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_平淡自然_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_汪倩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作品具有深邃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的艺术气质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的诗作多是清新自然、豁达洒脱,充满人生哲理,引人入胜;他的词作则善于表现人情世态、感性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他的散文则深邃内敛,极具文学审美价值。
苏轼的作品不仅表现出他自身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类、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苏轼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自由、人文、审美三个方面。
自由是苏轼文艺思想的核心。
他提倡自由舒畅的人生态度和写作方式。
他认为,作品应当不受约束地从内心深处流露而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有超越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人文是苏轼文艺思想的另一个方面。
他认为,人性是文学艺术的本质,作品的价值在于对人类情感、品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绘和表达。
苏轼善于表现人情世态,及时雨、杜鹃啼血等作品都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人性的不同侧面。
审美则是苏轼文艺思想的又一方面。
他认为,作品是美的表达,审美价值在于其美妙与完美。
苏轼强调艺术的审美效果,尤其重视语言、韵律、节奏等方面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诗、词、文。
总体而言,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贯彻着人性、自由、美的倡导,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考,也深受当代文人的推崇和传颂。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宝库,更是人文关怀和艺术鉴赏的标志。
【名师讲题】“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与词学审美理想有何共同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
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
苏轼认为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
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
用舍之间,安危攸寄。
”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
“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的苏轼文艺的反映。
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他的“诗画一律”精辟地阐述了诗画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绘画过分追求形似,则不能传神;作诗仅仅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也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
诗画都要遗貌取神,抓住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这就是诗与画共同的本质特点。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
“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
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
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感情率真。
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
苏轼特别推崇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渊明独清真,谈笑过此生。
”其二,意境清新。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苏轼用“境与意会”概括意境的含义,认为诗歌应有清新的、超尘脱俗的意境。
苏轼_平淡_美的意蕴及其思想渊源(1)
文章编号:1009-3907(2004)03-0043-03苏轼 平淡 美的意蕴及其思想渊源王德军(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摘 要:苏轼的所谓平淡并非平凡与枯窘,而是要强调无意于佳的创作心态,随物赋形,达到行云流水、外枯中膏的天籁之美,而这种艺术思想的形成,除了宋代审美文化背景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老庄和禅宗哲学对苏轼的浸染所致。
关键词:苏轼;平淡;审美;渊源中图分类号:J05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08-23作者简介:王德军(1964- ),男,山西汾阳人,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论研究。
作为一个真正融通各种艺术的全才,苏轼的诸种艺术思想之间的相互渗透是必然的。
他常常将诗词书画的美学趣味等量齐观。
他的理论超越了具体艺术式样而达到美学思想的相互融通。
因此,我们考察他的诗学理论,必须兼顾他对其他艺术的论述。
在苏轼极为丰富的艺术思想中有一个突出之处,便是他自然 平淡 的美学思想。
本文着力就其平淡思想及其渊源作一阐述。
1 苏轼 平淡 美学思想的内涵苏轼有关 平淡 的论述非常之多,其内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观照。
1 1 无意于佳苏东坡一生的艺术追求,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天真,不事雕琢。
他评自己的文章时说: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1]说明他的创作原则是顺乎自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事物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以主观偏见去改变它。
东坡作书也是重视兴会灵感,即兴挥毫,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抛开 法 的羁绊信手写来,自由挥洒,对细枝末节并不过分推求。
他的一些借酒作书的故事便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东坡所中意的颜真卿的 争坐位帖 就是在一种非功利的 无意 心态下的杰作。
苏轼评论绘画,如 题吴道子画 云: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标榜的也是 无意 。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风格多样,包括诗、词、散文、书信等,而且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人,被誉为“苏文”。
本文将就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进行浅论。
一、艺术气质1.开放包容苏轼的艺术气质首先体现在他的开放包容之处。
苏轼自幼聪慧好学,广泛涉猎各种文化,接受过程朝的儒学经典教育,又喜欢研究佛教、道教等,兼通经史集传,喜阅古今文集,博学多才。
他的作品从题材到形式,都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了开放包容的气质。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既有关于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的抒发,也有对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更是融合了古今典籍的书法风格,既有秀丽俊逸的楷书,又有豪放洒脱的草书,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2.豁达豁达苏轼的艺术气质还表现在他的豁达豁达之处。
苏轼一生历经沧桑,从官场坎坷、流放谪居,到最后风华尽逝,但他的一颗豁达豁达的心态却从未改变。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流露出了一种坦然处之、豁达看待人生的情怀,无论是面对官场挫折,还是对流放生活的感慨,他都能以超然的姿态面对,表现出了一种殷切豁达的性情。
这种豁达的性情也体现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中,字迹冷峻、洒脱,画风清新自然,不拘一格,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奇特气质。
3.崇尚真实苏轼的艺术气质还表现在他的崇尚真实之处。
苏轼一生坚持以诗词、书法、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的作品深受真实感情的驱使。
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既有对政治风云的痛惜,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慨,无论是赞美风景,还是抒发感情,他都能以真挚的情感表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这种真实的情感也贯穿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中,字迹挥洒自如,笔墨奔放,不做作做作,力求以最真实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崇尚真实的艺术品格。
二、文艺思想1.文学意境苏轼的文艺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文学意境之处。
苏轼“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探析
苏轼“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探析
刘汉君
【期刊名称】《南海学刊》
【年(卷),期】2024(10)2
【摘要】“闲者便是主人”自然审美心境论,包含了苏轼对自然审美时应该保持何种心境的思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苏轼思想中的闲适心境。
在苏轼看来,闲适心境并非指向虚无缥缈、远离尘世、沉沦认命,而是趋向自由、超脱执着、通晓天命的内心状态。
这样的闲适心境可以成为最适合的自然审美心境。
二是闲适心境与自然审美。
“闲”“超然”“快哉”“痴”“狂”,这便是闲适心境在苏轼自然审美中的具体呈现。
三是审美“主人”的问题。
苏轼认为,拥有闲适心境的人对万物毫无占有之心,他们不“留意于物”,只“寓意于物”,精神自由自在,从而成为万物审美层面上的“主人”。
【总页数】10页(P127-136)
【作者】刘汉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论苏轼贬谪期间的审美心境--以《东坡志林》为考察对象
2.闲者心境自然成文——苏轼诗文创作特点一窥
3.营建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试论刘勰《文心雕龙·养
气》篇旨及其“气论”的美学史地位4.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5.苏轼的“平生功业”与“忧困书写”--兼论苏轼“和陶”之缘起及其晚年心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苏轼的“平澹”
苏轼论“平淡”“平淡”是苏轼的崇尚自然的观念在文学艺术风格上的体现,他认为“平淡”是“自然”人格的流露,体现出了宋代尚平淡为“自然”而不同于唐代“清水出芙蓉”之“自然”的时代特色。
1、“平淡”的历史沿革:(1)“平淡”作为文学范畴,始见于六朝。
如钟嵘《诗品》称郭璞“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他所说的“平淡”实指“淡乎寡味”,即一种乏味干涩的平典虚淡。
(2)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也注意到了“淡”的审美意义,不仅专列“冲淡”一品,而且多处提到“淡”,如“绮丽”品“浓尽必枯,淡者属深”、“清奇”品“神出古异,澹不可收”、“典雅”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值得注意的是,“雅”、“丽”通常被认做“淡”的反面,而“绮丽”、“典雅”中也涉及到“淡”,由此可见,司空图已经奏响了宋人尚“淡”的先声。
(3)宋代平淡美的首倡者是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中他把“平淡”作为自己所努力追求的美学风格:“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欧阳修《六一诗话》中曾说:“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难。
”梅尧臣心目中“平淡”的典范有二人,一是陶渊明:“诗本道性情,不需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答中道小疾见寄》)一是林通:“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
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尚博远,寄适于诗尔。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梅尧臣所赞赏的“平淡”是一种内蕴深沉的美,他用橄榄作比:“欧阳最知我,初时且尚窒。
比之为橄榄,回甘始称逆。
”(《答宣闻司理》)由此可见,“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一种深远隽永的味。
同时,梅尧臣还在《依韵和晏相公》中说:“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
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可知“平淡”是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进入的圆熟自然的境界。
2、苏轼继承梅尧臣,对“平淡”美作了明确而深入的理性揭示,并明确意识到他喜爱的平淡之美(如唐代柳宗元、韦应物)是源出于晋代风韵的陶诗,由此,把陶诗推到了诗美理想的典范地位和无人能及的诗史颠峰。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被誉为“豪放派文人”的代表人物。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非常有特色,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借鉴。
苏轼具有超常的才智和创作力,他的文学作品充满诗意、深情和浪漫,融汇了唐宋两代文学的精华。
他善于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悲壮、豪放、忧国忧民等多种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宛转婉约之作,又有壮丽豪放之作,如《赤壁赋》、《江城子》等都是其代表作品。
他的诗才横溢,以三百多首诗传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苏轼的书法风格独特,兼具刚劲和婉约之美,堪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笔力雄健,横竖皆有韵律感,字迹流畅,气度雄壮,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他的草书尤为出色,以执笔如飞、龙蛇起伏,风格豪放,意境磅礴著称。
他的书法作品影响了后世很多书法家,被誉为“欧楼草书之宗”。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技法的娴熟,更在于他对书法的深入理解和精神追求。
苏轼的文艺思想富有创新和开拓性,他提出了“诗以时为事,文以事为诗”的观点,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思潮。
他反对空洞的文学追求,主张情感真实、意境艺术,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的文艺思想影响了后世文人,为后人提供了很多的创作借鉴和思路。
除了文学和书法方面的成就,苏轼还具备卓越的政治才华,曾任文学官、宋代文化发达的禅宗大宗师。
他对社会变革和政治思考有着深刻的见解,主张以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来治理国家。
他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和宣传活动,反对腐朽的官僚体制和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的艺术气质和文艺思想是他卓越成就的根本原因。
他的文学才华、书法艺术和政治智慧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在后世文人眼中,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化英雄,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于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 轼诗词中的自然之美如何与艺术相结合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之美如何与艺术相结合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还展现了大自然的绝美风光。
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之美与诗词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之美首先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上。
他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景象,用生动的文字将其呈现在读者眼前。
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短短两句就把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雨天时,远处的山峦在细雨的笼罩下显得迷蒙而神秘。
这种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苏轼还常常将自然之景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使自然之美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明月、短松冈这些自然元素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景物,而是寄托了他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自然之景成为了情感表达的载体,让情感更加深沉、真挚。
在艺术手法上,苏轼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自然之美的表现力。
在《望庐山瀑布》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庐山的千姿百态。
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通过富含哲理的表述,让读者在欣赏庐山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之美还与他的人生态度息息相关。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面对自然时,他能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中汲取力量,找到心灵的慰藉。
例如,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风雨,他毫不畏惧,反而悠然自得地在雨中漫步。
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让他笔下的自然之美多了一份坚韧和从容。
此外,苏轼对自然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在《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通过将人类与广阔的天地、浩瀚的宇宙相对比,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辽阔和神秘。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最新资料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平淡”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范畴。
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歌风格,更是一种审美理想。
这个范畴在理论上的最终确立与成熟,是与苏轼对平淡风格的阐释密不可分的。
苏轼的“平淡”诗论,揭示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而且把“平淡”诗美与人格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张力。
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退特1937年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张力”这一概念。
他指出诗的意义就在于张力:“为描述这种成就,我提出,张力,(Ten Sion )这个名词。
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
”[1] P109关于诗的审美张力,理论界有多种理解。
本文所要探讨的“平淡”诗美的张力,主要指两种相反的审美元素在矛盾冲突、对立统一中所产生的诗的张力。
苏轼对“平淡”诗美的阐释,主要有以下几条:(1)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2] P2109-21102)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2] P2515(3)……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 2]P21244)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2] P2523 上引几段文字,第(4)段并非诗论,而是文论,不过南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引用该段文字后,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余以不但为文,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
”[3]P348 因此,我们认为这段文字同样适用于诗歌。
每段文字虽然说法不同,但大致表达了苏轼对平淡风格的欣赏。
苏轼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陶、柳一派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平淡”美的本质特点:形式上,平淡的语言实际蕴含着华美的文采;内容上,诗的表面虽平淡无奇,但蕴含了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
苏轼“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
平淡 自然是一种艺术风格 , 更 是一 种艺 术境 界和人生境 界。在“ 豪华落尽见 真 淳” 的艺术 世 界里 , 平 淡 自然 给我们
一
( 苏轼《 书唐 氏六家书后》 , 《 经进 东 坡 文集事略》 卷 六十)
凡文字 , 少小时须令 气象峥嵘 , 彩 色绚烂 , 渐老渐熟乃造 平淡 , 其 实不是平淡 , 绚烂之 极也。( 《 苏轼 文集》 )
所贵乎枯 淡者 , 谓其 外枯 而 中膏, 似 淡而 实 美, 渊 明、 子
b u t ma i n l y f o c u s o n h i s l a t e r y e a r s t e n d t o p u su r i n g s i mp l e a n d n a t u r l a w r i t i n g s t y l e a n d h i s“ He t a o p o e ms ” . I n f a c t ,t h e s i mp l e a n d
种渐老渐熟 的艺术追 求和安 慰。苏轼 一生 的艺术创 作归
根到底回到平淡 自然 中来 , 也正是这种平淡 自然 使得 他 的艺 术生命 更加久远和灿烂 。
一
厚之 流是 也。( 苏轼《 评 韩柳诗 》 , 《东坡题跋 》 卷二 , 津逮秘
书本 )
、
“ 平 淡 自然 ” 论 的 时代 风 尚
n a t ra u l a r t i s t i c t h o u g h t h a s a u n i q u e a n d a b u n d a n t c o n n o t a t i o n .He r e , s e v e r l a a s p e c t s w e r e d i s c o u r s e d t h i s a t r i s t i c t h o u g h t , he t y w e r e t h e
浅论苏轼的_平淡_论及其思想渊源
浅论苏轼的 “平淡” 论及其思330031)
摘 要 苏轼, 各体兼备, 一生受儒释道思想浸染, 尤其是其晚年受佛道两家思想影响甚深。本文着重阐述苏轼诗学理论 的 “平淡” 并对其思想渊源予以简要分析。 说, 关键词 苏轼 平淡 思想渊源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 他 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寒的儒士家庭, 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与 熏染, 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他影响至深。 一、 从诗美特征来看, “平淡” 追崇 苏轼在诗歌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诗学观, 本文着 重要阐述的是他的 “平淡” 该理论的提出与其一生特殊的 说, 仕宦经历特别是晚年心境是紧密相关的。 平淡, 即自然素朴, 平实无华, 是绚烂之极, 是成熟之至境。 对此, 苏轼在 《与二郎 侄》 有很好的概括说明:凡文字, “ 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彩色 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 绚烂之极也。平淡从绚丽中来, ” 可 见他“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 平淡自然的情趣韵 味。可见, “平淡” ” 这种 不是粗淡寡味, 而是艺术达到炉火纯青 之至境。如庄子云: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 ( 《庄子・刻意》 ) “即雕即琢, 复归于朴” ( 《庄子・山木》 , ) 说的也正是这种美之 至境。苏轼的诗学 “平淡” 说除了与心境有关, 还受到了庄子 等人的影响。 其实, 诗歌的 “平淡”思想渊源流长。自庄子而下, 诗歌 的 “平淡” 特征, 至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可称是其中的代表。陆 游在 《老学庵笔记》 中记载:东坡在岭海间, “ 最喜读陶渊明、 柳 子厚二集, 谓之南迁二友。苏辙评其道:公诗本似李、 晚 ” “ 杜, 喜陶渊明, 追和之者几遍。苏轼在评 ” 《韩柳诗》 他说:所贵 中, “ 乎枯淡者, 谓其外枯而中膏, 似淡而实美。 渊明、 子厚之流也。 ” 所谓 “外枯” 就是外在形式平淡, “中膏” 是指内容充实丰沛, “外枯” “淡” 中膏” “美” 外在形式与内在实质共同界定 即 “ , 即 , 了 “枯淡” 之义。 由此, 既可以看出苏轼 “平淡” 诗学观之由来, 更能够明晓其实质, 即诗歌创作应该是外在形式的质朴无华 与实质内容的充实丰沛之完美结合。 当然, 苏轼文风从早期的纵横奔放、 恣意洒脱到晚期自适 淡泊、 朴素自然, 其文风前后大幅度转变与苏轼本人一生的命 运遭遇也是息息相关的。 “乌台诗案” 是苏轼前后一生中最重 要的转折点, 于此他几至丧命, 历经此宗诗文案后, 面对世事 多艰、 人生无常的命运遭际, 而这在他始终信奉的儒家经典教 条中却又无法找到答案, 于是他开始生疑, 彷徨于自然山水 间, 寄意于草木虫鱼, 最后他终于在庄老佛禅思想中找到了一 剂借以超脱尘世之良方, 于是, 佛老思想也就成为他安时处 顺、 超然物外的一种精神武器。九死一生的苏轼再也不似先 前那样 “嘻笑怒骂” 无所顾忌, 、 而是性情变得内敛, 诗风也趋 向自然平淡。他因此案被贬黄州时,任性逍遥, “ 随缘放旷, 但 尽凡心, 无别胜解” 作有 , 《和陶归园田居》 之三: “新浴觉身轻, 新沐感发稀……步从父老语, 有约吾敢违。其语自然平淡, ” 娓 娓道来, 与其说是和陶诗, 倒不如说其诗与陶诗神似, 是他自我 人格的真实写照。清代纪昀评其诗 “极平淡而有深味。 ”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 颠沛流离, 晚年他更是一贬再贬, 先 黄州后惠州及至偏远的岭南之地儋州,流离僵仆, “ 九死之余” 这样特殊的人生经历, 是苏轼人生体验得以升华的过程, 同时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浅论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1. 引言1.1 苏轼的艺术气质苏轼的艺术气质体现在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才华上。
苏轼的作品通常充满了情感和个性,表现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时事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展现出他对生活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文学作品多样丰富,不拘泥于传统格律,而是充满了变化和创新。
这种艺术气质使得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并且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苏轼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真挚,表达出他对人生苦乐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他常常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苏轼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世界的观察,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这种艺术气质使得苏轼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1.2 苏轼的文艺思想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文艺思想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苏轼认为文学创作应当追求真实和自然,反对墨守成规和刻意追求华丽的修辞。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当以情感为基础,充满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苏轼强调文学的力量在于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而非迎合时尚或者追求功利。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传递道义和思想,引导人们审视人生,反思社会现实,勉励人们追求卓越和真善美。
苏轼的文艺思想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内心修养和个人境界的提升,同时也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融入文学创作中,使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触动读者的心灵共鸣。
在苏轼的文艺思想中,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人格修养和情感交流的载体,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体现在他对文学形式的驾轻就熟和玩味,并在其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体验。
苏轼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凝炼简约,不拘泥于传统格律,敢于突破常规,创新出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
苏 轼诗词中的自然美学有何独特之处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美学有何独特之处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其诗词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更是在后世流传千古。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美学。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美学,首先体现在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上。
他以敏锐的感知力捕捉到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美妙瞬间,将其转化为文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短短十四个字,便把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致清晰地展现出来。
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湖水波光粼粼;雨天时,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描写,让自然景观跃然纸上,令人陶醉。
苏轼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来描绘自然。
在《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用“橙黄橘绿”这样鲜明的色彩词汇,勾勒出了深秋时节果实成熟的丰收景象。
他并非简单地罗列颜色,而是通过色彩的搭配与对比,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意境,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苏轼诗词中的自然美学还体现在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理解。
他深知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四季更替、花开花落、月圆月缺,都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在《东栏梨花》中,“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借梨花的凋谢,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没有刻意去抗拒自然的规律,而是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去接受,这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使他的诗词更具深度和哲理。
苏轼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但在大自然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即使在风雨中,他依然能够保持从容和淡定,将自然界的风雨视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中领悟到豁达与超脱。
自然成为了他排解忧愁、释放压力的避风港,让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苏轼对自然的描绘并非单纯的写景,而是将自然与人生、情感紧密相连。
苏 轼的自然诗歌有何艺术力
苏轼的自然诗歌有何艺术力苏轼,这位北宋文坛的巨擘,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其中自然诗歌更是别具一格,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力量。
苏轼的自然诗歌首先令人瞩目的是其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他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景象,用生动而精准的笔触将其呈现给读者。
比如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短短两句,便把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晴天时,湖水波光粼粼,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雨天时,山峦在细雨中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的韵味。
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他的自然诗歌还常常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历经波折,但他总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风雨,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和抱怨,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自然界的风雨在他眼中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生挫折的象征。
通过对自然风雨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坦然和超脱。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手法,使得他的自然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苏轼在自然诗歌的创作中,语言运用也极为精妙。
他的诗句简洁明快,却又富有韵味。
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受。
比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翠竹、春江、鸭子,几个简单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而且“鸭先知”三个字,更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的想象。
苏轼的自然诗歌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
他能够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
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
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占了重要份额。
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诗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
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
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言,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修炼和享受吧。
(1)苏轼受到庄子美学的影响,注重美与自然的统一,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
自然是苏轼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苏轼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提出这一理论的,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创作实践。
(2)苏轼的自然观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浑然天成和文学创作的平易流畅,批评了那种务为艰深、故作雕琢的不良文风,虽受庄子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个性意识(3)苏轼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并对“平淡”的艺术内涵作了深刻的阐释。
他以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为例,提出了“枯淡”的概念。
所谓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要求在平淡中包含深味,达到形淡而实不淡的境界。
(4)平淡的艺术表现是清新自然,内容上的纯朴明了,意境上的幽雅醇厚以及情趣上的谐谧宜人。
它要求作者将生活观照中所获得的美感融汇在如水一般的清新淡雅之中,用纯朴简洁的形式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
(5)苏轼注意揭示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绚烂之极就是平淡,平淡以深厚的艺术积累为基础。
(6)苏轼的平淡自然之论主要是针对诗文创作而言的。
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于现实意义,对于批判和纠正华艳不实的创作倾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论苏轼三类论体古文的书写艺术
简论苏轼三类论体古文的书写艺术
熊礼汇
【期刊名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2
【摘要】苏轼论体古文可分为三类:"进策"、"进论"与论古之作."进策"及"进论"中的人物论采色绚烂,高下抑扬,在艺术上追求新颖、巧妙,有意而为的成分居多;论古之作平淡、自然,文若泉水涌地而出,有随笔写出、不待安排而自然超妙者.两者的不同,不但表现在文章结构、修辞手段、艺术风貌上,甚至连文章的长短、达意的曲直、言说的详略,都有区别.如何评论这两类各具审美特征的论体古文,我们应注意苏轼本人的看法,即他说的"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总页数】9页(P79-87)
【作者】熊礼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2
【相关文献】
1.从思维的有序性谈三类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J], 杨志旭
2.简论苏轼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J], 金燕
3.浅说唐宋记体古文书写策略的转变 [J], 熊礼汇
4.简论刘大櫆的古文艺术特色 [J], 王利娜
5.论蒙古文毛笔字楷体“哈旺体”书法特点和书写方法 [J], 巴音达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
作者: 肖寒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189-194页
主题词: 自然;苏轼;“自然”论文艺观
摘要:古代文艺美学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概念为核心的文艺观,苏轼作为这一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自然”概念不仅散见于他的诗文书画理论中,更为重要的是,他赋予了“自然”以本体论意义,提出了“不能不为之为工”、“无意为文”的“自然”艺术本源论,“身与竹化”、“无法之法”的“自然”创作论及“平淡”的“自然”风格论,由此使其文艺思想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姚鼐“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研究
姚鼐“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研究发布时间:2021-05-10T04:26:06.77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4期作者:李婧璇[导读] 姚鼐是桐城派古代散文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大师。
作为桐城派的研究者和传承者,清朝的历史中以姚鼐文学界的巨匠和大师地位被人们称赞。
当时,姚鼐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受到清朝学术界的认可和尊敬。
今天,人们倾向于强调他的文学理论,许多文学评论者低估了他古代散文的创造,很少赞扬其文学意义。
古代和现代评价的差距是由于清朝人对其过于推崇,或者是现代人的对其过于苛刻造成的。
姚鼐提出了包括意境即艺术概念之美在内的一系列美学理论。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公共管理系安徽桐城 231400摘要:姚鼐是桐城派古代散文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大师。
作为桐城派的研究者和传承者,清朝的历史中以姚鼐文学界的巨匠和大师地位被人们称赞。
当时,姚鼐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受到清朝学术界的认可和尊敬。
今天,人们倾向于强调他的文学理论,许多文学评论者低估了他古代散文的创造,很少赞扬其文学意义。
古代和现代评价的差距是由于清朝人对其过于推崇,或者是现代人的对其过于苛刻造成的。
姚鼐提出了包括意境即艺术概念之美在内的一系列美学理论。
关键词:姚鼐;平淡自然;艺术;风格;意境一、姚鼐简介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姚鼐(1731-1815),取字姬传,一字梦谷。
因为他的书斋被称为“惜抱轩”,所以人们亦称他为“惜抱先生”。
姚鼐既擅长诗又擅长散文,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后人认为其在散文上的成就高于诗上。
他作为桐城派古代散文理论的大师而闻名,其诗学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学性极强。
主要表现在其文学评论是从文学的角度提出一些超出诗的范畴的要求。
由于姚鼐对程朱理学比较推崇,所以提出了把道运到诗里的必要条件。
基于把道运到诗里的要求,他还强调了诗创造本体的看法和道德培养,关于诗的文字注释富有美学的味道。
他认为诗和散文有同样的美学规则,散文理论也是诗的理论。
事实上,姚鼐也是桐城派美学理论的大师,他的作品大多充满了微妙的美学思想。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从苏轼诗论看“平淡”诗歌的审美张力
曾辉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平淡之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美学理想。
“平淡”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理论上真正成熟的标志,是苏轼对“平淡”内涵的深刻阐释。
苏轼阐述了“平淡”的审关内涵,并且把平淡与人生境界结合起来,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索,从而使平淡诗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张力。
平淡诗美的审美张力表现为“平淡”而“有味”、“似淡而实美”。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曾辉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528.1
【相关文献】
1."平淡"中的"至味"——苏轼"平淡"诗论探微
2.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 --评华兹华斯诗论及诗歌实践
3.万化归一是平淡--论苏轼诗歌理论历程
4.朴实见风华平淡见腴厚--浅谈朱自清诗论的审美取向
5.朴实见风华平淡见腴厚——浅谈朱自清诗论的审美取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Jan.2013收稿日期:2013-06-15作者简介:汪倩(1986-),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苏轼“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汪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关键词:苏轼;平淡自然;艺术思想摘要:20世纪以来,关于苏轼平淡自然艺术理论研究的文章数量众多,但基本是围绕着苏轼晚年趋于平淡自然风格的追求与他大量的“和陶诗”来谈的。
实际上苏轼的“平淡自然”艺术思想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这里从时代风尚、艺术创作、人格境界、情感守护以及人生艺术化等几个方面论述苏轼的“平淡自然”的艺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4)01-0086-05Su Shi ’s “Mild Nature ”Artistic ThoughtW ANG -Q ian(College of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China )Key words :Su Shi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Abstract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numerous articles about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 of Su Shi have been reported ,but mainly focus on his later years tend to pursuing simple and natural writing style and his “Hetao poems ”.In fact ,the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 has a unique and abundant connotation.Here ,several aspects were discoursed this artistic thought ,they were the prevailing ,art creation ,personality ,guarding emotion and artistic life.平淡自然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
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世界里,平淡自然给我们一种渐老渐熟的艺术追求和安慰。
苏轼一生的艺术创作归根到底回到平淡自然中来,也正是这种平淡自然使得他的艺术生命更加久远和灿烂。
一、“平淡自然”论的时代风尚中国传统文化将“平淡”、“自然”作为追求的至高境界。
从某种意义说,平淡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尚有争议。
究其原因,自然的外延似乎更大一些,有平淡涵盖不了的地方。
但自然还有平淡包含不了的地方。
从文艺创作角度,把平淡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审美标准,来研究苏轼艺术创作在这种审美风格中的关系问题是有必要的。
苏轼关于平淡自然有诸多的表达方式,如“疏淡”、“平淡”、“枯淡”等等,那么在苏轼看来,平淡自然的审美内涵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与错彩镂金之美相对的一种清水芙蓉之美;其次是淡而有味,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再次苏轼所谓的平淡,有一种偏向道家的自然意味;最后苏轼的平淡自然还和人格境界与情感特征密切相关。
苏轼经常用“疏淡”、“枯淡”、“古淡”、“简古”、“远韵”、“至味”等概念来表达平淡自然的意思。
如: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轼文集》)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苏轼《评韩柳诗》,《东坡题跋》卷二,津逮秘书本)可以看出,苏轼所提到的“疏淡”、“枯淡”、“古淡”等,本质上皆以平淡自然为美学品格,但同时也展现了“平淡自然”的诸多类型,丰富了“平淡自然”的审美外在表现。
比如,“疏淡”有一种脱离繁密的清疏淡雅之美,“枯淡”有一种豪华落尽的凄凉之美,“古淡”则有一种不同于时尚的古典雅致的历史之美等等。
苏轼在平淡自然艺术理论方面的贡献就是他指出的“平淡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平淡,而是历经过淘洗、历经过繁华之后的平淡自然,有过成熟的历程和印记。
苏轼推崇平淡自然,原因很多,此处略谈两点:一是宋初追求一种脱离晚唐五代浓艳绮丽的清淡文化、韵味文化。
文化的传承是不断更新的,宋初开始抑武崇文的政策对平淡自然文化之风产生深刻影响。
比如唐五代浓艳浮巧之美不能够继续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审美理想,浮华绚丽之后往往更倾向于寻求宁静淡泊,追求淡然的思想便有了产生的基础。
“物极必反,浓极求淡。
雕琢润饰再也不被认为是‘理之自然’———至少不再被确认为终极目的了。
在这种情势下,基于雕润绮丽的立场而厌弃平淡之体,也就不再是理所当然,而那‘淡思’之‘淡’与‘浓采’之‘浓’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历史地消解了。
”[1]韩经太这段话正说明了宋代出现平淡自然之风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
在苏轼之前,梅尧臣、欧阳修等便提出平淡自然的艺术标准。
有学者认为真正文学意义上提出明确的平淡理论的是梅尧臣,所谓“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2],把平淡看成不易达到而众文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欧阳修《鉴画》亦是如此:“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意也;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当然欧阳修的此论不仅仅含有淡泊之意,还包括重意韵、追求闲和宁静等审美要求,但总体来说,这种闲适宽和的境界和平淡自然又是息息相关的。
张毅从思想史的角度也揭示过这种关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过去在朝代更迭之际都会出现的、反映清净无为的人生态度的隐士文学,在宋初得到了特殊的发展,不仅山林隐士们的诗作带有淡泊尘世的情调,一些身在仕途的文人创作也以清冷古雅为尚,贵意态隽永而屏除雕琢藻饰,形成一种追求平淡清远的文学思想倾向。
”[3]在张毅揭示的平淡自然思想与仕途文人创作关系中,以清冷古雅为尚而追求平淡自然的典型代表就是苏轼。
苏轼在《谢欧阳内翰书》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
苏轼在这段话里指出了当时文化政治的大背景,原因是“文教衰落,风俗靡靡”,这个现象使得从上至下“罢去浮巧轻媚”,以“追两汉复三代”。
苏轼作为文人士大夫,自有一种担当意识,又作为一位艺术大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罢去“丛错采绣之文”,还艺术创作一种清新之风,追求一种淡雅自然之风。
李泽厚先生对此说过:“在后期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文艺及美学日益成为统治的主流。
它的主要特征是追求一种平淡天然的美。
”[4]二是儒释道尤其是禅佛文化的影响。
苏轼用一种士大夫担当情怀不辞笔墨大倡平淡自然,除了社会发展中审美趋向的扭转,当然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也极其密切。
苏轼一生与道人僧侣交往密切,比如参寥子、杭州圆照律师、净慈楚明长老等等。
有学者专门从大乘佛教方面分析对苏轼诗词创作产生的影响。
道、佛本身提倡清净无为的思想与平淡自然大体是一致的。
儒家似乎与平淡自然关系不很密切,但是实际上,从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来说,正符合了平淡自然这一美学观念的情感文化特征。
“平淡风格的产生和发展与儒、道、释三家思想有关系,主导的则是道家思想。
然而与儒教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功利观并不是判然二道。
事实上儒教也是能容纳平淡的。
从情感特征上看,平淡要求冲和闲淡,符合儒教‘温柔敦厚’的旨趣。
”[5]“苏轼以非排拒式的方式广泛吸收儒、释、道,又以非凑泊式的方式融合三家,成一整体。
这一整体是化合而不是拼铆,有三家之基因和元素,却又合成为一种新的形态。
思想史上这种融合功力和形态是罕见的,充分体现了苏轼的糅合才能和吸收、内化的功能。
他能广为吸收三家,他能融合三家成一体,他又能把思想史的吸收成果运用于具体的文学、艺术审美领域和审美活动。
他的文学审美成果透溢出经过融会的三家思想,而他能形成以上的特点有社会实践和主体个人的多重原因。
”[6]吴功正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苏轼平淡自然审美观念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这也是苏轼艺术创作的总体思想。
他的艺术创作思想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独立的,苏轼博采众长,吸收众家,最主要的是能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用最艺术化的语言,把分散零星的艺术思想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往往形成一种规范。
“道家的任‘真’重‘天’(自然),原是一种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艺术化为清幽冲淡的诗篇,到司空图又升华为相应的诗的风格意境理论。
”[7]苏轼在某种意义上使平淡自然这种艺术风格回归于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苏轼《送参寥师》诗中也可以看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关于此诗,张恵民从淡泊一处着手分析过:“苏之超越处,在于能理解参寥子这样的淡泊之人并非一味学古空无关于世事,而是走人间而卧云岭,阅世而又静观,而有更大的包容性吸纳性,故淡泊而不颓堕,反有妙趣有至味。
”[8]这种淡泊是一种思想境界或者人生态度,归根结底和佛教禅宗义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苏轼“平淡自然”的创作论(一)凡耳目所接,不论秀美朴陋:感物方式上体现自然苏轼作为一位艺术家兼美学家,其双重身份也是他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之一。
他从自身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得到最可靠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同时作为美学家又能及时将创作实践转化成艺术理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于这位艺术大家而言,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便是观物方式。
在观物方式上,苏轼崇尚自然并体现自然。
苏轼一生创作颇丰,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大量的题跋、信札和笔记。
在他早年进京赶考的路上,所作之诗就已经体现出了他创作感物方式上崇尚平淡自然的理想。
如他《<江行唱和集>序》曾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在苏轼眼里,自然风光之貌,民俗民风之淳真,凡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可以拿来作诗。
而且苏轼崇尚的自然,并不单单指脱离了人世间的自然,他向往的艺术境界是不脱离生活气息的平淡自然。
如《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二:“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充满了极其浓厚的生活味道,有一种孕育在生活之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幸福。
周紫芝《竹坡诗话》曾载李端叔转述苏轼之语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