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汽车检测、诊断、维修、装配、营销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忠于职守;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团队合作,诚实守信;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终身学习习惯;4.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坚持长期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娱活动;5.具有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6.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7.具有保护环境、节约成本、质量、安全等面的理念和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哲学、思想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指导、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语文、数学、普通话、礼仪、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2.掌握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3.掌握常见工具使用规等相关知识;4.掌握汽车结构、原理和检修等专业理论知识。
5.掌握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法6.汽车及配件营销与售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向1汽车机电维修主要学习汽车结构、原理和检修等专业理论知识,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结构和使用专业(技能)向2 车身修复及涂装主要学习汽车结构、原理和检修等专业理论知识,并针对专业向增加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涂装作业等课程。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科:汽车服务工程八、课程结构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德育、语文、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历史、数学、外语。
专业核心课《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底盘检测与维修》《电器检测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路》。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最新)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基本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汽车维修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牢固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达到汽车维修服务(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钣金油漆修复、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中级专门化水平人才。
【职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汽车商务、车辆使用、维护、修理等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
【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1、具备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
1。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一、引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方面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是指导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档,它规定了课程的深度、广度和评价要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依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全面评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分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汽车基本知识、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气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供给技术、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技术、汽车悬挂与转向系统维修技术、汽车空调与供暖技术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汽车运用与维修领域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标准的深度评估在深度评估中,我们需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每个主题。
以汽车基本知识为例。
学生需要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原理,了解汽车运行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学生需要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包括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护和保养、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等。
进一步深入,学生将学习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电气技术,包括电气线路图的阅读和理解、电路故障排除和修复等。
再往下,学生将学习更加专业的技术,如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供给技术等。
这些内容的递进性和深度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全面认识。
四、课程标准的广度评估在广度评估中,我们需要回顾性地总结每个主题的内容,并从整体上评估课程标准的广度。
在汽车基本知识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和品牌汽车的基本情况,并能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样的广度要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汽车的维修工作。
类似地,在汽车维修技术方面,学生需要熟悉各种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并能够进行多种故障的诊断和修复。
《汽车基础电器》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基础电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基础电器【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基础电器》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汽车电器、电子元件;能进行基本电路的连接、基本电参数的测量、基本电路状态的检测;对全车电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进行有源、无源传感器和汽车执行元件的检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汽车基础电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器设备检测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电器、电子元件的作用,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基础电器检测方法,会正确使用工量具。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汽车电器检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职业能力目标:1)认识汽车电器、电子原件。
2)能进行基本电路的连接。
3)能进行基本电参数的测量。
4)能进行基本电路状态的检测。
5)能认识和分析全车电路。
6)能进行有源、无源传感器和汽车执行器的检测。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认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发动机总成的调整内容。
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掌握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各部件的工作原理;3.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技能目标:1.能规范完成发动机的拆卸、分解和装配的能力;2.具有查阅资料的能力;3.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发动机专用工具、量具、专用仪器设备;4.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汽车机械的基础知识,熟悉汽车机械的力学性能与结构特点,掌握汽车机械相关的组织形式或连接方式,为后面学习汽车专业技术课程打下夯实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正确认识汽车机械基础知识,了解机械的受力与变形,熟悉汽车工程材料的性质、特征、应用等,熟悉汽车机械的各种连接方式、传动方式和支承形式,掌握机械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汽车机械的相关基础知识。
2)了解汽车机械的受力分析和变形状况。
3)能计算和测量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极限、弯曲、扭曲等。
4)熟悉汽车制造工程材料的类型、特征、作用、应用等。
5)掌握机械各种连接方式,能进行连接的相关实验。
6)掌握汽车机械的传动形式和支承形式。
7)能制作机械传动或支承、连接的模型。
8)熟悉机械节能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
9)能正确进行机械的安全防护。
10)熟悉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特性、规律和应用。
11)能独立完成汽车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的拆装和检测。
4.课程内容和要求5.实施建议⑴教材编写1)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任务和知识板块进行学习。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生产一线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从事汽车商务、车辆使用、维护、修理等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 掌握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 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 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8. 掌握一到两个专门化。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 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5.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 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理论教学1. 必修课文化基础课(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0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汽车维修常用工具使用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企业安全规范和环保知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和简单的急救方法;2.能进行简单的钳工操作;3.正确使用汽修常用工具;4.熟悉汽车维修企业5S管理;5.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及内容;6.熟悉汽车维修手册的使用。
三、授课学时36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一)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视频展示、案例分析、资料检索搜集等教学形式,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示范、情景模拟和企业参观等训练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性知识、职业技能,培养职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评价方法考试形式以平时考核和学期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
学期考查可采用实践技能考试的方式。
六、教材选编1.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基础上,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
2.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设计教材,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
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
3.教材编写应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突出创新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1
XXXX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初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服务于《发动机电控原理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课程目标本课程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以适应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
1.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够制定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和修复的计划,并实施该计划;(3)能够分析和描述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工作过程,并诊断机械系统的故障;(4)能够对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正确的修复措施;(5)能够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6)能够按规定使用工具、设备,遵守劳动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7)能够用资料说明、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8)能够分析故障原因,向客户做出解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方法能力:(1)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够查找资料功与文献已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1)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2)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3)注重事故保护和工作安全;(4)遵守职业道德。
4.证书目标获得行业或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技工证书五、参考学时:180课时六、设计思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与本地区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完整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二〇一二年九月【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三年【指导思想】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专业培养目标】1、毕业生就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2、教学目标(1)职业技术等级本专业学生毕业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如汽车维修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驾驶证等,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2)文化知识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政治(含职业道德、就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3)职业道德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4)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20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完整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标准
(2) 进气温度传感器 掌握用万
示波器、诊断仪检测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3) 节气门位臵传感器 掌
(4) 空气流量计
(5) 进气歧管压力传
掌握用万用表、示波器、诊断仪检测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方法。 (6) 氧
(7) 曲轴位臵和凸轮轴位臵传感器 掌握用万用表、示波器、诊断仪检测
(2) 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
掌握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方法和过程。 (3) 发动机爆燃的控制
掌握发动机爆燃的控制方
(4) 典型电控点火系统 了解典型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元件
d. 汽油机辅助系统的电子控制 (1) 发动机的怠速控制掌握发
元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怠速控制的控制方
(2) 排气净化与排放控制 掌握氧传感器与开、闭环控制,EGR
(2) 故障发生条件的模拟方法 了解故障
(3) 发动机不能启动 掌握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检查与排
(4) 发动机启动困难 掌握发动机冷车启动困难的检查与排除方法,
(5) 发动机怠速故障 掌握怠速
掌握怠速转速过高的检查与排除方法,掌握怠速抖
(6) 发动机功率不足、加速不良 掌握发动
(7) 发动机减速或停车熄火 掌握
18) 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检查与排除实验 熟悉电控
14. 汽油机
掌握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15.
熟悉喷油器、喷油泵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16. 柴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
1~2个工作岗位
(204学时)
.课程性质和任务
其任务是
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
中职普车专业的教学标准
中职普车专业的教学标准
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是为培养具备基本车辆维修技能的专业
人才而设立的。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和培训,教学标
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的教学标准:
1.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应包括车辆结构与原理、汽车电气与电
子技术、汽车发动机与燃料系统、汽车传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悬挂系统、汽车车身与安全系统等基础课程,以及实习实训课程。
2. 实践教学,学校应提供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包括汽车维修
实验室、模拟维修车间等,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
3. 教学人员,学校应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4.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实习实训,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6. 资源支持,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工具、设备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以上就是中职普通车辆维修专业的教学标准,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XXXX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旨在向学生传授和普及与汽车相关的文化知识,使学生明确专业地位与就业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相关文化知识,包括汽车的发展历史、名人名车名标、主要汽车制造厂商及其车型特色、汽车的外形与色彩、汽车运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为后续课程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能力目标:1.熟悉汽车发展史、汽车分类知识;2.能讲述汽车名人特别是中国汽车名人的事迹;3.熟悉汽车品牌文化;4.认识各种汽车车标,能描述车标的含义;5.能分析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能分析汽车时尚运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7.了解未来汽车发展趋势。
三、授课学时36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视频展示、案例分析、观摩学习、资料检索等教学形式,并通过汽车驾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评价方法考试形式以平时考核和学期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及上课表现等。
学期考查可采用试卷考试,或者让学生结合实际,就汽车技术、汽车发展史、汽车造型、车标、赛车、名车名人、民族品牌、产业政策等方面写一篇汽车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的文章。
六、教材选编1.以本省经济发展为基础,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增加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与本省特点。
2.教材内容表达必修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合理吸收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介绍汽车维修名人,尤其是本省的汽车维修名企、名人;介绍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尤其是本省参加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以及获奖选手的职业发展经历Q3.教材形式应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版式活泼,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包括以下内容: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二、入学要求本专业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为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将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服务于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
五、职业范围本专业的职业范围包括:汽车机械及电控系统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车辆技术评估、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岗位。
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举例包括:汽车维修工(四级)、汽车维修电工(四级)、车辆技术评估员(从业资格证)、车辆维修质量检验员(从汽车性能检测技术评估业资格证)、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业资格证)。
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研究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防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13.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机修1.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机械维修的能力。
2.具备棍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汽车发动机、底盘故障范围的能力。
3.具备汽车自动变速器检查、维修的能力。
4.具备汽车发动机、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总结和工作文件归档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电器维修1.掌握汽车网络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具备阅读复杂的汽车电路和实车线路查找的能力。
3.具备根据客户描述初步判断常见汽车电器故障范围的能力。
4.具备汽车电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总结和工作文件归档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性能检测1.具备汽车性能和汽车检测的基本知识。
2.具备正确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规范和规程等对检测结果做出判定的能力。
3.具备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常见简单故障形成原因的能力,并能提供维修建议。
4.具备维护、调整汽车检测设备的能力。
5.具备汽车性能检测工作文件归档、评估和总结工作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汽车维修业务接待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客户服务意识。
2.具备从事维修业务接待的能力。
3.具备向客户提供车辆保险理赔咨询和建议的能力。
4.具有汽车精品、汽车配件销售的能力。
5.具有维修业务接待工作文件归档、评估和总结工作的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本科:汽车服务工程八、课程结构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2.专业(技能)方向课(2)汽车电器维修3.专业选修课(l)汽车配件及仓库管理。
(2)汽车内外饰加装。
(3)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
(4)其他。
5.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技自&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十、教学时间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 000-3 300。
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l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匝『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 0a-/o。
(二)教学安排建议说明(l)“/”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十一、教学实施(一)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通过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产学合作的协议,建立专业教学专家咨询委员会,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
工学结合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密切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通过真正深化的校企合作,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
(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订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
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
十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别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勤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锐|生、处理问题的及时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实习室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空凋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实训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综合实训室等,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
说明:开设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专业(技能)方向的学校应配备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开设汽车性能检测专业(技能)方向的学校应配备汽车综合实训室,或者借助校企合作,满足学生进行汽车性能检测实训的需要。
(二)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十四、专业师资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不低于300-/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梏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方向,有汽车维修企业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聘请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所聘人员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
十五、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