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国古代诗歌文学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杰 齐 名 ,原 并 非 指 其 诗 文 ,而 主 要 指 骈 文 和 赋 而 言 。后 遂 主 要 用 以 评 其 诗 。 杜 甫《 戏 为 六 绝 句 》有 “王 杨 卢 骆 当 时 体 ”句 ,一 般 即 认 为 指 他 们 的 诗 歌 而 言 ;但 也 有 认 为 指 文 ,如 清 代 宗 廷 辅《 古 今 论 诗 绝 句 》谓 “此 首 论 四 六 ”;或 认 为 兼 指 诗 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 宋 指 战 国 时 期 的 楚 国 诗 人 屈 原 和 宋 玉 。他 们 都 是 “骚 体 ”的 创 始 者 和 代 表 作 家。
屈 原是 我国 文学 史上 第一 个大 诗 人 ,代 表作 品有《 离 骚 》等 。宋 玉写 有《 九 辩》《风赋》等。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 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吴中四士
吴 中 四 士 指 张 若 虚 、贺 知 章 、张 旭 和 包 融 。在 初 、盛 唐 之 交 ,四 人 齐 名 ,他 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四 人 中 贺 知 章 、张 若 虚 是 当 时 著 名 的 诗 人 ,张 旭 是 书 法 家 ,也 是 诗 人 ,包 融 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 具 有 浪 漫 主 义 色 彩 ,往 往 透 露 出 一 些 新 的 气 息 、新 的 情 趣 ,体 现 了 唐 诗 从 初 唐 到 盛唐过渡的特点。
苏李
苏 李 是 唐 朝 文 学 苏 味 道 和 李 峤 的 并 称 。苏 味 道 是 初 唐 政 治 家 、文 学 家 。九 岁 能诗文,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 ,号“苏李”。苏味道李峤二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 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初唐四杰
初 唐 四 杰 是 唐 代 诗 人 王 勃 、杨 炯 、卢 照 邻 、骆 宾 王 的 合 称 ,简 称 “王 杨 卢 骆 ”。
文章四友
在 初 唐 诗 坛 上 ,有 四 个 人 被 时 人 称 为 "文 章 四 友 ",他 们 是 :崔 融 、李 峤 、苏 味道、杜审言。
四 人 的 作 品 风 格 较 接 近 ,内 容 不 外 歌 功 颂 德 、宫 苑 游 宴 ,但 在 他 们 的 其 他 一 些 作 品 中 ,却 有 时 透 露 了 诗 歌 变 革 的 消 息 ,有 的 还 对 诗 歌 体 制 的 建 设 作 出 了 积 极 的 贡 献 ,从 高 宗 后 期 起 ,即 以 诗 文 为 友 ,"文 章 四 友 "因 此 得 名 。四 人 中 ,以 杜 审 言成就最高。
苏梅
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苏 诗 趋 向 粗 犷 豪 迈 一 路 ,梅 诗 则 多 委 婉 闲 淡 之 作 。因 此 ,欧 阳 修《 六 一 诗 话 》 品 评 道 : “圣 俞 ( 梅 尧 臣 ) 、 子 美 ( 苏 舜 钦 ) 齐 名 于 一 时 , 而 二 家 诗 体 特 异 。 子 美 笔力 豪隽 ,以 超迈 横绝 为奇 ;圣 俞覃 思精 微 ,以 深远 闲淡 为意 。各 极其 长 ,虽 善论者,不能优劣也。”这个意见是恰当的。
唐宋八大家
唐 宋 八 大 家 ,又 称 唐 宋 古 文 八 大 家 ,是 唐 代 韩 愈 ,柳 宗 元 和 宋 代 苏 轼 、苏 洵 、 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 中 韩 愈 、柳 宗 元 是 唐 代 古 文 运 动 的 领 袖 ,欧 阳 修 、三 苏 等 四 人 是 宋 代 古 文 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 、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 “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皮陆
晚 唐 诗 人 皮 日 休 、陆 龟 蒙 的 并 称 。皮 日 休 为 苏 州 从 事 ,陆 龟 蒙 是 苏 州 人 ,他 们时相唱和,诗作数量很多,合编为《松陵集》,这是皮、陆并称的一个由来。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中 国 古 代 四 大 才 女 是 指 蔡 文 姬 、李 清 照 、上 官 婉 儿 、卓 文 君( 有 争 议 为 班 昭 )。 她 们 是 中 国 赫 赫 有 名 的 女 子 ,才 华 横 溢 、德 才 兼 备 ,令 多 少 后 人 无 比 向 往 、敬 仰 这 些 红 颜 , 真 正 揭 示 了 一 句 话 ——谁 说 女 子 不 如 男 !
酒中八仙
指 唐 开 元 年 间 长 安 市 上 的 八 位 嗜 酒 好 仙 的 “酒 仙 ”:一 仙 贺 知 章 、二 仙 汝 阳 王 李琎、三仙清和县公李适之 、四仙崔宗之 、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 、八 仙 焦 遂 。 出 自 唐 杜 甫 《 饮 中 八 仙 歌 》 。 这 首 诗 描 述 了 当 时 长 安 市 上 “饮 中 八 仙 ” 的醉后之态。
竹林七贤
竹 林 七 贤 指 的 是 三 国 魏 正 始 年 间 ( 240-249) , 嵇 康 、 阮 籍 、 山 涛 、 向 秀 、 刘 伶 、王 戎及 阮咸 七人 ,先 有七 贤之 称 。因 常在 当时 的山 阳县( 今 修武 一带 )竹 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三曹
三 曹 指 汉 魏 曹 操 与 其 子 曹 丕 、曹 植 的 合 称 。因 他 们 父 子 兄 弟 在 政 治 上 的 地 位 和 文 学 上 的 成 就 ,都 对 当 时 的 文 坛 很 有 影 响 ,是 建 安 文 学 的 代 表 ,所 以 后 人 合 称 之 为 “三 曹 ”。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 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 陈 琳 、王 粲 、徐 干 、阮 瑀 、应 玚 、刘 桢 。这 七 人 大 体 上 代 表 了 建 安 时 期 除 曹 氏 父 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 认。
他 们 还 主 张 以 文 为 诗 ,议 论 人 事 ,如 韩 愈 的《 师 说 》,使 诗 有 散 文 化 的 倾 向 。 不 过 他 们 在 扭 转 大 历 以 来 平 庸 文 风 上 起 了 一 定 作 用 ,也 写 出 一 些 好 诗 。与 韩 孟 风 格相近的还有贾岛、卢纶等。
元白
元 白 指 中 唐 诗 人 元 稹 、白 居 易 ,他 们 重 写 实 ,尚 通 俗 ,他 们 发 起 新 乐 府 运 动 , 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大历十才子”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他们既无共同的组织,也无共同的宣 言 ,但 是 他 们 有 着 共 同 的 思 想 基 础 和 审 美 趣 味 ,遵 循 着 共 同 的 创 作 原 则 ,又 相 互 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流派。
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 大 历 五 年 进 士 。与 卢 纶 、吉 中 孚 、韩 翃 、钱 起 、司 空 曙 、苗 发 、崔 峒 、耿 湋 、夏 侯审唱和,号十才子。”
南朝三谢
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
元 嘉 三 大 家 指 的 是 南 朝 时 期 活 跃 在 文 坛 的 三 位 诗 人 :鲍 照 、谢 灵 运 、颜 延 之 , 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 被 称 为 “元 嘉 三 大 家 ”。 元 嘉 是 刘 宋 文 帝 的 年 号 。
大李杜
“大 李 杜 ”是 唐 朝 大 诗 人 “诗 仙 ”李 白 和 “诗 圣 ”杜 甫 的 并 称 。
小李杜
“小李杜”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
大历十才子
“大 历 十 才 子 ”是 中 唐 诗 人 李 端 、卢 纶 、吉 中 孚 、韩 翃 、钱 起 、司 空 曙 、苗 发 、 崔峒、耿湋、夏侯审的合称。
三苏
三苏指的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父 子 三 人 在 文 学 成 就 上 各 有 建 树 ,因 此 被 人 合 称 为 “三 苏 ”,清 代 名 臣 张 鹏 翮 撰 大 门 联 赞 三 苏 : “一 门 父 子 三 词 客 ; 千 古 文 章 四 大 家 。 ”最 为 大 雅 。
苏门四学士
苏 门 四 学 士 即 黄 庭 坚 、秦 观 、晁 补 之 、张 耒 四 人 合 称 。四 人 都 出 自 苏 轼 门 下 , 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 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
王孟
王 孟 ,指 王 维 和 孟 浩 然 。山 水 田 园 诗 人 以 王 维 、孟 浩 然 为 代 表 ,因 此 也 称 王 孟诗派。
韩孟
韩 孟 是 指 唐 代 中 期 的 诗 人 韩 愈 和 孟 郊 。他 们 的 诗 虽 然 风 格 不 一 ,但 都 在 形 式 上刻意求奇,形成一种险怪的诗风。
四大边塞诗人
四大唐朝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边 塞 诗 人 ,以 描 绘 边 塞 风 光 、反 映 戍 边 将 士 生 活 为 主 。汉 魏 六 朝 时 已 有 一 些 边 塞 诗 人 ,至 隋 代 数 量 不 断 增 多 ,初 唐 四 杰 和 陈 子 昂 又 进 一 步 予 以 发 展 ,到 盛 唐 则 全面 成熟 。其 中以 高适 、王 昌龄 、岑 参 、王 之涣 四位 善于 边塞 诗创 作 ,作 品较 为 出 名 , 因 此 史 学 其 并 称 为 “四 大 边 塞 诗 人 ”。
高岑
盛 唐 诗 人 高 适 和 岑 参 的 合 称 , 为 盛 唐 边 塞 诗 歌 代 表 诗 人 的 专 称 。 但 “高 岑 ” 并 称 ,则 始 于 他 们 的 好 友 杜 甫《 寄 彭 州 高 三 十 五 使 君 适 、虢 州 岑 二 十 七 长 史 参 三 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说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沈约、 鲍照,原非专称。
韦刘
韦 刘 是 指 唐 代 中 期 的 诗 人 韦 应 物 和 刘 长 卿 。他 们 的 诗 多 描 写 山 水 田 园 ,被 看 作“山水诗派”。
刘白
刘 白 是 唐 中 期 诗 人 刘 禹 锡 、白 居 易 的 并 称 ,两 人 友 谊 深 厚 ,写 有 大 量 酬 唱 诗 , 白 居 易 曾 以 “四 海 齐 名 白 与 刘 ”自 夸 。
沈宋
“沈 宋 ”是 初 唐 武 后 时 期 的 宫 廷 诗 人 沈 佺 期 、宋 之 问 的 合 称 。他 们 所 创 作 的 五 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已趋于定型。
温韦
“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 。他们是唐末诗人和词人,温 庭 筠 和 韦 庄 都 有 很 高 的 地 位 ,成 为 文 人 词 的 奠 基 者 ,同 时 也 是 花 间 派 两 位 最 重 要 的代表诗人。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不过,屈宋虽 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
汉 赋 四 大 家 是 指 司 马 相 如 、扬 雄 、班 固 、张 衡 四 人 。这 四 人 都 有 多 篇 代 表 性 的 名 篇 传 世 ,在 当 时 及 后 世 文 坛 影 响 深 远 ,是 汉 大 赋 的 最 高 成 就 者 ,标 志 着 汉 大 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指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 中最有成就的是沈约与谢朓。
南 北 朝 齐 永 明 年 间 ,有 一 大 群 文 士 集 合 于 竟 陵 王 萧 子 良 左 右 ,形 成 了 一 个 文 学 群 体 , 文 学 史 上 称 “竟 陵 八 友 。 ”《 梁 书 ·武 帝 本 纪 》 : “竟 陵 王 子 良 开 西 邸 , 招 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 ‘八友’。”这些人中,沈约、谢朓、范云、都是一代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