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
华容道经典布局及变化规律图解大全
华容道经典布局及变化规律图解大全陈瑞编著前言华容道是最经典的三大游戏之一。
它有几十个经典的布局,又可以任由个人喜好设置自己喜欢的不同布局,每个布局的解法又有多样,其规则简单、变化万千,妙趣横生、趣味无穷,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游戏,最大的优点还在于绝不会上瘾,是孩子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的最佳游戏之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发芽网”的华容道,用了半年的时间,解出了全部406个布局(经整合为394种)的最少步数解法。
如果将这些解法全部予以文字说明,可以编写成厚厚的一大本书,既费时又不一定能看清楚,有没有能用最简单的方式予以说明?根据华容道的规则和特征,我创造性的发现仅用“0,1,2, 3”四个数字符号就可以充分解释每一步的走法。
因为,华容道的棋子有:“曹操”,即“大方块”;“五将”之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即“长方块”(因摆法不同又分“横排”与“竖排”两种);“蜀兵”,即“小方块”;还有2个“空格子”。
经认真分析,不管棋子如何摆法,处在哪个位置,其实质都只有四种没有什么本质差别的表现形式,即:大方块、横方块、竖方块和小方块。
所以,在任何布局、任何时候,可以移动棋子只是“空格子”边上的几个棋子,最多不会超出6个。
如果用常规的方法表示一步棋的走法,既要确定走的是什么棋子,又要讲清楚棋子走的方向,如:“横排的关羽向左移动2步”,走一步棋就要用11个文字说明,才是比较清楚。
从没有本质差别的四种表现形式出发,用“0”表示“曹操”;用“1”表示“横排的五将”;用“2”表示“竖排的五将”;用“3”表示“蜀兵”,就非常简单了。
这时,我女儿提出:有时候会出现相同两个以上棋子可以走,就存在不确定性的可能性。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经仔细观察发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唯一的,哪么,只要区分小部分情况就可以了,如何相同棋子的正确位置呢?在数字符号后加上“上、下、左、右、中、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中上、中下、中左、中右”即可。
最后还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当遇有棋子可以两个方向可以移动时怎么办?在数字符号后加上带括号的“上、下、左、右”表示移动的方向,以示与方位区别;二是当某一棋子可以走两格,但最佳走法却是一格时怎么办?在数字符号后加上“.”,表示只走一格,与走两格或只能走一格的棋子以示区别。
中国古代阵法大全
中国古代阵法大全八阵图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
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
(见《三国演义》)及至后代,精通此阵者已十分罕见,却不料出现在明代太湖山庄。
太湖山庄庄主澹台仲元化用此阵,训练八人立于八门位置上,攻敌时进退自如,来去如潮,古怪厉害之极,并曾用此阵法困住大内八大身怀绝技的高手。
(见梁羽生《萍踪侠影》)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树木即按八阵图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阵,绝对走不出去。
(见梁羽生《鸣镝云录》)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
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
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
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
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
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八卦两仪阵按先天小八卦乾坤排列,配合以灯光的奇妙作用的一种战阵。
此阵以七数为杀着,每一正必有一反。
入此阵者,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脚下地面尽向一边偏斜。
灯光变幻莫测,有化一为七之妙。
这七个幻影之中,第三个乃是真身。
朱翠曾在不乐岛陷身此阵,得单昆之助破阵而出。
(见萧逸《无忧公主》)七星锤阵武林中号称北斗七星座的戈华昌等所用阵法。
七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各持流星锤攻敌,其妙处是每次发招,皆能一锤化七,串成北斗星座,整齐划一,连绵不绝,无懈要击。
冷兵器时代阵法,雁形阵、八阵图、鸳鸯阵、龙门阵、伏虎阵
冷兵器时代阵法,雁形阵、八阵图、鸳鸯阵、龙门阵、伏虎阵古代军队的排兵布阵,在冷兵器时代阵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膑兵法.十阵第十六》记载:“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形阵,有雁形阵,有钩形阵,有玄疑(玄襄)阵,有火阵,有水阵。
”方阵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的最基本队形。
大的方阵都由小的方阵组成,这就叫“阵中容阵”,孙膑认为方阵应该“薄中厚方”,就是说方阵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
中间兵力少,可以虚张声势。
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御敌人进攻,方阵是一种攻防比较平衡的阵型。
指挥等金鼓旗帜一般部署在方阵的后方。
圆阵圆阵是为了进行环形防御的。
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没有明显的弱点。
疏阵疏阵是疏散的战斗队形,方阵圆阵等可单独在疏阵中列出。
疏阵加大行列间距,通过多树旌旗、兵器、草人,夜间多点火把,以少数的兵力显示强大的实力。
疏阵的列法,是由于兵力少,所以要显示强大。
可用旗帜显示威武,可用较多的武器显示人多。
因此必须加大行列间的距离和间隔,还要多树些各式各样的旗帜,把光亮锋利的武器插在其旁。
队列稀疏,不可让敌人迫近;战车不要驰骋,步兵不要急走。
疏阵的一般用法在于把士卒分成若干战斗小群,或者前进,或者后撤;或者出击,或者固守;或者给敌人以威胁,或者截击精疲力竭的敌人。
疏阵和玄疑阵有个共点就是虚账声势,但不同于玄疑阵的是,疏阵能够主动出击。
数阵阵法的主要特点是密集,密集形式战斗队形,士兵行列间距小而分明有序,兵器密集而伸展自如,前后可互相支援。
数阵是死战的一种情况,这也是冷兵器时代最疯狂的绞肉机之一。
锥形阵锥形阵是一种前锋如锥的战斗队形,要应用这种阵法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这样才能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行突击的阵法。
非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的攻击型部队无法使用。
影片《赤壁》中,曹军骑兵部队采用的是锥形冲锋阵,指挥官往往处于阵的最前方,适合勇猛型战将带领部下冲锋。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 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素材
鲜为人知的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中国十大奇书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哪几本书?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
《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
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NO。
1 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
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
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一共7000余字.作者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有法、英、德、捷、俄等文译本。
NO.2 堪称《孙子兵法》第二——《孙膑兵法》《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
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
其书原98篇,图4卷,失传1000余年.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经整理得11000余字,30篇。
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
图说古代阵法:常见的7种气势恢宏的阵形,看你了解几个
图说古代阵法:常见的7种气势恢宏的阵形,看你了解几个说到阵法,恐怕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说中那些具有强大威力,且玄妙莫测的“阵”。
例如,在《封神演义》中的十绝阵,《三国演义》中诸葛武侯的“八阵”,《杨家将》中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总之,这些活跃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阵法,玄之又玄,纯粹是为了迎合观众和读者的口味,那么抛开这些“玄幻”的外衣,古代的阵法,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用图解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常用阵法。
中国古代很讲求阵法,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的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临阵作战,十分注意阵法阵形,要使军队“止如堵墙,动如风雨”。
指挥上只能利用金鼓和旗物,并通过一定阵形来予以运用。
在《周礼》中记载教战时,主要在于辨别旗物、金鼓之用以教民众坐下、起立、前进、后退、快速、慢速,以及距离疏密的节度,就是在一定的阵形中进行的。
金鼓旗物与阵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全面体现两者的综合功用。
下面简单介绍7种古代常见的阵形。
01 紧急防御阵形——圆阵圆阵多用于防守。
此阵形多用于兵力不足的时候,对敌军采取防御的时候使用。
将部队布置成圆周形,金鼓旗帜部署在中央,集中兵力,这样敌军就很难攻破。
可以说方阵是攻守并重的较好阵形,而圆阵则是以守为攻的较好阵形。
圆阵多用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和在被追击、被包围的极端危急、极端紧张的情况下,阵欲圆而不方,踞而不锐,能密而不能疏,缓中有急,首重防御。
只有战势稳定后,才能逐步向攻击方面转化。
项羽该下大败后,以二十余骑抵抗汉军几千人的追击和包围,羽“因四山为圆阵外向”,给汉军以重大伤亡。
此战可以看出,项羽是善于置阵的名将,乌江自刎之前,能够使用圆阵,以几十个骑兵对抗几千名汉兵步骑,布阵出击兼以自卫,还能坚持一定时间,没有熟练的阵法,早就束手就擒了。
洪荒十大阵法排名:第一名当之无愧!
洪荒十大阵法排名:第一名当之无愧!众所周知,洪荒之中阵法相当之多,今天笔者按照使用者使用出的大阵威力,盘点洪荒十大阵法。
第十:十天君的“十绝阵”十绝阵分别为:“天绝阵”;“地烈阵”;“风吼阵”;“寒冰阵”;“金光阵”;“化血阵”;“烈焰阵”;“落魂阵”;“红水阵”;“红砂阵”。
封神大战中可是很有名气,截教弟子摆下这座大阵阻拦姜子牙等阐教众人,若不是燃灯道人用填命的方式,这个阵法很难攻破。
第九:三霄的九曲黄河阵此阵估计大家更熟,封神一战中可谓是大放光彩。
三霄摆下此阵将阐教12金仙金属困入阵中,并且除了玉鼎和云中子无事、其他人都被削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
其后还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协助周武王作战,凭借圣人之躯合力破开九曲黄河阵,可见此阵此阵的威力。
第八:冥河的血河大阵排这个的时候,笔者思考良久,到底是血河大阵厉害还是九曲黄河大阵厉害,最后还是把它排的比九曲黄河阵高了一名九曲黄河阵被圣人破了,本身也被擒了,血河大阵却没有,虽然有血海的原因,但没破就是没破,故排名比九曲黄河阵要高。
第七: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此阵自先天灵宝河图、洛书中悟得,合天上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太阳星与太阴星做阵眼,深邃无比,杀气弥漫。
帝俊、东皇太一选出的三百六十五位妖神个个都是大罗金仙修为,三百六十五个大罗金仙再加上帝俊、东皇太一两位准圣,恐怕就是圣人来了也难讨了好去。
此阵威力也不用多说,但是缺点也很大,需要的人数实在太多了,否则后世妖族就是光凭借此阵就不会没落,能跟圣人过招的逆天大阵。
第六:巫族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此阵以巫族十二祖巫组成,可召唤盘古真身,是可以硬抗圣人的存在,可惜最后祖巫几乎尽皆陨落,就此失传,后来蚩尤也只是得到的残阵。
第五:准提的菩提大阵此阵貌似比不上前面几个阵,但是只论使用者使用出的大阵威力,以准提圣人的修为摆出此阵绝对要比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等要强。
没办法,谁让人家修为高。
第四:五行大阵须由天地五方旗五件先天灵宝布阵,据说阵成可困五位圣人。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哪四十九阵?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哪四十九阵?
八阵图
在杨家将的故事里,讲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而这天门阵是道家四十九阵之一,它属于道家四十九阵中的第一阵。
道家高手以十二根小圆棍顺手插在地上,在外行看来,一点规律也没有,东一根,西一根有正的有斜的,仿佛随便乱插上去的一样,但是若开了“死”、“灭”两门,即便是武林高手,若不懂其中奥妙,也会在该阵法中转些时候。
该阵用来阴敌,实在神妙至极。
那么除了天门阵之外还有哪些阵法呢?
道家四十九阵指的是:十二都天门阵、八阵图、八卦两仪阵、七星锤阵、七星飞锤阵、七杀阵、七星八卦剑阵、九宫八卦阵、九宫八卦剑阵、刀网阵、刀棒三绝阵、三茅宫假山、飞鱼九鼎阵、千面搜杀阵、小六乘慑心阵、大五行剑阵、天风银雨阵、天盲大阵、天欲烟梦、天罡北斗阵、云雾奇障、五行阵、五方剑阵、五鬼阴风剑阵、反五行花树阵、六合阵、水心亭机关、水牢、少林罗汉阵、正反四象阵、四象阵法、四绝剑阵、北斗七星阵、归流阵、共死刀阵‘肉阵、红云阵、金锁迷魂台、毒阵图、枯骨幻阵、星光七杀阵、鬼脸大阵、恒山剑阵、
迷天混沌大阵、真武七截阵、铁和沿、悬镜廊、蛇阵、铜椰阵、渔网阵、混添锁云国阵、裸女刀阵、颠倒奇门阵法。
扒一扒古代那些威力巨大的步兵战阵(长文多图)
扒⼀扒古代那些威⼒巨⼤的步兵战阵(长⽂多图)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再现古代两军对垒的镜头时,往往以攒动的⼈群和漫天的烟雾来衬托庞⼤的场⾯,给⼈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虽然貌似热闹,却毫⽆章法,其实,古代战阵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武器与⼈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主宰了古代战争数千年的历史。
扒扒君今天就来扒扒古代战争中的战阵以及这些战阵曾经发挥出的重⼤作⽤。
1.魏舒的步兵⽅阵左传记载:“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偏为前拒。
”五阵指的是“两、伍、专、参、偏”五种中国古代的兵阵。
公元前541年,晋荀吴伐狄,采纳魏舒建议毁车以为⾏,以不同兵⼒组成了五个⽅阵,偏为前拒、两于前、伍于后、右⾓为专、左⾓为参,共23250⼈。
如图魏舒⽅阵魏舒⽅阵模拟图魏舒⽅阵的基本单元是由五伍⼆⼗五⼈组成的⼩⽅阵——两,其中包括⼗五名著甲步兵(由甲⼠改编)和⼗名轻装步兵(原⾪属于攻车的步卒)。
据考证,阵中的⼆⼗五名⼠兵以五列纵队排成⼀个长短兵器相互配合有纵深的横队,其正⾯和纵深均为7.2m。
象这样的步兵⽅阵,事实上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在数百年漫长的时间⾥,才获得了独⽴的新的⽣命。
魏舒⽅阵是古代最早期拥有理论也是最为简单的步兵⽅阵,当两⽅步兵遭遇时,魏舒⽅阵可以更为有效的保护⼰⽅统帅,拥有⽐较完备的两翼护卫和后卫部队,可以有效针对敌⽅的包抄和夹击。
在各⽅阵⽀援的效率上也⼤⼤⾼于没有阵型的军队。
2.孙膑的步兵⽅阵孙膑说:“⽅阵之法,必薄中厚⽅,居阵在右”,意思是说,布设⽅阵的⽅法,中间宜⼴,四⽅宜厚,居阵在后。
孙膑⽅阵布列的⽅法是:中⼼的兵⼒少,⽽四周的兵⼒则必须多⽽强,将领的指挥位置靠后。
中间布兵少是为了便于发号施令。
四周兵⼒多⽽强,是为了便于截击敌军。
指挥位置靠后是为保证指挥者的安全。
孙兵⽅阵孙膑⽅阵此种⽅阵更便于震慑敌军,适⽤于兵⼒多于敌⽅或者和敌⽅兵⼒基本相等时运⽤,全军运动和冲锋时全军摆开,全⾯接敌,如敌⽅兵⼒弱⼩,长长的接敌⾯更容易将敌军包围全歼,让敌⽅深处四⾯楚歌的境地。
四国军棋最强经典布局阵法——降龙阵+伏虎阵+猛虎出笼
四国军棋经典布局阵法推荐——降龙阵序:这是曾经在联众公布的阵,当时是给一些喜欢杀高官的排长设计的,公布之后,陆续收到一些疑问,所以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补充了对部分质疑的回答。
第一部分:阵法如下:师-军-兵-连-团团-0-兵-0-连弹-旅-0-旅-连弹-0-师-0-排令-营-雷-营-雷兵-雷-排-旗-排说明:第一、此阵为先发首攻阵,为喜欢图爽快地棋手设计,所以最好坐在西家先手位置(其他游戏平台可能次序不一样,如果下家在右面,则需要左右调换一下)。
第二、对家需懂得基本挡拆,认出敌40能够勇于配合进攻。
第三、不要用它杀菜鸟,降龙阵就是降龙的,抓蚯蚓就不合适了。
第四、阵法归阵法,阵是死的棋是活的,三分阵法七分下。
讲解:进攻兵力在左路,首攻应该选下家,因为你对家可以先于敌对家考虑是否来增援。
师长首攻会有三种情况——1.吃掉敌子。
这种情况最理想,有进一步发挥,除一种情况外,就是当敌受攻的右路中间一子进前营时,应继续往下吃(因为常规的看,一般表明敌人右路都是小子,中间子进营是在躲避右路),其他情况无论谁进营都横吃,又吃掉一个后,有人认为当敌人马上有子进左侧前营时,应该退回来否则别人就知道不是40 了,不,因为你在进攻,你要找到敌人的40所在,与对家更好的展开进攻,所以你要持续的吃,直到被炸或被吃;2.兑掉。
多数情况下敌人马上“炸弹”(不是绝对的)进营了,这时你也不动团长调出旅长,那么为什么不把团长换成旅长可以一气呵成呢?实际上我反对追求一气呵成的进攻,这需要两个人默契配合,你不认识你对家,你怎么知道他是否会默契配合,你的一气呵成进攻是一种赌博罢了。
你上来首攻如果后续的子突然中断进攻了,你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大官敌人很容易想那个有可能是炸弹。
你可以充分的利用旅长和军长进行发挥。
3.碰死。
敌人或者冲出去或者进营,应对仍然按情况2办。
哎,这不等于上来就让一个师长吗?当然不是,因为你知道了40(第一排放军长多半是赌徒,认命吧)。
历史趣谈揭秘名相诸葛亮的八卦阵究竟是怎么摆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名相诸葛亮的八卦阵究竟是怎么摆的?导语:冷兵器时代,打仗是要讲阵法的。
虽然没有古书上写得那么玄乎,飞沙走石的,但的确是发挥作用的。
下面讲阵法中很有名的八卦阵。
八阵最早是古冷兵器时代,打仗是要讲阵法的。
虽然没有古书上写得那么玄乎,飞沙走石的,但的确是发挥作用的。
下面讲阵法中很有名的八卦阵。
八阵最早是古代黄帝和大将风后研创,这是有据可查。
孙膑时期也有八卦,到了西汉时期这种阵型运用很普遍。
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根据蜀汉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的。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这点也是得到当时人认可的,司马懿叹道:“天下奇才也。
”晋代李兴说:“推子八阵,不在孙、吴”。
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中间加上了指挥使台,由弓兵和步兵守护,指挥变阵,一般认为有四四一十六种变法。
精锐的部队分别布置在龙、虎阵,中军后面是24队游骑兵,是精锐的底牌。
每个九宫格都配有偏箱车,能在防御和进攻之间切换。
而他们之间是有空隙的。
如果敌人进攻鸟阵并从风、地的间隙切入,风、地、云、天等阵就变成防御阵型,一边互相保护侧翼一边以弩杀伤敌军。
而中军通过移动可以把八卦阵变成一个大口袋,这时龙、虎阵的精锐部队就会夹击敌军。
这样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让对方本来的直线冲杀,变成我方主导下的,在阵内的环型路线。
而由于马军自身的特性,他们又不得不按照这条被预先设计好的路线冲锋。
这就是所谓的,进来容易,出来难。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十大秘术大盘点 传说他们知天地晓阴阳 无所不能
古代风水多用于阴宅的选择,中国至东汉出现“葬地兴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是阴宅风水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现代风水则多用于阳宅格局,如抬轿屋,是指楼房顶端有小屋,前后留空地,或中间宅地高,左右二屋低陷,有如轿柄的屋型,这种屋型,两侧的电磁波会延屋脊传导过来,连续不断的改变场内离子状况,是居住者产生判断力失误的情况。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迷恋着各种各样的占卜,我想,可能人总是不自觉的想要控制自己的命运。不过,卜筮是有一定规律依据的,也是《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宇宙形成时,万物的生成遵循共同的规则,因此各个独立系统在信息传递上有“共振”关系。也就是说,占卜事情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些古代的术数包罗万象,从天文到数理,从哲学到农事,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科学,这些是古代人民探知自然,探知科技的科学成果,更是值得现在的我们去了解,去保护,去发展的文化宝藏。
4.阵法
在中国古代,带兵作战特别讲究排兵布阵,而阵法的好坏可以影响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下面介绍三种著名阵法,八阵,是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受《易经》八卦图的影响,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阵势,散布成八,复而为一;撒星阵,是南宋名将岳飞破金兵“拐子马”的阵法,此种阵法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散而不聚,等敌人后撤时再聚拢,猛力扑击;鸳鸯阵,是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所创,士兵被分为三队,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击。
在卜筮中有一种特殊的占卜方法称梅花易数,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可产生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救高人指点,从“一”到“九”的阵法详解加阵图?
救高人指点,从“一”到“九”的阵法详解加阵图?中国十大古阵:一字长蛇阵,长虹贯日;二龙出水阵,双爪共擒。
三才太乙阵,三足鼎立;四象漯河阵,四方混元。
五虎群羊阵,分点齐入;六宇连方阵,个度方圆。
七星北斗阵,太乙下界;八门金锁阵,八仙临凡。
九曲黄河阵,飞沙噬命;十面埋伏阵,英雄亡魂。
十种阵法变化简述: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另一头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
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
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
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
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
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
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
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
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简单地说,“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
氏族社会,人类的战争表现为部落冲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
“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
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
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
八门金锁阵
八门金锁阵八门金锁阵是冷兵器时代战斗阵型中最复杂最变换莫测的阵型,传说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创立,也有传言说是东汉末年的鬼谷子创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这个阵型的基础上变化出八阵图,曾经让吕蒙吃过大亏。
八门金锁阵是根据“奇门遁甲”中的八门方位、星象、地形等因素制定用于古代战场上的阵型,历经数百年有了些许变化。
主要分为九个阵壁,八道门。
所谓“门”就是此阵的入口,又分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道,将敌军引入门,就可人为调控阵型,击杀敌军。
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入则亡。
按照现代熟悉的标定调整方向,将士兵入阵,将军队划分九个阵壁,用1-9表示。
若敌军从生门进入攻击三号阵壁,阵形通过顺时针和逆势针的调整,会将三号阵壁包围,形成瓮中捉鳖之势,敌军将在劫难逃。
如上图所示,敌军从生门进入攻击三号阵壁,三号阵壁中的士兵后撤,引敌军进入原先九号阵壁所在地,九号、七号、六号、五号按逆时针方向包围三号阵壁,与此同时,八号、一号、二号按顺势针方向包抄三号阵壁的左翼,四号阵壁补齐八号阵壁的空缺,向上移动。
形成下图阵型,敌军在下图3号所在地,被其余8号阵壁包围。
八门金锁阵的破解之法,广为人知的是徐庶在新野破解曹军的布阵。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今八门虽布得整齐,只是中间通欠主将。
如从东南角上生门击人,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必乱。
”如此一来,五号阵壁被奇兵约束,不能到四号位,牵连到后续不能继续变换。
切断了五号阵壁的移动,并不影响四、八、一、二阵壁原本的移动。
按照原本规定,这四个阵壁移到规定位置后,三号阵壁却不能退回九号位,四号位出现空缺,阵型大乱,便破了阵。
八门金锁阵实际上是运用围剿战术,但在曹仁手中运用还不够成熟,碰巧也遇到了破解高手,被徐庶看出了破绽。
八门金锁阵作为古代奇阵之一,优缺点非常鲜明。
它的优点在于在一个局部战场上,利用优势兵力集中攻击敌方弱势兵力,利用围剿,轮番作战即车轮战,不断消耗敌军体力。
古代阵法
“丘井之法”、“八阵图”、“六花阵” 三才阵”、“鸳鸯阵”…丘井之法”是我国最古老的作战阵法,创始于传说中的“黄帝”。
学术界认为,我国古代学者假托“黄帝”名义著书立说多在战国,更何况“丘并之法”这一阵图与传说中的“并田”有外形上的相似之处,因而认为它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步兵为主进行作战的古阵图。
“丘并之法”按“并”字形设置,四角为“闲地”,有前、后、左、中、右五个小方阵,合起来即一个大方阵,大将居其中,诸部环绕大将周围。
战国时期,在“丘井之法”四为正”、“四为奇”的特征基础上,著名军事家孙膑创造了“八阵图”。
西汉时,“八阵”已成为一个常用的军事术语,但它的具体情况和阵图今天已不甚了了。
后来,汉末三国时著名谋略家诸葛亮在此基础上把“八阵图”的排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它用纵横排列的六十四个战术单位组合成——个大方阵,阵后又设二十四队游骑,以配合大方阵作战。
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何良臣说,诸葛亮参考乘之阵、握奇阵、河图之圆、洛书之方和并田之制的“四奇四正”,才产生了他的“八阵图”。
使用这种阵图所垒的石块工事,在明代的夔州鱼腹滩等地还能见到它的遗迹。
从中可见,“八阼图‟既是诸葛亮总结孙膑以来”八阵”的升华,又是对“丘井之法”古阵图的发展。
以后,唐代军事家李靖又创立了”六花阵”。
关于“六花阵”的具体阵图已不可考,但后人都认为北宋时期神宗的解释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能从中窥见阵图。
按神宗解释,所谓“六花阵”,是个外圆内方的阵型,“圆以六包一”,“方以八包一”。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八阵图”在六花阵中是中军,外面再设六阵,全阵形如花瓣。
明人何良臣说:“李靖六花,本孔明八阵而变,其中隅落钩联,曲折相对,无不参综古法,步骑与车,三者相兼而用,以车曰驻队,步曰战锋,居前日正,骑曰战队,又曰跳荡,居后马奇,遂名六花七军形也。
”由此,可知“六花阵”亦从“古法”(“丘并之法”)和“孔明八阵”演变而来。
此后,“六花阵”又有变化发展,出现了“六花曲阵”、“六花直阵”、“六花方阵”、“六花圆阵”、“六花锐阵”等阵图。
古代军事战场上的排兵布阵
古代军事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古代军事战场上的排兵布阵古代阵法,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
“八门金锁阵”是为了使占星术更方便而用的奇门遁甲方位术。
一、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
战术思想:“中央突破”。
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己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二、鱼丽阵阵名:鱼丽之阵,也称鱼丽阵解释: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
出处:《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
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
阵名内涵:”杜预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
’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
五人为伍。
此盖鱼丽阵法。
”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
这样的编队如鱼队,故名鱼丽之阵。
这是先秦战争史上,最早在具体战役中使用阵法的记载。
优点:这种鱼丽阵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车站中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即先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对形,可以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三、雁行阵古代阵法,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一般弓兵用,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
本阵覆盖面较大,也可以用来包围敌军,但是冲锋能力不好,如遇到锥形阵,突破中军则容易全军大乱。
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
四、锥形阵就是前锋如锥形的战斗队形,锥形阵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可以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锥形阵又叫牡阵。
锥形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在当今出土的最早关于阵法记述的书籍《孙膑兵法》中就有锥形阵法的记录,孙膑将其列为十阵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阵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事实证明锥形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冲锋阵法。
七星阵阵法详解
七星阵,阵法详解阵法详解七星阵七星阵是把六个水晶柱或水晶球按两个上下倒置而重叠的等边三角形来摆放,三角型的边长特定为七之倍数,中央再放一个较大的晶柱或晶球而形成「星形」,此即称为七星阵。
据说,水晶具有强大的能量,水晶七星阵,其能量就加倍的强大!七星阵能凝聚能量,将磁场发挥至极限。
不同类型的水晶组成不同类型的水晶七星阵,如白水晶七星阵可助镇宅、避邪、打散负能量、提升灵性、使心灵平静。
人体负能量过多会导致多病,白水晶七星阵的磁场可使负能量的气流迅速得到改善,净化全身,使身体恢复元气和健康。
紫水晶七星阵极有助于开发智能和提高人的直觉力。
粉晶七星阵对增进人缘、创造姻缘及平稳情绪等非常有帮助。
绿幽灵七星阵创造事业财富招财、聚财、财源滚滚。
黄水晶七星阵其中的黄光主管机会,同时又对人的肠胃消化器官起良好功效。
七星阵摆阵方式:1.七星阵对角开始安置第一颗晶球,由黄水晶球、白水晶球、黑玉髓球、红玉髓球、粉晶球、萤石球依顺位顺时钟方向排列;正中的大主石球(萤石球)为最后定位之晶球。
2.由第一颗黄水晶球开始,定位前先置于手上,默默启愿后再定位,每一颗晶球必须依序启愿再定位,才会产生七星阵之磁场能量。
3.定位后第七天为一周循环,开始产生磁场能量,七七四十九天完成整体磁场结合,此时能量极强,完成旺气招财运势。
4.晶球定位后,可以移动晶座,但不要移动晶球。
七星阵的启动法:右手握着用以开阵的激光柱或者晶柱。
将柱尖靠向七星阵的第一号柱的上面,要保持一点儿距离,以免互相碰撞。
只要能够感觉到两支水晶的磁场,产生了牵引力为准。
能感应这牵引力,将是达到成功开阵的保证。
请跟随以下步骤,进入开阵步骤。
首先,牵引起第一支水晶的[气],可在水晶的上空,微微圈动,让气场感觉加强。
将第一水晶的[气],以直线的方向带引到第二支上,继而再以同样的操作方法,牵引出第2支的[气],和带引到第3支上。
如此即可完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气场(即以1-2-3柱组成)将第4水晶的[气],按照以上的方法操作,完成由4-5-6组成的三角形气场。
我国古代八卦阵法解析
我国古代八卦阵法解析我国古代“八卦阵”正名为九宫八卦阵,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八卦阵”是由太极图像衍生出来的一个更精妙的阵法。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关于八卦,最早的说法是伏羲为天下王,他向外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向内省视自己的内心,终于推演出了太极八卦图。
但是至今最为盛名的莫过于《周易》八卦。
《左传》中记载:《周史》以周易为诸侯占卜到现代的术士打着周易的招幌。
人们无不一言以蔽之曰:周易是卜筮之书,周易是神仙书。
说明他占卜的神奇。
而后的道家亦将周易八卦的运用推至到了一个颠峰,甚至依据八卦图形演变成了八卦阵法,其中八个卦象分含八种卦意‘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分别是八个图腾的意思.八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而今的八卦也不过是世人演变过来的阵法而已。
那就是说如果能见到最早的八卦图,那么,就可能窥视更多的秘密。
八卦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万物衍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宇宙之间,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终于形成,有了山泽,生物开始滋生,生命开始孕育,人类因此繁衍。
八卦以阴爻"--"和阳爻"—"组合代表其性质。
•八卦的排列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
前者传为伏羲氏发明,后者传为周文王所创天干与九宫八卦阵“奇门遁甲”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门秘术学问,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如意控制对方为主的命邔,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帝王之学,其中奥秘是极端守秘的,不得泄露于外人,如果一般人盗用,经发现者斩首勿论,所以它可以说是秘传中的秘传。
因此,它深深地埋没在历史的渊底,由於它的可怕,师父只亲口传授弟子,单线传下来,至今解它的人非常少。
洪荒十大阵法
洪荒⼗⼤阵法神话洪荒中,阵法⽆数,有的留下了传说,有的则只是知道有这个阵法,却并没有辉煌的故事,今天就来看看,洪荒最强⼤的⼗个阵法,都有哪⼀个。
⼀:第⼀个阵法,万仙阵,截教镇教阵法,封神⼀战中,通天教主先布诛仙剑阵,在布万仙阵,依照厉害的都最后出场来算,在通天教主这位圣⼈⼼中,万仙阵肯定要强于诛仙剑阵。
⼆:诛仙剑阵,洪荒第⼀杀阵,圣⼈布阵,⾮四圣不可破,⼀句话就道尽了诛仙剑阵的强⼤。
三:⼗⼆都天神煞⼤阵,这是巫族⼤阵,⼗⼆祖巫布阵可召唤盘古真⾝,盘古可是开辟了洪荒的⼤神,洪荒最强者,哪怕只是召唤的不⾜本体的⼗分之⼀,也不是谁都可以抗衡的。
四:周天星⽃⼤阵,妖族镇族⼤阵,由太阳太阴两星做阵眼,三百六⼗五颗太古星⾠做阵基,河图洛书两件顶级宝物和三百六⼗五根星⾠幡,加上三百六⼗五位妖族⾼⼿布下⼤阵,可与巫族⼗⼆都天神煞⼤阵召唤的盘古真⾝⼤战,凶威⿍盛。
五:两仪微尘阵,三清之⾸的太上道德天尊创建,阵法之内⾃成⼀界,⽣死幻灭、阴阳轮回,可化微尘为宇宙洪荒,有⽆上威能。
六:⾎海⼤阵,是⾎海冥河⽼祖的看家阵法,盘古开天地,⾎液化江河,另有⼀块污⾎化作洪荒⾎海,是洪荒最邪恶污秽之地,⽽冥河⽼祖诞⽣其中,练就四亿⼋千万⾎神⼦,布下⾎海⼤阵,吞噬天地万物化及⾁⾝元神,⾮常凶残。
七:五⾏⼤阵。
须由天地五⽅旗五件先天灵宝布阵,据说阵成可困五位圣⼈,不过洪荒中没有⼈集齐五⽅旗,也就没⼈见识过五⾏⼤阵的威⼒,不由可惜,此阵只靠⼀点传说也可排进前⼗。
⼋:九曲黄河阵,封神之战,截教三霄娘娘联⼿布阵,阵内合三才,包藏天地。
中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损仙之⽓、丧神仙之原本、损神仙之肢体。
⼗⼆⾦仙⼊阵,接被三霄娘娘消去顶上三花,浑⾝法⼒,沦为废⼈,如不是最后时刻⽼⼦和原始两为圣⼈以⼤欺⼩,阐教⼗⼆⾦仙尽皆登上封神榜了。
九:先天⼋卦⼤阵,上过⼈族三皇天皇伏羲从河图洛书中领悟,以河图洛书为阵眼,演化出上古洪荒时期的各种⼭川河流等各种环境变化,是镇守⼈族的⼤阵。
【名家针方】八阵穴10则
【名家针方】八阵穴10则中医之声医学资讯Official Account八阵穴是以一个腧穴为中宫,把中宫到一定距离作为半径,画一个圆圈,把这个圆圈分为八个等分,即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分别与八卦相应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形成八个穴位,即为外八阵。
再把中宫到外八阵的距离分为三等分,画成两个圆圈,即为中八阵和内八阵。
内、中、外八阵上的穴位就形成了八阵,见下图。
一、泥丸八阵(百会八阵)定位:以泥丸(百会穴)为中宫,百会穴到印堂穴为半径所形成的八阵穴为泥丸八阵。
主治:中风偏瘫,失语,偏正头痛,目眩,耳鸣耳聋,脑鸣,失眠,健忘,肢体痿废,癫、狂、痫等神经,精神系统的病证。
手法:指针、杵针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
二、风府八阵定位:以风府穴为中宫(风府穴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下两筋之间凹陷处,入发际一寸间),从风府穴到后发际边缘的长度为半径,所构成的八阵穴为风府八阵。
主治:中风,失语,头痛,颈项强痛,眩晕,鼻塞,鼻衄,咽喉痛,口腔红肿疼痛,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癫痫,癔病,小儿惊风,半身不遂,四肢痿弱,痉挛等病证。
手法:指针、杵针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
三、大椎八阵定位:以大椎穴为中宫(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从大椎穴到左右旁开三寸处为半径,所形成的八阵穴为大椎八阵。
主治:颈项强痛,外感发热,咳喘,疟疾,骨蒸盗汗,癫痫,风疹等病证。
手法:指针、杵针点叩、开阖、运转、升降、分理。
四、身柱八阵定位:以身柱穴为中宫(身柱穴在第2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从身柱穴到左右魄户穴的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八阵穴为身柱八阵。
主治:外感发热,咳嗽,喘息,疟疾,癔病,癫痫,脊背痹痛,小儿惊痫,乳痈,胸痹,呕吐以及上肢痿弱,麻痹,瘫痪等病证。
手法:指针、杵针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
五、神道八阵定位:以神道穴为中宫(神道穴在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从神道穴到左右神堂穴的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八阵穴为神道八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
中国古代作战时非常讲究阵法即作战的队形,称之为“布阵”。
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克敌制胜。
阵法的原理:结合天时、地利、队形,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1、天时。
根据季节时令、天气特点,制定作战方案。
2、地利。
根据地理、地形特点,制定作战方案。
3、队形。
根据军队排列形式,制定作战方案。
队形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1)便于军队的灵活调动。
队形所采用的队列结构(布阵几何)应当便于灵活调动军队。
如,灵活围攻敌人、快速修补队列、加固防守、快速撤离等特点。
2)队列结构—布阵几何。
布阵几何是作战军队所采用的几何排列结构。
如,长蛇形、
八卦九宫格、北斗七星等。
任何便于灵活调动军队的几何结构都可以采用作为军队作战的队形。
3)应结合敌方布阵特点布置我方队形。
作战时,敌我双方皆以“攻”、“守”原则,相互厮杀,剿灭对方。
故而,敌强攻,我固守;敌势弱,我强攻。
只有充分了解敌方布阵特点,破解敌方布阵强势为原则,这样的布阵才能取得胜利。
队列的作用:
1)方便灵活调动军队。
采用布阵可以更灵活的调动军队作战。
2)增强军队气势。
布阵可以加强军队外观气势,提高士兵心理素质,增强战胜敌人的信心。
3)借用自然力量战胜敌人。
布阵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自然因素,运用自然奥妙,借用自然力量,以少胜多战胜敌人。
中国古代十大阵法图解1、一字长蛇阵
一字长蛇阵顾名思义就是排成一字(一条蛇一样),这是比较常见的阵法,虽然看着比较简单,但是出招很迅猛攻击也比较强大。
假如想破解这个阵法,就攻击两头,让头尾不能全部顾及好。
2、二龙出水阵
二龙出水阵就是兵分两路,就像两条龙一样,所以被叫做这个相当威风的名字。
要想破解这个阵法,就要让两支队伍不能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3、天地三才阵
这个阵法是层层递进的,天地三才阵是二龙出水阵演变而来的,当二龙中间往前,就可以成功的形成了天地三才阵。
4、四门兜底阵
四门兜底阵就是四方全部排兵布阵,就像包围一样,中间往前的话就是天地三才阵,两边往回最终形成了四门兜底阵。
5、五虎群羊阵
五虎群羊阵主要为了攻击对方的心理想法,布阵方面是五的希腊写法来排列的,有点像胜利的V字,让敌方在心理上感到畏惧。
6、六丁六甲阵
六丁六甲阵是茅山宗镇山的重要宝贝,一直以来都是相当隐蔽不外传的,后来虽然在暗地里流传,但是后来也逐渐的失去下落了。
7、七星北斗阵
七星北斗阵也叫作天罡北斗七星剑阵,这个阵法是在电视上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所开创的,主要是依据天上的北斗七星布阵排列的,并且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8、八门金锁阵
这个阵法是诸葛亮在八卦阵的基础上演化的,在这个基础阵法上又分为八阵,依据门方位、星象等等复杂的因素来布阵,主要是为了让作战更加方便。
9、九宫八卦阵
九宫八卦阵也叫作黄河九曲连,这是比较独特的河南省民间游艺活动。
当游客进入其中,感觉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诸葛亮所创设的一种阵法。
10、十面埋伏阵
十面埋伏阵是韩信最有名的阵法,不管是天上还是地下,又或者四面八方都有很多士兵,韩信也是凭借这个阵法成功帮助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
十大阵法变化:
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另一头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
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
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
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
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
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
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
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
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