第 九篇 标 本兼治 加 强和创 新社 会管理
第 十二章 构建 综合交 通运 输体 系 第 十三章 全 面提高信 息化 水平 第 十 四章 推进海 洋经 济发展
第 四十章 完 善维护 群众 权益机 制 第 四十一章 加强公 共安 全体 系建设
第 十 篇 传 承 创 新 推 动 文 化 大 发 展 大 繁 荣
大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力、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根据省市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编制《大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扎实推进以工业强县为主的五项建设,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民生改善、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跃上了新的历史平台,迈上了新的发展起点。
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3.8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3%。
人均生产总值8300元,是2005年的1.9倍。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239万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1亿元,5年累计完成124亿元,年均增长5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0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31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5%。
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29.4:17.9:52.7调整到2010年的24.8:20.3:54.9。
单位GDP能耗下降25.3%。
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夯实了发展基础,积累了发展后劲。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新型工业化有效推进。
五年连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入园企业30家,2010年园区产值可达15亿元,全省最大的民营粮食仓储企业紫阳公司建成,投资30亿元的蔡伦造纸设计规模全省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户,是2005年的3倍。
2010年工业增加值9.6亿元。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基地县和示范县”建设顺利推进,设施农业面积18万亩,实现产值6.3亿元。
10万亩中早熟苹果、10万亩时令水果、10万亩冬枣获绿色产品认证,黄花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猪、牛存栏分别达到52.1万头和8.4万头,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格局初步形成。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以开放创新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进入21世纪的上海,作为全国性的贸易和经济活动中心,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
要深入推进全面健康发展,必须扩大开放步伐,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金融中心。
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产业体系,扩大沿海开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商贸服务、大众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名牌商品和风尚服务业,搭建多元化的外贸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体经营者参与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和发展具有技术和管理进步的新型产业。
二、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改善营商环境
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节能环保型、有竞争力的经济,上海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创新制度,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不断升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建成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全球一流的企业、行业、产业体系。
上海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2011年至201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宏伟蓝图。
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分为宏观经济、城乡发展、民生保障、资源环境、政治法律等五大方面。
一、宏观经济
实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该计划的首要任务。
为此,中国将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等措施,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率,维护国际平衡和和谐的国内经济发展。
二、城乡发展
中国继续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体来说,是加强城市经济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民生保障
中国继续加强民生保障。
其中,提高就业、促进教育、
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资源环境
中国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的研究和应对,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合作等。
五、政治法律
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司法、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改革,确
保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公正有效的司法制度、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
总体来说,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在各个领域
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目标是建设一个相对先进、相对富裕、相对公平、相对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十二个五年计划
十二个五年计划
首先,我国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我国
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
同时,我国将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其次,我国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
再次,我国将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产权保护,优化
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
同时,我国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我国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提高基础设
施的智能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同时,我国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供应。
另外,我国将加强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提高人
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我国将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最后,我国将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国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总之,我国的十二个五年计划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旨在实现经济持
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一、基本信息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二、规划进展综述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
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目标十二五是从2024年到2024年的五年规划期间。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平衡。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二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翻一番。
2.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
3.稳定物价水平,保持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
4.推动创新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
在社会发展方面,十二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
2.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健康保障。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民生福祉水平。
4.加强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5.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在工业和环保方面,十二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加强工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提高。
2.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经济增长率保持稳定,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同时,就业和教育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十三五是从2024年到2024年的五年规划期间。
其主要目标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增长方面,十三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左右,实现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
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3.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深化开放,推动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发展方面,十三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2.提高教育和科技创新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3.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民生问题。
5.加强农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在工业和环保方面,十三五计划设定了以下目标:1.加快工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引言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本文将介绍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背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是基于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国内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选择继续实施五年计划,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如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和产业升级等。
因此,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目标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经济增长稳定。
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和持续,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
2.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实施情况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实施举措:1.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以指导各个领域的发展,如《“十二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2.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和鼓励创新活动,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3.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区域间合作,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4.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如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和提高农村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
5.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中国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影响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3、分析区域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应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为基础,充分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结合区域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圈的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竞争影响,开展错位竞争与优势互补,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引领发展,成为本经济圈的核心。
4、通过区域营销策划增强区域品牌。为了把“规划”落到实处,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必须把加强和全面推行区域营销作为区域发展经营的纲领,不断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1世纪的城市竞争实际上是包括产业在内的全方位竞争,产业聚集必然导致城市间在资金、技术、知识和知名度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城市竞争力固然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外在的包装宣传。区域营销突出了城市的定位和主导产业,有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域营销是城市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各界人士,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市民等共同参与。
一、宏观经济环境
1.十二五世界制造业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态势研究。
2.十二五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环境研究。
二、思路目标
3.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研究。
4.2020年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展望。
三、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5.十二五促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27.工业和通信业利用外资和“走出去”战略及对策研究。
28.十二五保障工业行业产业安全的战略及政策研究。
八、综合管理
29.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体系研究。
30.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监测体系研究。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七、人民生活
30.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对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区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目前经济增长深层次问题,明确的区域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明晰的产业组合及布局规划、找到牵引产业集群的切入点,因此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之前,应对本区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区域经济基础、发展环境、社会文化和战略地位等关键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以及如何根据发展机遇、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区位特征,确立本地区的独特地位。
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概要.txt∞-一人行,必会发情 二人行,必会激情 三人行,必有奸情 就不会被珍惜。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16.十二五 工业技术改造思路和重点领域研究。
17.十二五提高工业和通信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8.十二五工业、通信业标准化战略与对策研究。
19.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五、可持续发展
20.工业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21.推进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及措施研究。
5、制定招商引资、产业园区规划及方案。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是规划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咨询领域,因此招商引资规划必须根据本地区产业选择和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及人员,换位思考,精心设计项目。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收官之年,起草和编制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列入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国务院多部门前期调研透露的信息看,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6.十二五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7.十二五装备工业(航空、汽车、船舶等)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8.十二五消费品工业(轻工、纺织、食品、生物医药等)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9.十二五电子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2、明确区域定位及整体发展战略。定位是规划的关键,必须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原则为指导,结合本区域基本情况,着眼长远,立足中期,明确区域定位及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10.十二五软件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11.十二五通信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
12.十二五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研究。
13.十二五促进高技术工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研究。。
14.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模式研究。
四、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15.十二五 加快提升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在十二五规划中,把结构调整定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本地区的十二五 规划工作。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