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中考考纲要求:
1、流利地朗读文言文,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2、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3、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必学文言课文以及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中的重要句、段的含义。
4、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归纳题型
⏹1、划分节奏
⏹2、解释加点字
⏹3、句子的翻译
⏹4、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法指导
(一)、如何划分朗读节奏
1.主语和谓语之间一定要停顿.
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例:狼不敢前.
2.动词与所带宾语间一般要停顿.
例:衔远山,吞长江. 例:望西都, 意踌躇.
3.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今一古二词之间应停顿。
例:今天下三分例:乡邻之生日蹙
5.句首发语词后或总领性词后应停顿.
例:若夫霪雨霏霏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二)、如何正确解释词语
1、迁移法:借助知识储备,就考查的词联想已学过的相同的词的意思加以解答。(以2009年中考为例)
如:帝怒形于色(脸色)
①征于色,发于声;②色愈恭;③不动声色
2、选择法:在运用迁移法的基础上,再结合上下文加以解答。(主要解答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活用词)
如:帝素嫌其人(向来)
①又留蚊于素帐中;②吴广素爱人
又如:良久不去(离开)
①日初出去人近;②去国怀乡
3、推断法:借助知识储备,再结合上下文,推断出某个词
的意思。
如:外间百姓正望雨(盼望)
①看②盼望③远望
4、归纳法:归纳词语的不同意思和用法,结合语境正确作答。(主要解答虚词)
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刑以惩恶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友情提醒
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虚词:之、而、以、于、其、为
(三)如何正确翻译句子
1、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词语。如:庆历十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春,藤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2、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
如: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译文:这种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它触了草木,草木就会全部死掉。
3、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如: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取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4、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如:何陋之有?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
如: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文言文翻译口诀,供大家参考。
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
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课文内容的理解
命题形式(一)
——评析文章人物及思想内容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抓关键句引用原文回答;
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第三,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友情提醒:
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议论句、抒情句、言行句
第一,抓关键句引用原文回答。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③)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④)。世人患(⑤)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⑥)不必待人指擿(⑦),多做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顷岁:近年来。②孙莘老:人名。
③乘间:乘机,乘着间隙。④自工:自然就精妙了
⑤患:毛病、弊病(在于)⑥疵病:指文章毛病。
⑦指擿(tǐ):批评指正。
22.请你说说文中所揭示的写作之通是什么。(3 分)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节选自《南史·沈约传》)22.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2分)
笃志好学
第二,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七》)
5.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1、劝皇帝要赏罚分明。2、劝皇帝要关心百姓。
命题形式(二)
——谈对课文的看法或启示
解决这种类型的方法
把握文章内容
结合文章主旨
联系生活实际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