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88be9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6.png)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精选7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1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坚定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要积极吸纳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使我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我们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重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人深入了解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增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只有深入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展示给世界。
要积极吸纳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经验,从中吸取精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有利于拓宽视野,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文化输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加对外影响力。
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培育和壮大国内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作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要积极吸纳其他优秀的文化元素;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dc39a8282f60ddccda38a071.png)
二、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2012.12.4,在土耳其举办的“中国文化年”闭幕,敦煌文化 展、华夏瑰宝展等活动在当地引起轰动,吸引超过24万土 耳其观众参观交流。2013年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间开展科技、经 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2、这一活动对世界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利于传播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世界的文明进步;有利于促 进人类社会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有利 于促进全球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水平等
主题四:“三馆一站”免费政策 1、公共图书馆等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对公民有什么作用? (1)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2)有利于公民学习知识、欣赏艺术、开阔眼界、 参与创造、升华境界,接受艺术熏陶;(3)有利于营造终身 学习的氛围;(4)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 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文化素养;(5)有利于广大群众接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树立良好的社 会风尚。 2、为了圆满体现“三馆一站”开放政策的善意,公民应该承 担哪些责任? 公民要增强自我约束力,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要提高规则意识、 道德意识;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公民 要爱护书画等公共财物;要提高环保意识,保持环境卫生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链接教材: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 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 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批评 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 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5、文化建 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 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一是科学、教育、文化建设。 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7、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 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8、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文化强国:时政
![建设文化强国:时政](https://img.taocdn.com/s3/m/352e1562783e0912a2162a08.png)
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重要性: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必要性: ①国际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②国内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加强文化建设,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实现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2、如何认识我国文化的现状?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③我国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如,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不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等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308a2e5fcf84b9d528ea7aa2.png)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https://img.taocdn.com/s3/m/e441c5603b3567ec102d8a42.png)
6、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一是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 人才队伍
• 二是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一、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文化改革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 要问题
三、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举 措
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基 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 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 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 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绿大 本
豆 涨
法 ”
“ 绿
价 。
引 发
豆 治
•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要坚持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 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 呼唤网络褪尽“俗装”换“雅装”
为什么要治理网络低俗之风?
(1)、互联网让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笑脸,它更 像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与 舒适,同样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无奈甚至陷阱,低 俗、色情、暴力的阴影也伴随着虚拟社会的成长日 渐弥漫。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文化走 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 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全 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我国是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 代文化强国。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1、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2、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190bc3360cba1aa811da7a.png)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这是由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
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们的文化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应当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着力塑造社会主义的新人,要塑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
我们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吸取思想营养,使其创作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要努力创造一种勇于探讨和创新的气氛,增进不同学术和艺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借鉴。
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fb82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7.png)
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它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教育、文化产业、传媒、艺术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是培养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加强版权保护,促进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
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发展经验。
鼓励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提高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水平和广度。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鼓励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项目,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
四、加强媒体融合与创新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要加强媒体融合与创新。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跨媒体的报道与传播。
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
加强新闻传播的规范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众对新闻传播的信任度。
五、加强艺术创作与表演艺术是文化的灵魂,要加强艺术创作与表演的推动。
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支持力度,鼓励青年艺术家的创新。
培育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提高艺术品质和水平。
加强文艺批评的研究与推广,促进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
六、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文化法制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要加强文化法制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打击盗版和非法传播行为。
加大对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法制意识。
七、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塑造。
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e9fb8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5.png)
建设文化强国心得体会
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
在我看来,
以下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文化自信:要有自信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同时接纳并尊重其他文化。
要重视本土
文化传承和创新,树立文化自信的精神。
2. 教育培养:加强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让每个人都有机
会接触并学习优秀的文化传统。
3. 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应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输出。
4.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有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全民提供优质的文化
产品和服务。
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5. 团结共建: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
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总的来说,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民共筑,共建一个具有文明和
多元文化特质的国家。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fa6c02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a.png)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是当前我国政府重视的重大任务。
首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爱国精神引入各级教学内容,把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成就贯穿到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爱国尊业、崇尚正气、尊重权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其次,要加强着力点的把握,把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融入新时代的教育课程。
尤其要教育人们尊重法律,遵守规章制度,弘扬日益增加的服务社会新思想新要求。
另外,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社会主义优良文化影响,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更加有力有效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最后,要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使社会的发展更趋于文明化、生态化、和谐化,深入开展大众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加文明和优质的生活服务。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是近年来我国在文化力量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的重大成果,也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如果把它们深入普及到全社会,就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文化蓬勃发展,使社会的发展更趋于繁荣。
2023年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发言材料【六篇精选】供参考
![2023年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发言材料【六篇精选】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2e06e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a.png)
文化有共性有个性,但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正如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的,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
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那些渐渐被取代的传统文化,很多人对此都感叹不已。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的母语都渐渐被英语所代替。
就拿中国来说吧,上小学的娃娃,自己的母语还没有学利索,便学习英语,让中国人从起跑线上就丢失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持续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英语各种考试等同于母语,甚至超越母语。
就拿大学来说吧,好些专业没有了大学语文,但却先要有英语过级考试,才能获得文凭。
如果细心地作一下调查,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因为学英语困难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可是,毕业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运用上了英语呢.能不能将已经成为“规矩”的英语过级考试改为选考呢?又能不能将大学语文纳入必学科目,将母语的考试列入过级必考而成为“规矩”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
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
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
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消失在世间。
因此,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是自己的,都应该保留。
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
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可以在特定场合不要目中无人地放肆,让言行举止午休总该可以吧?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
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研讨心得 -回复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研讨心得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1c461a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8.png)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研讨心得-回复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以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研讨是我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和其对于国家发展的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有效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并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建立起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
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培养和支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推动文化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交流,需要更加开放和优化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应该主动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
通过加强与各国文化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我们可以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交流,实现文化交流的双赢和共享,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同时,要建设现代文明交流,还需要更加注重基层文化建设和公众参与。
基层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和城市基层文化建设的支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人才培养,激发公众的文化创新和参与热情。
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来,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交流和交融。
另外,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还需要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通过加强学校和社会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培养和发现更多的文化人才。
我们应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教育中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只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真正建设起一个文化强国。
最后,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还需要加强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国家应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文化政策和法规,保护和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势与政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形势与政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ea56e2ccfc789eb172dc8a9.png)
形势与政策——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呈现出活力迸发、硕果累累、英才辈出的崭新面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词:文化强国发展战略意义正文: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
因此,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建设文化强国,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一个民族国家若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绝对不是一个强国。
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
所以,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这是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
我认为,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建设文化强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
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
所以,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所以,建设文化强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全面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
现代化是我们几代人的追求,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
第三,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大批走向世界,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国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现不文明,留给世人的就是一种不佳形象。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主题发言材料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主题发言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ffef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e.png)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主题发言材料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1. 引言在当今世界,文化自信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梦的必然要求。
2. 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坚定文化自信就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还包括对本国当代文化创造的自信,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要有信心培育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多元发展。
还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机制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还要加大文化对外交流力度,努力讲好我国故事,传播好我国声音。
4. 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灵魂。
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建设文化强国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5. 个人观点我认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每个我国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一份力,为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6. 总结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我国梦的内在需要。
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在本篇文章中,我围绕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主题,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以及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7. 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多元发展。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最新版)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最新版)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d41c2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6.png)
D
③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
④树立文化自信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表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 ②文化自信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直接
间接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 的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的需求。
是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 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 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名称
含义
特征 生产目的 资本来源 机构性质 运营机制 调控方式
联系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 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
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
公共产品
商品
国家或社会
企业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管子》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 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 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維?一曰礼, 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3.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坚定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 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加强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提升科学素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ffd4e7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0.png)
全球化冲击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 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冲 击,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 文化自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创 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缺乏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 。
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不平 衡
一些地区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 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破坏性开 发等问题,需要加强文化资源 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文化创新力
文化强国具备强大的文化创新力,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 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创造出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文化传播力
文化强国具备强大的文化传播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和平 台向国内外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增强国际影 响力和话语权。
文化强国的价值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强国能够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 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文化强国通常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国的文化遗产,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扶持 力度,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文化强国通常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 举办国际艺术节、展览等形式展示本国文化特色 ,吸引外国游客和艺术家前来交流和学习。
文化能够激发民族创造力,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
和国际竞争力。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维护国家 文化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
有重要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 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能够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 化支持。
建设文化强国有助于提升国家 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自信心。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fee7608844769eae009ed47.png)
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从大会的决定可以看出,大会的中心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之所以加强文化建设是因为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是关系文化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17cf81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9.png)
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化繁荣已成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推动文化繁荣,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培养内涵丰富的文化素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并注重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根基,还可以激发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广。
还应关注当代文化新动态,了解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文化成果和思想理念。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推动文化繁荣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播文化建设需要创新与传承并重。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积极参与文化创作和传播,发挥自己的才华与创造力。
对于有文艺创作天赋的青年,可以通过写作、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这些新兴平台,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传播和推广优秀的文化内容。
通过积极传播正能量,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能够使广大人民受益,改变社会面貌。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可以选择从事艺术创作、电影制作、出版发行等相关行业,以才华和热情为文化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关注文化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文化基金会等机构,在其组织的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可以为文化繁荣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繁荣不仅局限于国内,还需要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1、2013年8月2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首届大型汉字听写大会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后,瞬间成为网络头版头条的报道焦点,在极短时间内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超过了《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的网络影响力。
(1)请你谈谈举办大型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重要意义。
(三个方面即可)
①有利于营造关注汉字、书写汉字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重视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②有利于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有利于增强人们书写、保护汉字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④有利于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⑤有利于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⑥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等。
(答出三点即可)(2)请你就如何解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这一严峻问题出谋划策。
(两个方面即可)
①国家:要完善推动汉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②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营造重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社会氛围,定期举办汉字书法大赛;③学校: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开展书法教育,重视汉字书写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评比和竞赛活动;④学生:要爱汉字,增强学习汉语的主动性,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等。
(答出两点即可)
(3)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中学生有哪些启发?(2分)
我们要做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爱汉字、正确书写汉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2013年10月,第三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节展演在四川达州市举办。
本届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讴歌幸福新农村”的时代主题,本着“厉行节俭、廉政高效、惠及大众、影响广泛”的原则,继续突出“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乐农民”的活动主题。
(1)请你谈谈开展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节展演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②有利于发展新农村先进文化;③有利于推进新农村文化艺术的交流;④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⑤有利于提升达州形象。
(2)红色旅游、将军故里。
达州市共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
你认为达州发展先进文化有哪些可行性措施?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响达州文化品牌。
大力扶持达州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举办特色文化节,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
大力发展达州市文化旅游业(红色旅游)。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我们如何进行本土文化的对外交流?
①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②以世界、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达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