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慢病毒、腺病毒)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慢病毒、腺病毒)

广州英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高效快速的病毒包装实验外包服务,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72hrs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VIP专享]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VIP专享]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1.2.2特点1)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类型的细胞2)可以获得复制缺陷型(E1 和E3 缺失) 的腺病毒3)病毒滴度高,产生病毒经过浓缩后可以达到1012 PFU/mL,能有效的进行增殖。

病毒如何侵染细胞

病毒如何侵染细胞

病毒如何侵染细胞概述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无法自主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的侵染过程可以分为吸附、穿透、解壳、核酸释放、合成、装配和释放等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病毒如何侵染细胞。

吸附病毒侵染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

病毒表面覆盖着一层外套蛋白,它们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一些特定蛋白质结合,从而使病毒与细胞接触并吸附在细胞上。

这一过程类似于磁铁吸附物体一样。

穿透一旦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它会进一步穿透细胞膜并进入细胞内部。

有一些病毒可以直接通过细胞膜穿透,例如HIV。

但是,其他病毒则需要借助宿主细胞内的内吞作用完成穿透,例如流感病毒。

解壳和核酸释放完成穿透后,病毒需要解壳并释放其遗传物质。

这个遗传物质通常是DNA或RNA,其中不同类型的病毒使用不同的遗传物质。

解壳的方式因病毒而异,有些会在穿透过程中解壳,而有些则需要等到进入细胞内后才能解壳。

解壳后,病毒核酸会被释放到细胞内。

合成释放到细胞内的病毒核酸将自我复制,并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合成病毒蛋白,从而制造出更多的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转录、转译和复制。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一些机制,如核糖体、RNA聚合酶等。

装配和释放最后,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将组装成为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并且需要蛋白激酶等宿主因素的帮助。

一旦组装完成,病毒将通过宿主细胞和细胞膜释放出去,并进一步侵染其他细胞。

总之,病毒的侵染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依靠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完成自我复制和扩散。

对病毒侵染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的传播和治疗。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 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 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 (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 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 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 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慢病毒感染细胞实验原理及步骤

慢病毒感染细胞实验原理及步骤

慢病毒感染细胞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慢病毒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或外源的shRNA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目的序列的效果。

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不分化的细胞等,使用慢病毒载体,能大大提高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的转导效率,且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几率大大增加,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地实现目的基因或目的shRNA的长期、稳定表达。

所以,在体外实验及体内实验的研究中,慢病毒己经成为表达外源基因或外源shRNA的常用载体形式之一,并且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主要材料细胞培养基、胰蛋白酶、胎牛血清、PBS、青霉素-链霉素溶液、慢病毒、Polybrene助转染试剂3. 主要试剂配制(1)PBS磷酸盐缓冲液:PBS粉剂每袋加ddH2O定容至1000mL,调pH7.2,121℃,30min,高压灭菌,4℃保存备用。

(2)细胞生长培养液:临用前根据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10%胎牛血清,再按1%体积分数加入双抗贮存液(青霉素+链霉素),使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分别为100 U/mL和100 ug/mL,置于4℃冰箱保存。

4. 实验步骤(1)胰酶消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为0.5~1×105/ml(根据情况酌情调整),每孔200ul细胞悬液接种至24孔板,培养箱培养过夜。

次日进行慢病毒感染,此时细胞的融合度约为70%左右。

(2)准备病毒:取出4℃保存的病毒,使用瞬时离心机离心20秒(使病毒完全悬于离心管底部即可);如果是冻存在-80℃的病毒需要先在冰上融化后使用。

根据实验按照MOI准确计算慢病毒用量,将其稀释到培养基中,并尽可能保证所获得的含有慢病毒的培养基的总体积为最小体积,以期获得最佳的感染效率。

病复制实验报告

病复制实验报告

病复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病毒复制实验探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机制,以及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和病变过程。

二、实验原理1. 病毒复制机制: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复制,使病毒数量不断增加。

2. 病毒感染和病变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细胞病变,如细胞核的改变、细胞内溶解等。

三、实验步骤1. 过筛:将病毒悬液通过滤纸或过滤器筛除细菌及细胞等杂质。

2. 病毒培养:将过筛后的病毒悬液接种于宿主细胞培养基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培养病毒。

3. 观察感染情况:观察培养皿中细胞的变化,如细胞的形态、颜色、数量等。

4. 提取病毒:通过离心等方法将病毒从培养基中提取出来,用于后续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 病毒感染:培养皿中的宿主细胞出现形态改变,如变圆、脱落等。

2. 病变过程:病毒感染后,细胞核出现异常变化,如核浓缩、核裂变等,细胞内溶解现象也会出现。

3. 病毒复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病毒数量逐渐增加,宿主细胞逐渐丧失正常生理功能。

五、实验讨论1. 病毒感染机制: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复制,导致病毒数量不断增加。

2. 病变过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破坏了细胞核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细胞内外的病变现象。

3. 实验局限:本实验只是模拟了病毒感染和病变的部分过程,没有涵盖完整的病毒复制机制和病变过程。

4. 应用前景:病毒复制实验可以用于病毒学研究,探究病毒感染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病毒复制实验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复制,导致病毒数量不断增加。

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过程会对宿主细胞造成病变,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该病毒复制实验为病毒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1)教案资料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1)教案资料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杨晓芳于2011年5月11日整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小学科学实验:《病毒入侵细胞》模拟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病毒入侵细胞》模拟实验

病毒入侵细胞
1、制作新型冠状病毒模型
材料:西梅、玉米粒、铅丝
果核——RNA
果肉——蛋白质外壳
果皮——包膜
玉米粒+铅丝——突起(刺突)
2、制作人体细胞模型
材料:脸盆、米、番茄、绳子、小珠子、小棍、勺子、塑料片、胶带 脸盆——细胞膜
米——细胞质
番茄——细胞核
绳子——DNA
小珠子——溶酶体
小棍——马达蛋白
勺子——受体
塑料片——病毒入侵细胞时,溶酶体释放的物质
3、病毒入侵细胞过程
①病毒四处游荡,寻找着合适的宿主细胞。

忽然,它发现了目标。

它逐渐靠近宿主细胞,并利用蛋白质外壳的伪装,骗过了受体,与细胞相结合。

受体打开通道蛋白,病毒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②这时,溶酶体发现异常,释放出一种物质。

病毒被这种物质一泡,包膜和包膜上的突起都脱落了。

③马达蛋白认为病毒是有用物质,就将其拖向细胞核。

可是,难题来了。

细胞核上的核孔很小,病毒太大难以进入细胞核。

马达蛋白便使劲一拖,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也脱落了。

单链RNA 被释放出来。

RNA 很小,成功进入了细胞核,并与细胞核内部的双链DNA 相结合,成功占领了细胞,并大量复制。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

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在细胞相关的实验操作中,对于一些按常规方法难以转染甚至无法转染的细胞,通过病毒介导的实验能够大大提高基因的转导效率,以达到目的基因的高效瞬时表达。

病毒转染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载体 2包装提纯病毒 3感染靶细胞。

以慢病毒为例。

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是以HIV-1(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该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疗效果,在美国已经开展了临床研究,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慢病毒载体构建原理:慢病毒载体的包装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包装成分和载体成分。

包装成分由HIV-1基因组去除了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而构建,能够反式提供产生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载体成分则与包装成分互补,即含有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同时具有异源启动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点及在此位点插入的目的基因.将包装成分与载体成分的多个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即可在细胞上清中收获携带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慢病毒载体颗粒。

慢病毒表达载体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遗传信息。

慢病毒包装质粒可提供所有的转录并包装RNA 到重组的假病毒载体所需要的所有辅助蛋白。

为产生高滴度的病毒颗粒,需要利用表达载体和包装质粒同时共转染细胞,在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包装好的假病毒颗粒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基中,离心取得上清液后,可以直接用于宿主细胞的感染,目的基因进入到宿主细胞之后,经过反转录,整合到基因组,从而高水平的表达效应分子.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不分化的细胞等,能大大提高目的基因转导效率,而且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为RNAi,cDNA 克隆以及报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

病毒如何感染人体细胞

病毒如何感染人体细胞

病毒如何感染人体细胞病毒感染人体细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病毒与人体细胞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进入人体细胞,然后利用细胞的机制来进行繁殖和传播。

病毒的感染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病毒进入细胞和病毒利用细胞机制进行繁殖和传播。

一、病毒进入细胞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细胞透过法、膜融合法和内吞法。

直接细胞透过法是指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结合,使其直接进入细胞。

这种方式通常是通过病毒表面的受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例如,HIV病毒进入人体CD4+ T细胞就是通过细胞透过法。

膜融合法是指病毒利用其表面的膜融合蛋白与细胞膜融合,从而进入细胞。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病毒在进入细胞时会形成一个膜包裹的结构,这个结构被称为病毒被包装体。

例如,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就是通过膜融合法。

内吞法是指病毒通过被细胞吞噬,从而进入细胞。

这种方式通常涉及到一些中介物质,例如病毒的包膜蛋白和一些病毒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例如,冠状病毒通过内吞法进入人体细胞。

二、病毒利用细胞机制进行繁殖和传播病毒进入细胞后,会利用细胞的机制来进行繁殖和传播。

具体来说,病毒会依次进行以下几个步骤:解包、复制、转录、翻译和组装。

解包是指病毒将其包裹体内的核酸(DNA或RNA)释放出来。

这一步骤的过程中,病毒会利用一些酶来打开或破坏病毒包裹体,从而释放出核酸。

复制是指病毒利用细胞的机制来复制其核酸。

具体来说,病毒会依托细胞的DNA多聚酶或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来作为自己的多聚酶。

转录是指病毒利用自身的RNA酶来将自己的RNA转录成为DNA。

这是一种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酶是病毒特有的酶。

翻译是指病毒利用细胞的机制来翻译其RNA所编码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通常包括病毒的膜蛋白、包膜蛋白和核酸酶等。

组装是指病毒利用自身编码的蛋白质等分子,在细胞中组装成为完整的病毒颗粒。

这些颗粒通常包括病毒的DNA或RNA、膜蛋白和包膜蛋白等。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实验步骤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实验步骤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实验步骤1. 感染预实验以 24 孔培养板为例,同时进行目的细胞和工具细胞的感染预实验。

工具细胞可选择 293T(人胚肾上皮细胞)、H1299(人肺癌细胞)或其它细胞。

实验材料:培养基、24 孔培养板,移液枪,枪头, EP 管,细胞计数板、冰盒、废液缸等。

(根据目的细胞情况,可酌情使用 Polybrene)Day1:准备细胞:培养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细胞以胰酶消化计数后,用细胞计数测出细胞密度,每孔接种5×104个细胞,添加细胞培养液至500µL。

通常情况下,该接种量的 H1299 或 293T 细胞在感染后第 3 天可生长至 80%-90% 融合度。

(接种目的细胞时,请根据细胞的实际生长速度调整接种量,使目的细胞感染后第 3 天生长至 80%-90% 融合度)Day2:(1)准备慢病毒颗粒:计算所需慢病毒颗粒的量,将冻存在 -80℃ 的慢病毒颗粒取出,冰浴融化;(2)感染目的细胞:从培养箱中拿出细胞,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细胞融合度;如细胞状态较好,则开始实验:A. 用移液枪小心吸去 24 孔板中的旧培养液,加入新的完全培养液;B. 在细胞中分别加入计算好的慢病毒颗粒液,将培养板平置于工作台上,以划 8 字的方式轻柔混匀;C. 混匀后,细胞培养板置于37℃、5% CO2 培养箱,过夜培养。

Day3:更换培养液:感染 12-16 小时后,吸出含慢病毒颗粒的培养液,重新向培养板添加含 5% 灭活 FBS(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目的细胞需要调整感染时长,部分细胞不可感染超过 12 小时。

)Day4:继续培养细胞,观察细胞状态是否有异常。

Day5:观察(评估)慢病毒颗粒感染效率:盖紧 24 孔培养板,使用 70% 乙醇清理培养板外壁,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拍照并估计慢病毒颗粒对细胞的感染效率。

(如果慢病毒颗粒携带的基因表达所需的时间较长,荧光表达所需时间也较长,建议感染 72、96 小时后观测荧光表达。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 )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 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 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以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 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 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 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 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 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 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 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 分装、-80 C保存。

6) 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 2) 3) 4) 5)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 , 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 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 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 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 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 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以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1.2.2特点1)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类型的细胞2)可以获得复制缺陷型(E1 和E3 缺失) 的腺病毒3)病毒滴度高,产生病毒经过浓缩后可以达到1012 PFU/mL,能有效的进行增殖。

(整理)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整理)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1.2.2特点1)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类型的细胞2)可以获得复制缺陷型(E1 和E3 缺失) 的腺病毒3)病毒滴度高,产生病毒经过浓缩后可以达到1012 PFU/mL,能有效的进行增殖。

感染病毒自组装裸眼可见过程全记录

感染病毒自组装裸眼可见过程全记录

感染病毒自组装裸眼可见过程全记录在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了解病毒的自组装过程对于疫情防控和疫苗的研发至关重要。

病毒自组装是指病毒基因组中的核酸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以自发性的方式在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的过程。

虽然裸眼观察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感染病毒的自组装过程,这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病毒的工作原理。

感染病毒自组装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病毒基因组中的核酸分子会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产生大量的RNA或DNA。

这些核酸分子会与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核酸-蛋白质互补配对。

这些互补配对后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会进一步聚集形成初始的病毒核心。

接下来,这些初始的病毒核心会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不断增长。

这些蛋白质分子充当了病毒自组装过程中的结构支架,在核酸分子的导向下逐渐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大量的分子相互作用与自组装行为。

科学家们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技术手段,成功地观察到了这个过程,在裸眼下可见了病毒颗粒的形成。

最后,病毒颗粒会通过细胞的分泌途径被释放到细胞外。

这个过程也是依赖于病毒核心的蛋白质和脂蛋白。

病毒核心的组装过程相互配合细胞内外的环境,确保了病毒颗粒的稳定并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释放。

通过对感染病毒自组装过程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和感染机制。

这也有助于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干扰病毒自组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阻止病毒的形成和传播,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此外,了解病毒自组装过程还有助于设计更好的疫苗策略。

通过模拟病毒自组装的过程,科学家们可以合成一些可用于疫苗研发的病毒样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类似病毒的结构,但不含有活性的病毒。

总结来说,感染病毒的自组装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关键步骤和机制。

这对于疫情防控和疫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

成都百美科生物QQ7742053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成都百美科生物QQ7742053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慢病毒、腺病毒)

病毒包装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慢病毒、腺病毒)

广州英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高效快速的病毒包装实验外包服务,公司网址:有需要请联系丘先生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 慢病毒1.1.1 原理慢病毒( Lentivirus )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 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 特点1) 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 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 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 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 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 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 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1) 2) 3) 4) 5)2) 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 293T 等。

3) 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 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 分装、-80 C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 腺病毒 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 , 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 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 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 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 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感染细胞实验整体流程及原理目的基因不能直接整合到大多数真核细胞,常用的手段是将目的基因包装成病毒来感染细胞,从而得到表达满足实验需求。

1、病毒的种类病毒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慢病毒和腺病毒1.1慢病毒1.1.1原理慢病毒(Lentivirus)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构建的siRNA / miRNA慢病毒载体,与化学合成的siRNA 和基于瞬时表达载体构建的普通siRNA 载体相比,一方面可以扩增替代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 克隆经过慢病毒包装系统包装后,可用于感染依靠传统转染试剂难于转染的细胞系如原代细胞、悬浮细胞和处于非分裂状态的细胞,并且在感染后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表达。

1.1.2特点1)直接包装成为假病毒颗粒,对分裂和非分裂细胞均有感染作用,适合RNAi 研究和体内实验中难于转染的细胞(比如神经元细胞、干细胞或其它原代细胞)。

2)可以通过简单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稳定表达特定基因的多种细胞株。

3)可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治疗和转基因动物研究。

4)无需任何转染试剂,操作简便。

5)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制备多种标记。

1.1.3慢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RNAi 干扰载体的构建和质粒纯化提取。

2)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共转染病毒包装细胞293T等。

3)培养48hrs - 72hrs 左右,收集含有病毒的上清培养液。

4)病毒的纯化和浓缩。

5)分装、- 80 ℃保存。

6)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1.2、腺病毒1.2.1原理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种无包膜的线状双链DNA病毒,其复制不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分裂。

有近50个血清型,大多数Ad载体都是基于血清型2和5,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取代E1和E3基因,降低病毒的复制能力。

这些重组病毒仅在高水平表达E1和E3基因的细胞中复制,因此是一种适用于治疗的高效控制系统。

1.2.2特点1)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类型的细胞2)可以获得复制缺陷型(E1 和E3 缺失) 的腺病毒3)病毒滴度高,产生病毒经过浓缩后可以达到1012 PFU/mL,能有效的进行增殖。

4)腺病毒载体感染宿主的范围比较广,制备容易,操作简单.5)感染细胞时,不整合到染色体中,不存在激活致癌基因或插入突变等危险,生物安全性高。

1.2.3腺病毒包装简要流程1)构建表达siRNA/miRNA 的腺病毒载体2)采用PacI 消化纯化的质粒。

3)消化好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A 细胞,收获细胞以制备病毒粗提液。

4)将病毒粗提液感染293A 细胞以扩增病毒。

5)分装,-80℃保存。

2、构建目的基因到载体2.1构建手段一般是根据原始质粒信息确定克隆方案,有以下两种手段。

1)如果原始质粒与载体有匹配酶切位点,采用相应的内切酶切下相应片段,回收并连接到载体,酶切,并测序鉴定2)如果没有匹配的酶切位点,则设计带有特殊接头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采用相应的内切酶切下相应片段,回收并连接到穿梭载体,酶切,并测序鉴定2.2质粒载体2.2.1概念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双链结构,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和细菌细胞拟核区以外的环状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2.2.2特征质粒上常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例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

有些质粒称为附加体(episome),这类质粒能够整合进真菌的染色体,也能从整合位置上切离下来成为游离于染色体外的DNA分子。

质粒在宿主细胞体内外都可复制。

通过个些特性,人们可以把一些目的DNA片断构建在质粒中,通过转化入大肠杆菌中,利用选择培养基来筛选从而不断的复制,来得到目的产物。

3、质粒DNA在大肠杆菌里转化连接上目的基因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是为了让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里扩增,然后提取质粒,以下是质粒DNA在大肠杆菌里转化的三步骤。

3.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从大肠杆菌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于3mlLB培养基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过夜。

2)取0.4ml菌液转接到40ml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3h3)菌液转移到50ml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min4)4℃离心10min(4000r/min)5)倒出培养液,将管口倒置以便培养液流尽6)用冰浴的0.1mol/L氯化钙10ml悬浮细胞沉淀,立即冰浴30min7)4℃离心10min(4000r/min)8)倒出上清液,用冰浴的0.1mol/L氯化钙2ml悬浮细胞(冰上放置)9)分装细胞,200ul一份,4℃保存3.2质粒DNA的转化1)取200ul新鲜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加入质粒DNA2ul混匀,冰浴30min2)离心管放到42℃保温90s3)冰浴2min4)每管加800ul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1h(150r/min)5)取适当体积(100ul)的复苏细胞,涂布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正置30min6)倒置平皿37℃,12~16h,出现菌落3.3质粒提取步骤1)取1~4ml在LB培养基中培养过夜的菌液,12000转离心1min,弃上清2)加250ul溶液Ⅰ/RNaseA(溶液Ⅰ为细胞悬浮液)混合液,漩涡剧烈振荡直至菌体完全重新悬浮,室温静置1-2min。

3)加入250ul溶液Ⅱ(细胞裂解液),轻柔的反复颠倒混匀5-6次。

室温放置1-2min,使菌体充分裂解,直至形成澄清的裂解溶液。

4)加入350ul溶液Ⅲ(中和液),立刻轻柔地反复颠倒混匀5-6次,此时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5)12000室温离心10min,收集上清。

6)将上清置于DNA纯化柱中,静置1-2min。

7)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

8)加入500ul溶液PB(洗涤液)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目的是将硅胶膜上吸附的蛋白、盐等杂质洗脱,以获得高质量质粒DNA。

9)加入500ul溶液W(去盐液),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重复一次。

10)12000转离心3min,以彻底去除纯化柱中残留的液体。

11)将DNA纯化柱置于新的离心管中,悬浮滴加50-100ul溶液Eluent(为无菌的双蒸水,PH为8.0-8.5),室温放置2min。

12)12000转离心1min,此时管底即为高纯度的质粒DNA,质粒于-20℃保存。

质粒提取步骤:吸取液体培养基于1.5ml离心管中12000转离心1min,弃上清,吸取培养基重复离心弃上清离心,留取少量菌液作为菌种保存,可直接置于-20℃——加250ulBufferS1悬浮细菌,悬浮均匀——加250ulBufferS2温和充分的上下翻转4-6次混合均匀,使菌体裂解——加350ulBufferS3温和上下翻转12000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移到专用的制备管(2ml)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加500ulBufferW1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加500ulBufferW212000转离心1min,弃滤液,重复一遍——将制备管置回2ml离心管12000转离心1min——将制备管移入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60~80ulEluent或离子水,室温1min12000转离心1min——移去制备管,将有质粒的离心管于4℃或是-20℃保存4、质粒DNA和其他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病毒(即病毒包装)4.1名词解释4.1.1293T细胞是由293细胞派生, 表达SV40大T抗原的人肾上皮细胞系, 被广泛应用于瞬时转染以过表达各种目标蛋白, 或是用以包装病毒。

4.1.2脂质体:某些细胞质中的天然脂质小体,可作为生物膜,用于捕获外源性物质后更有效地运送到靶细胞,经同细胞融合而释放。

4.2共转染的操作步骤第一天:用无抗生素DMEM+10%FBS铺板293FT细胞,2ml/孔。

确保第二天细胞密度达到80%-90%融合度第二天:1. 500ul 无血清培养基稀释2ug 表达质粒+1.5ug psPAX2+1.5ug pMD2.G2. 500ul 无血清培养基稀释15ul 脂质体20003. 5min后,将DNA溶液和脂质体溶液混合,室温静止20min4. 从6孔板中吸出1ml无血清培养基,然后滴加入1ml质粒和脂质体混合物。

5. 6-10h后,移除含有DNA-脂质体复合物的培养基,代之以正常培养液DMED+10%FB(从此刻开始算时间)。

第三天:1.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应达到70%以上第四天:1.转染后48和72h分别收获含病毒的上清。

2.3000 rpm 离心20min,0.45um滤膜过滤,去除细胞沉淀。

3.12000转离心浓缩细胞、分装-80°C贮存。

4.滴度测定目的基因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4.3病毒包装的原理质粒DNA为能转录出慢病毒遗传物质(RNA),但不能翻译出慢病毒的外壳及蛋白成分的载体质粒,其同时连有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psPAX2为能表达慢病毒外壳的质粒,其表达产物可通过粘附机制更易穿过细胞膜,pMD2.G为慢病毒的膜蛋白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2000进行三质粒共转到靶细胞基因组中,宿主基因组在表达时,随宿主基因转录出的目的基因RNA与psPAX2、pMD2.G基因翻译出的蛋白组装为慢病毒。

在上述程序中提及的“第四天”收集病毒。

在第五天再用该病毒感染靶细胞,病毒进入细胞后,其遗传物质RNA反转录出DNA,该基因再整合到靶细胞的基因组中,完成转染过程,因为质粒DNA只能转录出病毒RNA和表达目的基因却不能表达出病毒的外壳和膜蛋白成分,因此其不能像普通的病毒一样在宿主细胞能反复增殖,故对宿主细胞是无害的并且高效的将目的基因转然到靶细胞基因组中。

5、慢病毒感染细胞5.1流程图5.2感染步骤1)铺板: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消化重悬后,按1*105/L密度接种于12孔板,生长过夜2)感染:将70-80%铺满12孔板中的培养液吸除,换新鲜的培养液,同时加入PBS浓度梯度稀释的病毒液,混合均匀后即可放入孵箱培养。

3) 24h左右可换液,48小时即可看荧光,具体根据细胞状态来看。

5.3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流程打开荧光器(30min内不能关闭,否则影响显微镜寿命),细胞培养板置于载物台,调节物镜和光圈,先用自然光观察视野内细胞,再关闭光,开启荧光通道,观察荧光强度,判定感染率。

图片取样前可以调节曝光时间,增益值和彩色度使荧光照片最完美。

(针对leica)5.4注意事项内容1.病毒浓度要适宜,太少的话细胞被感染的也少,但是病毒浓度太大,对细胞有伤害。

2.感染病毒时培养基量少,以保证病毒的浓度,在培养10h左右可根据培养基颜色加培养基。

3.在不明确细胞感染复数情况下,可进行浓度梯度感染,计算细胞感染复数。

4.在加病毒后一般24h左右可换液,48小时即可看荧光,具体时间根据细胞状态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