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运动

合集下载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中国舞龙运动》课件

促进身体健康
舞龙运动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身体机能的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通过舞龙运动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 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机会。
教育价值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需要 参与者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 成各种动作和表演。这有助于培
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
国际交流与推广
1 2
参加国际赛事
积极参加国际舞龙赛事和活动,展示中国舞龙运 动的技艺和特色,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广舞龙文化
通过举办国际舞龙文化交流活动、展览等形式, 向世界推广中国舞龙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
3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 同开展交流、培训等活动,促进舞龙运动的共同 发展和进步。
06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保留传统元素
在舞龙运动的传承中,应注重保留传统元素,如传统的龙具、服 饰、音乐等,以保持舞龙运动的文化底蕴。
创新表现形式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表现形式,如引入现代舞 、街舞等元素,使舞龙运动更具有现代感和观赏性。
融合多元文化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龙运动经验,融合多元文化元素,丰富舞 龙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中国舞龙运动》ppt课件
目录
•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 • 舞龙运动的技艺与技巧 • 舞龙运动的社会价值 • 舞龙运动的赛事与活动 • 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
01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背景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据传 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龙舞”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 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并流传至 今。

舞龙运动概述

舞龙运动概述

舞龙课概述一、舞龙运动的概念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二、舞龙运动的背景龙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舞龙运动伴随着龙的诞生和龙文化的发展而出现,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

几千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开展。

自1992年原国家体委研究拟定《全国舞龙竞赛规则》开始,舞龙运动正式纳入体育比赛项目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舞龙运动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起来。

特别是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国际龙狮总会的正式成立,更标志着舞龙运动开始进入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并被世界所接受,短短的13年时间,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国际龙狮总会,以世界舞龙锦标赛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和国内舞龙赛事活动的不断举办,世界和国内舞龙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技艺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舞龙运动独有的体育和文化魅力,表明了这项运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

三、舞龙运动的功能(一)、教育功能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中明确指出“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

”因此,从事舞龙这项运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的方面的教育与锻炼,它更能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它还能增进对各民族文化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能激发起民族的自强和自豪感。

(二)、民族凝聚功能钱其琛总理撰写的《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文章中指出:“从更为深层的意义上说,龙文化首先体现中华民族团加合力的精神内涵”;“龙的形象,最初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舞龙和赛龙舟都需要运用集体的合力来完成,而无法运用单个人的力量完成,在这种集体的合作中,如果单个人的力量不能融入整个集体的节奏中去,所有人都会招致失败”;“龙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龙文化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舞龙舞狮复习材料

舞龙舞狮复习材料

三、名词解释:1、舞龙(狮)运动:舞龙运动时一项集娱乐、喜庆、技能、健身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运动,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能锻炼人的体魄和意志。

2、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八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有,也可以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3、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狮)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狮)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四、简答题:一.舞龙规定套路的评分标准有哪些?答:1.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

①姿势正确,方法合理,配合协调,技术熟练,出色完成全部动作给予满分。

②与动作规格有差距,轻微错误扣0.05分;明显错误扣0.1分,严重错误扣0.2分。

③一个动作出现多种错误,最多扣0.3分。

2.布局、结构、精神面貌,分值为1.5分。

①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动作顺序、方位、路线正确,有很好的表现力给予满分。

②改变规定套路动作顺序,运动方向线路,每出现一次扣0.1分。

③完成套路节奏松散,运动员精神面貌不足,缺乏表现力,根据程度扣0.1至0.5分。

3.音乐伴奏,分值为1分。

①音乐伴奏的节奏与舞龙动作、构图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乐曲完整,很好地烘托舞龙气氛给予满分。

②与以上标准有差距,根据情节扣0.1至0.5分。

4.服饰,分值为0.5分。

①运动员的服饰符合规则要求,给予满分。

②与标准有差距,扣0.1至0.2分二.舞狮自选套路的评分标准有哪些?答:1.动作规格分值为5分①人体姿势正确,龙的形态饱满,技术方法合理,步型、步法规范,配合协调,圆满完成套路全部动作,给与满分。

②表现与规格要求不符(有失误),每出现一次轻微失误扣0.1分,每出现一次明显失误扣0.2分,每出现一次严重失误扣0.3分。

2.艺术表现分值为3分①运动员精神饱满,神态演示丰满逼真,充分展示龙的精神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视完成情况给与0.5-1分。

浅谈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传统舞龙运动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在传统舞龙运动创新与发展方面,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笔者从传统舞龙运动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创新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传统舞龙运动的历史背景传统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百姓文化,它最早的形式是让人们用芦苇或草编制成的龙形成列,通过反复舞动,表示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崇敬和祈愿。

这种形式的百姓文化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化艺术。

到了明朝清朝时期,舞龙更演化成了一种年节、婚嫁等现实生活的集体表演形式,同时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直到今天,舞龙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精髓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二、传统舞龙运动的现状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传统舞龙运动也逐渐走向了文化多样化的阶段。

现在的舞龙不仅是简单的表演,而是融合了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元素,逐渐形成了一个高度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艺术门类。

对于传统舞龙运动的发展,有以下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多样化: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音乐、舞蹈、灯光、动画等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演出形式。

如今舞龙已不仅仅是传统形式的表演,而是通过在表演中加入奇幻风格、灯光效果、音乐等元素,突出舞龙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二是专业化:传统舞龙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百姓文化艺术升华为一种以专业为基础的艺术门类。

现在已经成为了专项运动,除了在民间文化活动中广泛应用以外,舞龙运动也独立地参加了各种文艺比赛,并且有更加规范的比赛规则。

三、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在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受众精准打造。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在传统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中,需要关注年轻人,向他们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此外,在传统婚礼等民俗活动中,舞龙运动的活动也能够得到发扬光大。

舞龙的相关知识介绍

舞龙的相关知识介绍

舞龙的相关知识介绍作者:韩以轩2012年5月24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广袤土地,被称为“龙的故乡”。

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精神、一种企求、一种寄托、一种祝福,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奋进、坚毅、拼搏精神的象征。

中国是舞龙运动的发源地。

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千百年来,象征着吉祥喜庆、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喜庆佳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大众体育项目之一。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一、舞龙运动基本技术:1.8字舞龙动作。

运动员将龙体在人体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运用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2.游龙动作。

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运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3.穿腾动作。

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在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4.翻滚动作。

龙体呈立圆或斜圆状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

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度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

舞龙运动PPTppt课件

舞龙运动PPTppt课件

一中、国中龙国狮舞竞龙赛运规动则的发展概况
2、形成时期:
“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 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 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汉 代兴起的“鱼龙曼延”化装演出。这一时期 舞龙的规模、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具有 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 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 地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 了形成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4、规范时期:
近几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 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发展成为寓身体锻炼于精彩 表演之中的群众体育活动。1995年2月将其列为全国 正式比赛(四类)项目,批准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 会”,出版了《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并且创编了两 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举办了第一、二、三 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一、二届国际龙狮邀请赛;以及 第三、四届农运会舞龙比赛,舞龙运动技术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舞龙运动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 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标志着舞龙运动进入了 规范化发展时期。
舞龙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舞龙运动的基本概念
乌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 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动作和姿势的变化,完成的舞、 游、穿、腾、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 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 不挠、喜气祥和的精神风貌。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舞龙运动的特点:
第一, 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二, 强调集体配合。 第三, 鼓乐伴奏。 第四, 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大学体育健康教程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第十三章舞龙运动
二、舞龙发展与起源
舞龙俗称舞龙灯。舞龙据说是春秋时的“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古越族人 所创,属古越族和中原文化。据《春秋繁露》一书记载,我国西汉初年就有 舞龙作嬉活动,福州《三山志》称:“燃灯弛门禁自唐先天(712年)始…… 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象,纵士民观赏。”民国末年(1943年), 各地流行在喜庆节日舞龙欢庆传统,有从正月初一舞至十五,也有从正月十 一舞到廿九。 龙身一般全长10~30米,分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珠引龙舞,一人举 一节,小龙八九人,大龙十三四人,有的还配有鼓、锣、乐等。舞龙有灯龙、 草龙、布龙和板凳龙等种类。舞布龙最为普遍。龙灯的骨架用竹篾扎制,一 般先用竹篾扎出龙头、尾和数节龙身,与舞龙者手持的龙杆固定在一起,然 后糊纸、纱布,绘鳞片。一般龙长9节,10人同舞。 近年来随着龙狮运动的开展,舞龙舞狮进入大学校园中,龙狮项目具有培养 团队精神的作用。
我 的国民广俗大活城动乡之群一众。节深目受最广具大代人表民第性群 十三章舞龙运动
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 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 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 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图13-1)。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 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最后遇到了一 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 自己是海龙王。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 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 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龙王病好后,为了 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 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 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 则是鱼尾样。

舞龙运动的内容和分类

舞龙运动的内容和分类

舞龙运动的内容和分类舞龙运动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体育运动,起源于中国南方,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集群体舞蹈、手工艺术和体育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

一、舞龙运动的内容舞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龙舞。

龙舞是一种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传统舞蹈,它以中国传统龙文化为基础,运用身体语言和动作来表现龙的形态、气势和神态。

舞龙的动作要求舞者身体柔韧、协调,具有舞蹈和体育竞技的特点。

舞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掌握龙舞的技巧和精神内涵,才能在表演中体现出龙的神韵和气势。

舞龙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制作龙头和龙身。

制作龙头和龙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手工艺技巧和美学素养,同时也需要对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制作龙头和龙身需要选用优质的材料,如竹子、布料、漆等,然后经过切削、缝制、涂漆等工艺步骤,最终制成一条栩栩如生的舞龙。

二、舞龙运动的分类舞龙运动可以分为传统舞龙和现代舞龙两种类型。

1.传统舞龙传统舞龙是指按照传统的龙舞形式和技巧进行表演的舞龙。

传统舞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舞龙通常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活动中进行表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现代舞龙现代舞龙是指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舞蹈、音乐和舞台表演元素的新型舞龙。

现代舞龙更加注重舞蹈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同时也更加注重舞龙的商业化和娱乐性。

现代舞龙通常在商业活动、娱乐演出和文化交流等场合进行表演,如商场开业、节日庆典、文化节目等。

三、舞龙运动的意义舞龙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舞龙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舞龙运动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传承龙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2.促进身体健康舞龙运动是一种集舞蹈和体育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通过舞龙运动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我国高校舞龙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舞龙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3.活动形式
高校舞龙运动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课程、比赛和表演三种。其中,课程是舞 龙运动在高校中最重要的开展形式,但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课时数不足等 问题。比赛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但往往受限于经费和场地等因素。表 演形式则能够展示舞龙运动的魅力,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五、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推广
一、背景介绍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舞龙运动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广泛流行的民间活动。如今,舞龙运 动不仅在我国各地广泛开展,还走出了国门,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在高校中,舞龙运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重视,成为大学生强身健体、传承文 化的重要方式。
2.舞龙运动的意义
舞龙运动不仅具有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的益处,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参与舞龙运动,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增强文化自信。此外,舞龙运动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 能力。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舞龙运动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术和文化内涵。同时,对 高校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更准确地 反映当前高校舞龙运动的现状。
四、现状分析
1.开展情况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高校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舞龙队伍,并定期组织训练和比赛;而另一些高校则刚刚开 始引入舞龙运动,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总体来说,舞龙运动在高校中的普及程 度还有待提高。
2.参与人群
目前,高校舞龙运动的参与人群以男生为主,女生参与度较低。此外,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存在年级差异,高年级学生参与度较高,低年级学生参与度较低。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

传统舞龙的技巧与动作传统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作为一种集艺术、体育和民俗于一体的表演形式,舞龙以其独特的技巧和动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传统舞龙的一些技巧与动作。

一、舞龙技巧1. 龙身的运动:舞龙者通过手中的龙头和龙身,以及用脚拖着的龙尾,呈现出龙的游动形态。

在舞龙的过程中,需要将龙头部分竖直高举起来,配合龙身和龙尾的扭动,形成龙身的起伏与流动感。

2. 抖动的技巧:舞龙时,舞龙者可以用力抖动龙身,使龙身上下摆动,打出震撼的效果。

在抖动的过程中,舞龙者需要掌握节律感和力度的变化,使龙身的抖动线条流畅、有力而不失稳定。

3. 龙身的卷绕: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绳索将龙身卷绕成各种形状,如圆环、螺旋等。

这种技巧需要舞龙者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能够准确地掌握龙身的卷绕节奏和形状。

4. 龙尾的拖行:在舞龙中,龙尾的拖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舞龙者可以用脚用力拖着龙尾,使其在地面上摩擦产生摩擦声和尘土飞扬的效果。

这种拖行可以增加舞龙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舞龙动作1. 龙头的抬举与下压:舞龙的过程中,舞龙者可以通过手中的龙头让龙头抬举或者下压。

抬举时,龙头高高举起,表现出龙的威风和庄严;下压时,龙头低垂,展现出龙的灵动和柔和。

2. 龙身的扭动与翻身:舞龙者可以通过手的左右移动,使龙身左右扭动起伏。

同时,在扭动的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伸缩手臂的动作,使龙身上下翻卷,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形态。

3. 龙尾的甩摆与旋转:在舞龙中,舞龙者通过腿部的动作,使龙尾上下甩摆,增加龙尾的动感。

同时,舞龙者还可以通过手的旋转动作,使龙尾围绕着龙身快速旋转,形成旋涡状的效果。

4. 龙身的延伸:舞龙者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龙身在空中延展出各种线条和动态。

这种延伸动作可以营造出龙的飞舞感和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舞龙的表演中,舞龙者的合作非常重要。

舞龙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共同操作龙头、龙身和龙尾,准确地掌握节奏和配合动作,才能演绎出流畅、美丽的舞龙形象。

舞龙

舞龙
舞龙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海中神物,人们把它看做能行云布雨、消 灾降福吉祥灵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便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龙驱虫。舞龙历史悠久,汉代已 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关于龙的文字记载。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 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 创造发展,民间的舞龙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 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 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 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
香火龙流传已久,在湖南汝城县志早有记载,其南乡一带较为盛行,多在元宵佳节举行。表演香火龙时,必 有两龙(母龙和子龙)、两狮(母狮和子狮)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
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 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 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烤”。
舞龙
民俗文化
01 历史文化
03 习俗 05 历史
目录
02 传说 04 风格 06 种类
07 技法
09 器材
目录
08 场地 010 比赛计时

舞龙

舞龙
项目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舞龙
题干
舞龙运动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心肺功能。 舞龙已由传统的表演形式发展成为以健身功能为主导的体育运动。 舞龙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 舞龙比赛每队上场 16 人。 舞龙由龙珠、龙头、龙节( 7 把)、龙尾组成。 舞龙场地为边长 20 米 正方形。 舞龙比赛的龙身全长不少于 20 米 。 裁判员评分有5人评分制、7人评分制、9人评分制三种方法,5名裁判取三名中间有效的平均值为 该队得分。 舞龙舞狮比赛,教练员可对场上运动员进行提示、指导。 龙珠,球体直径为0.03~0.05米,杆高(含珠)不低于1.7米。 舞龙比赛中,龙体、龙尾、龙珠的重量不限制。 龙身,以九节布龙参赛,龙身为封闭式圆筒形,直径为0.33~0.35米,全长不少于18米。 舞龙竞赛场地为边长20米正方形场地(特殊情况除外),最小面积不得少于16米正方形。 舞龙比赛比赛套路完成时间为6~7分钟. 运动员上场比赛须佩戴号码,执龙珠者为“0”号,执龙头者为“1”号,其余依次顺延,替换队 员,伴奏队员均佩戴号码。 每支运动队人数不超过16人,其中领队1人,教练1人,运动员14人(包括替换队员兼鼓手4人) 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查验参赛证件、检验器材、服饰等),3次检录不到作弃权论 处;超过规定时间15分钟,运动员不参加比赛即视为弃权。 舞龙比赛计时,第一位运动员踏入赛场,开表计时;如在赛场内静止造型候场,以第一位运动 员开始动作开始计时。 舞龙比赛中,每名运动员每次只能代表一只队伍参赛,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龙头,重量不得少于3千克,杆高(含龙头)不低于1.7米。 舞龙按定向动作、形态特征分类可分为“8”字舞龙动作、游龙动作、穿腾动作、翻滚动作、组 图造型动作。 穿腾动作,龙体动作线路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腾越”; 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穿越”。 翻腾动作,龙体做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运动员脚下时,运动员跳向上腾起依次 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 翻腾动作,龙体做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运动员脚下时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 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 A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每个动作分值0.3分。 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 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和审美价值。每个动作分值0.5分。 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每个动作分值0.1分。 舞龙按动作的易难分类可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 运动员两腿半屈,勾脚尖迅速连续的以脚跟到脚尖滚动向前行进。每步大小约为本人的一个脚 长,称为圆场步。 运动员沿圆线行进,左脚上一步,脚跟靠在右脚尖前,脚跟先着地,再移至前脚掌,同时右脚跟 提起。右脚做法同左脚,两脚动作保持在一条线上,称为矮步。 运动员两腿微屈,两脚迅速连续向前行进。每步大小略比肩宽,走弧形路线。眼注视龙体,称为 弧形步。 舞龙尾能够有效地提高灵敏性与速度。 荷花龙运动强度大,不适合女性运动。 裁判长根据规则再在该队应得分中扣除出界、重做、套路时间和难度不足等失误所致的分数后, 所剩分值即为该队最后得分。 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每两年举行一次。 舞龙基本步行中,弓箭步是指右脚(或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小腿垂直,脚尖朝前,左腿 (或右腿)挺直,脚尖稍内扣。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与右(或左)脚尖同一方向。 舞龙基本步法中,双碾步是指预备势站正步,以双脚跟为轴,双脚尖同时向右(或左)碾动,然 后再以双脚尖为轴,双脚跟同时向右(或左)碾动,反复按此进行。 舞龙比赛中的礼仪,是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后,由龙珠向裁判台、观众席举手示意;完成比赛套 路后,全队排成一排向裁判台、观众席举手行礼。 龙是全球华人维系大团结,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纽带”。 舞龙比赛场地边线周围至少要有 2 米无障碍区。 龙是古代人们祈福平安,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之物。 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成立于 2004 年。 舞龙伴奏可选用鼓乐、吹打乐等多种形式,也可使用民族音乐带伴奏。

舞龙游戏

舞龙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
------舞龙灯 ------舞龙灯
民间体育游戏
------舞龙灯 ------舞龙灯
舞龙运动 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 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 爱。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 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 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 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 志。
龙灯的做法
材料:长绳、竹竿、皮球 把长绳打若干个结(按每组人数决定), 每个节之间的距离在1.5米到两米之间,再将 竹竿的一端固定在这些结上。在第一根竹竿 的顶端可以用雪碧瓶装饰成龙头。另外,用 一根竹竿顶端绑上绣球或皮球做成龙珠。
舞龙灯的方法
人数:5到9人为一组。另外,单独安 排1人做龙珠。 方法:龙珠在前,舞龙的运动路线按照龙 珠的引导进行,可做跑动行进、原地造型、 穿插跳跃等动作。在跑动行进时每个把位 之间的绳子不能松弛,要使龙身伸展开。
舞龙灯的基本训练
动作训练:舞龙灯的基本动作主要是8字, 由龙珠引导,龙头举起带头做左右∞字的动 作。 行进训练:跑动行进路线主要有直线、S形 曲线,龙头和龙尾衔接的圆形路线等。 造型训练:原地造型主要有山字、横8和竖 8字、等。
行进
行进
造型
舞龙运动的特点
舞龙运动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 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舞龙运动的特点
一、强调集体配合 舞龙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在整个舞龙的过程中, 它是在龙珠的带领下,由若干个人借助龙具共 同完成龙的游、盘、翻、腾、穿、缠、戏等舞龙技 巧动作。因此,更应该注重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 这是完成舞龙技术动作的基础。例如:在完成舞龙 基本的“连续腾跃行进”动作时,就不能只强调龙 头的腾跃,而忽视了龙头后面几节的跟进配合,这 就很容易造成整个龙体的“打结”或“踩龙”等现 象,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舞龙的效果。

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舞龙运动发展现状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一、介绍舞龙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源自于古代的祭龙仪式。

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舞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二、舞龙运动的发展现状1. 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历史•舞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龙仪式,通常与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相关。

•早期舞龙形式简单,多为龙头、龙身和龙尾三个部分,使用竹子、布料等制作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的形式逐渐丰富,增加了舞动、翻转等动作,也采用了更精致的材料。

2. 舞龙运动的普及程度•舞龙运动在中国各个地区广泛普及,成为庆典活动、节日表演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除了在中国,舞龙运动也受到许多海外华人的喜爱,成为他们保持民族传统的一种方式。

3. 舞龙运动的比赛项目•舞龙运动逐渐形成了竞技化的比赛项目,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参与。

•舞龙比赛主要评分标准包括舞技、表演动作、团队协作等方面。

技巧高超、整体协调的队伍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4. 舞龙运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舞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

•许多舞龙传统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和传承。

三、舞龙运动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1.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舞龙运动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代表之一,通过比赛、表演等形式,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年轻一代通过参与舞龙运动,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促进了传统体育的发展。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舞龙运动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与舞龙运动的过程中,队员们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3. 增强身体素质•舞龙运动需要较高的体能和灵活性,参与者需要经常进行身体训练和舞蹈练习。

•通过舞龙运动的参与,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4.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舞龙运动不仅是体育活动,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舞龙运动

中国舞龙运动

主要内容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 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 中国舞龙运动的技术特点 • 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则通则 • 舞龙动作的分类和难度 • 舞龙套路评分的规定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 中国竞技舞龙运动的定义
中国竞技舞龙运动是指: 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 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 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 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 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 统体育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
符合规则要求, 造型别致给予 0.3分。
0.1~0.5分。 凡与标准有差
距者扣0.1~0.2
分。
动作创新为0.1 分。
对于技术新、 难度大、观赏 性强的创新难 度动作给予0.1 分。
动作难度为0.3 分。
五、舞龙套路评分的规定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规定套路评分的规定
分值
规 定
动作规格
布局结构 精神面貌
音乐伴奏
一、中国舞龙运动的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
• 萌芽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时期: • 规范时期:
一、中中国国龙舞狮龙竞运赛动规的则发展概况
中国龙狮竞赛规则
1、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龙舞”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 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 求雨的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 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 一个结论: 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 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 力和焦虑情绪,有利于身心恢
复。
06
舞龙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舞龙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舞龙文化的历史渊源
介绍舞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不同地域、民族中的传承情 况。
传统舞龙技艺的挖掘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整理等方式,挖掘传统舞龙技艺,包括龙 的制作工艺、舞动技巧、音乐伴奏等。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舞龙运动概述 • 舞龙基本技术 • 舞龙表演技巧 • 舞龙教学方法与手段 • 舞龙运动安全与保健 • 舞龙文化传承与创新
01
舞龙运动概述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舞,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 的传统体育活动。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赋予了神秘、 威严、吉祥等含义,因此舞龙运动在古代多用于祈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等。

民俗文化
舞龙运动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 俗习惯和审美观念。在舞龙表演 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独具特
色的民俗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团结精神
舞龙运动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荣 誉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通过参 与舞龙运动,人们能够增强团队
意识和协作精神。
舞龙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和龙身的协调配合。
03
舞龙表演技巧
表演形式与内容选择
表演形式
舞龙表演可分为单人舞龙、双人 舞龙和多人舞龙。选择合适的表 演形式取决于场地大小、观众数
量以及表演者技能水平。
内容选择
根据节日、庆典或特定主题,选择 相应的表演内容。如春节时可选择 寓意吉祥、祈福的舞龙节目。

舞龙竞赛规则课件

舞龙竞赛规则课件
制定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 程和责任人。
紧急救援措施
配备紧急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 够迅速进行救援。
安全事故报告
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报告安望
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国际间的舞龙文化交流,推 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
创新动作设计
结合地方特色
与时代元素结合
在保持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融入地方 特色或文化元素,展示地域特色。
将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舞龙相结合, 使表演更具时代感。
创意编排
鼓励对传统舞龙动作进行创新编排, 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04 舞龙道具与服饰
龙具的种类与规格
龙具的种类
包括龙头、龙身、龙尾等主要部分,以及龙珠、龙旗等辅助道具。
运动员的防护装备与使用
强制佩戴防护装备
规定运动员必须佩戴的防护装备 ,如头盔、护膝、护腕等,以确
保运动员的安全。
检查防护装备
确保运动员所佩戴的防护装备符 合安全标准,无破损、老化等现
象。
使用方法培训
对运动员进行防护装备使用方法 的培训,确保运动员正确使用防
护装备。
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报告
应急预案制定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融合 了体育和艺术,强调团队协作和 创意发挥,是展示民族文化和体 育竞技的重要平台。
舞龙竞赛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舞龙竞赛起源于中国的民间传统活动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 项具有竞技性质的体育运动。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舞龙 竞赛逐渐走出国门,成为一项国际性 的体育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 和地区的参与。
规格要求
根据竞赛规则,龙具的长度、宽度、高度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舞龙运动相关知识点总结

舞龙运动相关知识点总结

舞龙运动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渊源舞龙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于舞龙的历史渊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说法。

有的说法认为,舞龙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一种叫做“蛇舞”的舞蹈活动,后来演变成了如今的舞龙。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舞龙是由道教活动演变而来的,而另一种说法认为,舞龙来源于农耕文化,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平安。

无论它的起源如何,舞龙活动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庆典及宗教活动中广泛存在,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二、舞龙的分类根据舞龙的形状和特点,舞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舞龙有:传统舞龙、现代舞龙、花车龙、地龙、手袋龙等。

传统舞龙是指按照古代传统工艺制作的舞龙,它的造型和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通常由几个人共同操控,较为庄重和神秘。

现代舞龙是指在传统舞龙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创新的舞龙,造型更加丰富多样,表演技巧更加灵活多变。

花车龙是指将舞龙与花车结合,让花车成为舞龙的躯干,增加了舞龙的观赏性和表演效果。

地龙是指一种特殊的舞龙形式,它不是在地面上舞动,而是在水中或者泥潭中舞动,通常在一些民间庆典活动中表演。

手袋龙是指由一个人用双手托起的小型舞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观赏性。

这些不同类型的舞龙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魅力,都在不同场合和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舞龙的艺术特点舞龙是一种集体的、具有高度艺术观赏性的舞蹈形式,在表演过程中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舞龙在造型上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特点,龙的形象丰满、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国际影响力,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符号。

其次,舞龙在表演技术上具有高度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舞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需要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才能够完成精彩绝伦的表演。

再次,舞龙在表演规模上具有宏大的艺术特点,通常需要众多舞者和辅助人员的协作,才能够呈现出壮观的舞龙表演,给观众以深刻的视听享受。

四、舞龙的表演技术舞龙的表演技术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需要舞者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舞龙运动进校园访谈内容提纲

舞龙运动进校园访谈内容提纲

舞龙运动进校园访谈内容提纲
一、介绍舞龙运动进校园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1.1舞龙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1.2舞龙运动进校园的目的和意义
二、舞龙运动进校园的实施情况(250字)
2.1具体进校园的形式和时间安排
2.2学校对舞龙运动的支持和配合情况
2.3学生参与舞龙运动的积极性和反馈
三、舞龙运动对学生的影响(300字)
3.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2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3.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四、学校与社区合作的经验和收获(300字)
4.1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方式和机制
4.2学校与社区在舞龙运动中的角色和分工
4.3舞龙运动带来的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增强
五、舞龙运动进校园的改进和展望(250字)
5.1发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
5.2拓宽舞龙运动的参与人群
5.3创新舞龙运动的形式和内容
六、访谈结果的总结和结论(200字)
6.1舞龙运动进校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6.2学校与社区合作带来的互惠互利
6.3舞龙运动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亦称为长板龙、长桥灯、板龙灯等。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
布 龙
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目前,最为流行活动地区集中在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东阳市、浦江县与安徽古徽州一带
等,其中浙江东阳由3600多条板凳组成,长约5.5公里,盘成 的同心圆超长板凳龙再破世界吉尼斯纪录。
规定套路 竞速舞龙
障碍舞龙 抽签舞龙
规范的标准,以最快的速
度,在规定的场地内, 完成规定的舞龙竞赛内
容与动作数量 ; 是 检 验
舞龙队专项技术、身体素 质和舞龙技能水平的一种 竞赛项目。
自选套路
是参赛队一娴熟技 术,用舞龙动作中
规定套路 竞速舞龙
障碍舞龙 抽签舞龙
的 游、翻、腾、
穿 等形式,绕过、
穿过或跃过场内所 设障碍物,完成特 定竞赛内容的一种 竞赛项目。
自选套路
是指在临场比赛前,抽取规定动作签,即时编成组合,完成
规定数量,计算用时多少,是检验舞龙队 专项技术组合能
规定套路 竞速舞龙
障碍舞龙 抽签舞龙
力、基本技能以及素质的一种竞赛项目。

光 龙
思考题
你家乡在流传至今的舞龙项目?
游、翻、滚、穿、腾、缠、 戏 等形态,舞龙动作与动作
之间要有机联系。
自选套路
是 根据舞 龙技 术发展 的方
规定套路 竞速舞龙
障碍舞龙 抽签舞龙
向 ,所选 定的 具有代 表性
的舞龙基础动作和技巧动
作,经过精心编排的套路,
动作规格、顺序、方
向、行动路线 均不得改
变。
自选套路
是运动队用娴熟的技术,
布 龙
传统比赛套路中亦称荷花龙,是一种构思、制作均极奇巧的 龙,是由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制作而成, 浙江省长兴县 的“百叶龙”无疑是舞龙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布 龙
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白族、苗族在天热干旱时节求雨祈福的 仪式,鲜棕叶作龙须,用葛藤、黄荆条、松树枝作龙身,由九 至十五人参加舞龙。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布 龙
是一种将踩高跷与龙灯舞融为一体的舞蹈形式,至今保留在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高家荡村一项古老而又璀璨的民间艺术,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布 龙
创始于浙江省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的民间传统舞蹈,起源于
清朝光绪9年,主要以竹、纸作为制作素材。
舞龙运动
体育学院
李谋涛
内容

传统舞龙

竞技舞龙
角似鹿 头似骆 眼似鬼 项似蛇
腹似唇
鳞似鱼
爪似鹰
掌似虎
耳似牛
布 龙
民间舞龙最为常见的为布龙,以 奉化布龙 最具有代表性,迄 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主要特征: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竞技舞龙运动
• 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
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 舞、游、穿、腾、翻、滚、戏、
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
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
舞龙动作难度分级
A级难度动作 (0.1分) B级难度动作 (0.3分)
传统舞龙与竞技舞龙的异同?
he end 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ank You
2012年5月2日
C级难度动作
(0.5分)
舞龙动作分类
8字舞龙动作类 游龙动作类 穿腾动作类 翻滚动作类 组图造型动作类
自选套路
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 力度、
幅度、速度、耐力 等糅于
规定套路 竞速舞龙
障碍舞龙 抽签舞龙
舞龙技巧中,套路编排要求 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结构 新颖,风格别致。舞龙技巧 难度、创新动作符合龙的 盘、
竹叶龙
布 龙
又叫舞龙 百叶龙
项目。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又称草龙或香龙,主要流行于 南方各地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
布 龙
县苏庄镇 的舞稻草龙 最有代表,龙用稻草、青藤或柳枝等扎
火 龙
稻草龙 百叶龙
成。
泼水龙
板凳龙 高跷龙 竹叶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