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_平淡自然_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_汪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
Jan.2013
收稿日期:2013-06-15
作者简介:汪倩(1986-),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苏轼“
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汪
倩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苏轼;平淡自然;艺术思想摘
要:20世纪以来,关于苏轼平淡自然艺术理论研究的文章数量众多,但基本是围绕着苏轼晚年趋于平淡自然风格的追求与他大量的“和陶诗”来谈的。实际上苏轼的“平淡自然”艺术思想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这里从时代风尚、艺术创作、人格境界、情感守护以及人生艺术化等几个方面论述苏轼的“平淡自然”的艺术思想。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14)01-0086-05
Su Shi ’s “Mild Nature ”Artistic Thought
W ANG -Q ian
(College of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China )
Key words :Su Shi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
Abstract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numerous articles about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 of Su Shi have been reported ,but mainly focus on his later years tend to pursuing simple and natural writing style and his “Hetao poems ”.In fact ,the simple and natural artistic thought has a unique and abundant connotation.Here ,several aspects were discoursed this artistic thought ,they were the prevailing ,art creation ,personality ,guarding emotion and artistic life.
平淡自然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世界里,平淡自然给我们一种渐老渐熟的艺术追求和安慰。苏轼一生的艺术创作归根到底回到平淡自然中来,也正是这种平淡自然使得他的艺术生命更加久远和灿烂。
一、“平淡自然”论的时代风尚
中国传统文化将“平淡”、“自然”作为追求的至高境界。从某种意义说,平淡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尚有争议。究其原因,自然的外延似乎更大一些,有平淡涵盖不了的地方。但自然还有平淡包含不了的地方。从文艺创作角度,把平淡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审美标准,来研究苏轼艺术创作在这种审美风格中的关系问题是有必要的。苏轼关于平淡自然有诸多的表达方式,如“疏淡”、“平淡”、“枯淡”等等,那么在苏轼看来,平淡自然的审美内涵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与错彩镂金之美相对的一种清水芙蓉之美;其次是淡而有味,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再次苏轼所谓的平淡,有一种偏向道家的自然意味;最后苏轼的平淡自然还和人格境界与情感特征密切相关。
苏轼经常用
“疏淡”、“枯淡”、“古淡”、“简古”、“远韵”、“至味”等概念来表达平淡自然的意思。如: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苏轼文集》)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苏轼《评韩柳诗》,《东坡题跋》卷二,津逮秘书本)
可以看出,苏轼所提到的“疏淡”、“枯淡”、“古淡”等,本质上皆以平淡自然为美学品格,但同时也展现了“平淡自然”的诸多类型,丰富了“平淡自然”的审美外在表现。比如,“疏淡”有一种脱离繁密的清疏淡雅之美,“枯淡”有一种豪华落尽的凄凉之美,“古淡”则有一种不同于时尚的古典雅致的历史之美等等。苏轼在平淡自然艺术理论方面的贡献就是他指出的“平淡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平淡,而是历经过淘洗、历经过繁华之后的平淡自然,有过成熟的历程和印记。苏轼推崇平淡自然,原因很多,此处略谈两点:
一是宋初追求一种脱离晚唐五代浓艳绮丽的清淡文化、韵味文化。文化的传承是不断更新的,宋初开始抑武崇文的政策对平淡自然文化之风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唐五代浓艳浮巧之美不能够继续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审美理想,浮华绚丽之后往往更倾向于寻求宁静淡泊,追求淡然的思想便有了产生的基础。“物极必反,浓极求淡。雕琢润饰再也不被认
为是‘理之自然’———至少不再被确认为终极目的了。在这种情势下,基于雕润绮丽的立场而厌弃平淡之体,也就不再是理所当然,而那‘淡思’之‘淡’与‘浓采’之‘浓’间的矛盾,自然也就历史地消解了。”[1]韩经太这段话正说明了宋代出现平淡自然之风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
在苏轼之前,梅尧臣、欧阳修等便提出平淡自然的艺术标准。有学者认为真正文学意义上提出明确的平淡理论的是梅尧臣,所谓“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2],把平淡看成不易达到而众文人应该追求的境界。欧阳修《鉴画》亦是如此:“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意也;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当然欧阳修的此论不仅仅含有淡泊之意,还包括重意韵、追求闲和宁静等审美要求,但总体来说,这种闲适宽和的境界和平淡自然又是息息相关的。张毅从思想史的角度也揭示过这种关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过去在朝代更迭之际都会出现的、反映清净无为的人生态度的隐士文学,在宋初得到了特殊的发展,不仅山林隐士们的诗作带有淡泊尘世的情调,一些身在仕途的文人创作也以清冷古雅为尚,贵意态隽永而屏除雕琢藻饰,形成一种追求平淡清远的文学思想倾向。”[3]在张毅揭示的平淡自然思想与仕途文人创作关系中,以清冷古雅为尚而追求平淡自然的典型代表就是苏轼。苏轼在《谢欧阳内翰书》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
苏轼在这段话里指出了当时文化政治的大背景,原因是“文教衰落,风俗靡靡”,这个现象使得从上至下“罢去浮巧轻媚”,以“追两汉复三代”。苏轼作为文人士大夫,自有一种担当意识,又作为一位艺术大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罢去“丛错采绣之文”,还艺术创作一种清新之风,追求一种淡雅自然之风。李泽厚先生对此说过:“在后期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文艺及美学日益成为统治的主流。它的主要特征是追求一种平淡天然的美。”[4]
二是儒释道尤其是禅佛文化的影响。苏轼用一种士大夫担当情怀不辞笔墨大倡平淡自然,除了社会发展中审美趋向的扭转,当然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也极其密切。苏轼一生与道人僧侣交往密切,比如参寥子、杭州圆照律师、净慈楚明长老等等。有学者专门从大乘佛教方面分析对苏轼诗词创作产生的影响。道、佛本身提倡清净无为的思想与平淡自然大体是一致的。儒家似乎与平淡自然关系不很密切,但是实际上,从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来说,正符合了平淡自然这一美学观念的情感文化特征。“平淡风格的产生和发展与儒、道、释三家思想有关系,主导的则是道家思想。然而与儒教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功利观并不是判然二道。事实上儒教也是能容纳平淡的。从情感特征上看,平淡要求冲和闲淡,符合儒教‘温柔敦厚’的旨趣。”[5]“苏轼以非排拒式的方式广泛吸收儒、释、道,又以非凑泊式的方式融合三家,成一整体。这一整体是化合而不是拼铆,有三家之基因和元素,却又合成为一种新的形态。思想史上这种融合功力和形态是罕见的,充分体现了苏轼的糅合才能和吸收、内化的功能。他能广为吸收三家,他能融合三家成一体,他又能把思想史的吸收成果运用于具体的文学、艺术审美领域和审美活动。他的文学审美成果透溢出经过融会的三家思想,而他能形成以上的特点有社会实践和主体个人的多重原因。”[6]吴功正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苏轼平淡自然审美观念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这也是苏轼艺术创作的总体思想。他的艺术创作思想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独立的,苏轼博采众长,吸收众家,最主要的是能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用最艺术化的语言,把分散零星的艺术思想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且往往形成一种规范。
“道家的任‘真’重‘天’(自然),原是一种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艺术化为清幽冲淡的诗篇,到司空图又升华为相应的诗的风格意境理论。”[7]苏轼在某种意义上使平淡自然这种艺术风格回归于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苏轼《送参寥师》诗中也可以看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关于此诗,张恵民从淡泊一处着手分析过:“苏之超越处,在于能理解参寥子这样的淡泊之人并非一味学古空无关于世事,而是走人间而卧云岭,阅世而又静观,而有更大的包容性吸纳性,故淡泊而不颓堕,反有妙趣有至味。”[8]这种淡泊是一种思想境界或者人生态度,归根结底和佛教禅宗义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苏轼“平淡自然”的创作论
(一)凡耳目所接,不论秀美朴陋:感物方式上体现自然
苏轼作为一位艺术家兼美学家,其双重身份也是他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之一。他从自身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得到最可靠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同时作为美学家又能及时将创作实践转化成艺术理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这位艺术大家而言,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便是观物方式。在观物方式上,苏轼崇尚自然并体现自然。
苏轼一生创作颇丰,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大量的题跋、信札和笔记。在他早年进京赶考的路上,所作之诗就已经体现出了他创作感物方式上崇尚平淡自然的理想。如他《<江行唱和集>序》曾说:
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在苏轼眼里,自然风光之貌,民俗民风之淳真,凡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可以拿来作诗。而且苏轼崇尚的自然,并不单单指脱离了人世间的自然,他向往的艺术境界是不脱离生活气息的平淡自然。如《慈湖夹阻风五首》其二:“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充满了极其浓厚的生活味道,有一种孕育在生活之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幸福。周紫芝《竹坡诗话》曾载李端叔转述苏轼之语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更有力地说明了苏轼在艺术创作过程的准备阶段,即感物方式上倾向于平淡自然的审美取向。
当然,关于苏轼感物方面有一个小的争议,即有人讲苏轼写诗,刻意为之一事,这和苏轼的整体艺术思想并不矛盾。首先,“刻意”是因为苏轼作为一位文化巨人,在他提倡的文人画、文人诗书等含有“文人化”的各种思想中,苏轼努力在寻找一种相对自由、雅化的具有丰富学识的文化样式,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说苏轼所作之诗有“刻意”之嫌。但是实际上,文化丰富深刻的学者在艺术上也总是倾向于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这是艺术的规律。所以苏轼“刻意”写诗与追求平淡自然的诗歌创作思想并不矛盾。这就是晚清词家王鹏
78
第1期苏轼“平淡自然”论及其艺术审美理想