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6f96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c.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一、说课题纲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
2. 什么是换位思考:解释换位思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换位思考是一种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3.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在解决问题、增进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教授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说课教案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换位思考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会换位思考的过程。
(4) 引导反思法:鼓励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4.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换位思考的话题。
(2) 什么是换位思考:解释换位思考的含义,让学生初步理解。
(3)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分析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会换位思考的过程。
5.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
(3) 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观察其实际效果。
(4) 道德品质: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具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品质。
六、换位思考的具体实践方法1. 情境模拟:设计不同情境,让学生模拟换位思考的过程,如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798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0.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3.倡导学生关心他人,发展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2.换位思考的重要性;3.如何进行换位思考和行为。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你们认为一个好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Step 2:听说课呈现学生一个情景:“小明遇到了困难,但没有得到朋友的帮助。
”通过对话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朋友应该给予帮助,关心别人。
Step 3: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通过展示、解释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含义和意义。
Step 4:讨论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为什么要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认识到换位思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Step 5:练习换位思考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在小组中提供一些情景,要求学生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Step 6: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换位思考以“在校园里捡到了别人丢失的物品”为例,引导学生先思考从失主角度考虑,然后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给出具体行动。
Step 7: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分享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教学资源:PPT,情景展示,小组讨论。
评价与反馈: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过程,评价他们是否能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是否通过听说课内容理解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结果和个别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写出他们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理解和对自己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1ece1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将换位思考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会为他人着想,善待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2.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3.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讲解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换位思考的具体方法,如设身处地、角色互换等。
4.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换位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意义、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互相学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综合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内容包括换位思考的定义、意义、方法与技巧,以及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 视频资料:关于换位思考的实例视频,用于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 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用于练习换位思考的作业模板,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换位思考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并讲解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教授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讲解具体的方法,如设身处地、角色互换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ba7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8.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一、说课课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二、说课教材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三、说课内容分析四、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2)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2)学会与人为善,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良好道德品质;(2)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五、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我将为您提供剩余的五个章节教案。
请稍等片刻。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思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及作用。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4.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换位思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换位思考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加以运用。
七、说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3. 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八、说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换位思考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九、说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换位思考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ae7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4.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善良、宽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2.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3. 人为善的表现与价值4.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5. 培养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树立善良、宽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实践演练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4. 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分析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讲解人为善的表现与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善良、宽容、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4. 探讨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换位思考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设计情景剧,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情景剧演练等环节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感悟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估。
3.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案例资料:收集与换位思考相关的真实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情景剧本:编写或选取适合的剧本,用于学生演练。
3.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心理学、沟通技巧等书籍,供学生课后深入阅读。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0fe8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4.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一、说课题纲1. 课题背景及意义介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本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积极作用2.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及其价值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学会为他人着想3. 教学内容换位思考的定义与原理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培养换位思考的策略与方法4.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换位思考能力情境模拟法:设计特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换位思考5.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方面二、说课教案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换位思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换位思考的意义和价值2. 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与原理阐述换位思考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分析换位思考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5. 情境模拟设计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实例,交流心得体会7. 布置课后作业设计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8.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给予及时反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方面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换位思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学会为他人着想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真正理解并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如何处理学生在换位思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困惑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出换位思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原理和意义举例说明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应用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5. 情境模拟设计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实例,交流心得体会7. 课后作业设计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换位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2. 视频资料:寻找一些与换位思考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引导思考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用于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及时了解教学效果2. 课后作业反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十、教学反思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评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4.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节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换位思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8fb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9.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增强换位思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善于沟通与合作。
情感目标:1. 使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换位思考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1.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自觉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善于沟通与合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换位思考。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立场上的思考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授新课: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立场上的思考和感受。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换位思考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范文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1a4a9d9b6648d7c0c746c6.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范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教材中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以新课标中“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为依据。
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明确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说学情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学生,从年龄特征来看,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创设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观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知识目标:学生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设置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难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初二政治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初二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4b4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e.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初二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2.掌握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认知;4.引导学生树立人为善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换位思考的概念;2.换位思考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人为善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情景引导法;2.情感体验法;3.互动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概念换位思考又称为“以德报怨”,是指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尝试理解和感受别人的想法、感受、经历等,以达到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目的。
换位思考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本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换位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人为善的价值观。
换位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情绪,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关系的和谐。
同时,换位思考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认知,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有多种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位思考的技巧:3.1 情景模拟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需求,从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情绪。
例如,在情景中,一个学生可以扮演一个不良学生,另一个学生可以扮演一个班里的好学生,两个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3.2 情感体验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情感体验类的活动,例如个人成长日记、情感分享会等,来帮助学生逐渐建立情感认知能力。
3.3 互动讨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堂讨论,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解决校园欺凌、广场舞扰民等问题,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不同人的需要和处境,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六、教学案例1. 情感分享会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f078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3.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白露/王庆虎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b93c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教案名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目标:1.了解何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2.学习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
教学内容:1.介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分析换位思考的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4.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
2.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回顾学生曾经遇到的问题或矛盾,引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话题。
例如,一个同学迟到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迟到同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换位思考和人为善的重要性。
第二步:介绍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与学生分享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概念和意义,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是否有过换位思考的经历?-你认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有什么好处?第三步:分析换位思考的实际意义(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分析换位思考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与家人的冲突中,换位思考可以破解矛盾;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友谊等。
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第四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20分钟)教师以小组讨论或分角色演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换位思考。
例如,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其中一个人扮演困难的一方,另一个人扮演帮助的一方,通过反复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技巧。
第五步:培养学生善待他人的习惯(20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培养善待他人的习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怎样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你怎样结果待你人?通过讨论,教师总结出培养善待他人习惯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感悟,分享给全班同学。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775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9.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对于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含义: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
2.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化解矛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3. 换位思考的方法:步骤一:放下自己的观点;步骤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步骤三: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放下自己的观点,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重要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案例与实践1. 家庭场景:分析家庭中的矛盾冲突,如亲子关系、兄弟姐妹间的争执,引导学生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和化解冲突。
2. 学校场景:探讨在学校生活中,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来处理同学间的误会、老师的要求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七、换位思考与沟通技巧2. 表达: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考虑他人的感受,达到有效沟通。
八、换位思考与社会实践1. 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体验换位思考,关爱弱势群体。
2.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fd9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0.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对于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他们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含义与作用2.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3. 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培养同理心,关爱他人5. 反思与提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将换位思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将换位思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反思教学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道德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与作用:详细阐述换位思考的含义,以及换位思考在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3. 学习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介绍换位思考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学会换位思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换位思考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案例时的换位思考能力,包括他们的分析深度和逻辑思维。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同理心展现。
4.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将换位思考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反馈,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cb72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b.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善待他人、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2. 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3. 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4.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5. 实践与反思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及作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经验。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换位思考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4. 反思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人际交往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帽子、围巾等,用于角色扮演环节。
3. 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人际交往案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详细解释换位思考的含义,阐述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经验。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换位思考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换位思考的技巧与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换位思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换位思考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工作、学习等。
2. 换位思考与同理心的区别与联系。
3. 换位思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与差异。
七、教学活动:1. 组织一次换位思考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
2. 开展一次换位思考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c0d1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对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 引导学生将换位思考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会为他人着想,做到与人为善。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2.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3. 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案例分析与讨论5.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践exercises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解释换位思考的定义、意义、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换位思考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意义、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4. 实践exercises:设计相关实践exercises,让学生将换位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exercises:检查学生完成的实践exercises,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有关换位思考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实践exercises 材料:设计相关的实践exercises,如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
3.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书籍,供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
4. 在线资源:推荐一些关于换位思考的网站和文章,供学生自主学习。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情景,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兴趣。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定义与意义:清晰地阐述换位思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7c0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f.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认识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善待他人、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换位思考的含义与作用2. 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3. 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与人为善的重要性5. 培养善待他人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含义、方法与技巧,以及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树立善待他人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的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换位思考运用到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
2. 讲解换位思考的含义与作用:阐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教授换位思考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换位思考的理解。
5. 讨论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善待他人的价值观。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将换位思考运用到生活中。
7.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实践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他们能否将换位思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换位思考和与人为善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提供直观的教学内容展示,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实际案例集:收集各种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政治教案一等奖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政治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4afbce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政治教案一等奖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政治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政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人生态度。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难点: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一、导入新课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
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以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例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板书)活动:外号。
目的:使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学校和班级情况,说说“起外号”的现象。
讨论。
○1自己不喜欢的事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2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阅读P105页“相关连接”中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发展。
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能忽视别人的存在,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327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5.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换位思考的含义和实质。
认识到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和具体表现。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培养与人为善的能力,学会关心、尊重和帮助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形成友善待人的良好品质。
体会与人为善带来的快乐,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含义和实质。
与人为善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际关系冲突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二)讲授新课1、换位思考的含义通过一个小故事,比如“盲人打灯笼”,引导学生思考盲人打灯笼的原因。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然后教师总结出换位思考的含义: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2、换位思考的实质提问学生:“当我们换位思考时,我们真正要做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然后教师总结: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与人为善的含义讲解与人为善的含义: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4、与人为善的具体表现(1)以善良之心待人,不图回报。
通过讲述一些慈善家无私奉献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善良是不期望回报的。
(2)将心比心,尊重他人。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嘲笑他人的缺点、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引导学生反思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友好地对待他人,乐于助人。
让学生分享自己帮助他人或被他人帮助的经历,感受其中的温暖和快乐。
5、与人为善的重要意义(1)对个人:与人为善能够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9112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d.png)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说课题纲和说课教案一、说课题纲1. 课题背景介绍为什么选择《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为课题强调课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 课题目标明确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3. 教学内容概述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介绍换位思考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人为善的意义和价值4. 教学方法介绍计划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包括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5. 教学评价说明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和作业等方面二、说课教案第1课时:换位思考的意义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换位思考的思考2. 讲解详细讲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和意义举例说明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练习换位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5. 总结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换位思考第2课时:人为善的意义和价值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道德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人为善的思考2. 讲解详细讲解人为善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人为善的价值和作用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人为善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人为善的行为引导学生体验为人善带来的积极影响5. 总结强调人为善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为人善的行为三、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表达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行为实践评估学生对人为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教学活动设计6. 换位思考练习设计一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来解决一个冲突或问题。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练习题。
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解释他们是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来达到这个解决方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学
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懂得理解与尊敬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初
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并掌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交往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情境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孩子眼中的世界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
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
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
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
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想一想:母亲在给孩子系鞋带时发现了什么?后来这位母亲之所以会改变了对孩子的做法,
也是因为她懂得了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才会明白孩子的感受。
这也是今天老师想告诉大家
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键法宝,就在于要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那在我们的身边是否经常会发生类似这样的事情呢?下面大家来看在我们同学中出现过
的这样的一个小场景:
情景一:A和B两位同学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同学考了62分,他急忙
问B同学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
课间时间,A同学偷偷看了B同学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
59分。
A同学于是很骄傲的对B同学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同学
见状,对A同学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现在假
如你就是A同学,你会有何感受?接下来会怎样做?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呢?(感到惭愧,
不好意思,立刻找到B同学去道歉。
因为在笑话别人的同时,没有去理解别人的心情。
所以,
我们应当学会理解他人。
)
情景活动二:起绰号
师:在同学们当中,老师还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班里经常有同学给别人起外号,我们自
己有没有被班里的其它同学捉弄过或取笑过呢,如果有当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们请深受其害的当事人们来谈谈他们的感受。
(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伤害,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
应学会充分的理解他人的心情。
)
设问:我想问一下大家
※ 给同学起外号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既然大家都不喜欢被起外号)那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这样做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是伤害)
※ (自己不喜欢的不能强加于人)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为什么?(当然,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如果把自己喜欢的事强加于别人,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
所以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
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事也不可以强加于人)、它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去做呢,(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教师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即便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
师:我们继续来看一个同样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小情境
情境活动三:掌上明珠
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生活上经常帮助他。
而小乔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也从不打扫宿舍的卫生,还经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大声说话。
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不愿与她交往了。
假如你是小乔,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我了呢?
教师提问:(1)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乔对同学的不关心和不帮助,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
(2)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从中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就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能自私自利,光顾自己的感受,友情是相互的付出。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呢?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多关心周围的同学,这样别的同学也会主动帮助你,与同学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友谊。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要求(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我当小编剧
小乔和舍友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1、小乔会……(渐渐性格孤僻,不与人交往,自私狭隘,失去朋友)
2、舍友们会……(因此远离小乔,再也不与他交往)
师:大家都会觉得是这样的结果,但,这是不是我们期待的结果呢,当然不是,我们是希望小乔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那大家来帮帮小乔,给她提提建议,帮助她摆脱困惑,我们考考聪明的同学们都有什么好办法呢。
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做法:(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1、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懂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如
果小乔能做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2、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也是一种宽容。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矛盾时,一定要学会原谅他人,那么你会发现,事情将会因为你的宽容而变得转危为安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3、学会欣赏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在我们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和品质,我们应积极肯定他们的优点,多真诚的称赞他人,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融洽)
教师总结: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他人。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如果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情感中转站:向你曾经伤害过的人表达歉意(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只要是你认为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他们都可以)
我想对__说:(大家可以说给他们听,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诚意,相信他们听到了大家的心声一定可以原谅你们。
)
三、课后作业、身体力行: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其中两个题: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最后,老师有几句寄语送给大家: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个角度,别人也许是对的,
己所不容,勿施之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多宽容别人,必能换来真诚和友谊。
结束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解了与人交往应有的一些态度与方式,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将心比心,理解之上,善待他人。
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的事物,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美,多以欣赏的眼观看待我们身边的人。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在交往的过程中更愉快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