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与凝固知识点.doc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状态转变。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变成液体等。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热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可以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自由移动。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过程。
当物质受冷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物质的分子无法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
这时,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凝固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
熔化和凝固是相互关联的过程。
当物质受热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其温度会上升,直到达到物质的沸点,就会发生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而当物质受冷凝固后,如果继续降温,其温度会下降,直到达到物质的冰点,就会发生冰冻,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状态转变。
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增加,分子活动加剧,相互间的距离增大,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小,分子活动减弱,相互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现。
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的。
例如,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金属的分子间有很强的金属键相互作用力。
而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等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与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密切相关。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而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变是熔化和凝固的逆过程。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
1.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5.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6.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7.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8.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10.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11.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12.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13.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14.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都要吸热和放热。
九年级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两种基本性质,也是九年级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概念与过程。
一、熔化的过程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我们常见的例子就是冰块熔化成水。
熔化的过程中,物质内部的分子或离子能量增加,使得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使固态结构解除,转变为液态。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热,温度不变。
这是因为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其具备足够的能量以摆脱原有的固体排列结构。
这个热量被称为潜热,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潜热是不同的。
例如水的潜热为334焦耳/克,而铁的潜热仅为24.8焦耳/克。
二、凝固的过程凝固,顾名思义,就是物质从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当液体受到外界条件变化(例如降温)的影响时,其分子或离子的内能减小,相互作用力增加,从而使原本具有流动性的液体排列成有序的固体结构。
与熔化过程类似,凝固的过程中也会有潜热释放。
潜热的释放导致温度的提高,这是因为物质在凝固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吸收的热量之和保持平衡。
凝固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或凝固温度,不同物质的凝固点也是不同的。
三、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个物质的两种状态下的温度,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对于纯物质来说,熔点与凝固点相等,且这个温度是恒定的。
例如水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0℃,铅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327℃。
然而,对于某些物质而言,它们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都存在着温度范围,而非一个单一的温度点。
这是因为物质在固液相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熔化和凝固,因此液体与固体同时共存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区间。
四、应用与实际问题熔化和凝固的性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冰淇淋制作中,我们需要将液态的牛奶或果汁冷冻,使其凝固成为固体冰淇淋。
而在热水袋使用中,我们需要将固态的氯化钠或硫酸铵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从而产生热能。
在工业生产中,物质的熔化与凝固属性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归纳
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归纳熔化与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中考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中考熔化与凝固知识点的归纳:熔化与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种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1. 物质在达到其熔点或凝固点时,如果继续吸收或释放热量,就会发生熔化或凝固。
2. 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物质在这些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变化。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1.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凝固过程则释放热量。
2.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恒定,这个恒定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凝固点。
熔化与凝固的热力学过程:1.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转变为液态。
2.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温度同样保持不变,直到全部转变为固态。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1. 在工业生产中,熔化与凝固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制造等领域。
2.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制作冰淇淋或冷冻食品时,也会涉及到凝固过程。
影响熔化与凝固速率的因素:1. 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熔点和凝固点。
2.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越高,熔化速率越快;外界温度越低,凝固速率越快。
3. 物质的纯度:纯度越高的物质,其熔化与凝固过程越容易进行。
实验探究:在中考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冰的熔化或金属的凝固来加深对熔化与凝固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状态的变化以及伴随的能量转换。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归纳,我们可以看到熔化与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过程,它们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这些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熔化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放热)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2、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达到凝固点(3)继续放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1)相同点: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同。
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5、凝固放热的考例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 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 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 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热)6、熔化吸热的考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因为冰熔化吸热 冷空气下沉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因为雪熔化吸热) 。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
7、熔点与凝固点的考例①萘的熔点为80.℃当温度为79℃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时 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 为了加快雪熔化 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
(因为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_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一、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分析:AB:固态(吸热升温)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固态(放热降温)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0C。
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凝固与熔化知识点总结
凝固与熔化知识点总结凝固与熔化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凝固与熔化的原理和影响凝固与熔化的因素。
下面将对这两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凝固与熔化的原理1. 凝固的原理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较远,分子自由运动,形成无规则的分子排列;当物质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降温或加压,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分子排列开始有序,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从而凝固成为固体。
凝固的原理可以通过凝固点和熔点来解释,凝固点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而熔点则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是不同的,这是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而产生的。
2. 熔化的原理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较近,分子只能进行局部振动,形成有序排列的晶体结构;当物质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升温或减压,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晶体结构破坏,分子开始自由移动,从而形成液态。
熔化的原理同样可以通过熔点和凝固点来解释,当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时,固体开始熔化成为液体;而当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熔点以下时,液体开始凝固成为固体。
二、影响凝固与熔化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物质凝固与熔化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凝固点会升高,而熔点会降低;相反,当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凝固点会降低,而熔点会升高。
2. 压力压力也是影响物质凝固与熔化的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温度下,增加压力会使得物质的凝固点升高,而熔点降低;减小压力则会使得物质的凝固点降低,而熔点升高。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也会影响其凝固与熔化的过程。
比如,晶体结构的稳定程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弱等因素,都会影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4. 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比如溶质的存在、溶剂的性质、晶体生长的速度等,都会影响物质的凝固和熔化过程。
总之,凝固与熔化是物质的两种状态,其原理和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知识。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3.2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说明:注意区别溶化和溶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
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例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二: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三:晶体与非晶体1、根据物质在熔化时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将物质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石蜡、沥青、玻璃、橡胶、蜂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让晶体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也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让晶体继续放热。
4、晶体在处于熔点和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熔化和凝固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对呀!
你看那冰,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化成水,这就是熔化呀!就好像一个坚硬的外壳被逐渐打破,露出了柔软的内在。
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多么神奇的变化呀!这过程就像是一场华丽的变身,从沉默的固体变成了灵动的液体。
而凝固呢,则是相反的过程。
水在寒冷的环境中,会一点点地变成冰。
这不就像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某些经历让我们逐渐变得坚强、稳固吗?水原本是自由流动的,可一旦凝固,就有了自己的形状和姿态。
想想看,金属的熔化和凝固。
工人师傅们把金属加热到高温,让它熔化,然后可以把它铸造成各种形状的物品。
这不就像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塑造生活一样吗?我们可以把看似普通的材料,通过努力和智慧,变成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
蜡烛也是如此呀!点燃它,它慢慢熔化,流下的蜡液又会在冷却后凝固。
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有消逝和变化,也会有新的开始和积累吗?
熔化和凝固无处不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呢。
火山喷发时,岩石会熔化变成岩浆,而岩浆冷却后又会凝固成新的岩石。
这不就像是生命的轮回一样吗?
我们的生活不也常常经历着这样类似的过程吗?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像冰一样,在温暖和关爱中逐渐融化自己的防备;有时候我们又会像水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凝固成坚强的自己。
熔化和凝固,它们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是生活的隐喻呀!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变化的力量,看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我们应该像熔化和凝固一样,灵活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理解和感受这神奇的熔化和凝固,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智慧和力量!。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 5.2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一、熔化定义: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需要热量。
1、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热量,但温度保持。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热量,且温度不断。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①②。
3、熔化图像二、凝固定义: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需要热量。
1、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热量,但温度保持。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热量,且温度不断。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①②。
三、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注意:热量只能从温度的物体传给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 ;§ 5.4 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凝华定义: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要 热量。
凝华现象:① ② ③ ④ ⑤ 。
升华定义: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要 热量。
升华现象:① ② ③ ④ ⑤ 。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5.4 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凝华定义: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要 热量。
凝华现象:② ② ③ ④ ⑤ 。
升华定义: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需要 热量。
升华现象: ② ③ ④ ⑤ 。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5.3 汽化和液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需要热量。
1.液化现象:①②③④⑤。
2.液化的方法分为: ①②。
汽化定义: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需要热量。
汽化现象分为:、,两种形式都要热量。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1.沸腾:⑴沸腾现象: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0.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2.(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总结
物理熔化凝固知识点总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常见的现象,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物理学的范畴中,熔化和凝固是两种相变现象,是物质由固态到液态,液态到固态的转化过程。
本文将探讨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热和凝固热,以及它们的应用和相关实验。
一、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熔化和凝固是一种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这两种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相应的物理性质也会有所改变。
在熔化过程中,当外界的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运动会加速,使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固态结构逐渐崩溃,形成液态。
而在凝固过程中,当外界的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分子的运动逐渐减弱,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使得液态结构逐渐变为固态。
二、熔化热和凝固热熔化和凝固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的过程,这种能量被称为熔化热和凝固热。
熔化热是指在熔化过程中单位质量物质所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ΔHm表示。
而凝固热则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单位质量物质所释放的热量,通常用符号ΔHc表示。
熔化热和凝固热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以及状态转变的条件有关。
通常情况下,熔化热的数值要比凝固热大,这是因为在液态的情况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克服这些相互作用力,使得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三、相关实验和应用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的重要现象,因此它们常常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和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熔化和凝固过程通常用于纯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实现物质由固态到液态、液态到固态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物质的纯化和提纯。
此外,熔化和凝固还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金属冶炼和合金制备中,熔化和凝固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通过控制熔化温度和凝固速度,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和组织结构的金属材料,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总之,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改变中的重要现象,它们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这两种相变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后再凝固成蜡烛等等。
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物质的熔化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而凝固温度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不同的,这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熔化温度是0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0摄氏度,而铁的熔化温度是1535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1535摄氏度。
2. 熔化和凝固的热量变化: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称为熔化热,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的热量称为凝固热。
熔化热和凝固热的数值相等,且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熔化热和凝固热都是正值,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3. 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受到温度、压强和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
温度越高,物质熔化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物质凝固的速度越快。
压强对熔化和凝固的影响也很重要,高压下物质的熔化温度会升高,凝固温度会降低。
物质本身的性质也会影响熔化和凝固,比如有些物质容易熔化,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熔化。
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熔化和凝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制备各种金属和合金;在冶炼过程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分离出杂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来制作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总结起来,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
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热量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物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相变现象。
熔化和凝固
熔化与凝固【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1.了解熔点的意义(重点)2.了解凝固点的意义(难点)【第二部分】高频常考知识点总结1.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2.熔化与凝固(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a.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蜡、沥青都是非晶体.b.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不同的晶体物质其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a.晶体熔化特性:晶体物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b.晶体物质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从外界吸热.c.非晶体熔化特性:非晶体物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d.晶体凝固特性: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e.晶体物质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向外界放热.f.非晶体凝固特性: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放热,温度逐渐降低.g.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的晶体物质的状态具有多样性: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还可能是液态.(4)熔化、凝固图象:a.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以海波为例A—D表示海波熔化图象:AB段表示吸热,温度上升,处于固态;BC段表示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时间是3min,熔点是480C;CD段表示吸热,温度上升,处于液态.D—G表示海波凝固图象:DE段表示放热,温度下降,处于液态;EF段表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FG段表示放热,温度下降,处于固态.b.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 以松香为例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固定的温度. 3.课堂练习:(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室内,若室内温度为0℃,则冰____熔化,水____凝固(填“能”或“不能”);若室内温度高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若室内温度低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主要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的物体叫晶体,物质的温度改变的物体叫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教学过程:实验一: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观察整个过程中蜡烛物态的变化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活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象举例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二:观察冰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碎冰块。
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计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块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实验三:观察蜡烛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少量的蜡烛。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蜡烛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蜡烛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往烧杯中导入热水,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蜡烛的温度,并观察蜡烛的同样是固体,为什么松香和冰块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原来固体分为两种:晶体:有些固体如海波、冰、金属,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熔化的温度就叫做熔点。
非晶体:而有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问题:①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是―4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②熔化锡块时,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加热,但在熔化铁块时,为什么不能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呢?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1),(2)。
凝固: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它的过程与熔化恰恰相反。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熔融状态的晶体的两个凝固条件,缺一不可:①达到凝固点②放热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1. 哎呀呀,大家晓得不,熔化就是固态变成液态呀!就像冰块化成水一样,那可神奇啦!你想想,一块硬邦邦的冰,在温度升高后,慢慢就变成了能流动的水,这多有意思呀!
2. 凝固呢,和熔化刚好相反呀!液态变成固态呀!比如说水变成冰,这不就凝固啦?你感受过冬天河水结冰的过程吗?那就是大自然在展示凝固的奇妙呢!
3. 嘿!熔点知道不?那可是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呀。
不同的物质熔点可不一样哦!就像铁的熔点很高,而蜡的熔点就比较低,这差别多大呀!
4. 凝固点也很重要哦!跟熔点相对应呢。
水的凝固点大家都知道吧?0 摄氏度呀,多熟悉呀!
5. 记得有一次我做实验,加热一块海波,哇,眼看着它慢慢熔化了,那情景真的好神奇呀!这不就是熔化的实例嘛!
6. 还有啊,夏天吃冰棍,冰棍慢慢融化,那是不是也属于熔化呀?真的随处可见呢!
7. 凝固也经常能看到呀,把液态的金属倒入模具,等它凝固后就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形状,这不就是利用了凝固嘛!
8. 大家想想,要是没有熔化和凝固,这世界得少了多少有趣的现象呀!它们真的太重要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熔化与凝固是特别神奇又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有趣和有用的地方。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1. 物质的三态: 固态 、 气态 、 液态 。
2.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固。
3. 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 加热 ,但是温度 不变 ,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等海波、冰、金属、萘、盐物质是晶体。
● 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 加热 ,温度就 升高 ,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对曲线(1)的分析:AB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 点:固态BC 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C 点:液态 CD 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
● 对曲线(3)的分析:EF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FG 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GH 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
4.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盛水的烧杯(水浴法: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 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O 时间 O时间O时间O时间甲 晶体甲 晶体乙 非晶体乙 非晶体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物质凝固的温度变化曲线5.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繁多琐碎的物理知识点让学生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
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
C。
当温度为790
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
C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
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点】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
固放出大量的热) 5、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度上升。
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
一,汽化是指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1)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
(2)从现象来看,液态是看得见的,而气态是看不见的
(3)汽化进行过程伴随吸热,总体上任何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汽化现象
1、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液体蒸发致冷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所以液体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这是因为:液体蒸发从液体中吸热,造成液体温度下降,与周围物体
有温度差,液体就从周围物体吸热,所以周围物体放热温度下降,这就是液体蒸发产生致冷作用。
4、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
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
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平常学习物理的时候注重复习知识点,这样才能轻松学好八年级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