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教育之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教育之思考
作者:
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04期
本刊访研团手记:
何强,教授,天津大学管理科学博士,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院长,何强的职场生涯却是从企业开始的。
1995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何强先后进入三星电子等多个跨国公司工作,在公司管理层有着8年的实践工作经历。此间,他赴韩国延世大学完成了高管进修,也曾见证了企业有小到大的华丽蜕变。在工作中,有一个问题始终令其困惑,那就是为何高等学府毕业的高材生,不能直接在企业中发挥作用,还要经历长期复杂的企业培训,而在企业培训过程中还有个别“高材生”被淘汰、分流。为了寻找用人单位和高校间人才标准差异背后的逻辑,何强又读下了天津大学管理科学的博士并进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从一名一线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管理学院院长,他一直在思考、探寻并尝试着缩小用人单位与高校间的距离。
在分别经历了企业高管和象牙塔里的教学工作后,他已经基本了解当初的不解与困惑。他认识到大学教育专注于教学和新的创新科研,较少顾及社会需求,同时也不是所有创新都具备价值,因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为此,工作初期的何强即下定决心,要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始,逐步扭转这种局面。
何强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后便开始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索与尝试。特别是在美国UNA大学的国际访学经历,使他具备了专业理论、社会经验、国际水准的比较经验和丰富的高校基层教学和管理经验。这些有力地推动了何强对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的各项改革。
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本刊访研团:何院长,您对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教育的思考核心问题是什么?
何强院长:我思考的核心问题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问题。理论与实际的交相辉映是处处可见的,但如何将其在教育工作中反馈出来,是千百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姜昆相声《着急》中,在提到给女儿辅导小学数学题时,有这么一句台词:“你说小学六年级,你弄那么难的功课干吗?这道题说一大水池子要灌水。要是开进水管儿的话,十五个小时给弄满了;要开那个排水管的话呀,二十四个小时排完。问俩管子一起开,几小时灌满?你这不吃饱了撑的吗?”很多人应该也做过这道题,大家会不会也有同姜昆台词中所提到的同样的感受,同时开灌水管和排水管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是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以上数学模型又是面对什么现实问题?认真想想,大量的客户随机去银行存钱取钱,多久银行的银库会
达到一定额度,或者银行需要准备多少的银库额度才能基本满足需求?这个问题的模型不就是简化版的进排水管问题吗?如果老师提前把上面理论性的问题投射到现实世界中去,那么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和兴趣去研究“同开进排水管多久灌满水池”的疑问而且也不会生出变态的指责心理。
二、寻找企业与高校话语沟通的体系通道
本刊访研团:何强院长,您上面的这个例子即形象又生动,一语见的,在找到了问题根源后,您是怎样具体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何强院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主要的做法就是寻找企业与高校间话语体系的相通之处。企业本着全面统筹的管理思想,这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大有不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以全局的战略眼光思考进而制定下一步的战略规划。高校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则是以某一点切入,对某一点进行创新性的思考,讲究新、小、深。因此要在企业全面、务实的管理方式与高校创新的教育模式中寻求平衡点,培养创新性的全面务实的高素质人才。
跨国公司通过用人需求和用人标准向教育系统反馈人才培养信息,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提出改革教育的建议,来影响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参与教育发展,比如捐资办学、投资办学、建立教育基金会等,其意义不仅仅是拓展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办新型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促进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培养复合型人才。
通过此类的经验学习,让用人单位和高校间更多的人都认识到二者话语体系间的相通性,从而加强对方价值的理解与认识,避免怎么轻视与误读。
三、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究合作
本刊访研团:何强院长,在解决了对话方式和话语体系问题之后,您是如何操作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呢?
何强院长:这方面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大力开展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究合作。基于我们大量的访谈和工作体会来看,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的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始,就努力开展同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并始终保持着这一传统,而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教界的合作发展非常不均衡:同中国地处沿海和发达区域的高校合作较多,同中国“985”和“211”高校合作较多,同中国综合大学和工科类高校合作较多。同中国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合作的高校数量较少,同中国地方所属高校合作较少,同中国文科类、师范类等类院校合作较少。
跨国公司与高等学校加强产学研领域的合作,尤其是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双方共需、互惠共赢、双方受益的合作。这种合作一定要建立在双方有强烈合作意愿的基础上,以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导向。
高等学校与跨国公司合作培养人才,可以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从高等学校来说,学校参与跨国公司合作,可以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了解企业的文化背景和用人理念,了解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学生参与跨国公司的实习和课题研究,可以接触到学校无法提供的环境、技术和先进实验设备,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适用人才的培养;从跨国公司来说,要把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要有战略眼光,要建立长效机制,避免急功近利。企业要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尽可能创造定单式培养的机会与条件,对定单式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始终如一地给予全面的关注。
大学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一种社会行为,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学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的纽带,要适当加强政策扶持,舆论引导,支持企业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鼓励跨国公司为培养人才多作贡献。
四、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刊访研团:听了您的介绍,我们知道贵校在与企业的产学研究合作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想追问的是到目前贵校有没有形成可借鉴的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何强院长:这方面我校已形成了成熟的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商科教育,在大众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为此全国高等商科院校要统一思想,继续深化教育思想改革,进一步明确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构建多元化、高素质商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强化商科分类分层教学,提高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商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从商科特点出发,大力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人才选拔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高素质商科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等。比如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商科专业,而且其市场口碑一直比较泛泛。用人单位感觉该专业毕业生能力泛化,缺少所需行业背景知识与技能。但是医药市场营销,作为医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复合型培养专业,却能满足新时代医药行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复合型”的医药营销人才成为医药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同时,加强模拟实训中心,仿真实验室,大量实习基地的建设成为提升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我校所开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医药营销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国内首个着眼于培养国际化视角的市场营销专业。加大国际化视角的培养,对中药国际化的推广和满足国际社会对药品营销人才的需求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几年来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