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农市发[20

合集下载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及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1.凡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 以向所在地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构(简称“工 作机构”)提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 请,并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2.县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负责完成对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 ,报送地市级工作机构审查。
申报工作程序
绿色食品认证申请材料内容
• 申请人填写并向所在省绿办递交《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 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以下材料:
• (1)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 (2)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 (3)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
、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 • (4)产品执行标准 • (5)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 • (6)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 (7)企业质量管理手册 • (8)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通过体系认证的,附证书复
2.绿色食品:包括大部分食品和经卫生部公 告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同时,对厥菜、 方便面、火腿肠,叶菜类酱菜暂不受理。 其他酱 菜类可以申报A级绿色食品。
3. 无公害农产品:包括食用的植物产品、畜 禽产品、水产品、微生物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颁证时效
认证收费
①无公害农产品的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②绿色食品的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③有机食品的颁证有效期为一年。一 年期满后可申请“保持认证”,通过检查、 审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有机食品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 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农产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的一切农 产品。
“三品”的关系
把三者置于一个三角形之内, 无公害农产品处于基础地位,绿 色食品处于发展地位,有机食品 处于理想地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
农业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 – – – – – – 完善标准体系; 核心示范区建设; 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与宣传; 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培育品牌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解读
限制性政策
由于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投入量大、利用 率低,导致农产品产地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加以限制 和引导。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一)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3.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现场检查 (1)制定工作计划 (2)实施现场实地检查 (3)报告现场检查结果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二)标志管理
1.标志基本图案、规格 P68 图4-2 表4-1
2.标志使用 3.处罚规定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1.什么是有机农业(P74) 2.什么是有机食品 3.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二)产品认证
1.申请
2.预审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 3.签订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 4.实地检查评估 5.综合审查评估意见 6.认证决定人员/技术委员会决议 7.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专题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种植业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水稻、小麦、玉米、蔬菜、苹果、柑橘、茶叶、香蕉、食 用菌(无公害) 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猪肉、肉牛、肉羊、肉鸡、肉鸭、鸡蛋、牛奶(无公害)
渔业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鱼类、虾类、贝类、蟹类(无公害) 考前辅导将重点讲解。
(三)标志使用
1.申请 2.使用 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

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对比

有机、绿色、无公害三类农产品的对比

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相比有以下 “公害”一词来源于环境保护运动兴 显著特点: 起之时的公害事件。相应的,无公害 1.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强调产品出自 农产品的 起因也就来源于各种因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 质量控制。
标准 有机食品执行的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 绿色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农业行业标 无公害农产品执行的是相关的国家标
认证 有机食品的颁证组织是国家认监委批 绿色食品的颁证组织是中国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的颁证组织是国家农牧 渔业部(行政事业机构)。 单位 准的具备有机食品认证的条件、能力 发展中心(事业机构)。
的机构。 (公司性质的机构或中介机 构)。
标识 有机食品是工商注册质量证明商标, 绿色食品是工商注册质量证明商标, 无公害农产品是政府质量标识,是政
联合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标准而 准、地方标准 制定的相关的标准和国家标准,具有 国际性 准,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范围 有机食品包括蔬菜、水果、饮料、牛 绿色食品包括大部分食品和经卫生部 无公害农产品包括食用的植物产品、
奶, 其他农产品、调料、油料、蜂 公告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同 畜禽产品、水产品、微生物产品及其 产品以及药物、酒类等可供人们食用 时,对蕨菜、方便面、火腿肠,叶菜 初加工品。 的一切食品。 类酱菜暂不受理。
主, 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 重产品质量。
消费 有机食品主要面向少数高消费阶层。 绿色食品主要面向较髙的消费阶层。 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面向中低消费阶层 。 群体 价格 有机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价格 绿色食品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 无公害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无 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 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一般农产品 差异 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划定标准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划定标准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划定
标准
绿色食品的定义是根据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划定标准来划定的,也就是说,这些绿色食品要么是有机农产品,要么是无公害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是不使用化学农药、人造肥料和基因改造技术等技术产品的农产品。

它受到严格的等级评定和环境监测,并在清真机构和有机机构上发出了有机认证文件,以证明它们是有机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种植过程中,未使用任何基于化学的农药、药物和人造肥料。

国家农业部的专家还通过检查土壤质量、农产品内毒素成分和有害物质等环境指标,对这些农产品进行检测,以免污染和有害物质被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以此确保其安全性。

因此,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它们通过有机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等机构的认证,都是安全健康的食品。

绿色食品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健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要加强对来源的查询,也可以查询相关机构的认证,以筛选出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唐河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及对策

唐河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及对策

唐河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概述了唐河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分析目前农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对策;河南唐河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59-011唐河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现状唐河县位于豫西南,属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蕴藏着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全县总耕地面积16.35万hm2 [1],是国家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常年粮食复播面积24.00万hm2,年产粮食150万t,瓜果菜面积4.20万hm2,产量140万t,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基本类型。

实施“三品一标”战略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唐河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新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总面积逾5.33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4个,另有6 个无公害农产品和1个绿色产品在申报中,无公害农产品复查认证3个,涉及粮食、瓜果菜、中药材等10余个品种。

2农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问题2.1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认证后监管不严格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提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2],明确了政府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中的关键角色。

但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仍缺乏对“三品一标”的产地认定和认证的鼓励力度,导致财政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农产品认证受到限制,且认证后续监管乏力,由于唐河县普遍存在重认定轻监管的现象,使认证后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生产记录、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大部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尚未建立县、乡、村和基地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quan编辑:王秋捷专栏专版农业部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三品一标”发展(一)发展“三品一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三品一标”倡导绿色、减量和清洁化生产,遵循资源循环无害化利用,严格控制和鼓励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注重产地环境保护,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发展“三品一标”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现代农业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思路,提质、增效、转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三品一标”通过品牌带动,推行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规格和市场竞争力,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三品一标”是适应公众消费的必然要求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国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快速提升,优质化、多样化、绿色化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安全优质是重要民生问题,“三品一标”涵盖安全、优质、特色等综合要素,是满足公众对营养健康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实现方式。

(四)发展“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三品一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有利于实现“产”、“管”并举,从生产过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王静芝;陈艳芬;杨琳;汪学才【摘要】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已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效率,分析总结了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现场检查、产地认定、复查换证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且从申请人、检查员和管理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推进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问题;原因;对策;上海市【作者】王静芝;陈艳芬;杨琳;汪学才【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200335;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200335;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200335;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200335【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已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

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将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并将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重点定位为“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1]。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共有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达6 928个,获证企业总计1 310个,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912个,涉及种植业产地128 904.45 hm2、渔业产地4 766.98 hm2、畜产品77.42万头、禽类产品1 202.13万羽。

为提高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效率,笔者通过对认证各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相关解决办法,以进一步推进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

上海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是实行属地化管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乡镇-区县-市级逐层上报的管理模式[2],因此,需要各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级工作机构通力合作,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认证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三品一标建设的指导意见

加强三品一标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三品一标〃工作的重要性〃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消费的主导产品。

近年来,我省〃三品一标〃产业稳步发展,2011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3355 个,实物生产总量达到1254万吨,品牌认知度逐步得到提升,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当看到,我省〃三品一标〃工作中还存在〃重认证、轻监管〃的问题,农牧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诚信自律不够,认证审核与监管工作机制仍有薄弱环节,影响了我省〃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

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看,〃三品一标〃追求高效、优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重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看,〃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净化、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化、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制度化、质量控制全程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抓手;从促进农业增交效农民增收的要求看,〃三品一标〃产业采取〃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把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起来,实行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打造品牌,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是不断崛起的高效产业。

各地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三品一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三品一标〃品牌。

二、进一步明确〃三品一标〃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升质量、积极发展增量、稳步扩大总量〃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稳步推进认证,全面强化监管,不断加强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市场拓展和宣传培训,实现〃三品一标〃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沪农委[2013]367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农委〔2013〕367号)各区县农委、财政局、光明食品集团:现将《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2013年10月15日上海市“三品一标”奖补实施办法为推动本市“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根据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加快本市“三品一标”工作发展的意见》(沪农委〔2013〕366号)有关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奖补目的通过对“三品一标”认证结果进行奖补,有力推动“三品一标”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标准化技术的培训和生产服务的指导,辐射带动更多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总量规模,实施农产品品牌化销售,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而实现《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二、奖补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2004年至2010年,连续七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提到要大力支持和发展“三品一标”。

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创造条件,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整治方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

政府应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生产标准和监管体系。

国家可以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标准和经验,制定具体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并与农民约定生产任务和质量要求。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示范。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效益。

同时,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站点,向农民展示先进的技术和模式,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对供应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标识和追溯体系的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第五,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和宣传教育的力度。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知识,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第六,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评价认证工作,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在消费者中形成良好的消费信念。

综上所述,要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整治,需要政府、农民、科研机构和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什么是三品一标

什么是三品一标

什么是三品一标什么是三品一标什么是“三品一标”1、什么是“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2、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3、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含义是什么?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

4、凡是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就可冠以“无公害农产品”吗?不能。

无公害农产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础上,在该产地上生产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严格审查、评审符合农产品标准,同意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许可加贴标志的农产品,才可以冠以“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5、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符合哪些条件?(1)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和要求;(2)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4)投入品使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要求;(5)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档案。

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包括哪些内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及主要措施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应真实、客观地记录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所有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农事操作,包括作物名称、品种、种植时间、种子处理或苗木消毒、肥料使用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的使用、收获等内容,记录完成后,记录人应当签名。

“公司+农户”型或者“协会+农户”型的申请人应与种植户签订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协议和产品购销协议,指导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档案。

7、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复查换证是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在证书有效期内,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提出重新取得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证书申请,经确认合格准予换发新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证书的过程。

质(产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课程资料优质

质(产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课程资料优质

(产品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课程资料从2002年开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

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无化验室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2007年8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农业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商务部、海关部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组成农产品整治组,集中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扎实打进,实现了农产品专项整治各项任务。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将全国67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农业部门质量安全监测范围,政治监管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的监测制定进一步完善。

三是基本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

四是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行为。

专题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解读一、政策篇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叛徒进一步加强食品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进一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农业部先后又出台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政策文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大致可以分为鼓励性、扶持性、限制性等三类政策:(一)、鼓励性政策2005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

无公害农产品:指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经有关部门认定,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板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2.07.23•【文号】农市发[2002]12号•【施行日期】2002.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市发[20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乡镇企业、饲料工业主管厅(局、委、办),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业(热带农业、水产)科学院、农业系统各国家级和部级质检中心及有关直属事业单位: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和今年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部党组决定,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现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加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城市试点的基础上,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一、实施目标通过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

6.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6.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2月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毕井泉2016年1月5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通过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集中交易市场,是指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含农贸市场)。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保证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第五条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协作机制。

第六条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对入场销售者履行管理义务,保障市场规范运行。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销售活动,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条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汇总分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应当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并公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

鼓励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记录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信息。

农业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业建设项目建议书

农业建设项目建议书一、总论1、项目名称:高效种养循环农场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武汉渔家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9年5月25日成立,注册资金260万元,主要经营林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服务等。

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区农业局和潘塘街的支持下,按照“依法自愿、协商有偿、公开公平”的原则,公司流转桃源村、李店村土地3000亩,第一期1164亩,第二期为1836亩。

为了将流转土地经营好,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将全部土地进行了深翻、整理,修建了蓄水池、园区道路和电力设备等。

开挖鱼池10个,面积100多亩,计划修建畜禽舍5000平方米,技术培训及办公楼920平方米,农家乐1375平方米。

聘请了3名高级农艺师、2名高级畜牧师,从事林果、畜禽养殖、水产养植及休闲垂钓等,并通过“果-菜-畜"和“果+草-鱼—禽”两种模式建设成为一个高效循环的示范农场。

3、拟建地点: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桃源村等4、建设内容与规模:(1)流转土地3000亩、土地整理1500亩;(2)水电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3)特色林果及花卉苗木种苗、草种、鱼种、种畜、种禽引进;(4)鱼池、畜禽舍、沼气工程建设;(5)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及配套;(6)生产车间、培训、办公及农家乐建设;(7)园区绿化及其它配套建设。

5、建设年限:开工时间:2009—10,竣工时间:2014-126、概算投资:项目总投资5300万元。

资金筹措:公司自筹3300万元,银行贷款800万元,申请扶持1200万元。

7、效益分析:三年内,亩平产值达5000元、利润2000元;五年后,亩平产值达8000元、利润达4000元,总产值1.06亿元,新增利税23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00人。

实施立体种养,循环利用,实现四季有水果,有垂钓、有特色小吃,达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并以此为示范基地、培训基地,带动辐射整个潘塘街乃至新洲东部山区。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本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资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主要特点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生的背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过程不同,形成了各自典型的特征。

目标定位:无公害农产品定位于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定位于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定位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代表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依据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其标准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通常高于国内同类标准的水平;有机食品强调生产过程对自然生态友好,强调纯天然、无污染,不以检测指标高低衡量。

生产方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科学应用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从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农田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和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通过农业标准化规范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是特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结合,从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有机农产品生产是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即在认证机构监督下,建立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技术。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探讨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探讨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探讨摘要:绿色食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上的重大创举,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其生产、加工、认证、管理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已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但也存在市场发育不完善、品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探讨和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绿色食品;市场培育;品牌建设Dis cussion on China’s Green Food Market Cultivation and Brand Construction Abstract: Green food was a major initiative of China in the early 1990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After 20 years'development, green food industry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Its production, processing, certification and related management idea got social approbation. Safe and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had become China's public brand. However there also were some problems in green food development such as that market development was not perfect, brand influence was not strong and so on, which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food industry. The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food market cultivation and the brand constru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d on this basis, countermeasures that speeded up the green food market cultivation and brand 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Key words: green food; market cultivation; brand construction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环保及食品安全的关注,绿色食品需求呈递增趋势,绿色食品市场逐渐形成。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动力,也为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绿色食品市场的培育是促进品牌建设的基础,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是吸引消费者,扩大产品销售的有力手段,是增强绿色食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竞争力,开拓市场的可靠保证,同时也是新时期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1]。1我国绿色食品市场与品牌建设现状1.1物质基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20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新时期绿色食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报道[2],1997~2009年,我国每年认证与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产品和国内年销售额逐年递增,成果喜人,见表1。1997~2009年,我国每年认证的企业与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数持续增加,全国绿色食品企业超过6 000家,并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模式,年均增长率达27%,其趋势走向见图1。认证与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不断增加,其中,2009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超过15 000个,产品年均增长率达29%。1997~2009年,我国绿色食品每年认证产品与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增长趋势见图2。绿色食品国内年销售额不断攀升,2009年超过3 000亿元,年均增长2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图3所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全国已建成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2个,分布于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达686.7万hm2,生产总量为5 717.6万t,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80家,生产产品近200个,涵盖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5大类。1.2政策支持2005年8月,农业部在南京召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品牌战略。会后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三品”各自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中农产品精品品牌是绿色食品发展的方向。2009年农业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了对绿色食品品牌战略的认识,提出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两个提升”的中心任务。2010年昆明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了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用绿色食品品牌引领农业品牌化,推动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3品牌影响品牌战略的实施,推动了绿色食品进入以品牌带动发展的新时期。依托品牌,绿色食品企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已聚集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100多家,分别占绿色食品产业的30%和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4家,发展绿色食品906个,分别占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总数的8.5%和5.1%;加入WTO以后,一批绿色食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出口贸易额高速增长,出口贸易额从16.2亿美元增加到21.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7.5%,截至2009年已累计出口创汇150多亿美元,2009年绿色食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6%,1997~2009年我国绿色食品年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见图4。绿色食品商标已实现了在香港、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扩大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境内外20多家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通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开设绿色食品专区、专柜等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不断推动着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6 500多个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向安全、优质方向转型和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1 290多万个农户参与了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每年直接增收6.5亿元。绿色食品监测面积由653.3万hm2扩大到1 666.7万hm2,扩大了1.5倍之多。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2002年为94.3%,到2009年提高到98.8%,质量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逐渐提高。2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的问题分析2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和品牌建设情况还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认识的淡薄和产品的高价格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以及绿色文化理念宣传不够,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仅停留在这个名词的认识上,对绿色食品功能仍缺乏完整的认识,这使得绿色食品所蕴含的巨大消费市场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另外,由于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限制转基因等某些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也导致了产量的下降,再加上认证、加工、储藏、运输、检验、包装等各环节的特殊标准的严格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成本自然要高于普通产品,造成绿色食品定价较高[2]。市场上绿色食品价格比普通产品要高出10%~30%,甚至几倍,使得绝大多数的中低消费群体望而却步。如武汉中粮肉食品公司认证后的冷鲜肉每千克均价比普通猪肉高 2.4~3.0元。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识的淡薄以及相对较高的价格,使绿色食品未能形成现实意义上的有效需求。2.2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普通农产品和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还很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占全国食品年总产量的比例还很低,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更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2]。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农林及加工产品占63.7%,畜禽类占10.3%,水产类占4.9%,饮品类占12.2%,其他占8.9%,其中,大米占全国总产量的8.6%,小麦粉占4.3%,蔬菜占1.8%,水果占9.1%,茶叶占10.5%,消费者最为关心且市场需求较大的粮食、食用油、畜禽肉类、水产品所占的比例小,绿色食品规模化、专业化市场难以形成,也无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所带来的挑战[3,4]。2.3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还不健全与普通食品市场相比,绿色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突出。绿色食品由于生产条件的苛刻性,造成其高品质、高价格的局面,根据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由于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绿色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市场博弈中,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产生绿色食品生产和营销中的败德行为。一方面由于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绿色食品价格一般都高于普通食品,一些不法经营者相互勾结,通过粘贴绿色食品标志和采用绿色包装,改善普通食品的外观效果,过高定价,以致出现歧视定价,从而导致正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阻碍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因绿色食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无法识别和顾及所有绿色食品真伪的情况下,利用政府对假冒绿色食品的打假行动上产生的“外部性”来“搭便车”,打着绿色食品旗号欺骗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可和购买决策[5-8],不利于绿色食品市场的培育和绿色品牌的建设。2.4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不规范由于缺乏绿色食品市场开发专项资金,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尚未形成,重产品开发轻品牌建设现象还很普遍,生产销售缺少有形市场载体和中间环节支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和绿色食品专业流通渠道建设也相对滞后,绿色食品专业市场建设和绿色中介组织亟待加强[9,10]。当前绿色食品商业流通的专业化水平仍比较低,仅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绿色食品直营店,其他地区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混售,不便于消费者选购。3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完善的绿色食品市场是树立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和疏通绿色食品的专业流通渠道,是实现开发绿色食品价值及附加值的基础和平台。为保证绿色食品市场健康发展,品牌建设顺利进行,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绿色食品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绿色食品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品特性和功能,使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增加新的认识,营造绿色食品消费潮流。要用市场化机制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绿色食品专业展示会、博览会,搭建绿色食品宣传展示、谈洽购销的平台。绿色食品企业在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后,要及时在产品包装上正确地印制绿色食品标志,用绿色文化对企业形象进行系统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宣传途径扩大宣传,变潜在消费为现实消费。3.2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绿色食品板块基地建设是稳步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增强市场供给能力和创建绿色品牌的载体。扩大基地建设,突出标准化与品牌化相结合的特色,建立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继续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农业大县,以市县为单位,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实施龙头企业跟进对接,组织农户积极参与。首先,要优先建设一批绿色粮油、蔬菜、淡水产品和畜禽类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人们食物结构调整对绿色粮、油、蔬菜、肉、蛋、淡水产品等的需求增长,促进绿色食品市场发育。其次,要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基地建设、开拓市场和品牌建设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引导和推动龙头企业以品牌、资本为手段,采取购并、重组等形式,培育和发展一批国家级大型绿色食品龙头企业集团,使其在科技创新和市场培育中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基地综合效益,增强示范带动效应。3.3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目前,不少没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许可的企业假冒绿色食品,以次充好,侵害了消费者和正规生产者的利益,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冲淡了绿色食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度,严重阻碍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首先要完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严格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审批程序,加大对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原料、基地的认证工作,加强对标志产品的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其次要联合工商管理、技术监督等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不定期进行市场抽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绿色食品和绿色标志的知名度和信誉。坚持把“质量与发展”作为工作主题,产品开发要严格执行标准,确保质量,以质量促发展。最后,要在政府加大对假冒绿色食品生产者的惩罚力度的同时,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第三方监督和控制对绿色食品经营行为进行约束,以尽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营销过程中的败德行为,营造绿色食品市场良好的经营环境。3.4建设绿色食品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体系绿色食品市场是绿色食品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的基本平台,具有商品集散、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的功能。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大市场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度,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探索绿色食品市场培育的有效途径,建立有特色的营销体系和有活力的促销机制。应重点抓好市场规划、市场建设、市场管理、资金投入等几个环节,以促进绿色食品“安家立业”。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大力扶持产业引路人、致富带头人、流通经纪人、营销能人参与绿色食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开通高效率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绿色食品流通网络,培育全国统一的绿色食品市场。加快发展绿色食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无公害绿色食品专业市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绿色食品直营店,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使绿色食品始终保持“以品牌引领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持续发展的局面。3.5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公益性事业,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必须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作为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用地、投资、信贷、税收及用水、用电的收费标准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同时,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在引导、扶持政策方面好的做法,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增加收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绿色食品专业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为绿色食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场所。要切实推进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卫生部等八部委针对食品种养、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食品污染等不安全因素提出的“三绿工程”(即“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实施,各级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创建出十条绿色通道、百家绿色批发市场、千家绿色零售门店、万种绿色品牌”的目标。3.6搭建信息平台,拓展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系统部门和企业,首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绿色食品生产和营销服务,加快绿色食品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统一指导下,搭建部、省、县市三级绿色食品信息平台,逐步向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和生产企业延伸,完善绿色食品供求和价格等信息采集与发布设施,最终建立起全国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实现绿色食品信息资源共享、绿色产品网上营销。其次要通过绿色食品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与有影响的国外认证机构进行的合作,奠定与重点贸易区域认证机构之间合作的坚实基础,为国内绿色食品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提升我国绿色认证和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力。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影响,将我国绿色食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参考文献:[1] 杜巍,赵福兰.试论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绿色营销策略[A].湖北省农业厅人事处.湖北农业发展论坛[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83-287.[2] 严立冬.绿色农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6-195.[3] 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农业质量标准,2009(1):9-11.[4] 丁乃今.对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0(7):49-52.[5] 王德章,赵大伟.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3(9):1-5.[6] 毛建兰.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现状的探讨[J].农技服务,2007(8):121-122.[7] 杨智,袁凌.绿色食品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1(9):61-64.[8] 任运河.绿色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7(3):75-78.[9] 丁芳珍.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今日科苑,2009(20):47.[10] 成党伟,余谦.基于绿色品牌的陕南农产品营销竞争力提升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8):127-128.。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促进我市食品安全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促进我市食品安全
给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带来很
大难度 。
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促进我市食品安全 , 谈
几点意见和建议 。

二 、存在 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农产品按标 .

无公 害农 产 品产 地认 定和产 品认 证 现状
准化生产规程和质量安全工作 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认识不足 ,很多生产者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提高
4 农资市场亟待加强管理 ,非法销售假 冒伪 .
劣农业生 产资料 和禁用农 药 、兽 药现 象仍 时有
发生。
好生产基地的管理 工作 , 使全市无公害农产 品产
1/ 0 6 汕 头 科 技 ・3 2 0 3・
维普资讯
科 技 与 区域 社 会 发 展
在 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
的增强。 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 此 ,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 品产地认定和产 品认证 工作 , 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 是摆在 各级农业部门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下面,
标 准 17项。但 由于我市农 产品生产点多面广 , 0
小, 增加 了实施标准化生产 的难度 ; 科研与技术服
争力 , 实现农业增效 、 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
的重要措施来抓。紧紧围绕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行
务等支撑体 系不完善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
动计划”认真抓好《 , 无公害农产品》 广东省地方标
准体系的宴施 ,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和抓
市开展无公害农产 品认证管理工作起步较早 ,近 几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厅指导下 ,各
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和消费的 目 标还有较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s us t a i na bl e de v e l o pm e nt o f a gr i c u l t ur e
HUANG Mo . no
( F u q i n g S u p e r v i s i o n& T e s t i n g C e n t e r r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A g r o - p r o d u c t s ,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3 5 0 3 0 0 )
先 后在 北京 、天津 、上 海 、深圳 进行 试 点 ,2 0 0 2年 在 全 国范 围 内开 始 实施 , “ 行 动 计划 ” 提 出 :力争
等农产品中农药残 留超标 ,畜禽 、水产 品中兽 药 、
渔 药 、激 素 、瘦 肉精 和加 工产 品 中违 禁食 品添 加 剂 的滥 用 ,严 重 威 胁 着 人 们 的 健 康 与 生 命 安 全 。 因 此 ,保 障农产 品 质量 安全 已成 为政 府 重 视 、社 会 关 注 的热点 ,对 保 证群众 健 康 、促 进 农 业 产业 结 构 调
农业部 《 关于 发展 无公 害农 产 品 、绿 色 食 品 、有 机 农 产 品 的意 见 》,进 一 步 明 确 了发 展 方 向 和 重 点 。 当前 和今 后一 个 时期 ,要 在 现有 标 准 制 定 、例 行 监 测 、专项整治 、 产 品认证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实 施 ,在实施内容上加以延伸 、拓展 和深化 ,无公害 农产 品 、绿 色食 品和 有机食 品要 “ 三位 一 体 、整 体 推进 ” 。2 0 0 1年 ,福 建 省全 面 启 动 开展 治 理 “ 餐 桌 污染 ” 、建设 “ 食 品放 心 工 程 ” 工 作 ,重 点 围绕 与 人 民群众 关 系密 切 的畜 牧业 产 品 、种 植 业 产 品 、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单位】农业部【发布文号】农市发[2005]11号【发布日期】2005-08-08【生效日期】2005-08-08【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农市发[2005]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林渔业)、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乡镇企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意义(一)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

农业生产性收入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促进优质优价,是实现农业生产性收入增加的有效措施。

(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既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业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二、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重点(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以强化标志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二)发展方向。

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进程,树立品牌形象。

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在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的基础上,依法实施标志管理,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安全消费。

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坚持证明商标与质量认证管理并举、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行,以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为目标,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坚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逐步从产品认证向基地认证为主体的全程管理转变,立足国情,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

(三)发展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要迅速扩大总量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机农产品要突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提升质量和效益。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重点是“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绿色食品发展重点是优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重点发展有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三、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行业特点和质量安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

要按照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快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要通过产地认定解决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管理问题,重点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通过产品认证切实解决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

发展绿色食品,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

发展有机农产品,要在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根据农业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选择性地发展。

(二)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总量规模。

无公害农产品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

绿色食品要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要发挥农业系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资源,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认证产品效益。

(三)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

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优先推动农产品安全标准、大宗优势出口农产品的品质标准的制定。

努力争取我国在农产品国际标准制修订方面的参与权。

积极筛选和组装配套适用的生产技术,推动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

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过程中,要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优粮工程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等,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结合起来。

要按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划和农业标准化发展区域布局要求,以产地(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

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介和推广认证产品。

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全面树立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产品国内外贸易。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

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信息网,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认证等信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网上交易。

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

(五)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各地要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

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实施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创造条件,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

同时,要创新机制,将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创建等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新建和在建的各类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要以标准化生产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

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财政支持、奖励范围。

要积极争取将鲜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尽快纳入绿色通道实施范围,减免过桥过路等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监督,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公信力(一)完善制度,依法管理。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管理制度,当前,无公害农产品要在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规范》;绿色食品要加快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修订《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组织制定《绿色食品管理办法》;有机农产品要在执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符合中国农业生产特点的《有机农业及有机农产品管理办法》。

(二)实施例行检查,强化证后监管。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同步”的方针,突出抓好认定产地的投入品使用和获证产品的监督管理。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例行检查制度。

对获证产品和企业(产地)要实行年度抽查、检查制度;对标志的印制、使用和登录要加大跟踪力度;加强对工作机构工作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认证质量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

要通过例行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效性。

(三)健全信息网络,提高追溯能力。

要加快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

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受理认定认证投诉,适时公布执法监督检查结果,尽快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要尽快建立获证产品、企业(产地)质量信用体系。

要通过建立获证质量档案和监管档案,强化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提高认证公信力。

(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